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新闻传播史名词解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第一章:古代新闻事业
1、木铎:木舌金铃。夏商周时期,曾经有这样一种被人们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以宣达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常用作新闻事业的象征或者报纸的商标。
2、露布: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传播媒介。是一种以流动方式“露而宣布,欲四方速知”的传播载体。主要用帛,也有用板的,故又称“露板”。主要用于军事方面,传播胜利消息,也用来发布政治檄文。
3、开元杂报:唐人孙樵《读开元杂报》一文中提出,是最早的有关唐代官报的记载。很可能是唐代开元年间流布于外的官报,多为政事信息的杂乱报道。没有名称、固定的刊期和报头,是一种近似于“进奏院状”、“邸吏报状”之类的报纸。它说明,中国开始有报纸的时间不会晚于唐玄宗开元年间。
4、敦煌进奏院状:现在仅存的两份唐代的官报是199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张“进奏院状”的残页,是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洲的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洲的。沙洲属敦煌地区,两份“进奏院状”均属敦煌文物,所以被新闻史学者定名为“敦煌进奏院状”。是世界上仅存的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
5、进奏院状:唐代中期,在封建机构内部发行的官报。是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书面报告,是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
6、定本制度:“定本”指的是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始于宋真宗咸平二年,沿用至宋末。
7、邸报:是宋代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发布的官方报纸。发布机构是都进奏院。有一定的发报制度,传播朝廷政事信息,定期发行,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一般士大夫知识分子。
8、小报:始见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主要刊载新闻和政治材料,不定期发行,发行人包括邸吏、使臣、“书肆之家”等。小报提供了不少官报所不载和官方禁止发表的文件和新闻,成为“邸报”的一个重要补充。小报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广受读者欢迎。
9、民间报房:明代中叶以后在首都北京出现,很可能是从官方的提塘报房分离出来的,官方消息仍得自“六科”或间接得自提塘报房,因此两类报房所抄发的官方消息内容大体相同,它所发行的“邸报”最初都是手抄,故有“抄报人”、“抄报行”、“邸报抄传”等说法。
10、《急选报》:是保存至今的唯一一份明代报纸原件。出版于万历八年,距今422年,没有注明出版单位和编辑发行人的姓名,但估计很可能是民间报房的产物,它的被发现,说明中国至晚在万历八年就已经有了民办的雕版印刷报纸。
11、《万历邸钞》:是将明代万历一朝的“邸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摘录而成的。抄本确实保存了大量当年“邸报”的原文,但并不全都是原文,只是部分反映了当年“邸报”的面貌。
12、《天变邸钞》:是一份专门报道明代发生在北京的一次特大灾异事件的报纸。非官方发布,而是抄报人自己编写,很可能出自民间报房。
13、揭帖:形制近似于近代的小字报或传单,有手写也有印刷的。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重要宣传工具。
14、旗报:源于古代的露布。它由专人扛着,骑在马上,在敌前敌后奔驰传送,供沿途的军民等人阅览。上面除了一般的鼓励口号外,还有起义军的捷报、文告。
15、牌报:是一种写在木牌上的新闻传播工具。内容庞杂,既为读者提供新闻信息,又在他们当中进行宣传鼓励,目的在于通报情况,壮大声势。
16、报房京报:清代北京民间报房所出的报纸,通称“京报”。内容基本上是宫门钞、皇帝谕旨和臣僚奏章三部分组成。全部稿件来自内阁和科抄,没有报房自己采写的新闻,也没有任何评论。是臣民们获知朝政和国家大事的主要信息来源。
17、辕门抄:是一种以报道地方官场信息为主的非官方报纸,出版于各省省会和一些主要的府城,由熟悉当地官场情况的抄报人和报房采写编印发行。

第二章:近代报刊的传入
1、《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化报刊,中文月刊,由英国传教士威廉•米怜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办。米怜任主编,另一位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主要撰稿人,中国刻工梁发是米怜的只要助手。作为一份宗教宣传性质的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在宣传策略上,处处附会儒学,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1812年12月,报纸因米怜病重无力主持编务而停刊。
2、《蜜蜂华报》: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葡萄牙文,1822年9月12日在澳门创刊、出版。该报是当时的葡萄牙执政党在澳门创办的政府机关报,一年后因为执政党被推翻而被查封。
3、《广州纪录报》:中国第一份英文报纸,1827年11月8日在广州创刊。该报由英国鸦片商马地臣出资创办,美国商人伍德为第一任编辑,撰稿人有马礼逊、施赖德。是一张商业性报纸,但也广泛刊登时事新闻和平论,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关心中国新闻,曾竭力为鸦片贸易辩护,主张英国政府对中国持强硬政策。
4、《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8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创办人和主编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是一份宗教性质报刊,但刊载内容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居次。该报大量介绍西方、东南亚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在宣传策略上,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吻合。
5、《香港公报》:即《香港钞报》,第一份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报刊,1841年5月1日创刊。
6、《德臣报》:香港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德报纸,1845-1974,历史129年。创办人兼主笔是英国出版商肖德锐,英商德臣也参与创办事宜,后独家拥有该报产权。该报持亲政府态度,曾获得刊印香港政府公报德合同,成为官方出版机构。
7、《孖剌报》:香港最早德英文日报,1857年创刊,创办人和首任主编是美国人赖登。该报在政治上对港英政府基本上持批评态度,1941年因日本侵占香港后停刊。
8、《遐尔贯珍》: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也是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1853年创刊,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创办人和首任主编。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政治上代表英国殖民主义立场。
