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各种权威或非权威的排行榜上,人们都能感受到南京大学咄咄逼人的气势,但对于这所常常被人误读为中国高校中的“黑马”的大学,南大人说得更多的还是它的儒雅、它的谦和。离南京大学正校门最近的建筑物是图书馆,和正校门直直对望的建筑物是教学楼。图书馆任何衣冠整洁者都可入内,教学楼更是校外人充电的“法定地点”,然而,当你看到左手抓包子耳朵上戴着随身听晃晃悠悠从正门走进来的,不消说,那 一定就是南大的学生。 比较起来,南大似乎特别缺乏名牌大学所有的某种傲气。不管是炙手可热的网络英雄,还是过了气的演艺名星,甚至是刚刚崭露头角的地方文学青年,到南京大学来做演讲、宣传、交流,南大从不吝啬的掌声总能让他们深深感动。南大的学生也喜欢逃课但是往往采用一种较为温和的方式——人还是坐在教室里,自己看自己的书、做另外的作业……总之,在形式上让讲课的老师不至于太难堪。校外人进南大找人,找到人后第一句话往往是:南大的人好,很热情。记者们最喜欢到南大找新闻,因为从来不会遭到拒绝。南京大学,说它谦和也好,说它儒雅也罢,你真的很难从南大人不温不火的风格中寻找到它这几年风头直逼北大、清华的原因。 复旦大学在国际大专辩论赛夺魁,成就了一个姜丰;南京大学折桂,人们只依稀记得“四朵金花”这个集体称谓。的确,南京大学风头占尽,人们津津乐道的,是SCI收录的论文数连续七年位居中国内地高校之首,是凝聚态微结构实验室在中国11个国际知名一流实验室中名列第一,是南京大学的33名院士、23个博士后流动站、147个博士生专业、213个硕士生专业……南京大学的温和气质,注定了它只能以一个集体的面目积攒力量、展露锋芒。 温和,有时候源于仄逼的生存空间。与南京大学的学术声望、科研成果相比,南京大学拿到的国家基金、科研经费就显得微乎其微了。你可以看到南京大学把这些微乎其微的经费全用在了刀刃上。它拥有在国际上也毫不逊色的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专业实验室,但在1999年李岚清视察南京高校教师住房之前,甚至有从国外归来的年轻教师栖居在老式的筒子楼里。当然,筒子楼里最多见的场景还是拉着布帘居住着三代人的“标准间”,以及过道里的煤气炉灶和切菜板。相比之下,8个人一间的学生宿舍倒从来没有听到大学生们有何怨言了。虽然,随着南京大学的声望日隆,最重要的是全国大学教师住房的改善,艰难困苦都成了记忆,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在那些艰难困苦相伴的日子,南京大学孕育了现在的辉煌。 温和并不意味着保守,正如桀骜并不意味着新锐。南京大学特别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一个最为实际的表现就是鼓励“跨系”,你可以跨系选读任何一门课程,你也可以读双学位,你也可以从历史系考到物理系去读研究生,只要你能达到物理系的招收标准,你甚至可以得到优先的考虑。曾经有一个热门专业信息物理的三年级学生被地质系教授的一次演讲迷住,执意要转学地质系,校方虽然断言她一定会后悔,但经过考试还是答应了她的要求,结果这放弃了“大好前程”的女孩子后来又读了地质系的研究生。 也许是因为只有一个操场的缘故,南京大学的学生不用集体做早操。但是除了正午,南京大学的球场上总有一帮一帮生龙活虎的锻炼青年,那情景常常把行人也吸引了去,不走近道偏偏要走到操场上转个半圈。 据说,80年代初,有一个卖烧饼的,迷上了背英文单词,打一只烧饼背一个单词,竟然把一本英文辞典倒背如流。校长听说这个奇人,就派人把他招来,当众一考,果真名不虚传,于是乎,这个卖烧饼的不久就被破格提升为大学教师。 这位校长就是“文革”后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匡亚明,这个近乎民间文学的传说由众多资深教授参与传播而让南大人深信不疑。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5 16:31 , Processed in 0.120456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