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2015年南京大学考研复习的一个核心、三个准备和五个细节 [打印本页]

作者: 诚笃南大考研网    时间: 14-7-17 16:35
标题: 2015年南京大学考研复习的一个核心、三个准备和五个细节
  

本文提出了“一、三、五”考研复习思路,分别是一个核心,三个准备,五大细节。


  一、 一个核心
  无论大家考研的理由是什么,我们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考上,所谓“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有同学说了,这个道理我们都懂得,大家考研就是为了考上的嘛。但是在如何选择学校,选择专业,如何复习这些问题上,有些同学就容易迷失方向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剖析:

  1、如何选择学校

  在论坛的交流中遇到很多同学,我非名校不上,我非清华、北大这些名校不考。在择校的时候,大家要先充分了解一下这个学校的招生要求。最初翅膀也有想过考北大的地球物理学,也因此复习了2~3个月。后来看招生目录,那边70~80%的保研率,考研名额只有16个,具体到小方向只有2个。所以权衡一下也就放弃北大,而幸运的留在了挚爱的母校。选择一个符合自己的情况,而相对胜算大一些的学校,是考研成功的第一步。

  2、如何选择专业

  这条仅针对跨考的同学。有同学说,我虽然是跨考,但是我对报考的专业有热情,有兴趣,我一定能学好。话分两头说,哪个考研人选择的专业是自己没有兴趣的呢?在同样分数的情况下,你又有什么优势能让导师选择你而不选择非跨考的考生呢?单凭一句我对所报考的专业有兴趣,并不是博得老师欢心的筹码。有些学校的录取规则就比较排斥跨考的同学,尤其是文跨理这种跨度较大的专业。如果要跨考,要先了解清楚该专业是否对跨考有要求。

  3、如何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

  考研的最大特殊之处在于,它不仅有总分分数线,还有单科分数线。这也就造就了考研的复习不能和中考、高考一样。在论坛三年,见过总分380+,英语单科不过线的“烈士”们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考研的复习大的思路就是攻击短板,哪门科目弱重点复习哪门。可是见了有些同学专业课都背得滚瓜烂熟,历年真题提笔就能写答案那种的情况下,还在拼命的背专业课,这样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二、三个准备

  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考研理由,有的或许是为了学术,有的或许是逃避就业,有的或许是随波逐流,大家都考我也考。不论是那种理由,总之你选择了,决定了,在路上了。无论是小升初、中考、高考都是在一天天的上课中准备,在早自习、晚自习、六日加班学习中冲刺过来的。纵观从小到大的各类选拔性考试,唯有考研是我们自己主动选择而尽心竭力的。这也就不得不对他有个全面的准备,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此言说之。考研的准备工作大体分成三类,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1、考研资讯类

  考研资讯包括考研的大致时间流程、所报考学校的招生简章、报名注意事项、专业目录、导师名录、初试复试的考试科目、复试规则、复试流程、录取规则、历年分数线等等。这也是报考一个学校首先要搜集到的信息,而不是历年考题什么的。只有在宏观上了解了学校的情况,才能在微观上有所挖掘。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

  有的同学就说,我要考清华北大,我要考985,我要考211,或者说我非一本不考,二本的给的调剂我都不去。这样就真的没必要了,翅膀这三年遇到这样的同学太多了,事后都有些后悔地跟我说,要是当时选择了调剂,现在都快毕业了。哪像如今还在苦逼地一遍遍地准备考研呢?机会只有一次。

  再旧事重提一下,上学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落在工作,有一个研究生的学历就会给自己的就业增加一些筹码——这个是质变。至于名校和非名校的区别只是量变。工作多年以后,当你和同事说我是清华北大毕业的,就像现在说我中考数学考了满分一样的苍白无力。钻牛角尖的同学好好琢磨琢磨吧。


  2、考研资料类

  专业课的资料包括,指定教材、历年真题、考试大纲、相关课件、期末试题等等。其中必须要有的是指定教材和历年真题,论坛的一位前辈曾经说过:“教材+5年的真题=专业课完胜”一言概之,教材是灵魂,真题是精髓。资料是永远搜集不完的,其他的资料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有则好,没有也不必费劲力量去找。免得到头来浪费了时间,打乱了复习节奏,得不偿失。

建议多用用论坛的搜索功能,比如要考中国地质大学的自然地理学,在论坛的搜索框中键入这两个关键字就能搜到很多的相关资料。另外也可以上一些考研机构的网站浏览,有条件的可以买些资料,或报辅导班,有资质的机构通常还是能为你带来显著提高的,就是不进行任何消费也可以看看网站里面的经验、交流,一般都有提供这些。诚笃南大考研网长期专注于南京大学考研培训模块,优秀的资质值得关注。


  3、考研经验类

  有了考研资讯做指导,有了考研资料做指引,现在缺少就是如何针对某一门科目的复习方法。多看看其他人的考研经验,取其精华,化为己用,对自己的复习也是事半功倍的。然而经验是一代代的传承,从师兄师姐处得到了经验,要记得传授给自己的师弟师妹。这样才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所谓的“鱼香肉丝盖饭?you share rose, get fun”论坛近期很多版面也推出了访谈录等系列活动,14级或之后的同学,有问题可以在帖子里及时的回帖提问。难得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当然有了一个核心和三个准备,很多同学也就开始努力的复习了。这里给大家提几个细节上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三、五大细节

