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面分析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的得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eonhl 发表于 06-10-15 21:4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长平之战是国家命运的决战,秦军战胜则各诸侯只有等着灭亡.各国经过和纵连横绝对应该明白这个道理.赵军被围46天,此时只要有一个大国出兵10万增援,秦军就可能全军覆灭,为什么就没有一个国家出兵?长平之战由秦赵争夺韩国之上党引起,韩国历经秦军的欺压,值此千载难逢的报仇机会,为什么也不出兵?
如果说各诸侯惧怕秦军,没有实力的话,那么楚国有兵百万,此时乘秦赵全力搏杀之即进攻秦国.那么历史是不是会改写?


秦昭王:为秦始皇打地基的人。

赵孝成王:以另一种形式为秦始皇打地基的人。

冯亭:韩国上党太守。促成长平之战的关键人物。

范睢:秦相。总体上是长平之战的后援啦啦队长。

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近视眼。

平阳君赵豹:赵国重臣。视力尚可称正常。

虞卿:赵国上卿。视力非常健康。

楼昌:赵国重臣,弱视。

赵禹:赵国重臣,大近视。

郑朱:赵国显贵,废物。

司马梗:秦将,司马迁的远祖之一。


战后的影响

赵国由与秦国可堪一战转变为仅可保身,国力受到致命打击,以后再也没能振作起来,虽然赵国在长平之战的第二年,击败了秦国,但本身所受损失已达到无法弥补的程度,最终形成了六国皆弱,唯秦独强的局面,使六合一统近在眼前。

从局部来说,秦在长平之后失去了白起,实际使当时的秦昭王失去了开疆拓土的势头,其后虽有一系列小战,但战果均不大,有些还以失利告终。赵国本该立即休养生息,但随后与燕国发生为期三年的互攻战,虽然获胜,但一样损失不轻。而魏、齐两国已碌碌无为,楚国则在不停地发生内乱,韩国此时已成为标准的小国。所以一切已成定局。


评述

长平之战是战国史上双方动员总兵力和消耗最多的一次,究其起因实际是秦国称霸中原,为扫灭六国作准备的需要,而作为一个完整的战役,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显得宏大,相对于当时其它文明古国,他们还停留在组织方阵加一次突击,用一上午决定胜负的原始阶段。而作为历史,我们可以作一些假设来讨论:

一、 如果韩没有献上党给赵国,秦国会不会以上党地区为出发点,向赵国发动攻击?

二、 如果赵国没有用赵括换廉颇,秦不换将,结局会如何?

三、 如果是廉颇对白起,会如何?

四、 如果没有阻碍,白起能否攻入邯郸,甚至灭赵?

五、 赵括为什么不能突围?

六、 如果赵括能侥幸脱逃,并再有机会带兵迎击秦军,会如何?

七、 如果赵括坚守不出,白起会如何应对?

八、 如果秦国在长平战败,历史会如何发展?

九、 为什么廉颇的坚守不出是正确的?

十、 相对于赵括,廉颇会在何种时机下手进行反击?

这些问题作为可能,对历史起着什么样的影响我无法预知,但赵国在战国后期的对秦作战中,主将多数在采用防守反击的战术时获得胜利,其实这是战略上的弱势导致战术上的必然,而矛盾的是赵国的国君在用兵指导上侧重于进攻,显得心浮气燥,甚至有时会干涉主将或换将。相对的,秦国国君则没有干涉作战行动的习惯,同样是换将,赵国的君主不能知人善任,秦国国君则是适时调整以应对战局变化。对赵国而言,最失败的不是赵括,而是赵国国君,赵军的失败,赵括负四分责任,而赵孝成王有六成责任,赵括的死是赵孝成王一手操办,白起亲手执行的。然而历史上赵国从不吸取教训,在以后的时间里赵国将其最后一员良将李牧诛杀,而赵国本身在此之后也仅生存了两个月,可见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是“庙堂之上”,另外也顺带使李牧成为历代末世良将的“标准版”。

