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国际金融》学习笔记 [打印本页]

作者: sacrifice    时间: 06-4-21 13:45
标题: 《国际金融》学习笔记
作者:金融小妖

第一篇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第一章   国际收支








学习重点: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与分析;国际收支差额的内涵,国际收支与主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特定时期的统计报表,它系统记录某经济实体与世界其他经济实体之间的交易。








国际收支平衡表:指一国根据经济分析的需要,按照复式薄记原理,对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交易进行记录的统计报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按复式记账,凡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项目均记入贷方,凡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项目均记入借方。








掌握五种国际收支差额:贸易差额、经常差额、基本差额、官方结算差额、综合差额。








国际收支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Y=C+I+G+(X-M)








△Ms =△D + r△F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偶然性、周期性、收入性、货币性、结构性
作者: sacrifice    时间: 06-4-21 13:45
第二章    国际收支调节




学习重点: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及其局限性;政府的国际收支调节及政策措施;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一般原则。






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指市场经济各种因素与国际收支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其局限性主要有:






(1)在现实生活中,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影响其国际收支调节作用的发挥。






(2)国际收支调节机制见效较慢。






(3)市场调节机制无力解决社会制度和生产力国际差异等因素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






(4)在市场调节机制发生作用的过程中,国民收入价格、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等变量的变化可能给一国经济带来消极影响。






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一般原则:






(1)根据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选择适当的调节方式。






(2)尽量避免国际收支调节措施给国内经济带来过大的消极影响。






(3)注意减少国际收支调节措施给国际社会的刺激
作者: sacrifice    时间: 06-4-21 13:45
第三章    国际储备




学习重点:国际储备的概念与作用;影响国际储备的主要因素;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基本原则;我国国际储备的特点。






国际储备:指由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各种形式的资产,并能在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直接地或通过同其他资产有保障的兑换来支持国汇率。













国际储备作用:






(1)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对本国经济的冲击






(2)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






(3)充当本国对外借债的基本保证






(4)影响货币发行量






影响国际储备的主要因素:






(1)国际储备机会成本的持有量






(2)外部冲击的规模和频率






(3)政府的政策偏好






(4)一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






(5)对外交往规模






(6)借用国外资金的能力






(7)该国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8)各国政策的国际协调






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基本原则:






(1)储备资产的安全性






(2)储备资产的流动性






(3)储备资产的赢利性






(4)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我国国际储备的特点:






(1)外汇储备的统计口径作出了重大调整






(2)外汇储备在储备资产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






(3)外汇储备在波动中呈递增趋势,特别是近年来增长幅度较大






(4)国际储备主要源于贸易顺差和直接项目顺差
作者: sacrifice    时间: 06-4-21 13:46
国际收支平衡表指标说明











一、编制原则






1、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规定的各项原则编制,采用复式记帐法的原理记录国际经济交易。所有交易均发生在我国大陆居民与非我国大陆居民之间。






2、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贷方项目是:货物和服务的出口、收益收入、接受的货物和资金的无偿援助、金融负债的增加和金融资产的减少。






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借方项目是:货物和服务的进口、收益支出、对外提供的货物和资金无偿援助、金融资产的增加和金融负债的减少。






二、项目含义






(一)经常项目:包括货物和服务、收益和经常性转移。






A.货物和服务:包括货物和服务两部分。






a.货物:指通过我国海关的进出口货物,以海关进出口统计资料为基础,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要求,出口、进口都以商品所有权变化为原则进行调整,均采用离岸价格计价,即海关统计的到岸价进口额减去运输和保险费用统计为国际收支口径的进口;出口沿用海关的统计。此项目中还包括一些未经我国海关的转口贸易等,对商品退货也在此项目中进行了调整。出口记在贷方,进口记在借方。






b.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各种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以及政府服务。贷方表示收入,借方表示支出。






1.运输:指与运输有关的服务收支。包括海、陆、空运输,太空和管道运输等。






2.旅游:指对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外国旅游者和港澳台同胞(包括因公、因私)提供货物和服务获得的收入以及我国居民出国旅行(因公、因私)的支出。






3.通讯服务:包括:(1)电讯,指电话、电传、电报、电缆、广播、卫星、电子邮件等,(2)邮政和邮递服务。






4.建筑服务:指我国企业在经济领土之外完成的建筑、安装项目,以及非居民企业在我国经济领土之内完成的建筑、安装项目。






5.保险服务:包括各种保险服务的收支,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






6.金融服务:包括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收支。






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包括计算机数据和与信息、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收支。






8.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包括使用无形资产的专有权、特许权等发生的收支。






9.咨询:包括法律、会计、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收支。






10.广告、宣传:包括广告设计、创作和推销;媒介版面推销;在国外推销产品;市场调研等的收支。






11.电影、音像:包括电影、电视节目和音乐录制品的服务以及有关租用费用收支。






12.其他商业服务:指以上未提及的各类服务交易的收支,驻华机构办公经费(不含使领馆)也在此项下。






13.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指在前面分类没有包括的各种政府服务交易,包括大使馆等国家政府机构的所有涉外交易。






B.收益: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两部分。






1.职工报酬:指我国个人在国外工作(一年以下)而得到并汇回的收入以及我国支付在华外籍员工(一年以下)的工资福利。






2.投资收益:包括直接投资项下的利润利息收支和再投资收益、证券投资收益(股息、利息等)和其它投资收益(利息)。






C.经常转移:包括侨汇、无偿捐赠和赔偿等项目,包括货物和资金形式。贷方表示外国对我国提供的无偿转移,借方反映我国对外国的无偿转移。






1、各级政府:指国外的捐赠者或受援者为国际组织和政府部门。






2、其他部门:指国外的捐赠者或受援者为国际组织和政府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或个人。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包括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






A、资本项目: 包括资本转移如债务减免、移民转移等内容。






B、金融项目:包括我国对外资产和负债的所有权变动的所有交易。按投资方式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按资金流向构成的债权债务分为资产、负债,其中直接投资分为外国在华直接投资(视同于负债)和我国在外直接投资(视同于资产)。






1、直接投资:以投资者寻求在本国以外运行企业获取有效发言权为目的的投资。包括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和我国在外直接投资两部分。






1.1我国在外直接投资:借方表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汇出的资本金、母子公司资金往来的国内资金流出;贷方表示我国撤资和清算以及母子公司资金往来的外部资金流入。






1.2外国在华直接投资:贷方表示外国投资者在我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包括股本金、收益再投资和其他资本;总投资额数据来源于外经贸部。借方表示外商企业的撤资和清算资金汇出我国。






2、证券投资:包括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两类证券投资形式。






2.1资产:借方表示我国持有的非居民证券资产增加;贷方表示我国持有的非居民证券资产减少。






2.1.1 股本证券:包括以股票为主要形式的证券。






2.1.2 债务证券:包括中长期债券和一年期(含一年)以下的短期债券和货币市场有价证券,如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可转让大额存单等。






