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历年真题及详解(含2009~2013年
[打印本页]
作者:
ooo
时间:
17-8-6 14:43
标题:
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历年真题及详解(含2009~2013年
下载地址:
http://free.100xuexi.com/Ebook/4674.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录
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考研真题
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考研真题
2012年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考研真题
2011年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考研真题
2010年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9年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考研真题
2009年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考研真题及详解
内容简介
考研真题是每个考生复习备考必不可少的资料,而拥有一份权威、正确的参考答案尤为重要,通过研究历年真题能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要考点,能有效指明复习方向。为了帮助参加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考试科目的考生复习备考,圣才考研网精心编著了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
1.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2.平狄克《微观经济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
3.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
4.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5.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
6.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
7.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历年真题及详解(含2009~2013年真题)
《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历年真题及详解(含2009~2013年真题)》由圣才考研网组织人员严格按照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考研指定教材和华南理工大学高校老师授课讲义等精心编写而成,解题思路清晰、答案翔实。本书总结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历年专业课考试高分考生的答题经验,对历年真题进行详解解答,以帮助广大考生熟练掌握知识点的同时,能够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以提高应试技巧,从而增强信心,提高考试分数。
为保证产品质量,圣才考研网每年均根据当年最新考试要求等对本书进行改版升级,我们一旦对该产品的内容有所修订、完善,学员将自动获得最新版本的产品内容。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
圣才学习网│经济类(www.100xuexi.com)提供全国各高校经济类专业考研考博辅导班【一对一辅导(面授/网授)、网授精讲班等】、多媒体e书、多媒体题库(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经济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考试科目的考生。
与传统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四大特色:
1.免费下载:无须注册均可免费下载阅读本书 在购买前,任何人均可以免费下载本书,满意后再购买。下载地址为:http://www.100eshu.com/DigitalLibrary/ajax.aspx?action=Download&id=4674(请复制到浏览器上面打开)。任何人均可无限制的复制下载圣才教育全部3万本多媒体电子书,既可以选择单本下载,也可以选择客户端批量下载。
2.免费升级:更新并完善内容,终身免费升级 如购买本书,可终生使用。免费自动升级指我们一旦获得最新考试真题,系统立即自动提示您免费在线升级您的产品,您将自动获得最新真题及高清视频。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当您的电子书出现升级提示时,请选择立即升级。
3.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本书具有"记录笔记"、"全文检索"、"添加书签"、"查看缩略图"、"全屏看书"、"界面设置"等功能。
(1)e书阅读器——工具栏丰富实用【为教辅量身定做】
(2)便笺工具——做笔记、写反馈【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4.多端并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平台同步使用 本书一次购买,多端并用,可以在PC端(在线和下载)、手机(安卓和苹果)、平板(安卓和苹果)等多平台同步使用。同一本书,使用不同终端登录,可实现云同步,即更换不同设备所看的电子书页码是一样的。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是一家为全国各类考试和专业课学习提供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多媒体e书、多媒体题库】的综合性学习型视频学习网站,拥有近100种考试(含418个考试科目)、194种经典教材(含英语、经济、管理、证券、金融等共16大类),合计近万小时的面授班、网授班课程。
如您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国热线:400-900-8858(8:30-23:00),18001260133(8:30-23:00)
咨询QQ:4009008858(8:30-23:00)
详情访问:http://jingji.100xuexi.com/(圣才学习网|经济类)
http://www.100exam.com/ (圣才考研网)
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考研真题
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6分*5=30分)
