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经济学流派介绍
[打印本页]
作者:
s0158
时间:
08-8-7 23:20
标题:
经济学流派介绍
剑桥学派
剑桥学派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创建的一个学派。由于马歇尔和他的忠实门生庇古、罗伯逊等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所以被称为剑桥学派。
又由于其创始人马歇尔提出的“均衡价格论”既继承了这个时期的庸俗经济学传统,以生产费用解释价值决定,又融合了十九世纪70年代后,以边际效用解释价值决定的庸俗学说,故又被称为“新古典学派”。
这个学派所传播的经济学说,主要包括在马歇尔于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该书继承十九世纪初以来的英国庸俗经济学传统,兼收并蓄,用折衷主义的方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完整的庸俗经济学体系。
该书一出版,就被吹捧为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与斯密的《国富论》和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相提并论。马歇尔的学说,通过其忠实门生,特别是庇古,在教学和著作中加以阐发和传播,形成学派,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占有支配地位。
剑桥学派的理论在方法论上的特点是:用“只有渐进没有突变”的所谓连续原理分析经济现象,认为在经济现象之间,经济概念之间都存在连续关系,没有严格的区分;用力学中的均衡概念和数学中的“增量”概念,来分析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均衡及其价格的决定。在分析的同时,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即使用所谓局部均衡法;在静态均衡分析的框框内引进时间因素,以区别在长短不同的时期内,供求状况的不同变化所达成的不同均衡状态;用主观心理动机解释人类的经济行为,认为人类的经济生活都是由追求“满足”和避免“牺牲”这两类动机支配的,这两种动机决定着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
剑桥学派的核心内容是均衡价格论。他们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不同需求量和相应需求的价格所构成的需求曲线,与用边际生产费用递增规律决定的,不同供给量和相应的供给价格所构成的供给曲线,说明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的决定。他们用均衡价格衡量商品的价值,从而以均衡价格论代替价值论。
在均衡价格论的基础上,剑桥学派还建立了自己的分配论,他们认为国民收入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各个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它们各自的供求状况所决定的均衡价格。对劳动、资本、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各自的边际生产力。劳动的供给取决于劳动的“负效用”;资本的供给取决于资本家对未来享受的“期待”。
工资是劳动供求均衡时劳动的价格;利息是资本供求均衡时资本的价格;利润是资本家组织和管理企业以及冒风险的报酬;地租是农产品价格超过其生产费用的剩余,它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另外,剑桥学派竭力颂扬自由竞争,主张自由放任,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通过市场力量的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至于实际存在的失业,则认为主要是工资率缺乏伸缩性的结果。
作为剑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庇古,除了以精确、明晰的表述,忠实地传播马歇尔的学说外,还在其基础上提出一整套福利经济学,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他从边际效用基数论出发,提出国民收入量愈大国民收入分配愈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的命题。
他还区别“边际私人纯产值”和“边际社会纯产值”两个概念,来说明怎样使生产资源在各生产部门的配置达到最适度的一点,从而使国民收入总量最大,社会经济福利最大,这使剑桥学派带有浓厚的改良主义色彩。
在货币理论方面,剑桥学派以提出货币数量说的剑桥方程式著称。1917年庇古首先把马歇尔在这方面的论点公式化,以后罗伯逊在1922年出版的《货币》一书中,凯恩斯在1923年出版的《货币改革论》一书中,对剑桥方程式和马歇尔的货币理论又有进一步的阐发。
此外,剑桥大学的罗宾逊于1933年出版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改变“均衡价格论”的完全竞争的假定,从不完全竞争出发,分析企业均衡产量和价格的决定,但在分析方法上,仍然没有超脱马歇尔-庇古理论的框框。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日趋衰落。二十年代英国经济长期萧条,失业问题空前严重。特别是1929年爆发空前深刻的世界经济危机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于严重困境,这使剑桥学派的经济理论濒于破产。
面临这一形势,原属剑桥学派的凯恩斯于1936年以叛离传统理论的姿态,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抨击他称之为“古典学派”的马歇尔、庇古的观点,建立自己的宏观经济理论,为挽救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寻求新的出路和理论根据。剑桥学派的价值论和分配论,经过修修补补,迄今仍是资产阶级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货币学派
货币主义是二十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亦称货币学派,其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
货币学派在理论上和政策主张方面,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布伦纳于1968年使用“货币主义”一词来表达这一流派的基本特点,此后被广泛沿用于西方经济学文献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扩大有效需求的管理政策,虽然在刺激生产发展、延缓经济危机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同时却引起了持续的通货膨胀。
