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历史学论述题高分技巧----【考前必看】--【长孙博原创 [打印本页]

作者: 长孙博    时间: 12-10-21 23:56
标题: ☞--历史学论述题高分技巧----【考前必看】--【长孙博原创
本帖最后由 长孙博 于 2013-9-17 21:05 编辑

长孙博所发各贴均为原创,同时本文发布于“长孙博历史学考研博客”


http://blog.sina.com.cn/njuzhangsunbo

欢迎访问交流







声明: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高分技巧》由长孙博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文仅供历史考研参考,个人因学习转发本文必须全文转发,任何改动均视为侵权。
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任何商业网站以任何方式转帖均视为侵权;
未经作者本人书面授权,任何人将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或部分概念用于宣传招生、辅导书开发等商业目的,均视为严重侵权。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高分技巧
一、叙述与分析:论述题与简答题的根本区别
二、高分题型:不仅仅是五分之二的分值
三、从不回避重点:论述题的考查范围
四、名校真题: 统考论述题的主要来源
五、限定词: 论述题的题干构成
六、六大题型:论述题的主要类型
七、分类作答:论述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八、字数多少为宜?考场时间的限制
九、史学语言:论述组织评分标准分析








    2007年历史学实行统考之前,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是高校自主命题的三大题型。2007-2012年的统考试题把简答题与论述题归为第四大题型。与考研历史学核心题型的名词解释相比,论述题除了考查基础史实之外,还是考查考生学术水平的最佳题型,以致在统考前某些高校自主命题试卷、统考复试试卷中出现论述题作为唯一考查题型的情况!论述题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无论是统考还是自主命题,论述题作为最主要的题型,有着鲜明的特点和命制规律。本文以2007-2012年的统考出现的22道论述题(简答题)为样本,详细考查论述题与简答题的区别以及论述题(简答题)的考察范围、题干构成、主要类型、解题思路、作答字数和语言组织等,为考生作答论述题提供技术上的指导。
    本文除第四小节《名校真题: 统考论述题的主要来源》是专门分析统考论述题真题外,其余内容均适用于自主命题。
一、叙述与分析:论述题与简答题的根本区别
    统考前各个高校真题中,论述题和简答题是两种不同题型。事实上,论述题和简答题确实是两种不同题型!
    何为“简述”?简要的叙述。何为“论述”?叙述和分析。两者的区别十分明显:论述比简述多一层“分析”,即论述是在简述的同时再进行分析!叙述是指把事物的前后经过记录下来或说出来,就历史考试而言是指把基本史实复述出来。分析是指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为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就历史考试而言是指找出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形成的背景、特点、影响或意义以及比较分析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异同等。
    因此,考生必须牢记,“分析”是论述题与简答题的根本区别。考生在答题时,除了按题干的作答要求进行答题外,一般而言,简答题只需要叙述史实;论述题在叙述史实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分析。
    论述题与简答题的表面区别,即论述题与简答题的题干构成、主要类型,我们将在本文的第六、第七节详细探讨。现在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2007年以来统考论述(简答)题的变化。
    2007年统考至今,考研历史学四大题型中,论述题是变化最多的一种题型。论述题在统考的前四年(2007-2010年)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每张试卷共四道论述题,每道30分,且历史学统考的四大部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各占一道简答题。唯一的例外是2009年的统考试题,该年的简答题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占了两道,世界古代中世纪史部分未能出现在简答题之中。
    此阶段的论述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是建立在历史学统考的四大部分的固定分值与稳定的题型题量的均衡之上的。教育部公布的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规定,中国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各占30%,即90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各占20%,即60分。统考前四年,四大部分大致分别有5道单项选择题、2个名词解释、1道简答题,共60分;而中国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多有130分的史料分析题。
    均衡局面在2011年被打破。该年的《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出现重大变化:一是简答题(问答题)变成论述题,分值由原来的每题30分增加为40分;二是题量由原来的4道减少至3道。四大部分的分值与题型题量之间的均衡被打破,因为四大部分绝无可能均匀地分布在3道论述题之中。于是,2011年及其后的试题为了实现分值分布的均衡,出现了两大变化:一是单项选择题与名词解释的题量不再是平均分,而是配合大题的分值;二是论述题考查内容开始“跨专业”,即一道论述题同时考查两个专业的知识点,如2012年第32题“论述自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前半期传教士来华的背景、主要活动及其影响”,就要求考生使用中国古代史与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共同做答。与之相互呼应的是,论述题的40分是由30分的要点和10分的语言组织构成。



