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验心理学] 本周题目,欢迎大家踊跃回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ayman 发表于 08-11-5 19:3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前面两张图,请说明作者是如何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请说明实验的流程及可能的结果。
不要求写很多,只要能看懂写什么就可以了。
(作者认为由注意导致的加工提高是基于环境中的物体而不是基于物体的位置)
(这张图是作者的实验)
如果第三张也能证明作者的观点,那实验流程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 本帖最后由 layman 于 2008-11-5 19:55 编辑 ]
答案http://bbs.freekaoyan.com/read.php?tid-333110-fpage-38.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沙发
vanny 发表于 08-11-5 19:56:22 | 只看该作者
新官上任就这么难么????

实验假设是:注意取决于物体本身,而不是物体的位置
自变量:实验者选取的队列中的三个不同位置的物体
因变量:被试对ABC三个位置出现的物体反应时
控制变量:ABC三个物体应该一样,没有新颖与否的差异,如果A是帅哥,B是美女,C是小孩,我的反应时肯定不一样,所以三胞胎帅哥最好——也不行,三个木块吧     
被试选择:没有特别要求,视力智力正常的被试30名
实验方法:组内设计,测每名被试对ABC的反应时
材料顺序:组内、反应时、设计练习和顺序,可以采用对每名被试随机安排顺序的方式(拉丁方也可以,比较麻烦,而且不用分析顺序效应)
结果预测:被试对ABC三个位置出现的物体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三组方差分析

下面第三个图是说如果不采用实验者所用的开放队列里的位置,采用封闭框架里的位置(比如说迷宫中给的位置,图中给的就是个封闭环境,就跟几间屋子,几个实验材料人站在几个方向的角落里似的)同样可以证明这个假设,其实和上面没什么区别,只是位置的大环境不同。



另想法:如果婴儿来做这个实验呢,不知道是不是对ABC三个位置的东西盯着的时间没有显著差异

[ 本帖最后由 vanny 于 2008-11-5 20:16 编辑 ]
板凳
yilingsp 发表于 08-11-5 20:25:42 | 只看该作者
实验流程:
1呈现2个条状长方形。
2在右边长方形右上角呈现提示线索
3目标刺激在abc三个位置随机出现。
被试在目标刺激出现后,立即按键反应,记录反映时

结果,abc三点反映时平均值,Ta<Tb<Tc。如果是基于位置的,由于ac点更靠近线索出现的位置,Tc应该小于Tb,但是结果却是Tb小于Tc只能说明加强的是物体,就是右边那个长方形。

第三幅图没看懂。
地板
mini0112 发表于 08-11-5 21:00:52 | 只看该作者
实验目的:验证对物体的注意取决于物体本身,而不是物体的位置
实验材料:两个长方体(作为物体),长方体内的字母作为确定注意的位置的根据(标记)
自变量:标记字母呈现的位置(有线索物体闪烁端,有线索物体非闪烁端,非线索物体闪烁端)
因变量:闪烁位置确定的情况下,来研究人们识别自变量的三种情况的反应时
实验器材:计算机(编好程#·¥#%·)
实验过程:呈现线索-去掉线索-呈现某个标记字母(随机)-人以按键方式做出识别-记录反应时
实验结果:Ta<Tb<Tc(据平均值计算)
结论:人们对有线索物体闪烁端(A)的识别最快,其次为有线索物体非闪烁端(B),最次为非线索物体闪烁端(C)
结果讨论:人们对有线索物体闪烁端(A)的识别最快也许也可以用注意是基于物体位置选择,但闪烁端到B与C的距离相等(图不规范),且结果仍为B的反应时小于C,这说明,人对物体的选择是基于闪烁集中了人对线索物体的注意力,故注意的选择是基于物体的。