弗里德曼从20世纪50年代起,以制止通货膨胀和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相标榜,向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提出挑战。他在1956年发表《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文,对传统的货币数量说作了新的论述,为货币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后,弗里德曼和他的同事们在理论细节方面不断进行琢磨补充,并且利用美国有关国民收入和货币金融的统计资料,进行了大量经济计量学方面的工作,为他的主要理论观点提供 了论据。
自6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的通货膨胀日益剧烈,特别是1973~1974年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剧烈的物价上涨与高额的失业同时并存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理论无法作出解释,更难提出对付这一进退维谷处境的对策。于是货币主义开始流行起来,并对美英等国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货币主义的代表在美国有哈伯格、布伦纳和安德森等人,在英国有莱德勒和帕金等人。
弗里德曼在《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一文中认为,货币数量说这个词语只是表示一项研究方法,而不是一个具有确定意义的理论的名称。它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而不是产出量或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的理论。在这篇论文中,弗里德曼在凯恩斯流动偏好函数基础上作了一些发展补充,建立自己的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需求函数是一个稳定的函数,意指人们平均经常自愿在身边贮存的货币数量,与决定它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自变量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并且可以借助统计方法加以估算的函数关系。
弗里德曼在1963年出版的《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中估算出两个经验数据。其一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0.15,即利率增(减)1%,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减少(增加)0.15%,于是认为利率的变化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另一个数据是货币的收入弹性为1.8,即人们的收入增(减)1%,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减)1.8%,这就意味着从长期趋势来看,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将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有递减的趋势。
货币主义认为引起名义国民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货币当局决定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假如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反方向变化那么,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于物价和产量会发生什么影响,将是不确定的、无法预测的。
弗里德曼突出强调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函数,正在于尽可能缩小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及其对产量和物价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在货币供应量与名义国民收入之间建立起一种确定的可以作出理论预测的因果关系。
在短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主要影响产量,部分影响物价,但在长期内,产出量完全是由非货币因素 (如劳动和资本的数量,资塬和技术状况等)决定的,货币供应只决定物价水平。
弗里德曼强烈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实行一种“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这就是把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由政府公开宣布一个在长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增长率,这个增长率应该是在保证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的条件下 ,与预计的实际国民收入在长期内会有的平均增长率相一致。
二十世纪70~8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合理预期派认为,预期在决定物价和产量的进程中居于最重要地位,因为企业和居民户将及早懂得判断经济事变,从而他们会完全预料到政府的行为,并在事前采取行动来抵消政府的政策措施 。所以,任何具有稳定作用的经济政策的前途都是黯淡的。甚至在短期内,也只有未被预料到的政策行动才会对真实产量有影响。这样,合理预期就与极端货币主义观点联在一起了。
作者:
s0158
时间:
08-8-7 23:28
标题:
续
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该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因而得名。
该学派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个人和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和从事经营活动是为了谋取报酬,对报酬的刺激能够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自由市场会自动调节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利用,应当消除阻碍市场调节的因素。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拉弗把供给经济学解释为:“提供一套基于个人和企业刺激的分析结构。人们随着刺激而改变行为,为积极性刺激所吸引,见消极性刺激就回避。政府在这一结构中的任务在于使用其职能去改变刺激以影响社会行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占据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统治地位,西方国家普遍依据凯恩斯的理论制订政策,对经济进行需求管理,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于是凯恩斯主义盛极一时。
