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京大学新文化运动讲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sjj石俊杰 发表于 12-11-29 19:3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源”与“流”
1、来源:
1)晚清以来经中国人阐述过的西方思想的影响;经日俄阐释过的西方的思想:日本的西学来源
2)中国的传统文化:士大夫传统(与制度相联系)、太学传统------重视干政议政,师生切磋、求真向善、爱国救亡
2、流派:
1)自由主义
全面肯定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价值和意义,对中国固有传统的革故鼎新,持比较温和的改良姿态,主张个人自由、政治民主的前提下,实现国家富强、振兴中华民族.
2)保守主义
充分褒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优长,选择有限度的接受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经验与成果,同时猛烈批判其负面影响,主张以“返本开新”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3)激进主义
不满足于兼顾中西古今的持中立场,它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又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成就持怀疑态度,激烈地主张以革命的方式建立全新的现代社会
二、新的知识分子的成长---新文化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
1、科举制度的废除与新式学校的发展
新式学堂学生的数量: 1909---160万;1912---29万;1919----450万
与之相维系的文化运作方式发生改变
2、新知识分子精英群体
  1)留日潮与留日学生精英   不下10万人(留日学生)
  如:陈独秀多次留学   李大钊19131915留学    鲁迅1902---1909留学   
周作人1906---   1911留学    钱玄同19061910
  2)庚子赔款减免的留学学生     对中国开放和中美关系发展有利
梅贻琦1909年第一批   胡适、赵元任、竺可桢、王世杰1912年第二批        
后来留美通过清华学堂招考进行,一直持续到1945年
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文学革命与白话文运动(从形式和载体上推动)
1)步骤
1916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1918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周作人《人的文学》
     《新青年》改用白话,“五四”以后,白话文逐渐推广
1920 教育部将白话文确定为国语,国民学校废除文言教科书,采用白话文教科书
2)新文学运动的主要成就:a、白话文学得到广泛承认;b、新文艺诗歌、散文题材得到发展;c、现代文学理念—写实主义产生;d、文学社团兴起,新文学家的诞生;e、平民文学、俗人文学、民俗学兴起,大众文化被挖掘,从以贵族为中心推广到以大众为中心;(推动新思想的传播,推动国民教育的发展)
2、民主与科学
1)《敬告青年》一文的核心词是科学与人权(青年人如何自我定位),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退缩的……
2)两条路线的鲜明对立:
  科学理性----人权----民主共和----现代性
  迷信----儒家礼教----帝制政治----封建主义
存在的问题:民主直接批判的对象是君主专制,但对民主是什么却不详。如袁世凯死后帝制观念仍然存在
3、伦理革命:批判旧伦理,确立新道德
1)关于“批孔”:立新道德
2)《新青年》“易卜生专号”  胡适《易卜生主义》的目的是为新文化运动确立一种新的道德观念,即个人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本位伦理观对尊卑等级的伦理观念的冲击;胡适《不朽,我的宗教》中,个人是小我,社会是大我,阐述小我与大我的关系,试图界定个人与社会、国家如何做出适当的边界划分,不可能与传统本位观念完全决
三、《新青年》同仁分化与新文化运动的转向
1)1919年11月,胡适《新思潮的意义》: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胡适的十六字方针);胡适提倡以“一点一滴的努力,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教的功夫,来改造古老的中国文明。(救亡与启蒙,研究与行动孰是孰非,没有定论)
