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各校部分历年真题整理帖子,欢迎更贴 [打印本页]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8:54
标题: 各校部分历年真题整理帖子,欢迎更贴
以下帖子依次是

2004年以前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北京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中科院心理所 >>  
西南大学 >>     
首都师范大学 >>       
武汉大学 >>      
浙江大学 >>
华南师范大学 >>  
西北师范大学 >>       
天津师范大学 >>       
杭州大学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四川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浙江师范大学 >>        
中山大学 >>   
清华大学 >>       
苏州大学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湖南师范大学 >>     
天津大学 >>     
上海师范大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南京医科大学 >>       
北京医科大学 >>     
暨南大学 >>










北大心理系1998研究生入学考试实验心理学真题

一、 名词解释(35分):内隐记忆、沃尔夫假说、(心理物理法)常误、交互作用、(

记忆)主观组织、话在嘴边现象(tip-of-the-tongue)、stroop效应

二、 不同感官的敏感性能比较吗?如能,怎样比较?如不能,为什么?(10分)

三、 恒定刺激法中,允许被试作三类反应有什么缺点?(10分)

四、 信号检测论中评价法的击中率和虚假率为什么都是累积概率?(10分)

五、 A、B是两个自变量,各有两个水平,如A为组内设计,B为组间设计,试说明在一项

混合设计中具体的实验过程(程序)是怎样的?(15分)

六、 两个平均数差异显著性的检验中,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各有什么意义?(10分)

七、 有人要了解手动作的稳定性是否受情绪的影响,他让青年组在兴奋状态测定,平均

得10分,让老年组在安静中测定,平均得9分。经过统计检验,两组手稳定性得分差异不

显著,因此他下结论说:手动作稳定性不受情绪的影响。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为

什么?

  

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 考试时间:2000年1月23日上午

招生专业:所有专业 研究方向:所有方向

指导教师:

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每小题选择出一个你认为最适合的答案,并直接在答案编号上用“○”圈出你的选择.

  

l、心理学研究:

1)灵魂 2)行为 3)行为与意识 4)躯体与神经

2、心理学研究的数据是:

l)刺激 2)行为 3)变量 4)行为反应的描述

3、心理学的研究假设是:

1)关于概念的陈述 2)关于规律或关系的可检验的陈述

3)关于事物变化的陈述 4)关于概率可能性的陈述

4、 Oedlpus complex是______提出来的。

1)荣格 2)埃里克森 3)弗罗伊德 4)霍妮

5.随机样本可用于防止:

1)归因偏差 2)实验者期望误差 3)皮克马力翁效应 4)自我证验预言

6、操作定义的意义在于使研究:

l)变量可测量 2)标准化 3)可重复 4)以上都对

7.跨文化比较属于:。

1)基本研究方法 2)综合研究方法 3)时间序列法 4)空间比较法

8、同化过程是

1)和感觉运动阶段相对应的过程 2)修改图式的过程

3)与表征思维相对应的过程 4)与顺应相对应的过程

9、客体自我中心主要是______的特征。

1)感觉运动阶段 2)口唇期 3)心理社会适应阶段 4)前运算阶段

10、下列哪个结构和情绪关系最小?

1)外侧膝状体 2)边缘叶 3)扣带回 4)丘脑

11、Hermann Grid引起:

1)感觉错觉 2)幻觉 3)视觉诱导 4)知觉错觉

12、下列哪一个概念与其他三个关系最小?

l)Steven定律 2)Fechner定律 3)幂函数定律 4)数值估计法

13、下列哪个结构对眼睛改变光路贡献最小?

1)角膜 2)水晶体 3)虹膜 4)睫状肌

14、下列哪种现象和其他三种有所不同?

1)感觉对比 2)感觉适应 3)感觉后像 4)闪光融合

15、下列哪种现象与其他三种有所不同?

1)知觉整合 2)主观轮廓 3)相似性原则 4)知觉定式

16、下列哪种现象不是意识状态的正常变体?

1)睡眠 2)白日梦 3)幻想 4)幻觉

17、酒精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

1)兴奋剂 2)抑制剂 3)致幻剂 4)催动剂

18、学习的机制不包括下列哪种现象?

1)组块 2)模仿 3)条件作用 4)顿悟

19、认为当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匹配时激励效果最大的理论是____理论

1)x 2)y 3)v 4)z

20、下列哪种解释饥饿检测的理论与其他三种特性不同?

1)胃收缩理论 2)葡萄糖理论 3)脂肪理论 4)丘脑理论

21、下列哪种现象与其他三种有所不同?

1)组块 2)复述 3)选择注意 4)编码

22、下列哪种方法与其他三种在某种意义上有所不同?

1)EEG 2)MEG 3)EMG 4)fMRI

23、双重编码理论是指:;

1)视觉和听觉 2)语义和形象 3)语言和听觉 4)概念和图像

24、下列哪种方法与其他三种特性上有所不同?

1)MMPI 2)TAT 3)CPI 4)BDI

25、下列哪种概念与其他三种有所不同?

1)代偿 2)集体无意识 3)原型 4)高峰经验

  

二、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l、试比较学习机制的不同理论,并给出你的分析与思考(25分)

2、试比较阶段论与渐进论,并给出你的分析与思考( 25分)

  

北京大学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实验心理学 考试时间:2000年1月23日下午

招生专业:所有专业 研究方向:所有方向

指导老师:

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双盲实验

2.潘弄区(潘弄范围,panum)

3.认知失调

4.词频效应

5.感觉剥夺

6.等响曲线

  

二、简述非实验研究方法(10分)

  

三、什么是月亮错觉?如何解译这种现象?(10分)

  

四、请设计实验说明在系列位置效应实验中如何防止项目本身与系列位置的混淆。(10分)

  

五、简述艾宾浩斯(H.Ebbingbaus)和巴特利特(F.C.Bartlett)在记忆研究方法上的主要区别(10分)

  

六、有一项实验研究是这样进行的:对同一被试给予不同浓度的柠檬酸和蔗糖溶液,让他用数量估计法进行反应,报告他尝味后感觉的大小

  

。与此同时,记录他的鼓索神经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结果如图所示。+字的连线代表味的感觉强度对柠檬酸或蔗糖溶液浓度的依赖,而圆圈的

  

连线表示鼓索神经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对柠檬酸或蔗糖溶液浓度的依赖。纵、横坐标都是对数单位。请解释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证明了什么规

  

律。(10分)

(附图略)

  

七、请设计实验说明如何用信号检测论的方法研究不同医疗诊断技术(CT、MRI、PET等脑成像技术)的准确性(20分)

  

  

  

启用前机密 北京大学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心理统计 考试时间:2001-1-15上午

招生专业: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研究方向:所有方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三位研究者评价人们对四种速食面品牌的喜好程度。研究者甲让评定者先挑出最喜欢的品牌,然后挑出剩下三种品牌中最喜欢的,最后再挑出剩下两种品牌中比较喜欢的。研究者乙让评定者将四种品牌分别给予1-5的likert等级评定,(1表示非常不喜欢,5表示非常喜欢),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品牌。研究者甲,乙,丙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分别是:

a)类目型---顺序型---计数型

b)顺序型---等距型---类目型

c)顺序型---等距型---顺序型

d)顺序型---等比型---计数型

2. 一位教授计算了全班20个同学考试成绩的均值,中数和众数,发现大部分同学的考试成绩集中于高分段。下面哪句话不可能是正确的?

a)全班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均值

b)全班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中数

C)全班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众数

d)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是负偏态分布

3.一个N=10的总体,SS=200。其高差的和Σ(X-u)是:

a)14.14

b)200

C)数据不足,无法计算

d)以上都不对

4. 方差分析中,F(2,24)=0.90。F检验的结果:

a)不显著

b)显著

c)查表才能确定

d)此结果是不可能的

5.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中,在各组均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被试间差异增加

a)会减少组间方差

b)会减少误差方差

c)会使F值降低

d)F值保持不变

6.什么情况下样本均值分布是正态分布?

a)总体分布是正态分布

b)样本容量在30以上

c)a)和b)同时满足

d)a)或b)之中任意一个条件满足

7.以下关于假设检验的命题,哪一个是正确的?

a)如果H0在 a=.05的单侧检验中被接受,那么H0在a=.05的双侧检验中一定会被接受

b)如果t的观测值大于t的临界值,一定可以拒绝H0

C)如果H0在a=.05的水平上被拒绝,那么H0在a=.01的水平上一定会被拒绝

d)在某一次实验中,如果实验者甲用a=.05的标准,实验者乙用a=.01的标准。实验者甲犯II类错误的概率一定会大于实验者乙。

8.某内外向量表分数范围在1到10之间。随机抽取一个n=25的样本,其分布接近正态分布。该样本均值的标准误应当最接近下面哪一个数值:

a)0.2

b)0.5

c)l.0

d)数据不足,无法估算

9.让64位大学生品尝A,B两种品牌的可乐并选择一种自己比较喜欢的。如果这两种品牌的可乐味道实际没有任何区别,有39人或39人以上选择品牌B的概率是(不查表):

a)2.28%

b)4.01%

c)5.21%

d)39.06%

10.在多元回归的方法中,除哪种方法外,各预测源进入回归方程的次序是单纯由统计数据决定的:

a)逐步回归

b)层次回归

c)向前法

d)后退法

  

二.填空(每题3分,共30分)

1. 对于下列实验数据:

1,100,11,9,5,6,9,9,7,11,

描述其集中趋势用____最为适宜,其值是____。

2.一个n=10的样本其均值是21。在这个样本中增添了一个分数,得到的新样本均值是25。这个增添的分数值为_____。

3. 一个n=7的样本,分数为8431。8432,8435,8432,8436,8433,8434。其和方SS为___

4. 正态分布中Z分数在-2.58至-1.65之间的区域占整个分布面积的_____

5.一个总体的均值和标准基是u=100,σ=15。如果将这个分布转换成u=50,σ=20的分布,原来的120分在新的分布中应该是_____分。

6.一个正态总体,u=70,σ=20,从中随机抽取 n=16的样本,得到样本均值大于75的概率是_____(不查表)。

7. 一对n=6的变量X,Y的方差分别为8和18,离均差的乘积和是SP=40,变量X,Y积差相关系数是_____。

8.一位研究者报告3*2的方差分析中,对其中一个因素主效应F检验的结果是F(2,24)=5.92。根据此结果可知研究中有_____个被试。

9. 一位研究者随机抽取了n=3000的企业人员样本,发现管理素质量表分数与管理绩效指标的相关是.62。另一位研究者随机抽取了n=80的银行支行经理,发现同样的管理素质量表分数与同样的管理绩效指标的相关仅为.21。你如何解释这个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0.一位研究者用一个n=25的样本得到90%的置信区间是87±10。如果他需要置信区间的宽度在10或10以内,而置信度仍为90%,他至少需要的样本客量为n=____。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一位研究者收集其实验的样本组成如下。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概括,并用论文格式报告

性别 年级 年龄

女 3 26

女 1 22

女 3 25

女 3 26

男 1 23

女 2 23

男 1 26

女 1 22

女 1 23

女 4 25

女 1 23

女 1 22

2.一位研究者用心理量表测量大学生的内外控倾向。随机抽取了一个有8位男生,8位女生的样本。男生组样本均值X=11.4,SS=26;女生组样本均值X=13.9,SS=30。对总体均值的差异作置信度为80%的区间估计。

3.社会学家发现儿童早期被虐待可能导致青年期的犯罪行为。选取了25个罪犯和25个大学生,询问其早期被虐待经历,结果的次数分布如下。罪犯是否比大学生有更多的早期被虐待经历?用a=.05的标准作假设检验

无早期被虐待经历 有早期被虐待经历

罪犯 9 16

大学生 19 6

4. 8位电脑专家对4种防病毒软件性能进行1-10的等距评定,(1表示非常不好,10表示非常优越)下列方差分析表总结了评估结果。填充表的值。并对假设检验做出结论。

来源 SS df MS

处理间 270 __ __ F=9

处理内 ___ __

______ ___ __

______ ___ __ __

总和 680 __

5.下面是对8个项目作主成分分析的旋转后因素载荷矩阵:

因素I 因素II 因素III 因素IV

项目1 .81 .05 .20 .13

项目2 .78 .21 .01 .12

项目3 .65 -.04 .11 .29

项目4 .22 .78 .09 .33

项目5 .02 .69 .36 .28

项目6 .11 .55 .22 -.20

项目7 .08 .25 .39 .19

项目8 -.13 .20 .28 .30

1)简略描述表中的结果

2)利用已知的数据,粗略绘出所给出4个因素的碎石图(Scree plot)

3)你对研究者选取因素的个数有何评论

  

四.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欲考察放松训练对考试焦虑的疗效,研究者A,B,C,D的研究设计,

a)研究者A先记录了所有被试的基线焦虑水平。然后所有被试接受放松训练3周。之后研究者测量了所有被试治疗后的焦虑水平

b)研究者B把被试随机分成两组,记录了所有被试的基线焦虑水平。其中一组接受放松训练3周,另一组作为控制组,未接受处理。之后研究者测量了两个组在考试情境下的焦虑水平

C)研究者C将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接受放松训练3周,另一组作为控制组,未接受处理。三周后,研究者测量了两组被试的焦虑水平

d)研究者D将被试根据他们的自尊水平和平均绩点两两匹配成被试对,然后分成两个匹配组。其中一组接受放松训练3周,另一组作为控制组,未接受处理。三周后,研究者测量了两组被试的焦虑水平

为上述研究设计提出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并比较每种研究设计在统计分析角度的异同。

  

2. 一位教育学教师让每个学生报告他们用于准备考试的时间和考试时答错的题目数:

准备考试的小时数 答错的题目数

4 5

0 12

2 3

2 3

3 1

6 4

a)计算用于准备考试的时间和考试时答错的题目数之间的积差相关系数

b)计算用于准备考试的时间和考试时答错的题目数之间的等级相关系数

c)忽略样本客量的问题,解释两种相关系数的大小为何有差异,在上述数据中,你认为哪种更准确地反映了数据的关系?

  

试卷附表为一张t表,一张F表,此处略过

[ 本帖最后由 徐静蕾 于 2006-5-8 07:13 PM 编辑 ]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8:54
2002北京大学心理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普通心理学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个概念与其他关系最小?

a、人本主义 b、存在主义 c、自我实现 d、自我理想

2、下列哪种理论是微范式?

a、原型理论 b、特征分析 c、精神分析 d、平行加工

3、工儿童观察和学习父母的行为与体验,叫做

a、认证 b、认可 c、认定 d、认同

4、为了避免主试与被试的期望误差,应该

a、随机抽样 b、设立对照组 c、使用双育实验 d、自然观察

5、社会化开始于儿童的那一个阶段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依恋的主要特征是

a、认知性 b、情绪性 c、兴奋性 d、阶段性

7、信号侦察论认为

a、只有唯一的一个域限 b、有多个域限 c、不存在唯一域限 d、有无限多个域限

8、哪一类细胞的感受器是中心环绕性?

a、双极细胞 b、神经节细胞 c、外侧漆状体 d、a和b e、b和c

9、定位理论曾经用来解释

a、嗅觉 b、味觉 c、空间知觉 d、平衡觉

10、在一个暗室里看到一个静止的光点移动的现象叫做

a、似动 b、动景运动 c、自主运动 d、心灵致动

11、把一串点知觉为一条虚线的现象叫做

a、整体知觉 b、良好图形 c、空间频率整合 d、主观轮廓

12、下列哪种过定与其他过程不相同?

a、知觉恒常性 b、知觉防御 C、图形背景转换 d、选择注意

13、三原色理论不能解释哪些现象?

a、颜色负后效 b、红绿色盲 c、加法原则 d、a农b

14、前注意过程是

a、无意识的 b、前意识的 c、潜意识的 d、非意识的

15、对经过联结作用处理的中性刺激可在其中一个中性刺激形成条件作用后另一个自动获得条件刺激的特性,这叫做:

a、自动恢复 b、二级条件作用 c、感觉条件作用 d、诱发行为

16、主张员工价值观与组织目标契合时,员工动机、土气最高的理论是

a、x理论 b、y理论 c、v理论 d、z理论

17、下列哪个理论与其他理论更不相同?

a、双因素理论 b、激活理论 C、归因理论 d、认知理论

18、下列那种现象不能证明短时记忆的存汪?

a、系列位置效应 b、近因效应 c、顺行遗忘 d、前摄抑制

19、下列哪种技术不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方法?

a、出声报告 b、诱发电位 c、注视时间 d、自由算法

20、有研究认为智力只能解释成功度.大约变异20%;情绪智力解释其余80%,那么下列哪种推论最恰当?

a、智力传统概念应该修正 b、IQ=1/4EQ c、智力=EQ/IQ d、智力对成功的作用只有1/5

  

二、判断题

1、行为是指有机体的适应。

2、引起行为的外界因素叫刺激。

3、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电传导完成的。

4、大脑皮层分为初级感觉区、初级运动区和言语区。

5、对刺激进行加工的基本条件是大脑要意识到刺激。

6、催眠治疗往往很快见效。

7、人对外界输入信息的精细加工和整合都发生在注意的状态下。

8、快速眼动睡眠是睡眠周期中最后一个时期。

9、颜色是视觉中最重要的物理属性之一。

10、马赫带是明暗交界处,明暗对比被加强的现象,是侧抑制的结果。

11、感觉适应是刺激持续作用的时间积累效果。

12、大小——距离不变是知觉的无意识推理现象。

13、当物体落在两眼视网膜非对应点时产生重影。

14、创造性思维是指发散性思维。

15、头脑中的表象无助于掌握运动技能。

16、诱因指能激起有机体定向行为并满足有机体需要的外在刺激和条件。

17、认知——定向阶段紧张不协调、多余动作多,需要大量意识努力和监控。

18、轻度紧张抑郁有助于练习促进作用。

19、赛斯顿认为能力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构成。

20、比奈智力测量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首次使用智商的概念。

  

三、论述题

你认为心理过程有哪些,试用一个模型整合说明之

  

2002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主观颜色

元正认知觉察

单被试实验设计

双作业操作的互补原则

演绎推论的心理模型理论

  

二、评价法中的标准下的击中率和虚报率为什么都应该是累计概率?

  

三、举例说明中断时间序列设计及其存在的问题

  

四、负启动效应实验是怎样进行的?

  

五、如何用实验测量句子的理解时间?

  

六、如何用实验方法研究汉字的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

  

七、Tulving(1982)等人在正常人被试学习96个低频英语单词,学习后1小时进行再认测验与补笔测验,7天后重复这两次测验,实验结果如下图,请说明实验结果的含义。(图略,见正常人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试验性分离图)

  

2002北京大学心理统计

  

一、选择

1、调查了n=200个不同年龄组的被试对手表显示偏好程度

年龄组 偏好程度

数字显示 针面显示 不确定

30岁或以下 90 40 10

30岁以上 10 40 10

该题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据类型分别是:

a、类目型-顺序型 b、计数型-等比型 c、顺序型-等距型 d、顺序型-命名型

2、某个单峰分布的众数为15,均值是10,这个分布应该是

a、正态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无法确定

3、现有8名面试官对25名求职者的面试过程做等级评定,为了解这8位面试宫的评价一致性程度,最适宜的统计方法是求

a、spearman相关系数 b、积差相关系数 c、肯德尔和谐系数 d、点二列相关系数

4、一个单项选择有48道题,每题有四个被选项,用a=0.05单侧检验标准,至少应对多少题成绩显著优于单凭猜测

a、16题 b、17题 c、18题 d、19题

5、以下关于假设检验的命题哪一个是正确的

a、实验者甲用a=0.05的标准,实验者乙用a=0.01的标准,甲罕犯II类错误的 概率一定会大于乙:

b、统计效力总不会比Alpha水平小 1-b=a

c、扩大样本容量犯II类错误的概率增加

d、两个总体间差异小,正确的拒绝虚无假设的机会增加。

6、一位研究者调查了n=100的大学生每周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医生对其健察状况的总体评价,得到积差相关系数r=.43,由此可以推知以下哪个结论?

a、随机抽取另外100个健康状况低于这次调查平均值的大学生,调查其每周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会得到接近r=.43的积差相关系数

b、用大学生每周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来预测其健康状况的评价准确率为43%

c、大学生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长短影响其健康状况

d、以上都不对,因为不知道r=.43与r=0是否有显著差异

7、已知X和Y的相关系数r1是0.38,在0.05的水平上显著,A与B的相关系数r2是0.18,在0.05的水平上不显著

a、r1与r2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b、r1与r2在统计上肯定有显著差异

c、无法推知r1与r2在统计上差异是否显著

d、r1与r2在统计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8、在回归方程中,原设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当X与Y相关趋近于0时,估计的标准误是怎样变化?

a、不变 b、提高 c、降低 d、也趋近于0

9、在因素分析中,每个因素在所有变量的因素负荷的平方和成为该因素的:

a、贡献率 b、共同性 c、特征值 d、公共因素方差

10、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中。哪一个不是用来决定抽取因素的数目的根据

a、碎石图 b、因素所解释的方差百分比和累计百分比 c、因素的可解释性 d、X是否达到统计的显著性

  

二、填空

1、对于下列样本l、4、3、6、2、7、18、3、7、2、4、3其适宜的集中量数是( ),其值是( ),其适宜的离中量数是( )。

2、有一个学生的成绩低于平均成绩一个标准差,他在该班的百分位点是( )。

3、一组实验分数近似正态分布,其平均分为65.5,标准差为5分,问分数在55.5分和75.5分之间的人数与全体考生总人数的百分比是( )。

4、一般人群中每年溃疡的患病率为40%,在一个200名的CEO的样本中,近12个月中有32个患溃疡。为检验CEO与一般人群溃疡的患病率是否不同,需用( )检验,所得到的统计量为( ),结论为( )。

5、一位研究者报告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中,F检验的结果是F(2,8)=4.29,根据此结果可知此研究有( )个被试。

6、一位研究者调查了n=200的青少年样本,发现阅读分数与某个脑电指标的相关是0.12。他进一步抽取了极端组,发现轻微阅读障碍的儿童与同样指标的相关增加到0.61,你如何解释这个差异( )。

7、用变量X预测变量Y,已知X和方是5,回归线的离差乘积和是10,变量X、Y的均值为X=2,Y=4,预测变量Y的回归方程是( )。

8、有n=102的数据,已知积差相关系数r=0.06,Y的和方SSy=100,如果这些数据作为建立回归方程的根据,则估计的标准误是( )。

9、已知Y的回归方程是Y=2.4X-0.2,SSx=10,SSy=90,SSe=32.40,变量X与Y的积差相关系数是( )。

10、一位专家请5个暴力罪犯和5个大学生写一段文字,然后将其笔记按其字观察反社会人格的程度,从1-10排列,研究者应对其数据进行( )的统计检验。

  

三、简答

1、一位研究者用2*4的方差分析研究成就动机对问题解决的容易程度的影响(成就动机2水平,解决问题的容易程度有4个水平),采取组间设计,设各单位个有6个被试。下列方差分析标总结了实验结果,填充表值:

来源 SS df MS

处理间 280 __

___ __ __ F=

___ __ 48 F=

120 __ __

处理内 ___ __ __ F=

总和 600 __

  

2、学生辅导中心办了一系列学习方法的讲座,为评估整个系列讲座的效果,随机抽取了25个参加讲座的学生,调查了他们在系列讲座开始前那个学期的GPA和系列讲座结束后那个学期的GPA,从差异均值分布看,这25个参加讲座的学生提高了D1=0.72,和方SS=24,用数据来对系列讲座提高GPA的效应进行点估计和90%的区间估计。

  

3、下面的实验表明被试在不同唤醒水平完成不同难度任务的作业成绩,根据假设检验的结果画图,描述并解释任务难度与唤醒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

唤醒水平

低 中 高

n=10 n=10 n=10

  

简单任务 X=80 X=100 X=120

SS=30 SS=36 SS=45

  

复杂任务 n=10 n=10 n=10

X=60 X=100 X=80

SS=42 SS=27 SS=36

ΣX^2=5296

  

4、一位牙究者发现大白鼠在T型迷津实验中有右转弯的偏好,在20次系列实验中,一只大白鼠右转17次,左转3次,用适当的假设检验验证大白鼠在T型迷津中右转弯好偏好是否在统计上显著?

  

5、下面两个表中报告的是研究者建立的预测大学生是否愿意求助心理咨询的回归模型,解释和报告结果。(注:2003年的试题没有英语题)

Model Summary

R R Adjusted Std. Error of charge Statistics

R square R square the Estimate R charge F charge Sig. F charge

Mode

1 .248 .062 .058 17.804 .062 17.040 .000

2 .294 .087 .080 17.598 .025 7.111 .008

  

1 Predictors 对心理咨询的看法

2 Predictors 对心理咨询的看法,遇到的问题类型是否与人际关系有关。

  

Coefficients

Unstandardized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Coefficients t Sig.

Mode B std. Error Beta

1(constant) 25.639 4.164 .248 6.157 .000

对心理咨询的看法 .346 .084 4.128 .000

  

2(constant) 24.510 4.138 .240 5.923 .000

对心理咨询的看法 .335 .083 4.035 .000

  

遇到问题的类型 6.722 2.521. .159 2.667 .008

是否与人际关系有关

  

四、应用题

1、一位研究者对智商与5岁儿童词汇量的关系感兴趣,

A、解释如何用积差相关考察这个问题,具体描述研究者应当如何收集数据?

B、解释如何用卡方独立性检验考察这个问题,具体描述研究者应当如何收集数据?

  

2、下面的实验显示了睡眠剥夺对智力活动的影响,8个被试同意48个小时保持不睡眠,每隔12个小时,研究者给被试若干算术题,表中记录了10分钟内被试正确解决的算术题数目。

睡眠剥夺时间

被试 12 24 36 48

-------------------------------------------

1 8 7 8 6

2 10 12 9 11

3 9 9 8 10

4 7 8 6 6

5 12 10 10 8

6 10 9 12 8

7 7 7 6 8

8 9 10 11 11

根据上述数据,研究者能否做出睡眠剥夺对被试基本智力活动有显著影响的结论?在a=0.05水平作假设检验和事后检验。

   

北京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 招生专业:基础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一、 判断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答题纸上写出答案

1、和基础研究不同,应用科学并不关心如何描述和解释现象。 ( )

2、处于前范式阶段的科学是指虽然在研究的内容上达成一致,但在方法上并没有形成统一。 ( )

3、纵向追踪法的困难在于不能避免不同时代的环境对人的不同的影响。 ( )

4、物理刺激的强度低于绝对阈限时,就不可能引起个体有意识的感知。 ( )

5、颜色知觉拮抗说能解释负后效,但不能解释补色定律。 ( )

6、光能转换发生在神经节细胞。 ( )

7、前注意过程是前意识过程的基础。 ( )

8、Z理论认为员工预期自己的努力所达成的效绩能满足个人愿望时工作的动机最高。 ( )

9、动物也具有“学习学习”的能力。 ( )

10、动物的语言不具有意义性。 ( )

11、白日梦是意识的异常变体。 ( )

12、斯金纳反对使用“工具性”条件作用的概念。 ( )

13、正强化增加行为出现的概率,负强化减少行为出现的概率。 ( )

14、强化或惩罚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之一。 ( )

15、弗里德曼(J.L.Freedman)从社会认知的思想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和社会信念的科学。 ( )

16、多拉德和米勒等人提出德挫折-侵犯理论认为,挫折和侵犯之间存在着必然德联系,有挫折就必然有侵犯。 ( )

17、Krant等人用“海关走私毒品”实验证明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欺骗行为有较高德侦测能力。 ( )

18、阿德勒认为人的个体人格发展德原始动力是人的权利意志。 ( )

19、大多数心理学家用“去抑制”解释为什么饮酒使人变得好斗,认为酒精降低了人们对侵犯行为控制。( )

20、卡尔史密斯(Carl Smith)发现忏悔能使一个人心理好受,从而增加个体德助人行为。 ( )

21、在一个人做完一件无聊的工作之后,给他很少的报酬,会增加他对这项无聊工作的喜欢程度。 ( )

22、在人际吸引中,“辐射效应”或“对比效应”的出现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关系有关,当两个人是朋友关系时,“辐射效应”才出现。 ( )

23、对从众行为的研究表明,团体的规模越大,凝聚力越大,个体的从众行为也越多。( )

24、洛克(Locke)对参与决策的研究发现,参与决策对工作满意感的影响要大于它对生产率的影响。 ( )

25、人们对事物分类时,往往是根据他们对这类事所形成的认知图式。 ( )

26、有关自我展露的研究表明,在异性关系中,男性的自我展露水平比女性高。 ( )

27、扎因斯(Zajonc)用他人的存在解释社会促进现象的产生。 ( )

28、青少年犯罪中最主要的原因往往和学校教育联系在一起。 ( )

29、消除偏见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人们的教育水平,因为受教育越多,人们的偏见就越少。 ( )

30、偏见(Prejudice)倾向于指人的行为,歧视(discrimination)倾向于指人的态度。(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行为主义理论反对研究下列那项内容:

A、学习 B、反应 C、气质 D、技能

2、社会学习理论的理论根源是:

A、心理分析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认知理论

3、哪种理论认为认同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心理机制: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认知理论

4、要避免罗森塔尔效应,须采用哪种技术:

A、双听技术 B、双尾检验 C、双通道技术 D、双盲技术

5、下列那一项不是语言先天获得的证据:

A、过分范化 B、模仿 C、发展的顺序性 D、无模式语言

6、自我中心是哪一个阶段的主要成就:

A、感觉-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7、表征思维是哪一个阶段的主要成就:

A、感觉-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8、向前传导是 的传导规律

A、向上神经元 B、向下神经元 C、联合神经元 D、所有神经元

9、下列哪种错觉发生在感觉水平:

a、赫尔曼错觉 b、月亮错觉 c、缪勒-莱伊尔错觉d、t错觉

10、下列那项不是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

a、空气透视 b、结构梯度 c、运动视差 d、视轴辐合

11、首先提出认知地图概念的是:

a、皮亚杰 b、西蒙 c、托尔曼 d、苛勒

12、下列那项不是人类语言的关键特征:

a、替代性 b、重复性 c、意义性 d、再生性

13、下列哪种部分强化下学习最困难:

a、固定比率 b、变比率 c、定时 d、不定时

14、下列 现象支持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克悠意志控制:

a、二阶段强化 b、感觉预条件作用 c、生物反馈 d、本能转移

15、本质上说,Hull的动机理论和 的理论是十分相似的:

a、弗洛伊德 b、斯金纳 c、铁钦钠 d、缪勒

16、麦独孤(W.McDougall)用 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a、认知过程 b、学习 c、本能 d、社会影响

17、实验社会心理学中第一个有影响的理论是 提出的“社会促进论“

a、崔普里特(N.Triplett) b、阿尔波特(F.H.Allport)

c、罗斯(E.a.Ross) d、勒温(K.Lewin)

18、在20世纪初期,美国大量采用智力测验来 :

a、评估和筛选移民 b、甄别适合超常教育的儿童 c、甄别研究生的适合人选

d、证明智力差异是不同环境影响的结果

19、在维也纳(B.Weiner)的归因模型中, 是稳定的归因:

a、努力 b、心情 c、机遇 d、身体特征

2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思维所依赖的心理结构:

a、概念 b、图式 c、心理映像 d、感觉

21、心理学家Baron在研究犯罪与温度的关系时,发现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犯罪行为与温度呈显出 关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倒U形 d、U形

22、下列哪种说法不属于心理活力学关于意识的观点:

a、可以将意识分为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

b、在意识的结构中,无意识对人的影响最大

c、无意识里面的内容不能够被直接观察到,因此永远不能被人认识到

d、无意识包含人的恐惧、愿望等等

23、偏见主要与态度中的 紧密相关: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自我成分

24、属于消极强化的例子是:

a、惩罚一个孩子让另一个孩子看着 b、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

b、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 d、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

25、以Luce和Raiffa设计的囚犯两难情境为基础的研究发现,双方合作时的结果最好,但这种合作必须以双方相互 为基础:

a、熟悉 b、理解 c、信任 d、竞争

26、先向对方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遭到对方拒绝后,紧接着提出一个小的要求,这时候小的要求被满足的可能性会增加这种技巧叫做 技巧:

a、折扣 b、脚在门槛前 c、门前 d、滚雪球

27、梨格曼(Ringelman)在研究社会懈怠(social loafing)时发现,当8个人一起拉绳子的时候,人均拉力只有 公斤,不到单独拉力的一半:

a、63 b、31 c、53 d、28

28、按照Rremack原理,强化物可以是 的任何事物:

a、能够改变过去的行为规范 b、强化而非处罚行为 c、同无条件刺激联系在一起 d、个体喜欢做

29、Ekman发现一些情绪是普遍存在于各种文化之中,但不包括

a、愤怒 b、惊讶 c、轻蔑 d、悔恨

30、按照Erikson的观点,人格发展的原因在于

a、行为强化或消退 b、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关键挑战

c、学习应付生理需要 d、学习如何爱他人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关于存在独立的短时记忆系统的证据?