而事情的另一面,白起绝对是了不起的军事家,但决不是政治家,甚至是没有政治头脑,坑杀战俘的行动虽说从根本上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但也使赵国上下衔恨入骨,所以即使当时他能攻克邯郸,也未必能占稳脚根了。太史公曰: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于应侯。…彼各有所短也。

单从战术角度分析,白起成功地完成了两翼展开、形成钳形攻势,最终对敌人聚而歼之的一系列战术动作,可以用完美和精准来评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冷兵器时代,野战筑垒在此战役中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甚至从始至终地贯穿了整个战役,这是极为罕见的。首先是廉颇用筑垒进行防御,继而白起用筑垒从正面阻截赵军,赵括随后就地组织野战筑垒以自保,秦军也随即筑垒形成一个向内包围圈,使之对内阻击外逃之敌,对外隔断来援之敌,使壁垒由单纯的防御形式成为进攻的辅助手段,使长平之战有了热兵器时代的堑壕战特色,可见白起是个不受常规约束的人,同时至少也从侧面说明了战国时代弓驽的威力及重要性。

在整个战国历史上,风起云涌,人人莫不尽显其能,长平之战只是闪闪星河中的一点,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成就了历史的偶然。对于一场最终使双方都失去了主帅的大战,我们只能坐在历史的另一端感叹战争的壮丽.


双方主将

赵国:

廉颇:赵之良将也。他的战迹记述不是很多,史记中记载“以勇气闻于诸侯”,从他在长平之战的表现看,坚守不出说明他非但有勇也有谋,但也从侧面映证秦将王龁绝对不好惹。关与他的事迹,在中学课本中有节选的《廉颇蔺相如传.史记》,所以也不详述了,他的最高爵位是信平君,在长平之战后六年,破燕军,斩首五万。赵襄王时,赵国以乐乘代廉颇,把他给惹火了,打了乐乘的军队之后,逃到魏国。在魏国期间,赵国曾派使者找他,想请他回去,廉颇也很着力地被甲上马,一饭斗米,肉十斤来表现一番,但使者回去说他虽老尚善饭,但一会儿功夫上了三回茅房,所以赵国不再启用他。其后楚国把他请了去,但他为楚将时无功,还说了句“我思用赵人”,本人估计是语言不通造成指挥困难而发的牢骚,最后赵国名将廉颇死在了楚国的寿春,也可以说是个令人扼腕叹息的结局。

赵括:史料中仅有少许记载,但他真的是个很无能且只会夸夸其谈的人吗?如果仅从被白起射杀认定,是不恰当的。因为败给白起绝对不是丢脸的事,就象下棋,棋力虽同属一个层次,但仍旧有高下一样。当然,赵括无论是资历还是水平,和白起完全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但他是属于那种很烂的吗?指挥四十几万大军完成一系列小战,并组织全队人马的进攻,被围后虽没果断及时突围,但能就地构筑野战防御体系(能保护四十万人的垒壁),在组织突围时能将部队分为四队轮番出战,最后亲自率队,而不是惊慌失度,举措失宜,这些都不是一个无能的人能够完成的。虽然赵括最后没有突围成功,但他的措施是对的,没有让部队一拥而上,也没让他们各自为战,从形势图上看,白起占有地势,而我们今天已无法得知赵括选择的突围方向,也不知道赵括是否组织了佯攻方向,但明显,赵括的确是个熟读兵书的人(当然也可能是个书呆子)。另外一点,赵括被围初时是否认清了形势我们无法得知,但白起老辣的地方是合围完成后(也可能是即将完成时),即用轻步兵对赵括军进行攻击,迫使他转入防御,使他不能对整个战场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并作出判断,即来不及寻找包围圈的薄弱点 , 或不能意识到自己已被合围。实际上,白起的攻势阻碍了赵括作出正确的决定。对白起而言,仅凭二万五千的军队即使占有地利,要阻挡四十万军队回撤仍几乎是不可能的,让赵军转入防御原地不动才是最有利的,这样白起就有时间组织力量将网织紧。回过来,如果赵括是个大草包会如何?依历史的经验,无论是谁一旦被围就立即想到要尽快突围,而草包会不对对方作任何考虑,而直接选择最近的路线全队逃生,军队的组织上往往一哄而上,杂乱无序,即使有追兵,他只也会闷头逃,这实际是白起不愿看到的,因为白起的目标是全歼而不击溃。而赵括的表现是:在被围并受攻击的情况下组织防守,并筑垒待援,其目的只有一个,避免盲目的突围,尽可能减少部队损失,如果有机会也可利用里应外合的方法对给对方一个打击,毕竟手上是四十几万的大军, 也不是什么人想咬就能咬得动的. 而实际上这正是白起所布下的心理陷井,白起要的就是这种凡事依理而行,三思而后定,所谓上兵伐谋、攻心为上正是这样,白起在心理上打赢了对手。除去白起的因素,赵括本身是否也存在失败的必然因素呢?有!蔺相如对他的评价是“不知合变”,简单地说是书呆子;其父赵奢:“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对赵括夸夸其谈的评述多是依此而出;其母的说法是:“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父子异心,愿王勿遣。”明显以赵括这样的作风是不能使士卒亲附,愿为其效死一战的。综上所述,赵括败是败得理所当然,但他也决不是通常被认为地那么无能。

