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裴平《国际金融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5:0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0827.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录
第1章 国际收支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 外汇与外汇交易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3章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4章 汇率政策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5章 国际储备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6章 国际金融市场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7章 国际资本流动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8章 国际金融创新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9章 国家风险与金融危机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0章 国际货币体系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1章 最优通货区与货币联盟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1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2章 中国涉外金融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内容简介                                                                                            


  《国内外经典教材辅导系列?金融类》是一套全面解析当前国内外各大院校金融类权威教科书的辅导资料。我国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国内外通用的权威教科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参考教材,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试(特别是硕士和博士入学考试)和培训项目作为指定参考书。这些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内容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给许多读者在学习专业教材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与国内外教材配套的复习资料,整理了各章的笔记,并对与本书相关的历年考研真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裴平主编的《国际金融学》(南京大学出版社)是我国众多高校采用的国际金融学优秀教材,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金融类”专业考研参考书目。作为该教材的学习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裴平主编的《国际金融学》的课堂笔记基础上,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配套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以裴平主编的《国际金融学》为基本依据,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国际金融学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名校真题,囊括所有考点。本书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来自指定裴平主编的《国际金融学》为考研参考书目的院校,并对每道题(包括概念题)都尽可能给出详细的参考答案,条理分明,便于记忆。
  4.补充难点习题,强化相关知识。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各章知识难点的复习,每章参考了名校题库、众多教材及相关资料,精选了部分难题,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可以说本书的试题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博选众书,取长补短。
  本书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共分12章,每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章)后习题详解,对所有习题都进行了详解的分析和解答;第三部分为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精选近年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
  圣才学习网│金融类(www.100xuexi.com)提供全国各高校金融类专业考研考博辅导班【专业课保过班、一对一辅导(网授)、网授精讲班、真题解析班(网授)等】、多媒体e书、多媒体题库(免费下载,送手机版)、全套资料(免费下载,送手机版)、金融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裴平主编的《国际金融学》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国际金融学的师生参考。
  与传统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四大特色:
1.免费下载:无须注册均可免费下载阅读本书  在购买前,任何人均可以免费下载本书,满意后再购买。下载地址为:http://www.100eshu.com/DigitalLibrary/ajax.aspx?action=Download&id=10827(请复制到浏览器上面打开)。任何人均可无限制的复制下载圣才教育全部1万本多媒体电子书,既可以选择单本下载,也可以选择客户端批量下载。
2.免费升级:更新并完善内容,终身免费升级  如购买本书,可终生使用。免费自动升级指我们一旦获得最新考试真题,系统立即自动提示您免费在线升级您的产品,您将自动获得最新真题及高清视频。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当您的电子书出现升级提示时,请选择立即升级。
3.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本书具有"记录笔记"、"全文检索"、"添加书签"、"查看缩略图"、"全屏看书"、"界面设置"等功能。
  (1)e书阅读器——工具栏丰富实用【为考试教辅量身定做】

  (2)便笺工具——做笔记、写反馈【圣才电子书 独家推出】

4.多端并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平台同步使用  本书一次购买,多端并用,可以在PC端(在线和下载)、手机(安卓和苹果)、平板(安卓和苹果)等多平台同步使用。同一本书,使用不同终端登录,可实现云同步,即更换不同设备所看的电子书页码是一样的。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是一家为全国各类考试和专业课学习提供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多媒体e书、多媒体题库】的综合性学习型视频学习网站,拥有近100种考试(含418个考试科目)、194种经典教材(含英语、经济、管理、证券、金融等共16大类),合计近万小时的面授班、网授班课程。
  如您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国热线:400-900-8858(8:30-23:00),18001260133(8:30-23:00)
  咨询QQ:4009008858(8:30-23:00)