二、高分题型:不仅仅是五分之二的分值

    2007年历史学统考的第一张300分的试卷至今,第四大题型经历了从4道简述题到3道论述题的变化,但一直保持着120分的超高分值,所占比例达40%,是四大题型(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史料分析题和论述题)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一项。
    然而论述题的分值不仅仅是120分,这是因为论述题实际上还应包含史料分析题中的论述题部分所占分值。史料分析题考查形式包括史料阅读、史料中的名词解释、史料相关的论述题,因此,史料分析题大致可以看成是史料包装下的名词解释与论述题的有机组合。从历年统考真题的分值分布看,两道史料分析题中的论述题部分约40分。这样,论述题的分值达到了160分左右,占到了历史统考试题分值的一半以上,仅比考研公共课政治、英语200分的总分值低40分。由此不难得出论述题是高分题型这一论断。
    以上分析仅从具体分值而言,对考生而言,论述题的高分题型特征体现在“得论述题,不至于低分;失论述题,不可能高分”。任何一位考生,一旦错失一道40分的论述题,基本上就与专业课高分无缘了。那么考生如何获得论述题的高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分析论述题与简答题的区别以及论述题(简答题)的考察范围、题干构成、主要类型。




三、从不回避重点:论述题的考查范围

    长孙博在《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高分技巧》一文中曾指出,“次重点是名词解释的查考范围,论述题的考试范围称之为重点”。
那么什么是重点呢?长孙博认为重点是在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重大史实,是历史进程的主要部分。以唐朝中后期为例,其重点至少应包括藩镇割据、南衙北司之争、牛李党争、刘晏理财、两税法、黄巢起义等内容,同时唐后期中枢制度的演变、南方经济的发展也是较为重要的内容。
    通过对比论述题与名词解释,很容易发现,多数重点内容是有一系列名词解释组成的,如唐代的藩镇割据即可看成是河朔三镇、四镇之乱、泾原兵变、二王八司马事件和甘露之变等名词解释的有机组合。这种有次重点构成的重点的特点,为考生复习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复习思路,即以记忆为基础掌握名词解释,从整体上理解重点内容,论述题与名词解释同时复习,相互促进。
    作为全国统考的历史学基础试题,明显具有偏重考查基础知识的特点,反映在论述题上则表现为“从不回避重点”。这是因为统考的目的在于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历史学基础史实,从而为高校择优选拔专业人才提供保障。一方面统考涉及内容涵盖古今中外所有历史,重点内容非常多,作为统考试题高分题型的论述题(甚至包括史料分析题),其考查内容必须是重点内容才能使整张试题具备“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历史学基础史实”的特征。这就是论述题“从不回避重点”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每年的真题对下届考生都具有复习导向作用,如果某年的试题考查内容过偏,回避了重点,那么下届考生在复习时必然对过偏的非重点内容趋之若鹜。若真出现这种情况,则与历史学统考的目的背道而驰。
    事实统计印证了上述看法:统考至今出现的22道论述题中,仅有两道是考生普遍反映很偏并在实际上确实很偏的试题,它就是2010年第32题“论述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和2010年第34题“论述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历史背景、性质及影响”。此两题之所以被认为很偏,除了一半教材与辅导书上涉及此内容的篇幅很少或根本没有涉及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相对于历史学统考的所有内容而言,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和日本自由民权运动只是次重点内容而非重点内容,即这两个知识点更合适以名词解释而不是论述题的形式来考查。
    统考论述题从不回避的重点另一个表现形式是反复考查某些重点内容。我们知道赋税制度是中国古代史的重点内容,其重要性不亚于各朝代的政治制度,统考试题不仅没有回避该重点内容,反而通过“六年三考”的频率来突出赋税制度的重要性。
    第一次是在2007年的第31题“隋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意义”中涉及,隋朝赋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是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在教育部公布的参考答案中,该部分分值为10分。第二次考查赋税制度是2010年第29题的第2小题“评述清前期的赋税改革措施”,要求考生叙述清前期的赋税制度的演变,并从正反两方面评价其意义,分值为20分。
    2012年的第31题“论述西汉到唐代的赋税制度及其主要变化”是第三次考查赋税制度,分值40分。本题最值得考生注意的是,由于隋朝赋税制度也在此题作答范围,因此实际上该题是在2007年第31题的基础上,又一次考查了考生对隋朝赋税制度的掌握情况。对考生二言,该题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打破了“统考考过的大题不会再考”这样一个坊间猜测,明确告诉考生只要是重点内容,即使是同样的知识点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命题。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必须掌握所有的重点内容。




