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9 14:4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83281.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引论 电影史和做电影史的方法
第1章 电影的发明与初期发展:1880年代~1904年
 1.1 复习笔记
 1.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 电影的国际化进展:1905~1912
 2.1 复习笔记
 2.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 民族电影、好莱坞古典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3~1919
 3.1 复习笔记
 3.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 1920年代的法国电影
 4.1 复习笔记
 4.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 1920年代的德国电影
 5.1 复习笔记
 5.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 1920年代的苏联电影
 6.1 复习笔记
 6.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 无声电影后期的好莱坞电影:1920~1928
 7.1 复习笔记
 7.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 1920年代的国际潮流
 8.1 复习笔记
 8.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 有声电影的兴起和发展:1926~1945
 9.1 复习笔记
 9.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0章 好莱坞制片厂制度:1930~1945
 10.1 复习笔记
 10.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 其他制片厂制度
 11.1 复习笔记
 11.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 电影与国家政权:苏联、德国、意大利,1930~1945
 12.1 复习笔记
 12.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3章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人民阵线与占领期 1930~1945
 13.1 复习笔记
 13.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4章 左派、纪录片与实验电影:1930~1945
 14.1 复习笔记
 14.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5章 战后美国电影:1945~1960
 15.1 复习笔记
 15.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6章 战后欧洲电影:新现实主义及其语境 1945~1959
 16.1 复习笔记
 16.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7章 战后欧洲电影:法国、北欧及英国 1945~1959
 17.1 复习笔记
 17.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8章 战后非西方电影:1945~1959
 18.1 复习笔记
 18.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9章 艺术电影和作者身份
 19.1 复习笔记
 19.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20章 新浪潮与青年电影:1958~1967
 20.1 复习笔记
 20.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21章 战后纪录片与实验电影:1945年~1960年代中期
 21.1 复习笔记
 21.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22章 好莱坞的衰落与复兴:1960~1980
 22.1 复习笔记
 22.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23章 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政治批判电影
 23.1 复习笔记
 23.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24章 1960年代末以来的纪录电影和实验电影
 24.1 复习笔记
 24.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25章 新电影和新发展:1970年代以来的欧洲电影和苏联电影
 25.1 复习笔记
 25.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26章 超越工业化的西方:1970年代以来的拉美、亚太地区、中东和非洲
 26.1 复习笔记
 26.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27章 美国电影与娱乐经济:1980年代及之后
 27.1 复习笔记
 27.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28章 走向全球的电影文化
 28.1 复习笔记
 28.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内容简介                                                                                            


  波德维尔著《世界电影史》(第2版)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影视学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影视学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
  1.[3D电子书]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免费下载,送手机版]
  2.[3D电子书]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免费下载,送手机版]
  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本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补充典型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世界电影史相关辅导资料,针对每章的重难点补充整理了典型题,并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圣才学习网│艺术类(www.100xuexi.com)提供全国各高校艺术类专业考研考博辅导班【师兄师姐一对一辅导、网授精讲班等】、3D电子书、3D题库等(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艺术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美术学的师生参考。
  与传统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七大特色:
1.互动学习:摇一摇,找学友,交友学习两不误  摇一摇,找到学习本书的所有学友,可精确查找学友的具体位置;与学友互动,交流学习(视频、语音等形式),交友学习两不误;学习圈内有学霸解答本书学习中的问题,并配有专职教师指导答疑解惑。

2.720度立体旋转:好用好玩的全新学习体验  圣才电子书带给你超逼真的3D学习体验,720度立体场景,任意角度旋转,模拟纸质书真实翻页效果,让你学起来爱不释手!

3.手机扫码即可阅读,精彩内容,轻松分享  圣才电子书扫码即可在手机阅读,随处随学。可以不用客户端不用账号,简单方便!
