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5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7:0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41872.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2014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713传播历史与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710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708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708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2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5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5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714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714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
 第一篇 改变中的媒介景观
  第一章 大众传播理论概述
 第二篇 大众传播的科学方法与模式
  第二章 科学的方法
  第三章 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式
 第三篇 大众传播中的理解与语言问题
  第四章 传播中理解的作用
  第五章 编码的问题
  第六章 宣传分析:解码及效果的最初理论
 第四篇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第七章 认知一致性与大众传播
  第八章 说服理论
  第九章 群体与传播
  第十章 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
 第五篇 大众媒介的效果与使用
  第十一章 议程设置
  第十二章 知识沟假说
  第十三章 大众传播的效果
  第十四章 大众媒介的使用
 第六篇 媒介渠道
  第十五章 现代社会中的大众媒介
  第十六章 媒介连锁公司与集团
  第十七章 电子传播的理论
 第七篇 将一切整合起来
  第十八章 全面的图景(略)
第三部分 章节题库
 第一篇 改变中的媒介景观
  第一章 大众传播理论概述
 第二篇 大众传播的科学方法与模式
  第二章 科学的方法
  第三章 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式
 第三篇 大众传播中的理解与语言问题
  第四章 传播中理解的作用
  第五章 编码的问题
  第六章 宣传分析:解码及效果的最初理论
 第四篇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第七章 认知一致性与大众传播
  第八章 说服理论
  第九章 群体与传播
  第十章 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
 第五篇 大众媒介的效果与使用
  第十一章 议程设置
  第十二章 知识沟假说
  第十三章 大众传播的效果
  第十四章 大众媒介的使用
 第六篇 媒介渠道
  第十五章 现代社会中的大众媒介
  第十六章 媒介连锁公司与集团
  第十七章 电子传播的理论
 第七篇 将一切整合起来
  第十八章 全面的图景
第四部分 模拟试题
 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内容简介                                                                                            
??21世纪新闻传播学基础教材《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5版,沃纳?赛佛林、坦卡德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传播学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传播学”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沃纳?赛佛林著的《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5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不同一般意义的传统图书,本书是一种包含高清视频讲解的720度旋转的3D电子书,是用“高清视频”和“传统电子书”两种方式结合详解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5版)配套题库的3D电子书【电子书+高清视频课程】。本书提供配套题库的讲义内容,同时也提供中国传媒大学等名校近年考研真题的高清视频讲解(最新视频课程,可免费升级获得)。具体来说,本书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本书收录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复旦大学的10套考研真题,并由高分考生根据科目考试大纲、考研的参考教材和相关教师的授课讲义等对历年真题进行了详细解答,解题思路清晰、答案翔实,突出难度分析。其中,中国传媒大学的2套真题含有视频讲解,由圣才名师对每一道真题(包括每个选项)从难易程度、考查知识点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解析,帮助考生掌握命题规律和出题特点。
??第二部分为课后习题及详解。本书参考大量资料对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5版)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第三部分为章节题库及详解。严格按照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5版)的章目编排,精选与各章内容配套的习题并进行解析,所选试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显当前热点。
