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ABBA法是怎么回事? [打印本页]

作者: xiaomaoya    时间: 09-7-9 12: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xiahzhu    时间: 09-7-9 18:05
A:误差是1   B:误差是2  B:误差是3  A:误差是4
两个A的误差和是5,两个B是误差和也是5,所以误差平衡了
ABBA是用来平衡顺序误差的啊
作者: 赖赖    时间: 09-7-9 18:58
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都是因为被试长时间从事相同的练习而产生的,前者是因为越发熟悉实验情景而水平提升,后者因为老做同样的事情厌烦疲劳~连续看几个小时同一门课谁都烦~~
而ABBA是其实是针对只存在两个变量时先完成所有A实验再做所有B试验这种情况加以平衡的,这种两者交替进行才有新鲜感吗~
作者: livi915    时间: 09-7-9 23:08
标题: 回复 #1 xiaomaoya 的帖子
你说的是心理物理法中的最小差异法吧
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会造成阈限变大和变小  
用ABBA 正好中和了阈限的误差  两个变大和两个变小=没变
作者: 花开中科    时间: 09-7-11 00:07
现在测试开始,先用A,然后被试就要领悟一些技巧了,这时候如果再用A,被试也许会用自己体会出来的技巧测试,这样影响了测试的结果,同时也会因为失去了新鲜感而感到疲倦,真没意思,老来这一套。所以这时候要换成B,哇,新的!和一开始见到A是一样的感觉,并且也因为是新的,所以没有了练习效应。后面同上。。。。
作者: livi915    时间: 09-7-11 00:12
标题: 回复 #5 花开中科 的帖子
这个解释 挺像上课时老师说的
作者: polly8206    时间: 09-7-11 11:09
我觉得上楼说得生动,那为什么不用ABAB,不是更好,因为ABBA,中,两次B不是又会产生练习误差与疲劳误差
作者: 笔为剑    时间: 09-7-12 13:27
原帖由 polly8206 于 2009-7-11 11:09 发表
我觉得上楼说得生动,那为什么不用ABAB,不是更好,因为ABBA,中,两次B不是又会产生练习误差与疲劳误差


两次B会产生练习误差与疲劳误差,这个没错。
所以,有时候用ABA设计。
但ABBA也有一些好处……我说不清楚,建议多看几本实验心理学的书。
作者: buding159669    时间: 09-7-12 19: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麦斯威尔    时间: 09-7-12 20:39
abba,使得a和b来回交替,能够抵消abab这样的设计引起的a和b两者因顺序效应引起的误差,在疲劳和练习方面,两者在前在后的次数能够相互抵消。   
而abab这样 每次就ab为单位来说,每次都是a先b后,如果说有疲劳误差的话,b的疲劳应该比a大;另外先进行的a可能会对后面的b产生一定的练习,每次都是ab ab ab这样,必然引起a、b两者之间顺序上的一些额外变量不均等
作者: vanny    时间: 09-7-12 21:07
简单的来说,比如在一个最小变化法里的应用,A代表从+到-,B代表从-到+,这样就不存在两次B之间的疲劳与联系了,因为ABBA要四个一起来看。
比如随着练习,被试的反应时越来越短依次为4321(当然实际没这么夸张),那就是1+4=5=2+3
而随着疲劳被试的反应时越来越长为1234,那就是1+4=5=2+3嘛
实际情况是练习和疲劳都有,循环情况下可以认为是抵消的,这个只是我用来记忆的,不严谨的很。
作者: livi915    时间: 09-7-12 21:12
原帖由 麦斯威尔 于 2009-7-12 20:39 发表
abba,使得a和b来回交替,能够抵消abab这样的设计引起的a和b两者因顺序效应引起的误差,在疲劳和练习方面,两者在前在后的次数能够相互抵消。   
而abab这样 每次就ab为单位来说,每次都是a先b后,如果说有疲 ...

赞成你的说法
作者: xiaomaoya    时间: 09-7-13 06: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unlunxuan    时间: 09-7-14 00:15
ABBA法是心理学试验中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不仅用在传统心理物理法上,也可以用在试验设计里面,至于解释倒没有解释的,很简单的问题,用来平衡某种心理顺差的,或者实验的顺序。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bbs.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