4.质量保证:每本电子书都经过图书编辑队伍多次反复修改,年年升级  我们拥有一支强大图书编辑团队,他们专门从事图书的编辑工作,对各类职称考试、考研考博等教材教辅深入研究,以及各类职称考试、考研考博的历年真题进行详尽仔细研究与分析,掌握考试命题的规律和方向,并结合行业最新前沿动态,不断分析整理各个科目的考试要点,把重要考点全部固化为试题形式,形成精准领先及时的备考电子书。同时,依托北京高校资源,我们聘请知名高校众多专家组成顾问团队严格审核圣才电子书,确保质量。
5.免费升级:更新并完善内容,终身免费升级  如购买本书,可终生使用。免费自动升级指我们一旦对该产品的内容有所修订、完善,系统立即自动提示您免费在线升级您的产品,您将自动获得最新版本的产品内容。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当您的电子书出现升级提示时,请选择立即升级。
6.功能强大:记录笔记、答案遮挡等十大功能  本书具有“知识点串联列举”“划线添加笔记”、“答案自动遮挡”、“全文检索”等功能。
  (1)知识点串联列举——相同知识点内容列表呈现,便于读者记忆和复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考试教辅量身定做】

  (2)划线添加笔记——使用颜色笔工具,划一条线,写笔记,提交纠错。【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3)答案遮挡——先看题后看答案,学习效果好。【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4)全文检索——输入关键词,本书相关内容一览无余。【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7.多端并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平台同步使用  本书一次购买,多端并用,可以在PC端(在线和下载)、手机(安卓和苹果)、平板(安卓和苹果)等多平台同步使用。同一本书,使用不同终端登录,可实现云同步,即更换不同设备所看的电子书页码是一样的。

  特别说明:本书的部分内容参考了部分网络资料及相关资料。但由于特殊的原因,比如作者姓名或出处在转载之前已经丢失,或者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等,因而可能没有注明作者的姓名或出处。如果原作者或出版人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是一家为全国各类考试和专业课学习提供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的综合性学习型视频学习网站,拥有近100种考试(含418个考试科目)、194种经典教材(含英语、经济、管理、证券、金融等共16大类),合计近万小时的面授班、网授班课程。
  如您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国热线:400-900-8858(8:30-00:30)
  咨询QQ:4009008858(8:30-00:30)

  详情访问:http://yishu.100xuexi.com/(圣才学习网|艺术类)
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引论 电影史和做电影史的方法
一、关注老电影
(一)原因
电影是百余年来最具影响的媒介之一。人们蜂拥观看最新的热门大片或从音像店租借所热爱的影片是理所应当的。然而,我们同样应该关心老电影。
1.电影观赏
老电影提供了与我们观看当代电影所获得的同样的洞见。
(1)一些老电影提供了非常强烈的艺术体验或其他时代和地域的穿透人心的人类生存景象。
(2)一些老电影是对继续影响当前时代的日常生存或超常历史事件的记录。
(3)一些老电影是全然陌生的。它们抗拒着与我们当前思维习惯的同化,迫使我们承认电影可以完全不同于我们所习惯的那个样子,我们必须调整自己的视野,去容纳被另外一些人认为理所当然却令我们惊异的电影样式。
2.电影研究
电影的历史不只包括电影。研究老电影和制作它们的时代从根本上讲是非常有意思的。简言之,由于老电影的数量远多于新电影,所以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令人陶醉的观影经验。
(二)定位
不存在任何关于电影历史的宏大叙事可以解释所有事件、原因和结果,电影史更适合被看做各种电影历史的集合,因为研究电影的历史包括提出一系列问题,然后寻找证据,以便在论证的过程中回答这些问题。
二、电影史学家的任务
(一)提出问题,寻求解答
1.设定研究项目
电影史学家们设定研究项目,系统地探寻往昔之事。研究项目是围绕需要回答的各种问题而组织起来的,同时也是由各种假设和背景知识组成的。
2.提出问题
资料管理员的研究项目广义上就是做出鉴别。这部影片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它是什么时间制作或发行的?它是在哪个国家制作的?谁制作的?演员是谁?
