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7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历年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4 19:5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5507.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及详解
 2014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上)》真题及详解
 2014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详解
 2013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上)》真题及详解
 2013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详解
 201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上)》真题及详解
 201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详解
 2011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上)》真题及详解
 2011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详解
 2010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上)》真题及详解
 2010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详解
 2009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上)》真题及详解
 2009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详解
 2008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上)》真题及详解
 2008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详解
 2007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上)》真题及详解
 2007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详解
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上)》考前押题及详解(一)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下)》考前押题及详解(一)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上)》考前押题及详解(二)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下)》考前押题及详解(二)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我们根据最新考试大纲、参考用书和相关规范、标准等编写了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的辅导资料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历年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
本书是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专业知识考试》的历年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全书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历年真题及详解,精选了2007~2014年的8套真题(含上午考试和下午考试),按照最新考试大纲、指定教材和相关规范、标准等对全部真题的答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第二部分为模拟试题及详解。根据历年考试真题的命题规律及常考考点精心编写了2套模拟试题,其试题数量、难易程度、出题风格与考试真题完全一样,方便考生检测学习效果,评估应试能力。
圣才学习网│工程类(gc.100xuexi.com)提供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等各种工程类考试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生,也适用于各大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师生参考。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及详解
2014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上)》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某港口岩土工程勘察,有一粉质黏土和粉砂成层状交替分布的土层,粉质黏土平均层厚40cm,粉砂平均层厚5cm,按《港口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S 133—1—2010),该层土应定名为下列哪个选项?(  )
A.互层土
B.夹层土
C.间层土
D.混层土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TS 133—1—2010)第4.2.17条第2款,夹层土,具夹层构造,两类土层厚度相差较大,厚度比1:3~1:10。该土层厚度比为:5/40=1/8,为夹层土。
2.某化工车间,建设前场地土的压缩模量为12MPa,车间运行若干年后,场地土的压缩模量降低到9MPa。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该场地的污染对于场地土的压缩模量的影响程度为下列哪项?(  )
A.轻微
B.中等
C.大
D.强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6.10.12条,污染对土的工程特性的影响程度可按表6.10.12划分。根据表6.10.12,本工程的工程特性指标变化率为:

,所以影响程度为中等。
3.在粉细砂含水层进行抽水试验,最合适的抽水孔过滤器是下列哪项?(  )
A.骨架过滤器
B.缠丝过滤器
C.包网过滤器
D.用沉淀管代替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表9.5.4,当含水层为细砂、粉砂时,抽水孔过滤器的类型为填砾过滤器或包网过滤器。
4.在潮差较大的海域钻探,回次钻进前后需进行孔深校正的,正确的做法是下列哪一项?(  )
A.涨潮和落潮时均加上潮差
B.涨潮和落潮时均减去潮差
C.涨潮时加上潮差,退潮时减去潮差
D.涨潮时减去潮差,退潮时加上潮差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TS 133—1—2010)第9.1.5条第6款,在有潮汐水域采用勘探船筏等浮式平台作业时,应定时进行水位观测,校正水面高程,准确计算钻进深度。钻孔进尺是从海底作为零点算起。因钻进中受潮汐影响,涨潮时,机上余尺减少;退潮时,机上余尺增加,机上余尺为一个变量。涨潮时,机上余尺除了随着孔内进尺减少外,也随着水位上涨船体升高而减少。因此涨潮时,回次进尺数应减去钻进过程中涨潮的潮差。退潮时,回次进尺数应加上钻进过程中退潮的潮差。
5.岩体体积结构面数含义是指下列哪项?(  )
A.单位体积内结构面条数
B.单位体积内结构面组数
C.单位体积内优势结构面条数
D.单位体积内优势结构面组数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岩体体积结构面数,即岩体体积节理数,是指单位体积岩体内的节理结构面条数,主要用于围岩等级的评定。
6.关于潜水地下水流向的判定,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
A.从三角形分布的三个钻孔中测定水位,按从高到低连线方向
B.从多个钻孔测定地下水位确定其等水位线,按其由高到低垂线方向
C.从带多个观测孔的抽水试验中测定水位,按主孔与最深水位连线方向
D.从带多个观测孔的压水试验中测定水量,按主孔与最大水量孔连线方向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第9.3.1节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7.2.4条,测定地下水流向采用几何法,量测点应不少于呈三角形分布的三个测孔,以其水位高程编绘等水位线图,垂直等水位线并指向水位降低的方向为地下水流向。
7.在带多个观测孔的抽水试验中,要求抽水孔与最近的观测孔的距离不宜小于含水层厚度,其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项?(  )
A.减少水力坡度对计算参数的影响
B.避免三维流所造成的水头损失
C.保证观测孔中有足够的水位降深
D.提高水量和时间关系曲线的精度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地下水资源勘察规范》(SL 454—2010)附录F第F.1.3条第4款,距抽水孔最近的第一个观测孔,应避开三维流的影响,其距离不宜小于含水层的厚度。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L 320—2005)第3.2.4条条文说明,观测孔至抽水孔的距离主要是根据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确定的:①裘布依公式;②当含水层渗透性能良好,在进行强烈抽水时,抽水孔及其附近的一定范围内都会产生紊流,而裘布依公式没有考虑地下水产生紊流时造成的水头损失;③裘布依公式也没考虑钻孔附近的三维流场所造成的水头损失。
8.在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中,有机质含量是用下列那个温度下的灼失量来规定的?(  )
A.70℃
B.110℃
C.330℃
D.550℃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2012)第4.2.3条表4.2.3注解,有机质含量Wu为550℃时的灼失量。
9.在城市轨道交通详细勘察阶段,下列有关地下区间勘察工作布置的说法,哪一选项不符合规范要求?(  )
A.对复杂场地,地下区间勘探点间距宜为10~30m
B.区间勘探点宜在隧道结构中心线上布设
C.控制性勘探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3
D.对非岩石地区,控制性勘探孔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不应小于3倍的隧道直径(宽度)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2012)第7.3.4条第4款,区间勘察点宜在隧道结构外侧3m~5m的位置交叉布置。A项,根据第7.3.3条表7.3.3,对复杂场地,地下区间勘探点间距宜为10~30m;C项,根据第7.3.6条,地下工程控制性勘探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3;D项,根据第7.3.5条第3款,对区间工程,控制性勘探孔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不应小于3倍的隧道直径(宽度)或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中等风化或微风化岩石不应小于5m,一般性勘探孔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不应小于2倍的隧道直径(宽度)或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中等风化或微风化岩石不应小于3m。
10.在公路工程初步勘察时,路线工程地质调绘宽度沿路线左右两侧的距离各不宜小于下列哪个选项?(  )
A.50m
B.100m
C.150m
D.200m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第5.2.2条第3款,路线工程地质调绘宽度沿路线及其左右两侧的带状范围进行,调绘宽度沿路线左右两侧的距离各不宜小于200m。
11.在钻孔中使用活塞取土器采取1级原状土试验,其取样回收率的正常值应介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范围之间?(  )
A.0.85~0.90
B.0.90~0.95
C.0.95~1.00
D.1.00~1.05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9.4.1条第2款条文说明,回收率等于0.98左右是最理想的,大于1.0或小于0.95是土样受扰动的标志。所以在钻孔中使用活塞取土器采取1级原状土试验,其取样回收率的正常值应介于0.95~1.00之间。
12.对含有有机质超过干土质量5%的土进行含水率试验时,应将温度控制在下列哪项的恒温下烘至恒量?(  )
A.65~70℃
B.75~80℃
C.95~100℃
D.105~110℃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第4.0.3条第2款,对含有有机质超过干土质量5%的土进行含水率试验时,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的恒温下烘至恒量。
13.下列关于建筑工程初步勘察工作的布置原则,哪一选项不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的规定?(  )
A.勘探线应平行于地貌单元布置
B.勘探线应垂直于地质构造和地层界线布置
C.每个地貌单元均应有控制性勘探点
D.在地形平坦地区,可按网格布置勘探点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4.1.5条,初步勘察的勘察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勘探线应垂直于地貌单元、地质构造和地层界线布置;②每个地貌单元均应布置勘探点,在地貌单元交接部位和地层变化较大的地段,勘探点应予加密;③在地形平坦地区,可按网格布置勘探点。
14.在计算地下车库的抗浮稳定性时,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应采用以下哪种荷载效应组合?(  )
A.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标准组合
B.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准永久组合
C.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频遇组合
D.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第3款,计算挡土墙、地基或滑坡稳定以及基础抗浮稳定时,作用效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
15.在以下的作用(荷载)中,通常不用于建筑地基变形计算的作用效应是哪项?(  )
A.风荷载
B.车辆荷载
C.积灰、积雪荷载
D.安装及检修荷载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第2款,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作用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
16.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下列哪项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不属于甲级?(  )
A.邻近地铁的2层地下车库
B.软土地区三层地下室的基坑工程
C.同一底板上主楼12层、裙房3层、平面体型呈E形的商住楼
D.2层地面卫星接收站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1条表3.0.1,ABD三项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均为甲级;C项,同一底板上主楼12层、裙房3层、平面体型呈E形的商住楼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17.某软土场地,采用堆载预压法对其淤泥层进行处理,其他条件相同,达到同样固结度时,上下两面排水时间为t1,单面排水时间为t2,则二者的关系为下列哪项?(  )
A.

B.

C.

D.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5.2.8条,固结度相同时,

,故上下两面排水时间与单面排水时间的关系为:


18.软土场地中,下列哪个选项对碎石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影响最大?(  )
A.桩周土的水平侧阻力
B.桩周土的竖向侧阻力
C.碎石的粒径
D.碎石的密实度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2.2条条文说明,碎石桩的承载力和沉降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软土对桩体的约束作用,碎(砂)石桩单桩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桩周土的水平侧限压力。
19.比较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处理淤泥地基,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地基中的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相同
B.预压区边缘土体侧向位移方向一致
C.均需控制加载速率,以防止加载过快导致淤泥地基失稳破坏
D.堆载预压法土体总应力增加,真空预压法总应力不变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5.2.29条条文说明,真空预压法是降低土体的孔隙水压力,不增加总应力的条件下增加土体的有效应力;堆载预压法是增加土体的总应力和孔隙水压力,并随着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而使有效应力增加。
20.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的有关规定,对局部软弱地基进行换填垫层法施工时,以下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
A.采用轻型击实试验指标时,灰土、粉煤灰换填垫层的压实系数应大于等于0.95
B.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指标时,垫层施工时要求的干密度应比轻型击实试验时的大
C.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应分层进行,压实系数可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检验
D.验收时垫层承载力应采用现场静载荷试验进行检验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4.2.4条表4.2.4注2,采用重型击实实验时,压实标准应为压实系数小于轻型压实实验,故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指标时,垫层施工时要求的干密度应比轻型击实试验时的大。A项,根据第4.2.4条表4.2.4,采用轻型击实试验指标时,灰土、粉煤灰换填垫层的压实系数应大于等于0.95;C项,根据第4.4.1条和第4.4.2条,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应分层进行,压实系数可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检验;D项,根据第4.4.4条,验收时垫层承载力应采用现场静载荷试验进行检验。
21.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采用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时,哪个论述是错误的?(  )
A.膜下真空度应稳定地保持在86.7kPa以上,射流真空泵空抽气时应达到95kPa以上的真空吸力
B.密封膜宜铺设三层,热合时宜采用双热合缝的平搭接
C.真空管路上应设置回止阀和截门,以提高膜下真空度,减少用电量
D.当建筑物变形有严格要求时,可采用真空一堆载联合预压阀,且总压力大于建筑物的竖向荷载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5.3.11条,真空管路上应设置回止阀和截门,但真空管路上设置回止阀和截门是为了避免膜内真空度在停泵后很快降低。A项,根据第5.2.31条和第5.3.10条,膜下真空度应稳定地保存在86.7kPa以上,射流真空泵空抽气时应达到95kPa以上的真空吸力;B项,根据第5.3.12条第3款,密封膜宜铺设三层,热合时宜采用双热合缝的平搭接;D项,根据第5.1.7条,当建筑物的荷载超过真空预压的压力,或建筑物对地基变形有严格要求时可采用真空和堆载联合预压,其总压力宜超过建筑物的竖向荷载。
22.某建筑地基主要土层自上而下为:①素填土,厚2.2m;②淤泥,含水率为70%,厚5.0m;③粉质黏土,厚3.0m;④花岗岩残积土,厚5.0m;⑤强风化花岗岩,厚4.0m。初步设计方案为: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搅拌桩直径600mm,长9.0m,根据地基承载力要求算得桩间距为800mm,审查人员认为搅拌桩太密,在同等桩长情况下,改用以下哪个方案最合适?(  )
A.石灰桩
B.旋喷桩
C.挤密碎石桩
D.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4.1条第1款,旋喷桩适用淤泥、淤泥质土、素填土、黏性土(流塑、软塑、可塑)、粉土、黄土、砂土(粉细砂和中粗砂)、碎石土,刚度大,承载力高,从而可以有效减小桩数,避免布桩太密。A项,石灰桩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不适用;C项,根据第7.2.1第1款,挤密碎石桩适用对变形要求不严的地基;D项,根据7.7.1条,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不适用淤泥质土。
23.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下列关于地基处理的论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
A.经处理后的地基,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
B.处理后的地基可采用圆弧滑动法验算整体稳定性,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3
C.多桩型复合地基的工作特性是在等变形条件下的增强体和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
D.多桩型复合地基中的刚性桩布置范围应大于基础范围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9.4条,刚性桩宜在基础范围内布桩。A项,根据第3.0.4条第2款,经处理后的地基,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B项,根据第3.0.7条,处理后的地基可采用圆弧滑动法验算整体稳定性,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3;C项,根据第7.9.2条条文说明,多桩型复合地基的工作特性是在等变形条件下的增强体和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
24.某场地采用多桩型复合地基,采用增强体1和增强体2,见下图,当采用多桩(取增强体1和增强体2各两根)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时,载荷板面积取下列哪个选项?(  )

题24图
A.

B.2s1s2
C.(s1+s2)2
D.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附录B第B.0.2条,多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的压板为方形或矩形,其尺寸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压板分解为2个三角形,底为2s1,高为s2,压板面积为:


25.采用复合式衬砌的公路隧道,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设置防水板及无纺布组成的防水层,以防治地下水渗漏进入衬砌内。下列哪项要求不符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的规定?(  )
A.无纺布密度不小于300g/m2
B.防水板接缝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C.在施工期遇到无地下水地段也应设置防水层
D.二次衬砌的混凝土应满足抗渗要求,有冻害地段的地区,其抗渗等级不应低于S6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第10.2.3条,隧道二次衬砌应满足抗渗要求。混凝土的抗渗等级,有冻害地段及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低于-15℃的地区不低于S8,其余地区不低于S6。AB两项,根据第10.2.2条,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时,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应设置防水板及无纺布。要求如下:①无纺布密度不小于300g/m2;②防水板应采用易于焊接的防水卷材,厚度不小于1.0mm,接缝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C项,根据第10.2.2条条文说明,施工期间无水或少水的地段,根据耐久性要求也应设置防水层。
26.对于隧道的仰拱和底板的施工,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5)的要求?(  )
A.仰拱或底板施作前,必须将隧道虚碴、积水等清除干净,超挖部分采用片石混凝土回填找平
B.为保持洞室稳定,仰拱或底板要及时封闭
C.仰拱应超前拱墙衬砌施作,超前距离宜保持3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
D.在仰拱或底板施工缝、变形缝处应按相关工艺规定做防水处理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5)第7.2.6条,隧道仰拱与底板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①仰拱或底板施作前,必须将隧道虚碴、积水等清除干净,超挖部分采用同级混凝土回填找平;②仰拱应超前拱墙衬砌施作,超前距离宜保持3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③仰拱或底板施工缝、变形缝处应按相关工艺规定做防水处理;④仰拱或底板施工应各段一次成型,不得分部灌筑。
27.铁路隧道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宜采用锚喷支护,其基层平整度应符合下列哪个选项?(D为初期支护基层相邻凸面凹进去的深度;L为基层两凸面的距离)(  )
A.D/L≤1/2
B.D/L≤1/6
C.D/L≥1/6
D.D/L≥1/2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5)第7.2.1条第2款,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宜采用喷锚支护,其基层平整度应符合D/L≤1/6。
28.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预应力锚杆施工采用二次压力注浆工艺时,关于注浆孔的设置,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A.注浆管应在锚杆全长范围内设置注浆孔
B.注浆管应在锚杆前段1/4~1/3锚固段长度范围内设置注浆孔
C.注浆管应在锚杆末段1/4~1/3锚固段长度范围内设置注浆孔
D.注浆管应在锚杆前段1/4~1/3锚杆全长范围内设置注浆孔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第4.8.4条第4款,采用二次压力注浆工艺时,注浆管应在锚杆末端lu/4~lu/3范围内设置注浆孔,孔间距宜取500mm~800mm,每个注浆截面的注浆孔宜取2个。
29.某建筑深基坑工程采用排桩支护结构,桩径为1.0m,排桩间距为1.2m,当采用平面杆系结构弹性支点法计算时,单根支护桩上的土反力计算宽度为下列哪个数值?(  )
A.1.8m
B.1.5m
C.1.2m
D.1.0m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第4.1.7条,单根支护桩上的土反力计算宽度为:b0=0.9×(1.5d+0.5)=0.9×(1.5×1+0.5)=1.8>1.2,b0大于排桩间距时,取排桩间距1.2m。
30.某基坑深10m,长方形,平面尺寸为50m×30m,距离基坑边4~6m为3层~4层的天然地基民房,场地底层从地面算起为:①填土层,厚2m;②淤泥质黏土层,厚2m;③中砂层,厚4.0m;④粉质黏土层,可塑到硬塑,承压水水头位于地面下1m,按照基坑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以下哪一个支护方案是最合适的?(  )