秦国:

王龁:在史料中没有详细记载,但从记述到的部分看应是秦国重要的将领,参与长平及以后邯郸的战斗,秦始皇始立之时与蒙骜等并列为将军,长平之战时已为左庶长,而且能打得廉颇只守不攻,损失连连,足见是员良将,可惜找不到更多的资料。

白起:个人字典中只有“胜”的武将。他也的确没打平或打败的记录,此人的格言“不为辱军之将”,最终他也因自己的信条而被迫自杀。战必胜、攻必克是其军事生涯的写照:

昭王十三年,为左庶长,击韩国的新城;

昭王十四年,为左更,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

昭王十五年,为大良造,攻魏,取城小大六十一;

昭王十六年,和客卿司马错攻垣城,拔之;

昭王二十一年,攻赵,拔光狼城,斩首三万;

昭王二十八年,攻楚,拔鄢、邓等五城,斩首十万;

昭王二十九年,攻楚,拔郢,烧夷陵,东至竟陵,是年迁为武安君;

昭王三十一年,伐魏,取两城;

昭王三十四年,攻魏,拔华阳,走芒犯,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

是年,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于河;

昭王四十三年,攻韩陉城,拔五城,斩首五万;

昭王四十四年,攻南阳太行道,绝之;

昭王四十七年,攻上党,与赵将赵括战于长平,斩首四十五万;

活生生一部秦国扩张史,其在左庶长之前的经历无记载,但依秦律,没有战功是无法升到左庶长这一级的。

有关白起的死,也一样令人印象深刻。在长平大胜之后,由于范睢的阻碍,白起失去了攻占邯郸的机会。其后一年,秦国再次伐赵,初战不利,当时白起刚好病愈,秦昭王又想用他再现长平之战,但白起认为赵国在长平之败后举国同心,发奋图强,所以攻城难克,而诸侯各国环伺在侧,随时可能救应,此时伐赵不是明智之举。此后秦王亲自下令,而后又让范睢请,白起始终不肯上任,后来干脆称病在家。于是,秦王让王龁上任,但战事仍未改善,而且损失不断,秦王便亲自上门,说出:“君虽病,强为寡人卧而将之。有功,寡人之愿,将加重于君。如君不行,寡人恨君。”这样的话,但白起依然不甩他,说出:“臣宁伏受重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最后随着前线不利的消息,秦王迁怒于他,赐剑让他自裁。《史记》记载,白起自裁前说:“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然后似乎想通了,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死后,《史记》上说是“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在中国历史上享有这种待遇的人是不多的, 最接近的那个就是不太会说话的李广了。