3.进行鉴别
如仅有片名的神秘影片《间谍旺达》)。它很可能是进口影片,而不是在发现拷贝的国家里摄制的。幸好拷贝中还是有一些线索,可供知识渊博的史学家进行认定。
(1)根据演员
坐在前景处的女主角是一位明星,名叫弗朗切斯卡·贝尔蒂尼。认出她,几乎可以肯定这部影片属于意大利,制作于1910年代——她的职业生涯巅峰时期。
(2)根据风格
影片的风格允许研究者进一步缩小日期范围。从取景类型、剪辑步调到动作调度等方面的风格化特征都是1910年代中期欧洲电影制作的典型情况。
(3)横向比较
这些线索还能在贝尔蒂尼主演的一系列影片中看到。她在1915年主演的一部影片《狐狸精狄安娜》的情节描述,与这部身份不明的拷贝的情节完全一样。
4.假设与背景
(1)以假设为前提
以上鉴别依赖于几个确切的假设。比如,研究者已经这样假设,一个1977年的电影制作者不可能搞阴谋折磨资料馆人员,制作一部伪造的1915年意大利电影。
(2)以背景为基础
背景知识是绝对必要的。研究者有理由相信,这样的调度和剪辑方式正是1910年代中期电影的特征,而且,他还要能认得这一时期出现在其他影片中的这位明星。
5.甄选资料
鉴别工作还需考虑另外的可能性。使得某种数据具有相关性或某个事实变得显著的,是史学家的研究项目及其所处理的问题。
(1)某些事实对某个项目很重要,但对另外的项目却无足轻重。
(2)某些假设给研究者的问题框架和资料搜寻施加了压力。
(二)作为描述与解释的电影史
史学家的研究项目至少要做两件事。
1.描写
史学家试图描述某些事件的过程或状态。他要追问:什么?谁?何处?何时?
(1)这部影片是什么?
(2)谁在何时何地制作了这部影片?
(3)这个导演的工作方式与其他导演的区别是什么?
(4)什么证据表明了某个制片厂濒临破产?
(5)这个镜头中的演员是谁?
(6)这个公司里谁负责剧本?
(7)这部影片曾在哪里放映,谁可能看过?
2.解释
史学家试图解释某些事件的过程或状态。
(1)问题
①这是怎样起作用的?
②此事为何发生?
③这个公司怎样分配工作,设定职责,完成一个项目?
④这个导演的工作怎样影响到这个公司的其他电影?
⑤为什么华纳兄弟积极推动有声片而更大的公司则勉为其难?
(2)证据
关于经验材料的大多数论证都依赖于证据。证据所包含的信息为论证的可信度提供基础。电影史学家利用各种证据进行工作。
①证据类型
a.电影拷贝
对许多人来说,他们所研究的电影拷贝是证据的核心部分。
b.文字材料
史学家也依靠文字材料,包括已出版的(书籍、杂志、行业期刊、报纸)和未出版的(回忆录、书信、笔记、制作文件、剧本、法庭记录)。
c.其他
电影技术史学家们则研究摄影机、录音机以及其他设备。某个电影摄影棚或某个重要的外景地也能作为证据的来源。
②证据来源
a.历史学家们通常必须核实他们的证据来源。这常常依赖于一类描述性研究。此类问题对于电影拷贝特别重要。电影总是以各种不同的版本流通。史学家们试图搞清楚他们正在研究的电影版本的差异,并试图做出解释。
b.史学家们通常要区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就电影而言,一手资料通常是指与所研究的对象或事件直接相关的人。而早期史学学者后来对这一时期的探讨,将会被看做二手资料。
三、解释往昔
(一)基本方法
1.解释类型
电影史有着不同类型的解释。获得公认的包括以下几种:
(1)传记史
①聚焦于某个人物的生活历史。
②工业或经济史。
③聚焦于商业事务。
(2)美学史
①聚焦于电影艺术(形式、风格、类型)。
②技术史:聚焦于电影的物质材料和机器设施。
③社会/文化/政治史:聚焦于电影在社会群体中的功用。
2.阐释原则
(1)并非只有唯一的电影史,而是有许多可能的历史,每一种历史都具有不同的视角。通常,研究者一开始只是对这些领域中的某一方面感兴趣,这有助于形成他最初的问题。
(2)解释分类如果被严格执行,就会变成钳制。历史可能提出的所有问题,并不是恰好都能落入某一个小格子。电影类型的研究也许既涉及美学因素也涉及文化因素。
(二)组织证据
为某个历史问题寻找答案,也许既包括描述也包括解释,历史性的解释包含对由专业知识所制造的证据进行组织的观念。包括以下部分:
1.纪事年表
(1)纪事年表对于历史解释是必不可少的,描述性研究对于建立事件发生顺序也是必不可少的。历史学家需要知道某部影片的制作早于另一部,或者事件A发生于事件B之后。
(2)历史并不只是纪事年表。纪事年表止步于解释,正如一份潮起潮落的记录并不会给出潮流变化的线索。历史主要关乎解释。
2.因果关系
大多数历史性解释都包括原因和结果。历史学家借助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原因开展工作。
(1)个体因素