  详情访问:http://jr.100xuexi.com/(圣才学习网|金融类)
  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1章 国际收支
1.1 复习笔记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宏观经济目标是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内部均衡目标包括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经济增长,外部均衡目标是国际收支均衡。国际收支的理论与政策体系,不仅是国际金融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一、国际收支账户分析
1.国际收支概念
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国际收支概念的内涵非常丰富,应从以下三方面理解和把握这一概念。
(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期限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一个季度或一个月,但通常以一年作为报告期。
(2)居民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的经济单位,包括自然人、法人和政府机构三类。非居民包括身在国外且代表本国政府的个人,设在该国的外国使领馆和国际组织机构,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等。
(3)国际收支是以交易为基础的,它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发生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交易包含四种类型:
①交换,即指一个经济体向另外一个经济体提供一种经济价值(包括货物、服务、收入等实际资源和金融资产)并从对方得到等值的回报;
②转移,即指一个经济体向另外一个经济体提供了经济价值,但没有得到任何补偿;
③移居,是指一个人把住所从一个经济体搬迁到另一个经济体的行为;
④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
2.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根据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和范围设置项目和账户,按照复式簿记原理,系统地记录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对外往来所引起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报表。
(1)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
经常账户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账户,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它国家(或地区)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个项目。
①货物(Goods)。货物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和非货币黄金。一般来说,货物的进出口都使用离岸价(FOB)计价。
②服务(Services)。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政府服务等内容。
③收入(Income)。收入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两项内容。
a.职工报酬是指非居民因工作而获得的现金或实物形式的工资、薪水和福利。
b.投资收入是指因资本的国际流动所获取的利润、股息和利息等,包括直接投资收入、证券投资收入和其他投资收入等。
④经常转移(CurrentTransfers)。经常转移是指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无等值交换物的实际资源或金融项目所有权的变更,它包括除以下三项所有权的转移:
a.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资产转移。
b.与固定资产的收买或放弃有关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
c.债权人不要求任何补偿而豁免的债务。
上述三种例外均属于资本转移。经常转移包括政府转移(如政府间经常性的国际合作)和其他转移(如工人汇款)。
(2)资本和金融账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资本和金融账户是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个部分。
①资本账户(CapitalAccount)。 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是指各种无形资产如专利、版权、商标、经销权以及租赁和其他可转让合同的交易。
②金融账户(FinancialAccount)。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四个部分:
a.直接投资(DirectInvestment)。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是投资者对另一经济体的企业拥有永久利益。直接投资可以采取在国外直接建立分支企业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购买国外企业一定比例以上股票的形式(比例最低为百分之十)。
b.证券投资(PortfolioInvestment)。证券投资的主要对象是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债务证券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中长期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和其他派生金融工具。
c.其他投资(OtherInvestment)。其他投资是指所有直接投资、证券投资或储备资产未包括的金融交易,包括长期和短期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以及其他可收支项目。
d.储备资产(ReserveAssets)。储备资产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和维持汇率稳定而持有的在国际间可以被普遍接受的流动资产,包括货币性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外汇资产和其他债权。
(3)错误和遗漏账户(Errors and Omissions Account)
由于不同账户的统计资料来源不一、记录时间不同以及一些人为因素等原因,造成国际收支账户出现净的借方或贷方余额,需要设立错误和遗漏账户,在数量上与该余额相等而方向相反与之相抵消。
当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总计贷方总额大于借方总额,从而出现贷方余额时,则在错误和遗漏项下的借方记入与该余额相同的数额;反之,当出现借方余额时,则在错误和遗漏项下的贷方记入相同数额。
表1-1 国际收支平衡表
  贷方 借方
  
  1.经常账户
  A.货物
  B.服务
  C.收入
  (1)职工报酬
  (2)投资收入
  D.经常转移
  2.资本和金融账户
  A.资本账户
  (1)资本转移
  (2)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
  B.金融账户
  (1)直接投资
  (2)证券投资
  (3)其他投资
  (4)储备资产
  3.错误和遗漏账户
  

