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考古学试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zhuzierzisile 发表于 07-4-13 20:5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西北大学2000至2001学年第一学期科技考古试题
一、简答题
1        从考古学的整个工作系统看现代科学应用范围。
田野发掘过程:红外遥感勘探、钻探。
文物修复过程:应用粘接,修补,加固等稳定性处理从而派生出修复学、保护学。
在文物分析与研究方面,应用了年代测定技术,文物分析,鉴定技术,提供了传统考古学无法得到的信息。
2        简述C14与热释光的测量原理、采样要求。
C14测量原理:    宇宙射线中的中子流与地球大气层中的14N发生核反应,产生14C。它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在大气中。活着的生物直接或间接与二氧化碳发生交换,直到生物体死亡为止,14C含量按其半衰期进行减少,我们可以利用14C的减少量来计算生物死亡的年代。要求出土时最好保证样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交换,以保证样品中的原始浓度。木炭50克,木头100克,种子100克,毛发100克,骨头1000克玻璃瓶干燥保存,准确秤量,编号。
热释光测量原理:  含有二氧化硅类晶体的陶器,瓷器在烧制过程中,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出现荧光现象,器物内储存的能量一次性的释放完毕。器物烧成后,继续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从新积累能量。依据积累能量的多少以及现有的能量,可以计算出最后一次高温的年代。要求样品周围的环境中的辐射现象没有异常。样品中含有二氧化硅样品周围温度不能长期处于较高值,不能与地下水或溶有二氧化碳的液体接触。
3        怎样看待传统断代方法与现代测年技术的关系
现代测年技术是传统侧年技术的延伸,是对传统考古学的精细化工。
传统考古学主要是利用地层学了解文物的相对年代,利用类型学的研究,依据铭文记载的年代,器型进行排队比较,从而可以了解器物的发展序列,确定其年代。利用现代科技断代技术,可以测得文物存在年代得绝对年代,是对传统测年技术得一种鉴定,补充和细化。
5        现代文物分析技术与传统文物研究的信息来源有何不同。
现代分析技术文物信息得来源广泛,包括文物得各个方面,包括化学组成,文物的病变分析等微观分析,它不要求文物的完整性,也不需要有文物的产地和出土地层。
传统文物研究信息则需要文物的地层、发掘地、文物的完整性。需要的是文物的宏观信息。
6        谈谈遥感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遥感技术是在高空或利用传感接收物体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能够识别的图象或电子计算机用的记录磁带,揭示被测物体的性质、形状和变化动态。是建立在遗址、电磁波谱和影象特征三者的关系。
优势:可以不通过考古发掘,钻探,全面的了解遗址的分布范围,状况。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
局限性:我国幅员广阔,加之经历了多次的土地平整,使得地表特征不为明显,给遥感带来一定的难度。
7        试论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文物研究方面的应用范围。请举例说明。
形像分析:为文物研究提供了肉眼无法识别的形状和图像,包括X—射线照相技术,红外线照相,紫外线观察法。
应用:可以了解覆盖锈层青铜器锈下的花纹和铭文。
成分分析:包括湿法分析,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中子活化、X—荧光,质谱分析等,可对文物进行微观或无损分析。
应用:中子活化可以研究古代铜镜的制造工艺。是一次烧造还是多次分别浇造。
表面分析技术:包括表面成分分析和表面微观结构分析:如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子探针。
应用:可判别文物的真伪,青铜文物锈蚀产物的分层结构等。
结构分析技术:鉴定物质的分子结构。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质谱分析。
应用:可以测定壁画中有机颜料的成分。
二、论述题
   从考古学自身的发展简史谈引入现代科学技术的意义。
    考古学从地质学和生物学中分别引进了地层学和类型学,从而为近代考古学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现代科技的引入,解决了很多利用考古学的方法和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对于史前时期的文物,利用现代技术测年,可以解决无叠压关系遗址的早晚问题。从而使得年代更加准确。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减少考古发掘的盲目性。各种现代技术的引入,使得考古工作者获得传统考古学无法获得的信息和资料,是对传统考古学的补充和扩展。