??第四部分为模拟试题及详解。根据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仿真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的难度和风格,精心编写了2套模拟试题,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圣才考研网(www.100exam.com)提供全国各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考研辅导班【同门师兄师姐一对一辅导(网授)、网授精讲班等】、3D电子书、3D题库(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新闻传播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2014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18新闻与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5×9=45)
1.精确新闻学
2.棱镜门事件
3.拟态环境
4.二级传播理论
5.尼尔·波兹曼
6.观点的自由市场
7.蒙太奇
8.美国便士报运动
9.史量才
二、简答题(15×3=45)
1.当前中国媒介融合的内涵与意义。
2.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3.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
三、论述题(20×3=60)
1.分析微博等社交媒体对中国社会发展与转型的影响。
2.经典传播理论在当下互联网时代还适用吗?举两个例子。
3.关于大V责任运动,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18新闻与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5×9=45)
1.精确新闻学
答:精确新闻学又称精确新闻体、精确新闻报道,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查证事实,从而报道新闻。由美国学者、新闻记者菲利普·迈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特点是用精确的数据、概念来分析新闻事件,尽可能避免主观的、人为的错误,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公正、令人信服。这一新闻报道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风行于美国新闻界,后传遍世界各国新闻界。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界开始运用这种新闻报道理论和方法报道新闻信息。
2.棱镜门事件
答:棱镜门事件是指发生在2013年的美国情报局泄密事件。2013年6月,前中情局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将两份绝密资料交给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诸多秘密被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有一项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要求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必须每天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过去6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一直在进行数据挖掘工作,从音频、视频、图片、邮件、文档以及连接信息中分析个人的联系方式与行动。监控的类型有10类:信息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社交网络资料的细节,其中包括两个秘密监视项目,一是监视、监听民众电话的通话记录,二是监视民众的网络活动。
3.拟态环境
答:拟态环境,是指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是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概念,由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4.二级传播理论
答:二级传播理论是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等20世纪40年代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理论假说。两级传播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和影响不是直接流向一般的受众的,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的中介,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意见领袖指的是那些对大众媒介保持较多接触,在特定领域能够对他人发挥个人影响的人。两级传播理论的意义在于揭示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强调大众传播的效果受到人际传播的制约。
社会学家罗杰斯在考察农村革新事物的普及过程时,把大众传播区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认为信息的传播可以是“一级”的,即媒介信息可以直接抵达一般受众;而影响的传播则是“N级”的,其间经过大大小小的意见领袖的中介。这样以来,两级传播假说便发展成“N级传播”假说。
5.尼尔·波兹曼
答:尼尔·波兹曼是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波兹曼认为电视传媒的娱乐本性使得非娱乐性的信息不得不在“声像”上包装自己,最终导致这些信息在内涵上缩水。另外由于电视传媒仅仅是单向沟通,无法与观众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它也就没办法实行教育的职责。波兹曼深化了传媒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的观点,认为不同的传媒适合传播不同的信息。他的著作《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都是其对西方媒介体制转型深深的忧虑和反思的产物,这在当时西方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观点的自由市场