2、简述情绪的归因理论?

四、论述题(共25分)

论述心理学对人类学习机制的探索和认识?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8:55
2004北大普通心理学

二、思考题(10*3)
1谈谈如何改善记忆?根据有关理论、概念加以说明
2有人说“中国人整体素质差”,你同意吗?说明理由
3人是有理性的,你认为如何?说明你的观点
三、论述题
论述人格测量的方法,并说明有关理论和其优缺点(20)
2004北大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统计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4*6)
1实验范式
2交互作用
3多重记忆系统
4数量估计法
5图式
6turing检验
简答题
1简述图形知觉的拓扑研究(13)
2简述kahneman对人在不确定情景下的决策策略研究(13)
3ROC曲线的特性(10)
4(题目很长,其实就是解释朱滢书P366,表8.12的数据并结合数据说明编码特异性研究)(15)
第二部分
三、计算题
2、有40人接受调查。
                                支持      不支持
      观看比赛前        30          10
      观看比赛后        15          25
看比赛前后有否差异?
四、应用题(20)
有一个持错误观点的博士生,认为只有研究检验达到显著性水平才会通过论文答辩,他自编了量表,希望发现正常人和有犯罪前科的人在量表得分上有显著差异,现在他有一个50人的正常人得分38,他可以在找到一个100人的有犯罪前科的大学生样本或者25人有犯罪记录的高中生样本,现知道前者可能来自总分为35的总体,后者来自30分,那么他应选哪个组?(要写明计算过程,只写答案不给分)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8:55
2005北大普心题
 

一、选择2*30
二、名词解释
习得无助,亚瑟-詹森假设,隐蔽观察者,基本情绪,枢纽特质,气质
三、简答
Lyn Abramson归因风格
如何测量无意识的动机
四、问答
1、结合心理学的性质,说明为什么心理学容易受人误解和遭受非难
2、简述智力理论,并做出评价
3、以你最熟悉的2种人格量表为例,说明其理论背景、工具特点、适用范围,并作简单评价
4、作为一个心理学家,你对提高记忆成绩有什么建议?
5、结合相关的研究,对杨振宁提出的“易经阻碍中国科学的发展”进行评价



2005北大研究方法

一、选择2*7
1.数据类型,职位和薪水变化
二、填空
点估计的要求:------、---------和一致性
20道是非题(每题1分),单凭猜测,90%可能在------分和-----分之间。
三、计算
1、两组人,各6个,比较哪组离散程度大。
2、精神病学家认为,25%的人至少有一次想到自杀。有人调查400人,有64人报告想过。以.05水平做判断。
四、有人研究反馈对评价的影响.让一个经理对人给出正的负的反馈,大概是这些人对其评价.正的负的人数大约一半.M/SD 正的:男8.85/3.25,女9.33/2.89.负的:男8.0/3.11,女6.85/2.10.有个结论的叙述:正的(M=9.08)与负的(M=7.46)效应F(1,46)=19.44,P<.0001,这一效应受交互作用限制,F(1,46)<.05,......
问题:1,各组人数是多少.2,列方差分析表.3,下划线的句子含义.卷上没线,大约是叙述后面的,特别是受限制那句.
五、名词解释
自变量混淆,阶梯法,运动竞争技术,错觉性结合,速度-准确率权衡
六、简答
1、举例说明交互作用的含义
2、举例说明记忆的双重分离现象
3、以实验说明面部表情和情绪关系
4、如何测量负近因效应
七、排除测验,SOA长短,注意条件.朱滢实心532页图12-4,解释实验结果。
八、用多因素设计研究人的因素对汽车驾驶的影响。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8:55
北大2006年真题

2006年普心真题

一、判断题

1、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体液人格类型说是科学的,它与Eysonck的特质理论有相似处。

2、至少就人格五大因素来说,几乎所有人格特质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3、有许多证据一致表明,害羞是人类普遍可以识别的基本情绪。

4、心理学家通常将更容易患上癌症的人的行为特点归纳为A型行为模式。

5、按照进化论,女性在择偶过程中更看中对方的外表而不是忠诚。

6、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部分组织的决策趋向于是最佳决策。

7、人类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具有非常突出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8、按照Lucid Dreaming的说法,一个人可以通过学习掌握自己的梦的内容。

9、人在收益面前倾向于保密,在损失面前倾向于冒险。

10、梦游的小孩一般在进入梦境之后才开始梦友。

11、同性恋行为是近代社会规范演变的产物。

12、在Bartlett看来,人的记忆重构倾向于简化故事情节。

13、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范式科学。

14、作为一门科学,近代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末的德国。

15、WAIS-R智力量表适用于15岁以下的儿童。

16、智商越高,人的创造力就越强。

17、侵犯中的武器效应就是一种认知启动。

18、人际吸引中的\"镭射效应\"或\"对比效应\"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关系有关,当两个人是朋友关系时\"镭射效应\"才出现。

19、Aronson认为认知失调理论与自我概念中的核心内容发生不一致的时候 ,用认知失调理论去预测更准确。

20、\"权威性人格\"的研究反映了认知理论对偏见产生的看法。

21、Schachter用社会交换理论解释了在高度焦虑时人们会选择和他人在一起的现象。

22、\"囚徒困境\"为范式的研究发现,群体要想取得较好的结果,双方的信任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

23、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首要目标是预测行为。

24、Markus指出,东方文化中的自我是一种依赖型的自我。

25、与弗洛伊德不同,阿德勤认为个体人格发展的原始动力是人的权利意 志。

26、Asch在研究印象形成时,把人格特征分为中心特征和边缘特征 ,其中被他区分为中心特征的是\"热情\"和\"冷漠\"。

27、社会心理学与常识之所以不同,主要是由人类行为具有的非理性特征 所决定的。

28、Kraut等人用\"海关走私毒品\"实验证明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欺骗行为有较高的侦测能力。

29、从众行为的研究表明,团体的规模越大,凝聚力越大 ,个体的从众行为也越多。

30、Carlsmith发现忏悔能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好受,从而增加个体的助人行为。

31、自我确认是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人们通过自我确认,使别人对自己有个一致性的认识。

32、Erikson认为个体的人格发展到青春期就相对完成了。

33、青春期早熟的女孩同尚未成熟的同伴比更容易受到同学们的奚落。

34、Piaget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一直持续到老年。

35、人类新生儿普遍具有模仿能力。

36、咿呀学语是所有文化下以相同方式完成的现象。

37、听觉的频率说能很好的解释相对低频的声音。

38、行为主义观点认为,消极(负)强化将减少行为出现的概率。

39、在社会-认知理论看来,没有强化就没有学习。

40、业已存在的旧信息影响到新信息的提取,这被称为前摄抑制。

二、选择

1、X射线、无线电、光波之间主要存在--(物理属性)方面的差别。A电磁波的频率,B电磁波的幅度,C电磁波的色彩,D电磁波的波长

2、按照视觉理论,普通人的人眼视网膜上的光敏细胞能够直接感受三种 颜色,但不包括--。A红色,B黄色,C绿色,D蓝色

3、Gibon的生态视觉理论(theory of ecological optics)的最大特点是--。A强调感觉信息是以尽可能经济、简单的方式组织起来的,B重视观察者就事实所提出的假设和推理,C关注知觉到的刺激而非知觉形成的机制,D指出知觉是先天与后天的综合产物

4、人们每天晚上经历大约--次REM睡眠阶段,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次REM睡眠时间还在逐渐--。A4-6 增加,B4-6 减少,C7-9 增加,D7-9 减少

5、睡眠与催眠的关系可以表述为--。A睡眠与催眠受同一大脑结构控制,B睡眠与催眠事实上基本是一回事, C人们必须先睡着然后才能对催眠指令作出反应,D睡眠在催眠当中没有任何作用

6、著名心理学家Skinner在《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一书中指出,我们可以从--的角度理解人的所有行为。A有机体的内在心理状态,B遗传预定程序,C遗传基因与简单形式的学习,D动机与人格的交互作用。

7、下面若干行为中,最有可能通过经典条件反射过程形成的是--。A看见强光时的眨眼行为,B听见牙医的电钻声就紧张,C纤毛进入鼻毛后引起打喷嚏,D吃重庆火锅时的麻辣感觉

8、根据人对食物量的控制程度,可以将人区分为节食者,,Greeno和Wing的研究表明,当遇到挫折或者灰心的时候,人们对食物量的控制行为会 出现变化,例如--。

A节食者的食物量会有所增加,B非节食者的食物量会有所增加,C节食者和非节食者的食物量都有所增加,D节食者和非节食者的食物量都有所减少

9、按照Yerkes-Dodson定律,唤醒水平(压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A简单的工作,绩效容易随着压力的持续增加而有所下降。B复杂的工作,绩效容易随着压力的持续增加而有所下降。C简单的工作,绩效在压力处于中等程度时效果最好。D复杂工作时,绩效容易随着压力的持续增加而有所提高。

10、MMPI是基于--开发的人格量表。心理动力学理论,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特质人格理论,临床经验

11、将无意识从个体扩展为集体无意识的学者是--。A Alfred Adler,B Carl Rogers,C Carl Jung,D Rollo May

12、按照近年的研究Frank Sulloway(1996)的研究,家庭内出生顺序与科学创新之间的关系是--。A头生子女更有创新性,B后生子女更有创新性,C头生与后生子女之间无差别,D独生子女最有创新性

13、1908年Ross出版的《社会心理学》强调人类行为中--。A社会影响,B本能作用,C个人内在特性,D社会促进

14、与社会学紧密联系的角色理论强调个体的行为是由其社会角色提供的 ,这一理论最早是由--提出的。A Weber,B Biddle和Thomas,C Gould和Kolb,D Homas

15、按照Foa等人的看法,在6种基本酬赏中,特殊性最高的--。A地位,B服务,C爱,D物质

16、根据Dion等人1972年的研究,长相中等的个体在--方面有优势。A社会幸福,B职业地位,C称职的丈夫,D称职的父母

17、心理学家巴龙在研究犯罪与温度的关系时,发现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犯罪行为与温度呈现出--关系。A正相关,B负相关,C倒U型,D U型

18、Higgins等人提出的--表明:人们在加工与处理和自己有关的信息时效率更高。A自我差异理论,B自我参照效应,C自我知觉理论,D自我觉知理论

19、在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中,当一致性和一贯性低,而区别性高的时候 ,我们常常把行为原因归结为--。A行为者,B内在特征,C行为对象,D情境原因

20、Hui和Triandis等人1988年编制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量表中不包含针对--的分量表。A父母,B朋友,C同伴,D邻居

21、费孝通早在1947年就用\"差序格局\"(差序性同心圆)的概念说明中国人是典型的个人主义者,并以此与--提出的包容式个人主义相对应。A Sampson,B Lukes,C Hagen,D Fairbank

22、Delbecq提出的具名群体技术(Nominal Group Technique)主要用在--。A解决复杂问题,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时候。B不需要团体成员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候。C团体成员对问题不太了解,并且讨论难以达成一致的时候。D团体中可能会出现社会懈怠的时候。

23、下列论述中,不符和Locke的参与决策研究结果的是--。A参与决策可以显著地提高组织的生产率,B参与决策有时候对生产率有负性的影响,C参与决策对员工满意感的影响较大,D参与决策在较大程度上不影响组织的生产效率

24、按照托马斯的观点,在冲突解决中采取--决策的人,常常既不关心自己的需求,也对他人漠不关心。A对峙,B逃避,C妥协,D顺应

25、Feidler权变模式认为关系取向的领导者在--情绪下绩效最好。A领导对情境的控制程度低,B领导对情境的控制程度中等,C领导对情境的控制程度高,D与领导对情境的控制程度无关

26、Bass等人提出的有魅力的领导者的特征包括--。A个人化的考虑,B预测变化,C服务意识,D抱负远大

27、下列关于说服信息的论述正确的是--。A在说服信息非常复杂的时候,书面信息的效果较差。B当说服信息非常简单的时候,听说信息的效果最好。C当人们最初反对该信息的时候,双面说服效果好。D当人们最初同意该信息的时候,单面的说服效果差。

28、Latane提出的社会影响理论认为--不能够用来衡量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A他人的数量,B他人的承诺,C他人的重要性,D他人的接近性

29、Kupke等人提出若干提高社交技巧的建议首先就是--。A观察他人交往,B培养认识并遵从规范的能力,C提高对他人的关注,D提供必要的反馈

30、根据Erikson的心理社会性理论,与Frelld心理性发展潜伏期( latency)阶段对应的阶段主要主要特点是--。A信任-猜疑,B亲密-孤独,C主动-内疚,D勤奋-自卑

31、我们最早的图式(scheme)局限在--。A先天反射,B客体永存,C目标导向行为,D初级循环反应,

32、提出前习俗和后习俗道德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 Jean Piaget,B Lawrence Kohlberg,C Paul Blates,D Carol Gilligan

33、儿童在--岁时发展性别常性。A 9,B 7,C 5,D 3

34、儿童在同伴中的地位主要反映在--方面。A学业成就,B受欢迎性,C解决冲突的能力,D外貌

35、可逆性概念的获得是在认知发展的--阶段。A前运算阶段,B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6、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理论家是--。

A Lev Vygotsky,B Lauro Cavazos,C Jean Piaget,D Lawrence Kchlberg

37、儿童与一个特定个体所发展形成的积极的情绪联结称作--。A共情,B气质,C依恋,D社会参照

38、父母的情绪信号影响婴儿的行为,这被称为--.A社会适应(social adaptation),B脚平架(scaffolding),C社会参照(social referencing),D同步性(synchrony)

39、根据Gilligarn的研究,女性道德推理建立在--概念基础上。A惩罚(panishment),B平等(equality),C公平(justice),D同情(compassion)

40、某小学生经过努力依然因为有两门功课不及格而留级,按照Erikson的人格发展理论,该小学生很可能发展出--。A羞愧和怀疑感,B停滞感,C孤独感,D自卑感

三、名词解释

1、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2、无条件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3、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

4、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5、三山实验(three mountain task)

四、简答题

1、说服者的哪些因素会影响说服效果?

2、简述Sternberg的智力三因素理论。

3、什么是盲视?心理学家如何解释盲视现象?

4、请问你采用了哪些心理学原理来帮助你复习考研?具体有哪些措施?

五、论述题

1、请尽量利用你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论述人类个体的道德是如何发展形 成的。

2、生活中总是有些人不怎么合群,请尽量利用你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来 解释为什么会如此?你从心理学角度会给这些人提供什么忠告或建议?

 

 

实验心理学

2006年北大实验心理学考研试题
一. 名词解释 (5题, 每题5分)
1. 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
2. 听觉掩蔽
3. 推理的选择任务
4. 排除实验
5. 错觉性结合试验
二. 简答 (5题, 每题8分):
1. 信号检测有哪些试验,他们的区别
2. 短时记忆储存的编码是听觉编码的实验证据
3. 负启动效应的实验
4. 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有哪些潜在的自变量, 你认为应该怎样控制?
5. 实验报告的结构,各部分应该注意什么
三. 看图题. (10分)
图在朱滢的实心上没见过. 关于编码特异性的. 大致是说, 编码时分韵律和语义两种, 提取时分韵律再认和标准再认两种. 实验结果: 1. 标准再认中, 语义比韵律好; 韵律再认中, 韵律比语义好; 2. 标准再认的两个结果均好于韵律再认的结果.
四. 实验设计(15分)
要求: 1. 三因素设计; 2. 自选课题, 有逻辑性又有实际意义; 3. 设计完整
五. 统计单选 (共15题, 每题2分, 最后3题是多元统计.)
六. 统计计算题 (2题, 每题8分)
1. 两列数据, 先问有没有方差齐性, 再问有没有显著差异. 蛮简单的一道用独立t的.
2. 99%置信度的区间估计, Z分数.
七. 应用题 (14分)
题目有点意思. 实验者先用双因素ANOVA, 算出只有A因素有显著作用, B因素和交互作用都不显著. (这里是第一问, 填全ANOVA表, 多了一个填统计效力的) 于是实验者改成只有A因素的单因素ANOVA, 要求按上述数据列出单因素ANOVA表格.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8:55
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普通心理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3/10)

  情景记忆表情形状恒常性晶体智力感受野似动内倾/外倾主题统觉测验费希纳定律功能变通

  二简答

  1.反馈的作用

  2.情绪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

  3.现在需学习40个单词,请根据心理学规律提供一种学习方法,使学习效果最好

  4.深度加工对记忆效果的影响

  三论述

  1.引用双生子研究,说明环境与教育的作用

  2.评述特质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60分)

  1.\"心理的种系发展\"与\"心理的个体发展\"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2.举例说明什么是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

  3.朱智贤从哪几个方面对儿童心理学发展规律进行了阐述?简述其基本观点。

  4.新生儿期指的是哪一年龄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什么是直觉动作思维?

  6.为什么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7.在儿童心理学中,关于儿童自我中心言语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这两种观点是什么?各自的代表人物是谁?

  8.初中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9.近代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0.比较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之间的异同。

  11.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12.简述学习策略的结构。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

  1.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出发,谈谈学习与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2.根据几种主要的学习动机理论,结合实例阐述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实验心理学真题

选择略

  二简答

  1.智商130以上为超常儿童,求其所占比例,写出推理过程

  2.举一例相关关系,但非因果关系

  3.标准分数与原始分数的优点

  4.为什么假设检验中待检验假设为无差异假设

  5.为什么方差分析能够分析出几个平均数的差异

  6.指出t=5.53,p小于0.05的含义

  7.举例说明被试内设计与被试间设计

  8.举例无关变量的抵消

  三实验设计略

  (说明:2001年是心理学系与儿心所第一次采用统一试题,试题结构同以前相比有重大调整,且测试重心有所转移,所以01年以前的试题已不具有参考价值。而从02年起,心理学院不再提供历年试题。去年我参加考试,题型与01年相符,但研究方法的选择为不定项,仅此不同。)

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考研真题

二简答

  1什么叫割裂脑研究?它对揭示左右脑的不同更能有何重要意义?

  2用实验事实说明知觉整体加工的优越性

  3人的长时记忆内容是否是事实的真实再现?为什么?

  4举例说明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的种类

  三论述

  1试述大脑皮层几个主要的语言区及其语言功能

  2论述情绪与心理健康

2002年北师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 (28)

  1生命全程发展观 2认知的退行性变化 3依恋 4学习困难 5概念同化 6重组性迁移7精细加工策略

  二论述与简答 (52)

  1.试比较皮亚杰与维果斯基关于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实践进行论述。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目前教学改革过程中流行的学习方式,试分析其学习理论基础。

  3.请结合发展心理学有关理论和新的研究进展,分析人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4.为了消除一种不良行为,我们可以使用惩罚、消退和分化性强化等方式。他们有何优、缺点?各自的适用范围怎样?

  5.简述社会学习理论,并据此分析大众传媒对个体成长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三实验设计 (20)

  1.设计一项研究,探讨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设计一项研究,探讨儿童的认知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2003年北师大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基础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脑功能的模块说

2三色说

3启动效应

4沙赫特(schachter) 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5人格的五因素模型

6自我效能感

7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 识

8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9强化与惩罚10摸象直观

二,简答题1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区别与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特点。

2简述柯尔何格(l.kohlberg)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德育工作的启示。

3简述心智技能(intellectual skill)的形成阶段及其培训 要求。

4简述皮亚杰(j.piaget)和信息加工理论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观点 ,并比较其异同。

5母婴依恋有几种类型?每种类型有什么特点

6初中生心 理发展的矛盾性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7简述影响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主要因素

8简述成人晚期智力退化问题9简述有关语言发展内在机制的理论

三,论述题

1用实例说明为什么知觉要比感觉复杂得多?

2请综合分析人在推理过程中发生错误的可能原因

3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不同表现在那些方面

4结合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特点,谈谈你对小学教学的建议

5试论述如何运用行为主义理论去改变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6试阐述成就目标定向理论,并谈谈现在的课堂目标结构是如何影响个体的成就目标定向的

四,综合题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智力三元论和智力的pass模型等)和传统的能力理论有何不同?这些理论对编制智力测验有何启发?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1999年考研试题

1999年实验心理与统计
1. 非参数检验的方法有哪一些?其各自使用的条件是什么?
2.介绍颜色构成系统,并写出原色的计算公式。
3.写出学习、记忆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4.什么叫做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并写出各自的t检验公式。
5.如何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6.什么叫做系统误差?如何进行控制?设计一个试验,检验系统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写出设计方案,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控制变量各是什么?如何选择被试和实验材料?自拟数据,并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7.人的视力和听力存在着差异。设计一个试验检验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实验应当包括:设计方案,被试和实验材料的选择,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控制变量各是什么,并自拟数据,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1999年教育心理与发展心理
一.名词解释:
1. 心智技能2.有意义学习3.观察学习4.学习障碍
二.什么叫做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三.试述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
四.建构主义的理论观点有哪一些?
五.简述认知主义的迁移理论。

1999年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词频效应、2.内部语言、3.离差智商、4.开放技能、5.应激、6.双眼视差、7.感受野
二.什么叫做辅合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思维的特征是什么?
三.简述左右脑的功能。
四.论述情绪的认知理论。
五.论述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
六.简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和差异


北师大考研试题(1998年)

专业方向:教育心理学 ;科目:社会心理学
(一)概念与知识(1分×25题)
1、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 2、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 3、自我服务(self-serving attribution) 4、宣泄(catharsis) 5、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 6、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7、留面子效应(door-in-the-face technique) 8、移情(empathy) 9、挫折(frustration) 10、内群体偏见(ingroup bias) 11、基率缪误(base-rate fallacy) 12、规范从众(normative conformity) 13、随机抽样(random sample) 14、社会交换论(social-exchange theory) 15、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 16、角色(role) 17、斯金纳(B.F.Skinner) 18、津巴多(P.Zimbado) 19、米尔格莱姆(S.Milgram) 20、向下社会比较(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 21、侵犯性刺激(aggressive stimulus) 22、内省(introspection) 23、自我肯定理论 (self-affirmation theor) 24、自我图式(self-schemas) 25、行为遗传学(behavioral genetics)
(二)简答题(10分×3题)
1. 角色扮演技术已被证明是一种良好的行为改变技术,请分析这种技术发挥作用的心理机制。
2. 简述角色扮演理论的主要观点。
3.社会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人在实验条件下有着高度服从命令侵犯别人的危险倾向,请分析存在这种倾向的原因。
(三)论述题(共45分)
1. 举一实例说明人际交往中的竞争优势现象,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说明这种现象存在的心理原因。(20分)
2.选择你所读过的有代表性的一篇社会心理学论文、研究报告或著作进行有利有据的评价。(25分)

方向:教育心理学;科目:教育心理学
(一)解释术语(30分)
1.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2. 形成性测量与评价(formativ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3. 学习定势(learning set) 4. 学习迁移的关系转换理论(transposition theory of learning transfer) 5. 任务分析(task analysis) 6. 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 7. 桑代克的学习律 8.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9. 态度的内化与品德 10.社会学习理论
(二)简答题(30分)
1. 如何正确看待学校教育中的惩罚问题。(7分)
2. 实际教育工作中,如何应用有意义学习的不断分化(progressive differentiation)与综合贯通(integrative reconciliation)的原则。(7分)
3. 奥苏伯尔是如何划分学习类型的?对此你有何看法?(6分)
4. 为了克服教学目标的含糊性,你任务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注意那些问题?(5分)
5.为了使动作技能达到熟练,如何处理练习时间的分配才能取得最佳效益?(5分)
(三)论述题(22分)
1. 请论述认知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点。(12分)
当前,国家教委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加强素质教育”的思想贯彻在教育教学中,请问,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在加强素质教育方面能够作些什么?请针对你认为比较重要的2至3个具体问题谈谈看法。(10分)
(四)教学设计(18分)
1. 假定你是以为小学数学教师,你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梯形的高”这一概念,请根据检验概念掌握水平的有关指标,编一套试题,以检查学生的概念掌握情况,并说明所编每一题目的依据(每一指标至少写出一题)。(6分)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是应用题教学,而应用题教学中学生最不易掌握的部分是分析数量关系。有位教师通过多年的总结,提出了一套应用题解题中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具体见下图,假定这一方法有比较好的效果,而且有人知道你准备报考教育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因而请你辅导某个在应用题具体方面有较大困难的小学生,你如何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拟定一份辅导计划。其中必须报考以下内容:(1)理论依据;(2)教学或辅导的阶段安排;(3)各个阶段的大体做法;(4)各阶段的注意事项。(12分)
附图:分析数量关系模式图(略,欲要图者,请见更新)

方向:普通心理;科目:心理统计(可带计算器)
(一)回答问题
1. t检验要满足那些条件才能保证统计分析的有效性(5分)。
2. 描述一组数据有哪些统计量,各自的计算公式是什么(5分)。
3. 有成对的一组数据,欲考察其一致性程度,有哪些方法可供选择,各自需要满足那些统计条件(5分)。
4. 不同年级的物理成绩进行比较是否可行?为什么?(5分)
5. 几何平均数应用于那些研究问题(5分)。
6. 视敏度测试中视标缺口方向有四种,欲排除猜测的可能,应该用哪种方法处理,怎样确定真正能看清视标的临界次数?(10分)
7. 相关系数的合成,其公式是什么?(5分)
8. 回归方程(一元)的表达式(5分)。
方差分析之后,平均数进一步检验的步骤(5分)。
(二)计算题
1、某年龄段儿童语言发展(用词汇量表示)如下表所示,问语言发展是否存在性别差异?(10分)
500-800 801-1000 1001-1500
男孩 100 150 60
女孩 50 250 100
2、有一团体的人数为300人,施测某一心理测验的结果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 8,有被测者A的得分是113,问该团体中测验得分高于A的被测者有多少人?回答这一问题尚须作那些假设?(10分)
3、请选用参数与非参数的方法各一种,对下述结果进行差异检验,分析A、B、C三种实验处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20分)
A 85 90 92 91 88
B 90 93 95 100 110
C 110 115 117 116 114
4、请选恰当的参数与非参数方法分析下述两组平均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10分)
n1:3.6 4.2 4.0 5.0 3.7 3.8 4.1
n2:4.1 4.2 4.0 4.8 5.0 5.3 5.2 5.5
可能用到的统计表:
х2(1).05=3.84 х2(2).05=6.00 х2(3).05=7.81
t.05 = > df=9为2.262 df=10为2.228 df=18为2.101 df=20为2.086
F.05 = > df(2,12)=3.88 df(2,15)=3.68 df(3,12)=3.49 df(3,15)=3.29若所列的统计表不够,可根据所列表值的趋势,自己作一设定。

方向:教育心理学;科目:普通心理学
(一)概念题(3分×8题)
1、无意识 2、声音的掩蔽 3、驱力 4、内倾性 5、行为的塑造 6、首要特质 7、内导信息 8、离差智商
(二)填充题(1分×11题)
1. 注意的基本作用是______________,其可能涉及的脑部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
2. 保持量测量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普拉奇克根据情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制定了一个情绪的三维模型。
(三)问答题
1、从个性心理学的角度说明认知过程中的个体差异现象(20分)。
2、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回答(15分)
1) 试说明知识在言语理解中的作用。
2)说明技能与知识、能力的区别与联系。
(四)统计试题(5分×6题)
1. t检验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保证统计分析的有效性?
2. 描述一组数据的统计量公式。
3. 相关方法的种类及各种方法要满足的条件。
4. 方差分析后,平均数进一步检验的步骤。
5. 非参数的检验方法有哪些?
6.有300人一团体,施测某测验,平均分为100,S=8,有A被试得分为113分,请问该团体中得分高于A者有多少人?

方向:普通心理;科目:实验心理
(一)简答题(5分×10题)
1. 平均差误法易产生的系统误差是什么,实验时如何控制这一误差?
2. 听觉的等高线对听觉实验设计与操作有何提示?
3. 对自变量的控制要注意哪些问题?
4. 对无关变量通过设计控制,有哪些方面?
5. 对被试与暂时的被试变量控制方法有哪些?
6. 组内与组间设计的统计分析方法是什么?
7. 完全随机化设计的优缺点。
8. 影响反应时的因素有哪些?
9. 心理物理量表的种类及制作各种量表的方法。
10.学习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种类及其控制方法。
(二)有一研究,欲检验汉字识别的有关问题,请拟一研究设计方案:问题,自变量标识,控制,反应变量控制,研究程序,抽样,结果处理等。(20分)
(三)测验问题(10分×3题)
1. 如何确保测验的客观性?
2. 如何确定测验的对象行为?
3.测验编制的程序、步骤?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8:55
1998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教育心理
一、解释
自我效能 形成性测量与评价 学习定势 学习迁移的关系转换理论 任务分析 控制点 桑代克的学习律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态度的内化与品德 社会学习理论
二、简答
1如何正确看待学校教育中的惩罚问题
2实际教育工作中,如何运用有意义学习的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的原则
3奥苏贝尔是如何划分学习类型的?对此你有何看法
4为了克服教学目标的含糊性,你认为在涉及教学目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为了使动作技能达到熟练,如何处理练习时间的分配才能达到最佳效益
三、论述
1请评述认知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点
2 当前,国家教委要求各类学校要把“加强素质教育”的思想贯彻在教育教学之中,请问,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在加强素质教育方面能做些什么?请针对你认为比较重要的二至三个具体 问题谈谈看法。
四、教学设计
1、假定你是一位小学数学教师,你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梯形的高”这一概念,请根据检验概念掌握水平的有关指标,编一套试题,以检验学生的概念掌握情况,并说明所编每一题目的依据(每一指标至少出一题)
2、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是应用题教学,二应用题教学中学生最不一掌握的部分是分析数量关系。有位教师通过多年的总结,提出一套应用题解体中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具体见下图,假定这一方法有比较好的效果,而且,游人知道你准备报考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生。请你辅导某个在应用题解题方面有较大困难的学生,你将如何教会他学会使用这套方法?请根据教育心理的有关理论,拟定一份辅导计划,其中必包括:(1)理论依据(2)教学或辅导的阶段安排(3)各个阶段的大体做法(3) 各阶段的注意事项

     
北京师范大学1997年硕士入学实验心理学试题

专业:普通心理 ;科目:实验心理(含心理测量)
(一)简答(每题5分)
在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确定上,自变量至少选多少检查点(或处理水平数),各检验点间距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记忆研究中出现很多被试的记忆量达100%的现象,说明实验设计中存在什么问题,怎样改正?
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定律,各可用哪些量表方法予以验证?
制作等距量表的方法有哪些?
组间设计与组内设计有何不同,各统计分析方法有哪些?
信号检测论实验中对被试的奖惩不同,影响被试的哪种反应特征?
影响反应时的因素有哪些?
视觉实验需控制哪些因素?
图形识别实验常用的仪器及反应变量指标。
(二)记忆实验中的自变量种类、反应变量指标及无关变量有哪些?(10分)
(三)今有一保健用品,理论上能提高注意力和创造性,该用品是提供视觉刺激
(不同振荡频率的光刺激)的仪器,请问该验证效果(由两个功能键,提供两种功能作用刺激:注意力、创造性)的实验设计应怎样考虑取样、自变量、因变量、可能的影响因素 、统计分析方法。(15分)
(四)心理测量题(每题10分)
欲编一教师教学行为评价测验,应怎样确定对象行为?
简述标准化常模参照测验的步骤。
应用测验应注意哪些问题?

