Free考研资料
标题: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打印本页]
作者:
ooo
时间:
17-8-6 12:20
标题: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下载地址:
http://free.100xuexi.com/Ebook/631.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录
第一章 传播与传播学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及详解
1.3 考研真题及典型题
1.4 考研真题及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 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及详解
2.3 考研真题及典型题
2.4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三章 传播技术的进展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及详解
3.3 考研真题及典型题
3.4 考研真题及典型题详解
第四章 大众传播媒介的自由与责任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及详解
4.3 考研真题及典型题
4.4 考研真题及典型题详解
第五章 现代社会中的大众传播媒介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及详解
5.3 考研真题及典型题
5.4 考研真题及典型题详解
第六章 传播内容的中介、载体与表达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及详解
6.3 考研真题及典型题
6.4 考研真题及典型题详解
第七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及详解
7.3 考研真题及典型题
7.4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八章 大众传播的效果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及详解
8.2 考研真题及典型题
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内容简介
??张国良著的《传播学原理》(第2版,新闻传播学通用系列教材,复旦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传播学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传播学”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张国良著的《传播学原理》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张国良《传播学原理》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张国良《传播学原理》(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本书是张国良《传播学原理》教材的配套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补充典型题。本书参考大量传播学相关辅导资料,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传播学考研(博)真题和相关典型习题,这些学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博)参考教材。所选考(博)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
(4)最新考研真题和答案,可免费升级获得。本书每年都会进行修订完善,补充最新的考研真题和答案。对于最新补充的视频讲解和真题答案,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圣才学习网│新闻传播类(
www.100xuexi.com
)提供新闻传播学等各种考试及经典教材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多媒体电子书、多媒体题库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张国良著的《传播学原理》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传播学的师生参考。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章 传播与传播学
1.1 复习笔记
一、传播的含义
1.传播的特性与本质
传播学即研究“传播”的学问。传播的特征与本质如下:
(1)形态多样性
根据使用符号的不同,传播有各种形态或类型——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图像传播。
(2)时空遍布性
传播是一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现象。从时间上看,纵贯了整个人类历史;从空间上看,横跨着整个人类社会。
(3)行为伴随性
实物传播是与口语、文字、图像等三种传播并列的第四种类型。后面三类传播,一般来说是“有意”的,实物传播却有“无意”和“有意”的区分。日常生活中,人们容易关注“有意”而忽视“无意”,结果带来负面影响。
(4)极端重要性
从本质上看,传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行为之一。因为人类的一切(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基本的和非基本的)行为都离不开传播。
2.传播与COMMUNICATION
“传播”原译自英语。在英语里,与“传播”对应的是“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的含义比“传播”更为丰富。作为传播学的最基本概念的“传播”,即“communication”,其主要含义是:精神内容的传布。