答:“观点的自由市场”是西方自由主义新闻学中的一个理论。最早是由英国政论家、文学家约翰·弥尔顿提出的,后经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杰斐逊以及英国政治家约翰-米尔发展改进。弥尔顿认为真理是通过各种意见、观点之间自由辩论和竞争获得的,而非权力赐予的。必须允许各种思想、言论、价值观在社会上自由的流行,如同一个自由市场一样,才能让人们在比较和鉴别中认识真理。“观点的自由市场”以及与之相关的“观点的自我修正”理论后来称为自由主义新闻学的理论根基,也是西方新闻自由的理论根基。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了来自美国社会责任理论的修正,但至今仍对西方新闻界产生着强大而持久的影响。
7.蒙太奇
答:蒙太奇是指根据影视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逻辑以及观众的收视心理,将前期拍摄下来的许多镜头按照既定的构思组接起来。英文名称Montage,来自法文Monter(组接),最初是建筑学术语,意为组合、构成、装配。早期电影严格来说没有蒙太奇,一般认为是美国导演大卫·沃克·格里菲斯是第一个自觉使用蒙太奇的人。蒙太奇既作为一种画面组接剪辑技巧存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影视美学的思维观念,贯穿于创作活动从构思选材到拍摄制作的整个环节。
8.美国便士报运动
答:美国便士报运动,是指19世纪30年代,美国报界掀起的一场报纸以低廉的价格和能人的内容去争取大量的读者,使报纸完成了大众化、通俗化的飞跃的运动。从此,价格低廉、以大众为读者对象的报刊大量出版印行。“便士报”即廉价报刊,是指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该报售价为一便士(美分),因而被称为“便士报”。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便士报”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在美国纽约创办的《太阳报》。“便士报”的特点是: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也称大众化报纸,是一种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各种消闲性趣味性的软新闻;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的广告。
9.史量才
答:史量才是旧中国报业家,上海《申报》的总经理。1908年任《时报》主笔,1913年接办《申报》,1929年购进《新闻报》大部股权,意图组织报业托拉斯,受到挫折。九一八事变后,政治态度趋向进步,积极支持抗日运动。他举办申新通讯社,申报补习学校,申报新闻函授学校,申报流通图书馆,出版《申报年鉴》,《申报月刊》、精制全国地图等,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引起国民党最高当局的嫉恨。1934年11月13日,被蒋介石派遣的特务暗杀与沪杭公路上。
二、简答题(15×3=45)
1.当前中国媒介融合的内涵与意义。
答:(1)媒介融合的含义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原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概念应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等;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2)媒介融合的意义
“媒介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媒体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媒介发展的理念,是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的基础上的传统媒体的有机整合,这种整合体现在两个方面:技术的融合和经营方式的融合。
2.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答:(1)戊戌政变时期,梁启超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办报经验的基础上,汲取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理论,提出了整套办报主张,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新闻思想。
①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第一册上发表的新闻学处女作《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中,把报纸比作耳目喉舌,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通”,包括通上下和通中外。
②梁启超很重视报刊的宣传鼓动作用,以创办报刊作为政治活动的先导。对报刊在教育读者、开启民智、提供知识、培养人才等方面的作用也有深刻认识,同时还很重视报纸对新学术新知识的传播。
③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一扫落魄文人的陈腐习气,从而使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④创造了报章新文体——“时务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这种新文体出现之后,风行一时,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梁启超早期的办报主张,表达了维新派要求迅速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爱国热情,反映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急于冲破封建束缚,发展民族经济的迫切愿望。
(2)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在国外办报的同时,借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和新闻理论对他的新闻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根据亲身的体会,在报刊功能、办报原则、健全舆论、宣传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