专业:普通心理 ; 科目:心理统计
(一)简答题(每题6分)
计算平均数要注意哪些问题,应用中常易出现哪些错误,举例说明之。
答:(1)极端数据 (2)数据不清 (3)同质性
标准差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在测验编制和对实验数据的控制上怎样意义标准差?
求题目内部一致性系数,有哪些相关方法,各要求满足哪些条件?
写出二项分布平均数及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并指出在心理实验研究中的用处。
有人给你两组数据,让你帮助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写出你对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考程序。
欲研究某种能力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因果关系,用何种统计方法描述其间的数量关系,请写出公式。
(二)已知实验数据总体分布为正态,但方差未知,求其差异显著性。数据如下:
n1=3.0, 3.5, 4.0, 4.3, 3.1, 4.1, 5.0, 3.7, 3.3, 4.1
n2=3.8, 3.3, 4.5, 4.6, 4.2, 4.4, 5.0, 3.7, 3.6, 3.7 (10分)
(三)有研究者欲考察某一高考试题的得分情况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统计结果如下:
及格 不及格
男 290 160
女 100 350
该统计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四)随机取样,随机分组的两个因素各有三个水平的实验设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应随机分为多少组?
若两因素存在交互作用,各组平均数间的趋势(大小)怎样?
若检验两因素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用何方法检验?
交互作用的自由度是多少?
误差项的自由度是多少?
请构造模拟数据计算。(数据应满足:①有交互作用;②两因素间有显著差异)(共24分)
(五)有一区组设计的实验数据,请用参数及非参数两种方法检验其差异显著性。
  A1 A2 A3 A4
甲 2 3 4 5
乙 3 5 5 6
丙 3 4 6 7
丁 4 6 7 8
(统计表及公式略)(20分)

专业:教育心理学 科目:社会心理(含发展心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1、归因 2、社会认知中的平均原则 3、预言的自我实现 4、核心品质 5、从众行为(conformity)和听众行为(compliance) 6、去个性化 7、认知不协调理论 8、挫折-侵犯假设 9、过度充分理由 10、囚犯困境游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举例说明说服策略中的逐步升级法。
什么是依恋?它在儿童生活中的两个主要作用是什么?
简要介绍阿什(Asch)关于从众行为的经典实验研究。
(三)问答题(每题20分)
什么是生活助长和生活惰化现象?请以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为例给予解释。
请用两个主要心理学理论(如学习理论)解释亲社会行为是否会出现在一个人的行为中。

专业:普通心理 ; 科目:普通心理(含个性心理)
(一)概念题(每题3分)
1、自我实现 2、生理零点 3、网像运动系统4、挫折 5、快乐中枢
6、开放技能7、概念形成中的聚焦策略 8、元成分(metacomponents)9、快速眼动时相
10、心理旋转
(二)填充题(每空1分)
人的听觉的频率范围为 __________________ 赫兹。人耳最敏感的区域为__________________赫兹。
在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中,语法规则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拉奇克(Plutchik)的情绪三维模型的三个维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卡特尔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对人格特征区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斯柏林研究记忆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法。
(三)简答题(每题8分)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动机与诱因的关系。
气质的体型论及其评价。
(四)论述题
经验主义作现代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中起什么作用?(16分)
试说明认知在情绪唤起中的作用。(20分)

专业:教育心理 ; 科目:普通心理(含心理统计)
(一)至(四)与普心专业方向相同。
心理统计题目
什么是分层随机抽样?(4分)
举例说明平均数显著性检验与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区别与联系。(8分)
什么是列联相关?列联相关与多系列相关有何区别?(8分)




1996年北师
专业:普通心理 ;科目:实验心理
(一)概念
1.成就动机 2.感受野 3.视敏度 4. 听觉的位置理论 5.晶态能力 6.快乐中枢 7.析取概念 8. 性格的行为评定方法
(二)填充题
1.美国心理学家S.S.斯蒂文斯用_________法研究了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_________定律。
2.关于遗忘的原因有三种主要的学说,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动技能正迁移的三种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中,三个维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问答题
意识与无意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20分)
试分析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的特点?(15分)
试说明参数区间估计的原理?(10分)
什么是列联相关?它与积差相关有何区别?(10分)
什么是方差分析须满足哪些条件?(10分)

专业:普通心理;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
(一)概念题
1.原始动机 2.侧抑制 3.听觉的频率理论 4.接收性失语症 5.故事语法与故事图式 6.推理中的气氛效应 7.心理旋转 8.液态能力 9.快乐中枢 10.性格的行为评定法
(二)填充题
1.鲁利亚把脑分成互相紧密联系的三个机能系统。它们是 _________。
2.颜色混合分为_________ 混合和_________ 混合。前者是一种 _________过程,后者是一种 _________过程。
3.双眼深度线索起作用的最大距离为_________ 米。
4.意志行动中冲突的种类有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5.运动能正迁移的三种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问答题
1.试分析近现代哲学思潮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20分)
2.如何实现智力测验的标准化?(20分)
3.影响市场动作反应时的因素有哪些?(15分)

专业:教育心理;考试科目: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学习定势(Learning Set ) 2.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 ) 3.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 4.顿悟说(Insight Theory) 5.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y) 6.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ng) 7.加涅的累积学习理论(GAGNE’SACCUMULATIVE LEARNING THEORY) 8.品德(MORALITY) 9.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 10.变比率强化程序(SCHEDUBE OF REINFORCE MENT IN VARIABLE INTERUALS)
(二)简答题(每题5分)
如何理解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举例说明程序性知识技能的关系?
怎样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举例说明品德形成的过程?
举例说明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三)论述题(每题15分)
试比较联结主义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区别?
如何运用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来分析教学任务?
(四)下面一段教材选自小学数学课本(六年制)第九册。请你运用教育心理学中知识掌握的原理对立进行分析,并写出简要教案。
3.梯形的认识
登高用的梯子、堤坝和沟渠的横截面等,都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在梯形里,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从上底的一点向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沿着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中点连线把等腰梯形对折,可以看到折痕左右的两部分图形完全重合,所以,等腰梯形也是对称图形,这条折痕就是对称轴。
附:教案格式  教学安排 心理学依据

专业:普通心理;考试科目:实验心理学
组内设计与组间设计的各种类型,异同,及应用的统计方法。(15分)
有关感受性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的特点。(15分)
视觉实验研究应注意哪些问题?(20分)
记忆研究中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20分)
心理测量的单位和参照点是如何确定的。(10分)
影响测量信度的因素有哪些?(10分)
在编制人格测验时,如何控制被试的掩饰倾向?(10分)

专业:教育心理;考试科目:社会心理学
(一)概念题
1.镜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 2.社会测量(SOCIOMETRY) 3.角色创造(ROLE-MAKING) 4.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 5.启动效应(PRIMING DFFECT) 6.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 7.宣泄(CAGHARSIS) 8.社会责任规范(SOCIAL RESPONSIBILITY NORM)  9.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10.个性心理学(PSYCHOLOGY OF PERONALITY)
(二)简答题 (每题10分)
简述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并举例说明.
什么是过度理由效应(OVERJUSTIFICATION EFFECT)
请说明现场研究(包括现场实验)方法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特殊地位。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 试以社会学习观点的社会化理论,分折儿童发展过程中应如何进行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的培养。
2. 最新的全国性研究表明,80%以上的人感到当今人们的人际关系变得比过去冷漠与困难请分析主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专业:教育心理学;考试科目:精神病学
美国精神病病诊断手册(DSM-Ⅲ)将神经官能症分为几种?(10分)
强近症有哪些临床表现?(10分)
简述病态人格的特征?(10分)
什么是行为疗法?(10分)
如何对癔病患者进行精神治疗?(15分)
谈谈你对精神分析疗法的看法?(15分)
精神疾病的致病因素有哪些?(15分)
为什么要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卫生?(15分)

专业:普通心理;考试科目:心理统计学
(一)回答问题 (1-4题每题5分,第5题10分)
有研究者将不同难度的两次测验分数相加求平均,这种作法对吗?为什么?
在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时,发现A题标准差较大,B题标准差较小,这两题中要舍去一题,舍哪题,为什么?
在0、1记分的选择题试卷,欲求其题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用哪种相关方法好?
有选择题试卷一张,怎样判断考生的成绩是真会还是完全凭猜测?
有实验组控制组的测试结果,欲检验其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应选用哪些可用的方法?各需满足哪些条件?
(二)用两面种非考数方法检验下面两组数据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15分)
实验组:3.5 4.1 5.3 4.9 7.1 6.5 3.9 5.2 8.4 9.0 7.4 6.9 6.5
控制组: 3.2 3.9 2.8 5.1 4.4 5.6 6.1 4.9 5.8 6.4 4.8
大于中数 小于中数
实验组 8 (6.5) 5 (6.5) 13
控制组 4 (5.5) 7 (5.5) 11
12 12 24
(三)有一区组设计的实验结果,请用参数与非参数方法检验其三种不同条件(A 下之结果有无显著差异 。(20分)
被试 a1 a2 a3
1 6.1 4.7 2.2
2 5.8 3.9 2.3
3 7.1 5.8 3.1
4 8.0 6.2 3.8
5 6.5 4.4 2.9
(四)有理论假设在某些测验项目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今有一位研究者编写的测验项目,实测结果为下:
对项目的反应
对 错
男 115 75
女 58 132
请选用恰当的统计方法分析,并解释该项目的问题是什么?(15分)
(五)请构造2*2析因设计的实验结果,并使其交互作用及主效应作用差异显著,经具体计算加以验证。(20分)
回答问题时可能用到的统计表值及公式
如果所需值没有,可根据所列表趋势估计)
X2.05=3.84 (df=1) X 2 .05=5.99 (df=2)
F.05=5.32 (df1=2 df 2=8) F.05=3.84 (df1=4 df2=8)
F.05=4.49 (df1=1 df 2=16) F.05=4.75 (df1=1 df2=12)
F.05=6.61 (df1=1 df 2=5)


1995 年普心
一.解释
1.注意衰减函数 2.马赫带 3.颜色颉抗理论 4.自我同一性 5.记忆的非定义理论 6.人格统合 7.集体无意识 8.成就动机
二.填充
1.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班特于 1958 年提出了注意的 ___ 理论 , 该理论强调信息选择具有 __ 的性质 .
2.外侧膝状体细胞的感受野呈 __ 形 . 其 ___ 与 ___ 具有对抗的性质 .
3.遗忘的理论主要有哪三种理论 .
4.音位是指 ________
5.个性的动力系统有 __________
6.认知方式有 _________
三.回答问题
1.分析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扼要叙述心理学关于问题解决的研究历史 , 并作评价
3.试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人成长的过程中的作用
4. 举例说明自我在个体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95 年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比较性组织者 2.潜伏学习 3.学习的统觉团形成说 4.普雷马克原理 5.正负强化与惩罚 6.内化与外化 7.学会学习 8.知识的掌握 9.学习曲线 10.有意义学习
二.简答
1.简述班杜拉的榜样模仿的实验
2.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理论
3.加涅的任务分析理论
4.学习与行为表现的关系
5.运动技能的形成有哪些 ?
三.论述
1.举例说明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 并加以说明
2.比较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理发展理论
  
95 实验心理学
1.什么是操作定义 ? 并举例说明 .
2.什么是双盲法 ? 并举例说明
3.唐德斯对反应时是如何分类 ? 这一分类和现代信息加工的研究有何关系 ?
4.请设计一个实验 , 检验短时记忆中的遗忘是由消退还是由干扰造成的 ?
5.何谓常模参照测验 ? 何谓标准参照测验 ? 并各举两例 .
6.试分析心理测量和物理测量的异同 .  


1994年普心
一.解释
1.鲁利亚的三个机能系统学说 2.注意的衰减器模型3.乘方定律 4.功能固看与变通 5.单词识别的频率效应 6.成就动机 7.情绪的认知理论 8.冲突 9.内倾与外倾 10.性格结构
二.回答问题
1.大脑两半球一侧优势的实验证据
2.用人工概念的实例说明概念形成的特点
3.举例说明用行为评定方法了解学生的气质
4.举例说明情绪 . 情感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5.解释图中的含义及其对说明视觉现象的作用 .( 书中图 6-17 光?光效率函数 )

94 实验心理学
一.选择 …. 略
二.设 SN 和 N 感觉效应的分布均为正态 , 且方差相等 . 在 P(SN)=0.70 的条件下共做信号检测实验 400 次 . 结果 : 被试漏报 45 次 , 虚报 3 次 . 请计算 D’ 并说明含义 .
三.请描述 1913CIE 色度图 , 并在图上说明什么是光?轨迹 , 色度坐标 , 主波长和色纯度 .
四.一位学生在某测验上的原始分数 85, 常模团体的平均分为 80, 标准差为 5, 问该生的 T 分数是多少 ?
五.举例说明确定实证效度的四种主要方法 .
六.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包括哪些分测验 ?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8:56
2004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试题


2004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试题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算术平均数的所用是描述了一组数据的____
2. 在正态分布中,标准差为___时百分等级数为16
3. 误差包括随机误差和___,他会影响___
4. 在选择题中,增加题目数量会影响____
二.1.什么是速度测验和难度测验?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2.有人说:“t检验适用于样本容量小于30的情况。Z检验适用于大样本检验”,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3.简述两个你所了解的测验名称及其用途
4.学业考试成绩为x,智力测验分数为y,已知这两者的rxy=0.5,IQ=100+15z,某学校根据学业考试成绩录取学生,录取率为15%,若一个智商为115的学生问你他被录取的可能性为多少,你如何回答他?
5.如果两总体中的所有个体都进行了智力测验,这两个总体智商的平均数差异是否还需要统计检验?为什么?
6.选择统计检验程序的方法时要考虑哪些条件,才能正确应用统计检验方法分析问题
7.哪些测量和统计的原因会导致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被低估
8.举例阐述信号监测论在测量感受性方面的优势及其应用领域
9.视觉试验的额外变量有哪些?如何有效的控制这些变量
10.简述反应时测量技术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三.1.传统心理物理实验方法测量感受性时会产生哪些方面的误差。请分析可能影响获得可靠数据的因素即可采取的措施
2.举例阐述在一个2[组间]*3[组内]的混合实验中采用哪些统计方法对两个因素的数据变化趋势、因素的主效应、交互作用进行详细和深入的分析?如果交互作用显著,应如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对统计结果进行解释
3.什么是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比较其异同,并举例说明

2004北师大心理理论试题
 

名词解释:
1 脑成像技术
2 特征觉察器
3 激活扩散模型
4 情绪智力
5 人格测验的Q分类法
6 客体永久性
7 发展任务
8 心理理论
9 同化与顺应
10  维果斯基


简答题
1  朱智贤主要从那几个方面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进行了阐述?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2  简述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历史过程。
3  简述少年期的一般心理特点。
4  什么是晶体智力,流体智力。它们各自发展的基本轨迹是什么。
5  谈谈你对知识、技能、策略关系的认识。
6  比较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和产生式理论的异同。
7  根据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应如何进行品德培养?


论述题
1  论述记忆研究的历史,并说明不同历史时期记忆研究的侧重点。
2  谈谈语言加工的模块化观点和交互作用观点的主要分歧点在哪里。
3  根据动机的认知理论,如何激发人们工作的动机。
4  与学习的联结理论和认知理论相比,人本学习理论有什么独特之处?这一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有什么启示?
5  从目标价值、内容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谈谈你对发展心理学的认识。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8:56
2005年北师大心理学理论试题


一、概念题
1、感觉剥夺
2、离差智商
3、视崖实验
4、去中心化
5、最近发展区
6、皮格马利翁效应
二、简答题
1、试说明注意的概念及功能。
2、什么是问题解决中的算法式(algorithms)和启发式(heuristics)策略,请加以比较及分析。
3、什么是马赫带(mach band),如何解释。
4、用实验说明脑功能的一侧优势。
5、什么是“习惯化-去习惯化”研究方法?该方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有何重要意义?
6、简述加德纳(H.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三、论述题
1、简要说明内隐记忆的特点,你认为研究内隐记忆有什么重要意义?
2、试举例分析新皮亚杰理论与传统皮亚杰理论的异同。
3、综合运用各种动机理论,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005北师大研究方法试题


一、选择:
全面利用数据信息的统计量:百分位差、标准差、
反映不同处理水平的变异:SSb、SSw、SSt、SSr
看图:成熟效应
主效应和交互作用
符号检验法的特点
二、简答:
1、举例说明效标缺陷和标效??
2、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的区别联系
三、论述:
1、说明科学心理学产生之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四、实验:
1、用信号检测论设计一个实验,……说明报准率、虚报率、判断标准对结果的影响
2、设计一个多因素实验,要求有一个自变量与语言有关,一个自变量与语言无关,分别说明(有7个小问)
(1)你研究的问题
(2)自变量和因变量
(3)变量控制
(4)实验材料的处理
(5)实验过程
(6)数据的统计处理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8:56
北师大2006年真题

研究方法

2006北师大研究方法

一.简答题(1-2题每题5分,3-10题每题10分,共90分)

1.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绘制相关散点图有何意义?

2.为什么抽样调查得到的样本统计量可以推论总体参数?

3.智商分数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为什么它们可以表示不同年龄和群体成员智力水平的高低?

4.测验的标准化对提高测验质量有何作用?它的局限是什么?测验最主要的质量指标是什么?

5.如何确认变量之间有因果关系?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X和因变量Y是否肯定有因果关系?

6.选择两种分数合成的方法,评述优缺点?

7.为了使效标关联效度的纸准确反映测验质量,应该关注哪些技术环节?

8.在编制学业成就测验时,确定双项细目表有何价值?

9.艾宾浩斯的记忆实验有什么优点,使得他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

10.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心理学实验研究的贡献是什么?

二论述与设计题(20分每题,共60分)

1.怎样利用心理测量的理论和技术提高选拔性考试的水平?

2.阐述信号检测论的理论基础,并举例说明它在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3.设计2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研究心理学某一问题,并详细说明实验设计过程及采取的统计分析方法?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8:57
华东师范大学2001心理统计学试题

一、问答题:

1、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和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有什么区别?(10%)

2、什么是非参数检验?它有什么特点?(5%)

3、为了建立最好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一般采取什么方式选择自变量?(5%)

二、计算题:

1、通过随机抽样,抽取了A、B两组被试,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期末考试成绩如下:
A组:119,110,132,106,121,120;
B组:133,128,130,134,129,136,133;
为检验教学方法的效果有无显著差异,请计算必要的检验统计量。(10%)

2、有3位教师对5位学生的作文进行等级评定,结果如下:
A生得到的等级评定分别是:3、5、3;
B生得到的等级评定分别是:1、2、2;
C生得到的等级评定分别是:2、1、1;
D生得到的等级评定分别是:2、3、2;
E生得到的等级评定分别是:2、4、3;
请计算3位老师评定的肯德尔和谐系数。(10%)

3、134个学生参加寒假长跑训练,开学后发现,长跑成绩显著进步(由不及格变成及格)的有38人,显著退步(由及格变成不及格)的有19人,问长跑训练有无显著效果?(5%)

4、1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和语文成绩之间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为0.78,问,二者从总体上说是否存在相关?(5%)

心理测量

一、简述题(每题3分,共15分)
1.心理测量属于哪一种水平的测量,为什么?
2.态度量表的编制有哪几种方法。
3.项目鉴别指数有什么意义。
4.投射测验的理论假设是什么。
5.如何理解心理测验的三要素。

二、计算题(每题3分,共15分)
1.已知某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63,请算出原长度的信度系数?
2.已知某测题高分组通过人数是70%,低分组通过人数38%,其鉴别指数是多少?该鉴别指数能否被接受?
3.已知某个测验的信度为0.75,要使该测验的信度达到0.90,必须增加多少题目?
4.假设韦克斯勒儿童量表中国修订版的信度为0.95,请算出其标准误。
5.假设用某种测验选拔员工100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检验,得到以下四组数据:
正确接受为42人,正确拒绝为34人,错误接受为10人,错误拒绝为14人。请算出该次选拔的总命中率。

三、问答题(共20分)
1.对心理学界各种智力的定义你如何评价。(10分)
2.测验标准分数的意义。(5分)
3.在测验实施时主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5分)
华东师范大学2001普通心理学试题


一、简述下列术语(每小题3分,共30分)

1、反射  2、适应  3、前摄抑制  4、幻想  5、随意注意

6、社会性需要  7、图式(schema)  8、个性  9、多重趋-避冲突  10、气质

二、论述题(每题10分,共70分)

1、试述距离知觉和知觉物体距离的线索。

2、试述短时记忆及其基本特点。

3、试述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

4、试述知识、技能和能力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5、试述冯特心理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

6、试述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7、试评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现状、对心理学的贡献及其发展前景。
 

2002年华师大普通心理学(含心理学史)


一、 & nbsp; 简述下列试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表征
2 . 感受性
3. 知觉恒常性
4. 随意后注意
5. 叶克斯-多德逊定律
6.&n bsp; 独白言语
7. 气质类型
8. &nb sp; 道德感
9. 流体智力
10.  动作技能

二、 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1. 从反映的内容、形式和时间三个方面,分析思维与感知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 阐述遗忘发生的主要原因。
3.  影响一个人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逐一加以阐述。
4. 试述个性及个性的基本特征。
5. 述评海德的社会认知平衡理论。
6. 阐述斯金纳对个体行为分析的核心观点。
7. 列举和说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心理学

一、 名词解释或简答题(每题6分,共10题)
1. 何谓控制变量?具体举例说明。
2.  何谓交互作用?具体举例说明
3. 反应时间研究的两个时期(或两个阶段)是什么?
4. 调整法(平均差误法)
5.&nb sp; 视敏度
6. 听觉定向
7. 动景盘(stroboscope)
8. 节省法
9. &n bsp; 比例量表
10. 内隐学习

二、 &n bsp; 问答题(每题20分,共2题)
1.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d’和β值(附PZO转换表)


报告“旧的” 报告“ 新的”
旧刺激 40 10
新刺激 4 46
注:设新刺激强度为0,就刺激强度为1。

2. 论述面部表情研究方法< br>
(PZO转换表略)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8:58
心理统计部分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 协方差
2. 品质相关
3. 回归线
4. 机械抽样
5. 非参数检验

二、 问答题(10分):
什么是相关样本?请列举相关样本显著性检验的各种情况。

三、 计算题(每题5分,共15分)
1. 如果有一个相关系数r=0.5,请将其转换为等距单位的Zr值。
2. 有 5名女生,物理测验成绩分别是68,69,70,71,72;另有7名男生,成绩分别是40,
50,6 0,70,80,90,100。现需要知道男女生成绩是否方差齐性,请计算相应的统计量。(
不需要查表)
3. 某小学根据各方面条件基本相同的原则将32名学生配成16对,然后把每对学生随机分入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16名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对照组的16名学生不参加此活动,一
学期后统一进行理解能力测验。结果发现,有9 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测验成绩明显打开了距离,
其中有8对是实验组学生得到“及格”,对照组学生得到“不及格”;1对是对照组学生得到“
及格”,实验组学生得到“不及格”。问: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对理解能力测验成绩有无显著影
响?

2000华东师范大学
2000年攻读硕士研究生试题
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含心理学史)
招生专业:心理学
一、简述下列术语(每小题3分,共30分)
1、操作条件反射 2、注意稳定性 3、想象表象 4、意志行动 5、兴趣 6、程序性知识 7、性格特征 8、离差智商 9、趋避冲突 10、激情
二、论述题(每题10分,共70分)
1、试述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与解释过程。
2、试述长期记忆系统(long-term memory system)中的信息储存与提取过程。
3、试述概念形成的过程和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
4、试述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
5、试述斯金纳行为主义心理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6、试述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7、试述认知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本质区别。

华东师范大学
2000年攻读硕士研究生试题
考试科目:心理统计与测量(需带计算器)
招生专业:心理学

心理统计部分
一、是非题(10分):请仔阅读以下句子,判断其是否正确,用T表示正确,用F表示错误,填写在前面的括号中。注意,不得使用任何其他符号。
( )1.差异系数是一种相对差异量。
( )2.抽样分布指的是抽取的样本中个体数值的次数分布。
( )3.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容量为n的一切工作切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分布也呈正态分布。
( )4.当自由度逐渐增大时,t分布逐渐接近正态分布。
( )5.总体上的各种数字特征叫总体统计量。
( )6.相关系数可以直接计算其平均数。
( )7.对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可以有多种方法检验其显著性。
( )8.偏态量和峰态量是用以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统计量。
( )9.中位数检验就是比较两个样本中的中位数高低。
( )10.从正态分布图来看,z=0处的概率是最大的。
二、简答题(8分):
1.什么是标准分数?使用标准分数有什么好处?(4分)
2.方差分析是逻辑是什么?(4分)
三、问答题(10分)
如果有两个样本,一个是实验组,另一个对照组,分别施以两种教学方法,后期测验后如何对其成绩(百分制)进行统计检验,以确定两种教学方法有无显著差异?
四、填表题(12分)
有一个双因素方差分析实验,A因素为教材,共3种;B因素为教法,共4种。交叉分析后得到12种处理,假定每个处理中有2名被试。经过教学后进行测验,得到一个方差分析表,请完成它。注:不必说明有无显著意义等。(答案按照1-12填写在答题纸上)
差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方差 F
A因素 187 (2) (6) (10)
B因素 343 (3) (7) (11)
A*B 3038 (4) (8) (12)
组内 135 (5) (9)
总差异 (1)
五、计算题(10分)
研究人员对10个家庭的儿童的问题行为程度(X)及其母亲的不耐心程度(Y)进行了评价,结果如下:
家庭 1 2 3 4 5 6 7 8 9 10
儿童得分 72 40 52 87 39 95 12 64 49 46
母亲得分 79 62 53 89 81 90 10 82 78 70
求X与Y的相关系数。注:X与Y的总体均不为正态分布。

心理测量部分
一、简述题(每题3分,共15分)
1.比纳-西蒙量表与先前的测验相比有哪些特点。
2.推孟修订的斯坦福-比纳量表与比纳-西蒙量表相比有哪些改进。
3.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的构成及特点。
4.投射测验的特点。
5.心理测验的三要素
二、计算题(每题3分,共15分)
1.某个测题高分组有80%的被试通过,低分组12%的被试通过,其难度是多少?
2.已知某测题高分组通过人数是70%,低分组通过人数是38%,其鉴别指数是多少?该鉴别指数能否被接受?
3.已知某个测验的信度为0.75。要使用该测验的信度达到0.90,必须增加多少题目?
4.斯坦福-比纳测验14-18岁组的信度为0.98,请算出其标准误。
5.如果已知某被试斯坦福-比纳量测定IQ为120,那么真分数在95%的可靠度要求下变动范围是多少?
三、问答题(共20分)
1.试论如何正确使用测验,防止滥用的方法。(7分)
2.测验的标准化应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7分)
3.谈谈如何认识心理测量的间接性特点。(6分)

华东师范大学
2000年攻读硕士研究生试题
考试科目:实验心理学
招生专业:基础心理学、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问答题(10分/题,共10题)
1.写出10个心理实验自变量(限写10个,多写扣分)
2.写出10个心理学常用仪器(限写10个,多写扣分)
3.何谓反应时减法法?
4.比较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的优缺点。
5.身高1.75米,在100米处被知觉为1.65米。请用常性系数计算公式算出其常性系数。
6.分析信号检测论的两个独立指标d’和β。
7.试论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与新方法。
8.何谓人工概念?试举例说明之。
9.请用一个具体实验说明情绪和认知的辨证关系。
10.何谓练习(学习)曲线?它有哪几种基本类型?


华东师范大学
2001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
招生专业:心理学
一、简述下列术语(每小题3分,共30分)
1、表征 2、感受性 3、知觉恒常性 4、随意后注意
5、叶克斯-多德逊定律 6、独白言语 7、气质类型
8、道德感 9、流体智力 10、动作技能
二、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1、从反映的内容、形式和时间三方面,分析思维与感知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阐述遗忘发生的主要原因。
3、影响一个人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请逐一加以阐述。
4、试述个性及其个性的基本特征。
5、述评海德的社会认知平衡理论。
6、阐述斯金纳对个体行为分析的核心观点。
7、列举和说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华东师范大学
2001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实验心理学
招生专业:基础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60分)
1、习惯误差
2、无关变量
3、月亮错觉
4、双手调节器
5、双耳时间差
6、单盲实验
7、动景盘
8、全部报告法
9、两点阈
11、虚惊率
12、警戒水平
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指出并分析下面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并指出此实验得出了什么结果。
莱博维茨(Lelbowitz,1967)研究了年龄与形状恒常性的关系。在他们所用的实验仪器中,首先呈现给被试一个物体,这是一个可以倾斜成各种角度的图形。实验让被试在四种倾斜角度的比较刺激中选择一个与观察刺激看起来同样的形状。这些比较刺激是一系列从圆形到逐渐拉长的椭圆形。被试年龄范围从4-21岁。实验中许多条件可以利用。图8-30是观察刺激在两种倾斜角度下不同年龄被试的形状恒常性保持程度曲线。
(此处有一图)
图8-30 不同年龄被试对两种倾斜角度不同刺激的观察之恒常性曲线(采自Lelbowitz,1967)
2、简述记忆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展望(侧重理论和方法上阐述)。
 

华东师范大学
2002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心理统计与测量 注:可以使用计算器
招生专业:基础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心理统计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协方差 2、品质相关 3、回归线 4、机械抽样 5、非参数检验
二、问答题(10分)
什么是相关样本?请列举相关样本显著性检验的各种情况。
三、计算题(每题5分, 共15分)
1、如果有一个相关系数r=0.5,请将其转换为等距单位的Zr值。
2、有5名女生,物理测验成绩分别是68,69,70,71,72;另有7名男生,成绩分别是40,50,60,70,80,90,100。现需要知道男女生成绩是否方差齐性,请计算相应的检验统计量(不需要查表)。
3、某小学根据各方面条件基本相同的原则将32名学生配成16对,然后把每对学生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16名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对照组的16名学生不参加此活动,一学期后,统一进行理解能力测验。结果发现,有9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测验成绩明显拉开了距离,其中8对是实验组学生得到“及格”,对照组学生得到“不及格”;1对是对照组学生得到“及格”,实验组学生得到“不及格”。问: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对理解能力测验有无显著影响?

