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8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学院 人工智能与生物信息认知研究组硕士研究生招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IBC-abc 发表于 17-9-30 10:4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IBC-abc 于 17-10-7 22:39 编辑

                                                       2018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学院
                                              人工智能与生物信息认知研究组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


各位研友好!
       我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学院在读研究生,受导师委托,现发布人工智能与生物信息认知研究组(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Bio-information Cognition Research Group, 以下简称:AIBC)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
       AIBC成立于2015年,隶属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学院,拥有教授4人,博士3人(其中2名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名为海外留学归国博士)、副教授及硕士教师若干;研究组组长为殷志坚教授,现任通信与电子学院院长。AIBC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类脑计算、模式识别与生物信息认知、遥感影像智能解译、大数据并行计算、智能控制系统以及现代电子技术与嵌入式系统。其中生物图像信息学为多学科交叉的国际前沿方向,无人机智能感知及目标追踪技术为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无人机行业协同创新的重点研究方向。


一、通信与电子学院AIBC主要研究方向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学院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一级学科,下设四个二级学科点,包括: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理论与应用、光电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AIBC研究组属于电路与系统、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①人工智能与类脑计算。该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无人机目标显著性类脑计算、行人再识别、生物特征识别与动态图像场景理解等方面的研究,例如:无人机对特定目标的检测与跟踪。
       ②模式识别与生物信息认知。该研究方向属于前沿交叉学科,涉及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旨在从具有生命科学背景的海量数据中,实现目标模式分析与识别,进而设计出具有生物信息认知能力的预测模型。例如:基于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的亚细胞模式分析识别预测模型研究,其对应的癌症标记物筛选应用研究属于我国“十三五”规划重点研发癌症预警技术的研究范畴。
       ③遥感影像智能解译。该研究方向主要是根据图像的几何特征和物理性质进行智能解译,从而揭示出目标或现象的质量和数量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研究其发生发展过程和分布规律。例如:遥感影像中要素判别以及直接反映和判别地物信息的影像特征算子设计。
       ④大数据并行计算。该研究方向针对海量数据,通过多个处理器分解并行计算的方式,协同求解优化计算问题。
       ⑤智能控制系统。该研究方向主要进行自动程序控制、无线遥测遥控、微控制模块、PCL应用、变频调速技术应用以及机电一体化工程应用等领域的研究。
       ⑥现代电子技术与嵌入式系统。该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开展FPGA、DSP、软件无线电、嵌入式技术及应用软件等领域的研究。

二、AIBC研究组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主要优势
1、研究组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根据相关遴选制度,推荐优秀研究生赴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双一流”建设或“双一流”学科高校、985或211高校进行联合培养,确保研究组中研究生有机会进入上述名校博导课题组进行深入学习,为期12至18个月,所有费用由研究组承担。
2、不定期地为本研究组硕士研究生推送最新招聘信息及相关内推信息。其中,内推企业包括阿里巴巴集团、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百度上海研发中心、上海期货交易所、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银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思科中国研发中心、浙江省移动,上海电信、中国农业银行上海管理部等;内推科研单位包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等。特别提示:内推是为了让优秀的你以较大概率获得心仪的OFFER,更需要自身的努力与奋斗。
3、研究组硕士研究生有考博意愿者,优先帮助研究生联系博导。考博前,可报销一次往返博导所在学校的交通及住宿费;且报销考博期间的所有费用。

三、AIBC研究组导师简介
1、殷志坚教授
       殷志坚,男,1968年6月生。1991年7月进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承担教学工作,2013年至今,担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学院院长。同时,殷志坚教授还担任全国中职技能竞赛评审专家和江西省电工学研究会理事长等职务,入选江西省骨干教师、南昌市521人才等。近年来,殷志坚教授先后出版专著和教材6部,撰写论文20余篇;主持研究省级课题5项,获省级荣誉4项。研究方向:现代信号与信息处理。

2、詹华群教授
       詹华群,男,1969年2月生,现任通信与电子学院副院长。1989年7月进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实验室主任、系主任等职。2010年12月晋升为教授。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省部级研究课题4项。2004年获得南昌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连续十年指导本科生、研究生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研究方向:电子科学与计算机工程。

3、宗文军教授
       宗文军,男,1969年5月生,现任通信与电子学院副院长,“固态光源关键材料及工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1990年7月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获工学学术学院;1996年7月硕士毕业于南昌大学。2004年7月进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承担科研、教学工作;2007年12月晋升为教授。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专利1项,主持省部级研究课题4项。研究方向:计算机控制。

4、李翠梅教授
       李翠梅,女,1967年12月生。1989年7月江西工业大学电机系无线电专业本科毕业,获工科学士学位;2003年7月南昌大学机电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11月,进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承担科研、教学工作;2006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14年2月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参加“高等教育发展与创新”培训;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在南昌大学“江西省机器人与焊接自动化重点实验室”做访问学者;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在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移动学习实验室”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电子信息与计算机控制。
       李教授长期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承担过十多门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如:《通信原理》(双语教学)、《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子线路CAD》、《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电子测量技术》等;并指导大学生国家级、校级创新科研(创业)项目十七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专利2项;主持省部级重点及一般科研项目4项。