2.2负债:贷方表示当期我国发行的股票和债券筹资额,借方表示当期股票的收回和债券的还本。






2.2.1 股本证券:包括我国发行的B股、H股等境内外上市外资股。






2.2.2 债务证券:包括我国发行的中长期债券和短期商业票据等。






3、其它投资:除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外的所有金融交易。分为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及其它资产负债四类形式。其中长期指合同期为一年以上的金融交易,短期为一年及以下的金融交易。






3.1资产:借方表示资产增加,贷方表示资产减少。






3.1.1贸易信贷:借方表示我国出口商对国外进口商提供的延期收款额,以及我国进口商支付的预付货款。贷方表示我国出口延期收款的收回。






3.1.2贷款:借方表示我国金融机构以贷款和拆放等形式的对外资产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3.1.3货币和存款:包括我国金融机构存放境外资金和库存外汇现金的变化,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3.1.4其它资产:包括除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以外的其它资产,如租赁本金的收回、其它投资形式。






3.2 负债:贷方表示负债增加,借方表示负债减少。






3.2.1 贸易信贷: 贷方表示我国进口商接受国外出口商提供的延期付款贸易信贷,以及我国出口商预收的货款。借方表示归还延期付款。






3.2.2 贷款:我国机构借入的各类贷款,如外国政府贷款、国际组织贷款、国外银行贷款和卖方信贷。贷方表示新增额,借方表示还本金额。






3.2.3 货币和存款:包含海外私人存款、银行短期资金及向国外出口商和私人借款等短期资金。贷方表示新增额,借方表示偿还额或流出额。






3.2.4 其它负债:其它类型的外债。






(三)储备资产:指我国中央银行拥有的对外资产。包括外汇、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3.1货币黄金:指我国中央银行作为储备持有的黄金。






3.2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会员国根据其份额分配的,可用以归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会员国政府之间偿付国际收支赤字的一种帐面资产。






3.3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普通项目中会员国可自由提取使用的资产。






3.4外汇:指我国中央银行持有的可用作国际清偿的流动性资产和债权。






(四)净误差与遗漏: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复式记帐法,由于统计资料来源和时点不同等原因,造成借贷不相等。如果借方总额大于贷方总额,其差额记入此项目的贷方,反之,记入借方。
作者: sacrifice    时间: 06-4-21 13:46
《国际金融》学习笔记(2)

作者:金融小妖


第二篇    外汇导论


第四章   汇率与汇率制度







学习重点:外汇与汇率的基本概念;汇率的标价方法;汇率制度与汇率的类型;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以及汇率制度的选择;人民币汇率制度。






汇率的标价方法







汇率的标价方法(ExchangeQuotation): 确定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先要确定用哪个国家的货币作为标准。由于确定的标准不同,于是便产生了几种不同的外汇汇率标价方法。




(一)直接标价法(DirectQuotation),又称为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本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在直接标价法下,外国货币数额固定不变,汇率涨跌都以相对的本国货币数额的变化s来表示。一定单位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减少,说明外币汇经下跌,即外币贬值或本币升值。我国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我国人民币汇率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人民币对主要外币的汇率。间接标价法(IndirectQuotation),又称为应收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在间接标价法下,本国货币的数额固定不变,汇率涨跌都以相对的外国货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币数量增多,说明本国货币汇率上涨,即本币升值或外币贬值。反之,一定单位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币数量减少,说明本国货币汇率下跌,即本币贬值或外币升值。英国一向使用间接标价法。




(二)、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所表示的汇率涨跌的含义正好相反,所以在引用某种货币的汇率和说明其汇率高低涨跌时,必须明确采用哪种标价方法,以免混淆。




(三)美元标价法又称纽约标价法,是指在纽约国际金融市场上,除对英镑用直接标价法外,对其他外国货币用间接标价法的标价方法。美元标价法由美国在1978年9月1日制定并执行,目前是国际金融市场上通行的标价法。






汇率种类







(一)从制定汇率的角度来考察:
1、基准汇率(BasicRate)。
通常选择一种国际经济交易中最常使用、在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最大的可自由兑换的关键货币作为主要对象,与本国货币对比,订出汇率,这种汇率就是基本汇率。关键货币一般是指一个世界货币,被广泛用于计价、结算、储备货币、可自由兑换、国际上可普遍接受的货币。目前作为关键货币的通常是美元,把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作为基准汇率。
人民币基准汇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形成的美元对人民币的加权平均价,公布当日主要交易货币(美元、日元和港币)对人民币交易的基准汇率,即市场交易中间价。
2、交叉汇率。制定出基本汇率后,本币对其他外国货币的汇率就可以通过基本汇率加以套算,这样得出的汇率就是交叉汇率,(GossRate)又叫做套算汇率。
(二)从汇率制度角度考察:

1、固定汇率(FixedRate)
是指一国货币同另一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波动幅度很小。在金本位制度下,固定汇率决定于两国金铸币的含金量,波动的界限是引起黄金输出入的汇率水平,波动的幅度是在两国之间运送黄金的费用。在二次大战后到七十年代初的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货币规定含金量和对美元的汇率。汇率的波动严格限制在官方汇率的上下个百分之一的幅度下。由于汇率波动幅度很小,所以也是固定汇率。
2、浮动汇率(FloatingRate)
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不规定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官方汇率,也无任何汇率波动幅度的上下限,本币听认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自由涨落。外币供过于求时,外币贬值,本币升值,外汇汇率下跌;相反,外汇汇率上涨。本国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进行适当的干预,使本币汇率不致波动过大,以维护本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三)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考察:
1、买入汇率(BuyingRate)
又叫做买入价,是外汇银行向客户买进外汇时使用的价格。一般地,外币折合本币数较少的那个汇率是买入汇率,它表示买入一定数额的外汇需要付出多少本国货币。因其客户主要是出口商,帮卖出价常被称作“进口汇率”。
2、卖出汇率(sellingRate)
又称外汇卖出价,是指银行向客户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一般地,外币折合本币数较多的那个汇率是卖出汇率,它表示银行卖出一定数额的外汇需要收回多少本国货币。因其客户主要是进口商,帮卖出价常被称作“进口汇率”。
买入卖出价是根据外汇交易中所处的买方或卖方的地位而定的。买卖价之间的差额一般为1%~5%左右,这是外汇银行的手续费收益。
3、中间汇率
它是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数。报刊报导汇率消息时常用中间汇率
(四)从外汇交易支付通知方式角度考察:
1、电汇汇率。
电汇汇率是银行卖出外汇后,以电报为传递工具,通知其国外分行或代理行付款给受款人时所使用的一种汇率。电汇系国际资金转移中最为迅速的一种国际汇兑方式,能在一、三天内支付款项,银行不能利用客户资金,因而电汇汇率最高。
2、信汇汇率
信汇汇率是在银行卖出外汇后,用信函方式通知付款地银行转会收款人的一种汇款方式。由于邮程需要时间较长,银行可在邮程期内利用客户的资金,故信汇汇率较电汇汇率低。
3、标汇汇率
标汇汇率是指银行在卖出外汇时,开立一张由其国外分支机构或代理行付款的汇票交给汇款人,由其自带或寄往国外取款。由于票汇汇率从卖出外汇到支付外汇有一段间隔时间,银行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占用客户的资金,所以票汇汇率一般比电汇汇率低。
(五)从外汇交易交割期限长短考察:
1、即期汇率(SpotRate)
是指即期外汇买卖的汇率。即外汇买卖成交后,买卖双方在当天或在两个营业日内进行交割所使用的汇率。即期汇率就是现汇汇率。即期汇率是由当场交货时货币的供求关系情况决定的。一般在外汇市场上挂牌的汇率,除特别标明远期汇率以外,一般指即期汇率。
2、远期汇率(ForwardRate)
它是在未来一定时期进行交割,而事先由买卖双方签订合同,达成协议的汇率。到了交割日期,由协议双方按预订的汇率、金额进行交割。远期外汇买卖是一种预约性交易,是由于外汇购买者对外汇资金需在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了避免外汇风险而引进的。
远期汇率是以即期汇率为基础的,即用即期汇率的“升水”、“贴水”、“平价”来表示。其中,如果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贵,高出的差额称作升水(Premium);如果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便宜,低出的差额称作贴水(Discount);如果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相等,则没有升水和贴水,称作平价(Par)。
即期汇率、远期汇率与互换汇率的关系,可用如下计算公式表示:

在直接标价法下:
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
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贴水
在间接标价法下:
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
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贴水
(六)从外汇银行营业时间的角度考察:
1、开盘汇率:这是外汇银行在一个营业日刚开始营业、进行外汇买卖时用的汇率。
2、收盘汇率:这是外汇银行在一个营业日的外汇交易终了时的汇率。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外汇交易设备的现代化,世界各地的外汇市场连为一体。由于各国大城市存在时差,而各大外汇市场汇率相互影响,所以一个外汇市场的开盘汇率往往受到上一时区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的影响。开盘与收盘汇率只相隔几个小时,但在汇率动荡的今天,也往往会有较大的出入。
(七)另外,人们常谈论的汇率种类还有以下几种:
现钞汇率(BankNotesRate)
又称现钞买卖价。是指银行买入或卖出外币现钞时所使用的汇率。从理论上讲,现钞买卖价同外币支付凭证、外币信用凭证等外汇形式达饿买卖价应该相同。但现实生活中,由于一般国家都规定,不允许外国货币在本国流通,需要把买入的外币现钞运送到发行国或能流通的地区去,这就要花费一定的运费和保险费,这些费用需要由客户承担。因此,银行在收兑外币现钞时使用的汇率,稍低于其他外汇形式的买入汇率;而银行卖出外币现钞时使用的汇率则于外汇卖出价相同。
官方汇率
是由一个国家的外汇管理机构制定公布的汇率。在实行严格外汇管制的国家,一切外汇交易由外汇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外汇不能自由买卖,没有外汇市场汇率,一切交易都必须按照官方汇率进行。
黑市汇率
是在外汇黑市市场上买卖外汇的汇率。在严格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外汇交易一律按官方汇率进行。一些持有外汇者以高于官方汇率的汇价在黑市市场上出售外汇,可换回更多的本国货币,而这是黑市外汇市场的外汇供给者;另有一些不能以官方汇率获得或获得不足够的外汇需求者便以高于官方汇率的价格从黑市外汇市场购买外汇,这是黑市外汇市场外汇的需求者。
名义汇率
也即市场汇率,与实际汇率对称,是一种货币能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数量。名义汇率通常是先设定一个特殊的货币如美元、特别提款权作为标准,然后确定与此种货币的汇率。汇率依美元、特别提款权的币值变动而变动。名义汇率不能反映两种货币的实际价值,是随外汇市场上外汇供求变动而变动的外汇买卖价格。
实际汇率
即法定汇率。实际汇率是按照铸币平价或黄金平价来制定的汇率。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规定了每一铸币单位的含金量,两种货币的含金量的对比称为铸币平价。这是在金本位制度下两种货币实际价值的对比形成的汇率,是金本位制度下的实际汇率。在纸币流通制度下,纸币是黄金的价值符号,起初规定了纸币的含金量,这种纸币的含金量的对比称为黄金平价,以黄金平价作为汇率的决定基础。后由于纸币的法令含金量与纸币的实际代表的含金量脱节,因而纸币汇率改由其实际价值的对比来确定其汇率。总之,无论是在金本位制度、纸币流通制度下决定汇率的基础都是货币实际价值的对比,实际汇率不依外汇市场供求波动而波动,不是市场实际外汇买卖的汇率而应是买卖外汇的基础。外汇市场上实际买卖外汇的汇率总是偏离实际汇率。
作者: sacrifice    时间: 06-4-21 13:46
第五章   汇率的决定与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学习重点: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人民币汇率调整的经济意义。






汇率的本质与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以下内容供有兴趣的同学仔细思考)






  与具体商品价格不同,汇率是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比价,是一个国家货币用另一个国家货币来衡量的价格,是“国家商品”,其实质是国家信用与国家之间的分配问题。在自由外汇交易情况下,汇率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在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影响汇率的因素除供求关系以外,还与政策有关。






  从国际大环境来看,人们对一种货币的需求,包括贸易支付、投资、安全储藏保值、投机、国际流通性便利等;一般情况下,除了货币国中央银行能控制货币的供应以外,某种货币的供给是确定的。换句话说,某种货币的汇率,除了对应货币的供给情况以外,一般情况下由对该国的货币需求所决定的。另外,因为汇率是相对与某种外汇而言的,该外汇价格的变动也是汇率变动的一个直接因素,当然该外汇的价格变动一般同样是由以上因素决定。A)贸易支付需求对一般国家来讲这是最大最重要的需求,基本上由经常贸易往来引起。对经常性往来收支相互平衡的两国之间,一国由正常经贸活动引起的对另一国货币的需求基本上能通过对该国的贸易出口收入得到满足,相互之间的外汇需求与供给能够维持平衡,两国汇率变动不大;当两国发生正常收支不平衡时,贸易赢余(顺差)国相对减少对赤字(逆差)国货币的需求,而赤字国要保持正常的进口需求,相对来讲,对赢余国的货币需求增加,因此赤字国货币的贬值的压力增大。如果不及时改善相对赤字状况,增加出口弥补逆差,即使采取一定的货币政策来保护本币汇率稳定,如央行干预等,也只能起到暂时的缓解本币贬值的压力;如果采取非市场措施,如限制进口等,必然引起相互关系紧张及相互经济交往萎缩,降低国内经济活力与对外吸引力,进一步减弱国际社会对本币的需求,引发本币更大的贬值危机。以上论述只适用于两国的正常经贸往来至少对其中一个国家的经济的影响较大的情形。如果有关两国一般是使用第三国的货币结算,那么,即变成其中一个国家货币对第三个国家货币的汇率问题,以上论述同样成立,只要将以上有关两国的论述扩大与有关货币相关的国家即可。当然,汇率是两种货币的比率关系,一种货币贬值,意味着另一种货币的相对升值,所以,一个经济大国持续地国际收支巨大赢利(顺差)也是国际金融体系可能引发危机的因素之一,因为这意味着某些国家持续地国际收支亏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标志即是各国货币之间的自由兑换,当然,欧元的启用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注入了更高层次的内涵。商品经济时代,货币是一个国家的主要象征之一,货币的自由兑换流通,意味着一个国家资源财富的分配范围扩大到了整个世界。如果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没有自身的竞争优势,国际收支逆差是不可避免的,逆差即意味着国家财富的外流,货币贬值实为自然。这个逻辑同样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弥补逆差造成的外汇不足有两个渠道,一个渠道是通过外汇市场大量抛出本币购买外汇,这直接引发本币贬值;另一个渠道是大量借入外债,欠外债是要用外汇来偿还的,可持续的贸易逆差能有多少外汇来还债!最终可能是整个国家“亏空与倒闭”。更进一步讲,靠借债或直接用本币购买外汇来满足国内需求的不足,是不劳而食,必引后患。大量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都是过分依赖对外举债而又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所至,这是可能随时引发这些国家政局动荡危机的“定时炸弹”。想想看,当一个国家欠另一个国家的外债高达其国内总产值的20%以上的时候,还有什么“稳固的主权与尊严”可言?墨西哥、印度尼西亚、泰国、阿根廷、巴西等国家的金融与政治危机一定程度上来讲,正是这种“外债定时炸弹”引爆的结果。B)投资需求(资本项目)