对于白起“不为辱军之将”这个问题也很值行讨论。首先,白起认为当时伐赵必败,即使自己上任也不能获胜,足见白起能跨过战术的层面,在战略的层面看待战争,并认识到人心向背的决定性影响,表现出他并不沉迷于战术的技巧,而具有军事家的器度。其次,我们也不应把白起的拒不从命单纯地理解为保全个人名誉的行为(即使是这样,能够为荣誉而死也颇令人佩服),他的根本的目的是要劝说秦王停止当前的战事,避免无谓的损失。要知道,一个注重名誉的人是不会坑杀战俘的,而白起的作风始终是国家利益在第一位,所以他事实上选择了死谏。也有人曾说,如果白起应召,虽然不一定能胜,但以他的实力应该能减少秦军的损失,也能保住性命,比起被赐死总来得好。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白起的死是由于范睢在秦王旁边吹阴风的结果,而如果白起的劝告成功的话,秦国会由有损失变为没损失,只有这样才真正称得上对国家有利,白起不要折衷的结果。相比较,白起选择了风险大但成功的话结果会好得多的方法,这完全符合白起作战的风格,最终也成就了他的盛名。


第二战场

任何一场战争都包含有台前和幕后,在前线交战时,双方的国都发生着一连串事件,最终影响和决定了战争的进程。

幕后花絮一:赵国初战不利失一尉时,赵孝成王打算亲自上阵督军,但被楼昌劝住,认为不如求和来得好,而赵相虞卿(此时的蔺相如生病在家)则认为单纯地议和是无望的,而要同时结纳其它各国,形成要合纵的架子来威胁秦国,才能达到议和的目的。赵王不采纳这个方案,而是任命郑朱出使秦国议和。秦国则盛待郑朱,一面以麻痹赵国,另一方面使各国认为议和即成而不作合纵抗秦的打算。此时,秦国甚至还许愿将韩国的垣雍预先割让给魏国。最终秦国排除了各国合纵的可能性,从而能放手大打。

幕后花絮二:在王龁无法突破廉颇防御时,秦昭王用范睢的计谋,派间谍在赵国放风说廉颇易与,秦独畏马服(赵奢)之子赵括。赵王由于对廉颇的失利和坚守不出不满,不顾蔺相如和赵括之母的劝谏,轻信谣言而走马换将。赵括之母则乘机把话说明,如果儿子打败了,别把我也拖进去连坐,结果赵王也的确免了赵括之母。

幕后花絮三:赵国大鸣大放地用赵括换廉颇时,秦国则是偷偷地换上了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禅将,而且下令有泄露武安君为将的斩首。实在很难想象赵括如果知道对阵的是万人斩前辈后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会表现地更谨慎,长平之战的最终结局是否会改变也是可以猜测一下的。

幕后花絮四:秦国长平大胜之后,韩、赵两国合谋派苏代携重金游说在长平之战中一直起正面推动作用的秦相范睢。苏代以白起灭赵会使白起的爵位高于范睢,不如让赵国割地求和而不让赵国灭亡对其个人来得有利为由说服了范睢。范睢随后以秦军疲惫急需休整为由劝说秦王,最终使赵国免与白起的彻底进攻,也为白起的死埋下了种子。

幕后花絮五:这件事与战局无关,却也是个趣闻,说廉颇在长平免去将军时,他的门客因为他失势而全走了,当廉颇又重新被任为将军而得势时,旧门客又都要回来,所以廉颇对这些门客很不满,要赶走他们,门客就说:“吁!君何见之晚?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上海话说应是:“搞啥啊!侬哪能尬没眼光呃啦,宁帮宁本来就是势利来希呃,我当然跟了钞票多呃跑,老正常呃,有啥好叫呃啦?”可见国人的“商品经济意识”还是很有传统的。