但是,凯恩斯主义人为地扩大需求,最后导致70年代西方经济出现生产呆滞、失业严重,同时物价持续上涨的“滞胀”局面。于是西方经济学界纷纷向凯恩斯主义提出挑战,并研究替代的理论和政策。供给学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
该学派的先驱者是加拿大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芒德尔。70年代初,他多次批评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提出同凯恩斯主义相反的论点和主张。1974年他反对福特政府征收附加所得税控制物价的计划,主张降低税率、鼓励生产,同时恢复金本位、稳定美元价值来抑制通货膨胀。
芒德尔的论点引起拉弗和万尼斯基的注意和赞赏,拉弗进一步研究并发展了芒德尔的论点。当时的美国国会众议员肯普也很重视芒德尔的主张,他任用罗伯茨为他拟定减税提案,聘请图尔进行减税效果的计量研究。
70年代后半期,拉弗,万尼斯基、罗伯茨等利用《华尔街日报》广泛宣传他们的论点。肯普也在国会内外竭力鼓吹减税能够促进经济增长。1977年 ,肯普与参议员罗斯联名提出三年内降低个人所得税30%的提案。这个提案虽然未经国会通过,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万尼斯基所著《世界运转方式》被认为是供给学派的第一部理论著作,吉尔德的《财富与贫困》阐述供给学派的资本和分配理论,被誉为是供给经济学的第一流分析。70年代末,供给学派在美国经济学界已成为独树一帜的学派。
在学派形成过程中,有些倡导者如费尔德斯坦、埃文斯等在一些论点和政策上同拉弗、万尼斯基、肯普等人的意见差异很大。因为费尔德斯坦、埃文斯的观点比较温和,持折衷论,西方经济学界称他们为温和派,称拉弗、万尼斯基、肯普等为激进派。但后者则自称是供给学派正统派,西方各界通常也把后者作为供给学派的代表。
供给学派并没有建立其理论和政策体系,只是学派的倡导者对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滞胀”的原因及政策主张有些共同的看法。
供给学派认为,1929~1933年 的世界经济危机并不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是当时西方各国政府实行一系列错误政策造成的。萨伊定律完全正确,凯恩斯定律却是错误的。
吉尔德坚持说,就全部经济看,购买力永远等于生产力;经济具有足够的能力购买它的全部产品,不可能由于需求不足而发生产品过剩。拉弗极力强调萨伊定律的重大意义 ,他指出萨伊定律不仅概括了古典学派的理论,而且确认供给是实际需求得以维持的唯一源泉。供给学派认为政府不应当刺激需求,而应当刺激供给。
供给学派重新肯定萨伊定律以后,进而确认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在生产要素中资本至关紧要。资本积累决定着生产增长速度,应当鼓励储蓄和投资。
供给学派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和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和从事经营活动都是为了谋取报酬或利润。因此,对报酬和利润的刺激会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实际工资的刺激将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对储蓄和投资报酬的刺激会影响资本的供给和利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能够使生产要素供需达到均衡和有效利用。应当消除不利于生产要素供给和利用的因素。
供给学派指出,政府的经济政策是经济主体经营活动的刺激因素,其中财政政策最为重要。在分析经济政策对行为的影响时,供给学派反对凯恩斯主义只注意政策对经济主体收入和支出的效果,而是强调政策对生产活动的作用。
供给学派着重分析税制对生产要素供给和利用的效果。他们指出,经济主体从事经营活动所关心的并不是获得的报酬或利润总额,而是减去各种纳税后的报酬或利润净额。在累进税制条件下,边际税率又是关键因素。因为经济主体是否多做工作,或增加储蓄和投资,要看按边际税率纳税后增加的净报酬是否合算。
他们认为税率影响经济主体行为是通过相对价格变化实现的,税率提高,纳税后净报酬减少。就劳动力看,这意味着休闲对做工的价格下降,人们就会选择休闲而不去做工,劳动力供给就会减少。就资本看,这意味着消费对储蓄和投资的价格下降,人们就乐意把收入用作消费而不用作储蓄和投资,资本供给就会减少。此外,经济主体为了逃避高税率,还把经济活动从市场转入地下。这些都会使生产要素供给减少,利用效率降低,使生产下降。
供给学派进而分析税率与税收的关系。因为税收是税率与税收基础的乘积,税率变动既然影响生产,就必然影响税收。拉弗首次把税率与税收的关系制成模型,画在直角坐标图上,这就是以拉弗命名的拉弗曲线。
减税,特别是降低边际税率能促进生产增长,并可抑制通货膨胀。拉弗、万尼斯基、肯普等宣扬正是高税率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热情,阻碍了个人和企业储蓄与投资 。这就必然导致生产率增长缓慢、生产呆滞,出现商品供给不足、物价上疏。这时再加上人为地扩大需求,通货膨胀势必加剧。通货膨胀又使储蓄和投资进一步萎缩,生产更加呆滞;还使纳税人升进高税率等级,而实际收入并未增加,纳税负担因而更重。
因此,供给学派竭力主张大幅度减税,特别鼓吹降低边际税率的作用。他们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多作工作,更能刺激个人储蓄和企业投资,从而大大促进经济增长,并可抑制通货膨胀。他们还宣称,减税后政府税收不致减少,还会增多。即使出现财政赤字,对经济也无关紧要。经济增长后,赤字自然缩小和消失。
供给学派认为,政府支出不论是公共支出还是转移支付,都或多或少起着阻碍生产的作用。公共支出中有些是浪费资源,有些虽然对经济有益,但效率很低。因此,他们主张大量削减社会支出,停办不必需的社会保险和福利计划,降低津贴和补助金额,严格限制领受条件。
供给学派虽然同意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但在控制货币数量增长的目的和措施上 ,同货币学派大相径庭。供给学派认为,控制货币数量增长的目的不应只是与经济增长相适应,而是为了稳定货币价值。货币价值保持稳定,人们的通货膨胀心理就会消失。在安排货币收入时,人们就乐意保存货币,不去囤积物资 ,选择生产性投资,不做投机性投资。同时,货币价值稳定又是保证财政政策,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如何保持货币价值稳定,拉弗、万尼斯基、肯普等坚持必须恢复金本位制。
供给学派的论点和主张受到西方经济学界各方关注。凯恩斯主义者萨缪尔森认为,它既没有经济史上的有力证据,又缺乏理论分析上的合理推断。货币学派虽然对一些论点表示赞同,但认为它并没有提出有效解决美国社会经济问题的分析结构。进步学者的评论更加尖锐。