9、《香港船头货价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的以单页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1857年在香港创刊,由孖剌报馆创办,实为英文《孖剌报》的中文版。该报早期的主要编辑是广东人黄胜。
10、《字林西报》: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1864年由北华捷报馆(字林洋行)的《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改组而立。内容上大量刊载航务、商业登方面文字,但开始重视并日益加强新闻报道工作。重视言论,但其态度基本是为英美侵华活动辩护,反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事业。
11、《六合丛谈》:上海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宗教性质,1857年创刊,由传教士伟烈亚力主编,王韬曾参加过编辑工作,为这位中国早期杰出报人从事报刊活动之开始。该报是一份综合的新闻性期刊,仅出版一年多即告停刊。
12、《万国公报》:上海最有影响的中文宗教性报刊,1868年创刊,美国传教士林乐知集资创办兼担任主笔。内容以时政为主,对中国时政的评论尤为加强,极力宣传英美等国的通商、传教活动之有益于中国。
13、《上海新报》:上海最早的商业性报纸,1861年创刊,北华捷报馆创办,字林洋行出版。主笔都是英美传教士,以商业信息为主要内容,刊登过许多有关太平天国的报道。
14、《申报》:1872年在上海创办,创办人是英商安纳斯托•美查。在新闻业务上,将新闻报道工作放在首位,真实性、时效性都很强。《申报》的发展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性报纸已经成熟。
15、《新闻报》:1893年在上海创办,初为合资,解体后股权归英商丹福士所有,著名报人蔡尔康任主笔。
16、《京津泰晤士报》:1894年在天津创刊,英文,由英商天津印刷公司创办,英国人贝林汉姆任主编。该报是一份反映天津英租界工部局观点的报纸,重视天津和北方新闻,经常评论时政,发表政见。
17、《中西见闻录》:北京乃至华北地区最早的近代化报纸,1872年创刊,由英美传教士发起而立,是“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的机关刊物。该报在北京的出版,突破了外人从事在华办报的最后一个禁区。

第三章:民族新闻事业的产生
1、《彙报》:即《汇报》、《益报》。是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家中文日报,1874年创刊,创办人容闳。该报为维护民族利益曾多次同外商办的《申报》、《字林西报》进行笔战。
2、《述报》:国人在广州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884年创刊,内容综合,曾详尽报道了中法战争,发表了颇有见解的评论,主张对法作战,反对“输金议和”,表现该报鲜明的爱国立场,十分重视图像新闻报道。
3、《循环日报》:是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最出色的一份,1874年在香港创刊,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王韬是该报创办人和首任主笔。该报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办报宗旨,是我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之一。在业务上,该报首创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
4、王韬:中国近代著名的报人和报刊活动家,早期的维新思想家。1869参与《六合丛谈》的编撰。1867旅英三年,两度访法,加深对西学与西方时政的了解,1874创办循环日报,并主持笔政十年,撰写大量评论,评论中外时事政治,鼓吹强中攘外变法自强,成为中国最早的报刊政论家,政论文体不拘一格有所创新,后形成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文坛和以后维新报人影响极大,1883王韬将其部分政论汇编成《韬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新闻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王韬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
5、《万国公报》: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1895年在北京创刊。康有为、陈炽等负责筹募经费,梁启超、麦孟华等担任编辑。该报内容讲论洋务为主,后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内容上增加了外电、外报选译和国内各报摘录。该报是康、梁宣传维新变法大的主要阵地。
6、《中外纪闻》:同上。
7、《强学报》:上海强学会机关报,1896年初创,由康有为的弟子徐勤、何树龄任主编。该报旗帜鲜明地倡导维新。“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隐”是该报办报宗旨。
8、 梁启超:清末最杰出的报刊政论家,宣传鼓动家。1895主编《外国公报》、《中外纪闻》,在舆论界初露锋芒。1896年3月至1897年10月主持《时务报》笔政一年3个月,1897赴长沙参与《湘报》筹办和撰稿工作。1902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从报》、《新小说》;1907在日本东京创办《政论》;1910在日本东京创办《国风报》;1910在檀香山创办《新中国报》;1912在天津创办《庸言》;1915在上海创办《大中华》;1919在北京创办《解放与改造》。梁启超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他为《时务报》撰写的评论不拘一格、浅显流畅、新颖生动、感情充沛,被称为“时务文体”,对后来我国的政论文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是发表在《时务报》上的《变法通仪》,全面阐述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是一篇代表当时维新派政治主张的纲领性文献。
9、《知新报》: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在澳门创刊。康有为亲自策划创办的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刊。该报与上海《时务报》的编辑方针基本相同,但在宣传报道上更为大胆。历史意义:自政变发生后,全国维新派报刊纷纷停刊,《知新报》还能继续出版,成为同封建顽固派作斗争的唯一报刊。
10、《湘学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初名《湘学新报》,1897年创刊于长沙,是一份以讲求实学、新学为主的旬刊。以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为宗旨。唐才常、陈为镒先后担任主编。
11、《湘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8年在长沙创刊,以开风气、拓见闻为宗旨。由唐才常任主编,内容有论说、奏疏等,发行对象主要是南学会各州县分会和新式学童。该报发表大量政论,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明确提出变法维新的一系列主张。
12、《国闻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1897年创刊于天津,主要创办人是严复。该报设有电传、上谕、路透电讯、各种新闻、广告等栏。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办报目的,帮助读者学习民主和西学,以求中国的富强。
