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长孙博 于 2013-9-22 23:59 编辑
历史学名词解释高分技巧 一、核心题型:名词解释是试题的核心 二、次重点:考研历史名词解释的范围 三、真题分析:最易忽视的工作 四、三段论:可行的高分模式 五、“别称”:名词解释的面具 六、字数:6分钟的限制 七、史实处理:正确为上、可模糊化处理
本文旨在探讨一种可行的解答考研历史学名词的高分技巧。2007年以前,名词解释一直作为高校自主命题的三大题型之一。2007年历史学实行全国统考以来,名词解释也一直是试题题型的一种。笔者在认真研究历年统考真题、深入认识名词解释的考查范围及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三段论”的解答方法。此方法把名词解释的答案分成概括句、分述部分、意义句三部分,形式上采用“总—分—总”的模式。本文将从题型分析、考查范围、真题分析、字数和时间等方面全面解析名词解释这一题型,并探讨“三段论”的高分答题模式。 本文是以统考真题名词解释为样本而展开的论述。除第七小节《字数:6分钟的限制》是主要分析统考名词解释真题外,其余内容对自主命题名词解释亦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核心题型:名词解释是试题的核心
在介绍具体方法之前,我们有必要加深对名词解释这一题型的认识。历史统考试题中,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10分,共80分,占到总分(300分)的四分之一强,低于论述题(简答题)的五分之二。从分值上看,似乎名词解释没有论述题(简答题)重要。然而,仔细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名词解释是贯穿于整个试题之中的。 其一,20个单选题,大部分可以看做是名词解释的变形。如2007年1题“春秋战国时期在稷下学宫讲学的思想家是(答案:D.荀子)”,考的就是名词解释“稷下学宫”。 其二,在史料题中,一种考查的方式是对材料中出现的名词进行解释。如2007年29题(1)要求解释材料中出现的“四子书”、“大比”、“进士出身”、“传胪”;2008年29题(1)要求解释材料一中的“魏武”、“都正”等。 其三,论述题(简答题)以及史料分析题中的简答题,有些可以看成是名词解释的重新整合或对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影响的概述。前者如2007年31题“隋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意义”,可以看成是“大索貌阅”、“输籍定样”、“州县制”、“隋朝大运河”等重要名词的重新整合;后者如2008年31题“简述元代的行省制度及其意义”,即可看成是名词解释“行省制”以简答题的考查方式出现。 至此,我们不难理解名词解释是核心题型这一看法了,但是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其实,答案很简单:考研历史考的是史实!而考查史实的最好题型就是以记忆为基础的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成为核心题型的另一个因素在于它可难可易。一般而言,名词解释的题干只有二至六字,如果试题中出现较偏的名词解释,则考场上会有很大一部分考生空写或写得不着边际,其结果是白白失去了10分。因此,名词解释也是最有区分度的题型。
二、次重点:考研历史名词解释的范围
前文已经指出,虽然论述题(简答题)所占分值高于名词解释,但试题的核心题型是名词解释,而不是论述题(简答题)。那么,在引入“次重点”一词之前,我们先明确论述题(简答题)的考试范围。翻开历年的论述题(简答题),我们很容易发现,论述题(简答题)考查的知识点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重大史实。因此,可以把简答题的考试范围称之为“重点”。与简答题不同的是,名词解释的范围是“次重点”。那么,何谓“次重点”?