  一般来讲,投资是为了追求尽可能大的收益,国际资本总是流向获利机会比较大的地方。如果某国的经济政策与制度具有优势与活力,局势稳定,市场前景看好,整体或某些行业处于发展阶段,机会较多,或利率水平比较高等,肯定会对外国投资资本具有比较大的吸引力。对高速发展的国家来讲,这部分外汇流入的比重是很大的,而且对本国货币供求关系及本国经济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因为这种外汇流入,是国际资本的单向流动,从交易的角度来讲即是“抛出外汇购入本币”,这对本币造成升值压力;如果某一时期外汇资本的流出与流入达到动态平衡,本币汇率才不受其影响。同样,外汇的单向流出必然造成对本币的贬值压力。






  经济充满活力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政策的逐渐规范宽松及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外国资本流入某国进行投资经营,其大部分外汇资本需要兑换成本国货币,因此增加了对本币的需求。对流入国来讲,外汇的流入增加了外汇供给(储备),但要维持本币汇率稳定,同时必须增加本币投放,相当于扩大本币供给。因此,对这部分直接流入的(而不是通过贸易出口“赚来”的)外汇储备,应严加管理、小心使用、不得浪费、只能升值,因为这部分外汇储备,只是外国投资者“暂时”抵押在本国的,可能随时赎换出去;如果出现外国资本净流出现象,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来应付“挤兑”,本币的大幅度贬值是不可避免的。(外汇储备的意义正在此,外汇储备与货币存款不同,货币存款是为了投资发展,而外汇储备首先是为了“国家安全与稳定”,对不发达国家尤其如此)。






  对快速发展中国家来讲,如果一定要采取稳定汇率政策的话,必须将流入的外国资本纳入本国的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与市场调控的范围之内;否则,无节制(或急功近利)地吸引外国资本进行投资扩张必然导致结构失衡、效益低下、资源浪费严重,影响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最终导致国内经济的活力、竞争力及对外吸引力的下降,从而引起外汇(外资)的大量外流,造成本国货币汇率危机与国内危机。应该说,一个国家不可能一直保持外汇净流入态势,外汇的动态净流出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未来汇率的贬值压力不可避免;用外汇交易的术语来讲,汇率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升有跌的波浪运动。即使是外资大量流出也并不可怕,无非是将原来流入外汇再还回;而保持金融与经济形势稳定的关键问题,是对流入外汇资源的合理保管与使用,并保持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东南亚国家的汇率危机一定程度上是将流入的外币浪费了,到头来捉襟见肘无多少外汇头寸可以应付挤兑了。C)安全储备、保值需求与流通性偏好一个国家的国家信用、经济实力及国际影响力、政治稳定程度、制度优越性及开放程度、货币的国际流通程度,及国际社会对该国现状与未来的信心,都是影响公众尤其是外国公众(包括企业、机构等)是否选择其货币作为安全储备与保值的重要因素。(因此这些也是影响货币汇率投机的部分因素)。流通性偏好是指人们偏好持有流通性比较强的币种。一个国家的货币的国际流动性强弱同样取决于该国的国家信用、开放程度、政局稳定程度,及在国际经贸交往活动中的影响程度(或所占份额)等。当然,一种货币的国际流通程度还包含一个历史认同沉积的过程。在实行汇兑自由的国家,大多数使用(或需要)外汇的企业或公民(尤其是外国人)都偏向于储存美元、马克、日币等国际广泛认同、流通的货币作为安全储藏货币,发生危机时更是如此。弱小国家的货币同样比较脆弱,任何急于实行本币与外汇自由兑换的发展中国家,本币都可能受到来自这方面的贬值压力。D)投机需求汇率的波动在自由汇兑交易制度下是自然的现象,因此存在投机的价值。(投机反过来使得汇兑更加容易,增加了货币的流通性)。正常情形下的汇率投机交易符合零和游戏规则,买卖相当,输赢相等,对供求的影响为零。不过在汇率危机时期,投机交易可能会推波助澜、火上浇油。通过以上A、B、C、D这四部分的论述,可以看出,持续保持国际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收支的综合动态平衡或赢余,谨慎、合理、高效地利用与管理外汇资源,是保证发展中国家不发生汇率危机关键。E)国家经济、财政、金融政策对本币汇率的影响






  前面从市场供求的角度论述了影响汇率的因素,在这一部分,再重点讨论以下几种国家政策因素对本币汇率(直接与间接)的影响。






  a)利用外资、产业政策与市场机制






  利用外资,无非是为了增加外汇收入弥补外汇资金短缺、提高国内技术装备水平与管理水平、增强国内企业竞争力促进出口增长、活跃国内经济增加就业机会等,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的发展时期)可能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利用外商投资或对外举债来大力发展内需,尤其是那些完全可以靠国内的材料、技术、设备建设的大众化、基础化项目,如道路、水利、电力、农业、城乡普通住宅与市政建设等等,是极其愚蠢的。这种外资的“引进”,需要等量的国内货币投入,与国内放松银根并无二致,为什么国内不能自己直接投投资?而且这种外汇收入(或外债)不但不能解决国内资金的不足,而且将来还是要吐出来或偿还的,一旦国内经济或政治的某些方面出了问题,影响到外国投资者对国内的信心,这部分外资撤资将会对本币汇率危机及国内危机火上浇油。当今社会,投资机会就是宝贵资源,尤其是基本建设投资;靠引进外资来进行基本建设,实在愚蠢之极。