题30图
A.搅拌桩复合土钉支护
B.钢板桩加锚索支护
C.搅拌桩重力式挡墙支护
D.地下连续墙加支撑支护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基坑范围比较大,有软土和承压水,从安全和经济合理的原则来考虑,地下连续墙加支撑支护是最合理的,连续墙可以截水和作为挡土构件。
31.在Ⅳ级围岩地段修建两车道小净距公路隧道时,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的要求?( )
A.应综合隧道地质和进出口地形条件以及使用要求确定最小净间距
B.最小净距小于6m时可采用系统锚杆加固中间岩柱,大于6m时采用水平对拉锚杆取代
C.施工过程中应遵循“少扰动、快加固、勤量测、早封闭”的原则,以确保中间岩柱的稳定
D.应优先选用复合式衬砌,可采用小导管注浆作为超前支护措施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第11.1.2条,小净距隧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应根据隧道地质条件,进出口地形条件,结合使用要求。经综合比选后确定最小净距;②应优先选用复合式衬砌,支护参数应经工程类比、计算分析综合确定;③设计应考虑相应的施工方法,并提出各类方法的具体要求;④设计与施工应遵循“少扰动,快加固,勤量测,早封闭”的原则,并将中间岩柱的稳定与加固作为设计与施工的重点;⑤小净距隧道监控量测应根据不同围岩级别制订量测计划。应把中间岩柱稳定、浅埋段地表沉降和爆破振动对相邻洞室的影响作为监控量测的重要内容;⑥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0.15的地区选用小净距隧道时,宜进行抗震强度和稳定性验算。
3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在深厚第四系覆盖层地区,对于可液化土的液化判别,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正确?(  )
A.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地区,饱和粉土的黏粒含量为13%时可判为不液化土
B.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地区,拟建8层民用住宅采用桩基础,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法判别地基土的液化情况时,可只判别地面下15m范围内土的液化
C.当饱和砂土未经杆长修正的标准贯人锤击数小于或等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土
D.勘察未见地下水时,应按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进行液化判别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3.4条,当饱和砂土、粉土的初步判别认为需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时,应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判别地面下20m范围内土的液化;但对本规范第4.2.1条规定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各类建筑,可只判别地面下15m范围内土的液化。A项,根据第4.3.3条,粉土的黏粒(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百分率,7度、8度和9度分别不小于10、13和16时,可判为不液化土。C项,根据4.3.4条,当饱和土标准贯人锤击数(未经杆长修正)小于或等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土。D项,勘察未见地下水时,应按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进行液化判别。
33.下列关于建筑抗震设计叙述中,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
A.设计地震分组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分别对应抗震设防的三个地震水准
B.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所对应的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0g
C.设计特征周期可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查取
D.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加速度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2.1.6条,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取值。A项,设计地震分组是用来表征地震震级及震中距影响的一个参量,与设防地震等级不存在对应关系;B项,根据第3.2.2条表3.2.2,抗震设防烈度为7的抗震设防烈度,其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0g(0.15g),不同地区对应取值0.10g或0.15g;C项,根据第5.1.4条表5.1.4-2,设计特征周期根据地震分组与场地类别确定。
3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关于砂土液化可能性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
A.颗粒磨圆度越好,液化可能性越大
B.排水条件越好,液化可能性越大
C.震动时间越长,液化可能性越大
D.上覆土层越薄,液化可能性越大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对于饱和疏松的粉细砂,当受到突发的动力荷载时,一方面由于动剪应力的作用有使体积减小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短时间来不及向外排水,因此就产生了很大的孔隙水压力,当孔隙水应力等于总应力时,土体内的有效应力为零,发生液化。
35.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规定,下列哪个选项符合要求?(  )
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的比例尺为1:400万,允许放大使用
B.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比例尺为1:400万,可放大使用
C.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附近的扩建工程不应直接采用本标准,应做专门研究
D.核电站可直接采用本标准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AB两项,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第4.2条,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比例尺为1:400万,不应放大使用;CD两项,根据第4.3条,下列工程或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本标准,需做专门的研究:①抗震设防要求高于本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要求的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核电站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核设施建设工程;②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附近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③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④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以及新建开发区等。
36.某土石坝坝址的勘察资料见下表,拟将场地土层开挖15m深度后建造土石坝,问按照《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的规定,该工程场地土类型属于下列哪个选项?(  )
A.软弱场地土
B.中软场地土
C.中硬场地土
D.坚硬场地土
题36表1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第3.1.2条表3.1.2(题36表2),开挖15米后工程的场地土为安山岩,其剪切波速为700m/s>500m/s,故该工程场地土属于坚硬场地土。
题36表2场地土类型的划分