评论者都不同意拉弗、万尼斯基、肯普等关于美国税制已经进入禁区的论断,认为缺乏历史和现实的验证 。对于供给学派所说减税不会导致出现财政赤字,即使发生赤字对经济也无任何妨碍,赤字会自行消失的观点,更认为是纯属无稽之谈。
评论者一致指出,降低边际税率是为富人谋利。因为全面降低累进税率,高收入阶层获得减税的好处要比低收入阶层多 ,削减社会支出则使低收入阶层直接受到损失。
凯恩斯主义者阿罗、卡恩等指出,政府干预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非政治家 们的任意设计。二次大战后西方国家在资源分配和利用、保持经济稳定、收入再分配等方面的干预和调节,对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制订生产安全、环境保护等法律条例,虽然增加了企业负担,但保护了社会利益。
一些进步学者批评供给学派过分强调资本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着重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投资既促进经济增长,又造成生产过剩危机。他们还反对供给学派把投资不足作为西方经济出现“滞胀”的原因,指出70年代美国企业固定资本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并不比60年代低。
评论者认为,恢复金本位制将大大缩减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使经济陷入长期衰退。指出货币历史表明金本位并不能保证物价稳定。1981年美国国会成立的专门研究恢复金本位问题的“黄金委员会”,经过半年多的争辩,最后否定了供给学派的主张。供给学派虽然遭到西方经济学界的评论,但也给予西方经济思想以有力冲击,对西方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经济政策也有很大的影响。
供给学派对近几年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的影响很大。1981年 ,新上台的里根总统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开头就声明,他的计划与过去美国政府以需求学派为指导思想的政策彻底决裂,改以供给学派理论为依据。1985年,里根总统在第二任期开始时宣称,他将继续实施并扩大原订计划。
但是,美国经济并没有象计划所预期的那样顺利发展,大部分目标也未能实现。计划实施不久 ,美国经济就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特别是联邦财政连年出现巨额赤字,导致高利率和美元高汇价,又使对外贸易连年出现创纪录赤字。所以几年来除了几位倡导者仍在宣扬供给学派获得巨大胜利外,信仰和赞赏的已日趋减少。
作者:
s0158
时间:
08-8-7 23:29
制度学派
制度学派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诞生在美国的一个经济学派别,重要代表人物有凡勃伦、康蒙斯、米切尔等。
制度学派是 十九世纪德国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该学派以研究“制度”和分析“制度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标榜,并以此得名。虽然制度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米切尔曾把 其理论的起源追溯到19世纪前期英国经济学家琼斯的著作,但实际上琼斯的经济理论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来都没有产生重要的影响。说制度学派是德国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这主要是从方法论方面而言的。
历史学派和制度学派在方法论上,与当时流行的英国和奥地利经济学家所采取的抽象演绎方法不同。他们既不把资本主义社会看成是抽象的“经济人”的组合,也不把资本主义经济的变动看成是“自然的”规律起作用的后果。他们采取的是历史归纳方法和历史比较方法,强调每一个民族或每一种经济制度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活动或发展起来的,从而所阐明的规律性并无普遍的意义。
制度学派是当时资本主义处于较高发展水平的美国环境中的产物。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尤其是大垄断组织同中小企业之间的矛盾,在美国要比在德国表现得更加突出。大垄断企业在社会经济各方面所造成的弊病,在美国的暴露也更加明显。因此,制度学派从一开始起就强调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缺陷和局限性,强调有必要调整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关系,对之进行改良,并预言美国资本主义的唯一出路在于社会改良。
制度学派在美国,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是一个以资产阶级经济学异端形式出现的经济学派别。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尤其是凡勃伦和康蒙斯,都被看成是“离经叛道者”,他们在理论中批评当时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处于正统地位的马歇尔理论,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凡勃伦甚至还提出了改革美国资本主义的设想,即由技术人员来执掌工业大权,以替代金融家的位置。
制度学派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内部观点统一的经济学派别。它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被用来概括若干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主张方面有所相似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凡勃伦、康蒙斯和米切尔之间,也没有统一的经济观点。他们三人的重要著作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很难说究竟哪一本著作概括了制度学派的主要经济观点,而成为本学派的“经典作品”。这种情况是不同于以前的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当时的奥地利学派和剑桥学派或后来的凯恩斯学派的。
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基本上都强调非市场因素 (如制度因素、法律因素、历史因素、社会和伦理因素等)是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因素,认为市场经济本身具有较大的缺陷,使社会无法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方面协调。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资本主义现行制度的批评者,也是正统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批评者。