5、杨凡博士
       杨凡,男,1982年11月生。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硕士毕业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本科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生物信息学与人工生命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电子学会理事,江西省光学学会理事。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青年拔尖人才,目前任教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学院,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生物图像信息学、无人机智能感知与目标追踪、大数据挖掘与理解;其中,生物图像信息学为多学科交叉的国际前沿方向,无人机智能感知及目标追踪技术研究更被视为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提升无人机行业协同创新的重点研究方向。
       近三年来,杨凡博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重点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以及江西省教育厅科技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等省部级、市厅级项目共计11项;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SCI国际期刊论文7篇,SCI中文期刊论文1篇,EI国际期刊论文1篇,EI国际会议论文2篇。

6、杨贞博士
       杨贞,男,1985年6月生。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硕士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控制理论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于长春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2016年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引智计划”入职于通信与电子学院,研究方向为图像识别、目标检测与跟踪、目标显著性计算、行人再识别、生物特征识别与动态图像场景理解;其中,生物特征识别与动态图像场景理解研究方向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与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前沿技术;近三年来,杨贞博士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两项;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SCI国际期刊论文4篇,EI国际会议9篇。

7、周昕博士
       周昕,男,1985年9月生。博士毕业于日本广岛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硕士毕业于日本广岛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5年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引智计划”入职于通信与电子学院,研究方向大数据挖掘与识别、CPU、FPGA以及GPU智能并行优化计算等。近三年来,周昕共发表SCI或EI检索学术论文10篇。


四、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调剂优惠政策
       学校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行研究生奖、助学金政策,设立“三助”岗位,即:助教、助研、助管,对特困学生给予困难补助。
1、设立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高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不含有固定工资收入的定向和委培生等),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给予每位研究生每年国家助学金6000元(每月600元,按10个月标准发放)。
2、设立国家奖学金。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国家奖学金评选,奖励金额为每人20000元。(不含人事关系及档案未转入学校、有固定工资收入的、定向、委培生等)
3、设立省政府奖学金。每学年开展一次江西省政府奖学金评选,奖励金额为每人10000元。(不含人事关系及档案未转入学校、有固定工资收入的定向和委培生等)
4、设立新生奖学金制度。
       ①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专业并被录取的考生,给予一次性奖励12000元。
       ②调剂并被录取的考生,入学考试综合成绩(初试和复试总加权)排名在本专业调剂考生中前30%的调剂考生,给予一次性奖励10000元,其他调剂考生给予一次性奖励8000元。
       ③破格录取和有定向单位且档案不转入学校的考生不享受新生奖学金。
       ④新生奖学金用于冲抵学费。
5、设立学业奖学金。为奖励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学校设立学业奖学金(含江西省学业奖学金),奖励覆盖面达100%(特等、一、二、三等学业奖学金比例分别为40%、15%、20%和25%),奖励金额分别为8000元、4000元、2000元、1000元,学业奖学金每学年评选一次。其中特等奖学金即为江西省学业奖学金,覆盖面达40%、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
6、安排专项培养经费。学校除各项正常教学经费投入外,每年给每位研究生发放培养经费2000元,资助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三年共计6000元。
7、设置“三助一辅”岗位。学校为了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针对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设立的教学助理、科研助理、管理助理和学生辅导员岗位。资助标准是学校补贴300元/生/月(每年按10个月标准发放,共计3000元),各设岗部门另外酌情补贴。

五、通信与电子学院AIBC研究组补助政策
1、学院补助300-500元/月,其中研一按不低于300元/月发放,研二及以上根据课题进度按300-500元/月发放。
2、导师补助500元/月,该补助每年拟按10个月发放。寒暑假补助及超出部分由导师最终决策。
3、研究组对科研成果突出的硕士研究生(例如:发表SCI或EI期刊论文),给予组内科研奖励。奖励按“SCI论文影响因子*1500元”的标准一次性发放,EI期刊论文原则上按1000元奖励一次性发放。
以研一新生为例:每月补助款总额为1700元,其中包括国家补助600元,学院补助300元(不低于),导师补助500元,300元助研助教补助。

六、AIBC研究组实验环境
       研究组为每位硕士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学习环境,确保给每位硕士研究生配备办公桌椅、科研电脑、复印机及打印机等必备科研基础硬件。

七、AIBC研究组录取基本要求
1、满足国家统一规定的硕士生复试A类线,即:符合总分和单科分数要求。
2、不畏艰难,先苦后甜,与研究组共同进步,要求研究组成员在实验室工作60小时/周,目前均自发延长。毕竟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为了能力的锻炼提升,投入与产出一定是成正比的。希望有远大志向的同学加入研究组共同进步。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魏晗、王琦琦
手机:15579161715, 18296155975
E-mail:15129145186@163.com(魏师姐), qqWinn@aliyun.com(王师姐)
QQ群(2018年AIBC预报名):580257988
AIBC研究组图文简介及招新实时信息请关注:http://d.eqxiu.com/s/2ncpKPl8

       请需要深入了解或其他咨询的同学直接与我们联系,非常乐意为大家提供帮助;请有意愿报考的同学直接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协助你顺利完成预报名工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沙发
523623324 发表于 18-1-20 13:42:26 | 只看该作者
喔,这上面居然有招生信息
板凳
shuiyuhui 发表于 18-1-29 07:50:1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 07:25 , Processed in 0.08782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