  利用外资要纳入国家的产业政策之中。主要以引进向阳产业的新技术、出口外向型企业、国内无力制造而对国民经济发展又起决定影响的技术设备、及短期平衡国内需求的重要物资(如粮食、原材料、石油等)为重点,以有利于提高国内生产力水平、国际竞争力水平、国内生活水平为目的。当然这里有个国际间市场相互开放问题,“光赚别人的钱净沾别人的光”也不公平也很难持久;重要的是建立并保持自身的国际竞争优势,保持长时期内外汇的收支平衡及坚实的国际储备。






  对一般竞争性行业或风险较大行业(如房地产,投资消耗大、周期长、并为最终消费品;房地产沉淀或浪费的巨额外汇与本币资金是随时可以引发国内金融经济危机的定时炸弹!),国家不宜过深介入,引进外资要以直接投资为主,以市场机制来管理调控外资的流动,让风险自生自灭于市场之中;成败是企业或个人的事情,国家没有风险。(这正是美国社会制度的优势所在,美元天天在波动之中,可人们很少用“汇率危机”来形用美元的波动问题)。市场机制减少了因国家政策管理失误造成的风险积累的集中爆发的危险。离岸金融业务是比较有前途的国际金融业务,因其绝大部分业务与交易不涉及与本币的有关的兑换交易问题,对本币汇率的影响不大,但对提高就业水平、活跃经济、提高国际竞争水平很有利。






  外债是要外币来还的,企业如果欠债不还或还不起,则造成信誉下降企业要倒闭;一个国家也一样,如果外债过多必然影响国家信誉及投资者的信心。靠借外债过日子必自食其果,汇率狂跌还是小乱子,政局动荡,主权丧失都是可能的。象俄罗斯、泰国、印度尼西亚、阿根廷等国不从努力改善与提高国内经济的基本关系、基础与环境着手,立足长久,而是过度依赖国际(短期)借款及脆弱的金融手段(利率与公开市场),是很危险的。金融手段与应急借款都只是短期行为,关键是经济基础是否真正改善,矛盾暂时的缓解也许是更激烈爆发前的暂时平静。一般来讲,利用外债,除紧急品以外,应以长线低息为条件,以尽快提高国家潜能及技术与管理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出口创汇能力为目的。






  b)利率手段与公开市场操作






  调整商业银行的基准利率与直接大规模地介入外汇、货币、债券市场进行本币的买卖交易活动(即公开市场操作),作为中央银行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金融手段,对相关金融市场的影响是直接的,市场价格短线波动反应非常敏感。但这种金融手段对国内经济的实质性、积极性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具体国家的金融体系的地位与作用、中央银行的权威性及货币储备与吞吐水平、调控政策的合理程度等。对汇率来讲,根据前面的分析,一个国家本币汇率的价格走势,最终取决于该国的经济与政治的内在基础现状及其潜在的变化。因此,经常出现中央银行的政策干预也改变不了本币汇率的长线升跌走势的情况。象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泰国、韩国、日本、南美国家等等,尤其是象南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国内经济内在基础的问题很多,单单靠提高利率与国外借款手段最多只能使汇率危机得到暂时缓解,而随后可能因此引发更严重的汇率危机及经济政治危机。可以说,汇率的任何长线的明显的升跌走势,都有其客观必然性,单靠金融泡沫手段是很难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相反,不当的或过度的金融手段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顺其自然,听从市场的优化配置安排,是最明知的。






  c)外汇流动、交易管制政策






利用国家权威对外汇兑换、交易、流动及本币汇率的波动进行一定程度的管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从发展的角度而言,这种方法是不能持久的,因为,过多的管制必然影响外资的流入,进而影响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自由汇兑制度是市场经济制度的一部分,其优越性与市场经济制度本身相同:减少消除(不必要的)的交易成本,降低人为的系统风险,促进人类的劳动、创造、创新活动。任何强行的管制,都会增加交易成本与系统风险,从而遏制了投资交易活动。






第六章   外汇管制






学习重点:外汇管制的目的与意义;外汇管制的消极影响;外汇管制的基本方式以及我国对外汇管制的改革。






外汇管理制:广义上指一国政府授权国家的货币金融当局或其他机构,对外汇的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间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等实行的控制和管制行为;狭义上是指对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兑换实行一定的限制。






外汇管制的目的和意义:






1、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或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2、稳定本币汇率,减少涉外经济活动中的外汇风险。






3、防止资本外逃或大规模的投机性资本流动,维护本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4、增加本国的国际储备。






5、有效利用外汇资金,推动重点产业优先发展。






6、增强本国产品国际竞争能力。






7、增强金融安全。






外汇管制的基本方式:






1、对出口外汇收入的管制






2、对进口外汇的管制






3、对非贸易外汇的管制






4、对资本输入的外汇管制






5、对资本输出的外汇管制






6、对黄金、现钞输出入的管制






7、复汇率制
作者: sacrifice    时间: 06-4-21 13:46
《国际金融》学习笔记(3)

作者:金融小妖

第三篇 国际资本流动







第七章 资本国际流动概述









学习重点:资本国际流动的概念与分类;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资本国际流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当代资本国际流动的主要特征。









一、当代资本国际流动的主要特征:







1、国际投资主体多元化






(1)国际投资主体国别多元化:20世纪70年代,“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投资中占据一席之地,打破了发达国家在国际投资地垄断地位。拉丁美洲债务危机,使资本国际流动的重点从发展中国家重新转向发达国家。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成为最主要的投资方式,但中国使吸收国际资本最大赢家。









(2)私人投资主体唱主角:发展中国家开始放松对资本流入合流出的控制







2、区位和部门配置结构的变化



3、短期资本国际流动的膨胀



4、国际金融创新与资本国际流动






5、跨国公司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承担者









第八章 资本国际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









学习重点:国际金融危机、国际债务危机与国际货币危机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与对策









一、国际金融发生的原因: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制度背景



1、金本位制度下的缺陷。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对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黄金的产量和生产率有限,世界黄金产量满足不了经济和维持稳定汇率时的需要,市场的自发调节很难实现,在这样的政策下,纸币与黄金的自由兑换难以维持。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制度缺陷。布雷顿森林体系刚刚建立的时候,美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输出的美元有限。随着持续的逆差,各国手中的美元剧增,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开始动摇,对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可兑换性产生了怀疑,于是就会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其它硬通货,美元危机不可避免。



3、牙买加体系的制度缺陷。牙买加体系下,内外部均衡的冲突依然存在,政府对外开放经济进行调空的难度加大。一方面政府要通过支出的增减对国际收支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利用汇率进行调整时,会对开放经济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内外冲突同时出现。



(二)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



20世纪90年代频繁爆发的危机表明,资本流动本身也会促进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金融危机的爆发,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入远远超过其经常项目账户赤字,而这些外汇储备最总又以种种方式回流到了资本输出国,这种资本的大进大出使得资本流入国正常的经济循环恶化,金融危机在所难免。