1.历史上较为重要的史实。
2.重大历史事件的一部分或对重大史实产生过一定影响。
3.具有相对性,即“次重点”是相对重点而言。如2007年27题“《九十五条论纲》”,相对于“宗教改革”就是次重点;2008年26题“圣德太子改革”,相对于“大化改新”也是次重点。
尽管如此,作为“次重点”的名词解释依然是较为重要的史实,并在历史上产生过相当的影响。如普遍认为较偏的2008年28题“德福雷斯事件”,事实上,此事件是19世纪末法国历史上重要的排犹事件,对法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产生过极大影响。
正是由于名词解释的次重点特性,才使得我们明确了名词解释的范围:重大的历史事件不是名词解释的范围,像前文所举的“大化改新”、“宗教改革”一般情况下不大可能直接作为名词解释考题;同样,过细的知识点也不在此范围之内。
三、真题分析:最易忽视的工作
名词解释真题包括题干和参考答案两部分。分析真题中的名词解释是考生最易忽视的工作,而对参考答案的忽视程度则远甚于题干。事实上两者同样重要。
(一)题干。通过对统考真题题干的分析发现,名词解释的题干之间是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名词解释在题干的分布上。具体来说,2007—2010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各占两个(2007年例外);从2011年开始,由于四道简答题改为三道论述题,打乱了四大部分各占一个简答题的分值分布,演变成根据各部分分值需要,四大部分所属名词1-4个不等的新情况。然而不变的是名词解释的题干依然是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的顺序排列。就其内容而言,主要集中于改革、战争、文教、经济上。
(二)参考答案。对于名词解释参考答案的分析是被普遍忽视的。究其原因,一是考生认为考过的不会再考;二是认为参考答案的字数太少,过于简洁。其实,这两种观念都存在误区。可以说,正是对参考答案的重视,才有本文的核心部分——三段论高分模式。对于名词解释的参考答案的字数分析,也将在下面专门论述。
四、三段论:可行的高分模式
在介绍考研名词解释的范围之后,我们进入本文的最重要部分:如何解答名词解释。笔者以为,三段论是一种可行的高分模式。
所谓“三段论”,即认为名词解释的答案应包括概括句、分述部分、意义句(结尾句)。可以看出,三段论不是三个段落,而是指由上述三部分构成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答案。如2009年23题“官督商办”:“①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②一般由商人出资认股,由清政府委任官员督办。③官督商办方式对民用企业早期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其中①为概括句,②为分述部分,③为意义句。
整体上看,三段论的答案呈现“总—分—总”的形式,这种形式与考研英语大作文的三段模式很相似。
应当予以重点关注的是三段论的概括句。在答题时,考生最易忽视此句,而直接展开叙述,这是考生不能获得高分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为什么必须要概括句呢?其原因在于概括句能直接而准确地告诉阅卷者,这个名词解释是什么!比如有一本专门论述少年中国学会的著作,而此前你并不知道什么是少年中国学会,当你深入此书后,慢慢地你会知道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著名的社团。若干时间后,你可能忘记了书中关于该社团成立时间、主张、活动的具体叙述,但你依然记得: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的社团。是的,这句话就是该名词的概括句。更通俗的例子是,当别人问你什么是火龙果时,你会告诉他火龙果是热带的一种水果,而不是喋喋不休地告诉他火龙果的成分构成或生长环境。
至此,我想大家已经清楚地知道了,概括句就是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概括某个名词的主要特性的句子。
概括句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地知道考生对该名词的掌握程度,是最能体现考生水平的部分,也是获得高分的关键。因此在答题时概括句必不可少!!!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撰写概括句。笔者以为,一个完整的概括句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表1
|
时间
|
地点
|
施动者
|
行为
|
原因
|
目的
|
性质
|
推恩令
|
西汉武帝
|
|
汉武帝
|
推行政令
|
|
削弱诸侯王实力
|
政令
|
圩田
|
唐至清
|
长江中下游
|
|
|
|
|
水利田
|
《九十五条论纲》
|
1517年
|
德国
|
马丁·路德
|
公开张贴
|
质疑教皇兜售赎罪券
|
|
论纲
|
欧洲煤钢联营协定
|
1951年
|
|
法德等六国
|
签订协议
|
|
|
协定