心理测量部分


一、简述题(每题3分,共15分)
1、教育测验与智力测验的不同之处
2、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3、鉴别指数对测题的意义是什么
4、考夫曼的智力量表与传统智力量表在哪些方面有不同
5、MMPI中双高峰的意义和作用
二、计算题(每题3分,共15分)
1、某测验的被试为2—5年级的小学生,已知信度是0.85,标准差为10,现欲知道仅用于4年级时信度是多少,4年级的标准差是5。
2、测验有20道测题,其信度仅为0.55,若把测题增加到60题,信度能达到多少?增加到120题呢?
3、一个儿童参加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得到智商分为111,请问如以95%可靠度要求,其置信区间在哪一段分数内?
4、某儿童在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中,言语智商124,操作智商115,已知这两个分量表的信度分别是0.97和0.93,请问这两种智商间有无显著差别:
5、一个五择一的测量难度值是0.61,另一个四择一的测题难度值为0.64,请问这两个测题哪个难度值更高些?
三、问答题(共20分)
1、为什么说测验的原始分数不能用来解释测验的结果?(5分)
2、在选择题中怎么样的选项是可以被接受的?(5分)
3、眼下智力定义尚未有统一看法之前,智力测验可不可以进行?为什么?如何做更为合理?(10分)
2003华东师范大学复试题(心理测量)

1 如何正确解释测验分数的意义及向当事人报告的基本原则。

2 详述目前人格测验在我国使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如何使用信度效度数据来评价量表的质量。

另有两篇专业英语要求翻译及写150-200字的摘要,一篇是精神病判别的伦理问题,另一篇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社会关系的影响。文章都很长,一张A3纸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小字。

 

2003华东师范大学复试题(心理测量)

1 如何正确解释测验分数的意义及向当事人报告的基本原则。

2 详述目前人格测验在我国使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如何使用信度效度数据来评价量表的质量。

另有两篇专业英语要求翻译及写150-200字的摘要,一篇是精神病判别的伦理问题,另一篇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社会关系的影响。文章都很长,一张A3纸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小字。

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心理系复试内容

 

基础心理学:
1.心理测量(笔试),《心理测量》金瑜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2.心理学研究方法(口试),《实验心理学》杨治良,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外语口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   心理测量(笔试),《心理测量》金瑜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2.   方向01、02、04、06考发展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知识与技能考核(口试),《儿童发展心理学》刘金花编注,华东师大出版社。方向03、05、07考教育心理学(口试),《认知教学心理学》吴庆麟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教育心理学》吴庆麟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   外语口试。

 

应用心理学:
1.   心理测量(笔试),《心理测量》金瑜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2.   应用心理学相关知识技能测试(口试),《社会心理学》时蓉华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申荷永编,暨南大学出版社。
3.   外语口试

华师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1998-2001)
本人将收集的几届研究生考题奉献给大家。并祝大家考研顺利!

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普通心理学 科目: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5’×6,共30分)
1. 意识与自我意识 2. 视敏度与视角
3. 视觉后象与似动知觉 4. 互补律与间色律
5. 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6. 比例智商与离差智商

二、简答(8’×5,共40分)
1. 简述现代心理学关于颜色视觉的理论。
2. 为什么说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3. 遗忘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遗忘理论)。
4. 人的需要、认识评价及人的情绪的关系。
5. 物质高低级形式的关系及其在心理学中的意义。

三、论述(15’×2,共30分)
1. 试说明心理活动(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与性格)的相互关系。
2. 概述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做出评价。

 

专业:普通心理学 科目:实验心理学与心理学史

一、名词解释(2’×10,共20分)
1. 形式图 2. 身心平行论 3. 纯粹直观形式
4. 二重心理学 5. 简约原则(pr&auml;gnang) 6. 双盲控制法
7. 辨别力指数 8. 节省法 9. 布伦斯维克比率
10. 随机区组设计

二、简答(10’×3,共30分)
1. 简论研究西方心理学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无意识概念的由来。
3. 心理实验法与观察法的关系。

三、论述(20’分)
1. 荣格人格类型说评价

四、实验设计题(15’×2,共30分)
1. 设计一个实验,考察年龄与反应时的关系。(要求指出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及控制方法,统计方法等)

 


专业:普通心理学 科目:社会心理学

一、名词释义(5’×6,共30分)
1. 发展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2. 挫折与冲突
3. 模仿与暗示 4. 群众与群体
5. 管理与领导

二、简答(8’×5,共40分)
1. 简述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内容。
2. 简述S. E. Asch关于从众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3. 态度的测量有哪些可用的方法。
4. 简述社会知觉中的种种偏见及其原因。
5. 简述社会学习理论的发展脉络。

三、论述(15’×2,共30分)
1. 论述中国本土化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综述有关观点,给出自己的看法)
2. 如果要你研究“中国人人际关系的特点”这一课题,你将如何进行研究?请阐述你的研究设计。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8:58
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普通心理学 科目:普通心理学

一、解释下列术语(3’×10,共30分)
1. 自主神经系统 2. 布洛卡区 3. j. n. d.
4. 后像 5. 三色论 6. 功能固着
7. 比例智商 8. G因素与S因素 9. 自陈量表
10. 自我效能

二、简答(8’×5,共40分)
1. 选择性交配实验及其结果解释。
2. 关于遗忘原因的心理学解释。
3. 关于成绩动机的主要理论。
4. “测慌器”工作原理。
5. Yerkes-Dodson定律。

三、论述(15’×2,共30分)
1. 分析影响知觉的主客观原因并谈谈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2. 你如何看待智力发展问题上的天赋与教养之争。



专业:普通心理学 科目:实验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5’×6,共30分)
1. 平均误差法 2. 等距量表 3. 感受性
4. 信号检测论 5. 泛魔识别模型 6. 系列位置效应

二、简答(10’×5,共50分)
1. 一个两因素的实验设计能否分解成两个单因素的实验设计,为什么?
2. 有人想测量不同颜色的选择反应时,他研制了一种仪器,该仪器并排呈现红、绿、蓝三种颜色灯,反应时都是一个键,且用优势手食指反应。请问该实验设计有无不合理之处?如 有,请指出。
3. 在部分报告法中,为什么可根据被试对一行字母的报告成绩推算出整个识记成绩?
4. 有一个研究想知道照明强度与阅读效果的关系。他选择了一个较强和较弱的光照条件,结果发现,阅读成绩与光照强度无关。你同意该结论吗?为什么?
5. Muller-lyer错觉量与箭头的夹角有关。有人选择了4种夹角水平,即30度、60度、90度、120度,16个被试均接受这4个水平的实验。被试实验的顺序是先做30度,在做60度,再做90度,最后做120度。请问该实验应该用什么统计方法?该实验设计有无问题,如有,请指出。

三、论述(20分)
选一个你熟悉的可以用实验法解决的问题,设计一个实验解决之。要求指出自变量、因变量的操作方法,指出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被试的选择与分配,统计方法。

 

专业:普通心理学 科目: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3’×8,共24分)
1. 纵向研究 2. 前运算阶段 3. 具体运算思维
4. 年龄特征 5. 概念同化 6. 负强化
7. 成就动机 8. 品德

二、简答(6’×8,共48分)
1. 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基本性质?
2. 幼儿期的记忆有何特点?
3. 儿童的依恋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每种类型有哪些典型行为表现?
4. 柯尔伯格(L. Kohlberg)是如何划分儿童性别角色发展阶段的?
5. 列举对学习的不同分类(三种以上的分类)。
6. 影响有意义学习的保持与机械学习的保持的主要条件(因素)各有哪些?
7. 简述价值观、性格各自与品德的关系。
8. 你对桑代克的共同因素说有何看法?

三、论述(14’×2,共28分)
1. 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突出概念的本质特征。
2. 试述道德实践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普通心理学

研究方向:发展、教育、社会心理学

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3’×10,共30分)
1. 神经元 2. 诱因 3. 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
4. j. n. d. 5. 三色论 6. phi现象
7. 应激 8.G因素与S因素 9. 功能固着
10. 自我效能

二、简答(8’×5,共40分)
1. 选择性繁殖实验及其结果解释。
2. 双耳分听实验及其理论模型。
3. 如何用重学法(节省法)来测量保持量?
4. 根据斯坦福-比纳量表,如何求智商(IQ)?
5. Yerkes-Dodson定律(图示及文字说明)。

三、论述(10 + 20 = 30分)
1. 关于语言获得的两种对立理论及其评价。(10分)
2. 以一个研究例证(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他人已做的)来说明心理学是如何进行的,以及你所理解的心理学的学科特点。(20分)



招生专业:普通心理学

研究方向:发展、教育、社会心理学

考试科目:实验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5’×5,共25分)
1. 多因素实验设计 2. 实验设计中的霍桑效应
3. 实验的外部效度 4. 自变量
5. 反应时

二、简答(15’×,共30分)
1. 心理学实验方法相对于其它方法如观察法、问卷法,它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2. 信号检测论能否取代传统的心理物理法?为什么

三、分析、设计题(15’×,共45分)
1. 有人为了研究计算机键盘与水平面张角多大合适,设计了一个实验:随机取三组被试,甲组用0°,乙组用10°,丙组用15°,将实验结果用独立样本T检验。请问该方法所获得的结果合不合理?如有更好的设计,如何设计?
2. 某工作需要视力在1.0水平以上,有些视力差的人企图用熟记视力表的方法通过视力检查。问应如何用实验方法来区别检查结果是视敏度还是再现?
3. 试从下列实验事件中指出有哪些地方没有进行控制,并说明应如何改正。“有人提出假设:文化程度高者针刺麻醉的效果不好。通过200例分析,针刺麻醉效果好的文化程度低者有120人,而文化程度高者只有8人,结果正式证实了假设”。

 

招生专业:普通心理学

研究方向:发展、教育、社会心理学

考试科目:发展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4’×5,共20分)
1. 个案研究 2. 守恒
3. 先天语言能力说 4. 好孩子定向
5. 自我同一性

二、简答(6’×6,共36分)
1. 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各有哪些优缺点?
2. 儿童记忆的发展有何特点?
3. 儿童的依恋有哪些类型?
4. 儿童的动作发展有哪些规律?
5. 皮亚杰怎样解释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
6. 信息加工心理学如何理解心理发展?

三、论述(10’×2,共20分)
1. 幼儿面前放有两个同样大的橡皮泥球,当面将其中一个压扁,幼儿 会认为这两团橡皮泥不一样大了。试以发展心理学原理分析这一现象。
2. 简述西格勒(Siegler)的“平衡称”实验,并分析其原理。

四、论述(12分)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述评

五、研究设计(12分)
设计一个研究,考察1-6年级小学生打架、骂人等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和变化

 


招生专业:普通心理学

研究方向:发展、教育、社会心理学

考试科目: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4’×10,共40分)
1. 最近发展区 2. 学习曲线 3. 认知结构模型
4. 成就动机 5. 道德信念 6. 替代强化
7. 习得性失助感 8. 认知风格 9. 概念形成
10. 总括学习

二、简答(6’×6,共36分)
1. 举例说明正强化、负强化与惩罚。
2.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有哪些区别?
3. 简评早期的迁移理论“形成/式训练说”。
4. 教材直观的三种类型各有哪些优缺点?
5. 造成学习对知识的死记硬背的原因有哪些?
6. 知识学习与社会道德规范学习的规律有什么不同?

三、论述(12’×2,共24分)
1. 联系实际说明学习的迁移规律在教学上的应用。
2. 试论成功是最好的激励。



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

一、解释下列术语(3’×10,共30分)
1. 感应性 2. 不应期 3. 诱因
4. 感觉的适应性 5. 定势 6. 知觉的恒常性
7. 近因效应 8. 发散性思维 9. 功能固着
10. 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

二、简要说明下列问题(7’×6,共42分)
1. 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结果。
2. 色光混合的主要规律。
3. 几种主要的测量保持量的方法。
4. 如何用实验法来检验两种学习之间是否存在前摄抑制或后摄抑制?
5. 关于语言获得的两种对立理论。
6. Sternberg的智力三维理论。

三、论述题(14’×2,共28分)
1. 结合心理学的研究谈压力(应激)与健康的关系。
2. 从影响性格的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论人的性格形成。

 

招生专业: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考试科目:实验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5’×4,共20分)
1. 实验的内部效度 2. 75%差别阈限
3. Donders减数法 4. 速度-准确性权衡

二、简述题(10’×3,共30分)
1. 试将心理实验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各种变量加以归纳和解释。
2. 心理科学研究中有一些基本方法,如观察法、问卷法、实验法等。你认为实验法、问卷法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并说明实验法由此而采用了哪些手段?
3. 举例说明并解释实验者效应,如何在实验研究中避免由于该效应而可能产生的错误结论?

三、分析说明题(共50分)
1. 现有100g和108g外观和体积相同的重要物若干,以前者作噪音,后者作信号,采用信号检测实验的有无法,在同一先验概率下,多次测量不同被试的辨别率d’和判断标准β。现在假定在同样条件下采用恒定刺激法测量这一群被试的重量辨别差别阈限DL。请从理论上分析:
(1)d’、β、DL三者两两之间在统计学上是否存在一定关系,存在何种关系,请作出定性解释。
(2)恒定刺激法和信号检测法之间有何区别,解释说明之。(本题10分)

2. 解释一个2×3×4的完全随机因素实验设计(要指出该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每个自变量的水平、可检验几个交互作用等)。假如同一实验条件(即一个实验单元)需要6名被试,那么完成该实验需要多少名被试?(本题10分)

3. 有人想探讨反应时间是否受教育水平的影响,以及较高的教育水平是否缓解由于年龄增长而导致的反应时间增加这一过程。请你设计实验解决这一问题,并建立方差分析表,给出变异源及每个变异源相应的自由度(注:教育水平可界定为从事工作前在学校受教育年限)。(本题15分)

4. 有一个研究者调查了大学四年不同年级学生对课业学习和社会人际交往的态度,即课业学习和社会人际交往哪个更重要,被调查者的回答当时分三种:(1)课业学习更重要;(2)两者同样更重要;(3)社会人际交往更重要。该研究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分别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调查60名学生(共240名),每个年级男女各半,统计结果如下表: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回答项目 (n=60) (n=60) (n=60) (n=60)
课业学习更重要(%) 60% 47% 37% 37%
两者同样更重要(%) 20% 27% 33% 30%
人际交往更重要(%) 20% 26% 30% 33%

根据上述回答项目的百分比变化,该研究者得出一结论:随着年级增加,大学生逐渐重视社会人际交往。你认为该研究者根据百分比变化就得出这一结论是否充分?是否有更合理的统计分析方法?请分析说明。(本题15分)


招生专业: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考试科目: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3’×10,共30分)
1. 横断研究 2. 习惯化 3. 先天语言能力说
4. 视崖 5. 依恋 6. 广义的知识论
7. 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 8. 认知结构特征
9. 有意义学习 10. 价值观念

二、简答(5’×8,共40分)
1. 如何理解个体发展中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2. 什么是守恒?儿童早期缺乏守恒概念的原因是什么?
3. 信息加工心理学对儿童发展的理解有何特点?
4. 皮亚杰如何看待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
5. 简述关于学习迁移的形式训练说。
6. 认知学习与动作技能学习中保持与遗忘的过程与条件有什么不同?
7. 谈谈认知领域学习中有效练习的条件。
8. 比较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利弊。

三、论述(15’×2,共30分)
1. 谈谈你对心理素质及其培养问题的看法。
2. 设计一项研究描述小学高、中、低年级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特点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8:58
华东师范大学04年部分真题

解释:
心理
言语理解
人格(个性)
定势
动机
创造想象
意义识记
认知能力
表象
注意稳定性

简答:

1、感觉的测量:
2、气质类型的特征
3、列表比较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区别和联系
4、如何衡量智商在相应总体的位置
5、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论述:

1、问题解决及影像因素
2、举例说明能力的个别差异
3、马斯洛的价值理论
4、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5、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8:58
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试题

概念(10*3)
1、知觉恒常性 2、内隐学习 3、有意后注意 4、表象 5、语言理解
6、差别感受性 7、元认知知识 8、双趋冲突 9、晶体智力 10、气质
简述(8*6)
1、简述模式识别
2、简述问题解决的启发式策略
3、简答需要与动机的区别与联系
4、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5、简述笛卡尔的“二元论”是如何论述“心”和“身”各自的特点及其相互作用的
6、简述格式塔心理学家的“心物同型论”和“完形趋向律”表达了什么样的假设
论述12*6
1、试述人的认知系统及其基本特征
2、试述扩展的记忆信息加工模型
3、试述人格特质理论
4、试述陈述性知识及其表征
5、试述斯金纲行为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人力资源和社会改造的意义
6、试述詹姆斯《心理学原理》中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心理学的贡献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8:59
中科院2002考研试题:实验心理学
(微积分部分略)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l、唐德斯A、B、C反应时
2.双耳分听
3、系列位置曲线
4.感受性(d)
5、控制变量
二、简答题:
l、 被试内设计有什么优点,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5分)
2、被试间设计有何优缺点?(5分)
3、在下面每个例子中,你认为那种设计(组内或组间设计)最适合?(15分)
(1)在测量人对声音的反应速度时,研究者想知道声音的高低变化对反应速
度的影响。
(2)对训练动物所采用的三种不同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三、请用具体的实验实例,阐明记忆依赖于提取与加工的一致性。(15分)
四、多因素实验有哪些优点?并请你进一步说明多因素实验与结果普遍性问
题之间的关系。(20分)

中科院2002考研试题:认知心理学



中科院2002考研试题:认知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l、 计算机模拟
2、知觉的假设考验说
3、保守性聚焦策略
4、问题行为图
5、资源限制过程与材料限制过程
二、如何考察短时记忆遗忘的进程及影响因素?(10分)
三、试用前人的一个具体实验及其结果来说明和支持表象与知觉机能等价的观点。(10分)
四。利用句子一图画匹配实验分析减法反应时实验范式的局限性。(10分)
五、试述有关三段论推理的三种认知心理学理论。(20分)
六、说明语义记忆研究的意义,并通过实验分析语义记忆研究在方法上的特点。(20分)

中科院2002考研试题:普通心理学



中科院2002考研试题: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静息电位
2.机能主义
3.精神分析
4.差别感受性
5.离差智商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神经细胞的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3.什么是语句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两者之fA]的关系怎样?
4.简述长时记忆的语义层次网络模型。
5.简述有关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利用似动现象说明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2.介绍有关情绪的理论,并加以评价。

中科院2002考研试题:发展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20分)
l、 数守恒
2、直觉行动思维
3、前道德水平
4、皮亚杰的自我中心言语
二简答题 (每小题 10分;共50分)
l、 简述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2、简述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
3、简述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4、简述青少年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应对办法。
5、简述假装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三论述题(30分)
l、什么是早期教育?对开展早期教育有何争议?谈谈你对开展早期教育的看
法,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你的假设。

中科院试题:实验心理学2002



实验心理学2002
一、 名次解释(4*5)
1、 唐得斯A.B.C反应
2、 双耳分听
3、 系列位置曲线
4、 感受性
5、 控制变量
二、 简答题
1、 被试内设计有什么优点,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5分)
2、 被试间设计有何优缺点?(5分)
3、 在下面每个例子中,你认为那种(设计组内或组间)最合适?(15分)
(1) 在测量人对声音的反应速度时,研究者想知道声音的高低变化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2) 对训练动物所采用的三种不同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三、 请用具体的实验实例阐明记忆依赖于提取与加工的一致性。(15分)
四、 多因素试验有哪些优点,并请你进一步说明多因素实验与结果普遍性问题之间的关系。(20分)
2001年
一、 微积分 略
二、 基本概念解释(5*2)
1、 什么是自变量混淆,怎样避免自变量混淆?
2、 红光为什么能保护暗适应?
三、 问答题(70分)
1、 通过具体的计算方法来说明大小知觉恒常性。(10分)
2、 在反应时实验中,怎样才能测得准确的反应时间?
3、 信号检测论中,击中率与虚报率怎样随标准升高获降低而变化?(15分)
4、 实验方法与非实验的自然观察法,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能在一项研究中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吗?(15分)
5、 怎样进行实验获得系列位置曲线?(15分)

2000年
一、 微积分 略
二、 基本概念解释 共10分
1、 句子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的结构
2、 结构阶差
三、 问答题
1、 以具体的实验来说明延迟时间对句法记忆的影响。15分
2、 在比较视觉的简单和复杂反应时的实验中,应采用组内设计还是组间设计?为什么?这个实验的因变量是什么?自变量是什么?它有几个水平?15分
3、 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了哪些知觉组织原则请举一实例说明其中任一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0分
4、 此图是Posner应用减法反应时实验,揭示信息加工内部过程的一个实验范室。请根据此图所示的实验结果,说明在短时记忆的短暂时间内存在视觉编码。20分 图略

1999年
一、 微积分 略
二、 名次解释 20分
1、 问题解决
2、 人工概念及概念形成
3、 双眼线索
4、 用作图方法说明操作特征曲线
三、 简答题 20分
1、 举例说明语言符号对图形再现的影响。 6分
2、 性格特点对决策的影响,以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7分
3、 双耳听觉实验。 7分
四、 问答题及实验设计 40分
1、 试用数量估计法作比例量表,来说明斯蒂文斯定律中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 当我们用语词材料进行有关学习与记忆的实验时,应考虑哪些刺激特点?在实验方法上怎样对这些刺激特点进行控制,以防自变量的混淆?请一具体的有关实验设计加以说明。

1998年
一、 微积分 略
二、 名词解释 20分
1、 因变量的高限效应
2、 选择反应时
3、 拉丁方设计
4、 再认法
5、 双盲实验
三、 设计一个实验,来探讨熟悉性对词的再认的影响。 20分
四、 用信号检测论方法测量味觉感受性并说明有何有点。 20分
五、 在一项老鼠学习走迷宫的实验中,研究者考察给老鼠的食物量对其学习的影响。结果如下(每次走迷宫所需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Large reward 38秒 30秒 20秒 15秒
Small reward 52秒 32秒 16秒 12秒
请说明该实验的各种变量,并用图表表示本实验结果,并说明根据此结果能得到什么结论。20分

中科院试题:普通心理学2001年



普通心理学2001年
一、 名词解释 20分
1、 言语运动中枢
2、 马赫带
3、 知觉学习
4、 自我心理学
5、 构造主义
二、 简答题 40分
1、 简述信号侦察论。
2、 短时记忆有什么特点?
3、 简述有关儿童言语获得的理论。
4、 情绪和情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5、 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三、 论述题 40分
1、 试述特征假设和“鬼蜮”模型,并加以评论。
2、 介绍有关能力结构的理论,并加以评论。

2000年
一、 名词解释 20分
1、 层次网络模型(由科林斯和奎林提出)
2、 边缘系统
3、 智力结构理论(由吉尔福特提出)
4、 主题统觉测验
5、 行波说(由贝克西提出)
二、 简答题 40分
1、 简述测量记忆保持量的方法。
2、 简述苛勒的顿悟学习理论。
3、 简述言语活动的特性。
4、 什么是意识和内觉?他们的关系如何?
5、 冯特在心理学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三、 论述题 40分
1、 论述问题解决过程中思维活动的特性及影响因素。
2、 什么是需要?需要可以根据那些标准进行划分?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有什么特色?有什么缺陷?
1999年
一、 名词解释 30分
1、 颜色视觉后像
2、 帕帕兹环路
3、 机能主义(芝加哥学派)
4、 人本主义心理学
5、 情节记忆
6、 测验法
二、 简答题 30分
1、 简述托尔曼的新行为主义。
2、 简述专业知识对问题求解的影响。
3、 简述言语(language)与语言(speech)的关系。
三、 论述题 40分
1、 评述当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注意研究较有影响的理论。
2、 评述乔治·凯利的人格认知心理学。
1998年
一、 名词解释 30分
1、 格式塔心理学
2、 社会化
3、 图式
4、 平行加工
5、 浦肯野现象
6、 系统脱敏
二、 简答题 30分
1、 简述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2、 简述乔姆斯基的学说。
3、 概述注意的资源限制说。
三、 论述题 40分
1、 试分述现代神经心理学(或生理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及当代神经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2、 试述传统的双重记忆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在当代记忆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8:59
中科院心理所2005实心题回忆


2005实验心理学试题

一。名解(20\')
  
  1.stroop效应
  
  2.盲视
  
  3.知觉定势
  
  二。简答(20\')
  
  1.暗适应中视觉域限的变化过程
  
  2.怎样避免实验中的系列位置效应?
  
  三。如何用双耳分听实验证实过滤器模型?(20\')
  
  四。事后回溯设计和其他实验设计(如单因素设计或多因素设计等)在实验过程上的区别。(20\')
  
  五。以字母转换实验为例说明开窗实验法与反应时间相加法和相减法相比的优势。(20\')
  
  六。名解
  
  百分位
  
  四分相关
  
  标准误差
  
  七。方差分析的前提假设?
  
  实心部分还差一个名解想不起来,其他题可能顺序不对,但差不多全了。
  
  统计部分有两个名解忘了,另外还有计算题我可记不得了,一道是独立样本t检验,一道是求回归方程并检验,还要求相关系数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8:59
中科院心理所06年真题

 

 

2006实验心理学

 

一,  名解(4*5)

1实验性分离2反应时间与准确率权衡(SAT)曲线3实验范式4错觉产生的原因5决策策略

二、简述优良反应指标的要求(20)

三、简述实验中的效度(20)

四、简述Tulving的启动效应内容

五、图表见朱滢《实心》记忆章Hunt and Einstein 表8-13

   问你从上表得出什么结论。

 

2006心理统计

六、名解(2*5)

1、   加权平均数2、条件概率3、分层抽样4、点二列相关5、交互作用

七、(1)简述良好估计量满足的条件

   (2)简述符号等级检验法适用条件及计算过程

八、实际应用

(1)         概率论问题计算

(2)         (二比率差异显著性检验)北京人,上海人工作使用电脑比率分别45%,48%,抽样人数为300,340。问总体间比率差异是否显著。

九、方差分析 只是填最后的分析表,(奇简单无比)



2006 认知心理学 记忆版 liqinglin8309提供
一、填空

1 gibosen的直接知觉理论2marr的三重表征3流畅性失语症4影响双重作业的因素5格式塔的理论是出于重构的6k-v模型的语义表征7
二、名解

1阅读广度2概率理论3心境一致性假说4
三、简答
1 概念的样例理论

2完型对面孔识别的作用

3paivio的双重编码理论 4
四、论述
1.内隐记忆存在的证据
2.baddeley工作记忆模型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8:59
西南师范大学

200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实验心理学
 

一、解释下列概念(20)

1、实验者效应                     2、韦伯(Weber)定律

3、史蒂文斯(Stevens)定律           4、闪烁融合频率

5、马赫带( Mach band )定律      6、图形掩蔽(Masking)

7、麦考勒(McCollough)效应       8、双眼视差

9、主观轮廓                       10、字词命名作业

二、填空(16)

1.测量感觉阈限的传统方法有(  ),(  )和(  )。

2.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的六种方法(  )、(  )、(  )、(  )、(  )、(  )。

3.在信号检测论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有(  )、(  )和(  )。

4.在记忆研究中,检查记忆效果常用的方法有(  )、(  )、(  )、(  )、(  )、(  )。

5.传统心理学研究情绪的两种主要的方法有(  )、(  )。

三、简答题(16)

1.  心理实验研究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2.  简述心理实验中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

3.  简述费希纳定律的有关内容。

4.  简述斯伯林的部分报告法。

四、计算题(8)

1.在依次运用信号检测论方法(有无法)进行的研究中,得到如下的次数分布,请分别计算β和d’的值

 


输入

SN                    N

判            有信号

断            无信号
140                    82

60                    118

 

附POZ 转化表部分数据:

 

P                 O                Z

0.70             0.3478             0.524

0.41             0.3888            -- 0.227

 

五、实验分析题(20)

在一项研究小学一年级儿童对不同汉字字型辨认能力性别差异的实验中,从某小学一年级中随机选取60名小学生,其中男30名,女30名,在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文中分别选取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和整体结构的汉字为实验材料,以儿童对不同结构汉字的再认率为统计指标。

(1)       试指出该实验中是自变量、因变量和可能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

(2)       如果用分别采用被试内和被试间设计进行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方案。

(3)       简要说出这两种设计的特点。

六、实验设计题(20)

1、  以某种记忆为例设计一个实验,并写出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

2、  简论完全随机化实验设计。


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
  
    一、解释概念:(每个2分,共10分)
    1.教育机智    2.试干学习    3.经验泛化说    4.道德行为    5.教学设计
    二、分析判断题:(判断对错,简要说明理由。每题4分,共24分)
    1.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的实质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而不在于学习的方法是接受学习或发现学习。
    2.派生归类学习是一种质变学习。
    3.如果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观念可以利用,要进行新的学习是很困难。
    4.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的成绩也就越好。
    5.规则学习是一种技能学习。
    6.正强化提高学生的正确反映,负强化降低学生的错误反映。
    三、简答题:(前五个题每题8分,第六题10分)
    1.比较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区别。
    2.举例说明“移情是自我与道德行为间重要的中介变量”的原理。
    3.比较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异同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4.举例说明学生品行和学生人格方面的问题行为有何特点,为什么教师必须重视这两类问题行为。
    5.教师如何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学习动机?
    6.运用观察学习的原理分析传媒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应如何控制学生对传媒的获得。
    四、论述题:(16分)
    联系当前教育改革,论现代素质教育对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

   

                           
  一九九八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

    一、解释概念:(每个概念2分,共10分)
    1.发现学习    2.概念同化   3.学习迁移    4.学习动机  5.道德观念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略)
    三、判断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每题3分)
    1.学习是动物和人所共有的心理现象。
    2.接受学习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3.智商高的学生创造力也高。
    4.在学校教育中,发展理智思维必须从概念学习开始。
    四、简要回答:(每小题8分,共32分)
    1.人本主义的学习观
    2.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3.创造性的实质
    4.性格与学习的关系
    五、论述题:(第1题15分,第2题16分)
    1.联系教学实际试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2.联系当前实际试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一九九六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

     一、解释概念:
     1. 学习    2.学习迁移    3.创造性    4.智力技能  5.品德
     二、填空:
     1.当代西方学习理论的主要派别有:
     2.当代西方德育心理理论的主要派别是:
     3.知识感知的心理规律是:
     4.知识理解的理论有:
     三、论述题:
     1.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的主要区别
     2.激发学习动机的心理学原理
     3.提高知识理解的效果的教学措施的心理学原理
     4.问题教学的特点和优点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8:59
西南师大2004年实验心理题(含统计)


一. 问答题(10分/题)
1,  撰写实验报告必须包括的内容.

2, 多因素实验的优点.

3, 情绪研究中的生理指标.

4, 记不起来了.

5, 假设检验的原理和步骤.

二. 实验设计题 (30分/题)

1,  按信号检测论原理设计一个实验,自行编写一系列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计算.

2,  设计一个关于思维的实验,要求有一定创新性.