3.国际收支差额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系统地记录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对外往来所引起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报表,通常采用国际收支差额分析法,即通过计算该国的贸易收支差额、经常账户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以及综合差额,来分析和判断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1)贸易收支差额
贸易收支差额是指包括货物与服务在内的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差额。如果这一差额为正,代表该国存在贸易顺差;如果这一差额为负,代表该国存在贸易逆差;如果这一差额为零,代表该国贸易收支平衡。
贸易收支差额能够比较快地反映出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情况,它表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自我创汇的能力,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基础,影响和制约着其他账户的变化。
(2)经常账户差额
经常账户差额是一定时期内一国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项目贷方总额与借方总额的差额。当贷方总额大于借方总额时,经常账户为顺差;当贷方总额小于借方总额时,经常账户为逆差;当贷方总额等于借方总额时,经常账户收支平衡。
经常账户差额与贸易差额的主要区别在于收入项目余额的大小。如果一国净国外资产数额越大,从外国得到收益也就越多,该国经常账户越是容易出现顺差。相反,如果一国净国外负债越大,向国外付出的收益也就越多,该国经常账户就越是容易出现逆差。
经常账户差额是国际收支分析中最重要的收支差额之一。如果出现经常账户顺差,则意味着由于存在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的贷方净额,该国的海外资产净额增加;如果出现经常账户逆差,则意味着由于存在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的借方净额,该国的海外资产净额减少,亦即经常账户逆差表示该国对外净投资减少。
(3)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
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是国际收支账户中资本账户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其他投资项目的净差额。
该差额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①反映了一国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的能力。如果该差额越大,代表一国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的能力越强。
②反映一国金融市场的发达和开放程度。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将能够反映该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以及这种独立的资本运动规律。
(4)综合差额
国际收支综合差额,是全面衡量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综合指标,通常所说的国际收支差额往往就是指国际收支的综合差额,它是将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进行合并,或者把国际收支账户中的官方储备与错误和遗漏剔除以后所得的余额。
如果综合差额为正,则称该国国际收支存在顺差;如果综合差额为负,则称该国国际收支存在逆差;如果综合差额为零,则称该国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综合差额可以判断一国外汇储备的变动情况以及货币汇率的未来走势。如果综合差额为正,该国外汇储备就会不断增加,本国货币将面临升值的压力;如果综合差额为负,该国外汇储备就会下降,本国货币将面临贬值的压力。
4.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
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经济的因素,也有非经济的因素;有来自内部的因素,也有来自外部的因素;有实物方面的因素,也有货币方面的因素等等。按照发生原因的不同,可将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分为五种。
(1)季节性和偶然性失衡
①生产和消费的季节性变化对进口和出口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这就使得一国国际收支也会发生季节性变化,从而产生季节性失衡。
②无规律的短期灾变也会引起国际收支的失衡,这被称为偶然性失衡。偶然性失衡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一次性的,且引起的失衡也是暂时性的,一国往往采取动用储备的方法加以解决。
(2)结构性失衡
当国际分工格局或国际需求结构等国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时,一国的产业结构及相应的生产要素配置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由此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称为结构性失衡。如果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不能随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而得到及时调整,便会出现结构性失衡。消费者偏好的改变、代替天然原料的合成材料的发明、出口市场收入的变化、产品来源及价格变化等都会使国际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一国的产业结构如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而得到及时调整,也会出现结构性失衡。
(3)周期性失衡
因景气循环使经济条件变动而发生的盈余和赤字交互出现的国际收支失衡,被称为周期性失衡。例如,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进口的快速增长,往往会使一国经常账户出现赤字,而在经济萧条时期,国内市场需求的疲软往往会引起出口的增加和进口的减少,使一国经常账户出现盈余。对于资本和金融账户,经济繁荣时期投资前景看好,大量资本流入,将会使该账户出现顺差,反之,在经济萧条时期,则会出现逆差。
(4)货币性失衡
①一国货币价值变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引起国内物价水平发生变化,从而使该国物价水平与其他国家比较发生相对变动,由此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称为货币性失衡。
②当一国的生产成本与物价水平普遍上升,使其相对高于其他国家,则该国的出口会受到抑制,而进口则会受到刺激,其经常账户收支便会恶化。此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还会引起本国利率下降和资本流出增加,从而造成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逆差。两者结合在一起,会造成一国国际收支逆差。反之,如果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相对较少,则会发生相反的结果,即国际收支盈余。
(5)不稳定投机和资本外逃造成的失衡
①不稳定的投机会使汇率累进恶化,投机造成贬值,贬值又进一步刺激投机,从而使外汇市场变得混乱。
②资本外逃是害怕损失。当一个国家面临货币贬值、外汇管制、政治动荡或战争威胁时,在这个国家拥有资产的居民与非居民就要把其资金转移到他们认为稳定的国家,造成该国资本的大量外流。
不稳定投资和资本外逃具有突发性、规模大的特点,在国际资本流动迅速的今天,成为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重要原因。
二、国际收支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是国际金融学的基础理论,它研究国际收支的决定因素、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以及消除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方法等基本问题。
1.国际收支古典论
国际收支古典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于1752年最早提出、后经李嘉图等人补充发展并不断完善的“物价—金币流动机制”,揭示了在金本位制度下的价格变动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矫正作用,成为西方各国制定自由放任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理论基础。
(1)产生背景
国际收支古典论的产生背景是金本位制度。金本位,是指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世界上较早实行金本位制度的国家是英国。
(2)物价—金币流动机制
“物价—金币流动机制”是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如下:
①在金本位制度下,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就意味着本国黄金的净流出。由于黄金外流会导致国内黄金存量的减少,国内货币供给量就会下降,从而引起该国物价水平的下跌。物价下跌将提高本国商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削弱外国商品和劳务在本国市场的竞争力,从而使该国商品和劳务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直至消除该国国际收支赤字。
②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黄金的净流入将导致国内黄金存量的增加,国内货币供给量会相应上升,从而引起该国物价水平的上涨。物价上涨将提高外国商品和劳务在本国市场的竞争力,削弱本国商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使该国商品和劳务的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该国国际收支顺差会减少直至消除。
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可以用图1-1来表示:

图1-1 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3)对古典论的评价
①作为最早对国际收支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国际收支古典论,“物价—金币流动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a.从理论上看,与重商主义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的理论主张相反,“物价—金币流动机制”倡导自由放任、自动调节的理论主张,成为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各国制订自由放任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理论依据。
b.从国际金本位制的实践来看,由于自动调节机制发挥作用,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确实也大体上保持了均衡状态,“物价—金币流动机制”较好地反映了当时各国国际收支的实际情况。
②国际收支古典论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物价—金币流动机制”要真正发挥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作用,必须具备如下前提条件:
a.该理论依赖于国际金本位这一基础前提条件,要求各国必须自觉遵守金本位制度下的货币纪律。
b.要求具有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如果存在不完全竞争或者垄断,该理论将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c.要求经济中不存在大量的失业,否则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只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化,而不一定会导致物价水平的相应变动。
d.要求赤字国和盈余国的进出口必须具有较高的价格弹性,进出口数量应该能够对价格的变动做出迅速和有效的反应。
e.要求在一国出现国际收支失衡时,不对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实行冲销政策,施加反向的影响,这就意味着赤字国必须紧缩信用而盈余国必须放松信用以实现国际收支的自动均衡,而各国都将失去自行选择国内经济政策的自主权。
2.国际收支弹性论
在20世纪30年代国际金本位制度全面崩溃以后,以琼·罗宾逊(J·Robinson)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研究了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调节问题,提出了国际收支弹性论。
(1)假定条件
①假定贸易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几乎为无穷大;
②假定没有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
③假定其他条件(如收入、偏好等)不变,只探讨汇率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2)马歇尔–勒纳条件
令E表示外汇汇率,X表示以本币表示的出口额,M表示以外币表示的进口额,B表示以外币表示的经常账户差额,则有:

 (1-1)
两边对外汇汇率E求导,得:



(1-2)
经过简单的代数变形后,有:

 1-3)
根据国际收支弹性论的假定,由于贸易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为无穷大,所以(1-3)式中本币贬值的幅度dE/E,应该等于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下跌的幅度,也应该等于进口商品本币价格上涨的幅度。因此,式(1-3)中的

实际上代表贬值国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记为

),


实际上代表贬值国进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记为

)。
将式(1-3)改写为:


(1-4)
本币贬值是否能够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取决于dB/dE的符号。如果