①提出报纸的“两大天职”,即“监督政府”、“向导国民”。
②提出办报的四条标准:“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
③提出健全舆论的主张。报刊要造成健全的舆论必须具有五要素:一曰常识;二曰真诚;三曰直道;四曰公心;五曰节制。
④提出了办刊宣传的方法。为了提高宣传效果,梁启超总结出两种宣传方法,即浸润法和煽动法。
梁启超这时期的新闻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报刊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他新闻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此时他的新闻思想已经进到了资本主义新闻思想体系,为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中国革命派人士们所借鉴。
3.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
答:移动互联网社会是一个更加趋近于人性的社会,同时也应是一个需要更好地把握人和技术、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移动互联网正在为人类信息社会带来新的变化,但是移动互联网社会却并非是人类信息社会发展的终点,而只是人类信息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驿站之一。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技术形态:泛在网络和无缝连接
今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信息通信技术让农村生活更美好。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农村能否享受到更为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将成为整个社会信息通信技术水平是否能得到真正提高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信息通信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和应用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从历史角度来看,信息通信技术史也是一部技术创新的历史,而且目前这种技术创新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对于互联网发展而言,其创新效应不仅存在于互联网领域内部,还呈现在其他诸多社会领域之中。
从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的技术形态大致可以描述为如下的结构:具有移动互联特征的人-人互联网络,具有云计算、云服务特征的新泛在服务网络,具有物-物互联特征的新泛在物联网络。从信息通信技术环境的整体特征来看,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将从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等多个层面重塑并改变我们固有的信息社会形态。
(2)社会形态:透明社会和开放社会
①移动互联网社会是高透明度、高围观度、高参与性的社会。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内容的创造将更加容易,信息内容的数量将更为庞大,信息内容的获取将更加容易,信息内容的传播将更加快捷。与此同时,人们对于重要公共信息的关注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对于重要公共事件的参与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而这些历史性的变革将使得数字文明社会形态实现的可能性不断增加。
②移动互联网社会是高敏感型、高风险型、高危机型社会。高敏感社会和高风险社会要求移动互联网社会形态下的组织和个人都应以诚信为基础、以公平正义为原则,不断提高自身在高敏感、高风险、高危机社会的适应性。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高敏感、高风险、高危机社会应该是一个风险广泛分布、危机频繁发生、社会治理复杂性进一步加剧的社会形态。从微博客传播领域2011年频繁出现的危机传播现象即可以一斑而窥全豹。例如,2011年5月故宫连续出现的藏品失窃、锦旗错字、建福宫会所风波等等一连串事件,即是典型案例。可见,对于移动互联网社会的公民而言,一方面要其能够以较高的移动信息传播素养、以更快的速度更为准确地获得信息,另外一方面还要其能够以较高的移动信息传播素养更为迅速地处理信息并做出适度反应。
③移动互联网社会是高协商型、高合作型、高治理型社会。虽然从当前的社会形态来看,存在着种种社会断裂的现象,在移动互联网舆论场中,存在着种种舆论断裂、意见冲突的现象,但是既然人类社会已经掌握了更为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就应该抓住历史契机,在移动互联网社会的历史变迁进程中重塑社会均衡和社会和谐的新局面,以更高的社会治理水平来应对各种复杂的移动互联网社会形态的新课题。
(3)文化形态:数字文明和数字生态的融合新阶段
从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视角来看,移动互联网社会应该比现有的社会形态有更新的变化,但是这种社会变迁的历程不会像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节奏那样迅速。但是,在移动互联网社会,各种向善的社会力量将在更加透明和开放的社会环境中阻止社会大规模崩溃和断裂现象的出现,从而推动未来的移动互联网社会向着更好的发展阶段演进。笔者认为,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社会将成为信息社会的一种常态,并进一步固化为社会的内在结构。在此基础之上,人会获得更大限度的信息传播的自由和权利。但是伴随着这种越来越扩大的自由和权利,人的隐私权和独立空间也将受到来自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挤压,这也是一个需要引起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社会应该是一个更加趋近于人性的社会,同时也应是一个需要更好地把握人和技术、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从技术发展视角来看,信息通信技术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更为自由的条件和环境,在此环境之下人类也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加需要重视人和技术、人和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均衡关系与和谐关系的构建。在新的信息通信技术环境之下,人类既能在人性发展方面获得更大自由,又能在社会关系网络和自然关系网络中获得更大均衡,这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社会状态,同时笔者也期望未来的人类文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够获得更为均衡和谐的发展格局。