三, 统计分析题(3分/题)

四, 计算题(31分)

  就是一个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要求用方差分析几种实验处理是否有差异的题目.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0
首都师范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0
武汉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入学考试心理学史试题

 

科目;心理学史  代码:906
一:名词解释
1,   洛克的白板说
2,   休莫的习惯原则
3,   冯特的民族心理学
4,   机能主义心理学
5,   桑代克的效果律
二:问答
1简述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类灵魂的思想
2简述西那的官能心理学
3试述休莫的人类心理内容的分类
4铁钦那在三种生物学和三种心理学间作了怎样的类比
5适应心理学的本质特点有哪些
6进化理论提出了哪两个有助于开展心理学研究的问题
7试述马赫对斯经那激进行为主义的影响
三:论述
论华生的行为主义和托尔曼的行为主义的区别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1
浙江大学

实验心理学

2002年
一、名词解释:5分/题
1、心理物理学 ,2、似动现象,3、实验法,4、闪光融合理论,5、最小可觉差,6、等响曲线,7、完全随机化设计,8、部分报告法。
二、论述:12分/题
1、什么是自变量的混淆?怎样避免自变量的混淆?
2、什么是明视觉?什么是暗视觉?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3、信号检测论与古典心理物理学的差别何在?
4、什么是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分析法?举例说明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范式。
5、试评述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不足。

2001年
一、名词解释:1-4题,3分/题;5-8题,4分/题。
1、平均差误法 ,2、似动现象,3、系列位置效应,4、实验者效应,5、被试间设计,6、费希纳的对数定律,7、音高量表,8、实验效度。
二、论述:14分/题,第5题16分。
1、什么是反应时间?举例说明反应时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2、何谓闪光临界融合频率?具体说明影响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主要因素。
3、视敏度有哪几种测量方法?具体说明之。
4、何谓深度知觉?具体说明深度知觉的线索。
5、举例说明如何用分段法制作感觉比例量表。

2000年
一、名词解释:3分/题
1、操作定义 ,2、感受野,3、数量估计法,4、分贝,5、恩墨特定律,6、双眼视差,7、开窗实验,8、等响曲线。
二、论述:
1、简述史蒂文斯的神经量子理论。10分
2、简要说明人类情绪研究中的三类行为变量。10分
3、试述配对组设计的特点和基本步骤。10
4、具体说明影响反应时的主要因素。15
5、试比较传统心理物理学的三种基本方法的特点。15
6、试拟一个视觉实验,要对实验中的各种变量进行分析。16
普通心理学

2002年
一、名词解释:3分/题
1、反射 ,2、错觉,3、模式识别,4、图形掩蔽,5、暗适应,6、发散思维,7、心境与应激,8、诱因理论,9、素质,10、特质
二、简答题:5分/题
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2、简述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3、简述冯特对心理学发展所做的贡献。
4、简述图式及其作用。
5、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6、简述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三、论述题:10分/题
1、试评述有关颜色知觉的理论。
2、试述问题解决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
3、试述坎农—巴德学说。
4、试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2001年
一、填充题:1分/题
1、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及测验的信度与效度,效度即指_____。
2、经典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
3、特瑞斯曼与布罗德班特的理论对过滤装置的不同看法在于___________。
4、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性格与气质最主要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6、定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功能固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心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种。
10、粘液质气质类型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经类型相对应。
二、判断题:1分/题
1、注意是心理活动指向与集中于某一对象的过程。
2、感觉是人脑对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不同的人感受性不同;但每个人的感受性是恒定不变的。
4、乔姆斯基认为句子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
5、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
6、遇到紧急情况不盲目冲动,沉着冷静的情感体验是理智感。
7、智商的公式是:IQ=MA/CA×100%
8、艾森克的人格二维模型中二个维度是强弱程度和稳定程度。
三、名词解释:4分/题
1、感觉阈限,2、知觉恒常性,3、内隐记忆,4、算法式与启发式,5、再造想象,6、生物反馈,7、液态智力,8、奥尔伯特的特质说。
四、回答问题:10分/题,任选5题,共计50分。
1、试述如何调动活动参加者的注意力。
2、试述如何利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记忆效率。
3、试述实验室问题研究中人们常用的策略。
4、试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
5、试述知识在人脑中的表征。
6、试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2000年
一、填空:1分/题
1、躯体感觉区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脑二半球功能不对称是通过____________研究揭示的。
3、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
4、“谈虎色变”与“谈梅生津”都是________的表现形式。
5、正常人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时运用的主要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知觉的理解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们看到绿色产生酸的感觉,看到黄色产生甜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____。
8、表象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看完《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之为______________。
10、同样的讲稿,老师讲课时若声音抑扬顿挫、富于表情则教学效果更好。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11、取得优秀成绩时的自豪感,称为__________。
12、人的个性具有三个特征:即稳定性、独特性、和________。
二、判断:1分/题
1、观察法就是通过视觉系统探索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2、心理现象可分为彼此独立的动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三大部分。
3、加深学习程度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4、“一目十行”是注意分配的表现。
5、情感是人与对自身需要有关系的客体的反映。
6、IQ=[MA(智龄)/CA(实际年龄)] ×100
7、“高分低能”是用来说明能力与知识无关。
8、性格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
三、名词解释:任选6题,5分/题。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2、适应与感觉对比,3、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4、应激与心境,5、晶态智力与液态智力,6、胆汁质与抑郁质,7、前摄抑制,8、能力。
四、问答:任选5题,10分/题。
1、试述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及几种主要方法。
2、试述人类心理的本质特点。
3、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试述记忆研究的新进展。
5、试述布鲁纳(Bruner, et al,1956)的概念形成实验的研究价值。
6、结合自己,试述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
7、试述冯特对建立科学心理学的贡献。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1
浙江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网友A提供:

 

考试科目:基础心理学                编号326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名词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60分)
1. 自我功效论                     
2. 人本主义心理学
3. 皮层的言语区
4.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5. 知觉的恒常性
6. 特征整合论
7. 心境与应激
8. 正强化与负强化
9. 投射测验
10.两种人格理论模式
11.H.A.Simon
12.基于物体的选择注意

二.回答问题(每题15分,共90分)
1.试述感受性和感受阈限以及感觉大小与刺激强度的关系。
2.试述并评价几种主要的能力理论。
3.你如何看待短时记忆容量问题?什么是工作记忆?为什么它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关键问题?
4.什么是部件认知(RBC)理论?它与传统模式识别理论相比有什么进步?有什么不足?
5.什么是Stroop效应?什么是反应选择?你认为两者有关吗?为什么?
6.试阐述“心理旋转”和“心理扫描”的典型实验,你认为它们对心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哪里?

 

网友B提供:

浙大04统计

名词解释
实验设计 交互作用 等响曲线 恩墨特定律 样本分布 还有两个 记不住了
简答
1如何控制额外变量?
2恒定刺激法的特点?
3反应指标应该有什么要求?
4感受性与感觉域限如刺激强度与感受性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5还有一个证明题 证明S 2(N-1)是总体方差的无篇估计。
6有两个口袋,一个口袋有2只黑球和4只白球,另一个口袋有5只黑球和3只白球,求(1)从两只口袋中各取一只白球的概率(2)从两只口袋中各取一只黑球的概率(3)从一只口袋中取一个白球从另一只口袋中去一只黑球的概率
详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区别。
详述色光混合的三个定律。
计算(我就不写了)
第一个是平均数显著性检验,第二题是 配合度检验 第三题是二元回归 第四题是两因素混合设计的方差分析。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1
浙大心理学2005


普心:
名词解释:
1,意识  2,侧抑制和感受野  3,前景理论  4,格式塔心理学 5,模式识别  6,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7,STROOP效应  8 9,现代人格三层次理论 10,回馈抑制 11,变化盲 12,几何粒子
大题
试结合实例分析知觉是对输入信息的组织和解释
试阐述和评述智力三元论
试述脑电测量技术和脑成像技术与认知心理学的关系
试评述几种主要的注意选择理论
试述10位历史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并阐述其主要事迹
试阐述减法反应时和相加因素法范式的典型实验及特点并说明其对认知心理学的贡献

统计:
名词解释
1.正态分布 2.偏相关 3.实验者效应 4  颜色适应  5分层随机抽样  6测定系数 7  8  9 B运动
补充(不大准确,别急着下)作为对PIG宝宝的支持,希望能为考过的提供线索:

实验
名解:
费希纳定律

简答:
阈限的定义及操作定义,
如何正确选用回忆方法,
非参数检验方法的特点,
开窗实验的范式及特点,

还有一个好象是谈用统计法消除额外变量,
论述:
1.两因素实验设计(两因素完全随机、两因素组内、两因素混合)的特点及其方差分析的原理。
2.音高是什么?影响它的因素有哪些?
3.比较传统心理物理法和信号检测论的特点。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2
浙大2006年真题  


名词解释:1鲁利亚机能系统学说2马赫带现象及机制3陈霖的拓扑实验及意义4内隐记忆研究长运用的间接测试5多元智力理论6人格的动力理论7心理旋转8生态心理学9自上而下的加工10语义网络模型11视觉搜索12结构优势效应
问答题:1试述工作记忆的模型2试述关于注意的认知资源分配双加工理论3试述推理中常见的偏差4什么是控制加工和自主加工?他们在知觉过程中起怎样的作用?5试述长时记忆的表象系统及言语系统6什么是图灵测验?通过图灵测验的智能体具有哪些认知能力?测验的设立体现了那些心理学导向?
 

 

一.名词解释:1同质性原则2中数检验法3二列相关4样本分布5霍桑效应6等响曲线7听觉掩蔽
二.回答问题:1简述区间估计原理2简述条形图与直方图差别3如何解释相关系数?4比较分层随机抽样分布与多阶段随机抽样分布的异同5简述拉丁方设计的特点6什么叫视敏度?影响视敏度的因素有哪些?
三.论述“1举例说明对偶比较法 2好像是心理量表和建立量表的三种方法
四.计算题:1一元回归 2平均数 3置信区间 4两因素的方差分析 5是卡方检验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2
华南师大2001研究生考试普通心理学真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4分,共28分)

1.动力定型 2.消退抑制 3.成就动机 4.感受野 5.主观轮廓 6.结构级差 7.系列位置效应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题1分,共10分)
1.心理学史上最早对人的记忆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1)詹姆斯;(2)冯特;(3)艾宾豪斯;(4)铁钦纳
2.由于新异刺激物的出现使原来的条件反射受到暂时的抑制叫―――
(1)延缓抑制;(2)消退抑制;(3)内抑制;(4)外抑制
3.人类心理的产生是由于―――
(1)劳动;(2)语言的出现;(3)人脑的发展;(4)文字的产生
4.人对于电视机的需要属于―――
(1)物质需要;(2)精神需要;(3)自然需要;(4)社会文化需要
5.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和主动加工理论的区别是―――

(1)信息的选择或不选择;(2)选择发生的阶段;(3)信息的过滤或衰减
6.在颜色纺锤体上,代表饱和度的是―――
(1)纺锤体的垂直轴;(2)纺锤体的圆周;(3)纺锤体从圆周到中心的距离
7.在人知觉深度的双眼线索中,最重要的双眼线索是―――
(1)双眼视轴的辐合;(2)水晶体屈度的变化;(3)双眼视差
8.当注视一个方向的物体运动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种现象叫―――
(1)动景运动;(2)诱发运动;(3)自主运动;(4)运动后效
9.在能力测验中,代表测验量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是―――
(1)效度;(2)区分度;(3)信度;(4)难度
10.艾森克的人格理论将人分成四种类型:稳定内倾型,稳定外倾型,不稳定内倾型和不稳定外倾型,其中稳定外倾型相当于―――
(1)多血质;(2)胆汁质;(3)粘液质;(4)抑郁质
三、简答下列各题(每题8分,共32分)
1.人的意识有哪些特征?在人的心理生活中,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
2.简述鲁利亚的大脑功能的机能系统理论。
3.简述影响形象知觉的因素。
4.试说明人在识记时的信息编码方式。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述气质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2.试论述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2000年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
教育与发展心理学考试卷
一、 比较分析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二、 试论素质教育的心理科学依据。
三、 述评概念形成的假设考验说。
四、 试论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五、 (注:第五题有5a、5b、5c三个题目,请根据你报考的方向选出相应的题目回答)
5a、通过对西方传统迁移理论的实验研究的分析,述评这几种迁移理论。(学习心理方向)
5b、中国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哪些心理学研究的新课题?你如何开展某一新课题的研究?(个性心理发展与培养方向)
5c、“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是否成立?理由何在?(学习心理辅导)
2000年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
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实验考试卷
一、 述评西方心理学研究的实证主义与现象学主义两大研究方法流派。
二、 述评心理学关于智力理论的研究及其新进展。
三、 概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异同,内隐记忆的主要理论,研究内隐记忆的主要方法。
四、 以二因素实验为例,如果它们的交互作用显著,试用图来表示出其交互作用可能情况并作解释。
五、 (注:第五题有5a、5b、5c三个题目,请根据你报考的方向选出相应的题目回答)
5a、根据你在学习心理方面最有创见的看法设计出一个多因素实验研究,写出设计方案及最后的模拟统计分析表。(学习心理研究方向题目)
5b、设计一个关于儿童人格发展的跨文化研究方案。(个性心理发展与培养方向)
5c、设计一个关于元认知学习能力实验研究方案。(学习心理辅导方向)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2
华南师大2004年普通心理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
  
  1、程序性记忆 2、幂定律 3、注意的选择理论 4、组块 5、知觉组织
  
  6、概念驱动加工 7、标谁分数 8、系统误差 9、对偶比较法 10、操作定义
  
  二、比较特异化理论与模式理论的异同
  
  三、信号侦察论与传统的阈限测量有何不同
  
  四、试分析影响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五、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至少5种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2
2005华南师大心理学基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
1、随意注意2、深度知觉3、内隐记忆4、学习迁移5、条件反射6、浦肯野现象7、心理词典8、特异化理论9、智力三元论10、成就动机
二、简答(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心理的气质类型
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简述有关能力结构的学说   
4、简述主要的情绪理论
5、简述关于脑功能的重要学说  
6、简述概念结构的主要理论
三、论述(每题25分,共50分)
1、述评当前关于注意认知研究较有影响的理论
2、述评重要的人格理论
2005华南师大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
1、对偶比较法2、问题行为图3、辨别力指标(d’)4、集中量数5、深度视锐6、麦考勒效应7、准实验设计8、暂时阈移9、色光混合三元色10、标准分数(z分数)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56分)
1、在被试取样时,应该根据哪些因素确定样本的大小?
2、能否用两总体平均数差异z检验或t检验逐对检验多个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问题?为什么?
3、情绪实验时,常用的因变量指标有哪些?
4、记忆研究时,材料呈现有哪些方式?
5、主观轮廓形成的条件?
6、试述分层抽样的原则和方法?
7、简述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三、综合题(每题27分,共54分)
1、例举至少5种控制干扰变量的方法?
2、在一项反馈对知觉判断的影响研究中
        n(人数)        X(平均数)        S(标准差)
试验组(有反馈)        60        X1=80        S1=18
控制组(无反馈)        52        X2=73        S2=15
问实验组的平均结果是否显著高于控制组?(用到的统计量在括号中给出了)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3
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普通心理学试卷


一、解释
1。系统性原则   2行为主义  3反映  4.感受性   5.知觉的理解性   6.有意后注意
7.反射弧  8.表象   9.个性倾向性  10.联觉   11.高原现象  12.人际关系  13.定势  14.迁移   15.性格
二、举例说明
1.感觉与知觉  2.意识与无意识  3.需要与动机   4.语言与言语5.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6.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7.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8.情绪与情感  9.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10. 信度与效度
三、简述
1.情绪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2.神经类型与气质关系
3.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四、论述(任选一题)
1.试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试说明影响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西北师范大学2002心理统计与测量




心理统计部分
1.名词解释
I类错误和II类错误极其关系 测定系数 非参数检验 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样本分布
2.简答题
度量离中趋势的差异量数有哪些?为什么要度量差异量数?
对相关系数进行解释时应注意什么?
为什么说Power=1-B为统计检验功效?
方差分析的原理是什么?且列出方差分析表的基本项目.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对方差分析的结果做多重比较?
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决定样本容量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如何估计样本容量?

心理测量部分
1.名词解释
项目分析 评分者信度 内容效度 离差智商 指导语
2.简答题
心理测验的种类有哪些?简述其特点.

  

西北师范大学2002教育心理学




1.名词解释
问题表征 强化 A.Bandura 练习律 生成学习 认知地图 陈述性知识 附属内驱力 创造性 社会性发展 品德发展的一致性
纵向迁移 发现学习 顿捂说 社会化
2.简述下列各题
学习风格的认知因素
布鲁纳的认知发展阶段
认知策略学习的条件
认知内驱力的含义及其激发
归因的概念与维纳的归因维度
3.论述下列各题
以事例说明西方学习理论发展过程中的方法论分歧
网络条件下虚拟学习环境的学习特点以及对教育心理学研究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如何理解全人发展心理学的意义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3
天津师大考研题(1998-2000)


2000 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入学考试试题(普通心理学)


一、概念(每题 4 分,共 20 分)
1 、反响回路
2 、情操
3 、注意转移
4 、能力
5 、语言的深层结构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 、简述心理学的任务。
2 、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3 、情绪的丘脑说。
4 、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 、评述三色理论。
2 、论述性格的特征并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培养一个人的良好性格。


1999 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普通心理学)


一、概念(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思维
2 、返回联系
3 、记忆恢复现象
4 、注意广度
5 、分取概念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 、技能与习惯的区别与联系
2 、论情绪与需要关系的观点
3 、短时记忆的特点
4 、神经特殊能学说
三、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
1 、神经活动类型气质说
2 、评述图形识别的模板匹配说与特征侦察说
3 、如何有效地复习


1999 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入学考试试题(综合考试)


一、现代西方心理学流派部分(共 25 分)
1 、简述格式塔派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并进行正确的评价。( 13 分)
2 、简述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特点。( 12 分)
二、儿童心理学部分(共 50 分)
1 、名词解释( 15 分)
( 1 )   年龄特征;
( 2 )   主导活动;
( 3 )   成熟势力说;
( 4 )   移情;
( 5 )   巴宾斯基反射
2 、论述题( 35 分)
( 1 )   婴儿依恋形成的环境( 10 分)
( 2 )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观点( 10 分)
( 3 )   埃里克森关于儿童心理发展( 17 岁以前)的环境理论( 15 分)
三、心理统计部分(共 25 分)
1 、略
2 、有人对某幼儿园 49 名儿童进行智力开发训练,使用比纳测验( δ=16 ),前测 X=106 ,一年后重测, X2=110, 已知两次测验的相关系数 r=0.74 ,问一年内智商是否有显著性提高?( P<0.01 )( 10 分) 1998 年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入学考试试题(实验心理学)



1998年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入学考试试题(实验心理学)


一、写出下列各题的公式并做简要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
1 、韦伯分数
2 、颜色方程
3 、布伦斯维克定律
4 、倒摄抑制量
二、举例说明多层次轮组法的特点
三、(略)
四、试述自由回忆法的特点
五、设计一个真实验程序,检验随年龄发展对高表象词和低表象词的记忆效果的差异变大的趋势( 20 分)要求:被试取样和分组,材料选择,实验程序,预期结果分析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3
1998年杭州大学
一、名词解释:4分/题
1、视觉对比,2、神经齐射理论,3、双眼视差,4、记忆搜索的范畴大小效应,5、心境与激情,6、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
二、简答题:6分/题
1、何为注意分配及如何改进?
2、何为运动知觉及有哪些影响因素?
3、何为谓动作反应时及有哪些影响因素?
4、技能已形成则具有那些特点?
5、试述表象及其意义。
6、试述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三、论述:10分/题
1、试述人类记忆信息编码的方式。
2、试述并比较能力的二因素说与三维结构模型。
3、试述情绪的认知理论。
4、什么是言语理解的系列模型与相互作用模型?
5、试述你对现代认知心理学这一研究范式的认识。

以前杭大试题,不分年度。
一、名词解释:5分/题
1、大脑左右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
2、彩色对比与彩色后像
3、系列位置效应
4、双重编码
5、迁移与定势
6、动机、需要与诱因
7、奥尔伯特的特质论
8、智商
9、实验法与观察法
10、斯蒂文斯定律
11、浦金野现象
12、颜色混合三定律
13、注意广度与注意分配
14、短时记忆
15、手段----目的分析
16、心境与挫折
17、技能与迁移
18、流动智力与固定智力
19、需要、诱因与内驱力
20、注意的衰减函数
21、感受野与侧抑制
22、行波说与齐射说
23、声音掩蔽的一般规律
24、情节记忆与语义记忆
25、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26、前提的气氛效应

二、回答问题:10分/题
1、结合实例说明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2、什么是知觉?知觉有何基本特征?
3、什么是遗忘?遗忘有何特点?如何根据遗忘特点进行有效复习?
4、试举例说明解决问题思维的阶段性。
5、试述三种性格类型学说。
6、试述并比较知觉模式识别的关键特征理论与原理论。
7、试述佩沃(Paivio)提出的长时记忆中的双重编码说及其试验依据。
8、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客观因素。
9、试述情绪的不协调理论。
10、试述人本主义心理学或精神分析理论(任选一个)
11、试结合实例比较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
12、试述斯蒂文斯定律及其意义。
13、有何支持知觉整体先于部分的实验依据。
14、试述并比较三种选择性注意理论。
15、试述概念形成实验研究的新进展。
16、试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3
哈尔滨师大考研题(2002--2003)
2002年普通心理学  

一 名词解释(每题2分,20)

1 意识 2诱因 3 注意神经元 4 追忆 5 表象 6 问题解决 7 成就动机 8 液态能力 9 气质的动力特征 10 冲突

二 简述题(每题7分,35)

1 简述现代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渊源?

2 简述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

3 简述如何根据遗忘规律组织有效的复习?

4 什么是意志行动?简述其特征.

5 简述深度与距离知觉的线索.

三 论述题 (每题15分,45)

1 试评述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2 试分析性格结构的动力性质.

3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试述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及行为特点.

  

2003心理学史

一 名词解释(每题3分,30)

1 高峰体验 2 控制点 3 交互决定论 4心理场 5 等量原则 6 人格发展渐成论 7 图式 8 社会潜意识 9 认知失调论 10 人格化

二  简答题(每题7分,70)

1 罗洛·梅的发现存在感的基本原则

2 艾里克森对自我心理学的贡献

3 格式塔心理学的局限

4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

5 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主要特征

6 三代行为主义的主要贡献

7 卡特尔的学术贡献

8 罗杰斯的心理治疗观的实质

9 行为主义产生的心理学背景

10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三 论述题(共50分)

1弗洛伊德理论对心理学的贡献(15)

2 马斯洛对心理学的贡献(15)

3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对立倾向的主要表现(20)

  

2003普通心理学

一 名词(每题3分,30)

1 持续性注意力2 外显记忆 3 联想 4 启发式策略 5 语言加工厂6 成就动机7 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8  情绪 9 发现学习 10 依恋

二  简答(每题7分,70)

1 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

2 视觉中的空间因素

3 图形的组织原则

4 注意的衰减理论

5 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

6 表象及特征

7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8 意志行动的阶段分析

9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10 人格的结构分析

三 论述题(共50分)

1 试述遗忘几种理论(15)

2 述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15)

3 试说明挫折及其战胜挫折的策略和方法(20)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4
04普心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30)

1、双眼视差 2、启动效应 3、内隐记忆 4、算法策略 5、心理词典

6、权利动机 7、诱因   8、图式    9、局部报告法   10、流动智力

二、简答题(每题7分,70)

1、简述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2、分析过滤器理论与衰减理论的异同?

3、为什么说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4、简述错觉的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

5、简述影响词汇识别的因素

6、比较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的区别

7、简述情绪的三种成份

8、试分析人格的特征

9、简述动机的归因理论

10、试比较气质、性格两种人格特征的区别

三、论述(50)

1、试述鲁利亚的机能系统学说及相互关系(15)

2、评述意识的研究历史(15)

3、为什么说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有望成为21世纪心理学发展的主流?(20)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4
四川大学2004年应用心理学专业试题
 

普通心理学与心理学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 共60分)

洛克         韦伯          布伦坦诺       卡伦.霍妮      工作记忆    离差智商

重复测验设计     突触传递   条件反射

二、简述(每小题10分 共40分)

1、  学习理论的发展简史

2、  笛卡尔的心理学思想

3、  行为如何受进化的影响

4、  神经递质和激素有何区别

三、论述(每题25分 共50分)

1、  试析“格式塔”概念

2、  评价后天教育在儿童智力发展中的意义

  

  

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

一、名词解释(每题各15分)

(1)       精神分析

(2)       自由联想

(3)       前意识

(4)       投射

二、S.Freud 说症状是有意义的。举例说明你对此的理解(20分)

三、为什么可以说“梦是一个过失”?(20分)

四、根据S.Freud,蛇在梦中象征什么?请结合你所了解的材料(例如临床的、语言的、文字的、宗教的、民俗的,等等)对此象征关系做一个评述。(25分)

五、描述一个你所知道的个案。(25分)

 

  

管理与社会心理学

 

一、解释(每小题5分 共30分)

F量表          乔治.C.霍曼斯         社会认同           自然观察

本尼斯评价模式        效用曲线

二、简述 (每小题15分 共45分)

1、  简述生物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和心理学意义2、  检验测量信度和效度的程序与方法

3、  概述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三、评述(每小题15分 共45分)

1、评“组织规则的发展应追求最大理性化”

2、评“扩大社会公平可以消减民族的与宗教的差异”

3、评“权力是管理的前提”

四、论文提纲(30分)

论社会资本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4
四川大学2006年真题

 

普通心理学与心理学史

 

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10×3)

1、观察者偏见;

2、边缘系统;

3、生物心理学社会健康模型

 

二、简答:海马-大脑皮层与记忆(20)

三、论述:文化对儿童发展的作用(25)

 

心理学史

一、名词解释(10×3)

1、 休谟;

2、 高峰体验;

3、 柯勒;

二、简述:斯宾诺沙的心理学思想(20)

三、论述:皮亚杰儿童心理的发展(25)

 

 

精神分析概论

一、名词解释(15×5)

1、记忆缺失;

2、梦的显意;

3、石祖;

4、力比多

5、部分冲动(本能)

二、简论:梦的化装。(30)

三、论述:结合实际和临床谈谈对自由联想的看法。(45)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5
华中师范大学

二00四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所有方向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9分)

1.广义知识

2.习得性失助

3.学习定势

4。认知结构特征

5.内部反馈

6..归因维度

7.有潜在意义的材料

8。形式训练说

9.具体运算阶段

.工0.同化

11.他律道德阶段

12.习惯化

13.系列交叉研究  ’

二、简答(每小题6分,共60分)

1。简述价值观、态度、品德及其相互关系。

2.简述学习、成熟、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3.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4。以一个概念(或规则)的教学为例,用3种不同方法设计测验项目,来检验

学生对概念(或规则)的掌握水平。

5.儿童的体格发展有哪些规律?

6。儿童的知觉的发展有何特点?

7。气质对儿童发展有何影响?

8。青少年的情绪发展有哪些特点?

9.哪些措施有利于控制儿童的攻击性?

10。柯尔伯格如何解释个体道德的发展?

共  2  页  第l页

  

三、论述题(共30分)   

1.试分析态度、品德、价值观等领域学习与认知领域学习的学习规律的异同点。

(12分).

2。联系教学实际说明,如何从恰当选择教材内容与改进教材编排顺序上促进学

生学习的迁移?  (10分)  

3.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述评。(8分)

四、案例分析:(8分)

  试举一个你所知道的“追星”案例,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分析偶像崇拜现象并

提出你的建议。

五、研究设计:(13分)   

  有人认为,品行不良的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更多地受同伴的影响,而品行端

正的青少年则更多地受到父母的影响。请设计一项研究检验这一观点.

(要求说明研究的基本思路、被试、研究工具或材料、研究步骤、结果的统计处

理方法)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二ΟΟ四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心理学                   研究方向: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考试科目及代码:普通心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           考试时间: 月  日  午

  

  

  

普通心理学部分(共75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Johannes Müller倡导                              学说,以此学说解释由不同感官产生不同感觉之现象,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以中央沟为界,躯体运动区位于                  ,躯体感觉区位于               。

3.人类可见光谱的范围为                                             ,其计算单位我们现在通常翻译为                  。

4.声波的频率、振幅和复杂度分别决定听觉的                                 。

5.按照色光混合的规律,红色光与蓝色光混合而成             ,红色光与绿色光混合而成                  。

6.在              看来,观察学习是形成社会行为的基础,其产生乃是由学习者在社会情境中,经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方式及其后果,而发生的间接学习。

7.为克服比率智商的局限,心理学家                     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并编制了另一种著名的智力测验量表。

8.精神分析学家                  以强调自卑情结和追求卓越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作用而著称。

9.根据Weiner的归因理论,具有不稳定特征的归因包括努力、运气、            和他人反应。

1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以解释态度的改变。

  

二、名词解释(用中文解答)(每小题2分,共20分):

1.Psychophysics

2.Gestalt psychology

3.Gray matter and white matter

4.Parapsychology

5.Müller-Lyer illusion

6.Depth perception

7.UCS and UCR, CS and CR

  


考生答题请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8.STM and LTM

9.Type A personality

10.Neurosis and psychosis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超越性静修(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超觉静坐,简称TM)的身心效应。

2.根据Guilford的观点,发散性思维的创造性包含哪些维度?即心理学家编制创造力测验时,在结构上通常包括哪些方面?

3.关于功能固着的实验研究简介。

4.举例说明常见的几种心理冲突或动机冲突形式。

5.Kohlberg认为道德发展要经过哪三个水平,举例说明各水平上的特征。

6.马斯洛人格理论要义。

7.艾理斯(Albert Ellis)理性—情绪疗法(RET)要义。

  

四、紧密结合心理学的知识论述下列问题(17分):

1.达尔文进化论之要义及其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7分)。

2.试述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哲学理念在心理学理论中的体现(10分)。

  

  

  

心理学研究方法部分(共75分)

  

一、名词解释:(24分)

1.简单交互作用

2.数量估计法

3.多基线AB设计

4.嵌套设计

5.鉴别指数

6.项目特征曲线

7.T分数

8.测量的标准误

  

二、问答题

1.调查法有那些特点?在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中应该注意那些要点?(5分)

  

2.某标准化测验信度为0.75,施测于100人,全体受测者所得分数的离差(离均差)的平方和为4900。某生在此测验中得分为80,,设置信度为0.95,试对他的真分数作区间估计。(6分)

  

3.下面是Balota and Neely(1980)的记忆实验结果:(8分)

  

  


考生答题请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高频字                  低频字

测验类型                 测验类型

回忆     再认             回忆     再认

测验预期      回忆  .25       .55              .18       .71   

      再认  .18       .45              .15       .71

  

测验预期指的是实验之前告诉被试采用什么方式测试记忆(如回忆或再认),让被试有一个预期,但在真正测试的时候却不一定是这样。

(1)该研究最可能的实验设计类型,为什么?(3分)

(2)根据表中实验结果按单字类型(高频和低频)分别作图,并对有关效应分析和说明。(5分)

  

4.在一个信号检测评价法实验中,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

  

确信程度
6
5
4
3
2
1

P(Ri | SN)
0.29
0.26
0.17
0.11
0.10
0.07

P(Ri | N)
0.04
0.09
0.11
0.16
0.27
0.33


  

PZO转换表

P
0.04
0.13
0.24
0.29
0.40
0.67
0.55
0.72
0.83
0.93

Z
1.75
1.13
0.71
0.55
0.25
-0.44
-0.13
-0.58
-0.95
-1.48

O
0.0863
0.2107
0.3101
0.3429
0.3867
0.3621
0.3956
0.3372
0.2541
0.1334


  

  

请计算下列指标:(6分)

判断标准
C4
C3
C2

P(y/SN)
   
   
   

P(y/ N)
   
   
   

d’
   
   
   

β
   
   
   


  

  

三、研究分析设计题(26分)

  

1.一项教育研究需要从2400人中抽取100人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决定采取按被试智商水平分层随机抽样。被试的情况如下表。请说明如何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并计算出应抽取的各种智商水平的被试人数。(9分)

  

  


考生答题请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总体与样本的特征
被  试  智  商  水  平





总体中每层次的人数
720
1200
480

每层次样本的智商分布的标准差

8
5

每一层次中应抽取的人数(方法1)
   
   
   

每一层次中应抽取的人数(方法2)
   
   
   

  

  

  

  

  

  

  

  

  

  

  

2.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的实验研究

Navon (1977)区分了总体特征(Global Feature)和局部特征(Local Feature)。例如,一个大的字母H可以由一些小的字母S组成(如图),这样大的字母H就是整体或总体特征,而小的字母S就是局部特征。那么到底是先知觉整体还是先知觉局部呢?比如对于第一行第三个刺激,是先知觉到大的字母H,还是先知觉到小的S?

