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2017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历年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 [打印本页]

作者: ooo    时间: 17-8-13 11:59
标题: 2017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历年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26878.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及详解
 2015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
 2014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
 2013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
 2012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
 2011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
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
 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模拟试题及详解(三)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注册测绘师执业资格考试,我们根据最新考试大纲、教材和相关考试用书编写了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的辅导资料: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历年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
本书是注册测绘师执业资格考试《测绘综合能力》的历年真题详解。全书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历年真题及详解。精选了最新历年真题,按照最新考试大纲、指定教材和相关规范、标准等对全部真题的答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第二部分为模拟试题及详解。根据历年考试真题的命题规律及常考考点精心编写了3套模拟试题,其试题数量、难易程度、出题风格与考试真题完全一样,方便考生检测学习效果,评估应试能力。
圣才学习网│工程类(www.100xuexi.com)提供注册测绘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注册测绘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生,也适用于各大院校测绘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及详解
2015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LCR-G型相对重力仪必须锁摆的状态是(  )。
A.运输过程中 
B.仪器检查
C.观测读数 
D.静置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对于LCR型重力仪,在测站上安置好仪器后,仪器松摆,在开摆5min后,才开始读数;观测完毕,仪器锁摆。此项工作不容疏忽,否则会损坏仪器。根据《加密重力测量规范》(GB/T 17944—2000)第4.5.5条规定,禁止将重力仪大角度倾斜或卧置,严禁在松摆情况下搬运LCR型重力仪,因此,重力仪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锁摆。
2.三角高程垂直角观测的最佳时间段为(  )。
A.日出日落 
B.日落前
C.上午10点至11点 
D.中午前后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三角高程测量,是通过观测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角求两点间高差的方法,选择合适的观测时间段有利于消除垂直折光的影响。有利观测时间段包括:①在阴天或者光照不强的时间段:②日出后大约1~3h,地面处于吸热过程,此时大气层密度较均匀。不利观测时间段包括:①日出后30min内;②日落前30min内;③太阳中天前后各1.5h左右。
3.海拔高的起算面是(  )。
A.参考椭球面 
B.平均大潮高潮面
C.大地水准面 
D.理论最低潮面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点到参考椭球面的法线距离为该点的大地高,所以参考椭球面是大地高的起算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线距离为该点的正高(海拔高),所以大地水准面是海拔高(正高)的起算面。
4.按照国家秘密目录,国家等级控制点坐标成果的密级是(  )。
A.绝密 
B.机密
C.秘密 
D.内部使用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国测办字[2003]17号)附件规定,国家等级控制点坐标成果以及其他精度相当的坐标成果属于机密,应长期保存。
5.下列关于我国高程基准与深度基准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者是两个不同的大地水准面
B.二者是同一个大地水准面
C.二者是两个不平行的空间曲面
D.二者是两个平行且相差一个常数的平面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高程系统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重力位等位面),它是平均海水面向内陆延伸形成的闭合曲面,是唯一的。由于各地重力加速度不一样导致大地水准面是个不规则的曲面。深度基准是理论深度基准面,该面是按苏联弗拉基米尔计算的当地理论最低低潮面。二者是两个不平行的空间曲面。
6.某水准仪标称精度为偶然中误差

,按照我国水准仪系列标准规定,该仪器的型号是(  )。
A.

B.

C.

D.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水准仪有





等几种不同精度的仪器。“D”和“S”分别为“大地”和“水准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05”、“1”、“3”是表示该类仪器的精度,即每千米往、返测得高差中数的中误差(以毫米计,其中05表示0.5mm)。