,则有dB/dE>0,本币贬值能改善该国贸易收支状况。如果

,则有dB/dE0,贸易收支会因本币贬值而得到改善;若

,则有 dB/dE=0,贸易收支状况保持不变;若

,则有dB/dE0实行本币贬值,贬值并没有马上引起该国贸易收支状况的改善,从时点t0到t1贸易收支状况反而恶化,只有在经过t1时点之后,贸易收支状况才会逐步得到改善,到时点t2该国贸易收支实现平衡,并从此点以后由贸易逆差转为贸易顺差。由于该曲线与英文字母“J”的形状十分相似,故称之为J曲线效应。
②产生J曲线效应的主要原因在于:在短期内,一国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较低,致使

,本币贬值会恶化其贸易收支。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这种弹性将逐渐变大,以致于满足

,从而一国贸易收支状况能得到改善。
J曲线效应并没有否定马歇尔–勒纳条件。从总体上来说,马歇尔–勒纳条件依然还是成立的。
(5)评价
①国际收支弹性论是在国际金本位全面崩溃及20世纪30年代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它适合了当时西方国家制订经济政策的需要,并在许多国家调节国际收支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②国际收支弹性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该理论只是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只考虑汇率变动对一国贸易收支的影响,而假定其他条件(如收入等)保持不变。但实际上,其他条件并非不变。
b.该理论没有涉及国际资本流动,实际上,本币贬值不仅会影响到贸易收支,还会影响到资本和金融账户收支。本币贬值对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影响,取决于人们对汇率变动趋势的进一步预期。如果人们预期本币贬值已经纠正了本币的定值过高,本币贬值就会刺激国外资金的净流入,使本国国际收支状况得以改善;如果人们认为初期的本币贬值只是一系列贬值的开端,这反而会造成资本的净流出,使该国资本和金融账户收支乃至整个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c.该理论采用的只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在现实世界中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则是一个动态过程。如果引入时间因素考虑本币贬值的中长期效果,则本币贬值已不仅会通过相对价格变动影响贸易收支,还会通过国民收入、货币供应量和绝对价格水平等诸多经济变量的变动对贸易收支产生巨大的影响。
d.应用该理论可能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弹性的估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首先,进出口商品的种类繁多,结构也经常会变动,难以测算。
其次,进出口商品供求的变动不仅会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还会受到国民收入等诸多经济因素的影响,测算弹性时很难把价格变动对进出口商品供求的影响从诸多经济因素中分离出来。
最后,弹性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因此,在实际估算弹性值时,确实会存在技术上的困难。
3.国际收支乘数论
在20世纪30和40年代,以哈罗德(R·F·Harrod)、劳埃德·梅茨勒(LaoydMetzler)、弗里茨·马克鲁普(Fritz Machlup)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运用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揭示了国际收支的收入调节机制,以此形成了国际收支的乘数论(Multiplier Approach)。基本观点是,进口是国民收入的函数,任何自主性支出的变动都会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国民收入变动,进而影响国际收支状况。
(1)假定条件
①假定非充分就业,供给具有完全弹性,进出口的变动与收入的变动不会改变价格水平;
②不考虑国际资本流动,贸易差额就是国际收支差额;
③假定汇率、价格、工资、利率等变量保持不变,只考虑国际收支的收入调节机制。
(2)开放经济下的乘数效应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Y)是由消费(C)、投资(I)以及净出口(X-M)所决定的。如果假设消费和进口均为国民收入的线性函数,投资与出口均为自主性变量,并假定政府的经济活动与转移支付不存在,则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模型可以表示为:



(1-9)
其中,c与m分别代表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且有0d名义货币需求量,P代表国内物价水平,Y为实际国民收入,D为基础货币的国内部分(即国内信贷量),F基础货币的国外部分(即国际储备量),m货币乘数,Ms为名义货币供应量,k是一个常数,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与名义国民收入PY的预期比率。方程(1-23)是货币需求方程,方程(1-24)是货币供给方程,方程(1-25)是货币市场均衡方程。
①若由于某种原因(如中央银行扩大国内信贷量),使得一国名义货币供应量超过名义货币需求量(即Md<Ms),则人们持有的货币存量将超过他们意愿持有的水平,人们必然会增加对国外商品和金融资产的需求,最终导致国际收支逆差。
②若由于某种原因(如收入增加),造成名义货币需求量上升,超过名义货币供应量Md>Ms,则人们持有的货币存量将小于他们意愿持有的数量,人们必然会减少对国外商品和金融资产的需求,最终导致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失衡归咎于货币供求的不平衡。当货币供应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会造成国际收支逆差;当货币供应量小于货币需求量时,会造成国际收支顺差。
(3)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①当Md<Ms时,国际收支出现逆差,该国的国际储备下降,其基础货币D+F下降,结果导致货币供应量Ms倍数下降,直到Md=Ms时,国际储备停止流出,国际收支恢复均衡;当Md>Ms时,国际收支出现顺差,该国的国际储备增加,其基础货币D+F上升,结果导致货币供应量Ms倍数增加,直到Md=Ms时,国际储备停止流入,国际收支恢复均衡。
在调节中存在以下2个困难:
a.如果一国采取抵消政策来对抗国际储备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则该国国际收支失衡便有可能无法自动得到调整。
b.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干扰因素持续存在。
②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只是暂时的,从长期来看,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是影响国际收支状况的关键因素。只有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维持在适度水平上,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国际收支平衡。
③在固定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失衡表现为国际储备的流出流入,一国在长期内丧失了控制货币供给和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权;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失衡由汇率的自发变动纠正,不发生国际储备的流出流入,一国货币当局可以保持对货币供给和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权。
(4)评价
①进步性
a.注重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层面,提供的是关于国际收支而不是经常账户的理论。
b.国际收支货币论把国际收支的货币调节放在首位,强调货币政策的运用,认为只要保证货币供应的适度增长,就可以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②缺陷
a.过于强调货币因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而忽视对收入水平、支出政策等实物因素的分析。
b.国际收支货币论的假定条件不一定能成立。如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不影响实物产量、一价定律等都与现实情况有较大差距,这给国际收支货币论的运用带来许多限制。
三、国际收支调节
国际收支调节是指消除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内在机制与作用过程。通常使用的国际收支调节方法主要有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国际收支政策引导机制和国际收支国际协调机制。
1.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根据起作用的变量不同,可将自动调节机制分为四类:汇率调节机制、利率调节机制、价格调节机制和收入调节机制。
(1)汇率调节机制
如果该国政府允许汇率自发变动,而不进行干预,则国际收支的失衡就有可能会被外汇汇率的变动所消除,从而使该国国际收支自动恢复均衡。
(2)利率调节机制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失衡会通过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引起利率水平的变化,从而起到减轻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作用。
(3)价格调节机制
在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时,货币供应量的下降,会使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低于其意愿水平,该国居民就会缩减对商品和劳务的开支,从而引起价格水平的下降。本国商品相对价格的下降,会提高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使本国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该国国际收支状况得以改善;反之,国际收支盈余会通过物价水平的上涨,削弱该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国际收支盈余。
(4)收入调节机制
如果在某一均衡收入水平上发生了国际收支的失衡,经济体系内部就会自发产生使收入水平发生变动的作用力,而收入的变动至少会部分地减少国际收支的失衡程度。
2.国际收支的政策引导机制
(1)外汇缓冲政策
外汇缓冲政策是指运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向外短期借款,来对付国际收支的短期性失衡。一般的做法是建立外汇平准基金。
