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判断标准的稳定性是信号检测论实验应极力予以控制的因素”如何理解? [打印本页]

作者: piggyroro    时间: 10-12-28 11: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iggyroro    时间: 10-12-28 13: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尚可    时间: 10-12-28 14: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iggyroro    时间: 10-12-28 14: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尚可    时间: 10-12-28 14: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ummershang    时间: 10-12-28 16:53
标题: 回 4楼(尚可) 的帖子
我觉得他在下面已经解释清楚了。“信号检测论假设,被试所设置的反应标准是稳定的,由此才能保证击中率与漏报率,虚报率与正确拒绝之间概率的互补性,但实际上由于判断标准的变异,而造成计算辨别力指数的波动情况,在一个实验中,要想不发生是不可能的。作为研究者,应尽量去控制它。在判断标准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处理,这是计算上的要求。“
  这里“判断标准相对稳定”指的是,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即先验概率,奖惩条件,被试所欲达到的目的,这些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被试的判断标准是固定的。
  为什么有这个要求呢?我们想一下,计算虚报率和击中率都是利用多次重复实验获得的百分率。这就要求这多次重复条件下,我们的信号与噪音的分布,以及我们设定的判断标准都没变。这样才能把报告信号的次数除以实际出现信号的次数求击中率,同理求虚报率。才能保证击中率与漏报率之和为1。如果标准不是固定的,那就无法保证这一点,就违背了我们计算的要求了(看图会好理解些,我们这样计算都是在假定标准那条分割线不移动的前提下进行的)
  那为什么可能在同样的条件下,标准会移动呢?书上也说了,是这些因素“速度与准确率的权衡,有关实验的知识与经验,主观预期概率,系列跟随效应”

  提醒楼主,看书要注意上下文的连续性,你这样单独拿出来当然不好理解了。
作者: piggyroro    时间: 10-12-28 16: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ummershang    时间: 10-12-28 17:12
补充一下:
   这里说的判断标准要相对稳定,是指在实验条件恒定的重复实验中,被试判断标准要恒定。这样才符合计算d'原理。
   而你后面说的判断标准的变化,书上
“上述讨论的判断标准的测量方法,都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在一个条件相同的实验中,被试的感受性不变,信号和噪音的强度不变,因而两个分布的重叠部分不变。所改变的只是判断标准,它由上节所讨论的诸因素决定。。。”,
这里是解释我们为什么要用书上提到的公式来计算那个判断标准。这就得要求,两个分布的位置不能改变(也就是感受性和信号强度两个都不能改变),即d'不变。而假定,只有“先验概率、奖惩标准、被试所欲达到的目的”影响判断标准,即beta,改变。这里的beta改变,指的是通过操纵实验条件,比如改变先验概率,不同实验条件下beta是变化的;而相对于同一个被试,即使先验概率变了,只要,信号强度不变,d'就应该不变。所以,d'和beta是相对独立的。
  汗。。。楼主快把我绕晕了。千万别断章取义。。。。
作者: summershang    时间: 10-12-28 17:13
标题: 回 6楼(piggyroro) 的帖子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bbs.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