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明朝的历史分期及其成就

[复制链接]
chongli 发表于 15-1-8 19: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朝的历史分期及其成就
代元而起的明王朝,从明太祖洪武到明思宗崇祯共历16帝、17朝,长达277年。它既是汉族地主阶级建立的最后一个统一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统治年代仅次于唐朝的第二个国祚绵长的封建王朝。明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一方面是传统的封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极度成熟的地步,另一方面则出现种种异质的新因素,呈现由古代社会型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新气象,新旧杂陈,扑朔迷离。综合社会历史发展状况及其总的趋势,明朝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一)前期——开创时期,从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建国到正统七年(1442)王振专权。其中,从洪武元年到宣德十年(1435)的“洪永熙宣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封建盛世。(二)中期——积弱与改革时期,从正统七年王振专权到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去世。(三)后期——衰败时期,从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明神宗亲政,到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处在封建社会晚期的明代,封建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已经暴露出来。明朝建国之初,尽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刚刚平息,各种社会矛盾仍然十分尖锐,社会秩序动荡不安,经济凋敝残破,封建统治很不稳定。为了朱家王朝的长治久安和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明太祖称帝之后,一面调兵遣将,将元朝皇帝赶出大都,逐往漠北,逐步实现了统一,一面大刀阔斧地改革国家机构,强化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力倡程朱理学,革除元朝弊政,实行休养生息,轻赋薄徭,使社会秩序趋于稳定,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后,雄才大略的明成祖将太祖开创的基业积极加以拓展,明仁宗、宣宗又力加守成,弼成“洪永熙宣盛世”。这个封建盛世,奠定了当时中国在亚洲和世界上的强国地位。郑和下西洋以其庞大的船队和先进的航海技术,将海上丝绸之路从印度半岛延伸到非洲东海岸,开辟亚非之间的交通网络,突显了明朝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明宣宗去世后,年幼的明英宗继位,前朝辅臣“三杨”继续辅政,保持了政局的稳定。
进入明中期,社会生产力继续蓬勃发展,白银日趋货币化,农业生产日趋商品化,农民纷纷流入城镇发展商品生产,一批工商业市镇迅速崛起。私人海外贸易日渐兴盛,并逼使明廷在隆庆年间开发海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江南一些工商业城镇破土而出,封建经济结构内部开始出现缓慢而重大的变化。城镇居民逐渐兴起一股拜金逐利、奢侈享乐的风气,违礼越制的现象层出不穷,王阳明建构的心学体系,更对程朱理学发起挑战,至成化、弘治年间,明代社会已表露出向近代转型的征兆。在商品、货币的刺激下,大地主集团的胃口更加膨胀,土地兼并日益加剧,赋役征派日趋苛重。封建统治日渐黑暗腐朽,除景泰年间、弘治前期和嘉靖初年的政治有所起色外,其余绝大部分的时间里,皇帝或风流荒唐,纵情声色,或佞佛崇道,热衷念佛斋醮,而懈怠政事,导致宦官与权臣迭相专权,社会矛盾日趋激化。正统后期,先是爆发邓茂七、叶宗留起义,后又发生瓦剌南下、俘虏明英宗的“土木之变”,成化和正德年间,又相继爆发大规模的流民起义和刘六、刘七起义,到嘉靖年间更形成鞑靼不时南下骚扰和倭寇不断入侵东南沿海的所谓“南倭北虏”的局面,葡萄牙殖民者也据澳门不走。在内忧外患的交逼之下,地主阶级当中的有识之士,在嘉靖初年和隆庆年间掀起了一股改革浪潮,至万历初年形成集大成的张居正改革,完成白银的货币化,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明后期的商品货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向前发展,全国性市场初步开成,并向世界延伸,海外贸易迅速增长,大量白银滚滚流入中国,社会转型的步伐明显加快。逐利与奢侈之风更加盛行,逾礼越制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由心学发展起来的泰州学派,特别是“异端之尤”李贽,更是高举反传统的旗帜,倡导人性自由、行为解放、满足私欲、贵贱平等的启蒙思想。作为心学的逆动,实学思潮也悄然兴起。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在批判理学家空谈性理的同时,积极倡导实学、实功、实用,讲求经世致用、治国兴邦之术,实现富国、强兵、足民。由西方传教士输入的欧洲近代科学知识,也为一些有识之士所接纳,古老的中国,正处于由中世纪迈向近代的社会转型时期。然而,大地主集团却更加贪婪而侈靡,疯狂地对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进行压榨和掠夺,导致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统治集团也更加腐朽。明神宗亲政以后长期不理政事,连国家机构缺员也不闻不问,只顾聚敛财货,寻欢作乐。明光宗沉湎酒色,明熹宗嗜好玩乐,统治阶级内部派系林立,争斗不休,使统治力量遭到削弱。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已难维持高度的集权统一,对社会的控制日渐松弛。建州女真乘机在东北崛起,并建立后金(后改为清)政权,荷兰、西班牙殖民者侵占台湾。为了对付内忧外患,明朝统治者耗尽了国力,最后终于为农民大起义的浪潮所埋葬,随后入关统一全国的清王朝,重建封建统治秩序,晚明闪现的变革曙光随即消失,古老的中国仍然未能走出中世纪。
明朝277年的历史,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第一,在政治上,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意味着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和压迫,具有束缚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这是不足称道的。但它又是当时社会条件的产物,客观上包含有某些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因素,反过来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某些积极的作用。