37.某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除规范另有规定外,对建筑物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时,宜符合下列哪项要求?(  )
A.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B.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C.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D.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3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3.3.3条,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38.高应变检测单桩承载力时,力传感器直接测定的是哪项?(  )
A.传感器安装面处的应变
B.传感器安装面处的应力
C.桩顶部的锤击力
D.桩头附近的应力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附录F第F.0.1条第1款,传感器分为加速度传感器和力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量测桩身测点处的响应,力传感器(应变传感器)量测桩身测点处的应变。
39.某大直径桩采用钻芯法检测时,在桩身共钻有两孔,在某深度发现有缺陷现象,桩基检测人员在两个钻孔相同深度各采取了3块混凝土芯样试件,得到该深度处的两个抗压强度代表值,则该桩在该深度的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由下列哪种方法确定?(  )
A.取两个抗压强度代表值中的最小值
B.取两个抗压强度代表值中的平均值
C.取所有6个试件抗压强度中的最小值
D.取两组抗压强度最小值的平均值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第7.6.1条,每根受检桩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取一组3块试件强度值的平均值,作为改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检测值;②同一受检桩同一深度部位有两组或两组以上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检测值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桩该深度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检测值;③取同一受检桩不同深度位置的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检测值中的最小值,作为该桩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检测值。
40.对于基坑监测的说法,哪项符合《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的要求?(  )
A.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支点间中部位
B.围护墙的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角点处
C.立柱的内力监测点宜设在坑底以上各层立柱上部的1/3部位
D.坑外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被保护对象的周边布置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第5.2.13条,坑外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被保护对象(如建筑物、地下管线等)周边或在两者之间布置。A项,根据第5.2.5条,钢筋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布置在支撑长度的1/3部位;B项,根据第5.2.4条,围护墙内力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变形较大且有代表性的部位;C项,根据第5.2.6条,立柱的竖向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部、多根支撑交汇处、施工栈桥下、地质条件复杂处的立柱上。
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三个符合题意。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41.铁路增建第二条线时,就工程地质条件而言,选线合理的是下列哪几项?(  )
A.泥石流地段宜选在既有线下游一侧
B.水库坍岸地段宜选在水库一侧
C.路堑边坡坍塌变形地段宜选在有病害的一侧
D.河谷地段宜选在地形平坦的宽谷一侧
【答案】A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7)第8.2.3条,改建既有线或增建第二线左右侧的选择,应在查明既有线两侧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对既有病害的改善和治理,考虑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既有设备的利用,对运营的干扰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选。①增建隧道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一线隧道情况,确定二线隧道位置和间距;应充分考虑二线隧道建设对既有隧道稳定和运营安全的影响;②路堑边坡坍塌变形地段如采用清方刷坡等工程进行根除病害时,第二线可选在有病害的一侧;③滑坡错落地段应选择在有利于增进稳定的一侧;④泥石流地段宜选在既有线下游一侧;⑤风沙地段宜选在当地主导风向的背风一侧;⑥软土地段基底有明显横坡时,宜选在横坡下侧;⑦膨胀土地段宜选在地面平缓、挖方较低的一侧;⑧盐渍土地段宜选在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或排水条件较好的一侧;⑨水库坍岸地段不宜选在水库一侧。
42.关于高压固结试验,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
A.土的前期固结压力是土层在地质历史上所曾经承受过的上覆土层最大有效自重压力
B.土的压缩指数是指e-lgp曲线上大于前期固结压力的直线段斜率
C.土的再压缩指数是指e-lgp曲线上压缩量与压力差比值的对数值
D.土的回弹指数是指e-lgp曲线回弹圈两端点连线的斜率
【答案】BD查看答案
【解析】A项,土的前期固结压力是土层在地质历史上曾经承受过的最大有效固结应力;B项,土在有侧限条件下受压时,压缩曲线e-lgp在较大范围内为一直线,土的压缩指数即为该段的斜率,即曲线上大于前期固结压力的直线段斜率;CD两项,土的回弹指数,也称为土的再压缩指数,是e-lgp曲线回弹圈两端点连线的斜率。
43.用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
A.试验最大加载量应按设计承载力的2倍确定
B.取极限荷载除以2的安全系数作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C.试验深度大于5m的平板载荷试验均属于深层平板载荷试验
D.沉降曲线出现陡降且本级沉降量大于前级的5倍时可作为终止试验的一个标准
【答案】ABC查看答案
【解析】A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C.0.3条以及第D.0.5条,载荷试验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2倍;B项,根据第5.2.4条,测得的地基极限承载力通过修正后作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使用,而非简单地除以安全系数;C项,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也可用于试验深度大于5m的试验;D项,根据第D.0.5条,沉降曲线出现陡降或本级沉降量大于前级的5倍可作为终止加载的标准。
44.下列关于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说法,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确定埋深大于5.0m的地基土承载力
B.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确定大直径基桩桩端土层的承载力
C.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所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基础埋深的修正系数为0
D.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试验井直径应大于层压板直径
【答案】ABC查看答案
【解析】AB两项,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10.2.1条,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层地基土和大直径的桩端土,其试验深度不应小于5m;C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表5.2.4注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本规范附录D深层平板荷载试验确定时基础埋深的修正系数为0;D项,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10.2.3条第1款,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试井直径应等于承压板直径,当试井直径大于承压板直径时,紧靠承压板周围土的高度不应小于承压板直径。
45.下列哪些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粒径大于5mm的土的土粒比重?( )
A.比重瓶法
B.浮称法
C.虹吸筒法
D.移液管法
【答案】BC查看答案
【解析】A项,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第6.2.1条,比重瓶法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各类土;B项,根据第6.3.1条,浮称法适用于粒径等于、大于5mm的各类土,且其中粒径大于20mm的土质量应小于总质量的10%;C项,根据第6.4.1条,虹吸筒法适用于粒径等于、大于5mm的各类土,且其中粒径大于20mm的土质量应小于总质量的10%;D项,根据第7.3.1条,移液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试样。
46.关于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评价,下列说法哪些是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
A.氧化还原电位越高,腐蚀性越强
B.视电阻率越高,腐蚀性越强
C.极化电流密度越大,腐蚀性越强
D.质量损失越高,腐蚀性越强
【答案】C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5条表12.2.5分析,土对钢结构腐蚀性的评价有:①氧化还原电位越低,腐蚀性越强;②视电阻率越低,腐蚀性越强;③极化电流密度越大,腐蚀性越强;④质量损失越高,腐蚀性越强。
47.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关于地基基础的作用取值及设计规定,以下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挡土墙的稳定计算与挡土墙截面设计计算采用的作用基本组合值相同
B.在同一个地下车库设计中,抗压作用与抗浮作用的基本组合值相同
C.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情况,其结构重要性系数γ0可取0.9
D.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则地基基础的设计使用年限也可定为50年
【答案】BD查看答案