13、 唐才常:维新派富有斗争精神的政论家。先后于1897、1898年任《湘学报》、《湘报》主笔。他在两报上发表大量文章,如《民主表》、《辩惑》等鼓吹变法、宣传民权,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14、严复:清代著名思想家、翻译家、报刊政论家。1895在天津外人办的《直报》上发表了《论世变之亟》等文章,猛烈评击科举制度和封建君主制度,要求“开民智”、“厚民力”、“明民德”,评击了封建专制政体,反对顽固守旧主张向西方学习、变法自强。1897与友人创办《国闻报》主张变法革新、但言行谨慎。他在《国闻汇编》上署名发表了《天演论》等译作,呼吁国人思想救亡在思想界引起震动,为维新变法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系统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译书以“信、达、雅”为标准,亦为人所称道,辛亥革命后政论态度过于保守,提倡尊孔读经,晚年反对民主厌倦科学诋毁五四运动。
15、《官书局报》:
16、时务文体:
17、《韬圆文录外编》: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收录了王韬的部分政论文章,主要是选自《循环日报》、《近事汇编》等报上发表的文章,评述时政宣传变法自强。写作上提出了“记事述情、自舒胸臆”的原则,影响广泛,部分文章由当时的《万国公报》首予转载。王韬的政论反帝爱国、提倡变法,真实思想内容而不拘泥于形式,对后来时务文体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

第四章 清末民初时期
1、《清议报》: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梁等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宣传机关。1898年创刊于日本横滨,梁启超为该报第一撰稿人。该报形式略同于《时务报》,但编辑水平明显提高,栏目丰富,内容有评论、新闻、小说等。其中,《国闻短评》栏是中文报刊最早时事短评专栏。该报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为宗旨,一方面要求“尊皇攘后”,归政光绪,另一方面继续宣传维新,倡导民权,更明确提出君主立宪主张。后因失火停刊。总体上,该报主张改良,反对革命,但在介绍西方政治思想学说和提高民族素质方面客观上起到一定作用。
2、《新民丛报》:康梁保皇会最主要的言论阵地。1902年创刊于日本横滨,梁启超为实际主编,撰稿人。该报宗旨在于“开民智”,“造新民”,政治倾向总体上是保皇立宪。虽曾一度倾向于民主共和,但最终回到改良老路,攻击民主革命,为当时青年所厌弃。该报虽未站在时代前列,但该报对西方政治学说的介绍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倡导,客观上起到了一定作用。其“新民文体”也风靡报界和文坛。
3、《大公报》:中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1902年创办于天津,由英敛之主持。该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由英敛之主持,是张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以敢言、严肃、非牟利为标榜,揭露时弊,成为北方地区著名报纸。第二阶段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第三阶段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合作创办,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第四阶段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目前,《大公报》的香港版仍在出版,它已成为我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
4、《东方杂志》:清末时一份大型文摘月刊,后发展为综合性杂志。1904年由商务印务馆创办于上海。该刊以“启导”国民为宗旨,主张“和平改革”,分门别类摘选国内外报刊的新闻、言论和资料。
5、《时报》:康梁保皇会在戊戌政变后直接出资于国内创办的日报,成为其在国内的重要喉舌。1904年创刊于上海,梁启超参与筹办和撰稿,狄楚青主持。该报主张君主立宪。为和《申报》竞争,该报在新闻业务上锐意革新,注重新闻时效和时事评论,受到知识阶层的欢迎,成为当时上海著名报纸。
6、《京话时报》:北京历史上第一种销数逾万的报纸。1904年由彭翼仲创办于北京,政治倾向保皇立宪。该报以中下层市民为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目的是“开民智”。该报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大胆揭露官府积弊,勇于为下层民众鸣不平。为扩大影响,该报在京城菜馆设讲报处,街巷设阅报牌。后被清廷以莫须有罪名查封。
7、《中国日报》:孙中山领导创办的第一份报纸,兴中会机关报,也是中国第一份资产阶级革命报纸。1900年创刊于香港,陈少白主持。该报早期宣传爱国救亡,后期大力宣传三民主义。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在港重要的舆论阵地,而且是革命派活动的重要场所。
8、《开智录》:我国第一份留日学生刊物。1900年在日本横滨由开智社创办,郑贯公任主编。该刊和《清议报》关系密切,内容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它带有民主革命色彩。
9、郑贯公(96论):我国近代著名报人。早年赴日留学,受知于梁启超。曾任《清议报》助理编辑。后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组织开智社,在日本创办《开智录》。因谈及革命,被《清议报》解职,后任《中国日报》记者。在香港先后创办《广东日报》、《有所谓》等革命报刊,其中,《有所谓》是当时港粤报纸中读者最广泛,发行量最高报纸。其文思想新颖,以报纸为“笔枪”,鞑伐列强和清廷,受到爱国人士的普遍尊敬。
10、《苏报》案(03新名):我国近代著名报案。1903年5月,邹容《革命军》出版后,在上海租界出版的《苏报》连续发表文章,介绍《革命军》内容,盛赞该书。6月底,该报又刊登章太炎《康有为与觉罗氏之关系》一文。《苏报》这样毫无忌惮地鼓吹革命,在社会上引起空前震动。清政府会同租界逮捕章太炎、邹容等人,查封《苏报》。在租界法庭上,章太炎、邹容驳斥清廷的指控,慨然陈述革命观点,把法庭变为宣传革命的讲坛。1904年5月,章太炎、邹容分别被判监禁3年和2年,《苏报》永久停刊。《苏报》案经广泛报道,极大地扩大了革命的影响,推动革命发展
11、章太炎(96论):中国近代著名国学家和报刊政论家。戊戌变法时期,参加强学会,曾为《时务报》撰述。1900年在《中国日报》等报纸发表文章排满,反对保皇立宪。1902年后,为《苏报》撰稿,宣传革命,在《苏报》在案中被捕入狱,成为举国闻名的革命志士。1906后赴日本任《民报》主编,继续宣传排满和保存国粹,成为《民报》最主要的政论作者和革命宣传家。他的政论逻辑严密,气势充足,陈古论今,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
12、《民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的综合性月刊。孙中山指导了创办和前期编撰。“三民主义”是该报主要的宣传内容,并对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作了很多报道。为了扫除革命发展的思想障碍,该报主动向《新民丛报》发起论战。虽然该报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带有狭隘民族主义色彩等缺点,但她总体把握了人民要求革命的时代脉搏,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
13、《中兴日报》(98名):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机关报。1907年创刊,由陈楚楠、张永福等主办。尽管困难重重,该报与当地保皇派报刊仍进行了论战,推动了革命力量的发展。
14、《中国女报》:1907年由秋瑾在上海创办的通俗月刊。该报把提倡女权和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相结合。仅出两期,因秋瑾被捕就义而停刊。
15、《神州日报》(95名):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份现代化大型日报。