1.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答: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即是指在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即满足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即是指在商品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收入水平的相对变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2.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答:规模经济指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厂商产量的增加或收益的增加。规模经济可以表示为厂商成本增加的倍数小于产量增加的倍数,因而长期平均成本下降。规模不经济可以表示为厂商成本增加的倍数大于产量增加的倍数,因而长期平均成本上升。正是由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表现出U形特征。
范围经济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当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各生产一种产品的两个企业所能达到的总产量时(两个企业分配到相等的投入要素),存在范围经济。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之间并无直接联系。与规模经济不同,范围经济通常是企业或生产单位从生产或提供某种系列产品(与大量生产同一产品不同)的单位成本中获得节省,而这种节约来自分销、研究与开发和服务中心(像财会、公关)等部门。
3.占优策略与纳什均衡
答:在一些特殊的博弈中,一个参与人的最优策略可能并不依赖于其他人的选择。也就是说,无论其他参与人采取什么策略,该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是惟一的,这样的策略称之为占优策略。
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纳什均衡是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所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也就是说,给定其他人的策略,任何个人都没有积极性去选择其他策略,从而这个均衡没有人有积极性去打破。
占优策略均衡是比纳什均衡更强的一个博弈均衡概念。占优策略均衡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对于其他参与者的任何策略选择来说,其最优策略都是惟一的。而纳什均衡只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的最优策略选择给定的条件下,其选择的策略也是最优的。所以,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不一定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4.自然失业率与产出缺口
答:自然失业率又称“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它是经济围绕其波动的平均失业率,是经济在长期中趋近的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自然失业率决定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取决于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能力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
一般认为,只有在充分就业时,才有可能实现潜在产出。而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的差额,称为产出缺口。
5.费雪效应与货币数量方程
答:费雪效应是由著名的经济学家费雪提出的,第一个揭示了通货膨胀率预期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它指出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名义利率也将上升,其公式为: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当通货膨胀率发生变化时,名义利率也会随之变化,即名义利率上升的幅度和通货膨胀率完全相等。
货币数量论用数量方程式作为分析工具。数量方程式:
,式中,M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为货币的流通速度,P为一般物价水平,T为社会总交易额。如果用Y表示实际GDP,则PY是名义GDP,那么数量方程式变成MV=PY。
货币数量论假设:货币流通速度V不变,那么货币数量M的变动必然引起名义GDP的同比例变动。货币数量论进一步认为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共同决定实际GDP,这样货币数量论意味着,物价水平和货币供给同比例变动,也即货币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
二、简答题(10分*6=60分)
1.什么是市场失灵?竞争性市场失灵的场合及原因是什么?
答:(1)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其他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导致现实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
(2)竞争性市场失灵的场合及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垄断。垄断是经济中常有的一种现象,因为市场竞争的趋势是垄断。垄断的存在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使社会福利受到损害。垄断厂商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产量,并在需求曲线上确定价格。其结果是,这样确定的价格高于边际收益,从而高于边际成本。由于价格度量了社会福利,而厂商的生产成本是社会边际成本的衡量标准,因而垄断市场缺乏效率。
②外部性。外部性也是市场失灵的原因。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的行为所造成的部分成本或收益没有由经济行为人所承担或得到。外部性有正的和负的之分。无论是消费的外部性还是生产的外部性,无论是正的外部性还是负的外部性,它们产生的影响是,即使整个经济仍是完全竞争的,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外部性之所以产生这样严重的后果,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导致社会最优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与私人最优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出现不一致。
③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消费者需要而私人厂商不愿意供给或供给不足,原因是由于这类物品具有非排他性。排他性是指只有按商品价格支付的人才有权支配或消费这种商品。然而,公共物品却没有这种特性。此外,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竞争性是指社会增加一单位消费引起成本增加。但对天气预报等公共物品,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似乎并不影响生产成本。其结果是,非排他性的存在使得经济当事人试图成为一个搭便车者,而非竞争性则意味着增加一单位物品的消费需要支付的边际成本为零。因此,私人部门很难供给或全部供给人们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导致市场失灵。