【解析】A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第3款,挡土墙稳定计算和挡土墙的截面设计均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B项,根据第3.0.5条第3款,基础抗浮验算与抗压稳定性验算均应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C项,根据第3.0.5条第5款,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1.0;D项,根据第3.0.7条,地基基础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48.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及《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在以下的地基基础计算中,作用效应应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标准组合的是哪些选项?(  )
A.确定基础底面积时计算基础底面压力
B.柱与基础交接处受冲切验算时计算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
C.抗拔桩的裂缝控制计算时计算桩身混凝土拉应力
D.群桩中基桩水平承载力验算时计算基桩桩顶水平力
【答案】ACD查看答案
【解析】A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第1款,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时,传至基础底面的作用效应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标准组合;B项,根据第8.2.8条,柱与基础交接处受冲切验算时,采用荷载基本组合计算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C项,根据第3.0.5条第4款,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标准组合;D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7.1条式(5.7.1),群桩中基桩水平承载力验算时,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计算基桩桩顶水平力。
49.以下的地基基础设计验算中,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计算的是哪些选项?(  )
A.柱基的不均匀沉降计算
B.基础裂缝宽度计算
C.支挡结构与内支撑的截面验算
D.有很大水平力作用的建筑地基稳定性验算
【答案】AB查看答案
【解析】A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第2款,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准永久组合;B项,根据第3.0.5条第4款,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接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标准组合;C项,根据第3.0.5条第4款,支挡结构与内支撑的截面验算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D项,根据第3.0.5条第3款,计算地基稳定性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
50.下列哪些地基处理方法在加固地基时有挤密作用?(  )
A.强夯法
B.柱锤冲扩桩法
C.水泥土搅拌法
D.振冲法
【答案】ABD查看答案
【解析】A项,强夯的动力密实作用使夯坑周围地面不同程度的隆起,存在动力挤密作用;BD两项,柱锤冲扩桩和振冲法均为孔内填料通过挤密桩周土体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C项,水泥土搅拌法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的一种方法,没有挤密作用。
51.某软土路堤拟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经验算最危险滑动面通过CFG桩桩身,其整体滑动安全系数不满足要求,下列哪些方法可显著提高复合地基的整体滑动稳定性?(  )
A.提高CFG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B.在CFG桩桩身内配置钢筋笼
C.增加CFG桩长
D.复合地基施工前对软土进行预压处理
【答案】BD查看答案
【解析】采用CFG桩的软土路堤,最危险滑动面通过CFG桩桩身,则该复合地基主要问题在于最危险滑动面处桩土复合抗剪承载力不足,可以在CFG桩桩身加配钢筋提高CFG桩的抗剪承载力,或施工前对软土进行预压处理提高其自身承载能力,以提高复合地基的整体滑动稳定性。提高CFG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增加CFG桩桩长,可以提高复合地基竖向(轴向)承载力,但对抗剪承载力提高有限,且会增加资源投入,提高造价,不适用于提高复合地基的整体滑动稳定性。
52.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对拟建建筑物进行地基处理,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确定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参数应考虑基础刚度
B.经处理后的地基,在受力层范围内不应存在软弱下卧层
C.各种桩型的复合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均应采用现场载荷试验
D.地基处理方法比选与上部结构特点相关
【答案】ACD查看答案
【解析】A项,由于CFG桩在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下的发挥机理不同,因此设计时需要考虑基础刚性的影响;B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3.0.5条,经处理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C项,根据第7.1.3条,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D项,根据第3.0.2条,设计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对建筑体型、荷载情况、结构类型和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合理的建筑措施、结构措施和地基处理方法。
53.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采用灰土挤密桩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以下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石灰可选用新鲜的消石灰,土料宜选用粉质黏土,灰土的体积比宜为2:8
B.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4倍
C.桩顶应设置褥垫层,厚度可取500mm,压实系数不应低于0.95
D.采用钻孔夯扩法成孔时,桩顶设计标高以上的预留覆土厚度不宜小于1.2m
【答案】ACD查看答案
【解析】A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5.2条第6款,桩孔内的灰土填料,其消石灰与土的体积配合比,宜为2:8或3:7;B项,根据第7.5.2条第9款,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且不宜大于250kPa;C项,根据第7.5.2条第8款,桩顶标高以上应设置300~600mm厚的褥垫层,其压实系数不应低于0.95;D项,根据第7.5.3条第2款,桩顶设计标高以上的预留覆盖土层厚度,宜符合下列规定:①沉管成孔不宜小于0.5m,②冲击成孔或钻孔夯扩法成孔不宜小于1.2m。
54.采用预压法进行软基处理时,以下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勘察时应查明软土层厚度、透水层位置及水源补给情况
B.塑料排水板和砂井的井径比相同时,处理效果相同
C.考虑砂井的涂抹作用后,软基的固结度将减小
D.超载预压时,超载量越大,软基的次固结系数越大
【答案】AC查看答案
【解析】A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5.1.3条,预压地基应预先通过勘察查明土层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分布、层理变化,查明透水层位置、地下水类型及水源补给情况等;B项,根据第5.2.5条,排水板和砂井的井径比n相同时,de和dw可能不同,因此固结度也可能不相同,处理效果也就可能不同;C项,根据第5.2.8条,考虑砂井的涂抹作用后,软基的固结度将减小;D项,根据第5.2.12条条文说明,超载预压后,土体的沉降由土体未完成的主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两部分组成,超载预压卸载时,一般控制在土体平均固结度达到85%,此时主固结已基本完成,工后沉降主要为次固结沉降,次固结系数一般按常数考虑。现行规范均规避了次固结系数,根据试验表明,次固结系数随时间和荷载水平而变,具体的规律没有很好的共识,Bjerrum曾指出,土体在次固结的过程中次固结系数不断减小。
55.有一厂房工程,浅层10m范围内以流塑~软塑黏性土为主,车间地坪需要回填1.5m覆土,正常使用时地坪堆载要求为50kPa,差异沉降控制在5‰以内,以下哪些地基处理方法较为合适?(  )
A.强夯法
B.水泥搅拌桩法
C.碎石桩法
D.注浆钢管柱法
【答案】BD查看答案
【解析】A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6.1.1条,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对于软土地基,一般来说处理效果不显著。B项,根据第7.3.2条,水泥搅拌桩法形成的复合地基,可直接承受上部荷载,荷载可以一次性施加,且比较均匀;C项,根据第7.2.1条,碎石桩法作用为加固地基兼有挤密和加速地基排水固结;D项,注浆钢管柱法时浆液凝结硬化后,起到胶结、堵塞作用,使地层稳固符合工程荷载要求,并且地基处理中适用于砂土地基、砂砾地基、黏性土地基和湿陷性黄土地基。 
56.某松散粉土可液化地基,液化土层厚度8m,其下卧为中密砂卵石层。若需消除液化并需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高到300kPa,下列哪些处理方法可作为选用方案?(  )
A.旋喷桩复合地基
B.砂石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多桩型复合地基
C.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
D.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
【答案】BD查看答案
【解析】AB两项,对液化地基,可先用碎石桩处理液化土层,再用有黏结强度的桩进行地基处理,旋喷桩不能消除液化;C项,水泥土搅拌桩承载力较低,达不到300kPa;D项,柱锤冲扩桩可通过对桩周土的挤密作用来消除液化。
57.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有关规定,深基坑水平对称开挖,关于计算宽度内弹性支点的刚度系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与支撑的截面尺寸和支撑材料的弹性模量有关
B.与支撑水平间距无关
C.与支撑两边基坑土方开挖方式及开挖时间差异有关
D.同样的条件下,预加轴向压力时钢支撑的刚度系数大于不预加轴向压力的刚度系数
【答案】AC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第4.1.10条,支撑式支挡结构的弹性支点刚度系数宜通过对内支撑结构整体进行线弹性结构分析得出的支点力与水平位移的关系确定。对水平对撑,当支撑腰梁或冠梁的挠度可忽略不计时,计算宽度内弹性支点刚度系数(kR)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E为支撑材料的弹性模量(kPa);A为支撑的截面面积(m2);s为支撑水平间距(m);