2)在陈独秀的主持下,从1920年9月的8卷1号起,《新青年》成为共产主义组织的机关刊物
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国人精神生活的近代化界标,甚至被人称作中国的“文艺复兴”(胡适在美演讲的类比,认为二者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
2、也被称作20世纪全面反传统主义的源头(引申:后来反思新文化遇到是否是正面的,是否是反传统的,以致成为后来文革等反传统运动的源头)
第三节      其他政治主张与社会思潮
一、无政府主义(五四前后最有影响的思想派别)
1、早期代表:刘师培、张继等  《天义报》 东京  1907
             吴稚晖、李石曾等 《新世纪》 巴黎
       无政府主义的出现既有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子,也有西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的影响
2、民初的无政府主义:以师复为中心(师复起先主张反满,后倾向无政府主义),反对以政府为核心的一切强权,向往未来的理想社会,主张采取“平民革命”手段(无政府主义的发展与新文化运动势如破竹的推动有关,1919年后向中小城市推动,主张自由,认为最大的强权是政府,主张取消政府,废除生产资料所有制采取公有制,因受洛克思想影响且更加走向极端);师复只是一个精神领袖,只依靠其观点维系,是一种松散的思潮,没有组织结构,只在早期对青年人有吸引力。
3、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之争
1)黄凌霜、区声白等:反对一切强权、一切国家,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组织……无非建立私权,保护少数特殊幸福的机关。”
2)陈独秀等:在阶级消灭之前,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强权所以恶,是因为有人拿他来拥护强者”
参考:蒋俊、李兴芝《中国近代无政府主义思潮》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1  
二、空想社会主义
1、江亢虎:中国社会党     上海     1911年
宗旨:“于不妨碍国家存在范围内主张纯粹社会主义”
党纲八条:相对零散,包括孙中山革命派的一些思想:“新民主主义、新社会主义”
1924重组中国社会党,主张经济改造与政治改造同时进行;
评价:三民主义与同时期其他思想相比更加明确,更加容易被界定,后又被其他党派从中吸收其思想,因此有其持久的魅力
2、吴稚晖、郑佩刚等人的工团主义
吴稚晖、梁冰弦 《劳动》 上海  1918
共产主义思潮只是停留在口号上,没有组织的活动
3、梁启超、张东荪等人基尔特社会主义
张东荪、俞送华《改造》月刊  1919---1922
工团社会主义以颠覆政治的国家为职志,依工人直接行动的结果改造社会,而基尔特社会主义则在相当程度内承认国家的权力和政治的作用;
19201921罗素来华与社会主义之争.罗素的“和平进入社会主义论”:社会足以只适用于已发达的国家,而不适用于实业为发达的国家,中国不可立即实行社会主义,当务之急是发展实业。
张东荪、梁启超:资本主义是不可越过的必然的阶段,社会主义不能在发展资本主义之前进行;救国之路就是开发实业,以增加富力。
李达、陈独秀等:资本主义制度不合理,中国要开发实业,最好采用社会主义
4、周作人的新村主义
在各种争论中,马克思主义脱颖而出,而早期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和各种社会主义纠缠不清
三、实用主义(实验主义)
1、实用主义的英美起源  1870    美国:实效主义  工具主义
英国:人本主义
后人的阐释:实用主义是一种典型的“美国”主义,美国的哲学精神就是实用主义
1、实用主义在中的传播
胡适的震撼:发愤读尽杜威书-----杜威来华与“杜威热”1919、4---1921、7
实用主义对中国教育的影响:郭秉之、陶行知、张伯苓、晏阳初等,平民教育的兴起
2、实用主义的核心观点:科学、试验的精神;对平民的关注
四、保守主义
1、保守主义的基本脉络
1)1860年代,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之以诸国富强之术”奠定了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基调
2)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章太炎等人的“保护国粹”
4)康有为的儒学重建
5)1920年代东西文化论战,交战之高潮之后以返本开新的新儒家面貌出现
2、清末的国粹派:
1)兴起:国学保存会  《国粹学报》1905
2)代表人物:章太炎  黄侃  邓实   刘师培
3)立场:“研究国学,保存国粹”
         “真新学者,未有不能与国学相契合者也”
4)国学的内容:语言文字、典章制度、人物事迹
5)活动:国粹宣传、古籍校勘整理