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基本上不同意传统经济学所使用的抽象演绎法,不同意 十九世纪70年代后的经济学家越来越重视的数量分析方法。他们总是强调所谓制度分析或结构分析,即认为只有把对制度的分析或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分析放在主要位置上,才能阐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弊端,也才能弄清楚资本主义社会演进的趋向。
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基本上不同意当时处于正统地位的经济学家们根据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所制定的政策,即国家不干预私人经济生活的政策。他们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调节,以克服市场经济所造成的缺陷和弊端。
制度学派虽然强调制度分析、结构分析的重要性,但它所说的制度、结构的含义极为广泛,其中既包括所有制、分配关系,又包括国家、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等。它把所有这些制度、结构并列在一起,用以解释社会经济变化的原因。这样,它实际上抹煞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且曲解了社会经济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制度学派有了新的发展。这时凡勃伦已经去世,但另一些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继续宣传凡勃伦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这一时期制度学派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米恩斯、伯利、艾尔斯等人。伯利和米恩斯合著的《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出版于1932年。它从企业权力结构和掌握权力的人的经济地位进行分析,强调法律制度和法律形式对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方式变化的作用。
他们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所有权与管理的分离,经济中将会出现经理人员拥有越来越大的权力的趋势。这种趋势既可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可能使经理人员的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而使社会利益服从于公司的利益,即经理人员的利益。米恩斯和伯利认为,要设法控制公司的活动,使公司的活动置于社会利益之下。这个结论是与凡勃伦的思想基本一致的。
艾尔斯所著的《经济进步理论:对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基础的研究》,着重从技术进步和社会评价标准的变化的角度来分析工业化以后的社会演进趋势。他认为,技术进步的本质不在于个人技艺的提高或个人精神的某种表现,而在于工具的变革以及由此引起的制度方面的变化。
所有权与管理的分离,经理人员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或集团的出现,所有者不能再象过去那样凭自己的财产而取得惯例的收入等等,都是技术进步、工具变革的不可避免的结果。而在这些进步和变革的过程中,社会评价标准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有技术专长的人自然要受到社会尊重,传统的特权和地位自然要被人们认为是有害于人类福利的。
艾尔斯的这些看法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制度主义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作用。西方经济学说史研究者往往把艾尔斯看成是以凡勃伦等人为代表的制度学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展起来的新制度学派之间的过渡人物。
作者:
s0158
时间:
08-8-7 23:29
新制度学派
新制度学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该学派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以后有较大的发展,它的前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凡勃伦、康蒙斯、米切尔为代表的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美国是加尔布雷思、博尔丁,在瑞典是缪达尔。
这个学派之所以被称为新制度学派,因为它一方面继承了制度学派的传统,以制度分析、结构分析为标榜,并主张在资本主义现存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又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新的政治经济条件,比过去的制度学派更加注意资本主义的现实问题,批判资本主义的缺陷,并提出更为具体的政策建议。它在政策目标和价值准则问题上所涉及的范围也要广泛得多。
新制度学派是在凯恩斯主义已成为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新正统派,但却无法解释资本主义的多种社会经济问题的原因,并且提不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的情况下,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分析和提出论点的。这是新制度学派不同于过去的制度学派的新特点。
新制度学派同过去的制度学派一样,内部没有统一的观点,也没有本派的公认领袖人物或最有权威性的著作,该学派的每一个成员的学说几乎都是自成体系的。
新经济学派认为资产阶级经济学正统理论惯于使用的数量分析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这种数量分析只注意经济中的量的变动,而忽视了质的问题,忽视了社会因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心理文化因素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因此,强调采取制度分析、结构分析方法,其中包括权力分析、利益集团分析、规范分析等。例如,加尔布雷思在分析当前美国经济时,就认为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模式,而是由为数不多的大公司组成的“计划体系”和由众多的小企业与个体生产者组成的“市场体系”两大部分构成的“二元体系”。
