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设计一个简单的心理学实验 [打印本页]

作者: govycm    时间: 13-5-20 22:29
标题: 设计一个简单的心理学实验
设计一个简单的心理学实验




请设计一个实验,考察阅读文章时生字密度对理解程度的影响。

说明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的控制以及实验设计。


(普通心理学第四版书上的,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优秀的回复会有大量的考元和积分奖励。)


作者: bujianxin    时间: 13-5-20 23:05
生字密度?生字不是没有学过的字吗?
作者: 67575302    时间: 13-5-21 11:03
感觉好像做英语阅读啊···,用相同的文章啊,用生字生词替换其中的字词,但是得考虑到替换的词的性质,如果名词可能比动词易理解==
作者: govycm    时间: 13-5-21 11:04
67575302 发表于 2013-5-21 11:03
感觉好像做英语阅读啊···,用相同的文章啊,用生字生词替换其中的字词,但是得考虑到替换的词的性质,如 ...

你可以细化的写写,加油
作者: 67575302    时间: 13-5-21 11:33
嗯···找难度相近的文章,嗯···减少额外变量,最好用同一篇文章,将其中的一些字词用生词替换,可以做一个替换名词的,一个替换动词的,或者都替换的,哦,就是生字密度的影响···那就都替换?比如“荷花”就都用“芙蕖”代替,然后替换词的密度不一样,比如这一篇文章将荷花都替换了,下一篇替换了美丽,荷花等等,然后看被试对文章的理解,我不知道要怎么衡量被试的理解,通过做题目?对文章的总结?
自变量就是生字的密度,因变量是被试的结果(理解力)···感觉不太好==多多指教
作者: govycm    时间: 13-5-21 13:32
67575302 发表于 2013-5-21 11:33
嗯···找难度相近的文章,嗯···减少额外变量,最好用同一篇文章,将其中的一些字词用生词替换,可以做 ...

被试的理解,这个怎么衡量呢
作者: realvcky    时间: 13-5-21 22:12
觉得这个还是蛮有难度的。首先,生词密度这个自变量不好量化,其次,理解程度这个因变量不好测量,再者,其中的额外变量也挺难控制的。

自变量:生词密度。根据预实验(要确定被试的词汇水平,合适的自变量),选取生词密度分别为百分之5,10,15。为被试内变量。
因变量是被试对文章的理解程度,通过专家编制的测验来考察。
额外变量包括被试的词汇水平,阅读时间等,为控制,要尽可能选择词汇水平相当的被试,且阅读时间固定。
被试:高三学生五十名,词汇水平大致相同
统计: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作者: BAOLO    时间: 13-5-21 22:18
realvcky 发表于 2013-5-21 22:12
觉得这个还是蛮有难度的。首先,生词密度这个自变量不好量化,其次,理解程度这个因变量不好测量,再者,其 ...

膜拜,收获很大,O(∩_∩)O谢谢
作者: bujianxin    时间: 13-5-21 22:28
理论依据:理解程度会对记忆效果产生影响
自变量:字的密度  疏松 普通 紧密
因变量:复述程度
控制变量:记忆力 灯光  年龄  学识
实验设计:
在某一所小学随机抽取180名学生,随机分为6组。
实验采用被试内设计,为平衡前后干扰,将被试分为六组,分别按 1,2,3;1,3,2,;2,1,3;2,3,1;3,1,2;3,2,1进行实验(1为疏散,2为普通,3为紧密)。
材料为难度相同的三篇内容不同的文章
实验过程:开始给被试呈现一篇文章,要求其尽量识记。一定时间后收回材料,休息一会要求被试回忆内容,尽力与原文保持一致。之后休息1小时,进行下一次实验。

我知道这实验设计问题蛮多的,但我还没有想好其解决的办法,希望指正
作者: bujianxin    时间: 13-5-23 22:10
楼主来讨论啊。。把你的设计也写出来,大家来想想怎么完善这个实验
作者: franklamp    时间: 13-5-23 22:23
我觉得这实验很复杂啊 不简单。首先一个问题:生字和缺失字有区别吗    例如 骉 你不认识 那么这个生字 我以A1代替(A2,A3,...以此类推)   有实质上的区别吗?
作者: bujianxin    时间: 13-5-23 22:49
可是你知道的,确实还有很多问题。。
我们一起完善实验,或者想个更好的,这样能学到更多吧
作者: govycm    时间: 13-5-23 22:59
bujianxin 发表于 2013-5-23 22:49
可是你知道的,确实还有很多问题。。
我们一起完善实验,或者想个更好的,这样能学到更多吧

恩,其实我当时也是觉得,这个生词的界定是不是都要看大家的文化程度呢。要选那些大家都不认识的字
作者: bujianxin    时间: 13-5-23 23:03
govycm 发表于 2013-5-23 22:59
恩,其实我当时也是觉得,这个生词的界定是不是都要看大家的文化程度呢。要选那些大家都不认识的字