(三)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内部因素



除了上述我们分析的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因素以外,还回又一国内部金融危机的诱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一国宏观经济政策上的失误。



2、亚洲模式的局限性。



3、汇率政策失误。



(四)金融危机的国际传递机制:



是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也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



造成“传染性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如下:



1、经济类型的相似性。



2、货币一体化安排。



3、过分依赖国际资本。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经济衰退,全球经济增长放慢。



2、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受阻。






3、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冲击。









下面附“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分析”供有兴趣的同学参考,以便更好的理解金融危机爆发。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 王沅









成因/分析









  综观东南亚及泰国近年来的经济金融发展,人们普遍认为,此次货币危机的爆发并非偶然,它是经济金融发展长期不平衡的结果,对其所在地区经济金融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以泰国为例:









一、泰国货币冲击产生的主要原因:









1、过度投资与投资结构不合理,使泰国经济结构失衡,供给过剩。









  90年代以来,泰国经济中的总体投资率(指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高达40%以上,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较高的投资率不仅造成了泰国经济中的供给过剩,而且意味着企业每年要计提的折旧相应较高,从而增加了企业的固定成本。1996年,泰国经济中的折旧占总增加值的比率高达22.5%,因此,企业对销售额变动的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市场发生变化,销售额下降,就会直接减少企业利润,从而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投资结构不平衡也是导致泰国经济结构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泰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严重过热。部分投资者盲目乐观,将大量资金投向了房地产部门,经济中产生了大量的泡沫。









  此外,在政府引导下,近年来,泰国加快了投资于电讯设施的步伐,且投资数额巨大。投资于电讯行业的公司大多为上市公司,它们在证券市场上筹集资金,但由于这些公司资产规模较小,难以承担大数额的投资,并且没有能力承受投资初期的负收益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2、宏观经济政策不当也是此次泰国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









----财政政策方面:9年来,泰国一直保持着财政盈余,但泰国财政盈余并不是财政当局紧缩开支、增加税收的结果。十几年来,泰国政局跌宕,政府领导人更迭频繁,各国政府在制定财政政策时都缺乏长期打算,多采取的是短期行为。政府对基础设施、能源、交通等重要产业的投资严重不足,形成了泰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使泰国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经济难以持续高速发展。









----货币政策方面:首先表现为汇率政策的不当。自1984年以来,泰国货币当局一直实行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泰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初期,这一制度似乎能够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随着近年来泰国国际竞争力的降低与经常项目赤字的持续上升,泰铢贬值的压力日益增大。但由于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币值坚挺,为维持泰铢对美国的固定汇率,泰国中央银行被迫干预外汇市场,大量抛售外汇,使国内银根抽紧,中央银行难以有效控制基础货币。另一方面,为吸引资本流入,弥补经济项目赤字,泰国货币当局近年来实行了高利率政策,并开放了资本市场,使国际游资得以进行套利活动。









----金融监管方面:泰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不力,没有采取有力措施引导金融机构贷款投向,使金融风险增大。近年来,泰国经济发展迅速,外资大量流入,但泰国中央银行没有注意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大量信贷资金抽向了房地产市场,加大了金融系统的信贷风险。据估计,泰国银行投向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占其放贷总额的30%左右,各类金融机构对房地主市场的贷款占总贷款的50%左右。大量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导致房地产市场过热。随着房地产热的逐步降温,房价下跌,房地产商资不抵债,金融机构呆坏帐随之急剧上升。据估计,今年泰国的银行呆坏帐总额将超过200亿美元,其相当大一部分是对房地产市场的贷款。









  此外,泰国的许多金融机构尤其是证券公司和财务公司,在经营中高风险运作,它们借发行本票高利筹资,并借入外债,所得资金不仅投资于房地产市场,而且投资于股票市场,加大了金融风险。七月初,泰国中央银行被迫关闭了16家资不抵债的财务公司,七月中以后,又将这一范围扩大到58家。信贷结构的不合理和金融风险的增大,使泰国的金融体系危机四伏,难以抵御外部冲击。









----宏观经济部门未能严格控制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融资,外债急剧增加。近年来,泰国一直奉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宏观管理部门对经济的控制放松,泰国企业可以大量对外举债,经济发展过多依赖于外资的流入。1996年,泰国的私人









外债总额已超过了7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5%,占国内信贷的31.7%;借入的外债中,长期负债较少,短期的投机性负债占了很大的比例。外债结构的不合理使泰国经济中的外资流入难以长期持续,泰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较差。








----对外贸易方面 近年来泰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出口的高速增长。但是,几年来泰国主要发挥其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产品,其出口产品单一,出口产品结构与其它东南亚国家相近。随着泰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一些东南亚邻国廉价劳动力的激烈竞争,其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性下降,出口减少,导致了贸易赤字的恶化。其次,泰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过早地降低关税,也不利于保护本国的产品,从而加剧了对外贸易的不平衡。第三,多年来,泰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来料加工业上,尤其是电子产品的加工上。这些行业的产品零件大多从国外进口,国产化率低,外商只是利用泰国的廉价劳动力进行产品的组装和加工。据统计,泰国外商投资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中,仅进口零件的成本就占了60%。因此,这部分产品的出口并不能有助于泰国经常项目的改善。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自1977年以来,泰国的经常项目一直存在赤字。1994年泰国的经济项目赤字为80亿美元,1995年为135亿美元,今年一季度更增至33亿美元。经常项目赤字的持续存在,给实行钉住汇率制度的泰铢施加了巨大的贬值压力,并使得国际投机力量有机可乘。









二、东南亚货币危机与1995年墨西哥货币危机的比较与分析









  此次东南亚货币危机的发展无疑给东南亚的经济发展前景抹上了阴影,但与两年前的墨西哥金融危机相比,亚洲的货币冲击对经济金融的影响要小得多,这是由于亚洲各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和国际资本流动的环境要比两年前好得多。具体而言,









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决定了亚洲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远远小于墨西哥金融危机:









1、两者产生的根源有着显著的不同。









  墨西哥危机的产生主要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墨西哥政府在1995年初无力偿付外债,导致公众对政府失去信心,引致宏观经济的崩溃。1994年底,墨西哥的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是其当年储备规模的12.3倍,与其所持有的外汇储备规模相比,其相对规模显然太大,而且,其所负担的公共债务中,相当的部分是短期外币票据,政府的对外支付压力很大。二是1994年,美联储为防止国内通货膨胀上升,数度提高美元基准利率,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导致墨西哥资本大量流出。









  相反,东南亚各国多年来一直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虽然印尼和菲律宾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6.6%和47%,远远高于墨西哥的水平,但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公共债务规模分别为其外汇储备的4.8、0.5、4.3和0.6









倍,远远低于墨西哥的水平。并且,四国债务中的很大部分是长期优惠贷款,政府所面临的支付压力较小。因此,虽然发生了货币冲击,投资者并未对东南亚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以及东南亚经济前景丧失信心。