记:
从《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高分技巧》到《历史学基础论述题高分技巧》,我的目标很明确:用应试技巧提高复习效率,用节省的时间阅读学术书籍。
如果读者在阅读这两篇高分技巧之后,提高了复习效率,那么我的第一个目标就达到了。接下来,请用节省下来的宝贵时间阅读史学书籍吧。
                                    长孙博
                                                              2010年7月初稿
                          2012年10月第三次修改




作者: 周丽敏    时间: 12-10-22 12: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gcx1234    时间: 12-10-22 21:38
顶,谢谢长孙~呃,这边不能叫斑竹了~
作者: 长孙博    时间: 12-10-22 21:49
kgcx1234 发表于 2012-10-22 21:38
顶,谢谢长孙~呃,这边不能叫斑竹了~

精度此文,必有所收获
作者: kgcx1234    时间: 12-10-22 23:38
长孙博 发表于 2012-10-22 21:49
精度此文,必有所收获

已经在博客那边跟着读了。那边叫石欢~
作者: 长孙博    时间: 12-10-23 00:06
kgcx1234 发表于 2012-10-22 23:38
已经在博客那边跟着读了。那边叫石欢~

请继续跟进,并推荐阅读~~~
作者: lhl251722    时间: 12-10-23 22:42
认真看看!!!!
作者: 长孙博    时间: 12-10-23 23:51
lhl251722 发表于 2012-10-23 22:42
认真看看!!!!

必有重大收获
作者: 虞兮虞兮冇奈何    时间: 12-10-24 10: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芗溪遗少    时间: 12-10-24 12: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长孙博    时间: 12-10-24 12:55
虞兮虞兮冇奈何 发表于 2012-10-24 10:50
久闻长孙大名,阁下的名词解释总结的很好,看了获益良多,所以这论述技巧也是必看的!长孙辛苦了!