西北大学 2002至2003学年第一学期科技考古试题
一、        论述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考古学结合的相互作用与意义(35分)
传统考古学指建立在类型学、地层学得基础之上以复原重建人类古代历史寻求其间得发展规律得一门历史科学,它的诞生和不断发展,科学化、系统化都从近代科学中获得了理论、技术上的支持,因此,它与科学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绝非一个孤立封闭的学术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吸收融合新的技术,取得新一步的发展。现代技术渗透于考古学中的各个方面,大大完善了传统考古学的理论体系,使得传统考古学正向现代考古学过渡。年代测定、计算机技术、文物保护为考古学带来的不仅是信息的膨胀,而且是基础理论的转移。推动考古学发展的动力为现代科学技术。
二、        论述传统考古断代方法与现代测年技术之间的个性与相互联系(10分)
1.        现代测年技术是传统侧年技术的延伸,是对传统考古学的精细化工。
2.        传统考古学主要是利用地层学了解文物的相对年代,利用类型学的研究,依据铭文记载的年代,器型进行排队比较,从而可以了解器物的发展序列,确定其年代。利用现代科技断代技术,可以测得文物存在年代得绝对年代,是对传统测年技术得一种鉴定,补充和细化。可以解决传统测年技术中无法解决的问题。两者是互相补充,互相验证。
三、        如果你是当年的半坡田野考古队长,你将如何利用今天的技术了给半坡遗址断代?(具体分析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20分)
i.        利用14C对遗址进行测年研究。要求出土时最好保证样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进行交换,以保证样品中的原始浓度。木炭50克,木头100克,种子100克,毛发100克,骨头1000克玻璃瓶干燥保存,准确秤量,编号。
ii.        利用热释光分析。要求样品周围的环境中的辐射现象没有异常。样品中含有二氧化硅样品周围温度不能长期处于较高值,不能与地下水或溶有二氧化碳的液体接触。
四、        某考古工地出一件锈蚀严重、密闭的铁质舍利棺,你作为工地唯一了解科技考古的工作者,请建议一下,我们将怎样开展下一步工作。(20分)
1.        清理出土现场,录象照相;强制性干燥,干燥保存;
2.        利用形、像分析的仪器如X—射线照相技术,红外线照相,紫外线观察法等,对文物进行照相,了解密封铁盒内是否有其他文物,在能确定棺内情况下开棺;用棉、纸等材料包好,衬垫严实,妥善运回室内,在作进一步除锈封护处理。
五、        某天阳光强烈,中午干燥而田野工作任务紧,在划标地层关系,你有什么好办法?(15分)
1.        使用喷雾器,将地层喷湿后划分地层。
2.        利用土壤电阻法依据电阻的变化来划分地层。
3.        利用饱和磁力仪。
   


现代科技在考古学中的应用2003-2003
一、        简答题:
1.        简述考古学的定义与实际考古学工作的各个环境,谈谈现代科学技术在这些环节所应用的情况。
考古学即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科学
田野发掘过程:红外遥感勘探、钻探。
文物修复过程:应用粘接,修补,加固等稳定性处理从而派生出修复学、保护学。
在文物分析与研究方面,应用了年代测定技术,文物分析,鉴定技术,提供了传统考古学无法得到的信息。
2.        简述碳十四测年方法的测年原理以及采样要求。
宇宙射线中的中子流与地球大气层中的14N发生核反应,产生14C。它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在大气中。活着的生物直接或间接与二氧化碳发生交换,直到生物体死亡为止,14C含量按其半衰期进行减少,我们可以利用14C的减少量来计算生物死亡的年代。要求出土时最好保证样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交换,以保证样品中的原始浓度。木炭50克,木头100克,种子100克,毛发100克,骨头1000克玻璃瓶干燥保存,准确秤量,编号。
热释光:含有二氧化硅类晶体的陶器,瓷器在烧制过程中,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出现荧光现象,器物内储存的能量一次性的释放完毕。器物烧成后,继续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从新积累能量。依据积累能量的多少以及现有的能量,可以计算出最后一次高温的年代。要求样品周围的环境中的辐射现象没有异常。样品中含有二氧化硅样品周围温度不能长期处于较高值,不能与地下水或溶有二氧化碳的液体接触。
3.        比较考古学中传统的断代方法与现代测年技术的优缺点
现代测年技术是传统侧年技术的延伸,是对传统考古学的精细化工。
传统考古学主要是利用地层学了解文物的相对年代,利用类型学的研究,依据铭文记载的年代,器型进行排队比较,从而可以了解器物的发展序列,确定其年代。利用现代科技断代技术,可以测得文物存在年代得绝对年代,是对传统测年技术得一种鉴定,补充和细化。
4.        试分析现代文物分析技术与传统文物研究方面有什么不同?而者应该怎样配合?
现代分析技术文物信息得来源广泛,包括文物得各个方面,包括化学组成,文物的病变分析等微观分析,它不要求文物的完整性,也不需要有文物的产地和出土地层。
传统文物研究信息则需要文物的地层、发掘地、文物的完整性。需要的是文物的宏观信息。
相互依赖相互验证
5.        简单总结在田野考古中应用的各项遥感技术所依靠的基本原理。
地面文物勘探主要史依据航拍资料中田野与农作物植被的形态、地表土层颜色的层次,明暗,地形的凹凸等微弱差别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图象处理进行判别。
植被形态与遗址的关系古城墙农作物早熟,色浅,古代沟渠农作物晚熟,色深。地面土色与遗址的关系。杂质多,风沙、尘土有机物使得土色不同。地形凹凸:坟墓,城墙断垣,立体造型,土色不同。
地球卫星全天候遥感技术。利用红外摄影分辨遗迹。
二、        综述题:
从考古学自身的发展史谈现代科学技术引入所引起到的作用。
考古学从地质学和生物学中分别引进了地层学和类型学,从而为近代考古学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现代科技的引入,解决了很多利用考古学的方法和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对于史前时期的文物,利用现代技术测年,可以解决无叠压关系遗址的早晚问题。从而使得年代更加准确。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减少考古发掘的盲目性。各种现代技术的引入,使得考古工作者获得传统考古学无法获得的信息和资料,是对传统考古学的补充和扩展。