④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是导致市场交易缺乏效率的又一重要原因。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由于经济当事人只以平均水平判断交易对象的质量,因而交易的结果将使那些高质量的产品被排除在市场之外。
2.简述消费需求的决定因素及扩大消费的途径。
答: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对以商品和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的需求和欲望,消费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凯恩斯需求理论,通常用消费函数
来表示消费需求,其中
表示自发消费部分,
为边际消费倾向;
和
的乘积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
(1)消费需求的决定因素
①可支配收入。消费需求是由可支配收入决定的,并且消费与可支配收入正相关。可支配收入是总收入扣除税收之后的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可支配收入越高,消费越多;反之,消费越少。
②边际消费倾向。由消费函数
可知,边际消费倾向越高则消费需求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低,则消费越少。
(2)扩大消费的途径
①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促进就业,扩大居民收入来源渠道,增加居民的财产收入,为居民的财产增值和保值提供良好的投资渠道。
②提高边际消费倾向。通过扩大转移支付和消费补贴,同时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扩大中低收入者在国民总消费中的比重,促进经济的平稳较快增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消费者对未来的良好预期,转变居民消费观念,有利于扩大全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而扩大消费。
3.比较垄断竞争市场特征与寡头市场特征的异同。
答:垄断竞争市场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因素又有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介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寡头市场是指少数厂商完全控制一个行业的市场结构,它是介于垄断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的另一种比较现实的混合市场。
(1)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市场特征的相同点
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市场都属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都具有一定的垄断势力,对产品价格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两个市场存在产品差别,要素的流动存在一定的程度的限制。
(2)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市场特征的不同点
①厂商数目不同。垄断竞争市场上有许多卖主和买主,他们是市场价格的影响者,但不互相勾结控制市场价格;寡头市场的厂商为数不多,往往只有几个,且每个厂商在市场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产品价格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寡头常常相互勾结以控制市场价格。
②产品差别程度不同。垄断竞争市场上产品存在差别,而在寡头市场上,产品可能有差别也有可能无差别。
③对价格控制程度不同。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对市场价格有一些影响,但寡头市场上厂商对价格控制程度更大。
④进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不同。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买卖双方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即厂商规模较小,因而进出市场没有多大障碍;而寡头市场上,进出市场受到很大阻碍,进入市场比较困难。
⑤厂商需求曲线不同。在垄断竞争条件下,生产近似产品的厂商组成生产集团,在一个生产集团中各个厂商具有相同的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而在寡头市场上,厂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任一厂商进行决策时,必须把竞争者的反应考虑在内,因而既不是价格制定者,更不是价格接受者,而是价格的寻求者。这种依存影响关系使寡头厂商产品的需求曲线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寡头厂商无法精确找到自己产品的需求曲线。
4.什么是逆向选择?举例说明克服逆向选择的途径和方法。
答:(1)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逆向选择在经济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并阻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
(2)克服逆向选择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①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应对政策,比如政府提高信息透明度,包括信号显示、激励机制设计以及制定和执行一系列法规,以惩罚那些利用不对称信息进行欺诈的不法行为。
例如,政府规定企业必须对自己产品制定一定期限的质量保证制度,对未能实施该项制度的企业予以处罚,对伪劣产品加大处罚力度及时公布相关信息,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产品的逆向选择问题。
②利用市场信号。市场信号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信号显示。信号显示是指市场上信息优势方通过做出某种承诺,向其他市场参与者显示其产品或其他交易对象的品质,从而减少或消除信息不对称。常见的市场信号包括:价格、品牌、质量保证、高成本的广告、文凭等等。因此通过传递市场信号,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例如,在企业招聘中,企业可以通过名牌大学的文凭和相关资格证书等信号来判断应聘者的素质和相关能力,以解决企业信息不对称的劣势,从而招到合适的员工。
5.运用弹性理论解释说明“薄利多销”的经济学道理。
答:(1)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价格弹性与商品销售总收益有密切的关系。如果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即商品富有弹性,其销售总收益与价格是反方向变动的,即销售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即商品是缺乏弹性的,该商品销售总收益与价格是同方向变动的,即销售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即商品是单位弹性,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总收益都没有影响。
