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汉硕介绍及参考书分数线 一、历史传承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立于1994年1月18日,在原留学生办公室和对外汉语系的基础上组建而成。首任院长是侯维瑞教授,总支书记为陈林英同志。1996年起由吕光旦教授接任院长,杨永康同志于1997年起任总支书记。2002年改选,由徐宝妹教授任院长,总支书记为杨永康同志。2011年,张艳莉教授当选现任院长,总支书记是陶荣杰同志。20年来,历任院长为学院的发展殚精竭虑、每一位教职员工敬业爱岗,为国交学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专业建设 1993年,国家教委正式批准我校设立外国留学生四年制本科专业。1997年,首批对外汉语专业(经贸方向)的15名外国留学生完成本科学业,7人获得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两个硕士点同时获批,2002年开始招生。同年,根据学校学科发展、整体布局的需要,原学院下属的对外汉语系划归国际教育学院。2001年,在留学生汉语本科专业中新设中英方向。2007年,成功申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成为全国首批获得设立该专业学位点的24所高校之一,2008年开始招生。2009年新设留学生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本科专业,2013年首批9名学生顺利毕业,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2010年申报中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获上海市教委批准。2011年申报设立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点获批,2012年开始招生。同年经教育部高教司备案,留学生“对外汉语”专业调整为“汉语言”专业。2013年开始招收工商管理(汉语)专业本科留学生。 三、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9人,其中行政人员14人,教师35人。教授7人,副教授12人,讲师16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教师具有在国外教授汉语或进修的经历。另聘合同制教师16人,各类兼课教师100余人。 四、科研情况 在完成繁重的教学工作的同时,我院教师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科研成果。截至2013年底,全院共计出版学术著作(包括译著)共28部,辞典10种,教材及教辅用书近40余种,发表论文532篇。由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主编的对外汉语系列教材也已陆续出版。我院教师还先后承担了多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高校专项研究基金项目、校重大科研项目、以及校级各类科研、教学基金项目。 五、国际合作 学院非常重视并积极开拓与海外院校的合作和交流,积极开拓来华留学的渠道。2013年有来自世界各地96个国家和地区的4255名留学生参加长期或短期学习,包括许多国外知名大学的校际交流生。为对接国家“走出去”战略,推广中国语言文化,我校已与海外大学合作,在日本、意大利、秘鲁、匈牙利、西班牙、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7所孔子学院,我院先后派出了十多位教师赴海外孔子学院担任院长或汉语教师。 | | |
一二六零四四一二六九 2015年复试分数线:单科国家线,技术分339.2 招收:60人 上外汉硕参考书: 现代汉语——张斌《新编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王力第一、第二册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赵金铭 《跨文化交际》胡文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