多谢信任。个人觉得论述题的技巧写的比名词解释的还要好,请仔细反复研读,必有收获
作者: haiaibao    时间: 12-10-24 18: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无敌小飞虫    时间: 12-10-24 20: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时_不_我_待    时间: 12-10-25 10:17
不错!!!!!
作者: 北冰洋的世界    时间: 12-10-25 12:16
很感谢[t:1]
作者: 北冰洋的世界    时间: 12-10-25 13:11
长孙老师,什么时候计划出版个关于问答题的啊
作者: 郎当书生来赶考    时间: 12-10-25 15:34
好长,留着慢慢看
作者: zbxky1    时间: 12-10-25 16:29
相当好啊i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作者: h789789r    时间: 12-10-25 17: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q100208    时间: 12-10-25 22: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xinweichuchen    时间: 12-10-26 11:58
看看看看~~~~~~~~
作者: 燕麦    时间: 12-10-26 18: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粟米    时间: 12-10-26 18: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口口默口伤    时间: 12-10-26 21: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口口默口伤    时间: 12-10-26 21: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口口默口伤    时间: 12-10-26 21: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口口默口伤    时间: 12-10-26 21: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口口默口伤    时间: 12-10-26 21: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小神神    时间: 12-10-26 21:59
长孙博,不错啊1kankan
作者: 今天是蓝天    时间: 12-10-26 23: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白露为霜.    时间: 12-10-27 11: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iayaoahp    时间: 12-10-27 14:14
必须顶一下
作者: armanda    时间: 12-10-27 19:32
长孙博又出新帖子了,顶一下
作者: 沁园璞    时间: 12-10-28 12:32
真的很精彩啊
作者: 弦歌如梦    时间: 12-10-28 12:39
很不错哦……
作者: 弦歌如梦    时间: 12-10-28 12:41
很不错Z……
作者: kebibi    时间: 12-10-28 12:56
谢谢长孙兄,我觉得你的名词解释很好\(^o^)/~
作者: 彼此依靠    时间: 12-10-28 15:43
1111111111111111111
作者: 鬼舞寒    时间: 12-10-28 15: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右耳djg    时间: 12-10-28 17: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yw0997    时间: 12-10-29 12:58
来瞧瞧 论述题
作者: cczh    时间: 12-10-29 17: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屹松1990    时间: 12-10-29 22: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qiuyan2    时间: 12-10-29 23: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qiuyan2    时间: 12-10-30 00: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ingyan19880425    时间: 12-10-30 10: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ishminna    时间: 12-10-30 12:42
我只能说,太强大了!
作者: yuehentanxiang    时间: 12-10-30 19:05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 北冰洋的世界    时间: 12-10-30 22:08
长孙老师,什么时候计划出版个关于问答题的啊
作者: ji米    时间: 12-10-30 23: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uliqin1984    时间: 12-10-31 10:03
[t:1]
作者: 喵喵了个咪    时间: 12-10-31 10: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uhong1990    时间: 12-10-31 10: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竹醉1989    时间: 12-10-31 11: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urongningzi    时间: 12-10-31 13: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ulalamiao    时间: 12-10-31 20: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草原星    时间: 12-11-1 17: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jj石俊杰    时间: 12-11-2 00:04
hehe !!!!!!
作者: 309793062    时间: 12-11-2 00: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仲甜甜    时间: 12-11-2 12: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花开淡漠痕    时间: 12-11-2 13:51
[t:1],看看
作者: 花开淡漠痕    时间: 12-11-2 14:03
细细看,慢慢看,技巧很重要啊[r:5]
作者: tkmx    时间: 12-11-2 16: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飘渺水生    时间: 12-11-2 16: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qewewr    时间: 12-11-3 09: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ichisuiping    时间: 12-11-3 12: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lilin16    时间: 12-11-3 12: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lilin16    时间: 12-11-3 12: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ig1000    时间: 12-11-3 21: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anxuduo123    时间: 12-11-4 12: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J78    时间: 12-11-4 12:42
。。。。。。。。。。。。。。。。。
作者: tingyu_mol    时间: 12-11-4 16: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蓦然花开123    时间: 12-11-4 17: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蓦然花开123    时间: 12-11-4 17: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hanatos12    时间: 12-11-4 18: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月白清蓝    时间: 12-11-4 20: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iablo680663    时间: 12-11-4 23: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iablo680663    时间: 12-11-4 23: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轩辕绛紫    时间: 12-11-4 23: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ingin    时间: 12-11-5 14:41
认真学习,辛苦楼主了
作者: quanquanfeng    时间: 12-11-6 22: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astingbeauty    时间: 12-11-7 17: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o9年/    时间: 12-11-7 22: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ejacky    时间: 12-11-8 00: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lj    时间: 12-11-8 23:17
好东西啊,谢谢分享
作者: 浅笑无痕2014    时间: 12-11-11 15: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esiscifer    时间: 12-11-11 19: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uma02    时间: 12-11-12 12:34
谢谢谢谢写了
作者: 忘记的曾经    时间: 12-11-12 12: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rlbht    时间: 12-11-12 14:17
很好很强大
作者: 长孙博    时间: 12-11-12 18:37
忘记的曾经 发表于 2012-11-12 12:45
久闻长孙大名,阁下的名词解释总结的很好,看了获益良多,所以这论述技巧也是必看的!长孙辛苦了

还希望对本文多提看法
作者: 向日葵的明媚    时间: 12-11-12 19: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向日葵的明媚    时间: 12-11-12 19: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长孙博    时间: 12-11-12 19:59
向日葵的明媚 发表于 2012-11-12 19:11
不是出的有本吗,原来是长孙出品,看来买对了

没有出书,我对论述题的思考仅此一文
作者: 键じ☆ve﹎    时间: 12-11-13 12:37
有很大收获,我想问一下,我是跨专业考的,今年大三,是统考容易啊,还是单考容易?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帮助
作者: 悟雪老大    时间: 12-11-14 15: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冰痕    时间: 12-11-14 16: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uyijiasha    时间: 12-11-14 22: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yozdz    时间: 12-11-15 08: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凌潇潇,天堂雨    时间: 12-11-16 08:39
楼主,我新人呢,能不能教下学历史的经验啊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bbs.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