|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每个名词都要写出以上七项,而应根据名词的具体特点,有选择地使用。一般而言,中国古代史的名词要指出朝代,世界史的名词要指出国别(包括已经消亡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名词则要灵活得多,既可根据晚清、民国、中共来划分时间,亦可根据重大历史事件如洋务运动、五四运动等来划分所属时间。
三段论的第二段是分述,此部分是详细解释名词的具体内容。不同类型的名词有着不同的写法,我们将在下节具体阐述。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第二段是对每个点深入地写还是尽量简洁地多写要点?笔者倾向于后者,这主要是由于阅卷时按点给分的缘故。
就第一段与第二段的关系而言,尽管两者有着明显的不同,但还是有一定联系的,即有些内容可放在第一段亦可放到第二段。以“战争类”名词解释为例,先比较2008年试题“夷陵之战”与2009年试题“红白玫瑰战争”的参考答案的前两部分。
夷陵之战:三国初年蜀吴之间的一次战役。由于吴袭杀蜀将关羽,占领荆州,蜀主刘备亲率大军征吴。吴将陆逊在夷陵用火攻之法大败蜀军。
红白玫瑰战争:15世纪下半期,英国兰开斯特和约克两大封建贵族集团,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长达30年的战争。
仔细研究很容易发现,名词“夷陵之战”的第一段很简洁,战争的原因放在了第二段,即“由于吴袭杀蜀将关羽,占领荆州”;名词“红白玫瑰战争”的第一句较为复杂,该句包括了战争的原因即“英国兰开斯特和约克两大封建贵族集团,为争夺王位”。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出三段论的第一段的写法可以多样,也能看出第一段和第二段在内容上有时可以调换语句位置。在第一段是简洁还是复杂的问题上,建议考生第一段要尽量简洁。如“红白玫瑰战争”的第一段即可写为“15世纪下半期英国封建贵族之间争夺王位的战争”。然后把战争的原因放在第二段。
第三段是意义句,这部分较为简单。应予注意的是,与第二段的分述不同,第三段应指出名词对历史的最主要的影响与作用。
介绍了三段论的方法之后,我们再反过来分析真题后面的名词解释参考答案。是否真题后面每个名词解释的参考答案都是按照三段论的方法来写的?先看统计后的实际情况:2007年“圩田”、“凡尔登条约”、“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三个名词未按三段论给出参考答案,其中“圩田”、“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的参考答案缺少第三段,“凡尔登条约”的参考答案缺少第二段;2008年名词解释参考答案全部按三段论给出参考答案;2009年“南书房”、“红白玫瑰战争”两个名词未按三段论给出参考答案,其中“南书房”的参考答案缺少第三段,“红白玫瑰战争”的参考答案缺少第二段。2010年名词解释参考答案全部按三段论给出参考答案。
以上五个名词,三个缺少第三段,主要是答案设置不完整造成的;而“凡尔登条约”和“红白玫瑰战争”两个名词缺少第二段,主要是答案设置者把该部分内容放在了第一段和第三段中去了。但是无论是哪个名词,都有第一段,从中我们能再次体会到第一段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参考答案并不总是完美的,如2007年名词“凡尔登条约”的参考答案缺少该条约的具体内容,2010年名词“耶稣会”的参考答案第一段仅指出其创建时间。
五、
“别称”:名词解释的面具
2008年,很多考生在统考真题的第一个名词解释“夷陵之战”的答题处留下了空白,也留下的遗憾,特别是当他们走出考场猛然想起《三国演义》中“火烧连营”的情节时,十分懊悔。据分析,当年考生之所以在该题上空白卷是因为在多数人使用的教材上,没有出现“夷陵之战”,教材上使用的词语是“彝陵之战”!其实由于该战曾在夷陵、彝陵、猇亭等地展开过,有着“夷陵之战”、“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等不同称呼。
如果深入分析,我们发现这是名词解释的另一个特点,我们可以用“别称”一词来概括。所谓“别称”是指同一个名词解释有着多个不同的名称。根据历史名词性质的不同,“别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简称、全称
如2007年第24题“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其简称为“新四军”,也可以说“新四军”的全称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二)翻译不同的别称
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个别字的翻译不同,如屋大维的养父有“凯撒”和“恺撒”两种常见译法;另一种则是完全不同的翻译,如2009年第25题“希吉拉”其题干就在后面用括号说明“旧译‘徙志’”。
(三)书写不同的别称
记录某一历史事件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如1861年慈禧等人发动的宫廷政变,因该年为农历的辛酉年而称为辛酉政变,又因发动政变时太子载淳年号为祺祥(政变后改为同治)而称为祺祥政变,还因为政变发生在北京又称北京政变。
