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语文比数学更重要 [打印本页]

作者: 范老师    时间: 08-1-10 20:20
标题: 语文比数学更重要
写在前面              
    我的观点是,语文不是文学修养,语文不是文学常识;语文不是唐诗宋词,语文不是之乎者也。                  
     实用第一,文学素养第二。所以,语文是培养条理性逻辑性等智力因素的必备手段,语文是语法,语文是阅读能力,语文是归纳能力,语文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大学增设语文的目的是培养文学素养,那我反对大学增设语文;如果其目的是从实际应用出发,那我举双手赞成。因为,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相比于文学艺术,生存、实用都是第一位的。                  
         
               
   我说语文比数学更重要,并没有说数学不重要。毫无疑问,数学同语文一样是极其重要且必要的。别的不说,没有数学就没有强大的军事国防工业,那么我国就会落后挨打,毫无国际地位。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实,我不愿在一个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事情上喋喋不休浪费话语。
                                                                          
    另外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小学语文,小学数学。最起码,小学语文令人能够识文认字,不至于睁眼瞎;小学数学则教会了一个人算术,从而不至于连基本的加减乘除都不会。所以无论从国家及个人的角度来说,数学及语文都是不可缺少的。
                                                                  
    不过,抛开小学的部分,也就是说语文不考虑识文认字,数学不考虑小学算术,那么我说语文比数学更重要。
                              
   这是因为,首先,语文培养了我们的归纳总结能力。这种能力让我们在学习读书时,培养了我们思维的条理性。有了条理性,我们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才不至于将书中的知识散乱地堆放于头脑中,而是将这些知识形成体系后记忆。学了语文,我们才从整体上认识到了体系、框架、结构等重要性。就好像一只组织严密的军队才具有战斗力,散兵游勇的话人数再多也是白搭。
                              
     我们可以好好想想,这种从小到大一直培养的能力,我们对其了解有多少,我们对其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应用。
                     
     其次,我们从语文中学习了语法。语法是逻辑的基础,没有语法,则没有逻辑,没有逻辑,哪有数学物理等其他课程。如果你不愿意相信,语文中的语法是逻辑的基础。你可以找本《逻辑》书翻翻,看看里面满篇“主项”“谓项”到底与语文中的语法有无关系。
                 
     第三,语文让我们学会了议论文及说明文写作。从中,我们知道如何有条理符合逻辑地阐述一件事情。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以上三种能力都是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基础或手段。可见,语文是数学的基础,语文没学好,数学就学不好。因此我说,语文比数学更重要。
                     
    如果你发现你的数学不好或其它理科成绩不好,祸根很可能在你的语文学习中就埋下了。情况往往就是这样,问题出在数学中,原因却在数学外。
                           
     所以,我们现在开始争论大学是否该增设语文课。无论是否该增设,起码我们的语文教育学习大有问题。   

                                    语文的误区

       在很多人(干脆就是绝大部分人)眼里,语文是文学的等同词语,或者说两者是一回事。这是把语文庸俗化的观点。可我们想想,上面语文所提供我们的三种能力,哪样不是智力的表现形式。可以说,语文是当之无愧的培养逻辑性与条理性的手段。你听说过这样的说法吗?

        这个人非常聪明,就是逻辑混乱。

        这种说法的搞笑程度可以与下面这两句话相提并论。

        这个人是个模范丈夫,但就是爱搞婚外恋。
        这名前锋,除了射门能力不行,其它都表现得非常好。

        显然,没有语文培养出来的条理性与逻辑性,一个人的智力不可能发达到哪去。许多人之所以把语文等同于文学,是因为他们被语文的其他部分迷惑住了,比如:文学常识,修辞手法、散文写作、唐诗宋词、古文篇章等。这些属于文学修养部分,不能说它们不重要,但是与语文所培养的基本能力相比,它们是第二位的。

        原因很简单,生存是一位的,其次考虑的才是艺术文学等范畴。而条理逻辑是关乎生存的能力或智力。你愿意做一个懂得回字有四种写法却只能站着喝酒的孔乙己式人物吗?

        所以,语文不是文学!
作者: 范老师    时间: 08-1-10 20:20
数学的误区

                          数学的误区

        我再次重申一下,我从来没有说过数学不重要。数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课程,数学的特殊性就在其逻辑的精确性。这种精确性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

        就像我们在学习数学中体会到的那样,其中的证明过程给人一种无可置疑的感觉。因此许多人敢于在证明某道题之后,拍着胸脯说“我以性命担保此题正确”。

        有了这种精确的逻辑,原子弹才能爆炸,火箭才能升天,等等,我们才能享受各种现代文明。机械、电子、重工、建筑、航空航天各项工业才可能轰轰烈烈地发挥着作用。

       那么,为什么数学能达到如此精确的程度,原因就在于从概念的定义,以及为了求得结论而进行的判断推理的过程均是严格按照逻辑进行的。

       可是我们要知道,如何合理的定义,如何正确地推理,这些逻辑知识可是建立在语法基础上的。一个数学家,最起码要能够对某个概念下一个精确的定义,而且能够严谨地求证某个命题。如果这个数学家错字连篇,语法混乱,他怎么能概括出一个精确的定义呢?怎么能求证出一个命题呢?怎么能写出一篇令学术界叫好的论文呢?这样的一个人肯定是个学术骗子!        

