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讨论] 综合 习题3,好多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polly8206 发表于 09-7-29 13:5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男女同化”的人格一般被认为是一种:
A,完全人格, B,变态人格, C,双重人格,D反社会人格>

答案:A

问:男女同化是普心的概念吗?在哪一章?

2,不适合系列学习研究范例是:
A,儿童背诗 B记隹中国各省份名称 C,记电话号码 D,记数学公式

答案B

问:什么是系列学习研究?

3.通过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研究可以减小 (  ) 问题
A,要求特征 B安慰剂效应 C变更混淆  D被试从众

答案:A

问:什么是要求特征

4.实验信度的验证,包括:
A,直接验证, B,系统验证 C概念验证 D,内容验证

答案:ABC

问:实验信度的验证在哪本书上有?

5.适合自由回忆学习研究范例的例子是:
A记隹中国各省名与相应省会名 B,记忆电话号码 C,记忆外语单词 D,记忆班级同学名字

答案:D,
问:什么是自由回忆学习?

6.下列心理学陈述中,哪一个是操作性定义?
A,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
B,攻击是对另一个体的失控的敌意
C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
D以上都不是
答案:A

问:操作性定义是根据测量它的程序下定义,好像C更对。

6. (  )实验一般不考察被试的判断标准,而只测量被试的辨别能力。
A,迫选法, B,有无法,C多重决策法,D最小变化法

答案:A,
问,什么是A,迫选法, B,有无法,C多重决策法,D最小变化法??

7.以下哪种情况我们应该拒绝虚无假设?
A,已有研究证明其是错误的
B所得结果是由随机误差造成的可能性很小
C所得结果是由随机误差造成的可能性很大
D研究者确信住房变更对于改变人们的行为是无效的

答案:B
问:D才对吧?

8.在一个二因素组间设计的方差分析中,一位研究者报告A因素的主效应是F(1,54)=0.94, B因素的主效应是F(2,108)=3.14。你能由此得到什么结论?
A,B因素的主效应比A因素的主效应大, B,此研究是2*3的因素设计
C研究中有114外被试,   
D,这个结果报告一定有错误

答案:D
问:这个题是如何解答的?完全没头绪。

9.一个单项选择测验有48道题,每题有4个备选项,用A=0.05单侧检验的标准,至少答对多少题成绩显著地优于单凭猜测?
A,16、  B, 17,  C,18  D19
答案:B

问:是怎么计算 的。

10,二因素设计的方差分析中,交互作用的效应是F(2,74)=2.86,由此可知
a,研究中有78被试
B,一个因素有2个水平,另一个因素有3个水平 
C,一个因素对因变量的作用在另一因素的不同水平有变化 
D其主效应是不显著的

答案:B
问:是怎么判断的,哪本书上有?

11,一个4点的儿童,通过了5岁组的智力测验题目,其智商是:
A,80  B100  C,115  d, 125
答案:D
问:怎么计算的?

呵,好多啊,期待高手。
沙发
nvzhan 发表于 09-7-29 16:12:5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实话这个阶段不鼓励你做题。从你问的题目来看,很多基础概念都没掌握,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很不够,建议你再看几遍书
板凳
 楼主| polly8206 发表于 09-7-29 16:56:24 | 只看该作者
你说的是,

只是我把每回遇到的问题都拿出来,然后在以后看书的时候就会强化。

如果不做题,怎么知道自己哪里没掌握呢?
地板
笔为剑 发表于 09-7-29 18:38:56 | 只看该作者
当你做到一个题目的时候,你能够看出来考的是哪个知识点吗?
比如最后一个题,很简单,考的是“比率智商的计算”,那么只要去查查测量书上的智力测验那一章,看看比率智商是怎样计算的。然后你就能够做出这个题目。

第一题应该是超纲了。
5#
花开中科 发表于 09-7-29 20:0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polly8206 的帖子

polly别着急,你可以买一本郭秀艳的实验心理学。你问的实验题那上面都有。先把书看一遍,脑海里有印象了,再做题。做题一般都是用来强化知识点的,不用着急做题。首先脑子里要有知识点才能做题,不然会很浪费时间,也很打击自信。
等你看完书再回过头看这些题目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和现在做题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6#
sailluotuo 发表于 09-7-29 22:38:13 | 只看该作者
话说这样做题的反馈方法不好...

个人觉得进行第二阶段的后期才开始做题比较好..(例如第一阶段把书全过一边,第二阶段做笔记,开始记忆,做题反馈....三阶段..四阶段)

话说笔版提到的最后一题,智商计算..

(智龄/实际年龄)*100

这个是很基本的问题,普心和测量都有....

还有第10题,双因素方差分析  Df分别=k-1 ; l-1 ; (k-1)(l-1);N-kl;N-1 。F(2,74)  对应(k-1)(l-1)=2,N-kl=74

楼主还是慢慢来...