Navon(1977)的实验采用上述材料,大字母H,S和口分别由小字母H,S和口组成。实验采用STROOP作业的变式——视听干涉。这种任务范式下,当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不一致的时候,任务反应时会延迟;而一致的情况下则加快反应时。

实验时,先呈现一个视觉刺激,时间持续80 ms,在视觉刺激呈现40 ms后,被试通过耳机可以听到H或S的声音,听觉刺激持续300ms,被试的任务在于判断他听到的是哪个字母,按键做出相应的反应,记录反应时。实验过程中被试要始终注视视觉刺激,视觉和听觉刺激有40ms的重叠。

这样,任何一个听觉刺激,即被试听到的H或S,与视觉刺激就会形成9种关系:

  

总体一致(听到的字母和视觉刺激的总体特征一致,比如听到的是H,看到的也是大H)

总体无关(听到的字母和视觉刺激的总体特征无关,比如听到的是H,看到的是大口)

总体冲突(听到的字母和视觉刺激的总体特征冲突,比如听到的是H,看到的是大S)

然后在上述每一种条件下,又存在三种关系,即:

局部一致(听到的字母和视觉刺激的局部特征一致,比如听到的是H,看到的也是小H)

局部无关(听到的字母和视觉刺激的局部特征无关,比如听到的是H,看到的是小口)

局部冲突(听到的字母和视觉刺激的局部特征冲突,比如听到的是H,看到的是小S)

  

1.请对该实验结果做出分析,说明是先知觉总体还是先知觉局部?(5分)

  

2.如果是在视觉刺激呈现80ms的时候,总体特征和局部特征都已经知觉到了,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结果。为什么?(6分)

  

3.设计一个实验,将视觉刺激呈现时间作为一个因素,进一步考察总体及局部特征知觉的时间进程特点。(6分)

  


考生答题请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实验结果如下:



  


 

华中师范大学

二0 0四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招生专业:基础心理学

考试科目: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注意: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A(人格心理学部分,75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投射测验

2.集体无意识

3.回避型依恋

4.社会赞许(social des irabi l i ty)

5.潜知觉(subception)

6.Q分类技术

7.习得性无助的归因模型

8.个人建构

9.双性化(androgyny)

10.自我统一体

二。简述题(对问题进行扼要回答,每小题5分,共25分)

性.

1.有人批评弗洛伊德的理论概念缺乏可验证性.举例说明这种批评的正确

2.霍尼(Horney,Karen)指人们跟他人互动时表现出三种风格。简述这三种风格.

共3页 第1页

  

    3.“大五”人格特质指的是哪五种,对每种特质做扼要描述.

    4.以进化论人格心理学的观点,人对异性面孔的偏好会有种族差异吗?为

什么7    .

    5.将被试分成高自尊和低自尊两组,均告知其在上次某学科测验中取得一

个不好的成绩,你预测这些学生下次考试成绩会是以下四种结果申的哪一种?

为什么会是这种结果?

    (1)高自尊组成绩提高,低自尊组成绩下降;

    (2)高自尊组成绩变化不明显,低自尊组成绩下降;

    (3)低自尊组成绩成绩变化袄明显,高自尊组成绩提高;

    (4)低自尊组成绩提高,高自尊组成绩下降.

    (5)两组成绩变化没有组别差异.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阿强是一个初二的男生。阿强的问题包括经常性的说谎,逃学去打游戏

机,以暴力方式攻击同学,不认真学习,经常性地不完成课业。阿强的智力中

等,但成绩很差.阿强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以被动、不合作、不反应的方式对

待.他通常的反应是沉默地听着,不说话,别过脸不看对方,如果一定要回答,

会简短地以“不知道’、“没想法”、“不明白’等作答.阿强在同学申的一个孤

独者,没有什么朋友,同学也大都不愿意跟他玩.阿强三岁时父母离异,母亲

带着他再婚,现在的家庭包括养父、妈妈和一个同母异父的妹妹。妈妈和后爸

对他很严厉,但经常不管他.

    行为主义的治疗者和人本主义的治疗者各自会从哪些方面,以什么角度(或

观点)来看待阿强的问题的原因?并请尝试从其中一个理论流派的立场对阿强

的问题原因做出分析.

    2.总体说来,新弗洛伊德主义者是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发展他们的理论的.

新弗洛伊德主义者之间也存在不少分歧,但他们对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有一些共

同的不满.请叙述这些不满和批评,并就新旧弗洛伊德主义的这些分歧谈谈你

自己的看法。

  

B(社会心理学部分,75分)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3分,共1 5分)

  ①  印象整饰

  ②基本归因错误

  ③态度与偏见

  ④非对称性社会互动

  ⑤亲社会行为

二.为什么同辈群体在社会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10)

三.近二三十年来民族性格研究呈现什么样的趋势.(10分)

四.人际沟通有哪些基本特点?社会心理学从哪些方面研究了人际沟通(15分)

五.分析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运动的原因,并说明你对“中国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的看法。(25分)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5
南京师范大学


2003年普通心理学(100分)
一、名词解释(5×3=15)
1、 本能行为2、感觉对比3、创造想象4、元认知能力5、社会促进
二、选择题(2×5=10)
1、在没有月光的夜晚,仰视天空的某一亮点几分钟后会觉得这些亮点在游动,这种现象被称做()A.PHI现象 B.自主运动 C.诱导运动 D.瀑布运动
2、 当一个人的感觉器官对外部刺激有较强的感觉能力时,我们称他的()。A.感受性高B.感觉阈限高C.差别感觉阈限高D.适应性较强
3、 干扰理论最明显的证据似是()。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D.舌尖现象
4、 高级神经活动的特征为强、均衡、灵活所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5、 鲁迅说,作家创作的人物,其原型往往是“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在山西,……”,这种由想象所产生的新形象是通过()方式形成的。A.典型化B.夸张C.拟人化D.综合
三、简答题(10×3=30)
1、 请用例子说明什么是非意识水平,什么是前意识水平,什么是无意识水平。
2、 儿童言语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基本阶段?
3、 怎样对一个人的性格进行分析?
四、 论述题(15×3=45)
1、 请从保持时间、容量和编码方式三个方面概述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征。
2、 结合智力理论的发展,对传统的智力测验做一评价。
3、 古希腊达尔斐神庙上镌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请谈谈这句话的心理学意义。

2003年心理学史(共150分)
一、名词解释(5×6=30)
1、形质学派2、无意象思维3、刺激错误4、操作条件反射5、生活风格6、自我学习
二、简答题(15×2=30)
1、 为什么 KULPE,O.的心理学被称为二重心理学?
2、 简述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三、论述题(30×3=90)
3、 试述WUNDT,W.与BRENTANO,E·R.在心理学基本观点上的区别及其在心理学史上的意义。
4、 试述FREUD,S.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及其影响。
5、 试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及其方法论。

2003年发展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年龄特征     2、依恋行为       3、同化       4、纵向研究

二、判断说理:
1、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2、人们通常说的基因,也就是DNA。
3、肖像性再现表象约在幼儿时期的后期成为主导形式。
4、新生儿表现出真正的微笑要到出生后第三周。

三、简答题
1、简述“视觉悬崖”实验并 说明其作用
2、简述运算的性质。
3、为什么说儿童要到青春期才能达到人格的最后形式?
4、“在儿童看来,第一次说谎的严重性,不在于儿童存心欺骗的程度,而在于说谎和客观的真相在实质上相差的程度”。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四、论述题:
1、运用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理论,联系实际谈谈儿童语言的获得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哪些作用?
2、有人说:现在的儿童是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试分析电视对儿童心理产生的影响。

2003年 教育心理学
一、 名词解释(5*2)
创造 练习曲线
二、 简答题(10*4)
1. 简述有效学习的一般条件
2. 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3. 简述品德及其构成
4. 简述奥苏伯尔同化论的核心思想

2003年实验心理学(共50分)
一、 填空题(每题2分,共12分)
1、 早于WUNDT而提出系统的心理实验研究方法的著名学者是(),他在此方面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他的1860年出版的著作《》。
2、 心理实验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对各种变量进行处理的过程,即研究者主动操纵()、控制()、观察记录()的过程。
3、 抵消平衡法是心理实验操作程序中用以克服()效应等额外变量的一种方法。
4、 经典心理物理学方法主要包括()、()和()。
5、 信号检测论的数学基础是()。
6、 认知心理学研究中使用的反应时发主要包括()、()和()。
二、 设计和计算(共38分)
1、在依次再认实验中,被试A和被试B的再认成绩如表1所示。计算他们的辨别力指数和似然比,并通过计算回答他们谁的判断标准较高、谁对学习项目的记忆更牢固。(18分)
表1 被试A和被试B参加再认实验的结果 .

被试A的再认结果 被试B的再认结果 .
报告“学过”数 报告未学过数 报告学过数 报告未学过数
学习项目 38 12 32 18
为学习项目 20 30 10 40

附PZO转换表:
P .20 .24 .36 .40 .60 .64 .76 .80
Z -.842 -.705 -.358 -.253 .253 .358 .705 .842
O .280 .311 .374 .386 .386 .374 .311 .280
2、实验设计:请按照二因素二水平重复实验设计的模式设计一个研究方案,研究某一地区的人对本地方方言的理解程度是否好于对普通话的理解程度,同时研究材料阅读者的性别是否影响其理解程度。要求写明自变量、因变量、要控制的额外变量、实验的基本过程和结果的分析方案。(20分)

2003年心理学综合卷
一、 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情绪和需要的关系。
2、 感觉记忆的特征有哪些?
3、 文献综述在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
4、 简述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共同特点。
二、 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应怎样评价一个人的性格?
2、 比较华生的行为主义与托尔曼的行为主义的异同。
三、 实验设计(20分)
请按照二因素二水平完全随机实验设计的模式设计一个研究方案。研究某一地区的人对本地方言的理解程度是否好于对普通话的理解程度,同时研究材料阅读者的性别是否影响其理解程度。要求写明自变量、因变量、要控制的额外变量、实验的基本过程和结果的分析方案。

2002年普通心理学(100分)
一、解释概念(3×6=18)
1、 操作性条件反射2、叶克斯---多德森定律3、感觉补偿
4、 元认知能力5、记忆的恢复6、PHI现象
二、填空题(1×10=10)
1、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 注意的功能有选择、维持、()。
3、 把一个灰色的小方块放在白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几显得暗些,这被称做()现象。
4、 感觉记忆保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
5、 鲁利亚把( )看作是言语产生的起点。
6、 情绪的概念中,包含了情绪体验、情绪行为、( )和对情绪的认知等复杂的成分。
7、 情绪体验的纬度有情感的强度、情绪的紧张度、情绪的快感度和()。
8、 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主要有四种形式: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
9、 在我们以某些典型的性格特征来划分性格类型时,通常将那种有强烈的时间感和成就欲、易激动、缺乏耐心的性格称做是()。
10、 ALLPORT,·G·W.认为,人格结构中包含两种特质:共同特质和()。
三、写出下列心理学流派或理论的代表任务(1×6=6)
1、 构造心理学2、人本主义心理学3、社会学习理论4、尝试错误理论5、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6、多元智力理论
四、简答题(8×5=40)
3、 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途径。
4、 遗忘的干扰理论。
5、 智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的区别。
6、 动机、内驱力和诱因的关系。
7、 家庭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五、 论述题(13×2=26)
1、 什么是创造思维?如何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培养个体的创造思维能力?
2、 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解释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即强调先天的遗传作用和后天的学习作用。请结合某一具体内容(如言语获得、能力发展、气质的形成与改变、情绪的稳定性、人的侵犯性行为等)和相关的心理学理论谈谈你的看法。

2002年教育心理学
一、 名词解释(4*5)
记忆术 认各方式 问题行为 替代性强化 个体化社会化
二、 论述题(20*4)
1. 举例说明改变他人态度的有效说服技巧
2. 试述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
3. 请指出“分层教学”的心理学依据及其利与害的方面
4. 试述发现教学法与讲授教学法的心理学依据及其教育意义,并分别举一例子说明两种教学方法的基本过程。

2002年心理学史(共100分)
一、 词解释(5×6=30)
1、 形质学派2、认知地图3、操作行为主义4、社会兴趣5、似动现象6、需要层次论
二、简答题(10×2=20)
1、 简述新行为主义的共同特点。
2、 为什么人本主义自称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三、论述题(25×2=50)
1、 试述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
2、 试述WUNDT,W.与BRENTANO,E·R.在心理学基本观点上的区别及其在心理学史上的意义。

2002年实验心理学(共100分)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实验研究的内部效度
2、75%差别阈限3、反应时间的相减法4、速度---准确性权威
二、 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试将心理实验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各种变量加以归纳和解释。
2、 心理科学研究中有一些基本方法,如观察法、问卷法、实验法等。你
以为实验法、问卷法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并说明实验法由此而采用了哪些手段。
3、举例说明并解释实验者效应,如何在实验研究中避免由于该效应而可能产生的错误结论?
三、 分析说明题(共50分)
1、 现有100克和108克外观和体积相同的重物若干,以前者做噪音,后者做信号,采用信号检测实验的有无法,在同一先验概率下,多次测量不同被试的辨别力δ`和判断标准β。现在假定在同样条件下采用恒定刺激法测量这同一群被试的重量辨别差别阈限DL。请从理论上分析:
(1) δ`、β和DL三者两两之间在统计学上是否存在一定关系,存在何种关系,请作出假定性解释;
(2) 恒定刺激发和信号检测发之间有何区别,解释说明之。(本题10分)
2、解释一个2×2×3的完全随机因素实验设计,要指出该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数、每个自变量的水平数、可检验几个交互作用等。假如同一实验条件(即一个实验单元)需要6名被试、那么完成该实验需要多少被试?(10分)
3、有人想探讨反应时间是否受教育水平的影响、以及较高的教育水平是否缓解了处于年龄增长而导致的反应时间增加这一过程。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解决这一问题,并建立方差分析表,给出变异源及每个变异源相应的自由度(注:教育水平可界定为从事工作前在学校的受教育年限)。(15分)
4、有一研究者调查了大学四年级不同年级学生对课业学习和社会人际交往的态度,即课业学习和社会人际交往哪个更重要,被调查者的回答方式分三种:(1)课业学习更重要;(2)两者同样重要;(3)社会人际交往更重要。该研究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分别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调查60名学生(共240名),每一年级男女各半,统计结果如下表: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回答项目 n=60 n=60 n=60 n=60
课业学习更重要(%) 60% 47% 37% 37%
两者同样重要(%) 20% 27% 33% 30%
社会人际交往更重要(%) 20% 26% 30% 33%
根据上述回答项目的百分比变化,该研究者得出结论:随着年级增加,大学生逐渐重视社会人际交往。你认为该研究者根据百分比就得出这一结论是否充分?是否有更合理的统计分析方法?请分析说明。(15分)

2001年普通心理学(共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8分)
1、 心理学通过( )来研究人的心理,( )就是个体对所处环境的一种反应系统。
2、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和蛋白质,其中( )是遗传信息的保存者和传递者。
3、 ×根据PAVLOV,I·P.的观点,动物没有()系统活动,只有()系统活动。
4、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或()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存性。
二、 概念题(3×4=12)
1、 心理年龄2、应激状态3、练习曲线4、场依存性
三、 判断题(1×10=10)
1、 心理现象不具有形体性。()
2、 用观察法研究心理不能揭示“是什么”,但能发现“为什么”。()
3、 拷贝世界通过大众传媒对人的心理和性所产生的影响是负面的。()
4、 根据ERIKSON,E·H.的观点,个体心理发展只能感的自我统一性问题是在人到中年时才出现的。()
5、 价值观不是个心理学概念,故而心理学家不研究它。()
6、 听课时注意转移是不好的,会降低听课质量。()
7、 在心理学中,幻觉属于错觉的一种。()
8、 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我们察觉不到的。()
9、 手段——目的分析是人解决问题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10、 情绪强度越大,整个自我被卷入的程度也越大。()
四、 简述体(10×5=50)
1、 简述注意的对象和注意的特性。
2、 简述“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3、 举例说明心理学如何用投射法研究人的动机。
4、 简述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
5、 简述气质知识的应用价值。
五、 论述题(任选一题,每题均为20分)
1、 为什么说“创造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
2、 区分优势能力与非优势能力对于个人的发展和因材施教有何意义?
3、 认知与情绪之间有着怎样的相互影响?请结合事例给以阐述。

2001年教育心理学
一、 名词解释(4*6)
掌握学习 认知策略 类创造 表征性奖励 归因理论 柯尔伯格
二、 论述题(76分)
1. 试比较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不同点(18)
2. 试述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和道德发展阶段的研究(18)
3. 试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4)
4. 简述激发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12)
5. 根据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谈谈在发展智力的同时加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14)

2000年心理学史(共100分)
一、 名词解释(5×6=30)
1、 经验的自我(JAMES,W.) 2、整体行为 3、同型论
4、二重心理学 5、团体动力学 6、集体潜意识
二、 简答题(10×2=20)
1、 WUNDT,W.是如何论述心理元素结合规律的?
2、 简述机能主义的哥伦比亚学派的共同特点。
三、 论述题(25×2=50)
1、 述评FREUD,S.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
2、 试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与方法。

2000年普通心理学(共100分)
一、名词解释(3×6=18)
1、 心理机制2、反应变量3、表象的概括性4、意志控制5、场依存者6、双趋冲突
二、判断与说理(每提4分,其中判断与说理各2分,共20分,判断“是”打对号,“否”打错号)
1、 PAVLOV,I·P.发现的操作性条件反射非常重视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 )
理由:
2、 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被我们觉察到的信息。( )
理由:
3、 情绪是一种反映活动。( )
理由:
4、 自我注意和环境注意是两种相互关联的注意。( )
理由:
5、 技能练习中的高原现象是一种成绩不断提高的现象。( )
理由:
三、 简答题(6×5=30)
1、 不同的感觉能相互补偿吗?为什么?
2、 如何理解元认知和元认知能力?
3、 要维持稳定的注意需依赖哪些条件?
4、 测谎仪(多道胜利记录仪)能测谎吗?为什么?
5、 研究错觉有什么意义?
四、 论述题(16×2=30)
1、如何分析性格的静态结构?你如何评价心理学对性格静态结构分析的传统做法?
2、 什么是创造力?怎样衡量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000年实验心理学(50分)
一、 概念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空间视敏度2、费希纳的对数定律3、侦察试验4、实验变量5、P(y/SN)
二、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测定感觉阈限的各种古典方法中,最小变化法所用的刺激变量最少。()
2、 所谓反应时间就是指一个人完成某种反应动作所用的时间。()
3、 信号检测实验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减少实验的次数。()
4、 同一组被试先后在两种不同实验条件下所测试的两组结果应被视为独立样本数据。
5、 将不同颜色光混合后所得色调符合减色法原则。()
6、 在选择反应时的测定中,对不同刺激应使用不同的反应键。()
7、 接近绝对阈限刺激所产生的差别感觉不符合韦伯定律。()
8、 由于同一个物体在观察者两眼中所形成的视网膜象不同是形成立体知觉的重要线索。()
9、 在同样的实验中使用不同的指导语其结果会有很大差别。()
10、 一项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P(n/N)=0.2,那么P(y/N)=0.8.()
三、 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简述信号检测实验与古典心理物理法的主要区别,并说明在前者在何种实验条件下能显示其优越性。
2、 若使用触棒迷宫测试获得某个被试的技能联系曲线,应如何安排该实验?(应包括:所使用的一起、方法、控制、结果的记录指标和曲线的绘制方式)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5
2005南京师范大学真题
基础心理
一、判断题(2分*5)
1、各种感觉的韦伯分数在中等强度范围内才正确。
2、色觉三色指红绿黄。
3、为了便于记忆而将信息加工组织的技巧为记忆术。
4、人在言语风格上的差别很能表现人的个性差异。
5、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指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
二、名词解释(6分*5)
1、内抑制 2、韦伯定律3、临界闪光频率4、自上而下加工5、人工概念
三简答题(10分*2)
1、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环境的理论
2、简评马斯洛需要理论
四。论述题(20分*2)
1、情绪与认知的关系,举例说明
2、用巴甫洛夫的神经类型说明气质的生理机制
实验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5*2)
1.McCollough效应
2.双眼视差
填空题(10*1)
1.因变量的三个条件                                
2.ABBA是用      消除额外变量的方法 暗室或隔音室是用      消除额外变量的方法   
3.三大量表
4.拉丁方4*4,二因素,自变量最好      水平(还有一个空忘了)
5.大概是白噪音概念
论述题
实验心理学的发展阶段、代表人物极其研究取向
变量按其处理方法分类,如何处理各变量?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5
南京师范大学


2004年普通心理学(100分)
一、名词解释(5×4=20)
1、 社会化2、有意后注意3、抱负水平4、心理状态
二、选择题(1×10=10)
1、 从人的心理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差异性看,可以区分出()。A.行为与反应B.心理特征、个性心理和自我C.意识和无意识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2、 能够影响视觉系统传导通路中各级神经元反应的视网膜上的区域被称为()。A.感受野B.感受性C.感觉阈限D.感应性
3、 人们对如游泳、骑车和跳舞等运动技能的记忆属于()。A.陈述性记忆B.程序性记忆C.情节性记忆D.短时记忆
4、 一般来说,比较适合粘液质、抑郁质气质类型的人所从事的工作有()。A.飞机驾驶员B.高空作业者C.精细手工业者D.短跑运动员
5、 想象所反映的内容是()。A.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B.现实中没有的事物C.现实生活中目前没有但将来会有的事物D.包括以上所有的事物
6、 鲁迅先生在塑造小说《祝福》中祥林嫂人物形象时主要借助于()。A.幻想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梦
7、 在条件反射开始建立时,动物出现泛化反应。其后经过只强化条件刺激而不强化类似刺激,动物便只对条件刺激反应,而对类似刺激产生了抑制效应。这是因为动物发展了()。A.分化抑制B.延缓抑制C.消退抑制D.扩散与集中
8、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由感觉的()所引起的。A.相互作用B.适应现象C.同时对比D.感受性提高
9、 又有比尔是意见要案的嫌疑犯,警方将对他做一次测谎试验,试验中仪器最可能要测量的是他的()。A.面部表情B.眼睛活动C.血糖水平D.心律变化
10、 学好数学有助于学好物理、化学,这种心理现象是()。A.联想B.动机C.迁移D.定势
三、简答题(8×3=24)
1、 哪些因素会影响保持曲线?
2、 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3、 如何理解心理学研究中系统性原则?
四、论述题:
1、 智力测验的项目的筛选原则是什么?怎样计算个人的智商得分?(10分)
2、 举例说明情绪与认知、个性各有什么关系?(26分)

2004年心理学史(共150分)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 西方心理学有两个基本方面的思想起源,一个是( ),另一个是( )。
2、 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大致可以划分为( )、( )、( )三个发展时期。
3、 MICHEL·W认知人格变量包括( )、( )、( )、(
)、对认知以及行为的积极建构等几个方面。
4、 LEWIN·K把决定行为的全部事实分为( )、( )、( )。
5、 ROGERS·C对心理学的贡献主要是( )、( )、( )。
6、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方法论上采取了(
)的态度,他们认为实证主义的方法应该和( )以及( )的方法结合起来。
7、 BANDURA·A观察学习的基本类型包括( )、( )、( )。
8、 KANT·I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包括( )、( )、( )三种形式。
9、 MILL·J·S坚持英国(
)主义传统,把感觉和观念看作心理的元素,认为一切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感觉和观念通过( )形成起来的。
10、 Ebbinghaus·H对记忆进行定量分析,创造 了( )和( )。
11、 由人本主义发展出的超个人心理学中的“超个人”的字面意思是超越(
)、( ),它指的是从( )上突破或者超越时空的限制和( )的疆界。
12、 MAY·ROLL关于人类存在的本题论特点包括:( )( )( )( )(
)和( )。
13、
在认知心理学的联结主义模式中,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结方式有两种:一种称为( ),这种连接是单向的;另一种称为( ),这种联结的双向的。
二、名词解释(6×5=30)
1、本能冲突 2、ROTTER·J·B的控制点理论
3、时代精神说 4、移置 5、ALLPORT,·G·W
三、简答题(10×3=30)
1、 简述JUNG,C·G心理类型学说。
2、 简述KULPE,O.的二重心理学主要内容。
3、 简述存在性认知。
四、论述题(25×2=50)
1、 概述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贡献与面临的问题。
2、 HARTAMNN,H.自我心理学述评。
 

2004年发展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关键期     2、依恋类型    3、运算     4、语言获得

二、填空题:
1、儿童发展的相互作用论强调了主体与客体的交互影响,突出了主体的      ,这是发展观点的重大改变。
2、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于      年,以       的著作《儿童心理学》为标志。
3、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对句子的      先于句子的       。
4、在智力测验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衡量儿童的聪明程度,心理学家运用的指标经历了从    到     再到      的演变过程。
5、儿童身体的发展严格服从        和           原则。

三、判断说理:
1、怯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普遍存在的现象。
2、儿童句子的发展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与儿童思维的发展没有联系。
3、“视崖”实验证明了儿童的深度知觉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4、儿童心理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

四、简答:
1、儿童动作的发展遵循什么规律?在儿童早期,动作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2、同伴交往对儿童的道德成熟有什么作用?
3、男女之间存在哪些性别差异?发展心理学家如何解释这种性别差异?
4、简述儿童语言获得的不同理论,并提出你对儿童语言获得的见解。

五、论述题:
1、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中小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现象,请从儿童理智感发展的特点入手加以分析并提出合理对策,
2、简述并评价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
3、儿童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化过程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作为教育者如何充分正视他们的积极作用从而有助于儿童的社会化?

2004年实验心理学(共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2004年试题,共50分)
1、单组时间序列设计 2、幂函数定律
二、 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选取实验课题过程中文献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 信号检测实验中被试的判断标准主要受到哪些方面因素的影响?
三、 实验设计与计算(20分)
已有研究表明,汉字的视觉识别受到汉字的笔画数、结构类型(如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字体大小等因素的影响,现在请您设计一个研究方案以探明这三个方面因素对汉字视觉识别的影响是各自独立的还是有交互作用的。(要求写明:实验被试;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可能的额外变量;实验的设计类型和基本方案;实验的基本步骤;数据处理方法和可能的结果等)
心理学综合考试A(共100分)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颜色混合律 2、双盲研究3、元认知4、高原现象
二、 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勒温把能确定一个人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的行为的所有可能的心理事实或场合的总和称为(),它包含一个人及其周围的心理环境。
2、 用无条件刺激物(如食物)的出现,把一个条件刺激(如铃声)和无条件反应(如唾液分泌)之间的联结加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3、 观测一个样组的两个不同因变量在施加处理之前与之后的变化,这种实验设计被称为()。
4、 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
5、 在生物反射调节系统或机械自动调节系统中,把输出端(即效应装置)的一部分信息能量返回传给输入端,从而进一步调整自动调节系统或反射调节系统的活动。这种现象被称为()。
三、 简答题(20分)
试述发生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四、 论述题(共50分)
1、 试评述发散思维及其主要特征(30分)
2、 简述实验设计中的信度及其主要方法(20分)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7
中大2003年真题

[ 本帖最后由 徐静蕾 于 2006-5-8 07:10 PM 编辑 ]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7
2004年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普通心理学)
              
            一、选择题(40*2=80)
              
            ____     1.   
            1、莱斯博士相信,除非我们了解了与情绪有关的意识经验在生存和适应中的作用,否则我们不太可能真正了解什么是情绪。这种观点最有可能与下述哪位学者的观点一致:

                  a. Edward Titchener
                  b. Ivan Pavlov
                  c. Carl Rogers
                  d. William James

             2、下面哪一个关于夫妇身份与幸福关系的描述是最不准确的?
                  a. 养育孩子的夫妇比没有养育孩子的夫妇要幸福
                  b. 没有养育孩子的夫妇比养育孩子的夫妇要幸福
                  c. 养育孩子的夫妇比没有养育孩子的夫妇并不会更幸福,也不会更不幸福
                  d. 夫妇养育的孩子越多,就越幸福

             3、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被认为是发现    的最主要方法。
                  a. 意识
                  b. 无意识
                  c. 非理性思维
                  d. 适应不良

             4、一般来说,男性会比女性在下述哪一种活动中完成得更好?
                  a. 浏览地图
                  b. 迷津学习
                  c. 位置记忆
                  d. 对表象的心理旋转

             5、在进行心理学研究时,我们必须清楚和毫无歧义地定义所有实验变量,以便其他研究者客观地评价研究结果。心理学的这一特征说明:
                  a. 心理学的发展具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b. 我们的经验世界是高度主观的
                  c. 心理学是以事实和系统观察为基础的
                  d. 人的行为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6、一个研究者通过测量心率而作为人焦虑的指标之一。在这个研究中,心率:
                  a. 是一个混淆变量
                  b. 与焦虑成负相关
                  c. 一个自变量
                  d. 是焦虑的一个操作性定义

             7.   假设你的一个朋友想了解人们第一次约会时一方向另一方透露个人信息的深度。你给与的最好建议是你的朋友应该采用:
                  a. 个案研究
                  b. 文献研究
                  c. 双盲观察研究
                  d. 调查

             8.   推理性统计(inferential statistics)可帮助我们确定下述因素在一个实验中扮演了重要作用。
                  a. 偶然性
                  b. 因变量
                  c. 正态分布
                  d. 遗传

             9.   抽样偏差(sampling bias)的问题在于它:
                  a. 限制了研究发现的普遍适用性
                  b. 使得研究者不可能使用推理性统计
                  c. 使得很难避免出现变量混淆现象(a confounding of variables)
                  d. 夸大自变量的效应

             10.   当把单词 \"oat\" 改写为 \"boat\" 时,
                  a. 音素(phonemes)和词素(morphemes)数目均增加了
                  b. 音素数目不变,但词素数目增加了
                  c. 音素数目增加了,但词素数目保持不变
                  d. 音素数目减少了,但词素数目增加了

             1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被认为主要与下述原因有关:
                  a. 神经胶质细胞损伤
                  b. 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化
                  c. 大脑中受体上出现竞争性化学反应
                  d. 用于分解残留于突触间隙中的酶出现缺陷

             12.   睡眠期间,人对:
                  a. 外部刺激没有察觉(awareness)
                  b. 外部刺激或内部刺激均没有察觉
                  c. 对所有外部刺激均有察觉
                  d. 对所有外部刺激具有选择性察觉

             13.   根据记忆得语义网络理论,下面哪一对词应该具有最紧密的联系?
                  a. car-nose
                  b. boat-goat
                  c. fill-feed
                  d. tree-bird

             14.   
            当姗姗以40分贝的强度来听音乐时,她至少要把她的立体声录音机调到44分贝才能感觉到音量有所增加。根据这一点,请你预测,当姗姗以80分贝的强度来听音乐时,她至少要增加多少才能听到音乐的播放强度有所变化了。

                  a. 2 分贝
                  b. 4 分贝
                  c. 8 分贝
                  d. 需要提供更多信息才能决定

