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北大变态心理学名词解释(2) [打印本页]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3-31 12:40
标题: 北大变态心理学名词解释(2)
作者:wtbtan  发布时间:2005-1-8 10:35:32  阅读:155 次 双击自动滚屏

--------------------------------------------------------------------------------



  
24. 性功能障碍:缺乏满意的性生活能力,对性生活缺乏兴趣,对性快感的体现感到无能为力,相互间的**所带来的兴奋 满意和快感被焦虑和抑郁所代替。

25.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指脑部有明显组织形态学方面改变所致的精神障碍。  

26. 智力障碍: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

27. 智力迟滞:由于遗传变异,感染,中毒,头部受伤,颅脑畸形或内分泌异常等有害因素造成胎儿或婴幼儿的大脑不能正常发育或发育不完全,使智力活动的发育停留在某个比较低的阶段中。

28.  痴呆:由于大脑受到物理 化学 或病毒 病菌等因素的损伤使原来正常的智力受到损害,造成缺陷,则称为痴呆。

29. 药物依赖性:由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或定期用药的行为和其它反应,为的是要体验它的精神效应,有时也是为了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适感。

30. 32 药物的耐受:连续多次用某一种精神药物后机体反应减弱,作用持续时间缩短,必须增加剂量才能达到原有效应的现象。

31.  戒断反应:机体在对药物产生耐受的基础上,突然中断或减少用药剂量后身体出现的一系列程度不同,并具有严重致命危险的不适反应。

32. 毒性作用: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机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33.  酒精中毒:指已对酒产生依赖性的长期过渡饮酒的酒徒醉酒时产生的各种神经精神障碍,除对个人的影响外,还包括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及其工作能力的损害或干扰。

34. 抑制作用解除:在短期内消除自我控制能力,消除通常的小心谨慎,严肃认真和自我约束,使精神亢奋,并可发生怪诞或荒谬行为,易激惹,语无伦次,有时会发生粗暴的反社会和犯罪行为。

35. 多动综合症:儿童表现与其实际年龄 心理生理发育阶段明显不相称的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任性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又称 轻微脑功能障碍(MBD)和 注意缺陷障碍(ADD).

36. 应激:当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于机体时,机体所做出的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

37. 心理治疗:专指心理治疗家所实施的心理治疗方法与技术,它涉及某种特殊的学说,各有不同的原则和技巧。

38.  折衷主义心理治疗:针对具体病人的具体情况,从所有心理治疗中选择有效或有目的理论方法和惯例的心理治疗。

39. 系统脱敏法:亦称交互抑制法,是一种基本的行为治疗技术,这种方法是诱导患者缓慢地暴露于导致神经症焦虑地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的目的。

40.  厌恶疗法:亦称厌恶性条件法,是一种较常用的行为治疗技术,其做法为将欲戒除的目标行为(或症状)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达到使患者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戒除或减少目标行为的目的。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bbs.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