3.传播的定义
对于“传播”一词的定义,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种类型:
(1)“共享说”
①“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持这类主张的研究者,往往追溯英语“communication”的词源,即拉丁语“communis”(其含义为“共有的”、“共同的”、“共用的”和“公共的”等),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②“共享说”,包括与之类似的“交流”说、“沟通”说,虽然指出了传播的一部分规律,但作为定义,是不全面的。
(2)“影响(劝服)说”
①“影响(劝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欲对受者(通过劝服)施加影响的行为。
②此说的优缺点,同上述“共享”说相似,即既正确地指出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带有功利性、目的性的传播活动,又不正确地将其当成了一切传播活动的特征。
(3)“符号(信息)说”
“符号(信息)说”强调“传播”是符号(或信息)的流动。
(4)本书的定义
①所谓“传播”,即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②这个定义的优点是:简单、明白,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普遍适用性,可视之为对上述各类定义取长补短的结果。
4.“信息”视野中的“传播”
(1)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指事物(物质和能量)的存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对这种方式(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它与物质和能量并列,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
(2)传播与信息的关系
“传播”=“信息”的运动;“信息”=“传播”的材料。世界上既没有不“传播”的“信息”,也没有无“信息”的“传播”。简言之,一为形式,一为内容,两者密不可分。
①与“信息”形影相随的“传播”,同样遍布整个自然界。
②“传播”同样可分为“物理传播”、“生物传播”和“人类传播”。
③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这种广义的“传播”,而只是其中一部分,即“人类传播”。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播学,是人类传播学。
④“传播”的定义应作两个层面的理解:广义——系统(自身及相互之间)传受信息的行为;狭义——人(自身及相互之间)传受信息的行为(即人类传播)。
二、传播的类型
1.两种分类方法
(1)二分法
分为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这里的着眼点是传播的技术、手段。其优点是简明扼要,缺点是过于笼统。
①亲身传播:以人体自身为媒介,尤以语言为主要手段,而以表情和动作等为辅助手段的传播方式。
②大众传播:以机械化、电子化的大众媒介即报刊、广播电视等为手段的传播方式。
(2)四分法
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团体)传播和大众传播。这里以传播的范围、规模(即参加者的多少、空间的大小)为着眼点。其排列自左至右,由小到大,呈现“<”的趋向。
2.自我传播
(1)从规模看,这是最小的一种,传者和受者的角色由一个人扮演,包括出声和不出声的全部心理活动。
(2)这种以思考为核心的内向型自我传播,构成一切外向型(人际、组织、大众)传播的前提和基础。
(3)由于它是非社会传播,也由于它早已成为心理学及思维科学的研究对象,因此(至少在形式上)被划出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3.人际传播
(1)定义
①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其规模扩大为至少二人以上,但下限明确,上限模糊。
②人际传播,又有两人间传播、小群体传播、公众传播等种种差异。
(2)代表性成果——“约哈里窗口”
“约哈里窗口”学说大意是,指出人际传播过程中常见的有关自我信息管理的四种情况,详见图1-1。
①第一种A,如一个人的相貌、身材、年龄、职业等,属于完全可公开资料。
②第二种B的典型,即所谓“隐私”,当然,事实上也有不少非“隐私”内容(如思想观念、兴趣爱好等)。
③第三种C显然就是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己,缺乏自知之明,由此可造成两种正相反但都是消极的结果,即自以为是和盲目自卑。
④第四种D则可理解为一个人的潜质、潜能。
据此,人们可以改善自己的人际传播状况。一般而言,宜积极扩大开放区域(亦即强化公关意识);适当调整秘密区域(该扩大者扩大、该缩小者缩小);尽量缩小盲目区域;注意开发未知区域。
图1-1“约哈里窗口”
4.组织传播
(1)组织的定义
“组织”,通常指正式的组织(非正式的组织如俱乐部等,仍称群体),即为达成特定目标而建立明确程序、发生协调行动的群体。它与一般群体的主要不同点,一是“目标”,二是“管理”(即程序的设计、行动的指挥等)。
(2)组织传播的形式
①从总体上讲,组织传播不外乎纵式(包括上向下式、下向上式)和横式(包括斜式,即不同层级之间)的传播。具体而言,又有多种情况。
②A·巴维拉斯等人有关“五种网络”的见解详见图1-2及表1-1。
图1—2五种传播网络
表1-1五种网络的比较
5.大众传播
(1)大众传播的定义
与以上类型相比,这是规模最大的一种。具体而言,大众传播,从受者看,无非是这样一些大家习以为常的行为:读报纸、杂志、书籍;听广播;看电视、电影;上网等。这些传播媒体,既是信息的物理载体,又是接受行为的对象,通称大众传播媒介、大众媒介、传媒。但这个概念还有一层意思,即指传者、传播机构,相应地包括: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影制片厂,以及网站等。可见,行为、载体、机构这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2)大众传播的主要优缺点