             15.   
            小王和小李正谈论他们最近到夏威夷的那次旅行。他们说到了他们在那所发生的所有有趣的事情以及所遇到的所有有趣的人。在描述这次旅行时,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a. 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
                  b. 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 memory)
                  c. 情境记忆(episodic memory)
                  d. 前瞻性记忆(prospective memory)

             16.   
            姗姗正在记忆《生理学》课中关于最初15位诺贝尔生理学获得者的名字。在对所有名字连续读了6遍后,她准备自测一下记忆效果。你预测:
                  a. 对名单中起始部分获奖者名字的记忆将好于中间或末尾部分
                  b. 对名单中后面获奖者名字的记忆将好于起始或中间部分
                  c. 对名单中中间获奖者名字的记忆将好于起始或末尾部分
                  d. 对名单中起始或末尾部分获奖者名字的记忆将好于中间部分

             17.   如果一个孩子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一致,那么这个孩子的智商(IQ)将大致是:
                  a. 50
                  b. 75
                  c. 100
                  d. 125

             18.   人类学习语言就象小鸟学习飞行。这种观点与下述哪一位研究者的理论最为一致。
                  a. B. F Skinner
                  b. Noam Chomsky
                  c. Jean Piaget
                  d. Herbert Simon

             19.   一个人的意识会连续地改变、波动和徘徊的观点可以印证William James 关于意识是:
                  a. 一个不完整的谜题的观点
                  b. 一个部分淹没于海水中的冰山的观点
                  c. 一种流体的观点
                  d. 一个花园的观点

             20.   总的来看,人在后半夜的睡眠倾向于包含:
                  a. 包含更多的第4阶段睡眠,而REM(快动眼)睡眠会减少
                  b. 包含更少的第4阶段睡眠和REM睡眠
                  c. 包含更多的第4阶段睡眠和REM睡眠
                  d. 包含更少的第4阶段睡眠和更多的REM睡眠
21.   在绝大多数文化中,下列关于梦的主题最不可能出现于梦境中:
                  a. 性行为
                  b. 吃东西
                  c. 跌倒
                  d. 被追逐

             22.   
            姗姗的办公桌紧靠她经理的办公室。只要她经理在办公室,姗姗相信她工作很努力。但是,当经理不在办公室时,她常常工作很慢,而且也经常休息一下。在这里,“经理在办公室”充当:

                  a. 努力工作的正强化物(positive reinforcer)
                  b. 努力工作的负强化物(negative reinforcer)
                  c. 努力工作的判别刺激(discriminative stimulus)
                  d. 努力工作的无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

             23.   
            小王在理解别人所说内容上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口语产生时表现出困难。如果小王的这种语言障碍是因大脑皮质损伤引起的,那么损伤区域很可能在:
                  a. Wernicke区
                  b. Broca区
                  c. 小脑
                  d. 海马

             24.   下列哪种物质可被用于舒缓疼痛?
                  a. 多巴胺(dopamine)
                  b. 内啡肽(endorphins)
                  c.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d.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25.   关于儿童和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研究,下述哪种提法最为准确:
                  a. 成人比儿童掌握第二语言更好一些
                  b. 在学习第二语言上,儿童掌握词汇快些,而成人掌握句法快些
                  c. 一般来说,成人和儿童在掌握第二语言上没有显示差异
                  d. 儿童比成人掌握第二语言更好一些

             26.   
            姗姗刚刚对她的软件进行了升级。然而,即使升级软件包含了很多旧版软件所没有的更具效率的功能,她还是继续使用软件升级前的方法来处理文件。在这种情况中,姗姗显示出了:

                  a. 心理定势(mental set)
                  b. 信念保持(belief perseverance)
                  c. 启动效应(priming)
                  d. 功能固着(functional fixedness)

             27.   当人们因为媒体得过分渲染而高估暴力犯罪率时,他们正在运用下述那种策略进行决策?
                  a. 可获取启发式策略(availability heuristic)
                  b. 代表性启发式策略(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c. 整体决策模型(holistic decision model)
                  d. 逐步减少特征策略(elimination by aspects strategy)

             28.   
            姗姗在测量推理和数理逻辑能力的测验中从来都表现不好,但当他在工作中面临复杂和全新情境时,他又总能以新颖和有效的方法应对自如。根据Robert
            Sternberg的三元智力理论(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姗姗展现了:
                  a. 高分析性智力,但较低的创造性智力
                  b. 高创造性智力,但较低的分析性智力
                  c. 高实践智力,但较低的创造性智力
                  d. 高创造性智力,但较低的实践智力

             29.   下面关于避免失败的动机哪一个描述是最不准确的?
                  a. 对失败的担心可以促进成绩
                  b. 人们改变动机以避免失败
                  c. 对失败的担心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征
                  d. 女性避免失败的动机水平要明显高于男性

             30.   如果一个婴儿脾气很温和,那么在这个孩子10岁时,对其气质特征(脾气)的下述哪一个预测应该最为准确?
                  a. 这个孩子很有可能还是脾气温和
                  b. 这个孩子因过度代偿而变成一个问题儿童
                  c. 到10岁时,这个孩子的脾气可能与早年护理他/她的人气质类型一致
                  d. 不能作出合理预测

             31.   
            姗姗今年5岁,她很喜欢帮助做些家务。昨天晚饭后她在清理餐桌时不慎打碎了一叠盘子。她父亲很气愤并责骂了她,说她什么也不干就是最大的帮助,然后让她的姐姐清理完了餐桌。如果这位父亲经常这样对待姗姗,那么根据艾里克森(Eric
            Erikson)的观点,姗姗最有可能发展出:
                  a. 歉疚感
                  b. 自卑感
                  c. 不信任感
                  d. 主动感

             32.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如果一个儿童还表现出“看不见就想不到” (Out of sight is out of
            mind)的现象,那么他/她应处于:
                  a. 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period)
                  b. 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period)
                  c. 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period)
                  d. 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period)

             33.   下述关于人格的描述哪一个最为准确?
                  a. 人格稳定性受到性别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
                  b. 在整个成人期,人格在整体上会发生系统性改变
                  c. 在青春期后,人格保持非常稳定
                  d. 成人期人格兼有稳定和变化两重特征

             34.   安娜很害怕火,以致她不能擦亮一个火柴,甚至不能参加烛光晚会。她很可能患有:
                  a. 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b. 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c. 强迫性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d. 恐怖障碍(phobic disorder)

             35.   下述关于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发病期的描述哪一个是最为准确的?
                  a. 当该病出现于年龄较大的人中症状会更为严重一些
                  b. 发病的高峰期在中年或成人期后期(45岁以后)
                  c. 常常出现于青春期或成人期早期
                  d. 在各个年龄组出现的概率均等

             36.   小强去年冬天滑雪时他的脸因日光反射而变得很黑。今年,在每次滑雪前,他都要在脸上涂上防晒油以防脸变黑。在这里,避免脸变黑是:

                  a. 使用防晒油这一行为的负强化物
                  b. 使用防晒油这一行为的正强化物
                  c. 使用防晒油这一行为的条件刺激
                  d. 使用防晒油这一行为的无条件刺激

             37.   小强今年5岁。他常对他姐姐说,“我恨不得快点长大,那样的话我就可以同妈妈结婚了”。根据Sigmund Freud
            的观点,小强最有可能处于下述哪一人格发展阶段?
                  a. 肛门期(anal stage)
                  b. 口腔期(oral stage)
                  c. 性器官期(phallic stage)
                  d. 潜伏期(latency stage)

             38.   小燕计划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大脑两个半球加工语言的能力。如果下述心理学家均在世的话,她最有可能选择与谁合作研究?
                  a. Carl Rogers
                  b. Roger Sperry
                  c. John B. Watson
                  d. Alfred Adler

             39.   
            小强是一位很想获得成功的有志青年。他的老板现有三件事情需要完成;一件比较容易、一件中等难度、一件很难。如果小强可以挑选其中一件来完成,你估计小强会:

                  a. 挑选最难的那一件
                  b. 挑选最容易的那一件
                  c. 挑选中等难度的那一件
                  d. 寻求老板的意见以避免老板对他的可能的负面评价

             40.   在下列感觉中,唯一一个未经丘脑中转并抵达大脑皮质进行信息处理的系统是:
                  a. 视觉
                  b. 听觉
                  c. 味觉
                  d. 嗅觉
二、问题(共70分)
              
              
            1.     
            小王在大学工作。他爸爸打电话说他明天中午12:00坐飞机到达小王所在的城市,希望小王去机场接他。小王决定第二天去上午11:00从家里出发。小王是个篮球迷,第二天上午从10:30 开始有一场重要的美国职业篮球比赛。小王想时间还早,先看会球赛。他被球赛所吸引,结果错过了接他父亲的时间。请从精神分析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别分析这一现象。(12分)

              
            2.请用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理论解释某种特定的恐怖症(请你确定一种障碍加以说明)是如何被患者学习到的。另外,请运用这一理论提出消除这种障碍的方法。(10分)

              
            3.简述语言的特点并利用这些特点评价心理学家教育黑猩猩学习语言的情况。(12分)
              
            4.简述皮亚杰(Jean Piaget)关于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理论,并讨论儿童在每一阶段的主要发展变化。(12分)
              
            5.姗姗正骑马在山间漫步。突然,她的马由于前方急速横过的一只兔子而跳了起来。请用几种情绪理论(如Cannon-Bard theory,
            James-Lange theory, Schachter\'s two-factor theory和Lazarus’s
            cognitive appraisal theory等)分析姗姗的可能反应。(12分)
              
            6.区分内隐与外显记忆(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declarative
            and procedural memory)以及语义记忆与情境记忆(semantic and episodic
            memory)并解释它们是怎样关联的?(12分)

研究方法
就一题,80分。
如果你是心理系的助教,一个学生跟你说,想作一个相关的研究从正在减肥的人当中,抽取100人,50男50女,从没减肥的人中抽取100人,也是50男50女,然后测量他们减肥的程度和自我评价。如果你是这个助教,1.你要问这个学生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才能给她一些建议;
2.这个学生会怎么样回答?
3.评价这个学生的回答。
心理统计
只记得几个了。
3*3的实验设计有几重交互作用?
如果一个变量的两个水平有很高的相关,能说这两个水平的差异一定不显著么,为什么?
两因素的方差分析和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有什么区别?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8
中山大学05年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8
 

清华大学普心(仅凭记忆)
选择题15个,每个4分,共计60分。(略)
简答和论述题,90分
1。简述精神分析理论
2。简述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3。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高等教育方向答,心理学方向不答此题,我好想答此题呀,我学了n遍了)
4。简述精神分析,行为论,人本论的区别和联系(心理学方向的答此题 )
5。6。(暂时忘了,等我想起来吧,不好意思,就几天忘得差不多了)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8
苏州大学2003年考研心理统计与测量真题
 

2003心理统计与测量:
一、问答题
1. 如何描述一组数据?
2. 为何要进行次数估计?如何估计?举例说明。
3. 请分析假设检验的原因以及分析显著性水平对a、b类错误概率大小的影响。
4. 请问:不同年级的数学成绩进行比较是否可行?为什么?
5. 请问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关系?
6. 如何正确认识“心理测验”?
7. 什么是真分数理论?如何正确认识?
8. 什么是区分度?如何选择合适的区分度计算方法?并分析其合理性?
9. 如何估计常模参照和目标参照测验的效度?
10. 请分析“测验等值”的重要意义以及“等值”的条件。
二、计算题
1. 某中学高三年级有三个班,高考前有一个免试保送升学名额,分别来自三个班的侯选人的成绩如下:
考试科目 学生 班级平均分 班级标准差
甲 乙 丙 X S
数学 95 85 74 76 18
语文 75 80 91 81 7
英语 92 91 85 86 10
请选用不同的综合方法,帮助学校领导作出决策,决定保送对象,并评价其合理性。
2. 请运用参数和非参数方法各一种,对下列四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分结果进行分析,并说明选择方法的依据。
甲组:26,24,29,18,12,22;乙组:8,10,9,29,8,13,17;
丙组:28,30,27,7,20,30,32;丁组:10,9,12,14,15,15;
3. 两所学校计算机算法语言学习小组参加一项同意测验,结果如下:
甲校:16,12,20,15,23,8,16,19;
乙校:22,17,16,24,8,7,25,28;
请选择一中参数检验方法和中位数检验方法分析,甲乙两校计算机算法测验成绩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苏州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应用心理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
一、心理学基本知识(15分)
(一)请将下列4位著名心理学家名字的中文写出来。
①B.F.Skinner  ②H.Ebbinghaus  ③J.B.Watson ④J.Piaget
(二)请翻译下列5个常见的心理学名称或词组。
①paychology ②rod-and-frame test ③trunking ④mental age
⑤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三)填空
1、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只产生于近代。1879年,   ①     (人物)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把自然科学所使用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这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被公认为标志着心理学真正地从    ②     (学科)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根据传统的气质类型学说)苏联心理学家达威多娃曾形象的描述了四种基本气质类型的人在同一情景中的不同行为表现。四个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上剧院看戏,但都迟到了。   
   ③   类型的人和检票员争吵,企图闯入剧院。他分辨说剧院里的钟快了,他进去看戏是不会影响别人的,并打算推开检票员进入剧院。   ④     类型的人立刻明白,检票员是不会放他进入剧院的,但是通过楼厅进场容易,就跑到楼上去了。   ⑤     类型的人看到检票员不让他进入正厅,就想“第一场总是不太精彩,我在小卖部等一会儿,幕间休息时再进去”。   ⑥     类型的人会说:“我老是不走运,偶尔来一次戏院,就这样倒霉”。接着就返回家去了。

二、名词解释。(15分)
1、反射弧  2、平均误差法  3、陈述性知识  4、功能固着  5、流体智力

三、问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为什么说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4、意志品质主要包括哪些?如何对意志品质进行培养?
5、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分析题(20分)
  1、请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美国一家周刊特别请22岁的女明星莎莉·穆莲丝以不同的社会形象在高速公路边举起“停车”提示牌,并在路边停着掀起前盖的抛锚骑车。结果表明,当着装为一新潮浪漫少女时(贴身背心加迷你裙),最易于得到驾车人的注意。不到30秒钟,即有热心人将车停到路边试图提供帮助,而且帮助者还加速来到,惟恐别人捷足先登。
  当莎莉的打扮换成女行政人员套装,架上眼镜,手提公文包时,直到时间过了1分半钟,过去了62辆车才得到帮助,同样是莎莉,换成孕妇打扮时,等了2分半钟,过去一百多辆车才有一对身为救护人员的夫妇,从对面行车线掉头过来试图提供帮助。扮成笨拙的老年妇女,等候时间为5分钟,汽车开过200多辆。而当莎莉打扮成嬉皮士,穿破牛仔裤、花T恤衫,额头环绕一道丝巾时,等候了15分钟,过去350辆各类车辆,也仍然没有人愿意将车停下来。
  问题:
  (1)请指出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
  (2)请总结该研究的结论。

2、有人将动机分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和情谊动机。成就动机是指个人追求成就的内在动力。情谊动机是指对其他人所存有的与之亲近的内在动力。权力动机是指企图影响别人或支配别人的内在动力。以下是一位研究人员对江苏某企业老总的访谈记录的片段(原话记录,语句可能不完全通顺。以下内容中有18处的语句涉及他的内在动机,其中有8处已经标出了这些语句所反映的动机类型(Ach 代表成就动机、Pow代表权力动机、Aff代表情谊动机)。请你指出另外10处语句所反映的动机类型(这10处语句为斜体字,均有标号)
  ……。87年5月到7月,我在美国新兴那提米拉哥伦公司工作,也是培训。那个时候我因为很年轻,最起码我完成了业务上的培训,也了解了美国的国情,而做我翻译的是一个美国人,他学习了中文,回美国就做翻译,在北京有一个办事处,我相信我的了解比团里的其他人要多(Ach),他们的翻译都是中国人,我是美国人做翻译。他年龄跟我比较相仿,所以比较好,谈了很多很多(Aff)。他的家庭可能在美国等级很高了(Pow)。……
  ……。非公有经济在中国产生以前,我当时的追求是我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那么为了实现这一个目标的话,我也需要权力(Pow),没有权力我做不到这些。而我不是特别追求权力,但是我希望我有一定的职位,来做这些事情,甚至到达一个职位后,希望被上面看重一下(①),实现我更多的理想和目标(②)。……。
  ……。我一直都这样想,因为我有一个想法,今后不论是我留在这个企业退休,或者我中间离开这个企业,我会让我们的公司每个人都想念我(Pow),我在任的时候是做的很好(③),对员工也很好对公司也很好。……。
  ……,在这些主导产品的基础上扩大生产和扩大规模,挤掉一些竞争对手,阻碍住进口产品对我们的冲击(④)。……。
  ……。还有一个我们改制以后股东要分红,中国股东的要求的分红希望也很高,那我同时要完成这两件事的话,就要运转得非常好(⑤)。……。
  ……。我会花很多时间逐步逐步地把我的战略教导给我的中级以上的经理,使他们从一开始很新奇,到比较熟悉,到能够按照我的想法去做(⑥)。……。
  ……。中级经理什么事情可以不汇报,你注意两点,一,有利于公司发展的事情你可以不请示就做;第二,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事情,真正得到职工满意的事情,不请示也可以做,其他的搞不清楚的事情你先问问我是不是应该做(⑦)。我们就是通过这些,好象目前大家目前也能够尊重,互相能够理解,员工,干部之间(⑧)。……。
  ……。所以我就讲,为什么每个星期只参加一次应酬,我的员工都知道我这个人不喜欢出去吃饭(Pow),会和他们一起(⑨)。……。
  ……。改制是能够保证国企长期做得好(Pow),你要短期做的很好国企也可以做到,但是在国企做到最后,他就会产生一种不平衡感:我把一个企业做的这么好(⑩),到退休了我什么都没有。所以那个时候他就会想办法去丰富自己,企业就开始失落(Pow),这个观点我不知道是不是大多数人接受,实际上是这样的。……。

五、论述题(10分)
  请对你感兴趣的某个问题进行论述。
要求:(1)要对所论述的问题给出一个题目;
(2)论述要体现出你对该问题的看法有一定的深度。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9
苏州大学2004年考研普通心理学真题


2004年普心
一 名词解释(5分*8=40分)
1.遗忘曲线 2.定势 3. 操作条件反射 4.情绪 5.个性 6.随机区组设计 7.霍桑效应8.自变量
二.问答题(10分*7=70分)
1.什么是比率智商?
2.性格和能力的关系如何?
3.情绪和思维有什么关系?
4.语言决定思维吗?
5.注意的实质是什么?
6.气质与性格有何不同?
7.完全随机化实验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20分*2=40分)
1.多因素实验设计的优点在哪里?请给出一个多因素实验设计方案.
2.如何测量评估一个人的人格?





苏州大学2004年考研心理统计测量真题



2004年心理统计测量
一、问答题(共9题,每题10分)
1.心理与教育统计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2.请分析抽样的逻辑基础以及常用抽样方法各自的特点?
3.请分析显著性水平对假设检验所犯错误概率大小的影响?
4.请问如何比较两样本组数据的平均数?
5.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含义是什么?请分析其性质?
6.如何认识心理与教育测量误差?
7.如何分析和评价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质量?
8.如何正确的向受测者报告测验分数?
9.请阐述心理测验的功能?
二、计算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20分,第三题30分)
1.下面为有关中学生性别角色的调查结果。请问城市、农村的性别角色分布情况如何以及性别角色是否存在城乡差异?
来源 性别角色
男性化 女性化 双性化 未分化
城市 240 98 322 250
农村 209 300 219 228
二.随机从小学六年级三个班中抽取几个学生,测得他们的动手能力如下:甲班为8、6、9、2、5、4;乙班为10、4、9、8、6、1、5;丙班为2、8、5、6、4、5、3、10、11。请问三个班的成绩是否一样?
3.下表为15名大学生的英语四级和六级考成绩,现在有些学生四级考的成绩为80分,请问他们六级考成绩95%的置信区间;并说明这两种测验的对应关系能不能称为等值关系?为什么?
学生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4 15
四级考 98 85 89 84 81 70 92 67 84 80 60 81 73 70
六级考 90 82 88 80 82 66 88 68 84 77 64 79 75 73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9
2006苏大试题

普通心理学(含实验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面部动作编码系统2、比率智商3、陈述性记忆4、技能5、问卷测验6、加因素法

二、问答题(每题8分,共80分)

1、反应时间如何受机体变量的影响?
2、什么是匹配法?
3、简述环境因素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4、简述存在主义情绪的理论。
5、简述智力三元结构理论。
6、简述个体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7、简述精神分析中关于梦的理论。
8、简述言语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9、简述三种心理物理法。
10、简述注意的三种理论。

三、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

1、举例阐述影响实验外部效度的因素。
2、试设计一种分区随机化区组多因素实验。
a)要求选题有意义
b)符合分区随机区组多因素设计的要求
c)画出实验处理图表,写出完整的研究计划。

心理统计与测量

么是相关样本,请例举相关样本显著性检验的各种情况。
2、分析差异量数特点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差异量数。
3、为了建立最好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一般采用什么方式选择自变量?
4、什么是非参数检验?有何特点?举例说明。
5、什么是标准分数,在心理统计与测量中有何用途?

(二)、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5名女生阅读能力测验成绩是68,69,70,71,72,7名男生的成绩是40,50,60,70,80,90,100,问男女生成绩是否一致?
2、研究者对10个家庭的儿童问题行为程度(X)和母亲不耐烦程度(Y)进行了评价,结果如下:(十组数据,没记,也没必要记。)
家庭 1 2 3 4 5 6 7 8 9 10
儿童
母亲
问童问题行为程度和母亲不耐烦程度之间关系如何?
3、某学校学生对中学生分科赞成25%,不置可否35%,不赞成40%。某班36名同学中表示赞成的7人,不置可否10人,不赞成19人。问该班与该校态度是否一致。
4、四组被试参加只有三项处理的实验,每组2人,每组接受同种实验处理,只是顺序不同。实验结果如下,完成数据分析。
变异 平方和 自由度 方差 F
处理 5.47
区组 3.48
误差 0.46
总变异 9.41

二、心理测量(60分)

(一)简答题(每题3分,共15分)

1、学绩测验与智力测验有何不同。2、信度与效度的关系。3、测量的误差有哪些。4、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的构成及特点。5、投射测验的特点。

(二)计算(每题5分,共15分)

1、某具体项目稿分组通过率80%,低分组通过率12%,其难度是多少?
2、某测验30题,信度0.75,要使其信度为0.90,应增加多少道题?
3、某测验高分组通过比例70%,低分组通过比例38%,其鉴别指标是多少?该鉴别指标能否被接受?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如何正确使用心理测验以及如何防止心理测验的滥用。
2、测验的标准化内容应包括哪些?
3、谈谈如何认识心理测量间接性的特点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9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文献综合法 2、动态的观点 3、中介变量 4、Ⅱ类差误 5、取样置换 6、干涉变量

二、简要回答(每题10分,共60分)

1、科学研究的特点:

2、心理学理论的构建方式:

3、心理测量的水平:

4、访谈法问题的设计:

5、集中趋势指标:

6、多元分析的主要方法:

三、举例阐述(每题20分,共60分)

1、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

2、准实验设计:

3、假设你对犯罪的心理成因进行了具体研究,请你将研究成果写成规范的研究报告(基本框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实验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控制变量      2. 操作定义    3. 反应时间4. 心理物理法      5. 听觉隐蔽  6. 因变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心理实验应用计算机的优缺点

2、心理实验仪器发展的新方向

3、印象法的优缺点

4、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

5、顺序量表

6、刺激变量对反应时间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一)情绪的生理指标

(二)实验设计

1. 实验目的:通过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判断哪种广告更美,分析产生的原因。

2. 材料: 10张典型广告幻灯片。

(三)计算:根据给定的公式和数据求T检验

1. 公式:

2.数据:

学生编号
男生成绩
女生成绩

1
9
12

2
10
9

3
9
10

4
9
14

5
8
15

6
12
12

7
10
11

8
12
12

9
11
11

10
10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心理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情商2、绝对感受性3、动机冲突4、头脑风暴(智力激励法)5、MMPI6、植物神经系统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期待效应

2、简述个性与人格的关系

3、简述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关系

4、简述记忆系统及模式

5、简述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6、简述脑的结构与功能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论述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方式。

2、述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及观点。

3、试述社会如何对个人的心理发生影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动力定型2、遗忘曲线3、反射弧4、深度知觉5、倒摄抑制6、联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要说明有意注意依赖于哪些条件?

2、简要说明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

3、人的情绪状态有哪几种?各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4、简要说明意志行动包括哪几个心理阶段?

5、说明感知觉与表象之间的关系?

6、简要说明技能形成过程中有哪些共同规律?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论述个性与生活实践的关系?

2、结合实例论述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3、论述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之间的关系?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9
湖南师范大学

 

2003年



基础心理 75分

一 名解 16分

1 需要 2启发法 3 晶体智力 4韦伯定律

二 简答 40分

1 简述海德的动机归因理论

2 比较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3 简述随意注意的原因

4 试述人格特质理论的大五因素模型

三 论述 19分

评述斯腾博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心理统计

一简答 16分

1 比较标准差和标准误的异同,并说明它们在统计分析中的主要用途。

2 简述方差分析的逻辑思想

二 计算 24分

1 某班学生36人,英语测验分数的标准差为9.6分,求其离差平方和 5分

2 某教师认为超常儿童的智力水平膏腴一般儿童,为此他抽区了两个超常班的儿童共计50人进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WISC-CR),结果其平均智商为108,标准差为8。能否认为超常儿童的智力水平远高于一般儿童? 14分

3 在甲、乙两种实验条件下,对8名学生进行测验,其结果如下表,试用X2检验对两种实验条件下被试间的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5分

分 数

甲种条件 30 32 29 23

乙种条件 20 30 19 15

  

实心

一 名解 10分

1 安慰剂效应 2 实验误差 3 良好图形原则 4 印象法 5 图形后效

二 问答 15分

1 试比较传统心理物理学3种方法的异同或优劣 4分

2 现场实验中对被试等组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 5分

3 何谓拉丁方设计?请写出有3个实验处理(水平)的标准拉丁方设计模式 6分

三 实验设计 10分

题目:学前儿童分享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

  

教心

一 选择 20分

1 提出统觉论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A 桑代克 B 赫尔巴特 C 梅依曼 D 加涅

2 生成学习模型的提出者是 A 梅耶 B 加涅 C 班都拉 D 维特罗克

3 哈洛(H.F.Harlow)提出了 A 形式训练说 B 概括说 C 学习定势说 D 关系转换说

4 早在1954年就提出学习风格的心理学家是 A 威特金 B 哈伯特.塞沦 C 布鲁纳 D 霍妮

5 弗拉威尔(Flavell)提出了 A 元认知 B 学习策略 C认知策略 D 精加工策略

6 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 A 产生式 B 图式 C 命题 D概念

7 请填下表

迁移方向 分组 先学 后学 测量

顺向 实验组 A B ____

迁移 控制组 ____ B B

8 只要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这种迁移理论叫 A 相同要素说 B 关系转换说 C 形式训练说 D概括说

9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 A 海德 B 维纳 C 马斯洛 D 阿特金斯

10 反映特定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机构是 A 教学设计 B 教学模式 C 教学方法 D 反馈方式

二 名解 12分

1 场依从性 2 上位学习 3 程序性知识

三 简述 14分

1 简述先行组织者

2 简述奥苏伯尔 和鲁宾逊问题解决模式

四 论述 14分

试论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 案例分析 15分

请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以下实例 15分

事例概要:小学生报名参加兴趣小组,数学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习题吸引孩子,培养兴趣的故事。



发心

一 选择 20分

1 不属于广义发展心理学的心理学分支是 A 民族心理学 B 比较心理学 C 个体发展心理学 D 人类心理学

2 现代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达尔文 B S.霍尔 C 普莱尔 D 冯特

3 儿童大脑皮层各领域成熟的程序是 A P—O—T—F B O—T—P—F C F—P—T—O D O—T—P—F

4 母亲营养对儿童死亡率影响最为显著的时期是 A 孕后倒数3个月 B 孕亲3个月 C 孕前6个月 D 孕后6个月

5 以说出具有概括性意义的词为标志,儿童语言发生在 A 9-11个月 B 12个月 C 11-13个月 D 14-16个月

6 陈千科的实验表明,有意识记的效果超过无意识记发生在 A 幼儿前期 B 幼儿后期 C 小学前期 D 小学后期

7 侵犯行为通过替代性强化而获得,这一观点属于 A 生态学理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D 知觉学习理论

8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 A 四年级 B 三年级 C 五年级 D 六年级

9 个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反抗期分别是 A 婴儿期与幼儿期 B 婴幼儿期与青春期 C 幼儿期与青春期 D 婴儿期与青春期

10 在同伴关系上,以团伙式交往为主的时期在 A 幼儿期 B 中学时期 C 小学时期 D 初中时期

二 名解 12分

1 班图拉 2 视崖 实验 3 角色采择

三 简答 14分

1 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观

2 简述有关儿童原始情绪分化的主要不同观点

四 论述 14分

根据图1,论述婴儿交往发展的特点。(图为婴儿社会性游戏的发展,略)

五 设计 15分

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主要参数,设计一份考察儿童思维发展特点的实验方案,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 采用纵向研究 2 以年龄为独立变量

003年



基础心理 75分

一 名解 16分

1 需要 2启发法 3 晶体智力 4韦伯定律

二 简答 40分

1 简述海德的动机归因理论

2 比较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3 简述随意注意的原因

4 试述人格特质理论的大五因素模型

三 论述 19分

评述斯腾博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心理统计

一简答 16分

1 比较标准差和标准误的异同,并说明它们在统计分析中的主要用途。

2 简述方差分析的逻辑思想

二 计算 24分

1 某班学生36人,英语测验分数的标准差为9.6分,求其离差平方和 5分

2 某教师认为超常儿童的智力水平膏腴一般儿童,为此他抽区了两个超常班的儿童共计50人进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WISC-CR),结果其平均智商为108,标准差为8。能否认为超常儿童的智力水平远高于一般儿童? 14分

3 在甲、乙两种实验条件下,对8名学生进行测验,其结果如下表,试用X2检验对两种实验条件下被试间的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5分

分 数

甲种条件 30 32 29 23

乙种条件 20 30 19 15

  

实心

一 名解 10分

1 安慰剂效应 2 实验误差 3 良好图形原则 4 印象法 5 图形后效

二 问答 15分

1 试比较传统心理物理学3种方法的异同或优劣 4分

2 现场实验中对被试等组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 5分

3 何谓拉丁方设计?请写出有3个实验处理(水平)的标准拉丁方设计模式 6分

三 实验设计 10分

题目:学前儿童分享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

  

教心

一 选择 20分

1 提出统觉论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A 桑代克 B 赫尔巴特 C 梅依曼 D 加涅

2 生成学习模型的提出者是 A 梅耶 B 加涅 C 班都拉 D 维特罗克

3 哈洛(H.F.Harlow)提出了 A 形式训练说 B 概括说 C 学习定势说 D 关系转换说

4 早在1954年就提出学习风格的心理学家是 A 威特金 B 哈伯特.塞沦 C 布鲁纳 D 霍妮

5 弗拉威尔(Flavell)提出了 A 元认知 B 学习策略 C认知策略 D 精加工策略

6 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 A 产生式 B 图式 C 命题 D概念

7 请填下表

迁移方向 分组 先学 后学 测量

顺向 实验组 A B ____

迁移 控制组 ____ B B

8 只要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这种迁移理论叫 A 相同要素说 B 关系转换说 C 形式训练说 D概括说