  另一方面,与墨西哥金融危机发生时的国际背景不同,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夕,美元利率相对稳定,各国经济中不存在大量的资本外逃,货币冲击对东南亚各国的经济金融市场也不会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2、此次东南亚货币冲击的波及效应要远远小于1995年初的拉丁美洲金融危机,因为









----亚洲的资本流入较拉美更为稳定:传统上,亚洲各国的资本流入主要依靠外国直接投资与政府优惠贷款。1996年,亚洲各国的净资本流入中有53%是外国直接投









资,而拉丁美洲的这一比率在1996年为37%,1994年为41%。同时,亚洲对变化无常的证券投资的依赖性要比拉丁美洲小得多,去年,证券投资占亚洲资本流入的比重为11%,而拉丁美洲却为24%,1994年更高达26%。









----与拉美国家相比,亚洲各国的对外状况更为良好:虽然墨西哥危机与最近的东南亚货币危机都是由经常项目赤字和币值高估引发的,但拉丁美洲的整体经常项目逆差水平几乎高达东南亚各国的两倍。1994年墨西哥危机爆发时,拉丁美洲的经常









项目赤字达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3%左右,而去年亚洲的经常项目赤字仅为国内生产总值的1.6%。









  此外,亚洲各国持有的大量外汇储备也是亚洲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另一个保护层。去年底,除日本以外的十个主要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相当于这一地区5个月的进口量,大大高于墨西哥1994年底0.7个月的水平。与此同时,亚洲各国持有的外









汇储备水平差别较小,范围从2.8个月到9.1个月,而墨西哥危机时期,拉丁美洲各国外汇储备相当于进口的时期从0.7个月到10.4个月不等。外汇储备相当于进口的时期,外汇储备的平均水平较高,差异较小,使亚洲各国经济金融发展较为均衡,









投机力量也难以对薄弱环节发动长期进攻。









----与拉丁美洲相比,亚洲各国的金融体制更为完善,金融机构的运行也更为稳健:金融机构既可以传导货币冲击,又可以缓冲外部冲击,这主要取决于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泰国此次爆发货币冲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源于部分财务公司的高风险运作。在亚洲各国,银行在金融机构中的份额普遍低于拉丁美洲国家,其资本市场更为发达,企业获取本地资本的渠道更多。金融中介的多样化帮助了亚洲各国缓解银行经营状况不好对经济的不良影响。









  就银行体系而言,亚洲各国银行的经营状况也较拉美各国为好。穆迪公司对亚洲各国主要银行的信用评级普遍高于拉美各国,并且,亚洲银行的贷款----存款比例一般都在80%以下,信贷的快速增长大多得到了存款增长的支持。 







当前国际金融发展形势及其对策思考









1998年是国际金融领域自70年代以来,动荡剧烈、影响最广、风险最为严重的一年。也是对世界经济贸易产生负面影响最深的一年。









1999年伊始,欧元启动改变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它将对国际支持、国际储备、资本市场、银行业,欧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诸方面产生影响;紧接着巴西雷亚尔大幅度贬值,经济金融陷入困境;2月以来,欧元对美元从坚稳走向疲软,日元对美元也是忽起忽落,九月份又大幅度上涨,亚洲经济金融危机已缓和并走向复苏,但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
作者: sacrifice    时间: 06-4-21 13:47
一、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全球化对金融联动作用加大












    1998年,全球贸易总额近7万亿美元,跨国直接投资高达4400亿美元,国际大型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兼并、扩张和发展,表明全球经济相互融合程度加深。也就是说,当今任何国家不可能脱离国际分工和依存关系保持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经济。这种相互依存,就要求各国之间进行经济技术合作、知识信息交流。当然,这种依存合作并不是没有竞争,相反,在经济、金融、贸易、技术等方面开展日趋剧烈的竞争。竞争虽然剧烈,从某个局部看甚至你死我活,但总体看,它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正是由于全球经济的相互依存、合作、竞争和发展,使得各国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也愈深。一国一旦经济金融出了问题,也必然直接、间接影响连带它国,造成全球的动荡的冲击。






   (二)金融自由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国际资本跨国性转移愈加频繁,规模日益扩大,迫使西方国家不得不放松管制,金融自由化成为不可逆转。主要表现在利率自由化,金融业务自由化和金融市场自由化三个方面。特别是90年代以来,金融资产扩张的速度大大超过经济贸易增长速度。国际金融交易的基础原本是国际贸易,但以投机牟利的货币资本可以不依附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运动,同样可获得增值机会,有时候利润比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要高得多,成为一种特殊牟利资本。这些数以万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活跃在股票、债券、外汇和黄金市场上追逐投机牟利,它有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经济发展,把某些矛盾和问题转移到金融领域,暂时出现经济金融的虚假繁荣。然而,金融商品价格、国际资本移动,除受经济因素影响外,还受非经济因素、短期投机因素、心理预期因素的影响,这种交易和转移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投机性和破坏性。货币资本严重脱离商品生产的基础,虚拟(泡沫)经济的扩张速度大大超过“实体”经济发展速度,迟早要出问题,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规律。1997年7月以来的亚洲金融风暴,虽有其自身的内因,但与国际资本的快速、频繁大进大出、兴风作浪不无关系。






   (三)国际货币金融和监管体系严重不适应






    自从七十年代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黄金与货币切断了联系。目前实行的是多元化的信用本位制,多数国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美元在国际支持和储备中仍然起着主导作用,不少国家货币仍然依附美元。这种货币制度本身就助长信用膨胀和资金流动。为此,二十多年来,每当国际金融领域出现动荡的问题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就协调各国金融货币政策、疏通国际资本流动、解决流通手段、储备资产、信贷资金、汇率以及债权、债务的问题上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国际货币制度以及国际金融机构已不适应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发展带来的风险和总是。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和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对银行的监管条例还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如何对付非金融机构及投资者的过度行为,如何进一步就国际资本流动进行有效监管,对危害性的过度交易作出界定,增强业务透明度,完善和建立紧急援助资金,制定有效游戏规则和预警机制,这些都是国际金融机构和各国政府面临的严重考验。虽然各国存在各种矛盾和斗争,估计在某些方面会取得一定成效,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国际金融领域的稳定。






   (四)政治因素对金融干扰加重






    印尼金融危机引起社会动荡,造成社会持续的不稳定,经济的负增长,进而导致政局的变更。韩国也更换了总统,东南亚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日本经济不景气、银行坏帐严重,证券公司舞弊地为引起政府要员,特别是财政金融领导人的更换。俄罗斯金融危机又引起总理等一些高层人员的更迭。巴西金融危机后,中央银行行长二度更换。美国、欧洲、日本受到国际金融经济大背景的牵制和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使政治问题各种矛盾更加突出,甚至造成某些地区国际关系的紧张。






    当然,政治外交关系的背后,这是经济利益的关系,这是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特点。由于在金融动荡中融入较强的政治色彩,加重了金融问题的严重性。“提倡对话,反对对抗”,加强国际经济金融的合作,避免和减少由于政治因素对经济金融造成的干扰和冲击,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