在解释名词时,我们一般用“又称”、“亦称”来指出它的别称。2010年真题第22题“青苗法”的参考答案出现了“别称”的解释:
王安石新法之一。又称“常平法”或“常平新法”。每年青黄不接时,官府将各地常平仓等积存的钱谷借给请贷的农户,收货后加息归还。意在抑制民间高利贷,政府也因此获得利息收入。
另外在2012年第22题“蒲安臣使团”的参考答案中有“蒲安臣越权与美国签订中美《续增条约》(又称《蒲安臣条约》)”一句,是对答案中出现的名词的“别称”再说明。
历史学名词众多,无可避免的会出现重名现象,如上文提到的“辛酉政变”的别称“北京政变”即与1924年冯玉祥发动的政变重名。对此,我的建议是记住每个有别称名词的最常见写法,如“北京政变”多指1924年冯玉祥发动的政变,而1861的“北京政变”则有更常见的写法“辛酉政变”。
六、字数:6分钟的限制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明确,在考场上我们有多长时间来完成一个名词解释。以统考名词解释为例,根据分值时间比,每个名词的答题时间为6分钟(180×10/300)。但若按此计算,每个史料分析题仅有18分钟的时间,而用18分钟来完成信息量较大的史料分析题显然是非常紧张的。因此,解答每个名词解释的时间应是5分钟,最多不超过6分钟。
由于自主命题名词解释的数量与分值并不确定,所用时间也很难给出一个参考时间,但其参考时间可以参照统考名词解释时间的计算方法。
统考真题名词解释的参考答案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据统计,历年统考名词解释的参考答案平均字数(包括标点)分别为:
表2
时间
|
平均字数
|
2007
|
76.875
|
2008
|
84.5
|
2009
|
85.5
|
2010
|
76.625
|
2011
|
84.75
|
2012
|
76.5
|
从表中可以明显看出统考名词解释参考答案的字数在七八十字。由于阅卷时,是按点给分的,如果考生能答出参考答案上的所有要点,即使字数不足百字,考生依然能获得高分(8分以上)。但是以不足百字答全参考答案上的所有要点,几乎是不可能的。从三段论来看,最难答全要点的是第二段。由于名词的要点很多,参考答案只给出部分重点,而考生在考场上则是尽量求全,这就使得考生的答案字数比参考答案字数要多出很多。为了详细说明这个问题,仅以2009年24题“官督商办”为例:分述句为“①一般由商人出资认股,②由清政府委任官员督办”,除此两个要点之外,其他要点如官督商办的出现时间、何时消亡、采取此形式的著名企业等要点也是我们易于想到的。而三段论中的第一段和第三段在字数上一般差别不大。
尽管我们在字数上要多于参考答案,但并不意味着多多益善,因为我们只有最多6分钟的时间来完成一个名词解释。综上所述,统考名词解释的具体字数,建议以150个字左右为宜,范围在100—250个字之间。
获得名词解释高分的关键是所答要点的多少与质量而不是字数的多少,但研究名词解释“字数多少”的意义在于只有分配适当的时间和书写适量的字数才能使考生在获得高分的同时而又不会影响其他题型的答题时间。
七、史实处理:正确为上,可模糊化处理
历史学基础统考主要考史实。我们在复习中会遇到大量具体的时间年代、历史人物、国家、封号等,如何记忆如此众多且无规律可言的内容,是每个考生必须面对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记忆方法,除此之外,这里介绍一种“模糊化处理”的方法。
以最为难记的历史时间为例。如果具体的时间在考场上记不准,即可转化为大概的时间。一般而言,一个世纪的前二十年为初期,后二十年为末期,50年代称中期,时间跨度较大的可以用上半期、下半期等,最大限度的模糊化可以用某某世纪代替。历年的真题参考答案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2008年25题“圣像破坏运动”,答案要点为“8世纪上半期”;2008年28题“卡德纳斯改革”,答案要点为“20世纪30年代”。至于模糊化到什么程度,则要根据考生自己的记忆情况而定。必须指出的是,模糊化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减少史实错误。即考生在不能确定具体时间的情况下,与其填上一个可能错误的时间,不如填上“正确”的大概的时间!
此方法仅适合考场上确实记不住具体时间时使用,一些关键的时间是考生必须要熟记的,而往往这些时间都是得分点。如2007年“九十五条论纲”的答案要点“1517年”,2009年“拿破仑法典”的答案要点“1800年”,如果考生在答题时没有这样的要点,肯定是要扣分的!因此,考生在解答名词解释时,务必以正确为上。
后记
从摸索出这个方法到2009年10月发表此文历经两年,从发表到今天又经过了三年时间的修改与完善,现在可以说是比较完善了。当然名词解释的答题思路和方法很多,这里介绍的三段论仅是一种可行的高分模式,同时这种方法是建立在扎实的专业课基础之上的。因此希望认同此方法的考生能够扎实自己的基础,这样方能真正体会三段论的精华所在。
对我而言,写作此文的目标是希望看过的朋友能从中有所收获并切实提高解答名词解释的能力与技巧,提高复习的效率,进而把节省下来的用于应试的时间放在阅读学术著作上。
长孙博
2009年10月初稿
2012年10月第二次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