①优点
a.快——传播的速度快。
b.广——传播的范围广。
c.多——传播的信息数量多。
d.好——传播的信息质量(清晰度、保真度)好。
②缺点:反馈不及时、不直接、不充分。
(3)“二分法”与“四分法”的结合
如果将这两种方法连接起来,可以使理解更全面、完整,详见图1—3。
1-3 传播的类型
①从传播的手段看,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都频繁地使用亲身传播手段(谈话、表情、动作等,包括语言、非语言的各种方式);但组织传播还往往部分地使用大众传播手段(如团体刊物、企业报纸、单位有线广播电视等);过去一般只使用亲身传播手段的人际传播,也越来越多地使用起大众传播技术(网络、手机等)来。迄今为止,最全面依赖大众传播媒介的,仍是大众传播。
②从传播的规模和性质看,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属“社会传播”,而自我传播属“非社会传播”;它们之和,即“人类传播”。
③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理应是“社会传播”。因为,自我传播其实一贯被当作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看待。这样,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就构成了传播学的三大研究领域和相应的三大分支学科: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大众传播学。
6.各类传播的特点
除上述介绍外,各类传播在其他方面也各有特点,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对比,详见表1—2。
(1)周期,即传播的节奏、频率如何。
(2)角色,即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的是“传者”,还是“受者”。
(3)反馈,即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
(4)信息,即表达规范不规范。
表1-2各类“社会传播”的特点之比较
三、传播学的诞生和发展
1.传播研究的起源
(1)人类早期的传播研究
广义地说,凡是对传播现象的关注和探索,都可称作“传播研究”。这种研究早已有之,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传播研究的历史应相当于或只稍短于传播的历史。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①从语言、文字到鼓笛、号角、烽火,再到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这一切有关传播符号、传播媒介的改进和革新,都可以看作是传播技术(硬件)研究的成果;
②探索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规范、技巧(软件)的智慧火花,也层出不穷,散见于中外大量的民谚俗语和汗牛充栋的各种文献。
(2)人类早期的传播研究的缺陷及造成缺陷的原因
①古代传播研究的缺陷
a.不具有明确的传播研究意识。
b.始终局限于某些具体(如语言传播、政治传播等)领域,没能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飞跃。
c.失之于零散。
d.夹杂着许多不科学的成分。不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就无法上升为学。传播研究≠传播学。
②造成上述缺陷的主要原因
a.从主观因素看,人类的认识能力还十分低下,因此,难以对传播现象作出全面、科学的观察和分析。
b.从客观因素看,传播对人类的作用虽极端重要,但还不是很明显,因此,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里有两个理由:
第一,早期的传播活动比较简单,无论方式(手段)、内容,都不复杂。
第二,传播具有行为伴随性的特点——总是贯穿于各种行为之中,故通常被人们看作是各种行为的组成部分。由于早期的传播活动尚未相对独立化、职业化,即未出现专门的传播机构,因此,也就不可能引起整个社会的格外注意。
(3)20世纪40年代,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传播学应运而生。
2.传播学诞生的条件
(1)主观条件——人类的认识能力空前提高
伴随着封建专制时代的消亡,无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皆面目一新,并日趋“整体化”(相互关联、相互启发),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了解越来越正确,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在此背景下,对传播现象的全面把握和系统、科学的认识,终于成为可能。
(2)客观条件——传播行为的作用和影响极端凸显
工业化使整个世界连成一片,其必然结果之一是传播活动的日益频繁化和复杂化。特别是传播活动的相对独立化、职业化(即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登台),给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终于唤起全社会对传播现象的高度重视。
(3)传播学为何诞生于美国
①当时美国的媒介背景
a.二战后,在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基础上,美国建成了全世界最发达的大众传播事业。美国媒体的高速发展促使美国社会各界关注对大众传播的利用和研究。
b.从政治角度看,从建国前后起,报纸,后来又加上广播和电视等,就被纳入美国的政治机制中,一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c.从经济角度看,媒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以其传播的大量经济信息特别是广告,构成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第二,为各种企业服务(传播信息)的媒介本身也成为一种企业,为媒介资本家(主要通过广告收入)创造出丰厚的利润。