2003-2004学年 科技考古学概论
考试试卷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项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原始瓷器:
陶器与瓷器的过渡形式;有陶胎施釉或瓷胎不施釉两种方式。如低温釉陶、三彩、白陶等等。                 
2、        青铜“粉状锈”:
亮绿色呈粉状,主要成分:碱式氯化铜。在潮湿含氯环境中生成,对青铜腐蚀严重。
3、        丝绸的点滴试验:
丝绸在清洗之前,用清洗剂对不明显地方做染料的耐清洗试验。如果有流淌现象,就不能采用该实验清洗剂进行清洗。           
4、        光化学烟雾:
是一种强氧化性的混合物,它是由汽车排出的尾气,在强烈的阳光辐射下发生光化学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浅蓝色烟雾;这种光化学氧化剂的主要成分是臭氧、有机醛类和过氧化乙酰硝酸酯的复合物。
5、 “皮纸” :
起源于唐代,利用树皮等一些粗纤维为原料而制造的手工纸, 一般质的较粗,色发黄。
6、  木材纤维饱和点:
水分在木材中是以两种情况存在的。一是自由水;再就是吸着水。当自由水蒸发完毕,而吸着水呈饱和状态时,木材的含水量称木材的纤维饱和点。这一点上木材的含水量平均在30%左右
7、  鎏金银器 :
将金粉与水印混合在一起拌成金汞泥,涂抹在银器表面需要装饰的部位,汞加热蒸发以后,便得到鎏金银器。
8、  “黑漆古”铜器:
青铜器表面锈蚀的一种形式,黑色锈蚀主要为高价态氧化物,光亮如漆,俗称“黑漆古”。在埋藏环境中腐殖酸与铜器长期反应也会形成黑色氧化膜。
9、夹纻胎漆器:
    在需要造型外粘贴苎麻,在麻层外涂漆多层,形成漆器。除去内胎,便形成质轻的夹贮胎漆器。
10、纺织品夹缬与绞缬
    夹缬与绞缬都是纺织品的印染方式,夹缬,是一种直接印花法,用两枚镂花版模将待染的素帛夹紧再施色,所以染成后花纹左右对称。绞缬,最适于染制简单的点花或条纹,将待染的织物按着需要的花纹,纵横有序地撮缬起若干处,用线缚紧;浸染后,将线拆去,缚结之处就呈现出着色不充分的花纹。
二、简答题(本项每小题5分,共40分)
1、        简述在长沙汉墓考古发掘现场,丝绸和木质文物出土时将会发生的问题。
湖北长沙地区的地下水位较高,所以一般从墓葬中出土的丝绸、木质文物都浸泡在水中,呈饱水状态。出土后,气候相对地下比较干燥,温度较高,容易使它们脱水变形、起翘、开裂、及糟朽。