第三幅图再想想。。

[ 本帖最后由 mini0112 于 2008-11-5 21:04 编辑 ]
5#
喝酒不吃菜 发表于 08-11-6 12:57:31 | 只看该作者
猜谜吗?cue是个什么?我猜它改变了location实际的environment,也就是说environment里可能要包括location这个元素,所以可能是两个自变量吧。
我从来不看实验心理学后半部分,瞎写一通。
A的对角线位置——假定是D位置——为什么不呈现刺激,这个问题比较麻烦了,我不确定刺激呈现方式和实验的真实场景设计理解上是否除了偏差,如果直观的想两个棒状物立在地上,那是否设计者有种假定,如果D处也呈现刺激,反应时会倾向于接近于A——因为被试先验的认为二物对称,即AD都会因“注意导致加工提高”。这是比较图像化的揣测。
如果联系到所呈现刺激上,那可能存在另一情况,假设呈现ABC或者任意连续而接近的序列如1、2、3、4,那去掉D位置大概是基于这种假定——只有ABC三点,不会因为刺激呈现位置引起更复杂的加工,从而避免了污染因变量。如是ABCD四点,比方说先在D位置呈现1,然后在A位置呈现2,在B呈现4,C呈现3.心理过程明显不同于ABC三点的1、2、3任意呈现——三点任意呈现没有什么影响。3点也是闭合的。
图2的实验结果是有明显差异的。
图3的实验结果,BC位置无明显差异。BC与A有差异。与2相比,BC与A差异有减小的趋势。
雷曼,放出更多条件这题才能继续做。。。
6#
喝酒不吃菜 发表于 08-11-6 13:08:17 | 只看该作者
差异可能还和上下、左右眼动速度差异有关,也与被试眼睛起始位置有关——按设计,应该是在A点。那D点就与控制变量有关了,唉,这个题越来越纠结了,我不做了。
7#
yilingsp 发表于 08-11-7 15:08:28 | 只看该作者
我好像明白第三幅图是啥意思了。
第三幅图是实验2
流程跟前面的唯一区别就是呈现的不是2个长方形,而是第三幅图那样,在两个长方形上再加上一个横着的长方形。
还是先呈现图3,然后在a处给出cue线索,一段时间后隐去cue,然后再abc三个位置随机出现目标刺激,要求被试一看到目标刺激,就做出反应,测量反应时。

结果可能是Ta<Tc<Tb。

这个结论要跟实验1结合来看。由于增加了一个横着的长方形,本来属于同一物体上的ab两处现在可以看作处于2个独立物体(object)之上。此时bc都是相对于a来说不同的物体,两者的反应时应该慢于给了提示线索的a,同时由于c的位置效应,c更靠近a,c的反应时应该短于b的反应时。与实验1的结果相反。从而进一步证实,注意加深的是环境中的物体,而不是位置。 但是位置也是起一定作用的。不然实验2中bc2处的反应时应该无差别。实验1中ab两处的反应时也应该没有差别。

新官上任的题目果然费脑子啊~~~~

不过更加期待以后的习题版啦~[s:9]
8#
喝酒不吃菜 发表于 08-11-8 01:13:46 | 只看该作者
30分。。。抽死雷曼~!



噢,流程、自变量。。。我没答题等于,忘了,光瞎想了,那其实30分给的偏高。。。认了,睡觉。

[ 本帖最后由 喝酒不吃菜 于 2008-11-8 01:17 编辑 ]
9#
oceanpsy 发表于 11-11-14 22:05:34 | 只看该作者
用E-prime做,呵呵~
10#
霓筠綵 发表于 11-11-21 16:47:1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实验跟返回抑制的范式好像,返回抑制一个基于客体的,一个是基于位置的。不同的是这里讨论的是注意的异化作用。
实验假设:验证基于客体的注意能提高加工速度,而基于位置的注意则不一定。
实验材料: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和一个注视点
实验仪器:Eprime2.0
实验设计:本实验为2*3的组内设计。自变量一为提示类型(有效、无效、中性),自变量二为目标刺激出现的位置(A/B/C),因变量为反应时,由于本实验中正确率很好,所以不记录错误率。为防止被试猜测、期待、疲劳等额外因素,提示线索、目标刺激均随机呈现。ABC三个位置保持恒定。
实验过程:首先让被试熟悉目标客体,练习几次,使反应时稳定,然后进入正式实验。每个trail中呈现线索——撤销线索——呈现目标刺激。要求被试对目标刺激进行反应。
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在有效提示的情况下,tA<tB<tC。B、C和A的距离相同,可视为处于同一位置,如这两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那么可以说注意的增强作用是基于空间位置的,而A、B位于同一客体上,A的位置正好是线索出现的位置,所以反应时最短,如tB显著低于tC,那么可以所注意的增强作用是基于客体本身。
结论:实验结果证明了假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15 08:09 , Processed in 0.08994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