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验心理学] 被试效应与实验者效应如何控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bianbiancute 发表于 12-11-7 13:4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郭书上说被试效应和实验者效应都可以通过双盲法得以消除。
我觉得实验者效应可以通过双盲法消除,因为实验者效应指的是主试一某种方式有意无意的影响被试,是被试的反应符合主试的期望,因此采用双盲法,使实验的操作者和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的目的和内容,可以消除实验者效应。
但是呢.被试效应指的是被试自发产生的关于实验目的的主观期望,并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主观期望的方式进行反应,主要包括安慰剂效应和霍桑效应。被试的主观期望不能通过双盲法予以排除,因为这是被试自发产生的,只要被试参加实验都会产生主关预期,不管知不知道实验的内容和目的。因此,只能通过设立控制组予以平衡,那么设立控制组属于排除法,恒定法,匹配法,随机化法,抵消平衡法的哪一种呢?我觉得应该属于恒定法,但又不太确定。

沙发
 楼主| bianbiancute 发表于 12-11-9 14:25:58 | 只看该作者
霍桑效应应该如何控制呢?
板凳
fwlfred 发表于 12-11-10 19:40:0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貌似理解错了吧。
郭讲的各种办法是为了消除误差,而设立控制组是一个实验的内容之一呢,是为了与实验组产生对照从而得出某种实验处理对个体的影响。
而且这句话“被试的主观期望不能通过双盲法予以排除”也不对,盲的意思是说,不能够让被试知道实验目的是什么。当然你可能会说,那即使不知道实验目的,总会有个实验倾向吧。的确,但是众多的被试的实验倾向总不会一样吧,所以盲就可以使这个主观期望产生的误差得以平衡掉。
地板
 楼主| bianbiancute 发表于 12-11-11 18:30:48 | 只看该作者
有点懂了,但还是有点疑问,双盲法不是排除法么,怎么最后是平衡掉被试主观期望产生的误差?
已经形成的观念,很难改变,往往会钻牛角尖。
5#
fwlfred 发表于 12-11-12 20:12:04 | 只看该作者
bianbiancute 发表于 2012-11-11 18:30
有点懂了,但还是有点疑问,双盲法不是排除法么,怎么最后是平衡掉被试主观期望产生的误差?
已经形成的观 ...

举个例子吧:有这样一个实验,判断人对不同颜色的反应快慢。
出现红色按a键,出现黄色按b键。
如果一开始,主试给予被试暗示,或者被试知道,说红色出现的概率比较大,那么测出来的结果,即使两者之间根本没有任何时间上的差异,也会因为负启动效应而使结果产生差异,也就是红色的反应时间短于黄色。
那么如果用双盲法,主试给予被试暗示有一种颜色的概率较大,或者被试认为某一种颜色出现的概率较大,那么当使用的被试达到一定的数量的时候,那么这么多被试的主观期望就会基本趋于相等(也就是认为红的和黄的一样多,当然要排除一定的文化背景),那么这个时候的主观期望的误差不就平衡掉了吗
6#
 楼主| bianbiancute 发表于 12-11-13 14:42:35 | 只看该作者
这下完全懂了,谢谢。
但你所说的负起动效应在这里指的是什么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17 01:09 , Processed in 0.08329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