2、        描述单根棉、麻、丝、毛纤维的外观特征及简易的鉴别方法。
丝纤维的结构平整光滑的线条,在显微镜下观察,横截面是中间没有空隙的密致的圆片,这是家蚕的特征,若截面程多角形,则是野蚕的特有标志。
毛纤维的内部有细管的圆柱筒体,在圆柱筒体外部长满鳞片,这些鳞片紧密的互相衔接,使得毛纤维可以弯曲,具有弹性。
麻纤维内部有细管,纤维上折纹其切片是多角形。
棉纤维呈扁带形管状结构,截面是不规则腰圆形,纤维细长。
鉴别方法:  1、通过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
          2、火烧,棉、麻会瞬间燃烧,灰为絮状;丝:先卷曲,后烧熔,最后才燃烧,灰为黑色的小球,易碾碎;毛:先卷曲,后烧熔,最后才燃烧,灰为黑色的小球,较硬,不易碾碎、

3、        描述西安唐代大铁佛出土时表面的锈层结构,简要设计其保护方案。
表层为质地较为酥松的红褐色锈层,主要成分是氧化亚铁和三氧化二铁;
里层为较为致密的铁的三价氧化物;
保护方案:1、进行强制性干燥
          2、去处土锈及其表面的浮锈
          3、加固,加固剂可选用磷酸
          4、封护,可选用性能较好的有机硅类

4、        陶器表面沉积膜的去除方法中,哪几个符合“保持原貌”要求?
机械法:用适当的试剂先进行软化,然后用适宜的工具剔除。容易对文物表面造成损伤。
纸浆糊敷络合法:将纸浆浸泡于适当的络合剂中,糊敷于陶器表面的沉积膜上,当纸浆干透后可以继续加入络合剂。反复2-3次,去处纸浆后,用去离子水清洗。不会对文物造成机械性的损伤,而且清理的较为干净。此方法更符合“保持原貌”的修复要求。

5、        画出石窟围岩裂隙加固工程中的灌浆加固工艺流程图。
表面清洗——去处可溶性盐——选择适当的灌浆材料——检查密封区域的密封性——在裂隙处打入锚干——灌浆——表面处理

6、        某博物馆准备陈列从唐代墓葬揭取的壁画,请设计一种合理的、实用的照明方案。
红外感温系统。
要求照度低于50LX的防紫外线光源。
柜外采光系统。


7、        在文物保护中,如何利用文物害虫的器官构造、生理功能与生活习性进行害虫防治?
化学杀虫剂一般有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它们是根据文物害虫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传导系统与表皮层里等生理结构进行杀虫的。
胃毒剂:利用昆虫的进食与消化系统的蛋白酶中毒进行杀虫;
触杀剂:利用破坏昆虫的表皮护蜡层,改变昆虫对体液的控制而失水死亡。
          熏蒸剂:利用昆虫呼吸系统在缺氧状态下,打开气门进行大气量呼吸,送入有毒气体导致昆虫快速死亡。
8、        简述骨和象牙在组成与结构上的异同点。
象牙的组成:由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组成,无机物质大都是磷酸钙和一些碳酸盐及氟化物。有机物质是骨蛋白和油脂类物质。
象牙的结构:结构比较致密,中心有一系列向四面辐射的条纹,并且互相交错,形成扁豆状格子网络纹理。
骨质的组成有碳酸盐和骨蛋白,结构比象牙较疏松,纵向排列纤维。
三、综述题(本项共30分)
1、        在文物修复的实践操作中,如何遵循 “修旧如旧” 的原则。

首先要保持文物原来的造型、原来的结构方法、原来的构件的制作工艺,以及在长期的埋藏过程中所保存的历史信息,如生成的各种红斑绿锈。
其次在保证起坚固以外还要保证他们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对它的高龄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感觉,这种感觉的来源,除了从结构特征分析取得以外,其颜色、光泽更是不可忽视的来源。
最后要保留各个时期人修复或保存所留下的的痕迹,为研究它的历史及对它的原状,都是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处理好保和用的关系,解决好保持原状和新用途的矛盾;长期保存和近期使用的矛盾。在保证文物古迹不受损坏的条件下积极发挥它各方面的作用。