新制度学派主张必须有一个“信念的解放”,即从正统派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者)制造的“增长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增长”的错误思想下解放出来,建立新的价值准则,即以个人的“独立性”和以“公共目标”为衡量尺度的经济学的新观念。
新制度学派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当务之急是改变权力分配的不平等,即限制大公司的权力,提高小企业和个体生产者在经济中的地位,使得大公司不能再利用手中的权力来剥削小企业和个体生产者。在这方面,加尔布雷思的分析是很有代表性的。他提出,收入不平等是权力不平等的结果,所以要实现收入均等化,必须从权力均等化开始。
所谓权力均等化是指使小企业在出售或买进产品时对价格有同等的控制权,使它们的贸易条件相同。从具体的政策措施来说,应当针对大企业和小企业的不同情况而实行不同的政策。比如说,政府应当对大企业实行价格管制,限制它们利用市场上的价格波动来损害小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而对于小企业,则不应当采取价格管制的做法,而应当鼓励小企业联合起来,维护自己的产品价格的稳定性。一旦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在权力方面的差异缩小了,经济中的收入不均等的状况也就会减少。
新制度学派在批判资本主义现行经济制度的缺陷并提出自己的改革主张的同时,把实行改革的政治责任放在科学教育界和立法机构的肩上。在它看来,科学教育界可以在人才的培养目标方面和教育制度的改革方面发挥作用,而立法机构可以通过一系列有助于限制大公司和保护小企业的法律,使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改革付诸实施。
新制度学派有些观点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例如,它注意了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正统派所不注意或有意回避的妇女问题、家务劳动问题、少数民族问题、小企业和个体生产者的困境问题等,它较多地揭露了垄断组织与国家机构相勾结的一些情况,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凯恩斯主义在理论上的错误和在政治上有利于大资产阶级的实质。
作者:
s0158
时间:
08-8-7 23:30
重农学派
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它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重农学派在鼎盛时期以“经济学家”称谓。其成员之一杜邦•德•奈穆尔于1767年编辑出版了一本题名为《菲西奥克拉特,或最有利于人类的管理的自然体系》的魁奈著作选集,首次提出了源于希腊文“自然”和“统治”两字的合辞作为他们理论体系的名称。但在当时,这个新名称没有得到通用。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依据他们“把土地生产物看作各国收入及财富的唯一来源或主要来源”的学说,把他们称为“农业体系”,汉语则意译为“重农学派”。
魁奈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首领。有人曾认为古尔奈也是创始人之一,但古尔奈除了经济自由放任的主张外,并没有树立任何重农学派的主要论点。魁奈无疑地首创了重农主义所有的理论。他的代表作《经济表》,就是这一理论体系的全面总结。
18世纪50~70年代,在魁奈的周围逐渐出现了一批门徒和追随者,形成了一个有较完整理论体系和共同信念的派别,而且是一个有明确的纲领和组织的政治和学术团体。他们有定期讨论学术问题的集会,有作为学派喉舌的刊物—《农业、商业、财政杂志》和《公民日志》。
杜尔哥是继魁奈之后的重农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深受魁奈的影响但不是魁奈的门徒,也几乎没有参加所谓“经济学家”们的派系活动。他的《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是重农主义的重要文献。他发展、修正了魁奈和其徒党的论点,使重农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特征有更加鲜明的表现。在他那里重农主义发展到最高峰。
重农主义体系实际上是第一个对资本主义生产进行分析,却又是封建制度、土地产权统治的资产阶级的翻版。封建主义是以资产阶级生产的角度来加以说明,而资本主义则以大农业改造封建制度的臆想来发展。这样,封建主义就具有资产阶级的性质,资产阶级社会获得了封建主义的外观。这个实质和外观的矛盾出现于重农主义几乎所有的理论中。
重农学派在当时法国的宫廷、贵族、达宫中获得声誉,甚至在巴黎所谓社会显贵名流的社交场合中,以称道农业改革和穿着带有农家色彩的装束为时尚。在法国以外的当时欧洲若干国家的统治者,如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瑞典的古斯塔夫三世,托斯卡纳的利奥波德二世,西班牙的查理三世,奥地利的约瑟夫二世,那不勒斯的斐迪南一世等也对他们的学说和主张发生一定的兴趣。但也因此他们的学说引起了革命的或进步的启蒙思想家们的反感。伏尔泰在《有四十个埃居的人》中,对于他们学说的臆想进行了无情的讽刺与嘲弄。
另一方面,重农学派也欺骗了他们自己。他们中绝大多数是达官、贵人,他们的利益和法国当时的封建制度,甚至和波旁王朝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绝没有认识到,他们所鼓吹的是一个与现存的封建社会相对立,并且只有消灭现存社会才能建立起来的新资本主义制度;而总以为他们所企求的只是对旧制度的改良,而改良的目的是巩固现存的制度。
自然秩序是重农主义体系的哲学基础,是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前启蒙学派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杜邦•德•奈穆尔在为重农主义体系下定义时,明确地称之为“自然秩序的科学”。
重农主义者认为,和物质世界一样,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就是自然秩序自然秩序是永恒的、理想的、至善的。但社会的自然秩序不同于物质世界的规律,它没有绝对的约束力,人们可以以自己的意志来接受或否定它,以建立社会的人为秩序。后者表现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各种政治、经济制度和法令规章等等。
重农主义者认为如果人们认识自然秩序并按其准则来制定人为秩序,这个社会就处于健康状态;反之,如果人为秩序违背了自然秩序,社会就处于疾病状态。他们认为当时的法国社会就由于人为的社会秩序违反了自然的社会秩序而处于疾病状态,而他们的任务就是为医治这种疾病提出处方。