三、论述题(20×3=60)
1.分析微博等社交媒体对中国社会发展与转型的影响。
答:随着网络微博客平台的开启,一大批公共知识分子所构成的思想团体开始了积极的微博运用,大众传播媒体的传统新闻范式受到冲击和修正,瀑布模式中的传播等级被碾平,信息水簇出现倒流,民意自下而上的蒸腾变得可能,这些转变在一系列微博事件中得到了证明。微博等社交媒体对中国社会发展与转型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点:
(1)社会系统的发展变迁:社会分层加剧、利益诉求多样,社会舆论呈现躁动表征,传媒公共性需求凸显。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一段经济高度发展期之后,中国的社会系统开始经历深刻变化:首先,传统的生活方式、制度和价值观被打破,而新的生活方式、制度和价值观尚未建立,价值观取向纷乱、杂芜,公众在选择上面临彷徨甚至迷失;其次,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利益的不断重组,这同时带有很大的不规范、不公正和偶然性:既得利益者没有安全感,失意者则有失落和不公正感,社会分层的加剧,以及各阶层群体之间的矛盾增多,使得社会面临“断裂”压力;此外,在迅速发展的经济下,公众开始从一元的温饱追求转向多元的利益诉求,这一过程中同时伴随着教育水平、组织手段和通讯能力的提升,公众采取集体行动来获取利益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也将大大提高。这些原因致使社会舆论呈现“躁动”表征,多元的话语表达变得现实而迫切,作为社会现实建构主体的传播媒介能否体现公共性、并且提供准确及时的公共信息和宽容畅达的公共话语空间,成为了一项重要议题。
(2)媒介系统的发展变迁:技术变革加剧、信息结构多元,跨越传统传播中介、直接对话成为可能。
随着新媒体技术变革的加剧,信息结构日趋多元,或可发展成以萨托利所言“相互争衡的‘传播媒介多元主义状态’”,其理想效果是大众传播系统因为权力分散性和多元制约而被中立化,公众舆论的独立性因而变得可能。
微博的出现和扩散,首先是对个体传播力量的肯定与整合,低门槛的进入性和由此带来的信息的使用、传布与生产,使得传统传播等级秩序中传受双方的角色发生转换,个人的信息权力由此增加、作为紧缺资源的话语权得以弥散。其次,微博客“使个人拥有了把个性化的体验向广大公众传播的力量,在其不断以各种方式向社会渗透的过程中,私人空间变成了公共性的,而部分公共空间又被私人化了”。微博主开始以个人表达促公共讨论,用私域之平台,促公域之向善,并且使得“从前作为受众的人们”成为了政治对话的潜在贡献者和政治舞台的潜在行动者。因此,“思想团体”微博客这一新的中介角色的功能凸显,并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传统信息水潭中重要的中介角色——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生产范式,传统的主流传媒开始认真回应和对待传统新闻生产意义上的“另类”议题与事实,努力缩小新旧媒介之间所展现出来的社会知识以及社会现实的差距。这样,由舆论领袖主导、普通公众参与构建的多元政治和社会话语得以扩散,底层水潭与上层水潭之间的对话与沟通成为可能。
(3)变迁与话语:“思想团体”推动私人话语的整合与公共话语的运行,传统媒体在国家话语与民间话语之间寻找空间。
伴随着国家与社会结构转型的可为和网络公共领域形塑的开始,公民社会的语境在互联网场域中具备了讨论的可能性。在公民社会中,存在着三个基本主体,即私人、国家以及民间力量,公民社会的话语权也体现为这些主体对话语“资源”与话语“力量”的追逐与占有。其中,私人话语是公民个体的话语,它表达的是私人性诉求,是私人愿望、情绪与意志的呈现,私人话语的表达权和表达能力是公民实现自身公民资格的基本要求与条件,也是确认公民是否具有公民技能的基本尺度。国家话语是国家意志的表达,通常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居于社会的主导,它本质上是一种阶级意志与社会意愿的混合表达,阶级意志服务于特定的阶级,社会意愿折射的则是社会公共需求。而所谓的“公共话语”,其本质是社会民间诉求的表达,既去除了国家话语的阶级性,又摈弃了私人话语的私利性,表现出更多的公益型和集体性。
(4)从社会以及媒介系统变迁与三大话语之间的博弈关系来看,网络微博客传播首先为私人话语的运行提供了平台,私人的话语实践虽然大多表现为分散的、私人性质的意愿和情绪,但实际的效力却往往表现为“民意”对社会时局的“冲击”,同时也是形成社会舆论、促使民意蒸腾的基础。其次,由一大批知识公众所构成的“思想团体”的微博运用,使得公共话语的运行成为可能,这一团体在具体的实践中,擅长用“集体”的力量把要表达的诉求推到社会的前台,倾向于把社会的公共意志上升为社会的主题话语,并借助“集体行动”的压力效应,实现话语的攻坚、推动民意的蒸腾;在私人话语的冲击和公共话语的压力之下,代表着国家话语的体制内媒体受到撼动。由于国家话语本身就具有阶级性与社会性的双重维度,即一方面,国家在意识形态上居于支配和领导地位,另一方面,国家在对话语实施领导权的同时还负有社会性责任,即维护话语的公平与正义需求。因此,传统媒体在话语表达上便会呈现出公权色彩凸显和社会性底蕴增强的必然趋势。
2.经典传播理论在当下互联网时代还适用吗?举两个例子。
答:经典的传播理论在当下互联网时代仍然适用,以沉默的螺旋和意见领袖为例,分析如下:
(1)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
①“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基本思想及其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依曼对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沉默的螺旋”假说。根据诺依曼的观点,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公众中的少数派,他们将不愿意传播自己的看法;而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看法与大多数人一致,他们就会勇敢地说出来。