1907年由于右任等人创办于上海。该报较为注意宣传策略,对清廷的抨击多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借口“有闻必录”,该报大量报道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它成为当时上海有影响的报纸,直到上海光复前,始终被认为革命派的言论机关。
16、“竖三民”:同盟会成立后,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革命派在国内创办了大批报刊,在上海影响较大的是于右任创办的几家报纸。1909年,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该报以“为民请命”为宗旨,革命色彩鲜明,内容以报道灾荒为重点,大量揭露清廷统治下民不聊生的事实,出版92天后被封。20余天后,于右任又创办了《民吁日报》。该报内容与风格和前者一脉相承,集中报道并声援正在开展的抵制日货的运动。后因盛赞刺杀伊藤博文的爱国志士安重根,出版一个月后被封。一年后,于右任创立《民立报》,得到孙中山大力支持,成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该报重点宣传“三民主义”,公开预言革命胜利的到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相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被人称为“竖三民”。“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作出了很大贡献。
17、于右任(96论):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报刊活动家。1907年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1909年在上海创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1910年在上海创办《民立报》;他为报刊写了不少评论和诗词,感情炽烈,文辞丰腴,名噪一时。
18、《大江报》案(02新名)(《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清末著名报案,发生在武汉。1911年7月17日,《大江报》发表何海鸣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引起清廷注意。7月26日,该报又发表黄侃撰写的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文章引起湖北当局震恐,遂将主编詹大悲等人逮捕,查封报纸。此事件引起国内舆论哗然,当局慑于民情,对詹等人只好从轻发落。
19、《大清报律》(02论):1908年清廷为了限制报刊出版、发行,正式颁布《大清报律》。其中规定:报纸在创刊前除了向警察机关注册外,还必须交纳保证金;每期报纸发行前必须将样品送行政或警察机关审查;禁止报刊刊登诋毁宫廷,淆乱政体,扰乱治安的言论,违者永远停刊;禁止发行未经官报、阁抄发布的谕旨和奏章;在国外出版的报刊违反以上规定者,由海关没收销毁。此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
20、《民国暂行报律》(02论):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制定了简略的《暂行报律》,在正式宣布废除《大清报律》的同时,与报界约法三章。具体内容有: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流言煽惑,关于共和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但在当时民主、自由气氛空前高涨的报界,此报律受到了报界的一致反对,孙中山明令撤销。
21、《报纸条例》(02论):为了使摧残舆论暴行合法化,袁世凯在执政期先后颁布多条法律、条例来限制言论出版自由。1914年4 月颁布《报纸条例》,共35条,其中规定:禁止军人、官吏、学生和25岁以下者办报;报纸出版须到警察机关登记并交纳保证金;禁止报纸刊登“淆乱政体”、“妨害治安”和各级官署禁止刊载的一切文字;每天的报纸在发行前呈送报样给警察机关备案。
22、《出版法》(02论):为了使摧残舆论暴行合法化,袁世凯在执政期先后颁布多条法律、条例来限制言论出版自由。1914年12月,袁世凯政府颁布《出版法》。该法对包括报纸在内的一切文字、图画印刷物都作了类似《报纸条例》中的规定。尽管法律已十分苛刻,而各地官府在执行过程中又层层加码。
23、癸丑报灾(99新名):袁世凯用残暴的手段对报界实行专制统治。他迫害新闻界,捣毁、查封报馆,逮捕、驱逐、杀害报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的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的500家少了三分之一。1913年是农历癸丑年,这段历史在被称为“癸丑报灾”。
24、黄远生(01新传名):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因采写新闻通讯而负盛名的记者。
先后编辑过《少年中国》、《庸言》等刊物,曾任《申报》、《时报》驻京特派记者,并为《东方杂志》等刊撰稿。他认为新闻记者应有“四能”,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他常能采写到重大新闻及内幕新闻,材料丰富可靠,文笔鞭辟入里,成为民国初年新闻记者的巨擘。他被革命党人误杀后,友人将他部分作品整理成《远生遗著》,是我国第一部报刊通讯文集。
25、邵飘萍(01新传名):我国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早在学生时代就被聘为《申报》通讯员;1911年协助创办《汉民日报》,兼任《浙江军政府公报》,从此开始职业报人生涯。日本留学期间,在东京创办东京通讯社。1916年回国后,受聘于《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撰写时评。袁世凯死后,《申报》聘他为特派驻京记者,期间为之撰写的《北京特别报道》很受欢迎。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自任社长,以“铁肩棘手”为座右铭。同时他还兼任北大新闻研究会导师。他最擅长新闻采访,所著《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之一。

第五章:五四运动时期
1、《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青年杂志》,创办人陈独秀。该报的创刊,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以思想启蒙为要务,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主要宣传内容有: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新青年》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唤醒青年一代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2、《敬告青年》:
3、《每周评论》:1918年在北京创刊,是陈独秀、李大钊创办的一份小型政治时事评论报纸。以“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为宗旨。该报加强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时事报道评论,把报道和评论结合起来。陈独秀负责主编,李大钊撰稿,鲜明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并倾向社会主义,自26期起,由胡适接任主编,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成为宣传实用主义的刊物。
4、《湘江评论》:1919年在长沙创刊,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毛泽东主编。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发表内容为新闻、政论、述论。李大钊评价此报为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