重农主义的自然秩序学说第一次确认在人类社会存在着客观规律,从而为政治经济学提出了认识客观规律的任务。这一认识成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传统,创立了把社会经济看作是一个可以测定的制度的概念。这概念意味着社会经济受着一定客观规律的制约;经济范畴问存在着相互的内在联系;事物的发展具有理论上的可预测性。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全部理论和政策就是建立在这一概念上的。但由于他们的阶级局限性,重农主义者既把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看做永恒的规律,又把社会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的规律看成同样支配着一切社会形式的抽象规律。
重农主义的自然秩序,实质上是被理想化了的资本主义社会。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是自然秩序所规定的人类的基本权利,是天赋人权的主要内容。自然秩序的实质是个人的利益和公众利益的统一,而这统一又只能在自由体系之下得到实现。于是重农主义者就从自然秩序引伸出经济自由主义。
“自由放任”的准则,可能最早溯源于与柯尔贝尔同时代的法国商人勒让德而由古尔奈予以箴言化,但只是到了重农学派才真正地成了标识着新时代的战斗口号。
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理论的核心。他们的全部体系都围绕着这一学说而展开;一切政策也以之为基础。重农主义者认为财富是物质产品,财富的来源不是流通而是生产。所以财富的生产意味着物质的创造和其量的增加。在各经济部门中,他们认为只有农业是生产的,因为只有农业既生产物质产品又能在投入和产出的使用价值中,表现为物质财富的量的增加。工业不创造物质而只变更或组合已存在的物质财富的形态,商业也不创造任何物质财富,而只变更其市场的时、地,二者都是不生产的。农业中投入和产出的使用价值的差额构成了“纯产品”。
重视农业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传统。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布阿吉尔贝尔自称为农业的辩护人,认为农业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基础。重农主义者继承了这一传统,并以“纯产品”学说论证了农业是一个国家财富的来源和一切社会收入的基础,为这一传统观点提供了理论基础。
纯产品学说是重农学派的剩余价值学说。重农学派实际上是以农业资本来概括一般资本,以农业资本主义经营来概括资本主义生产。租地农场主,作为产业资本的实际代表指导着全部经济运动。农业按资本主义大规模经营方式经营,土地直接耕作者是雇佣工人。生产不仅创造使用价值,而且也创造价值,而生产的动机则为获得“纯产品”即剩余价值,而地租则是其具体的表现形式。
在“纯产品”的基础上,重农学派提出了废除其他赋税只征收一种单一地租税的主张。他们认为“纯产品”是赋税唯一可能的来源。“纯产品”归结为地租,于是地租就是唯一能负税的收入。在复合税制下,赋税的负担即使不直接加在地租上,也会通过转嫁间接地归于地主。因此不如直截了当地取消一切杂税,改而征收单一地租税。由于简化租制会减少征收费用,这种改革实际上减轻了地主的负担。
在分析社会财富、资本的流通和再生产的尝试上,重农学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既分析了资本在劳动过程中借以组成的物质要素,研究了资本在流通中所采取的形式;又在此前提下,把社会总产品的生产,通过货币的中介,在社会三个阶级间的流通过程,表现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同时,在再生产过程中,包括了对各社会阶级收入来源,资本和所得的交换,再生产消费和最终消费的关系,农业和工业两大部门之间的流通等等的分析。这些都在魁奈的《经济表》中得到了全面表达。
魁奈的去世和杜尔哥免职后对他所推动的改革的反动,标志着这个学派的迅速崩溃。1776年《国富论》的出版给重农学派以致命的打击,在理论上和政策主张上,斯密的经济思想成为以后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传统思想。而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 ,制宪会议从杜尔哥改革方案得到启发的财政政策,只能是这一体系的“回光返照”而已。
作者:
s0158
时间:
08-8-7 23:31
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是近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边际效用学派中最主要的一个学派。它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其创始人门格尔和继承者维塞尔、柏姆•巴维克都是奥地利人,都是维也纳大学教授,都用边际效用的个人消费心理来建立其理论体系,所以也被称为维也纳学派或心理学派。
奥地利学派反对德国历史学派否定抽象演绎的方法,以及否定理论经济学和一般规律的错误态度,也反对英国古典学派及其庸俗追随者的价值论和分配论,特别是反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它认为社会是个人的集合,个人的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的缩影。通过对个人经济活动的演绎、推理就足以说明错综复杂的现实经济现象。
奥地利学派把社会现实关系中的“经济人”,抽象还原为追求消费欲望之满足的孤立个人;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改变为研究人与物的关系,研究消费者对消费品的主观评价,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主观主义的个人消费心理学。
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核心是主观价值论,即边际效用价值论。与萨伊等人的“效用价值论”不同,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一件东西要有价值,除有效用之外,还必须“稀少”,即数量有限。以致它的得、失成为物主快乐或痛苦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例如一杯水对井边的人而言,倒掉也毫不在乎,这时,这杯水只有效用而无价值;但对沙漠旅行者而言,水壶中剩下的最后一杯水,有了它如获甘泉玉器,没有它则不胜口渴的痛苦,于是这杯水就产生了价值。奥地利学派承认这是主观价值,并认为经济学上讲的价值就应该只指这种主观价值,市场价格无非是根据这种主观价值所作的估价而形成的。
奥地利学派有各不相同的分配理论,门格尔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的收入是它们各自提供的效用的报酬;维塞尔则把它们当作补全财贷价值中各个组成要素的价值“归属”问题;柏姆•巴维克则以现在财货的边际效用估价高于未来财货的“时差利息论”解释之。