外汇缓冲政策运用的难点是如何判断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一般说来,外汇缓冲政策往往只适用于解决国际收支的短期性失衡,而对于长期性的根本性的失衡,运用该政策不仅不能解决失衡,而且会使失衡大量积累,最终使国内经济因不可避免的调整而承受极大的震动。
(2)需求管理政策
需求管理政策是指运用扩张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提高或降低收入、物价和利率水平,进而消除国际收支的周期性失衡和货币性失衡。
(3)汇率调整政策
汇率调整政策是指运用汇率的变动来纠正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
①做法不尽相同,主要有:
a.汇率制度的变更;
b.外汇市场干预;
c.官方汇率贬值。
②在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通过本币贬值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需要注意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a.进出口商品的弹性需要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毕肯戴克–罗宾逊–梅茨勒条件或其它相关条件。
b.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所产生的影响可能会存在时滞效应,即短期内国际收支状况不仅不会改善,反而会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国际收支状况才能逐步改善。
c.如果一国通过本国货币竞争性的贬值,以求本国国际收支盈余,促进本国国民收入和就业增加,往往会引起其他国家国际收支状况恶化,经济增长放慢和失业率提高。因此,竞争性贬值往往是一种“以邻为壑”的政策,理所当然地会引起对方报复,从而引发货币战。
d.本币贬值往往也会诱发资本外逃,恶化一国资本和金融账户的收支状况,最终对该国国际收支所产生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4)直接管制政策
直接管制政策是指对国际经济交易采取直接行政干预的政策,包括财政管制、贸易管制和外汇管制等。
①财政管制是指政府通过管制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成本来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目的的政策措施。各国经常采用的财政管制方法主要有:
a.进口关税政策;
b.出口补贴政策;
c.出口信贷政策。
②贸易管制是指政府采取的直接限制进出口数量的政策措施。各国经常采用的贸易管制方法主要有:
a.进口配额制;
b.进口许可证制;
c.规定苛刻的进口技术标准;
d.歧视性采购政策;
e.歧视性税收。
③外汇管制是一国政府为平衡国际收支而对外汇交易所进行的限制,包括对外汇买卖、外汇汇价、国际结算以及资本流动等诸多方面的外汇收支与交易所做的规定。各国经常采用的外汇管制方法主要有:
a.贸易外汇管制;
b.非贸易外汇管制;
c.对资本输出入进行管制;
d.对非居民银行账户进行管制;
e.对黄金现钞输出入进行管制。
f.实行复汇率制。
④直接管制政策的优点
a.其效果迅速而显著,只要政策当局处理得当,即可迅速达到预期目的。
b.其次,在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为局部性因素时,较易针对该部分实施管制,因而不必使整个经济发生变动。
⑤直接管制政策的弊端
a.会对价格机制发生阻碍作用,不利于自由竞争和资源最佳配置,社会福利也难以实现最大化。
b.由于直接管制措施易于察觉,因而比需求管理政策和汇率调整政策更易招致他国的责难或报复。
c.暂时得到政策保护的受益者,在这种政策措施已经变得没有必要之后,也总是不愿让它废止,因而直接管制措施有一种长期持续的倾向。
(5)供给调节政策
①调整产业政策的核心在于优化产业结构,根据一国资源拥有状况和世界市场需求的变化,制定合理的产业结构规划,对部分产业部门进行调整与限制发展,而对一国优势产业和战略性产业采取政策措施促进其发展壮大,从而提高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减少甚至消除结构性国际收支失衡。
②通过制定合理的科技政策,可以提高一国整体的科技水平,增加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提高进口替代商品的竞争力,从而达到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目的。
3.国际收支国际协调机制
(1)国际收支的国际协调机制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①从狭义上讲,国际收支的国际协调机制是指各国在制定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过程中,通过各国之间的磋商等方式来对某些国际收支调节政策进行共同设置。在狭义的国际协调机制中,最典型的是通过设置共同的汇率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
②从广义上说,国际收支的国际协调机制具有更加广泛的内容,它包括凡是在国际范围内能够对各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产生一定程度制约作用的一切行为。
按照协调程度的不同,国际收支国际协调机制可以由低到高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a.信息交换;
b.危机管理;
c.避免共享变量的冲突;
d.部分协调;
e.全面协调。
(2)国际收支的国际协调机制有相机性协调和规则性协调两种协调方式。
①相机性协调是指根据各国国际收支的具体情况,在没有既定协调规则的条件下,通过各国之间的临时性协商确定各国应该采取的政策组合。
相机性协调的优点在于可以针对具体情况就更为广泛的问题进行协商,而缺点有两个:一是可行性较差;二是缺乏可信性。
②规则性协调是指通过制定出明确的规则来指导各国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协调。
规则性协调的优点在于决策过程清晰,政策协调的可行性与可信性较高,政策协调的效果也比较明确。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082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9 03:46 , Processed in 0.11037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