5、《天津学生联合会报》:1919年创刊,天津学生联合会机关报。周恩来任主编,以评论为重点,以“革新、革心”为该报的宣传宗旨。该报大量报道学生运动,工人罢工斗争,读者评价它是“全国的学生会报冠”。
6、《共产党》月刊: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创刊的理论机关刊物。李达为主编,该刊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宣传:宣传有关共产党建设的知识,介绍苏联共产党经验和列宁著作;论述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党的纲领策略;向工农兵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
7、《劳动节纪念号》:
8、《劳动界》: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创办,主编李汉俊。该刊的宗旨是“改良劳动阶级的境遇”,向工人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报道国内工人运动情况,为工人传递自己阶级的信息,促进工人的觉醒。
9、《劳动者》:广东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创办的周刊,该刊向工人宣传只有组织起来,推翻现存制度,实现社会主义才能得到解放。该刊最早刊载了《国际歌》歌词,存在无政府主义和工团主义倾向。
10、中俄通讯社:1920年在上海创立,1921年5月改称华俄通讯社,社长杨明斋。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主要任务是沟通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向中国介绍列宁的革命理论,俄国革命的成果和经验,同时向俄国人民介绍中国革命开展情况。《新青年》等都采用了中俄社的稿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以华俄社名义发稿,1925年8月1日停止工作。
11、“四大副刊”: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报纸副刊改革取得历史性进展。《晨报》、《学灯》、《觉悟》、《京报》的副刊统称为“四大副刊”。主要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支持群众爱国运动,提倡新文化。
12、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18年10月4日成立,是我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以“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由蔡元培任校长,徐宝璜任副会长。该研究会出版的《新闻周刊》为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
13、徐宝璜:我国第一位新闻教育家,为我国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1916留美归国,曾任《晨报》编辑、北大教授、1923任北京平民大学报学系教授、系主任。他讲授新闻学概论基本知识并指导编辑新闻的练习。他为北大新闻学研究会讲课的讲义《新闻学大意》后改为《新闻学》是我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蔡元培作序称“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

第六章:大革命时期
1、《向导》周报: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周报。1922年在上海创刊,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该报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分析形势,评论时政。该报影响巨大,发行量最高达10万份,国内读者赞扬它是“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2、《前锋》月刊:1923年7月1日在上海创刊,瞿秋白主编,基本任务是:通过对中国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主张。重视调查研究材料,采用了许多统计数字,有鲜明的理论色彩。
3、《新青年》季刊:1923年在广州创刊,瞿秋白主编,以宣传马列主义为基本任务。基本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介绍马列主义的有关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二是从理论上论证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纲领和主张;三是参加“科学和人生观”的讨论,宣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4、蔡和森:中共早期卓越的领导人和无产阶级理论家宣传家。1921入党在党中央从事宣传工作,曾负责编辑《先驱》半月刊。1922筹办并主编《向导》成为其出色的编辑和撰稿人1927参与编撰《布耳塞维克》他曾提出为了建党就必须有自己的出版物,认为党报应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方向,他的文章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精辟,逻辑性强,富有说服力和战斗力。
5、《先驱》半月刊:由成都团组织于1921年创办,是出版时间最长的、也是唯一由地方团刊转为中央团刊的刊物。前三期在北京出版,刘仁静、邓中夏任编辑,从第四期起在上海出版,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的机关刊物,施存统任编辑。1922年团中央机构建立,该刊正式成为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基本内容: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评述中国青年思想和青年运动的现状,宣传马列主义理论,批评各种错误思想,报道团的活动和刊载团的文件。
6、《中国青年》:1923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创办《中国青年》并作为团中央的机关刊物。同年十月在上海创刊,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先后担任主编。基本内容:一是帮助青年正确对待工作、学习、生活,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二是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觉悟‘三是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同各种反动的错误思想作斗争。该刊的特色是重视青年的要求,从内容到形式适合青年的需求。
7、恽代英:中国青年运动杰出领导者,卓越无产阶级政治家宣传家。1923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兼任《中国青年》主编,一生从事报刊宣传活动16年,主编或参与报刊10于种,先后编辑过《新建设》《红旗》等刊物。他在青年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有丰富报刊工作经验,注意理论探索和总结,对早期中共党报思想建设作出了贡献。
8、萧楚女:中国青年运动杰出领导者,卓越无产阶级政治家宣传家。五四前后,曾任《崇德报》主笔,《大汉报》副主编。1923任重庆《新蜀报》主笔。1924协助恽代英编辑《中国青年》1925年赴广州协助毛泽东编辑《政治周报》他自学成材,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写得一手漂亮文章,他的文章情理并融,分析深刻,常能出其不意击中论敌要害。