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和分配论,是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针锋相对的。它的主要论点有:价值是主观的,是物对人的欲望满足的重要性;价值的成因是效用加稀少性;价值量的大小也只取决于边际效用的大小,与社会必要劳动无关;价值产生于消费领域,不是生产资料将其价值转移予其产品,相反是产品价值赋予其生产资料以价值;资本和土地的收入,或是各自提供效用的报酬,或是产生于现在财货与将来财货的不同估价,与剥削劳动毫不相干。总之, 奥地利学派全部抹煞了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十世纪30年代以来,以米塞斯和哈耶克为代表的一些奥地利经济学家继承了奥地利学派的传统理论并作了一些补充。他们反对马克思主义,也反对主张国家调节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竭力鼓吹自由主义,崇拜市场自发势力而诽谤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通常称之为新奥地利学派。
作者:
s0158
时间:
08-8-7 23:31
边际效用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学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是在19世纪70年代初,作为传统经济学的对立面出现的。它的奠基者是三位几乎同时各自独立提出主观价值论的经济学家: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
杰文斯在1871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提出了“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门格尔在同年出版的《国民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物品价值取决于该物品所提供的各种欲望满足中最不重要的欲望满足对人的福利所具有的意义。
瓦尔拉斯则在《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中提出了“稀少性”价值论。他们以不同的术语和不尽相同的方法,论证了同一个思想:商品价值是人对商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价值量取决于物品满足人的最后的亦即最小欲望的那一单位的效用。1884年,维塞尔在其《经济价值的起源及主要规律》一书中把这个效用称为“边际效用”。此后,边际效用概念即被沿用。
边际效用学派在十九世纪80~90年代得到很大发展。一方面,边际效用价值论本身愈益完备和系统化;另一方面,边际效用原理又被扩大和引伸到分配领域,实现了边际效用理论的普遍化。
就研究方法而论,逐渐形成两大支流,一支着重以心理分析方法建立理论体系,另一支则强调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表述和论证。前者以奥地利学派的门格尔的继承人维塞尔和柏姆•巴维克,以及美国的克拉克为代表,后者以瑞士洛桑学派奠基人瓦尔拉斯,及其直接继承者帕累托为代表。
边际效用学派在方法论上以反对德国历史学派相标榜,主张抽象演绎法。他们把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归结为人的无限欲望和数量有限的资源之间的关系,把人的欲望及其满足作为研究的对象和出发点。
他们把社会看作个人的机械总和,认为孤独的个体经济是复杂的社会经济的缩影。他们又认为个人的欲望决定人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而个人行为的最高原则是追求最大限度效用,即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欲望满足。
这样,鲁宾逊式的孤立个体为追求个人欲望满足,而适当地处理同周围有限资源的关系时的主观心理活动,以及这种心理活动所支配的行为,就成为该学派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学论证的依据和典型模式。
边际效用学派的理论基础是边际效用价值论。依照这个理论,商品价值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表示人对物品满足人的欲望能力的感觉和评价;价值来源于效用,又以物品稀缺性为条件;价值尺度是边际效用;不能直接满足人的欲望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由其参与生产的最终消费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物品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对物品效用主观评价、彼此均衡的结果,如果其他商品价格不变,则某一商品的价格只由该商品供求双方的主观评价来调节,并由能使供求达于均衡的边际评价来决定;如果考察所有商品在相互影响和制约条件下的价格决定,则各商品的价格之比应等于他们的边际效用之比。
边际效用价值论起初被用来反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 ,以后被用来对抗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根本谬误在于,企图切断商品价值同劳动的联系,把价值归结为一种没有社会历史内容的主观的永恒范畴,为进一步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
边际效用学派的几种主要的分配理论,虽然都以主观价值论为基础,但其分析的前提条件和具体论证又各不相同。
边际效用学派对资产阶级经济学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边际效用论和边际生产力论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英国剑桥学派的理论支柱之一,又是现代资产阶级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凯恩斯完全接受了包括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在内的边际原理和方法,将它推广应用于分析宏观经济范畴,从而使边际原理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工具之一。
由杰文斯和洛桑学派倡导的数学分析方法,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经济计量学中被大大地发展了。近些年来,边际效用学派的理论原理、分析方法和以自由竞争为中心内容的政策主张,在所谓现代新古典学派,包括后凯恩斯主义两大支派之一的,所谓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著作中都受到重视和宣扬,成为他们的经济增长论和分配论的重要理论依据。
与此同时,这些理论和方法也受到后凯恩斯主义另一支派,即英国新剑桥学派的猛烈抨击。双方围绕“资本问题”展开的论战,是后凯恩斯学派中“两个剑桥之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美国的一些所谓激进政治经济学家也对“边际生产力论”提出了严厉的批判。
作者:
猴宝宝
时间:
08-9-16 07: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qurongchuan
时间:
08-9-21 16: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bbs.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