为支撑松弛系数,对混凝土支撑和预加轴向压力的钢支撑,取

=1.0,对不预加支撑轴向压力的钢支撑,取

=0.8~1.0。
58.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有关规定,关于悬臂式支护桩嵌固深度的计算和设计,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应满足绕支护桩底部转动的力矩平衡
B.应满足整体稳定性验算要求
C.当支护桩桩端以下存在软弱土层时,必须穿过软弱土层
D.必须进行隆起稳定性验算
【答案】AB查看答案
【解析】AB两项,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第4.2.1条,悬臂式支护桩嵌固深度的计算和设计应满足绕支护桩底部转动的力矩平衡和应满足整体稳定性验算要求;C项,根据第4.2.4条,当挡土构件地面以下有软弱下卧层时,挡土构件底面土的抗隆起稳定性验算的部位尚应包括软弱下卧层;D项,根据第4.2.4条,悬臂式支挡结构可不进行抗隆起稳定性验算。
59.对穿越基本稳定的山体的铁路隧道,按照《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5),在初步判定是否属于浅埋隧道时,应考虑下列哪些因素?(  )
A.覆盖层厚度
B.围岩等级
C.地表是否平坦
D.地下水位埋深
【答案】A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5)第4.1.4条表4.1.4,初步判定是否属于浅埋隧道时,应考虑覆盖层厚度和围岩等级。
60.采用桩锚支护形式的建筑基坑,坑底隆起稳定性验算不满足要求时,可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A.增加支护桩的桩径
B.增加支护桩的嵌固深度
C.增加锚杆长度
D.加固坑底土体
【答案】B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第4.2.4条,增加支护桩嵌固深度和加固坑底土体可以提高抗隆起安全系数。
61.当采用平面杆系结构弹性支点法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分析计算时,关于分布在支护桩上的土反力大小,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与支护桩嵌固段水平位移值有关
B.与基坑底部土性参数有关
C.与基坑主动土压力系数大小无关
D.计算土抗力最大值应不小于被动土压力
【答案】A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第4.1.4.条,作用在挡土构件上的分布土反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根据第4.1.5条,