(2)“薄利多销”指价格下降,销售量增加,收入提高的现象。该现象的经济学逻辑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价格下降,销售量增加,并且销售量增加程度大于价格下降的程度。造成“薄利多销”这种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是大于1的,即当这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需求往往是富于弹性的。
(3)如图1-1所示,商品的需求曲线
是富于弹性的。当价格下降时,商品的需求上升,商品的需求量由
增加到
,在富于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由于销售量的增加幅度大于价格的下降幅度,最后致使总收入量上升,总收入的增加量相当于图1-1中矩形
和
的面积之差。
图1-1 薄利多销
6.中央银行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如何用来增加货币供应量。
答: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
(1)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的一种政策手段。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稳定经济的最经常使用的政策手段,也是最灵活的政策手段。公开市场操作是逆对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风向显示出总支出不足,因而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使政府债券价格提高到现有市场价格以上,而债券价格的上涨就等于利率的下降。利率的下降会引起投资上升,从而引起收入、价格和就业的上升。
(2)再贴现率。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称为再贴现率。当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不足、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就降低贴现率,扩大贴现的数量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投资。中央银行的贴现率的变动成了货币当局给银行界和公众的重要信号:贴现率的下降表示货币当局要扩大货币和信贷供给,贴现率的上升表示货币当局要收缩货币和信贷供给。
(3)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是法定的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提交的银行准备金比率。改变法定准备率被认为是一项强有力的手段,这种手段由于影响太强烈而不常使用。中央银行逆经济风向改变银行准备率,当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不足、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可以降低银行准备率,这样商业银行能够按更多的倍数扩大贷款,增大了贷款能力。
除了上述公开市场操作、改变贴现率和改变银行准备金率三种重要政策手段外,各国的中央银行有时还采用一些次要手段,例如,道义上的劝告、选择性控制和证券信贷的控制,以及分期付款信贷控制和抵押信贷控制等。
三、计算题(15分*2=30分)
1.汽油需求曲线为
,供给曲线为
。
(1)计算市场均衡时的价格和数量及此时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2)假设政府决定对汽油征收1元/升的从量税,求新的均衡价格和数量,以及消费者和生产者各自负担的税收;
(3)计算政府征税获得的收入和征税产生的无谓损失。
解:(1)市场均衡时有
,即有:
解得均衡价格为:
,从而均衡数量为
。
此时生产者剩余为:
;
消费者剩余为:
。
(2)假定政府对汽油征收1元/升的从量税,此时供给曲线变为:
联立原需求曲线
,解得新的均衡价格为
,新的均衡数量为
。
由于政府征税导致均衡价格上升,从而就每一单位汽油的从量税而言,消费者承担的税负为价格上升值,即:
(元)。从而每单位汽油生产者承担的税负为:
(元)。
(3)政府征税获得的收入为:
(元);
征税产生的无谓损失为:
。
2.假设货币需求为
,货币供给为200亿元,
,
,
,
。
(1)求
和
方程;
(2)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3)政府支出从100亿元增加到120亿元,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
(4)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解:(1)由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
可得:
化简可得
曲线方程为:
。
由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
可得:
化简得
曲线方程为:
。
(2)联立
曲线和
曲线方程:
解得均衡收入为
,均衡利率为
。投资为
。
(3)当政府支出增加到
,则由国民收入恒等式
可得:
化简得新的
曲线方程为:
。
此时联立
曲线方程
,可得新的均衡收入为
,利率为
。
此时投资仍为
。
(4)当政府支出增加时,因为投资是固定的,没有变化,所以不存在“挤出效应”。因为投资是常量,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也即投资和利率变化无关,
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
的直线。
四、论述题(30分)
什么是潜在GDP增长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潜在GDF增长率的高低是由什么决定的?大约10年前的研究表明,中国潜在GDP增长率为9%左右。有人认为,从现在开始中国潜在GDP增长率进入下降阶段。请从理论和中国现实结合的角度给出你的看法。
答:(1)潜在GDP增长率
潜在GDP增长率也称潜在经济增长率,是指一国(或地区)经济所生产的最大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率,或者说一国(或地区)在各种资源得到最优和充分配置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经济增长率。这里讲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技术和管理,还包括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
潜在经济增长率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正常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即在各种资源正常地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另一种是指最大潜在经济增长率,即在各种资源取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增长率。对潜在增长率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资源的约束条件及利用效率。
(2)潜在GDP增长率高低的决定因素
潜在GDP增长率的高低主要由人口、资本和生产率因素所决定:
①人口因素。人口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结构,劳动力人数等,一国人口结构越年青化,即适龄劳动人口的比重越大,人口老龄化和抚养比越低,则一国的劳动力供给就越多,人口红利越大,从而潜在GDP增长率也就越高;反之,则潜在GDP增长率越低。
②资本因素。资本一般包括各种机器设备、厂房、道路等各种基础设施、存货等,资本数量的增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高储蓄来往往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一国资本存量越高,资本投资的效率越高,潜在的GDP增长率越高;反之,则潜在GDP增长率越低。
③生产率因素。一国的技术水平越高,生产率越高,从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潜在GDP增长率也就越高;反之,一国技术生产率越低,其潜在的GDP增长率也就越低。
(3)对中国潜在GDP增长率进入下降阶段的看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长不仅源于技术进步、生产要素、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更加得益于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等一系列制度改革的红利。近年来,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红利正在面临耗尽局面。中国经济面临刘易斯拐点到来的压力。此外由于制度红利和全球化红利日益耗尽,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滑,造成中国经济潜在GDP增长率面临下行压力。中国潜在GDP增长率下降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经济增长日益依赖资本投入,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下滑
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推动我国国民收入增长最主要的两个源泉,1981~2010年期间这两者对国民收入增长贡献的份额年均为57.7%和35.2%;劳动增长贡献的份额仅为10%。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之后国民收入增长越来越多地倚重资本积累。2003~2010年期间,资本对国民收入增长贡献的份额达到88.4%,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份额降为19.8%;而此前1981~2002年期间贡献份额分别为46.8%、40.7%。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在2006年达到极值后出现持续下滑的趋势,导致中国经济增长不得不更多依赖资本增长,这不仅降低了国民收入增长的效率,也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形成了挑战。
②中国社会加速老龄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在二元经济条件下,人口红利的实质在于充足和稳定的劳动力供给增长可以防止资本报酬递减现象出现,维持了较高的资本回报率。由于可以依靠资本的投入保持高速经济增长,此时企业具有投资动力,这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不过,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增长的潜力正在耗尽。据联合国测算,我国总抚养比将由2010年的38.2%下降到2014年的37.4%,之后则将由过去的不断下降逆转为不断上升,并在2020年升至40.3%。总抚养比的上升主要是由于老年抚养比的提高(少儿抚养比则将基本保持稳定)。
根据统计局的调查资料显示,4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由2008年的30.0%上升到2011年的38.3%,三年中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34岁上升到36岁。尽管每年农村新增劳动力主要会加入到农民工的行列中,但农民工年龄结构的变化,也说明农民工的“无限供给”状况在改变。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未来资本报酬率会逐步下降,这会抑制投资,致使原有的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逐渐耗竭,拉低经济增长速度。此外,伴随中此过程而来的工资上涨会产生较强的通胀压力。
③制度红利即将耗尽,市场化改革亟待深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改革提供的一些制度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然而,近年来来自改革的制度红利出现了明显衰减。据测算,中国市场化指数自1981年到1999年的平均增速是13.7%,进入21世纪以后增幅则普遍降至5%以下,而且基本保持递减状态,在未来也难以改观。
④全球化红利耗尽,旧的全球分工模式不可持续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和产业内分工向产品内分工的转变,亚洲地区垂直分工体系和区域内生产供应网络逐步形成。美欧日及“亚洲四小龙”等经济体日益转向高附加值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生产或加工环节,大规模向外转移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生产和加工环节。中国的劳动成本优势、经济规模优势、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所形成的制度和政策优势,以及2001年加入WTO带来的全方位影响,使得中国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流入地。然而,随着人口红利和成本优势逐渐耗尽,中国被动接受国外产业转移的模式将变的不可持续。欧美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制造业巨头开始逐步将生产基地从中国东部地区转移到内地或者越南、泰国等成本更低的地区。制造业的转移固然为部分地区实现“腾巢换凤”创造了条件,但在中国在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尚不具备比较优势的时候,制造业转移可能会造成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产业空心化”,从经济增长的潮头跌入“中等收入陷阱”。
综上所述,由于上述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潜在GDP增长率下降已成为必然的趋势,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顺应这一趋势,及时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开拓中国经济新的潜在增长点和着力点,才能减缓中国潜在GDP增长率下滑的趋势,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下载地址:
http://free.100xuexi.com/Ebook/4674.html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bbs.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