9、《劳动周刊》:中国劳动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也是党领导下的第一份全国性的工人报纸。1921年8月20日创刊于上海,它的发刊词宣布:《劳动周刊》是专门本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宗旨,为劳动者说话,希望中国工人“都来维护这一言论机关,扩大解放全人类的声浪,促进解放全人类的事业实现”,它的发行受到工人们的欢迎,1922年被以“言论过激”的罪名勒令停刊。
10、《工人周刊》:1920年创刊,最初是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以“工人周刊社”名义刊行,曾被工人誉为“地方劳动界的一颗明星”。
11、《政治周报》:国民党中央机关报,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持出版,1925年创刊于广州,毛泽东任首任主编,沈雁冰、张秋人继任主编。该报的体裁,十分之九是实际事实之叙述,只有十分之一是对于反革命派宣传的辩论 ,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一文中指出了“为了革命”办报的理论和方法,是体现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论著之一。
12、《中国工人》:1924年创刊于上海,是中共中央主办的指导职工运动的刊物,是工人报刊中最重要的报纸。主要撰稿人有邓中夏、刘少奇、瞿秋白等。该报以指导工人运动的复兴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通过总结我国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介绍国际工人斗争经验,帮助工人学习罢工的战略战术,充分作好战斗准备。
13、《热血日报》:1925年创刊,主编为瞿秋白,是迄今能看到的中共中央出版的第一家日报。设有《社论》、《本埠要闻》、《国内要闻》、《国际要闻》等栏,该报发表大量新闻和评论,报道上海工商界群众的斗争,评述运动在全国开展的形势,揭露帝国主义的暴行,传播国际进步势力和支持中国人民的信息。该报同《向导》》周报相配合,对这场反帝爱国运动起了指导作用。
14、反“诚言”斗争: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于1925年成立出版处并出版《诚言》,它是一种类似传单的铅印宣传品,2个月内,共撒发和张贴110万份。《诚言》的内容是为帝国主义辩护,颠倒是非,恶意攻击中国人民的爱国行动。这个宣传品一露面就受到上海市民的强烈反对。而《申报》、《新闻报》刊登《诚言》事件一出现,社会舆论立刻沸腾起来,在爱国力量的说服下,《申报》刊登向社会各界道歉的启事,并印发《<诚言>是英国人的谣言》传单20万份。这场新闻斗争的结局说明:中国任何报刊都必须坚持反帝、爱国方向,否则必将为人民群众所唾弃。
15、《世界日报》:1925年创办于上海,由成舍我创办,以军事政治新闻为主,兼重教育新闻,还设有多种副刊,曾聘请刘半农为副刊主编,发表过鲁迅的作品。
16、新记《大公报》:由新记公司接办,于1926年复刊,吴鼎昌任社长,张季鸾任总编。该报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并长期以此为标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17、国闻通讯社:1921年在上海成立,胡政之任社长,先后在汉口、北京、天津设立分社,1926年新记公司成立后,该社成为《大公报》的附属机构。
18、申时通讯社:发起于1925年,正式成立于1928年,该社与110多家报社签订供稿协议,在北京、天津、汉口、香港等地设有分社,1937年上海沦陷后停办。
19、戈公振:中国著名学者,新闻学家。曾在上海《时报》工作15年,后晋升至总编辑。他在致力于报业改革的同时,也从事新闻教育与研究,发起组织上海报学社,曾应聘在上海国民大学讲授报学史。1927年其《中国报学史》出版,首次全面系统叙述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被公认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

第七章:十年内战时期
1、中央通讯社:1924年成立于广州,1927年迁至南京,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管,萧同兹为社长,。该社实行“工作专业化”、“业务社会化”、“经营企业化”方针,在各大城市设立分社,垄断了国内新闻来源。同路透社、美联社、哈瓦斯社等外国通讯社签订了交换新闻合同,从而垄断了国际新闻来源。
2、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在南京播音,全称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1937年建成新台,发射频率扩至7500KW,为亚洲之冠。
3、《中央日报》:1926年在广州筹办,1927年在汉口创刊,国民党中央机关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顾孟余任社长,陈启修任总编。1928年2月在上海出版《中央日报》,潘宜之任社长,彭学沛任总编,它的发刊词宣布“本报为代表本党之言论机关,一切言论,自以本党之主义政策为依归”,10月停刊。1929年2月在南京出版,叶楚伦任社长,严慎予任总编,该报在形式上成为独立的法人,独立经营,实际上更便于蒋介石直接控制。在编辑、言论、经营管理等方面也进行了革新。
4、《布尔塞维克》:1927年《创刊露布》中指出“谁能解放中国,使中国最大多数的工农贫民自己得到政权,开辟真正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只有布尔塞维克!”继《向导》后发刊,由瞿秋白任主任,后增加蔡和森、毛泽东、周恩来等为编委。
5、左翼新闻记者联盟:1937年在上海成立,联盟在上海法租界内创办国际新闻社,向国内外报刊供稿,报道的主要内容为抗日活动,还发布有关中共抗日主张和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消息,联盟出版过《华报》、《集纳批判》,还创办了中华新闻社。1936年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而宣告结束。
6、《时事简报》:1929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各部队必须办一壁报,名称均为《时事简报》,内容使国内国际政治消息,游击地区群众斗争情形,红军工作情形,要求每月至少出一次。《时事简报》是苏维埃区域中提高群众斗争情绪,打破群众保守观念的重要武器,成为了根据地和红军初创阶段的主要新闻宣传阵地。
7、《红军日报》:1930年7月29日由红三军团创刊于长沙,8月4日停刊,是红军报刊中唯一的铅印对开日报。
8、红中社:即红色中华通讯社,是临时中央政府机关通讯社,1931年在瑞金成立。内容主要为临时中央政府文告、宣言、红军战报和根据地建设消息。
9、《红色中华》:我国在人民政权下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报纸,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1931年在瑞金创立,该报与红中社是同一机构,担负出版、通讯两重任务,负责人有杨尚昆、瞿秋白等。
10、《红星报》: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由红军总政治部负责出版,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刊,1933年5月后,邓小平主编,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陆定一接任主编。
11《青年实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机关刊物。1931年在江西永丰创刊,总编辑部设在江西于都,陆定一、魏廷群先后任主编。该刊发刊词提出:“力求文字作风的青年化大众化。”
12、《生活》周刊:由中华职业教育会于1925年在上海创办,王志华主编。1926年10月,邹韬奋接任主编。此后,《生活》周刊关心社会问题,目标仅是“力求政治清明”与“实业振兴”。