d.从社会角度看,媒介给大众带来的利与弊都十分显著。
e.概而言之,美国人最早、最强烈地感受到“传播”的莫大威力,因此,最先萌生了对其追根究底的愿望。这可以说是自然而然的逻辑起点。
②学科背景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中叶的美国,在多种因素(诸如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相对自由的学术氛围以及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等)作用下,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适宜开展科学研究的一方“沃土”。
3.传播学的形成
较确切地讲,传播学是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的,初具规模,则是20世纪40年代。
(1)新闻学可视作传播学的前身
①新闻事业的昌盛是引起人类社会对“传播”高度重视的契机。因此,在20世纪末的美国,首先兴起的是以新闻性传播为研究对象的新闻学。
②之后,新闻事业转化为大众传播事业。在此背景下,新闻学也就演变成大众传播学。
③接着,大众传播学又演化成传播学。
④新闻学与传播学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前者是后者的背景学科之一。
(2)传播学的理论基础是由众多相关学科奠定的
①在众多相关学科的“参与”下,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为传播学打下了一个看似杂乱、但还算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众多“兄弟”学科中,与传播学关系比较亲近、构成其学术渊源的学科主要有:
a.行为科学(群),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宣传学、新闻学、语言学、符号学等。
b.信息科学(群),包括: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数学、统计学等。
②一批最具代表性、经典性的研究成果如下:
a.从C·库利到G·米德的象征(符号)互动理论(社会学、社会心理学)。
b.W·李普曼的《舆论学》(新闻学)。
c.H·拉斯韦尔对战争宣传的分析(政治学、宣传学)。
d.K·卢因的“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社会心理学)。
e.G·盖洛普对舆论调查方法的改进(社会学)。
f.C·霍夫兰的“劝服和态度改变”研究(实验社会心理学)。
g.P·拉扎斯费尔德对选举投票行为的调查(社会学)。
h.C·申农和w·维纳对创建信息理论的贡献(信息科学)。
③几件兼有实质和象征意义的事实:
a.194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宪章第1条,在国际范围内首次使用了“大众传播”这一字眼。
b.1946年,拉斯韦尔等人编著的《宣传·传播·舆论》一书,首次明确地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
c.1948年,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首次完整地提出传播的“5W”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d.1949年,施拉姆编辑出版的《大众传播学》,首次以学科眼光整理、总结了此前有关传播(主要是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成果。
至此,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新兴学科的传播学,就初步形成了。
4.奠基人的生平和贡献
(1)H·拉斯韦尔
H·拉斯韦尔(1902—1977),美国政治学家。代表作有:《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博士学位论文),《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等。
①他的特点
a.对政治传播尤其是战争宣传进行了比较系统、详尽的分析,为前人所不及。
b.不单对政治传播,进而对整个人类传播也发生了浓厚兴趣,并深入钻研,取得重大成就,为传播学的创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②他的卓越贡献
a.提出传播的“5W”模式,不仅首次较为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还首次较为完整地划分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的形成和发展,确立了总体构架,开辟了广阔道路。
b.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课题。
c.倡导并亲身实践(作为传播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的)内容分析法,以其精确定量的特色,为使传播学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而立下又一功勋。
(2)K·卢因
K·卢因,又译勒温(1890—1947),原籍德国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因不堪忍受纳粹的统治而移居美国,创立了著名的“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其代表作有:《解决社会矛盾》等。主要贡献有:
①卢因从“格式塔”(也称完形心理学)学派的基本立场出发,首创了“场论”和“群体动力学”。其核心观点是,强调“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将社会因素引入心理学研究。当卢因将目光投向传播现象时,便给了传播学一个极为重要的启示:媒介欲对“个体”施加影响,必须考虑到其身后的“群体”的强大制约机能。