    (五)经济发展、金融安全成为国际社会所共识






    1999年世界经济增长缓慢,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经济有可能走出谷底;欧盟经济增长滞缓;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虽然有保持增长的条件,但是能否排除国际金融动荡的影响,特别是受日本、俄罗斯、以及拉美巴西经济金融危机的干扰;如何避免出现股票的暴跌,导致美国经济大幅度放慢,从而引起世界经济的衰退等,成为国际经济界最为担心的问题。













    为此,各国政府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注重高科技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努力创造一个国际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特别是重视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金融安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缓解和防范金融危机的扩大和蔓延,以确保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已发展成为国际社会所共识。






   (六)国际金融的不稳定性继续存在






     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平衡性以及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所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如何去适应和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协调各国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是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机构的改革要获得真正的成效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经济全球化可带来的联动影响不能低估。






     欧元启动后,从长期看有助于欧洲经济发展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但是超国家的欧洲中央银行在当前欧盟各国分别掌握国家政权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和运作统一的货币金融政策将会产生难度。因为十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宏观上仍存在着差异,各国的财政政策与欧洲统一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加这普遍面临高失业,这必然影响欧元币值的稳定,对欧元进程带来挫折和不稳定性。此外日本和拉美潜在的金融风险和银行体系的脆弱随时可能掀起全球危机的浪潮。






    (七)外汇市场仍有较大的波动






    今年国际外汇市场仍然出现了大的波动,日本经济和金融状况是市场波动和风险的主要威胁。日本经济要走出衰退,金融要出现转机步履艰难。日本是牵连亚洲,影响美国、俄罗斯、西欧经济金融关系中的重要环节。欧元启动后,日本极力主张促成日元与美元、欧元相等的地位,西方就建立三大货币浮动汇率制进行讨论,但会议分歧严重,没有达成协议。因此,反过来可能会增大三大货币之间的竞争,加大汇率的波动幅度。今年7月,欧元总美元跌至1:1.01的低点,九月下旬,美元兑日元又跌破1:105的水平,就是佐证。






    总的看来,美元在西方外汇市场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鉴于美国经济状况相对较好,利率水平也高于其它主要西方国家,美元仍将保持相对稳定。但是今年美国外贸和经常项目逆差将继续扩大,随着欧元资本市场的扩大和欧元投资的增加,以及日本经济的复苏,美元也会面临一定的压力。






    自从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该地区国家的货币纷纷贬值,加剧了对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但是,从我国国际收支来看,经常项目和久贸都是连年顺差,国家外汇储备1998年年底为1450亿美元,国民经济呈持续稳定发展,因此人民币完全可以保持稳定,没有必要贬值,这对国际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虽然,近期内,从国际商品市场竞争角度来看,尚不会对我对外贸易产生过大影响,但中长期的影响仍然会发生。但从当前东南亚国家对美元汇率已有大幅度回升来看,其影响将会有可能缩小。






   二、几点对策思考






   (一)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金融贸易自由化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转、抗拒的潮流,虽然它有某些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关系活动与交流。在加强国际贸易、投资、劳务、技术合作时,要清醒地看到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律。当前世界政治处于多极化的格局,世界货币多元化不可逆转,美元、欧元和日元将处于相互抗衡的局面,但又要认真分析他们联合妥协的一面,同时也应充分估计国际资本流动的投机性和破坏性。因此,如何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完善和调整我国对外经济金融关系,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经贸金融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二)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目标和规划。处理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协调、均衡关系。处理好改革与开放,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发展的均衡关系。做好国内经济工作,增强承受御风险的能力,使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三)利用引导好虚拟资本、学会驾驭虚拟资本的能力。凡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不可避免产生虚拟资本,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股票、证券上市的规模必然增大,就会引发巨额资金的频繁流动,同时带来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为此要对股市发行进行规范,加强管理和监督,把资金引入国家急需的投资渠道。借鉴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加强对外资流入的监测和管理,具体可采取征收交易税、存款准备金和规定存取量低时限等,防止巨大的频繁的短期资金流出、流入,可能对国内货币政策乃至经济运行造成严重干扰。






   (四)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继续开放金融市场,保证各项外资政策的统一性和稳定性。继续吸引外资,把资金引导到生产性、技术性的行业上去。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鉴于今年四方经济增长滞缓,国际资本市场利率将保持低水平,有利于我国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筹资。注意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平衡。






   (五)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化的转换和迅速提高我国金融体系中作为主体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理顺商业银行内部及外部各方面的关系,改进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和有效的管理办法,提高资产质量特别是信贷资产质量。保持人民币对内、外币值的稳定,促进经济结构高速和经济发展,保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加强金融监管力度,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监管核心原则的要求,采取必要措施建立和健全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监管体系,对国内外金融机构进行严格的监管,扩大、提高和增强我国监管队伍的人数及他们的素质和水平。






   (六)认真、细致地做好加入世贸组织的各项准备,必须逐步有序地开放国内市场,特别是要谨慎处理好开放资本市场与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的关系。对我国现行浮动汇率制度与外经贸关系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利弊作全面的总结。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人民币不急于实行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






   (七)对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动态和信息要进行跟踪和分析。深入研究国际重大事件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世界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如亚洲、俄罗斯、拉美的金融动荡及欧元的启动对我国经贸、金融、外汇储备等带来的影响,及时制定应采取的对策。应从理论上对周期性经济危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银行业危机,跨国公司发展,兼并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对世界经济、金融、贸易、尤其是我国的影响进入深入研究。
作者: sacrifice    时间: 06-4-21 13:47
第九章  中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



学习重点: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形式,我国对外债的管理,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我国加强金融安全的措施。我国对外投资的基本方式,我国对外投资的管理。






一、利用外资对经济发展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






1、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微观效应


(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投资率逐年提高,外商投资 成为筹措和实现投资扩大的一条重要途径。


(2)兴办的三资企业中,外商以即期设备作为投资的占总投资的70%。


(3)我国经济建设中资金来源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一直重要的力量。


2、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效应。


(1)缓解了我国就业压力。


(2)制造业中,外商投资企业的增长对国内工业经济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


(3)外贸企业吸收了我国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4)投资中以货币形式流入的,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


(5)出口创汇型企业。


二、利用外资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具体表现在:


1、外资垄断


外资通过并购控股对我国某些部门和行业构成了事实上的垄断,使我国已经或整正在失去对这些部门和行业的经济控制权。


2、市场瓜分


外资企业通过名牌战略、低价倾销手段攻占我国市场,抢夺市场份额。


3、产业结构失衡


外商投资大量进入,也给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产品升级换代带来了一定程度影响。一方面使本来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更糟;另一方面使我们的某些强项产业失去优势。


4、操作上的弄虚作假


外商与我国企业合资、合作过程中,通过种种方式侵吞我国国有资产。
作者: shuyecao    时间: 09-10-21 12: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bbs.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