6)意义:大变革之际只是精英的自觉的文化选择
3、民初的孔教运动
1)组织:孔教会 1912 ;孔教总会1913   孔道总会 1914
2)康有为《不忍》;陈焕章《孔教会杂志》
3)活动:1913年,孔教会代表上书国会参众两院,请定孔教为国教;1916年康有为上书北洋政府,要求定孔教为国教,以孔孟伦理为立国精神
4)反应:袁世凯尊空崇圣,但主张孔学不是宗教,反对定位国教;基督徒、新派知识分子反对孔教运动
5)评价:传统意识形态的末世挣扎,尊孔但不复古
4、新保守主义:学衡派
1)兴起:《学衡》杂志   1922---1923
2)代表:吴宓 、梅光迪、胡先马肃、柳治微
3)思想来源:美国新保守主义思想家白璧德的新人类主义
4)立场:对西学“明其本源,查其流变、融会贯通、审慎选择”;对中西文化“无偏吴堂,不激不随”;目标是“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5、新儒家的发端
熊十力《唯识学概论》   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    张君励、冯友兰、方东美
五、民族主义
1、从传统种族主义到五族共和
1)华夷之辨、夷夏大防
2)清末革命党人的种族革命思想
3)民初孙中山的五族共和思想
2、国族主义:从思想启蒙到群众运动
1)一战以后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自决思潮
2)孙中山的国族主义思想   
3)阶级因素的加入
4)国族主义涉及公民共同体的建构,后马克思主义者加入阶级因素,将群众运动解释为无产阶级运动
六、国家主义
1、国家主义思潮的兴起
1)德国的国家主义:费希特、李斯特
2)少年中国学会,北京   1919、7   王光沂  曾琦等
3)中国青年党  巴黎  1923、12  曾琦、李璜等;《醒狮》周刊   上海
2、国家主义派的基本主张(有些成为国民党的统治思想,如国家至上和安内攘外)
1)“国性”为本
2)国家至上、民族至上
3)全民政治、民族政治;全民革命、安内攘外
4)国家主义的经济政策,阶级调和
5)重视文化教育
七、好政府主义
1、胡适的“好政府主义”的演讲   1921.8
2、《我们的政治主张》1922.5  胡适、蔡元培、陶行知、李大钊、丁文江、王宠惠、罗文干、汤尔和等
3、“好人”内阁:好政府主义的短暂实践
八、联省自治思潮(湖南为发端)
1、联邦主义在近代国家建构过程中的角色
2、晚清的地方自治与地方主义
3、1920年代初的“省自治”:湘、苏、鄂、浙、云、粤(陈炯明)
4、知识分子对“联省自治”的评论
欧美联邦制、君权、自治、联合成为关键词,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有效结合;晚清时期,孙中山都有过地方自治思想;地方自治造成了地方主义,导致国家分裂,与欧美形成鲜明对比;
后来追寻通过联邦的路子整合国家,其结果反而成为地方自治的法理支持;陈炯明的叛乱使得“联省自治”背上不好名声而载入史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0 收起 理由
长孙博 + 50 新帖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chongli 发表于 12-11-30 12:29:24 | 只看该作者
给力啊啊
板凳
 楼主| sjj石俊杰 发表于 12-12-1 13:38:10 | 只看该作者
chongli 发表于 2012-11-30 13:29
给力啊啊

谢谢啊!!!!!!!!
地板
孙一然 发表于 12-12-1 14:47:39 | 只看该作者
刷考元,抱歉没时间看内容,谢谢
5#
saviola 发表于 12-12-2 13:23:57 |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谢谢啊
6#
紫藤萝莺 发表于 12-12-2 17:38:36 | 只看该作者
辛苦啦,很详细的
7#
冷月摘星 发表于 13-6-8 21:00: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8#
 楼主| sjj石俊杰 发表于 13-6-20 21:23:47 | 只看该作者
冷月摘星 发表于 2013-6-8 22:00
谢谢楼主分享

客气了,我的QQ401654113
9#
宋姓某人 发表于 13-6-23 12:37:4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论坛资料好多啊- -谢谢分享
10#
 楼主| sjj石俊杰 发表于 13-6-23 20:23:18 | 只看该作者
宋姓某人 发表于 2013-6-23 13:37
这个论坛资料好多啊- -谢谢分享

客气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5 16:29 , Processed in 0.11617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