这集中表现在,由于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明王朝得以集中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特别是牢牢地控制着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内得以迅速平定统治阶级内部的叛乱和少数民族贵族的分裂活动,制止蒙古贵族的卷土重来,对外得以有力地抵御倭寇和外来势力的侵扰,维护和巩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捍卫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同时,由于集中了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明王朝得以举办许多规模宏大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工程,如营建中都、南北二京、明皇陵、孝陵、显陵和众多的庙宇宫观,修筑长城、治理大运河和黄河,编纂许多大型史籍、类书、历书和佛藏、道藏等,其中的许多大型工程在时过境迁之后,其政治和军事功能日渐消失,而历史文化价值却日益凸现出来,成为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第二,在经济上,农业和手工业空前地发展,生产力的总体水平超过宋元时代。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万历三十年(1602)全国的耕地面积达到1161万余顷(《明神宗实录》卷三七九,万历三十七年十二月),这是清代直到雍正年间都未能超越的数字。造船、纺织、矿冶、制瓷、造纸和印刷的生产技术,有了相当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白银的货币化,农产品商品化的加强,工商业市镇的勃兴,商人集团的崛起,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的空前繁荣,全国性市场的形成,并向海外延伸,参与世界市场的建构。经济结构也随之发生某些新的变化。明中期以后,在江南一些民营手工业部门,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开始出现采用雇佣劳动、组织手工业工场的经营形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资本主义萌芽”。到了晚明,中国已处在由农业的单一经济结构向农、工、商并举的多元经济结构的转变之中。商品货币经济的繁荣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推动晚明社会转型的物质力量。
第三,在民族关系上,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联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从而有力地推动边疆各民族自身的发展,回、撒尼维吾尔(裕固)、土、撒拉、东乡、保安等共同体,就是在明代最终形成为民族。东南、华南、西南的壮侗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等民族,其族体及地域分布,也在此时趋于稳定,从而为我国近现代民族格局的形成奠定基础。特别值得注意的,明王朝大力倡导尊孔崇儒,并积极兴办教育,通过各级学校将儒家思想、程朱理学由内地向边疆广泛传播,渗透到各个民族之中,从而增强各民族对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主要条件,这就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感。由此,明王朝还空前强化了对东北黑龙江流域和西南边疆地区的治理,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在西南边疆地区实行土司制度,而在土司周围设置府县和卫所加以监视和牵制,一旦土司发生叛乱,即出动大军加以镇压,实行改土归流,从而加强对东北和西南边疆的管理,巩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第四,对外关系上,奉行睦邻外交政策,继续发展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七下西洋,“涉沧溟十万余里”(《天妃灵应之记》),不仅加深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谊,同时也拓展海外市场,促进私人海外贸易的兴起。隆庆开关后,接通由月港经吕宋至美洲大陆的太平洋航线,更进一步密切中国与海外市场的联系,促使中国的经济融入世界。随着耶稣会士的东来,中西文化以和平的方式,在较为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欧洲与中国的社会变革。对于外来势力的侵扰,明王朝则坚决进行抵御与还击。在嘉靖年间,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率领军民平息了长期侵扰我国沿地区的倭寇。此后,爱国军民又击退了葡萄牙殖民者对我国广东、浙江和福建沿海岛屿的进犯,而郑成功领导中国军民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更是世界反殖民主义斗争史上的壮举。
第五,在科学文化上,伴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了理学的式微与启蒙思想、实学思潮的兴起,传统诗文的衰落与小说戏曲的勃兴,使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一幅新与旧、先进与保守、新生与腐朽相博的斑斓场景。在科学技术领域,先进的科学家更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亲身参加生产实践与科学实验,对传统的科技进行总结性的研究,并注入近代化的因素,有的还吸引刚刚传入的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做出许多发明创造,写出一批饮誉世界的科学著作。十二平均律的创建、《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徐霞客游记》及《天工开物》巨著的涌现,表现当时我国的科学技术仍居于世界的前列地位。即以天文学而论,徐光启的思想方法可与同时代西方的培根、伽里略、笛卡尔并驾并驱,而比东来传教士利玛窦所掌握的托勒密—亚里士多德式的世界观更为近代化。利玛窦在同徐光启等人交谈后,即赞叹说:“他们计算日、月食的时间非常清楚准确,所用方法却与我们不同,这些人从来没有和欧洲人交往过,完全由自己的经验获得和我们相似的成就,真是一件可以惊奇的事。”(转引自《中国天文学史论集》,第6卷,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6页)
明王朝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使它的综合国力在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处于优势的地位。即使后期国势衰敝之时,其经济发展水平也较欧洲要略胜一筹。这个新旧杂陈的朝代,已经开始了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但至明末清初,明清的易代,却打断了这一历史进程。落后的满洲贵族在入主中原之后,不仅实行野蛮的军事征服和屠戮,而且将其政治上的民族压迫和歧视,经济上的农奴制、思想文化的钳制禁锢、对外关系上的闭关锁国制度和政策推向全国,导致政局的长期动荡,经济的凋敝衰弱,思想文化上的万马齐喑,外交的与世隔绝,从而使中国逐步落后于西方。
上官俣 发表于 15-2-10 02: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赞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9 00:26 , Processed in 0.08346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