2、设计一个试验方案,对比两种不同纸张的耐老化性能。
1、选择试验样品,并标号;样品大小分为两类:1、5×5厘米;1、2×20;厘米的长条
2、测量5×5纸张样品的白度,以及2×20条状样品的耐折度,多次测量取均取平均值。
3、将样品放入酸性条件的老化箱内进行老化,一周
4、将样品放在紫外光下进行照射老化,一周
5、将老化后的样品进行色度及耐折度的测量,结果与试验前的数据进行比较,判定其老化的程度



2004-2005学年科技考古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一、简答题:(本题共70分)
1、        从考古学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谈现代科学技术在这些环节中所应用的情况。
1)田野勘探和发掘过程:红外遥感勘探、钻探。
2)遗迹遗物的整理和修复过程:应用粘接,修补,加固等稳定性处理从而生出修复学、保护学。
3)在文物分析与研究方面,提取信息方面:应用年代测定技术,文物分析,鉴定技术,为传统考古学提供信息。
2、         简单总结在田野考古中应用的各项遥感技术所依靠的基本原理。
遥感考古就是将遥感技术用于考古研究中,即就是运用遥感技术,获取遗迹或现象的电磁波或超声波信息,并运用光学或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对这些信息进行滤波、分类、边缘增强、反差变换、特征提取或假彩色合成等处理,再根据影像的色调、纹理、图案及其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类、识别和解译,确定遗迹或现象的位置、分布、构成与形状诸方面特征,还能进行文化资源追踪、考古测量、古地形地貌与古城址复原等工作。遥感考古的工作原理建立在遗迹或现象的物理属性上、电磁波波谱特征、影像特征三者的特有关系之上。人类遗迹、遗物的形成与周围的环境有别,各自具有的电磁波辐射的情况也就不同,造成不同的电磁波波谱特征,各种地物的电磁波波谱在时空范围内形成一定的分布,反映在遥感影像上的不同色调及其组成的各种图案和时空变化范围。
3、        考古现场如何做好文物保护?
   在考古现场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文物做简单而必要的稳定性处理。其二。对考古现场进行环境控制。
1)对文物做简单而必要的稳定性处理:
    有机质类文物: 出土时容易出现糟朽、长霉、脱水。考古现场出土的有机质文物在采集提取之前,也要及时做好微生物防疫处理,通常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定时喷洒含有一定杀菌灭生作用的消毒剂。对于容易脱水的文物可以采取定时喷洒含有杀菌功能和脱水定形作用试剂的水溶液,来补充文物的水分含量;也可以针对出土的木质文物制作特殊的小环境,控制湿度,防光。对于糟朽的文物,如果出现纺织品文物出土时,应及时想办法整体转移到室内,在避光、低温的环境中进行揭取。避光是因为纺织品中的丝纤维对紫外线很敏感,会发生光氧化降解,使之断裂。织物上的染料也会加速氧化褪色。低温则是为防止织物出土后发生霉变。出土时漂浮在水中的织物,一般可用纱网托捞起取,放室内避光缓慢干燥。
皮革类文物:应当尽快起取并密封、避光保存,或用甘油、液蜡等适合材料将它们封护起来。
象牙:一般可采取连周围的土一起提取的方法,也可采用加固取回,再清理修复。 对于在考古中发掘出极脆弱骨质文物,为避免搬动过程中发生意外,应立即进行现场加固。若骨质尚干燥时,可用 5 %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溶液涂刷或喷雾,进行渗透加固。若骨质比较潮湿,可用浓度尽量稀的聚醋酸乙稀酯乳液或丙烯酸酯乳液渗透加固。
彩陶器物:要保持湿度,在无水酒精具有的松动土壤的作用下,用竹签小心剥离彩绘层上面的泥土
铁器:在发掘现场铁器应该及时提取,并迅速进行干燥处理,防入密封带有干燥剂的容器中。
2)现场的环境控制:
我们应该从出土文物含水率的保持、空气环境温湿度的控制、微生物的防疫、灰尘与有害性气体的预防等几个方面入手,做好考古现场环境控制工作。
4、描述三种你认为很有启发性的测年技术的原理,它们有没有共同点?