13、邹韬奋: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一生主办过6刊1报,创办了著名的“生活书店”1926接手主编《生活周刊》开始新闻记者生涯,后该刊被封被迫流亡海外。1935年归国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1936流亡香港时创办《生活日报》同年返沪创办《生活星期刊》不久被捕,邹韬奋优良办报作风,最出色的是他热爱读者,尽力为读者服务,突出表现在他为读者服务上,他热爱新闻事业,富有创造精神,这些值得后人学习。
14、范长江:中国著名记者,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35他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进行西北采访活动,为该报写的通讯后汇编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这些系列通讯客观公正正确地反映了红军的状况,成为名记者。1936又深入内蒙西部采访写了通讯《忆西蒙》1937西安事变后赴西安采访,并第一次接触了共产党人,后赴延安采访毛泽东,思想发生深刻转变,期间发表通讯集《塞上行》。1938脱离《大公报》1939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与创办“青记”“国新社”香港《华商报》等,曾任新华社华中总分社社长,延安《解放日报》副总编,新华社“四大队”队长,成为无产阶级新闻战士。建国后,曾任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他有许多优秀品质主要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真理。为了抗日救国和人民的利益他无私无畏,坚持真理,坚决选择正确的人身道路。
15、史末特莱:美国女记者、作家、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1929以德国《法兰克福日报》记者身份来华。1934又任英国《曼彻斯特卫报》驻华记者,曾主持左翼文化运动,参与创办《中国呼声》向世界报道“西安事变”真相。1937为撰写朱德传记赴延安收集素材。1938武汉失守后她随八路军、新四军采访写了许多著名战地通讯和报告文学。1941返回美国先后撰写了《中国红军在前进》等介绍中国革命斗争的通讯、报告、杂文、小说。周恩来评价说:“这些作品对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个宝贵的贡献。”
16、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作家。1928来华曾报道“松沪抗战”“一二。九”运动。曾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翻译左翼作家作品。1936进入陕北采访,在《密勒氏评论报》英国《每日先驱报》美国《星期六晚邮报》等多家报纸发表数十篇陕北采访报道。1937撰写《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又名《西行漫记》)他的陕北之行报道打破了国民党多年的封锁,首次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共领导人、工农红军、陕北边区的情况,传播了中共对时局的看法和主张,轰动中外。斯诺具备作为一名记者的优秀素质,他独立思考观察,探索真理,勤学好问,善于捕捉重大新闻并勇于冒险牺牲,其一生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重要贡献,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17、刘煜生被杀案:
18、史量才之死:一位有作为的新闻事业家。1912年接办《申报》后,史量才建立英美式报业托拉斯的构想因国民党当局阻挠而失败。“九•一八” 事变后,他认清了蒋介石对日妥协的本质,深明抗日大义,开展了《申报》纪念六十年的革新活动。史量才和《申报》的变化为社会所瞩目;而在国民党当局看来,这些变化意味着《申报》脱离它的控制,在软硬兼施都未能奏效的情况下,便下了最后的毒手——1934年11月13日下午,史量才遭特务枪击,当场身亡。

第八章:抗战时期(以团结、抗战、民主为宗旨)
1、《解放日报》:是在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也是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革命根据地影响最大的报纸。1941年在延安创刊,毛泽东题写了报头,撰写了发刊词。该报第一任社长为博古,后由廖承志继任,第一任总编辑为杨松,后由陆定一、余光生继任。该报曾大量报道苏德战争,发表评论并作出科学分析,但同时也过多刊载国际新闻,脱离了根据地群众和工作实际的倾向。
2、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第一座无线电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创办,这天被定为中国人民广播创建纪念日。播出内容主要是中共中央重要文件、《解放日报》等报的重要社论及各类文章。当时是新华社的一个组成部分,向国内外传播根据地军民斗争的情况,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策和主张。
3、《晋察冀日报》: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版最早的一份报纸。1937年在河北阜平创办,当时称《抗敌报》,1940年改名为《晋察冀日报》。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主办,1938年改组为晋察冀边区党委的机关报,改名后成为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机关报。邓拓任社长兼总编,社址几度迁徙,抗战胜利后,1945年迁至张家口出版。
4、《救亡日报》:名义上是由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报纸,实际由中共领导。1937年在上海创刊,是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郭沫若任社长,夏衍、樊仲云任总编。
5、《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一份大型机关报。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诞生,是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的机关报,时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的王明兼任董事长。在汉口,该报大力宣传中共中央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团结抗战、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以及毛泽东等提出的游击战争理论,揭露日寇侵华罪行,及时报道中国军队的抗日战绩。重庆时期的《新华日报》,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反共顽固势力,是国统区人民心中的灯塔。该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坚决而又顽强的斗争,成为一把插在国民党心脏的尖刀。
6、《群众》周刊:1937年在汉口创刊,由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编辑兼发行人为潘梓年,实际主持者为许涤新。该刊以宣传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及中共全面抗战路线为宗旨,还经常刊载、介绍马列主义译著、论文。
7、“青记”:“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的简称,是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著名的全国性新闻记者组织。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范长江、于右任、邹韬奋、郭沫若等。“青记”是中共领导下的新闻界统一战线组织,党通过参加这个组织的中共党员,努力团结国统区广大的进步新闻工作者,积极争取民主,争取新闻自由和开展抗战宣传。