②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渗透,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开始涉足互联网的宏观效果研究领域,关注互联网对受众的长期影响。由于互联网与传统大众传媒存在特征上的显著差异,互联网对“沉默的螺旋”理论所带来的挑战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对网络空间的BBS进行分析,以探讨网络空间“沉默的螺旋”理论存在的可能及其作用机制。
③但在实际观察中发现,网络论坛帖子的点击率和实发帖数会有很大的差距。大多数论坛要求登陆ID账号才能发表言论,包括发表主帖和跟帖。通常网络论坛的实际网友远大于申请用户数量。据统计,超过八成的网络用户选择不使用ID账号。这些网友只观看、浏览信息,不会登陆论坛发表意见,这样就产生了网络论坛的“沉默的大多数”。
④网络群体对个人意见的压力作用方式发生了变化,它更加地间接,不直接作用于具体的个体,而是作用于网络用户的ID名称,从而压力强度有所减弱,但是其对网民的个体影响不容忽视。正是由于社会孤立动机的存在和网络群体对个人意见的压力的存在,网民在行为方式上更多地选择沉默或者从众,在网络群体之中寻求安全和认同。
(2)网络时代意见领袖理论
①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与匿名性,使人们之间的信任和社会联系较现实社会更难建立和维持,而自由开放的网络平台又为多元意见的表达和存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网络意见领袖的地位保持存在难度。因此,根据个人影响力的持续时间,网络意见领袖可划分为以下两类:
②事件型网络意见领袖。网络虚拟空间不同于现实社会环境,人们在各类网络平台中游走,进出自由,没有任何现实的羁绊,其间的人际互动及其形成的人际关系处于一种较松散的状态。与传统社会意见领袖相比,网络意见领袖与被影响者之间的虚拟交往可能缺乏一种持续性,而社交互动是意见领袖发挥个人影响力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互联网上的议题层出不穷、涉及广泛,网民的兴趣点时常此起彼伏,想要持续地处于意见的领导者地位非常不易。因此,网络环境下可能存在一类昙花一现的事件型意见领袖。这类意见领袖往往只在某一特定社会事件中发挥出其个人影响力,通过传播的信息与观点来左右其他网民的看法,引导舆论。事件过后,这类网民的意见领袖地位也随之消失。事件型网络意见领袖之所以成为意见领袖可能仅仅因为对某一特殊事件或问题有深刻感悟和体会,或者掌握着第一手信息来源。
③群体型网络意见领袖。尽管网络世界的人际交往具有一定的虚拟性,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似现实社会那般紧密,但在一些虚拟社区中,仍然存在着成员所认可的群体型网络意见领袖,如基于兴趣所建立的网络论坛中的意见领袖。这类意见领袖往往专注于某一兴趣领域,对某类话题的熟悉程度以及有效解决这方面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参与群体中的意见领袖。群体型意见领袖的价值取向总是和该群体的主流规范相一致,同时是该群体中有威望的成员,他们不是群体的正式权威者,而是群体成员主观认定和尊崇的。
3.关于大V责任运动,说说你的看法。
答: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日前召开,众多“大V”齐齐聚首,纷纷发言。名气越大,责任越大,越要善用自己的影响力,积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这样的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
(1)网络空间是现实生活的另一种形态,所谓虚拟世界,公共性和社会性一点也不虚拟。“人人都有麦克风”,意味着人人都得承担相应责任。特别是当下,一批名人“大V”的粉丝动辄以几十万、上百万乃至上千万计,往往“鼠标轻点、应者如云”,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带头“挺”什么“踩”什么,当然应该有更多思考、更多承担。
(2)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同样寥寥几句话,若由千万粉丝级的“大V”发布,瞬间就会推送到网络的各个角落。而某条假消息,一经多位“大V”转发,立呈燎原之势,即便不久被证伪,恶劣影响也已造成,辟谣要花极高成本。尽管我们不应夸大“大V”们呼风唤雨的能力,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既然享有更大话语权,那么在众声喧哗、泥沙俱下之时,“大V”们都更有理由遵规守法;在弘扬美德、倡导诚信之时,“大V”们都更有理由一马当先。如果每每自居“意见领袖”,享受着影响力带来的种种好处,却认为没有任何传播正能量的义务,恐怕实在说不过去。
(3)对“大V”们而言,承担社会责任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比如,多几分慎重,对那些明显可疑,又不在自己专业领域和熟悉范围的“爆炸性信息”,想一想、查一查、缓一缓再发再转。不抢着架秧子起哄,更不明知多半是谣言还故意加上“求辟谣”的标签扩散;比如,论事多讲点客观理性、多讲点建设性意见,不预设立场或道德绑架式拍砖,更不为了个人扬名立万而语不惊人死不休;比如,自觉抵制“有损他人名誉和利益的行为”,不发偏激泄愤之语,更不煽呼拥趸投入党同伐异、叫阵约架、人身攻击;再比如,多传递积极向上、自尊自信的声音,让大家特别是年轻人多看到我们身边那些温暖、美好的东西,多看到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充满希望并值得为之奋斗的东西。
(4)网络平台,需要清新空气,需要一方明亮湛蓝的天空。有了网上的公序良俗,对创造网下的社会福祉也将带来莫大帮助。而这一切,要靠法律红线规制,也要靠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名人“大V”们共同来珍惜、来维护。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4187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1 14:28 , Processed in 0.20674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