1)碳十四测年法 :又称放射性碳素断代法 (Radiocarbon dating) ,一般写作 14 C 。
宇宙射线同地球大气发生作用产生了中子,当热中子击中 14 N 发生核反应并与氧作用便产生了地球上的 14 C 。在大气环境中新生 14 C 很快与氧结合成含 14 C 的 14 CO 2 ,并与原来大气中 CO 2 混合,参加自然界碳的交换循环,所有生物都含有 14 C ,且 14 C 又不断地衰变成 14 N 。由于循环作用,所有的有机体都会通过新陈代谢使其体内的 14 C 浓度与大气中 14 C 的浓度保持动态平衡。一旦生物体死亡,其放射性碳物质与周围环境中的交换就会停止,且其中的 14 C 含量就按照放射性衰变规律逐渐减少,经过 5730 年减少为原来的一半;衰变过程中放射出β粒子( 14 C → 14 N+ β)。因此,可以计算出生物与大气停止交换的年代。
2)热释光( Thermoluminescence ,简称 TL )是一种物理现象。它是晶体受到辐射作用后积蓄起来的能量在加热过程中重新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结果。
陶器的原料中一般都含有微量的放射性物质,它们会发射出α、β射线并轰击陶土中的石英结晶,使其电子被无规则地游离到陶土的晶格结构中。当陶土被加热到 380 ℃以上时,那些游离出来的石英结晶电子会重归原位并发光(即释放原来贮藏的热释光)。释放完后,陶器晶体继续接受、贮藏大小恒定的固定辐射能,这些辐射能是陶器烧成后开始增加的,可以作为陶器年龄的标志,换句话说,热释光测定的是样品最近一次受热事件以来所经历的时间。通过测定陶瓷器烧成以后的发光量和放射性物质含量,就可以计算出陶瓷器被烧成的年代。
3)古地磁断代,包括考古地磁断代( Archaeomagnetic dating )和地层沉积磁性断代 (Paleomagnetic dating) 两种方法。前者是利用某些古物的热剩磁性进行断代,主要用于陶窑、烧炉、灶、砖瓦、陶瓷器的年代测定;后者利用地层沉积磁性随地磁极性倒转而倒转的现象测年,多用于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的断代。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利用各种能量在遗迹遗物中的积蓄,来测定年代。
5、        分析现代文物分析技术与传统文物研究在信息来源方面有什么不同?两者应该怎样配合?
现代分析技术文物信息得来源广泛,包括文物得各个方面,包括化学组成,文物的病变分析等微观分析,它不要求文物的完整性。
传统文物研究信息则需要文物的地层、发掘地、文物的完整性。需要的是文物的宏观信息。
总之,相互依赖相互验证。

二、综述题:(本题30分)
从考古学自身的发展史谈现代科学技术引入所起到的作用。
考古学从地质学和生物学中分别引进了地层学和类型学,从而为近代考古学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现代科技的引入,解决了很多利用考古学的方法和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对于史前时期的文物,利用现代技术测年,可以解决无叠压关系遗址的早晚问题。从而使得年代更加准确。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减少考古发掘的盲目性。各种现代技术的引入,使得考古工作者获得传统考古学无法获得的信息和资料,是对传统考古学的补充和扩展。
欢迎来到免费考研网www.freekaoyan.com
沙发
 楼主| zhuzierzisile 发表于 07-4-14 19:38:55 | 只看该作者
去年考了很多哦
板凳
江锦东 发表于 07-8-20 13:58: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搂住!希望能和你联系交流,我的qq852253211
地板
littleman 发表于 07-10-11 20:46:04 | 只看该作者
[s:10] 这对于跨专业的我是有难度滴,我是文科,告别化学久矣
5#
 楼主| zhuzierzisile 发表于 07-10-18 21:22:55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关系,比重很小
6#
jk918ja 发表于 07-10-28 17:30:31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哦。楼主还有什么资料啊???
7#
laochi 发表于 08-7-25 17:27:29 | 只看该作者
哈,谢谢楼主了
8#
taomi1986 发表于 08-8-1 22:44:2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s:4]
9#
cambrange 发表于 09-9-14 09:56:39 | 只看该作者
好啊好啊好啊,谢谢了
10#
plloly 发表于 09-9-18 12:42: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3 00:32 , Processed in 0.09277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