8、“国新社”:1938年9月,在周恩来的指导下,范长江以“青记”骨干为基础,在汉口筹办合作社性质的通讯社——国际新闻社,即国新社。
9、《译报》:1937年12月在“孤岛”(上海租界)诞生,中共创办,由夏衍主持报务。该报刊登的言论,全部译自外报,但经过精心选择和改写,客观报道了抗战基本形势,揭露了日军侵略暴行,宣传统一战线政策等,坚持持久抗战的政治主张,深受读者欢迎。
10、“洋旗报”:即以外商名义出版的中文报纸。1938年,中共等各派政治力量以及民间爱国人士,利用日寇与英、美等国矛盾,打着英商、美商的招牌在租界内复刊或创刊,以逃避日寇的新闻检查,报道抗战实况,宣传爱国主张。
11、《文汇报》:1938年1月25日在上海创刊。严宝礼等几位爱国人士集资创办。雇请英国人克明担任名义上的董事长兼发行人、总主笔以避免日寇的新闻检查,但实际主持工作的是经理严宝礼,总编胡惠生。创刊后,义正词严地鞭挞汉奸丑类,揭露伪“上海大道市政府”的罪行;积极宣传抗战,及时报道中国军民奋勇抗战的事迹,十分重视报道,宣扬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热情介绍八路军、新四军以及的抗日根据地延安的情况;拥护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呼吁国共合作,一致对敌。

第九章:解放时期
1、羊枣之死:
2、《文萃》周刊:1945年在上海问世。国际新闻社记者孟秋江等创办并主持编务,初为文摘性刊物,以转载重庆、成都等地的报刊的进步文字为主,旨在沟通大后方与收复区的民主舆论,将内地民主运动扩展至收复区。1946年由黎澍接办并任主编,后又陆续吸收陈子涛等参加刊物工作,并逐步改版为时事政治性刊物,以适应新的斗争需要,揭露国民党当局发动内战、镇压民主运动的真相,反映人民群众要求和平民主的呼声。述评性特稿日渐增加,使“述评”成为《文萃》的特色。
3、《解放报》:1946年在北平创刊,是中共在华北地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宣称“以致力于和平民主建设为宗旨”。
4、《对华北记者团谈话》:1948年9、10月间,中共中央在其所在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办由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参加的学习班。10月2日,刘少奇亲自去学习班作长篇讲话,即著名的《对华北记者团谈话》。刘少奇在讲话中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新的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一是深刻阐明了新闻工作的作用和任务;二是提出了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需具备的四个条件。
5、《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948年4月2日,毛泽东接见了《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在听取报社工作汇报后发表了重要讲话,即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讲话对包括《晋绥日报》在内的解放区新闻工作中经历的“左”、“右”两条战线的斗争作了全面总结。讲话还精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包括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和任务,办报的路线和方针,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当报工作者的学习和修养问题。
6、“拒检运动”:是声势最大的国统区新闻界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1945年8、9月间发生,波及重庆、成都、昆明、上海等地。是一场由出版界到新闻界,纷纷发起的拒绝将稿件送审的运动。

第十章:建国后部分
1、《人民日报》:中共中央机关报。1948年在河北平山创刊,当时是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1949年春迁入北平出版,秋天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胡乔木、范长江先后任社长,邓拓任总编辑。建国后,《人民日报》迅即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报纸,并向国外发行。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该报主要内容是:报道评论国内外重要时事和重要思想、政策问题;介绍全国各地及首都的情况与中心工作,交流经验,开展各种思想与工作问题的讨论;刊登文艺作品和介绍文艺工作经验;发表读者来信问答。
2、中央电视台:
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4、中国新闻社:
5、“左叶事件”:1957年4月1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伏罗希洛夫在刘少奇的陪同下参观农业展览会,期间,时任农业部部长助理的左叶与摄影师韩德福发生了争执,左叶出言不逊,引起各报记者反感。第二天,各报对左叶的行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评或讽刺。5月11日,新华社又发了通稿,使这件事影响进一步扩大,并由此引发了全国新闻界关于新闻工作者地位和反官僚主义的大讨论。
6、胡乔木:中国新闻宣传工作领导人之一,政论家。1930参加上海的左翼文化运动;1937在延安主编《中国青年》;曾为延安《解放日报》、重庆《新华日报》撰稿。1949任新华社社长,中央新闻总署署长肩人民日报社长。
7、胡愈之:中国新闻出版家,曾协助邹韬奋发展《生活》周刊和生活书店。抗战时期曾出版《团结》等多种“孤岛”抗日报刊。发起组织国际新闻社1940赴新加坡主编《南洋商报》解放后任《光明日报》总编,国家出版总署署长。
8、邓拓:

第十一章:港澳台新闻事业
1、《华商报》:
2、“一报三禁”:1951年6月10日台湾“国民政府行政院”以全省报纸、杂志“已达饱和点”和“节约用纸”为理由,宣布对今后新申请创办的报纸、杂志、通讯社“从严限制登记”。第二年又以行政命令宣布“停止报刊登记”。上述禁令被台湾新闻界习惯称为“报禁”,它包括“三限”,除上面的限证外,还有限张、限印。
沙发
<不易为王> 发表于 06-5-9 19:57:2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斑竹的无私奉献~~
另外有个问题:这资料不知道传媒的考不?
板凳
april1985 发表于 06-5-10 20:45:3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呀!辛苦了!可以做参考!
地板
七月一一 发表于 06-8-31 21:59: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5#
清音五弦 发表于 06-9-1 18:10:52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多楼主一定很辛苦了,真的不容易,太感谢了!!!
6#
leeshot 发表于 06-9-14 02:18:00 | 只看该作者
恩`很全了。支持一下~
7#
celiaxu204 发表于 06-9-16 13:45: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LZ,这历史看的人头大!!
8#
shinoblue 发表于 06-10-10 22:23:1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了
9#
姜姜 发表于 06-10-21 16:15:46 | 只看该作者
天哪 简直太棒了,楼主总结的吗,万分感谢!!!!!
10#
微微橙子 发表于 06-11-13 22:57:03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  谢谢啦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2 13:03 , Processed in 0.09373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