人们的信仰和欲求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方式。正是在他们的行动中,事情得以发生。历史学家有正当理由把人们所思所感所为当成某种解释的一部分。
①“方法论的个体主义”
某些历史学家相信,所有的历史解释或迟或早都会求助于个体原因。这种立场通常被称为“方法论的个体主义”。
②历史的伟人理论
一种与众不同的甚至更彻底的假设是,只有个体,而且只有超常的个体,才有能力推动历史变化。这种观点有时候被称为历史的伟人理论,尽管它也被应用于女性人物。
(2)群体因素
人们通常在群体中活动,有时我们认为群体是一种超越于组成个体之上的存在。群体具有规则、功能、结构和惯例,这些因素常常导致某些事情发生。
①“方法论的集体主义”
某些历史学家坚信,任何历史解释早晚都得以群体因素作为基础。这种立场通常被称为“整体主义”或“方法论的集体主义”,与之相对的是“方法论的个体主义”。
②重要群体
有几类群体对于电影历史是很重要的。
a.政府机构、电影制片厂、发行公司以及其他较为正式的、组织化的群体。
b.某些很不正式的电影制作者的联盟,通常被称为“运动”或“流派”,它们是由一些对电影、对电影的风格与形式的理念等具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电影制作者和批评家集结而成的小群体。
3.影响
大多数历史学家都会使用影响的观念来解释变化。
(1)内涵
影响描述了某个个体、某个群体或某部影片带给其他人的启发。某个运动的某些成员会有意影响某位导演摄制影片的方式,而观看到某部影片的机会也能够对某位导演造成影响。
(2)特征
影响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复制。在艺术中,影响通常就是一个艺术家从另外一些艺术家的作品中得到想法,然后以自己的方式实现这些想法。结果也许与最初模仿的作品截然不同。
(3)代表
①当代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受到让·雷诺阿的影响,尽管他们的电影风格迥异。
②某个导演群体的作品也许会影响到后来的影片。1920年代的苏联电影影响了纪录片导演约翰·格里尔逊。
③好莱坞电影,作为一个整体,在整个电影历史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所有受到好莱坞电影影响的导演观看的肯定不是同样的电影。
4.趋势与归纳
(1)简约化
每一位历史学家都会忽略某些材料。他们把混乱复杂的历史简化为一个更为连贯和具有说服力的故事。历史学家就是根据他所追寻的问题进行简约化和条理化的处理。
(2)设定趋势
历史学家实现简约化的首要方法就是设定趋势。他们承认许多事情正在发生,但是“大体上”“总的说来”“就大多数情况而言”,能够看到一种普遍趋势,他们的任务就是解释趋势的发生方式和原因。
(3)归纳总结
通过设定趋势,历史学家做出归纳总结。他们必然会舍弃一些饶有趣味的例外和特殊情况,所有历史性的解释都会回避令人困扰的混乱现实。
5.历史分期
历史的纪事年表和因果关系都不存在开端与结局。历史学家必须限制他们探索的历史的时间长度,还会进一步把这段历史划分为有意义的阶段和部分。
(1)每一位历史学家都会根据他的研究计划和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历史分期。历史学家也知道,历史分期并非一成不变:趋势并不是以一种鲜明的秩序发生发展的。
(2)电影技术、风格或类型的历史并非必然与政治或社会的历史发展同步。并不是所有政治事件区分出的不同时期,都与电影形式或电影市场的变化相关。
6.重要性
在着手解释时,所有的艺术史家都会假定他们所探讨的艺术作品具有重要性。
(1)评判标准
我们在此假定所探讨的影片达到了下述三个标准中的一个或所有三个而具有重要意义:
①确实优秀
某些影片就艺术标准而言,确实超凡绝伦。它们丰富、动人、复杂难解、发人深省、意味深长,等等。这些电影,至少部分是因为它们的品质,在电影的历史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②影响力
一部影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许是因为它对其他影片的影响。它也许创造或改变了某种类型,激发电影制作者去尝试某些新的东西,或者获得了极为广泛的欢迎而催生大量的模仿和赞赏。
③典型性
某些影片具有重要意义,是因为它们生动地再现了创作实情或发展趋势。在同一类别的众多电影中,它们极具代表性。
(2)代表作品
某部特定的影片也许满足上述标准中的两个或全部三个而意义重大。