②卢因积极地投身于实践,深入到工人、学生、主妇中,开展研究,检验和完善理论。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了费斯廷格、卡特莱特、怀特等一批出色的、横跨传播和社会心理研究领域的弟子。
③他提出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等概念,有力地促进了传播学的科学研究。
(3)P·拉扎斯费尔德
P·拉扎斯费尔德(1901—1976),原籍奥地利的美国社会学家,为躲避纳粹的迫害而迁居美国,以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为基地,形成传播学的“哥伦比亚学派”。其代表作有:《人民的选择》、《人际影响》等。其主要贡献如下:
①创建“两级传播”理论,破除“魔弹论”,使深入探讨传播的效果和机制成为可能。
②倡导并确立“实地调查法”作为传播学又一基本研究方法的地位,其影响重大而深远。
(4)C·霍夫兰
C·霍夫兰(1912一196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二战期间,曾应聘为美军进行作战心理研究。战后,一直在耶鲁大学主持“劝服传播与态度改变”的研究课题,形成传播学的“耶鲁学派”。其代表作为《传播与劝服》、《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主要贡献为:
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着眼于微观(而非宏观)层次,对传播的具体技巧(而非过程原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总结。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控制实验法”,并使之成为传播学的又一种基本研究方法。
(5)W·施拉姆
W·施拉姆,又译宣伟伯(1907--1988),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主要贡献有:将前人的成果集中起来,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完善化,最终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崛起于学术的“殿堂”。具体包括如下:
①先后在伊利诺伊大学、斯坦福大学、衣阿华大学和夏威夷东西方中心建立了4个专门的传播研究机构。
②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有许多人成为当今传播学界的中坚力量。
③编辑、出版了约30部著作,约500万字,其中的《大众传播学》(1949)、《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1960),作为前人经典性成果的荟萃,至今仍是初学者的必读文献。他自己的代表作则可举出:《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论》、《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等。
④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施拉姆曾多次访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传播学在中国的兴起。
5.传播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早期传播学的主要取向
①传播的结构和过程研究(拉斯韦尔、拉扎斯费尔德、申农等)。
②传播(宣传、劝服)的技巧和效果研究(拉斯韦尔、霍夫兰等)。
③传播与群体、社会关系研究(米德、卢因、拉扎斯费尔德等)。
④方法研究(盖洛普等)。
⑤综合研究(施拉姆)。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传播学日趋成熟
①上述各项成果进一步得到深化(证实、完善、修正、扬弃)。
②研究领域扩大化、研究取向多样化的显著态势。如,传播制度研究、发展传播研究、媒介功能研究、受众研究、大众文化研究等。
③传播学跨越国界,引起各国的普遍兴趣。从整个世界范围看,传播研究的队伍不断壮大,水准日益提高。
④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欧洲学者为主力的“批判学派”异军突起,打破了历来由美国学者执牛耳的“传统学派”(也称“经验学派”、“实证学派”)的一统天下,开创了传播学研究的新局面。
⑤进入21世纪的传播学,依托全球化、信息化潮流,方兴未艾,前途无量。
四、学习传播学的意义
1.信息革命和国家建设
对传播学的了解和研究,直接有利于推动一国的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现代化大业的发展。
2.大众传播时代的呼唤
实践的巨变,急迫地呼唤理论。传播学的普及,当然也有利于大众传播业的建设。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
传播学是发源于美国的“舶来品”,但它既然是对(传播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大部分如此)总结,自然就可以为各国、各地区的研究者所引入、利用乃至发展。在此过程中,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进行借鉴。在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特色”,可理解为以下三个(逐级递进的)层次的要求:
(1)以中国的传播实际为材料。
(2)能切实为中国的传播事业服务。
(3)能创造出新颖、独到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构架,从而为世界传播学的理论宝库增添新的财富。
下载地址:
http://free.100xuexi.com/Ebook/631.html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bbs.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