        数学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概念清晰、判断准确、推理严谨。这是数学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而且这些逻辑要求可以在实际中给我们带来巨大好处。

        但是实际应用的情况很不乐观。在实际中,很少有人能做到这点。虽然数学都学了一大堆,人人也都会鹦鹉学舌地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学好数学是有利于智力培养的”。但是最起码的逻辑要求却不具备,喊了再多的口号又有何用呢!

       精髓没学到,学得越多越浪费,学的越深效率越低;相反,意识到了精髓并去有意识地把握,即使只学习了《初中几何》,也远比前者优越。
作者: 范老师    时间: 08-1-10 20:20
数学与实际的区别

                       数学与实际的区别

      此外,我们说了数学在逻辑上的精确。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实际生活及工作中,更需要的是,一种与数学相比模糊得多的逻辑。

        就好像我们争论“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孰优孰劣”的时候,各持一词的双方,发觉谁也无法找到一个类似解数学题所需依据的定理公式,来藉以依据。大家更多的考虑是,谁的论据更为充分,谁的理由更为充足。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词语“充分性”,这个术语与数学中的“充分条件”是不一样的。“充分性”是个带有可能性意思的词语,而充分条件则意味着百分之百。就好像我现在讨论的“语文比数学更重要”,我只能说我的论述比较充分。但我不能说我所举的论据就是充分条件。

        还有,我们在解数学题时,比如算角度时,我们可以说出127.5度这种精确的计数。可是在实际中,比如我们骑自行车,可曾清楚车把该转到多少度,力量该达到多少牛顿。根本得不到这些精确的数据,我们只能凭借我们的经验来在实际中做事。

        也就是说,实际中的逻辑与数学的逻辑是不一样的,实际的逻辑相对来说模糊一些,而数学则是极为精确。就像数学中的《概率》,在计算可能性时都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好几位。

        这也正是许多理工科学生感到挠头的地方,为什么自己解数学题时,如此有把握,可是一遇到实际的事情则感到极为棘手。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实际的逻辑与数学中的逻辑是有区别的。实际生活与工作中,更强调的是充分性、可能性。而数学则强调确定无疑,百分之百。

        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数学中强调的逻辑与实际的逻辑是大有区别的。或者说实际中的逻辑,相当的部分不能指望依靠数学来培养出来。
作者: 范老师    时间: 08-1-10 20:20
对于逻辑认识的误区

                        对于逻辑认识的误区

      许多人对逻辑是这样认为的,“我做过类似警察抓小偷这样的逻辑智力题,我做得很好,所以我逻辑很强”。不能说这种说法绝对错误,但是逻辑可不仅仅如此,这只能说推理能力还可以。但逻辑中还有概括能力,归纳能力等等(这里的归纳并非语文中的归纳,这里的归纳强调从更为广阔的范围来进行归纳,而语文中的归纳则主要是在一篇文章中进行)。

        也就是说,你能否从你所经历过的大量经验中归纳出有用的东西,这才是真正实用的能力。你或许会对这种能力感到陌生,但是对于归纳题型举一反三你一定不会陌生。实际上我们学生虽然没什么社会经验及工作经验,但是我们却有大量的解题经验。那么,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做到过“从纷繁复杂的题目中归纳总结出一些解题规律”来吗?什么叫归纳题型,举一反三,这不就是逻辑中的要求吗?

        而且,我们所解过的题目,在实际生活及工作中基本用不到(并非全部)。而真正用到的却是这种归纳能力。我们经常说,学到的知识用不到,但培养了我们的思维。这话人人都会说,可为什么归纳题型举一反三这种思维能力,没人去培养呢?

        那么所谓的“培养了我们的思维”,不就成了一句骗人的空话了吗?
作者: 范老师    时间: 08-1-10 20:20
结      语

       没有数学,这会令我们感到生活很有些不适。而没了语文,我们则感到生存都困难。数学很重要,数学中强调的逻辑精确性确实是一般学科不具备的。但数学不是唯一的训练人逻辑的学科,任何学科、学问皆可以训练逻辑。而且,数学中强调的精确逻辑与实际中的逻辑有很大差别。

        有一种说法很流行,学习数学或者学习理科的人聪明。但事实并非如此,有太多太多的反例存在,而且这种反例是非常普遍的反例。

        毛泽东的理科成绩不好,但有谁敢说他不够聪明呢!刘国梁邓亚萍他们的数学只相当于小学三年级水平,你能说他们的逻辑性不强?律师聪明不聪明?政治家聪明不聪明?相声演员郭德纲聪明不聪明?姜昆聪明不聪明?

        文科中有“文科傻妞”的说法;理科呢,不是也有“学术呆子”大量存在吗?

        所以没必要迷信数学。数学很重要,但绝不是我们想的那样,一学习数学人就变得聪明了。事实上,如果主要靠奥数、题海战术这种学习方式,很难从数学中学到精髓,很难让一个人的智力有多大提高。

       我们应该学习数学,但是,无论一个人以后从事何种工作,都应该以逻辑为基础、以逻辑为精髓。

        如果你还要执意认为只要学了数学,人就会变得聪明。你可以看看我们大学生找工作时有多低三下四,参加所谓的考研大师万人辅导讲课时那股虔诚劲,就可以想象靠题海战术来学习数学对人的危害性有多大了。
作者: xkw5526    时间: 08-4-30 07:09
语文培养了我们的归纳总结能力。这种能力让我们在学习读书时,培养了我们思维的条理性

同意,我也认为理性思维极其重要
作者: air-boy    时间: 08-10-15 23: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bbs.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