  细节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考研在策略而不在蛮力,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方可成势。小到一个宿舍,中到一个班级,大到一个学校。没有他们提供的舒适环境和平台也就没有考研人奋斗的空间。研友不在多,一个正好,两个可以,三个就容易乱了。最好找和自己脾气相投、作息时间相似的同学一起复习,交流复习的进度和遇到的困难,各方面信息也可以及时沟通,这样在研途上不会太孤单。如果需要占座,也可以相互占占座有个照应。


  细节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时间是备考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参数,从9月~12月这四个月是考研复习的强化时期。建议大家对每个月每门科目都要做一个计划安排,宏观上每个月大概要做哪些事。微观上,具体到某一天上午做什么下午做什么都要计划好,并且严格执行。不要看心情,想复习什么就复习什么,这样不仅导致执行力下降,更重要的是打乱了复习的节奏。对于计划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调整,不要第二天补第一天没完成的内容,第三天再补第二天的,这样计划就越来越乱了。具


  细节三:正确处理影响复习计划的不稳定因素

在我复习考研的11个月里,出现过很多和计划不符合的不稳定因素。包括学校暑假的野外实习(约一个半月)、生产实习(17天)、生病(约7天左右)、各种聚餐、各种接待同学。另外如果大四上学期还有课的话,也会影响复习的计划。这些都是我们复习计划中不稳定的因素,我的建议是:既来之则安之。很多同学就担心,我周末有事,不能复习,少了两天学习时间。会不会影响做题的水平,单词会不会忘记一些。这些担心都是急于求成心态的一种侧面体现。考研的成功与否是你的对考研的理解,你的考研观、方法论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考研观、方法论是一种底蕴的体现。至于底蕴这东西,绝非是少数急功近利之徒短时间之内能够拥有。这需要时间的积累、岁月的沉淀。


  细节四:联系导师的若干技巧,未曾学艺先学礼

在复试之前联系导师,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是必要的。联系导师之前,先要了解老师的研究方向,通过招生目录和在cnki等论文网站下载导师近期的学术论文。大方向了解了之后,觉得这位老师的研究方向是你喜欢的,再给导师发邮件。能从网上找到的信息,不要发邮件问导师。这样老师会觉得你搜索能力很差。

  在此有三个联系导师的黄金时期,只要抓住这三点,老师会对你的印象深刻的。

  1、网上报名开始之前(9月中旬)。邮件内容大体分为这几部分:首先是自己的个人简历及手机号等联系方式,这样让老师对你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其次是你对这个专业的理解,为什么要考这个学校考这个专业。再次是对需要了解的信息的一些提问,比如今年导师除了保研的同学还能招收几个考研生;或者对导师在研究生期间的培养模式进行一些咨询;如果女生报考如地质类或其他比较艰苦的专业,最好再问下该导师是否接受女生考研的同学。建议有问题最好一次1.2.3.罗列清楚,要不拿邮件当QQ那么聊,太多回合不好。最后要表达一下愿意到老师门下深造的愿望。

  此处切记不要问诸如“这个专业考到多少分,才能录取?”的问题。因为在复试结果出来之前,一切皆有可能。尤其是比较火的专业,老师不可能会给你一个确定的答案,比如“考到350就没问题了”之类的话。一般根据版友的反馈,老师一般都会说欢迎报考,好好准备初试。

  2、考研分数成绩公布之后(2月下旬前后)。尤其是考得还不错的同学,要给老师报告一下自己的成绩,以及正在认真准备复试的状态。让老师觉得你是一个有准备又自信的考生。另外还可以问一下除了准备复试的科外还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3、复试名单下来之后(3月中下旬)。复试名单下来以后,再去参加复试之前,给老师发邮件说明自己复试准备的情况,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来学校参加复试的一些事宜。最后要委婉的问一下老师的办公室位置,为了到了学校后可以和报考导师见一面。



  细节五: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用书

  考研同学的一个普遍心态就是爱买书,看到出来一本新参考书就想买,尤其是名师出的书。甚至有些强迫症,这本书不买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的,就算买来不看也没事,图个心理踏实。考研公共课的复习用书数不胜数,相同类型的书也在伯仲之间。很多同学在选择参考书的时候总想选一本最好的。

  就考研本身特性所致,不同的参考书针对的受众面不同。有的书适合复习时间多的同学使用,有的书适合在职考研的同学使用。参考书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了看书的人身上。一味地追求书的数量,而没有把一本书书深入的挖掘,体会其精华,所谓“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考研用书在精不在多。五本书一本看一遍,不如一本书重复看五遍来的效率高一些。

  另外看书的时候要多思考,不能完全拘泥于书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很多经典的理论在当时可谓红极一时,然而随着岁月的长河,多少经典被推下神坛。殊不知陈大师“不管三七二十一”那一套已经在考研数学中不是万能适用,殊不知may、some等红花绿叶理论已经被出题人破得体无完肤,殊不知政治已经不是那个写满卷子就能高分的时代。不同的书适用不同的人群,挑一本自己赏心悦目的书一直看下去,必有长足的进步。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bbs.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