①一部成就甚高的类型电影,如《雨中曲》或《赤胆屠龙》,常常被认为既优秀又极具典型性。
②很多人都认可的杰作,如《一个国家的诞生》或《公民凯恩》,也都具有极高的影响力,某些影片还代表了更为广泛的发展趋势。
四、做电影史的方法
(一)核心问题
基于本书所概述的电影历史的各个层面,我们提出了三个基本的问题:
1.电影媒介的使用怎样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以及形成了怎样的规范
在“媒介使用”之中,我们纳入了电影形式的问题:电影的部分/整体的组织问题。
(1)基本内容
①“媒介使用”通常涉及故事的讲法,而一部影片的总体形式可能也依赖于某种情节内容或某种抽象样式。
②“媒介使用”也涉及电影风格的问题,即电影技巧(场面调度、灯光、布景、服装、摄影、剪辑、声音)的样式化运用。
③任何关于媒介使用方法的稳定概念也必须考虑到电影的模式(纪录片、先锋电影、故事片、动画片)和类型(西部片、惊悚片、歌舞片)。
(2)核心内容
本书的核心意图,就是要探讨电影媒介在不同时期和地域的使用方法。包括详细陈述稳定的形式和风格规范如何形成,以及检验电影制作者怎样在形式结构和电影技巧方面提出新的方法。
2.电影工业(制作、发行、放映)的状况对电影媒介的使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1)电影制作
任何电影的制作都是在某些“制作模式”内进行的,一部电影的创作涉及劳动和物质材料的惯常组织方法。某些制作模式是工业化的,电影公司把电影制作看成一种商业行为。
①工业化制作的经典例子就是“制片厂体系”,组织化的公司通过相当细致的劳动分工,为大量的观众制作影片。
②另外一种工业化制作,也许可以称为“手工艺的”或“一片制式”的方法,这样的制作公司在某一时间只拍摄一部影片(也许它可能只摄制这一部影片)。
③另外一些制作模式更加缺乏组织性,只是某些小群体或某些个体为了某些特殊目的而制作电影。
(2)电影放映
电影放映和消费的方式也具有同样的影响。比如,1950年代电影技术上的重大创新,包括宽银幕、立体声、彩色其实早在数十年前就已经可行。然而只有当电影观众急剧下降的时候,制片人和放映商才会急于引入新的技术,引诱观众重返影院。
3.电影媒介的使用上和电影市场中的国际性趋势是怎样出现的
(1)本书试图凭借对国际和跨文化影响怎样起作用的观念,来平衡对于重要国家的贡献的思考。许多国家的观众和电影工业都受到了来自其他国家的导演和影片的影响,电影类型亦是四处流传。
(2)电影工业本身也是跨越国界的。在某些特定的时期,某些国家会因为特殊情况拒绝电影的流通,但大多数时候都存在一个全球化的电影市场,只有通过追溯跨文化和跨地区的趋势才能更好地理解它。
(二)基本原则
引导史学家的是所研究的问题,而不是书写着某“类”历史的僵化观念。我们为某个既定问题给出的最为可信的解答,取决于证据材料的强度以及我们所能做出的论证方法,而不是书写某种类别的历史的事先承诺。
五、作为叙事的历史
(一)叙述技巧
历史学家使用语言把他们的观点和证据传达给他人。描述性的研究计划通过对发现的总结能够做到这一点。但历史性的解释需要更为复杂的技艺。
1.说服性论证
有时历史学家把解释界定为说服性的论证。这是一种常见的修辞论证形式,在选定某种可信的解释之前排除了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信念。
2.叙事性论证
历史学家更常采用的,是故事的形式。叙事性的历史,通过追溯随时间而改变的环境和条件,为“怎样”和“为何”的问题寻找答案。通过讲述一个故事,它构造一条因果链,或者呈现一个事件的进展过程
(二)叙述内容
1.五大分期
本书把电影的历史划分成五个大的时期:
(1)早期电影:大约至1919年
(2)后期无声电影:1919~1929年
(3)有声电影的发展:1926~1945年
(4)二战之后的时期:1946~1960年代
(5)当代电影:1960年代至今
2.发展层面
历史分期并不能与所有领域严格同步,但的确表明了我们试图追溯的那些变化的可能疆界。以上五大分期反映了:
(1)电影形式和风格的发展。
(2)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的重大变化。
(3)重要的国际趋势。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8328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25 02:28 , Processed in 0.12910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