大家都不认识还谈什么理解程度呢。
而且还是在阅读中
所以,我认为就应该是字吧。。
字的密度是不是也需要量定一下??
比如对于小学生来讲,距离多少为远,为近,为中等?
还有,距离紧密的时候是不是会改变字的大小呢?
如果改变了,就多了一个变量了
作者: govycm    时间: 13-5-23 23:10
bujianxin 发表于 2013-5-23 23:03
大家都不认识还谈什么理解程度呢。
而且还是在阅读中
所以,我认为就应该是字吧。。

普通心理学书上的,你应该也看到这个题目了吧。我查了一下,这题是2005年北师大自主命题的一道题目
作者: bujianxin    时间: 13-5-23 23:17
govycm 发表于 2013-5-23 23:10
普通心理学书上的,你应该也看到这个题目了吧。我查了一下,这题是2005年北师大自主命题的一道题目

我有点印象,但是不记得在哪里看到的了。
有参考答案吗??
作者: franklamp    时间: 13-5-23 23:20
bujianxin 发表于 2013-5-23 22:49
可是你知道的,确实还有很多问题。。
我们一起完善实验,或者想个更好的,这样能学到更多吧

你先判断这个问题 生字和缺失字有区别吗  这个很重要!
作者: govycm    时间: 13-5-23 23:27
franklamp 发表于 2013-5-23 23:20
你先判断这个问题 生字和缺失字有区别吗  这个很重要!

题目是生字
作者: govycm    时间: 13-5-23 23:28
bujianxin 发表于 2013-5-23 23:17
我有点印象,但是不记得在哪里看到的了。
有参考答案吗??

就是一个拓展的,没有参考答案,在网上貌似可以找到
作者: franklamp    时间: 13-5-23 23:28
govycm 发表于 2013-5-23 23:27
题目是生字

你觉得生字如何定义呢?
作者: govycm    时间: 13-5-23 23:36
franklamp 发表于 2013-5-23 23:28
你觉得生字如何定义呢?

不认识的字?对生词的操作性定义,按我的想法就是被试不认识的那些字,应该有个生词库
作者: franklamp    时间: 13-5-23 23:40
franklamp 发表于 2013-5-23 23:28
你觉得生字如何定义呢?

没有必要这样。不认识的字,也就是无法从该字提取相应的信息,这种字可以用符号代替(A1,A2,A3...)。基本思路就是,“完形填空”的形式呈现文章:选取文章,抽选字词以符号代替,效应与生字相同。
作者: franklamp    时间: 13-5-23 23:43
govycm 发表于 2013-5-23 23:36
不认识的字?对生词的操作性定义,按我的想法就是被试不认识的那些字,应该有个生词库

生字的字型不会指向特定含义,用符号代替可以产生同样效果。这样就可以人为控制,不用考虑被试的知识结构。
作者: govycm    时间: 13-5-24 08:32
franklamp 发表于 2013-5-23 23:43
生字的字型不会指向特定含义,用符号代替可以产生同样效果。这样就可以人为控制,不用考虑被试的知识结构 ...

感觉不错,里面生字的地方换做字母
作者: bujianxin    时间: 13-5-24 17:16
啊~~我忽然想到,这个实验可能不是一个变量。
而是两个变量。
一,是否有生字
二,字的密度
你觉得是否有可能?
作者: govycm    时间: 13-5-24 20:53
bujianxin 发表于 2013-5-24 17:16
啊~~我忽然想到,这个实验可能不是一个变量。
而是两个变量。
一,是否有生字

必须有生字啊,考察的就是生字密度对理解的影响啊
作者: bujianxin    时间: 13-5-24 21:22
govycm 发表于 2013-5-24 20:53
必须有生字啊,考察的就是生字密度对理解的影响啊

我的意思是要不要设计一个对照组~
那个组是生字的同义熟字。
这样的话,就是一个2*3的设计了
作者: govycm    时间: 13-7-22 11:52
大家谁还有什么高见没?
作者: 呐轰1992    时间: 14-9-16 20:24
一直在想啊,生字的密度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的理解不大一样:生字个数占总文章文字的多少,生字越多,即密度越大。(否则,就应该是两个自变量了。即生字数量的多少和字与字的密度大小。)
作者: mm风铃草    时间: 14-9-18 18:33
看了大家的设计感觉挺专业,我想了个不太专业的,就是用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做被试,实行被试间设计。自变量生词密度可以根据小学生课本后的生词选择确定文章,因变量用什么好呢?控制变量包括学生的单词认知率、光线、噪声……好吧,我是来凑热闹的。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bbs.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