[ 本帖最后由 sailluotuo 于 2009-7-29 22:51 编辑 ]
7#
nvzhan 发表于 09-7-29 23:48: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ailluotuo 于 2009-7-29 22:38 发表
话说这样做题的反馈方法不好...

个人觉得进行第二阶段的后期才开始做题比较好..(例如第一阶段把书全过一边,第二阶段做笔记,开始记忆,做题反馈....三阶段..四阶段)

话说笔版提到的最后一题,智商计算..

...



第十题你是不是没有考虑不同的实验设计对应的残差自由度不一样。。。。
8#
 楼主| polly8206 发表于 09-7-30 08:29:28 | 只看该作者
Ok. Thanks for all your suggestions. I will knock them down one after one.
9#
 楼主| polly8206 发表于 09-7-30 17:07:33 | 只看该作者
在大家的帮忙下,刚刚把答案做出来了,贴上来,如果有人和我一样是菜鸟,就可以帮忙了。呵

2,不适合系列学习研究范例是:
A,儿童背诗 B记隹中国各省份名称 C,记电话号码 D,记数学公式

答案B

问:什么是系列学习研究?:一直背,直到背下来

3.通过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研究可以减小 (  ) 问题
A,要求特征 B安慰剂效应 C变更混淆  D被试从众

答案:A

问:什么是要求特征
要求特征:在心理学实验中,被试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总是以某种动机、态度来对待实验的,因而实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被试对实验的态度。那么很有可能,被试会自发地对实验者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我们把这种称为要求特征(demand characteristics)。
要求特征是一个潜在的、强有力的、也是社会科学所独有的偏差来源,与被试及他们对实验的设想有关。
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和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4.实验信度的验证,包括:
A,直接验证, B,系统验证 C概念验证 D,内容验证

答案:ABC

问:实验信度的验证在哪本书上有?
郭的书上有

5.适合自由回忆学习研究范例的例子是:
A记隹中国各省名与相应省会名 B,记忆电话号码 C,记忆外语单词 D,记忆班级同学名字

答案:D,
问:什么是自由回忆学习?
对所回忆的资料在顺序上不加限制

6.下列心理学陈述中,哪一个是操作性定义?
A,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
B,攻击是对另一个体的失控的敌意
C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
D以上都不是
答案:A

问:操作性定义是根据测量它的程序下定义,好像C更对。
操作定义:一个概念应由测定它的程序来定义
EG:绝对阈限的操作定义:有50%的实验次数能够引起积极反应的刺激的值。


6. (  )实验一般不考察被试的判断标准,而只测量被试的辨别能力。
A,迫选法, B,有无法,C多重决策法,D最小变化法

答案:A,
(1)有无法
当主试呈现刺激之后,让被试判定所呈现的刺激中有无信号,并给与口头报告。

(2)评价法
也较多重决策法,呈现刺激的方式同有无法一样,要求被试根据自信度给出更细腻划分的有无的等级评价,得出的评价将是一个从有到无的连续体。

(3)迫选法
被试进行判断之前,信号和噪音都呈现数次,让被试再对它们进行判断。一般多用二项迫选法,即呈现一次噪音一次信号。


7.以下哪种情况我们应该拒绝虚无假设?
A,已有研究证明其是错误的
B所得结果是由随机误差造成的可能性很小
C所得结果是由随机误差造成的可能性很大
D研究者确信住房变更对于改变人们的行为是无效的

答案:B
问:D才对吧?

因为假设不成立,所以是错的,D

8.在一个二因素组间设计的方差分析中,一位研究者报告A因素的主效应是F(1,54)=0.94, B因素的主效应是F(2,108)=3.14。你能由此得到什么结论?
A,B因素的主效应比A因素的主效应大, B,此研究是2*3的因素设计
C研究中有114外被试,   
D,这个结果报告一定有错误

答案:D
问:这个题是如何解答的?完全没头绪。
应该是因为残差的人数不一样,而判断出来的。

9.一个单项选择测验有48道题,每题有4个备选项,用A=0.05单侧检验的标准,至少答对多少题成绩显著地优于单凭猜测?
A,16、  B, 17,  C,18  D19
答案:B

问:是怎么计算 的。
U=NP=48*0.25=12
Q=SQUR-NPQ=48*0.25*0.75==3
=u+1.645q=12+1.645*3=12+4.9=17

10,二因素设计的方差分析中,交互作用的效应是F(2,74)=2.86,由此可知
a,研究中有78被试
B,一个因素有2个水平,另一个因素有3个水平 
C,一个因素对因变量的作用在另一因素的不同水平有变化 
D其主效应是不显著的

答案:B
问:是怎么判断的,哪本书上有?
误差DF=(N-1)(pq-1)=74
AB交互的DF=(q-1)(q-1)=2
(2-1)(3-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13 17:46 , Processed in 0.08568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