;根据第4.1.6条,

,式中,vb为挡土构件在坑底处的水平位移量,c、j分别为土的粘聚力(kPa)和内摩擦角(°)。
62.某地区由于长期开采地下水,发生大面积地面沉降,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下列哪些是可以采用的控制措施?(  )
A.限制地下水的开采量
B.向含水层进行人工补给
C.调整地下水开采层次,进行合理开采
D.对地面沉降区土体进行注浆加固
【答案】ABC查看答案
【解析】《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第六篇第五章第三节第二点,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包括:(1)已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①压缩地下水开采量,减少水位降深幅度。在地面沉降剧烈的情况下,应暂时停止开采地下水。②向含水层进行人工回灌,回灌时要严格控制回灌水源的水质标准,以防止地下水被污染。并要根据地下水动态和地面沉降规律,制定合理的采灌方案。③调整地下水开采层次,进行合理开采,适当开采更深层的地下水。④在高层建筑密集区域内应严格控制建筑容积率。⑤当地面沉降尚不能有效控制时,在新建或改建桥梁、道路、堤坝、排水设施等市政工程时,应考虑到使用期限内可能出现的地面沉降量。
(2)可能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①估算沉降量,并预测其发展趋势。②结合水资源评价,研究确定对地下水的合理开采方案。③在进行桥梁、道路、管道、堤坝、水井及各类房屋建筑等规划、设计时,预先对可能发生的地面沉降量作充分考虑。
63.下列选项中哪些措施可以全部或部分消除地基液化?(  )
A.钻孔灌注桩
B.挤密碎石桩
C.强夯
D.长螺旋施工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答案】AB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3.7条,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①采用桩基础时,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应按计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硕、粗、中砂,坚硬粘性土和密实粉土尚不应小于0.8米。②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于0.5米。③采用加密法(如振冲、振动加密、挤密碎石桩、强夯等)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其中长螺旋施工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不具有挤密作用,无法消除液化。
64.按照《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进行水工建筑物抗震计算时,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
A.采用地震作用与水库最高蓄水位的组合
B.一般情况下采用上游水位作为正常蓄水位
C.对土石坝上游坝坡采用最不利的常遇水位
D.采用地震作用与水库的常遇水位的组合
【答案】BC查看答案
【解析】AD两项,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第4.4.3条,土石坝的上游坝坡,应根据运用条件采用地震作用和常遇的水位降落幅值组合;BC两项,根据第4.4.1条,一般情况下,水工建筑物作抗震计算时的上游水位可采用正常蓄水位,多年调节水库经论证后可采用低于正常蓄水位的上游水位。
65.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地区,下列选项中哪些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
A.一般的单层厂房
B.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C.9层的一般民用框架结构房屋
D.地基为松散砂土层的2层框架结构民用房屋
【答案】A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2.1条,下列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①本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②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黏性土层的下列建筑:1)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2)砌体房屋;3)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和框架—抗震墙房屋;4)基础荷载与3)项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和多层混凝土抗震墙房屋。
66.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判别饱和砂黏性土液化时,可采用下列哪几项指标?(  )
A.剪切波速
B.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
C.液性指数
D.颗粒粒径d10
【答案】AB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附录P,判别饱和砂黏性土液化时,可采用剪切波速、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液性指数等指标。
67.某高速公路桥梁地基内有液化土层,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验算其承载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  )
A.采用桩基时,液化土层的桩侧摩阻力应折减
B.采用桩基时,液化土层的内摩擦角不用折减
C.采用天然地基时,计算液化土层以下的地基承载力应计入液化土层及以上土层的重力
D.采用天然地基时,计算液化土层以上的地基承载力应计入液化土层及以上土层的重度
【答案】AC查看答案
【解析】AB两项,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第4.4.2条,采用桩基时,液化土层的桩侧摩阻力应折减;CD两项,根据第4.2.4条,采用天然地基时,计算液化土层以下的地基承载力应计入液化土层及以上土层的重力。
68.某平坦稳定的中硬场地,拟新建一般的居民小区,研究显示50年内场地的加速度和超越概率关系如下表所示,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场地的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
题68表

A.该场地峰值加速度为0.07g地震的理论重现期约为475年
B.今后50年内,场地遭受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的可能性为50%
C.可按照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的相关要求进行结构抗震分析
D.遭遇峰值加速度为0.40g地震时,抗震设防目标为损坏可修
【答案】A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1.0.1条、第3.1.1条条文说明,该场地峰值加速度为0.07g,地震的理论重现期约为50年,今后50年内,场地遭受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的可能性为50%,可按照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的相关要求进行结构抗震分析,遭遇峰值加速度为0.40g地震时,抗震设防目标为大震不倒。
6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工作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  )
A.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B.监测点应均匀布置
C.至少应有3个稳定、可靠的点作为变形监测网的基准点
D.对同一监测项目宜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线路
【答案】ACD查看答案
【解析】A项,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第4.1.1条,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B项,根据第5.1.1条,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最大程度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并应满足监控要求;C项,根据第6.1.2条第1款,每个基坑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定、可靠的点作为变形监测网的基准点;D项,根据第6.1.4条第1款,对同一监测项目宜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线路。
70.下列关于高、低应变法测桩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A.低应变法可以判断桩身结构的完整性
B.低应变法动荷载能使土体产生塑形位移
C.高应变法只能测定单桩承载力
D.高应变法检测桩承载力时要求桩土间产生相对位移
【答案】AD查看答案
【解析】AB两项,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第8.1.1条,低应变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低应变是在桩顶作用一脉冲力后,应力波沿桩身传播,遇到波阻抗变化处将产生反射和透射,根据应力波反射波形特征可以判断桩身介质波阻抗的变化情况。CD两项,根据第9.1.1条,高应变是在桩顶作用一个高能量荷载,使桩和桩周土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从而激发出桩侧土的阻力,通过传感器,获得桩的动力响应曲线。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550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0 12:34 , Processed in 0.09815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