9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 A 海德 B 维纳 C 马斯洛 D 阿特金斯

10 反映特定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机构是 A 教学设计 B 教学模式 C 教学方法 D 反馈方式

二 名解 12分

1 场依从性 2 上位学习 3 程序性知识

三 简述 14分

1 简述先行组织者

2 简述奥苏伯尔 和鲁宾逊问题解决模式

四 论述 14分

试论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 案例分析 15分

请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以下实例 15分

事例概要:小学生报名参加兴趣小组,数学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习题吸引孩子,培养兴趣的故事。



发心

一 选择 20分

1 不属于广义发展心理学的心理学分支是 A 民族心理学 B 比较心理学 C 个体发展心理学 D 人类心理学

2 现代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达尔文 B S.霍尔 C 普莱尔 D 冯特

3 儿童大脑皮层各领域成熟的程序是 A P—O—T—F B O—T—P—F C F—P—T—O D O—T—P—F

4 母亲营养对儿童死亡率影响最为显著的时期是 A 孕后倒数3个月 B 孕亲3个月 C 孕前6个月 D 孕后6个月

5 以说出具有概括性意义的词为标志,儿童语言发生在 A 9-11个月 B 12个月 C 11-13个月 D 14-16个月

6 陈千科的实验表明,有意识记的效果超过无意识记发生在 A 幼儿前期 B 幼儿后期 C 小学前期 D 小学后期

7 侵犯行为通过替代性强化而获得,这一观点属于 A 生态学理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D 知觉学习理论

8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 A 四年级 B 三年级 C 五年级 D 六年级

9 个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反抗期分别是 A 婴儿期与幼儿期 B 婴幼儿期与青春期 C 幼儿期与青春期 D 婴儿期与青春期

10 在同伴关系上,以团伙式交往为主的时期在 A 幼儿期 B 中学时期 C 小学时期 D 初中时期

二 名解 12分

1 班图拉 2 视崖 实验 3 角色采择

三 简答 14分

1 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观

2 简述有关儿童原始情绪分化的主要不同观点

四 论述 14分

根据图1,论述婴儿交往发展的特点。(图为婴儿社会性游戏的发展,略)

五 设计 15分

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主要参数,设计一份考察儿童思维发展特点的实验方案,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 采用纵向研究 2 以年龄为独立变量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09
湖南师范大学

 

2004发、教心理



教心 75分

一 名解 25分

1 场对立性 2 表征 3 陈述性知识 4 共同要素说 5 元认知

二 简述题 30分

1 简述奥苏伯尔认知结构同化的3个模式

2 简述布鲁纳 的螺旋式课程结构

3 简述成就动机

三 实例分析 20分

实例概要:广州一个15岁的女中学生破解世界两大数学难题, 并出版论文,引起数学界轰动。

请用类创造与真创造的观点分析上述实例,并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发心 75分

一 名解 20分

1 社会化与社会性 2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3 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 4 性别认同与性别角色认同 5 自我同一性与合法延缓期

二 简答 15分

1 科学儿童心理学创立的标志是什么?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过程中,那些心理学家做出何种贡献

2 什么是角色采择?儿童角色采择技能发展过程经历那些主要阶段

3 初中生反抗心理的表现方式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 论述 20分

1 试述儿童早期同伴交往发展过程及其与亲子交往发展的关系

2 评述维果斯基关于低级心理机能与高级心理机能及其发展的主要观点

四、数据分析 10分

根据下表,分析小学儿童推理发展的主要趋势。(图略,刘金花,儿童心理)

五、实验设计 10分

以考察儿童记忆发展为主题,设计一份简要的实验方案,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 采用横断设计方式,2以年龄为独立变量 3 以记忆效率为主要测量指标

  

普心



一 名解 15分

1 一般能力 2 选择性注意 3 内隐记忆 4 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5 气质

二 简答 40分

1 简述鲁利亚的脑机能系统学说

2 简述问题解决中的策略

3 简述情绪的“评定——兴奋”说

4 简述智力的PASS模型

5 简述遗忘进程的规律及影响遗忘的因素

三 问答 20分

试述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心理统计 40分

一 名解 8分

1 自由度 2 参数 3 百分位数 4 协方差

二 简答 12分

1 简述积差相关、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

2 有人想比较高年级男女学生的机械能力,于是随机抽取男生的一个随机样本和女生的一个随机样本进行检验,我们是否因为两组被试都在高年级这一点上的相同就说他们是相关样本,或者说他们是独立样本,请对你的判断做出解释。

三、分析计算

1 在一项幼儿性格研究汇总,让幼儿在自由活动的条件下自己选择游戏的方式。游戏分为文静型和运动型,50名性别不同的幼儿做出的选择如下表,问男女幼儿选择的游戏方式是否确有不同? 6分

表1 幼儿游戏方式的选择

安静型 运动型

男 7 18

女 11 14

2 某一试验进行了10次,结果如表2所示,试建立Y对X的回归方程 14分

表2,试验结果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X 2 10 3 0 0 5 8 9 12 12

Y 1 4 2 0 1 2 3 4 4 5

  

实心 35分

一 名解 12分

1 实验及其特征 2 外在效度及其种类 3 白噪音 4 图形后效

二 问答 15分

1 什么是操作定义?下操作定义的方法有哪些

2 试比较颜色视觉中的加色法和减色法之异同

3传统心理物理学采取了那些措施来提高阈限精度

三 实验设计 8分

请采用反应时法制作一个心理量表(阈上感觉)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10
湖南师范大学

 

2003年



基础心理 75分

一 名解 16分

1 需要 2启发法 3 晶体智力 4韦伯定律

二 简答 40分

1 简述海德的动机归因理论

2 比较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3 简述随意注意的原因

4 试述人格特质理论的大五因素模型

三 论述 19分

评述斯腾博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心理统计

一简答 16分

1 比较标准差和标准误的异同,并说明它们在统计分析中的主要用途。

2 简述方差分析的逻辑思想

二 计算 24分

1 某班学生36人,英语测验分数的标准差为9.6分,求其离差平方和 5分

2 某教师认为超常儿童的智力水平膏腴一般儿童,为此他抽区了两个超常班的儿童共计50人进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WISC-CR),结果其平均智商为108,标准差为8。能否认为超常儿童的智力水平远高于一般儿童? 14分

3 在甲、乙两种实验条件下,对8名学生进行测验,其结果如下表,试用X2检验对两种实验条件下被试间的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5分

分 数

甲种条件 30 32 29 23

乙种条件 20 30 19 15

  

实心

一 名解 10分

1 安慰剂效应 2 实验误差 3 良好图形原则 4 印象法 5 图形后效

二 问答 15分

1 试比较传统心理物理学3种方法的异同或优劣 4分

2 现场实验中对被试等组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 5分

3 何谓拉丁方设计?请写出有3个实验处理(水平)的标准拉丁方设计模式 6分

三 实验设计 10分

题目:学前儿童分享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

  

教心

一 选择 20分

1 提出统觉论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A 桑代克 B 赫尔巴特 C 梅依曼 D 加涅

2 生成学习模型的提出者是 A 梅耶 B 加涅 C 班都拉 D 维特罗克

3 哈洛(H.F.Harlow)提出了 A 形式训练说 B 概括说 C 学习定势说 D 关系转换说

4 早在1954年就提出学习风格的心理学家是 A 威特金 B 哈伯特.塞沦 C 布鲁纳 D 霍妮

5 弗拉威尔(Flavell)提出了 A 元认知 B 学习策略 C认知策略 D 精加工策略

6 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 A 产生式 B 图式 C 命题 D概念

7 请填下表

迁移方向 分组 先学 后学 测量

顺向 实验组 A B ____

迁移 控制组 ____ B B

8 只要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这种迁移理论叫 A 相同要素说 B 关系转换说 C 形式训练说 D概括说

9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 A 海德 B 维纳 C 马斯洛 D 阿特金斯

10 反映特定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机构是 A 教学设计 B 教学模式 C 教学方法 D 反馈方式

二 名解 12分

1 场依从性 2 上位学习 3 程序性知识

三 简述 14分

1 简述先行组织者

2 简述奥苏伯尔 和鲁宾逊问题解决模式

四 论述 14分

试论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 案例分析 15分

请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以下实例 15分

事例概要:小学生报名参加兴趣小组,数学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习题吸引孩子,培养兴趣的故事。



发心

一 选择 20分

1 不属于广义发展心理学的心理学分支是 A 民族心理学 B 比较心理学 C 个体发展心理学 D 人类心理学

2 现代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达尔文 B S.霍尔 C 普莱尔 D 冯特

3 儿童大脑皮层各领域成熟的程序是 A P—O—T—F B O—T—P—F C F—P—T—O D O—T—P—F

4 母亲营养对儿童死亡率影响最为显著的时期是 A 孕后倒数3个月 B 孕亲3个月 C 孕前6个月 D 孕后6个月

5 以说出具有概括性意义的词为标志,儿童语言发生在 A 9-11个月 B 12个月 C 11-13个月 D 14-16个月

6 陈千科的实验表明,有意识记的效果超过无意识记发生在 A 幼儿前期 B 幼儿后期 C 小学前期 D 小学后期

7 侵犯行为通过替代性强化而获得,这一观点属于 A 生态学理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D 知觉学习理论

8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 A 四年级 B 三年级 C 五年级 D 六年级

9 个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反抗期分别是 A 婴儿期与幼儿期 B 婴幼儿期与青春期 C 幼儿期与青春期 D 婴儿期与青春期

10 在同伴关系上,以团伙式交往为主的时期在 A 幼儿期 B 中学时期 C 小学时期 D 初中时期

二 名解 12分

1 班图拉 2 视崖 实验 3 角色采择

三 简答 14分

1 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观

2 简述有关儿童原始情绪分化的主要不同观点

四 论述 14分

根据图1,论述婴儿交往发展的特点。(图为婴儿社会性游戏的发展,略)

五 设计 15分

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主要参数,设计一份考察儿童思维发展特点的实验方案,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 采用纵向研究 2 以年龄为独立变量

003年



基础心理 75分

一 名解 16分

1 需要 2启发法 3 晶体智力 4韦伯定律

二 简答 40分

1 简述海德的动机归因理论

2 比较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3 简述随意注意的原因

4 试述人格特质理论的大五因素模型

三 论述 19分

评述斯腾博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心理统计

一简答 16分

1 比较标准差和标准误的异同,并说明它们在统计分析中的主要用途。

2 简述方差分析的逻辑思想

二 计算 24分

1 某班学生36人,英语测验分数的标准差为9.6分,求其离差平方和 5分

2 某教师认为超常儿童的智力水平膏腴一般儿童,为此他抽区了两个超常班的儿童共计50人进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WISC-CR),结果其平均智商为108,标准差为8。能否认为超常儿童的智力水平远高于一般儿童? 14分

3 在甲、乙两种实验条件下,对8名学生进行测验,其结果如下表,试用X2检验对两种实验条件下被试间的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5分

分 数

甲种条件 30 32 29 23

乙种条件 20 30 19 15

  

实心

一 名解 10分

1 安慰剂效应 2 实验误差 3 良好图形原则 4 印象法 5 图形后效

二 问答 15分

1 试比较传统心理物理学3种方法的异同或优劣 4分

2 现场实验中对被试等组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 5分

3 何谓拉丁方设计?请写出有3个实验处理(水平)的标准拉丁方设计模式 6分

三 实验设计 10分

题目:学前儿童分享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

  

教心

一 选择 20分

1 提出统觉论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A 桑代克 B 赫尔巴特 C 梅依曼 D 加涅

2 生成学习模型的提出者是 A 梅耶 B 加涅 C 班都拉 D 维特罗克

3 哈洛(H.F.Harlow)提出了 A 形式训练说 B 概括说 C 学习定势说 D 关系转换说

4 早在1954年就提出学习风格的心理学家是 A 威特金 B 哈伯特.塞沦 C 布鲁纳 D 霍妮

5 弗拉威尔(Flavell)提出了 A 元认知 B 学习策略 C认知策略 D 精加工策略

6 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 A 产生式 B 图式 C 命题 D概念

7 请填下表

迁移方向 分组 先学 后学 测量

顺向 实验组 A B ____

迁移 控制组 ____ B B

8 只要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这种迁移理论叫 A 相同要素说 B 关系转换说 C 形式训练说 D概括说

9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 A 海德 B 维纳 C 马斯洛 D 阿特金斯

10 反映特定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机构是 A 教学设计 B 教学模式 C 教学方法 D 反馈方式

二 名解 12分

1 场依从性 2 上位学习 3 程序性知识

三 简述 14分

1 简述先行组织者

2 简述奥苏伯尔 和鲁宾逊问题解决模式

四 论述 14分

试论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 案例分析 15分

请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以下实例 15分

事例概要:小学生报名参加兴趣小组,数学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习题吸引孩子,培养兴趣的故事。



发心

一 选择 20分

1 不属于广义发展心理学的心理学分支是 A 民族心理学 B 比较心理学 C 个体发展心理学 D 人类心理学

2 现代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达尔文 B S.霍尔 C 普莱尔 D 冯特

3 儿童大脑皮层各领域成熟的程序是 A P—O—T—F B O—T—P—F C F—P—T—O D O—T—P—F

4 母亲营养对儿童死亡率影响最为显著的时期是 A 孕后倒数3个月 B 孕亲3个月 C 孕前6个月 D 孕后6个月

5 以说出具有概括性意义的词为标志,儿童语言发生在 A 9-11个月 B 12个月 C 11-13个月 D 14-16个月

6 陈千科的实验表明,有意识记的效果超过无意识记发生在 A 幼儿前期 B 幼儿后期 C 小学前期 D 小学后期

7 侵犯行为通过替代性强化而获得,这一观点属于 A 生态学理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D 知觉学习理论

8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 A 四年级 B 三年级 C 五年级 D 六年级

9 个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反抗期分别是 A 婴儿期与幼儿期 B 婴幼儿期与青春期 C 幼儿期与青春期 D 婴儿期与青春期

10 在同伴关系上,以团伙式交往为主的时期在 A 幼儿期 B 中学时期 C 小学时期 D 初中时期

二 名解 12分

1 班图拉 2 视崖 实验 3 角色采择

三 简答 14分

1 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观

2 简述有关儿童原始情绪分化的主要不同观点

四 论述 14分

根据图1,论述婴儿交往发展的特点。(图为婴儿社会性游戏的发展,略)

五 设计 15分

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主要参数,设计一份考察儿童思维发展特点的实验方案,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 采用纵向研究 2 以年龄为独立变量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10
湖南师范大学

 

2004发、教心理



教心 75分

一 名解 25分

1 场对立性 2 表征 3 陈述性知识 4 共同要素说 5 元认知

二 简述题 30分

1 简述奥苏伯尔认知结构同化的3个模式

2 简述布鲁纳 的螺旋式课程结构

3 简述成就动机

三 实例分析 20分

实例概要:广州一个15岁的女中学生破解世界两大数学难题, 并出版论文,引起数学界轰动。

请用类创造与真创造的观点分析上述实例,并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发心 75分

一 名解 20分

1 社会化与社会性 2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3 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 4 性别认同与性别角色认同 5 自我同一性与合法延缓期

二 简答 15分

1 科学儿童心理学创立的标志是什么?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过程中,那些心理学家做出何种贡献

2 什么是角色采择?儿童角色采择技能发展过程经历那些主要阶段

3 初中生反抗心理的表现方式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 论述 20分

1 试述儿童早期同伴交往发展过程及其与亲子交往发展的关系

2 评述维果斯基关于低级心理机能与高级心理机能及其发展的主要观点

四、数据分析 10分

根据下表,分析小学儿童推理发展的主要趋势。(图略,刘金花,儿童心理)

五、实验设计 10分

以考察儿童记忆发展为主题,设计一份简要的实验方案,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 采用横断设计方式,2以年龄为独立变量 3 以记忆效率为主要测量指标

  

普心



一 名解 15分

1 一般能力 2 选择性注意 3 内隐记忆 4 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5 气质

二 简答 40分

1 简述鲁利亚的脑机能系统学说

2 简述问题解决中的策略

3 简述情绪的“评定——兴奋”说

4 简述智力的PASS模型

5 简述遗忘进程的规律及影响遗忘的因素

三 问答 20分

试述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心理统计 40分

一 名解 8分

1 自由度 2 参数 3 百分位数 4 协方差

二 简答 12分

1 简述积差相关、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

2 有人想比较高年级男女学生的机械能力,于是随机抽取男生的一个随机样本和女生的一个随机样本进行检验,我们是否因为两组被试都在高年级这一点上的相同就说他们是相关样本,或者说他们是独立样本,请对你的判断做出解释。

三、分析计算

1 在一项幼儿性格研究汇总,让幼儿在自由活动的条件下自己选择游戏的方式。游戏分为文静型和运动型,50名性别不同的幼儿做出的选择如下表,问男女幼儿选择的游戏方式是否确有不同? 6分

表1 幼儿游戏方式的选择

安静型 运动型

男 7 18

女 11 14

2 某一试验进行了10次,结果如表2所示,试建立Y对X的回归方程 14分

表2,试验结果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X 2 10 3 0 0 5 8 9 12 12

Y 1 4 2 0 1 2 3 4 4 5

  

实心 35分

一 名解 12分

1 实验及其特征 2 外在效度及其种类 3 白噪音 4 图形后效

二 问答 15分

1 什么是操作定义?下操作定义的方法有哪些

2 试比较颜色视觉中的加色法和减色法之异同

3传统心理物理学采取了那些措施来提高阈限精度

三 实验设计 8分

请采用反应时法制作一个心理量表(阈上感觉)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10
天津大学1999、2000年普心试题

1999天津大学
一、概念(每题3分,共15分)

1、思维2、返回联系3、记忆恢复现象4、注意广度5、分取概念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技能与习惯的区别与联系
2、论情绪与需要关系的观点
3、短时记忆的特点
4、神经特殊能学说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神经活动类型气质说
2、评述图形识别的模板匹配说与特征侦察说
3、如何有效地复习

2000天津大学

一、概念(每题4分,共20分)

1、反响回路2、情操3、注意转移4、能力5、语言的深层结构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心理学的任务。
2、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3、情绪的丘脑说。
4、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评述三色理论。
2、论述性格的特征并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培养一个人的良好性格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11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历年真题-心理学真题-心理学考研工作室-考研真题-考研历年真题-考研试题-免费下载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11
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基础课(中外心理学史、生理心理学、心理测验学)

一、 解释概念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性习论 2、神经递质 3、统觉团 4、逻辑实证主义 5、集体潜意识 6、区分度 7、复本信度 8、效标效度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最早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人是 。
2、 冯特的感情三度说认为,
3、 感情具有 、 和 三种向度。
4、 布伦塔诺提出心理现象是以 为特征的。
5、 在完形心理学家看来,
6、 是组织完形的一条总的法则。
7、 托尔曼把行为分为两种,
8、 其中 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9、 皮亚杰把内化建构和外化建构并称为 。
10、 罗杰斯创建的心理治疗方法是 、所提倡的教学模式是 。
三、 简述题(每小题12分,共72分)
1、 简述荀子的学习心理思想。
2、 简述詹姆斯意识流说的基本观点。
3、 简述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4、 简述生理心理学对脑与心理活动关系问题探讨的方法。
5、 简述测量误差的来源。
6、 简述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
四、 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 评述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体系。
2、 分析信息加工心理学产生的条件,并提出自己对心理科学发展的认识。


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入学考试试题


基础课(普通心理学、试验心理学)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错觉 2、经典条件反射 3、前摄抑制 4、应激 5、内容效度 6、语图仪 7、平均差误法 8、常模参照分数 9、文件筐测验 10、因素分析法
二、 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分)
1、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 。
2、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 。
3、人格的投射测验主要有 和墨迹测验。
4、社会性内驱力对原发性内驱力起 作用。
5、X 检验属于一种 统计。
6、一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如下:87、82、95、78、87、90、65、88、57、73,这组学生考试成绩的中数是 。
7、ROC曲线在心理学上也称为 。
8、通常人耳接受的声音频率范围为 赫兹。
9、在心理测量中,把所收集的数据按照一定标准排出一个次序,但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点的量表被称为 。
10、在情绪试验中,主观体验自我报告测量法所应用的技术是 。
11、在心理测验中,一般来说,测验越长,信度值越 。
12、衡量一个心理测验有效性的外在标准称为 。
13、成就测验区别于智力、人格测验的地方在于成就测验是对被试相对 的测量。
14、用再测法估计信度的优点是能提供测验结果随时间变化的资料,但缺点是容易受 的影响。
15、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这是通过“奉献”来得到满足的,当个体获得自我实现时,其感到快乐和兴奋的时刻,被称为是 。
三、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个体对没有空间位移的物体所产生的运动知觉表象称为( )
A 诱动现象 B 自动现象 C 似动现象 D 运动视差现象
2、情绪研究变量可以从生理变量、行为变量和( )三方面来考虑。
A 活动变量 B 表情变量 C 态度变量 D 认知变量
3、随机组设计属于( )
A 单组试验设计 B 被试者内设计 C 被试者间设计 D 抵消实验条件设计
4、在一个关于中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实验研究中,被试者是否在讲英语的国家里生活过这一因素属于( )。
A 相关变量 B 无关变量 C 因变量 D 自变量
5、提出智力可分为两种型态即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的心理学家是霍恩和( )。
A 斯滕伯格 B 卡特尔 C 吉尔福特 D 瑟斯顿
6、古人尝试“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得出这样的结论“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业”这反映了什么心理现象( )
A 注意的转移 B 注意的分配 C 注意的稳定性 D 注意的范围
7、当前有许多青少年都梦想称为明星,但有一些人却又不愿意付出努力练好基本功,这种心态反映了什么样的动机冲突( )。
A 双趋式冲突 B 双避式冲突 C 趋避式冲突 D 逃避式冲突
8、心理学家荣格把个体的心理活动倾向分为( )两种。
A 积极型和消极型 B 紧张型和放松型 C 理智型和情绪型 D 内倾型和外倾型
9、丘脑情绪理论是由( )提出的。
A 阿德勒和拉扎鲁斯 B 坎农和博德 C 沙赫特 D 詹姆斯和兰格
10、在一次测试中,得出两个测验项目的相关系数为0.42,则其相关度为( )。
A 高相关 B 中等相关 C 低相关 D 零相关
11、韦氏测验的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是( )。
A IQ=100+15Z B IQ=100+15Z C IQ=50+15Z D IQ=15+10Z
12、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测量的是智力的( )因素。
A C因素 B S因素 C G因素 D H因素
13、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是一种( )。
A 自呈量表 B 评定量表 C 投射测验 D 情景测验
14、下列人格测验中属于客观测量方法的是( )。
A 社会距离量表 B 完成句子测验 C 场独立性-依存性测验 D 情景压力测验
15、唐德斯研究反应时的减数法把反应分为三种,其中基线时间又称( )。
A 简单反应 B 复杂反应 C 选择反应 D 辨别反应
四、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 举例说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2、 举例说明什么是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
3、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4、 简述可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5、 简述影响反应时间的机体变量有哪些?
6、 简述心理测验中误差的来源?
五、 论述(每小题14分,共42分)
1、 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意义。
2、 结合创造性思维的特点,3、 谈谈你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看法。
4、 结合实际论述在以人为被试的心理学试验中应遵循的伦理道德要求有哪些?
六、 计算(10分)
有一组关于观众看广告片时间的统计数据,请计算这组数据的方差(写出计算过程)。
被试 S1 S2 S3 S4 S5
观看时间(分钟) 11.2 16.2 13.3 12.1 18.2
七、 试验设计(12分)
在一项儿童学习拼图的试验中,研究者考察不同奖励方式对其学习的影响。
结果如下:
    学习进程
奖励方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方式一    38      30     20     15
方式二    52      32     16     12
注:标中数据为每次完成拼图所需的时间(秒)
请说明该实验的各种变量,采用何种实验设计类型,并说明根据此结果能得到什么结论。

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基础课(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
一、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社会印象 加重平均模式 冒险转移 目标管理 Y理论 矩阵式结构 暗示性实验 考试焦虑 反应特异性 现实脱敏
二、 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社会知觉的基本特点 、 、 、 。
2、集群和大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和 。
3、从众可分为真从众、 和 。
4、列举三种员工业绩考核的方法: 、 和 。
5、过分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或身体某部分的功能称为 。
6、 是人们认识到了认识的转化在人的行为改变中的作用时产生的著名心理治疗方法。
7、团体发展的阶段为:形成期、动荡奇、 、 。
8、离散度表示出数据的分布特征,主要指标有 和 。
9、自我效能感有三个基本特征:水平、 、广度。
10、组织变革的推动力不仅来自组织的 ,而且来自 。
三、 选择题(共10分)
1 单选题(每空1分,共5分)
(1)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一种观点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即( )。 A 群体思维 B 群体极化 C 社会助长
(2)焦虑有两大类:特质焦虑和( )
A 状态焦虑 B 躯体焦虑   C 内在焦虑
(3)勒温的领导方式分类为:    、民主性、放任型。
A 和谐型  B 专制型  C 松散型
(4)人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即(  )
A 证实偏差  B 自我中心偏差
(5)联合反应就是(   )联合反应的简称,也叫鲁利亚技术。
A 思维-想象   B 语言-运动  C 知觉-记忆
2 多选题
(1)人际关系的原则有      、      。
A 功利原则  B 距离原则  C 交互原则  D 沟通原则
(2)侵犯的影响因素有:    、      。
A 物质条件  B 歌星特点  C 情绪唤醒水平  D 道德发展水平
(3)患者中心疗法的主要条件有:无条件积极关注、    、     。
A 同情或同感  B 耐心  C 专业训练  D 真实
(4)H.Mintzberg认为组织设计的五种基本成分为操作核心、  、
      技术结构、后续支持。
(5)工作设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工作内容、     、相互关系、
     。
A 工作功能  B 工作轮换  C 工作特征 D 工作绩效
四、 简答题(40分)
1、 简要介绍凯利的归因三维理论及其意义。(7分)
2、 分析团体凝聚力的决定因素及它对团体绩效的影响。(8分)
3、 谈谈应激对心理的积极及消极影响及影响应激后果的因素有哪些。(8分)
4、 从合作与竞争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5、 分析群体中人际关系及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10分)
6、 简要介绍心理投射技术及你对它的认识。(7分)
五、 论述题(50分)
1、 你认为社会在当今阶段应怎样实现对不2、 断上升的犯罪倾向的控制,3、 试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理论来分析。(15分)
4、 结合实际事例分析现实中流言舆论的产生、传播、兴起及对策。(10分)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11
南京医科大95年医学心理试卷



一、名词解释
1、        意志
2、        正相睡眠
3、        动机
4、        心理防御机制
5、        心理卫生纵向研究
6、        信度与效度
7、        病人角色
8、        应激原
二、问答题
1、医学心理的任务?
2、试述感觉、知觉的异同?
3、试述脑的三个基本联合区的功能。
4、试述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5、试述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6、试述Sely的应激学说,与心身疾病
7、试述心理护理的原则。
8、会谈成功的影响因素。
9、挫折程度的影响因素。
10、试述4种气质的心理特征。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11
北京医科大学1999年招收心理学硕士研究所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差别感觉阈限

2.联觉

3.发散思维

4.应激

5.心理评估

6.心理护理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心理科学的诞生,一般以 年,德国心理学家 在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示志。

2.人与猿猴相比,在皮质各区中 , ,额区的面积显著增大,这些区域正是与信息加工等复杂心理活动有在。

3.将灰色的方块纸放在绿色背景上,看起来灰色纸块逞有 色,颜色对比在背景的影响下,向背景的 色方向变化。

4.根据情绪状态,可以分为 , 。

5.根据任务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直观动作思维, , 。

6.人格形成的标志为 , 。

7.治疗效果= ′ 。

8.医患关系的三个模式为主动棻欢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5-8 19:12
暨南大学2005年应用心理学专业试题
应用心理学试题Sample Text
心理统计部分
一.单选(10题,每题1分)  
二.填空题(20分)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差异系数,为什么要引入差异系数?  
2.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因素方差分析有什么本质区别?  
3.随机化设计与随机化区组设计各有什么优缺点?  
4.非参数检验与参数检验相比有什么特点?  
四.计算题  
1.计算平均阅读速度.一个用20小时,一个用40小时,问平均速度?(用调和平均数)  
2.给几个原始分数,已知每门课的平均分与标准差,比较两个人的总成绩.  
3.卡方独立性检验  
4.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5.单因素方差分析.已知每组人数,平均数,方差(书上有例题)  
五.论述题  
1.聚类分析的原理与实用的资料  
2.如何确定,检验和解释因素的数目?  

心理测量部分  
一.选择题(10分)  
二.填空题(20分)  
三.简答题(40分)  
1.CTT模型及三个假设  
2.什么是信度,如何提高信度系数?  
3.能力倾向测验与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有何不同?  
4.项目反应理论的数学模型中各参数的意义  
四.计算题(44分,前两题每题10分,后两题每题12分)  
1.一班共55人,有34人通过,两科分别为4选1和3选1,试比较两科的难度  
2.计算标准分数(直接用公式)  
3.点二列相关计算区分度  
4.求等值分数(与书上例题很象)  
五.论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  
1.如何向被试解释测验的分数?  
2.如何对罗夏克墨迹测验的资料进行分类和结果的解释?  
3.试述PM理论及在人事测评中的运用
作者: cainezhou    时间: 06-5-8 21:25
标题: 简直太棒了!!!
简直太棒了!!!
作者: 爽歪歪    时间: 06-5-11 20: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vocan    时间: 06-5-17 22:41
路过的。我用不着。谢谢
作者: firesyan    时间: 06-5-18 14: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一欣一意    时间: 06-5-21 17: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珍惜眼泪321    时间: 06-5-22 22: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angjingli    时间: 06-5-27 11: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yx999lijian    时间: 06-5-30 14: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bjzer    时间: 06-6-1 14: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乖默默    时间: 06-6-3 16: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uolinghao    时间: 06-6-4 12: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蔗蔗    时间: 06-6-17 20: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int1314    时间: 06-7-11 12: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汽车眼    时间: 06-7-15 13: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strocat    时间: 06-7-19 22: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木菠萝    时间: 06-7-20 19: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uapiao632    时间: 06-7-22 13: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iayu119    时间: 06-7-29 19: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uwenying    时间: 06-8-1 00: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ish1234    时间: 06-8-2 23: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阿漂哥    时间: 06-8-8 14: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houwang    时间: 06-8-13 23: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lory5057    时间: 06-8-19 09: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lory5057    时间: 06-8-19 09: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劭麟    时间: 06-8-20 11:05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anika    时间: 06-8-23 13: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倚在深秋    时间: 06-8-24 12: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p19850317    时间: 06-8-24 19:11
真是太好了!~

强烈的感谢啊!!
作者: 拼啦    时间: 06-8-24 19: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劭麟    时间: 06-8-27 18:39
ddd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zuihaoderen王杰    时间: 06-9-13 04: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p8629    时间: 06-9-13 11: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nahwhtj2008    时间: 06-9-17 10: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lack55    时间: 06-9-22 23: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aiyu55555    时间: 06-9-24 11: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raceyaoyao    时间: 06-9-26 13: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213ky    时间: 06-9-27 23: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快乐有罪    时间: 06-10-4 12: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快乐有罪    时间: 06-10-4 12: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adehwa    时间: 06-10-4 17: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ianfuz    时间: 06-10-5 13: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小狗爱洗澡    时间: 06-10-5 21: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bbs.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