双方实际主力兵力

这点已不可考,但我们可以做一些推测,首先赵国被歼四十五万,所以在长平一线赵国总兵力至少是这个数,而秦国当时以骑兵五千断绝赵括与原先壁垒之间的联系,所以在筑垒区域留守兵力也应上万,而在长平之战的后阶段,赵国也必当派出相当壮观的兵力去救援,尽管为秦军所阻,但估计不少于十万,而反观秦国,以少于四十万的兵力进攻近五十万的兵力是勉为其难的,而以赢政时王剪攻楚为例,总兵力为六十万,史料中也称秦国空国中甲士,故秦国总兵力应近此数。

另外一个问题是这些兵力是一次投入的吗?显然,秦国在合围完成后才进行大规模的增援的,这不必多说。而赵国也应是在赵括换廉颇时才将一线兵力增至近五十万,原因有二:一是赵孝成王对廉颇的专守不攻十分不满,所以派赵括去是想让战局为之一变,当然就是要进攻,在一线兵力已经受损的情况下是不太可能让赵括空着手上任的,因为进攻方本来就应集中优势兵力的;二是赵括上任后,首先就是更置将吏,为进攻作准备,如果赵括是空手到任,他如何更换将吏。实际也由此使一场局部的战役转变为两国间的生死决战

综上所述,双方总兵力当在百万以上,且不是一次投入,而是分阶段逐次投入的,这点也是能将长平之战称为战役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时及之前世界的战史上是没有的


第一阶段:

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战争开始。秦一开始就显示了实力,以左庶长王龁攻上党,另派一军攻韩缑氏以威胁荥阳,以保障侧后。上党军民退至长平(山西高平以北)一线,赵以廉颇为将应对,四月秦赵在长平地域相对。


第二阶段

四月,赵军前锋禅将茄在长平以南出战失利(前锋对前锋),被斩。廉颇转入全面守势,以静待变,力图避敌锋芒,在长平以北金门山附近东西近10公里的地区内构筑了由一系列环形营垒组成了防线。而王龁则分别在六、七两个月内突破一些壁垒并夺取了西垒壁,前后斩六尉(按秦军制,尉当是现今旅或团级的军阶)。其后,双方对峙,秦军无法突破廉颇的即设阵地,赵军也不轻易出战,战况陷入胶着。


第三阶段

秦国利用谣言,诱使赵王临阵易将,赵括代廉颇,秦国得知后立即以白起为将,王龁为禅将,长平之战的第三阶段正式开始。赵括到任后,积极准备力图转入攻势并打败秦军。白起则确立诱敌深入,使敌人脱离即设坚固阵地,力图在运动中对敌实施包围歼灭。双方依据各自的策略先发生了一系列小规模的战斗,秦军佯败。八月,赵括亲率大军发动总攻,秦军向后退至己方筑垒区域以阻击赵军,同时出动布署在左右两翼的二万五千奇兵切断赵军主力退路,另出动五千骑兵对留守壁垒的赵军实施牵制及切断其与主力的联系,而赵括也在秦军的轻锐进攻下转入野战防御,就地筑垒(大约是环车为营)以求待援。至此,第三阶段的上半段完成。


第三阶段的下半段则是以秦军的坚守不出,围而不打为开局,秦国也空国中之甲士以实行对赵军的彻底围困,并阻断赵国援军和粮运。赵军在待援无望,粮草断绝的情况下,由赵括指挥实施突围行动。他将精锐分为四队,轮番攻击,被阻,最后亲率锐卒突击,被射死,与是赵军四十万投降。战役至此结束,而秦将白起在处理战俘上采用了坑杀的方法,使赵国前后共损失兵力四十五万,而白起的个人记录也突破性地达到了一百零二万(仅史料记载,且全是斩杀,并不包括平民)。随后,白起命司马梗向北打太原,王龁率一部进攻武安,自己则座镇上党,随时准备进攻邯郸,从而展开了对赵国事实上的全面入侵。


战役的起因:

秦国为避免六国合纵对秦,运用远交近攻的手段,军事上试图切断六国的联系,在战略上分割六国,至秦昭王四十五年,秦完全切断了韩国上党地区与韩都的联系,韩献上党与秦以求和。上党太守冯亭为促使韩赵合纵抗秦,拒绝向秦国投降,反而献上党十七县与赵国。与是,秦、赵围绕上党(山西东部及东南部)展开了一场中国古代史上最为著名的战役。

战役的四个阶段

战役实际上是三个阶段,再加入最初的决策阶段合成为四个阶段。

决策阶段:

韩:韩国国君此时已无作为,反而是上党太守冯亭,为大局出发,本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以利国家的精神,自顾自地把上党给了赵国,表现出较高的策略才能,也为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从策略上讲,毫不抵抗地献地给秦国是下策,拼死一战是下下策,而献地给赵国则是上策,因为如果赵国不受只不过是白费口舌,一切回复原状,如果赵国接受,则势必会与秦发生矛盾,从而促成韩、赵合纵抗秦的局面。若战胜,则上党虽然不再是韩国的,但秦国已受到打击,且今后的攻击方向将转向赵国,韩国则有可能等待战略上有利时机以收复其它国土。若不胜,韩国“本土”不会有额外损失,而秦国在事实上也受到了损失,总比毫发无伤来得有利。从根本上讲,冯亭的策略不是将战火引入它国,而是促成团结抗敌,但反过来也不能不说这是弱势者的悲哀,究其结果是不利的。

赵:赵孝成王按韩非的标准是个不折不扣的暗主,平原君赵胜虽然也算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不过本人一向认为四公子是四个猪头),但在上党的问题上也绝对是个“大近视”,两个没有自知之明的家伙自认为不费气力即可得到上党实在机不可失。反之,平阳君赵豹以为“圣人甚祸无故之利”和“受之,祸大于所得”。但最终赵孝成王形成了一个事实上错误的决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结论是因果倒推的。客观上分析,赵国与韩国是唇齿相依的,合纵抗秦是必要的,但不在秦、韩交战时出兵助韩,并力抗敌,已经失策,而为十七县的小利轻易出兵则就显得不明智了,因为此时秦、韩已结束战争,楚、魏已疲弱,秦国可以并力向赵,此时轻易地挑起争端就显得对自己的国力和军力都过于自信了,而且这时能和赵国合纵的也只是韩国一个小小的上党。对赵国而言,打是必然的,表面上既然注定要打,当然选择有好处捞的时候打,但时机选择不当,最终祸大于所得,所以说小利大利之贼也。

秦:表面上,对秦国而言到手的东西被别人拿走当然要夺回来,但从根本上讲,如前所述,齐国已成为远交近攻的俘虏,其余各国除赵国外都已疲弱,如果能给赵国一个重创当然对战略上极为有利,并且在兼并它国时也减少了侧背的威胁,所以秦是势必一战,即使没有上党这档子事,历史上依旧会有另一个或几个“长平”。秦相范睢是持“必战”观点的典型代表。
沙发
北极冰 发表于 06-10-16 10:07:22 | 只看该作者
有见解,好
板凳
miaoseng 发表于 06-10-16 19:47:2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最感叹的还是那句话\"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一点不假,赵国不过今天山西一省之地,而能人杰辈出,廉颇,赵奢,李牧....
一方面与强大的秦国作战,一方面还要抗击匈奴,长平之战时,李牧统帅的10万大军还在北边防御匈奴,没有参战呢,后来白起确实乘胜直捣邯郸,不过,李牧精选5万士兵,救援邯郸,将白起击败,要不是后来赵王自毁长城,把李牧杀了,赵国应该还能抗一阵子
地板
所依子夜 发表于 12-5-18 17:10:38 |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有点片面了?
5#
Rony 发表于 12-5-18 17:39:01 | 只看该作者
挺透彻的。呵呵
6#
北纬飘扬 发表于 12-5-29 20:38:54 | 只看该作者
哈                    
7#
谁人不识君 发表于 12-5-29 21:57:15 | 只看该作者
挺透彻的。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6 20:59 , Processed in 0.115506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