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发展管理]讲义8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suhongjian 发表于 06-7-20 12:5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七专题:社会联盟范式

国家主义范式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具体研究中占据了国家和社会两端。
社会联盟范式(social coalition approach)更注重国家与社会的互动,注重分解国家和社会,它所强调的互动是国家的组成部分和社会的组成部分在不同利益的驱使下的交叉联合与斗争。

一、社会联盟范式的主要特点
社会联盟范式的核心一直是:政策依靠社会联盟推动。
第一个特点就是对国家和社会的分解。
古勒维奇 三次世界经济危机 应对政策 社会联盟的影响
Bates 国际咖啡组织 国会作为政策交锋的平台
对于社会的分解也是社会联盟范式的重要特点。
Waterbury 土耳其统治集团
社会联盟范式比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更注重利益集团的细化,对于前者来讲,不同的利益是社会联盟兴衰的基础。

第二个主要特点,即以利益为中心的研究视角。
仍然以经济利益为基础,但社会联盟范式更感兴趣的是什么样的经济利益?它怎样成为组成社会联盟的基础?它的变化又怎样使社会联盟瓦解
容克地主Vs重工业家
如果想使他们组成一个社会联盟则必须解决利益冲突的问题。
在社会联盟范式中利益集团的概念更加灵活。
第三个主要特点,即对国际政治、经济结构及历史演变等宏观变量的重视。
罗高斯基 古勒维奇 布勃特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在微观层面来寻求因果关系的机制,而社会联盟范式更重视国际、历史结构等宏观变量在解释政策形成、政治运作中的作用。
第四个主要特点是研究层次、方法的多样性。
因为多样性的问题,这个范式内的研究并没有太多共同特点。

二、困难时期的政治
彼得•古勒维奇 1986 《困难时期的政治》(Politics in hard times)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和瑞典 三个“困难时期”
中心论点就是这本书的第一句话:“政策需要政治”
“政治”指的是政治运作,更具体地说是指形成推动某种政策的社会联盟的政治运作,也就是说有了追求某种政策的利益并不一定就能形成推动这种政策的社会联盟,社会联盟的形成以及对这种政策的成功推动往往要依赖于国家、社会中的政治行为者的协商与妥协,也就是说要依赖于他们的政治运作。
无论哪种应对政策都会使一些利益集团获益、另一些蒙受损失,于是它们纷纷组织起来并与政治家联合形成社会联盟推动对自己有利的政策选择。
古勒维奇对这五个国家应对经济危机政策的讨论不仅强调社会联盟的重要性,而且也一直涉及其他动因。
社会联盟经常不是由一致利益的集团自然组成,而是需要政治运作,涉及到妥协和利益的交换,所以有的社会联盟成功,有的失败,并不能只看到结构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具体的政治运作。
古勒维奇写道:“国家自主性有一个社会基础:国家必须获得不同社会行为者的支持才能为达到具体目标而获得国家自主性。强国家是因为它的政治支持强大,……当支持消失的时候,国家的力量也就随之消失了”
像他说的那样,“政治家决策,决策需要支持,但谁的支持又通过什么体现?”这正是社会联盟范式要回答的问题。

三、贸易与联盟
罗纳德•罗高斯基 1989 《贸易与联盟》(Commerce and coalitions)
作者探讨国际贸易和国家的资源禀赋怎样影响社会联盟的形成。
资源禀赋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是:任何一种资源如果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拥有量较多,它就相对便宜,国际贸易就能使其获利,掌握这种资源的政治力量就会倾向于自由贸易;与其相反,任何一种资源如果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拥有量较少,它就相对昂贵,自由贸易就对其不利,掌握这种资源的政治力量就会倾向于贸易保护。
罗高斯基还把国家分为两类,即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它们的区别是资本相对拥有量。
当国际贸易扩张(即国际贸易相对自由)时,发达国家有三种社会联盟形成的情况。
1840年至1914年间的历史阶段是国际贸易扩张时期,不同国家因为资源禀赋不同,社会联盟的组成情况也不一样。
第一,劳力、资本丰富而土地稀缺的国家以英国、比利时、瑞士和法国的一部分为代表
第二,劳力丰富而资本、土地稀缺的国家主要存在于欧洲的不发达部分、东亚和南亚
第三,土地丰富而资本、劳力稀缺的国家主要存在于美洲和大洋洲。
第四,土地、资本丰富而劳力稀缺的国家以接近一战的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
第五,土地、劳力丰富而资本稀缺的经济主要存在于俄国、东南亚和非洲。
罗高斯基讨论的第二个时期是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国际贸易紧缩时期。
罗高斯基讨论的第三个时期是1948年后的国际贸易扩张时期。

四、比较与分析
从研究范围上看 从研究结果上看
这两本经典的最大不同是在研究方法上。
古勒维奇的著作强调政治在社会联盟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
罗高斯基的著作则更强调结构的因素
古勒维奇的著作被批评为难以找到明确的因果逻辑 。如果政治运作、经济理念、国际系统都对社会联盟的形成起作用,哪个是主要变量?政治运作是否有规律可言?
罗高斯基的著作则被批评为过于简单。
凯斯尔曼(Kesselman)在评论古勒维奇的著作时指出,它以经济利益为社会联盟形成的基础而不考虑地区、种族、宗教等因素是这个研究的一个重要缺陷
古勒维奇将社会分得更细的重要原因是每个组织、集团都可能有具体的、不同的利益,所以它们的政治倾向也各有不同。
古勒维奇和罗高斯基对国家方面的分析也很不同。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国家意愿和国家分解后各部分或不同政治家的意愿
政策总会使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人损失。
社会联盟范式告诉我们,一个政策的产生往往不是国家和社会谁能控制谁的问题,而经常是那些潜在的受益者组成横跨国家-社会的社会联盟所至。
要想认识社会联盟的形成和演变就得分解国家和社会,就得分析国际、历史结构等宏观变量的影响,就得注重利益所在和利益的变化。
利益从何而来?是个人理性的延续,还是历史、制度的选择?根据利益所做出的选择会受什么限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6 11:25 , Processed in 0.08453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