级水准仪每千米往返中误差(精度)≤1mm,主要用于国家一等水准测量及地震监测、国家二等水准测量。
7.为有效抑制多路径效应的影响,GNSS基准站接收机天线应具备的特性或特定设备是(  )。
A.抗电磁干扰能力
B.指北标志
C.天线保护罩
D.扼流圈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多路径效应,是直射与反射信号产生干涉而产生的测量误差。扼流圈,可以依靠直射波与反射波等幅反相来削弱多路径效应。电磁干扰,不属于多路径效应;指北标志,用于同步观测各测站共同指北消除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变化误差;天线保护罩,用于保护天线。
8.下列功效中,能够借助GPS接收机同步观测来实现的是(  )。
A.解算转换参数
B.提高工作效率
C.提高仪器对中精度
D.消弱卫星星历误差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同步观测是指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相对定位可以削弱或消除共同误差和相关误差。D项,卫星星历误差对同步观测的接收机得到的观测量影响相似,可通过同步观测量差分方式削弱或消除。
9.水准测量中,使用光学水准仪往测时,偶数测站照准标尺的顺序为(  )。
A.前后后前 
B.后前前后
C.前后前后 
D.后前后前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第7.4.1条关于光学水准仪观测顺序的规定,往测时,奇数站为“后前前后”;偶数站为“前后后前”。返测时,奇数站为“前后后前”;偶数站为“后前前后”。采用该测量顺序,主要用于削弱i角变化误差、三脚架沉降误差、尺垫沉降误差等误差的影响。
10.GPS点位选择时,要求附近不应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体,主要目的是控制(  )。
A.天线相位中心不正确误差 
B.电离层传播误差
C.旁折光影响 
D.多路径效应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直射波和反射波发生干涉而产生测量误差为多路径效应,GPS点位附近如果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体,就会产生多路径效应误差。
11.一等三角点测量中,要求日夜观测时段数要符合一定的比例,其主要目的是消弱(  )。
A.旁折光影响
B.望远镜照准误差
C.水平度盘的刻划误差 
D.归零差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旁折光受大气温度影响较大,由于白天与夜晚,旁折光影响大致相反,所以白天夜晚观测取平均值可以有效削弱旁折光影响。
12.沿附合水准路线测量P点高程如下图所示,观测结果如下表。则P点高程的最或然值是(  )。

题12图
题12表

A.22.60 
B.22.63
C.22.64 
D.22.66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水准测量单一路线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有:按距离成比例反号分配,或按测站数成比例反号分配。计算步骤为: 
①计算高差闭合差:

②计算高差平差值:



③计算P点高程的最或然值:


13.现行规范规定,下列图幅尺寸中,不属于海道测量中水深测量标准图幅尺寸的是(  )。
A.40cm×50cm 
B.50cm×70cm
C.70cm×100cm 
D.80cm×110cm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海道测量规范》(GB 12327—1998)第3.5.4条规定,海道测量中,水深测量的标准图幅尺寸有三种:50cm×70cm、70cm×100cm和80cm×110cm。
14.现行规范规定,进行比例尺为1:10000的海岸地形测量时,海岸线以上应向陆地测进的距离最小应大于(  )m。
A.25 
B.50 
C.100 
D.125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海道测量规范》(GB 12327—1998)第7.1.1条规定,实测海岸地形时,海岸线以上应向陆地测进:大于(含)1:10000比例尺为图上1cm,小于1:10000比例尺为图上0.5cm。海岸线以上应向陆地测进的图上距离最小应大于1cm,本题比例尺为1:10000,即实地距离最小应大于100m。
15.现行规范规定,对于地貌较复杂的沿岸地区进行海道水深测量应选用的测图比例尺为(  )。
A.1:5000 
B.1:25000 
C.1:100000 
D.1:500000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依据《海道测量规范》(GB 12327—1998)第3.5.1条规定,水深测量的基本测图比例尺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和海底地貌的复杂程度而定,一般规定为:①海港、锚地、狭窄航道及具有重要价值的海区,以1:2000~1:25000比例尺施测;②开阔的海湾、地貌较复杂的沿岸及多岛屿地区,以1:25000比例尺施测。
16.一般情况下,海底地形图采用专色印刷的四种颜色是(  )。
A.黑、蓝、绿、棕 
B.黑、红、绿、棕
C.红、蓝、紫、黑 
D.黑、蓝、紫、棕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海底地形图编绘规范》(GB/T 17834—1999)第11.1.1条规定,海底地形图一般采用黑、蓝、紫、棕四色印刷。
17.施工控制网通常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其投影面一般采用(  )。
A.国家坐标系参考椭球面
B.任意假定水平面
C.施工区域的平均高程面 
D.大地水准面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施工控制网通常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其投影面一般采用施工区域的平均高程面,其主要目的是使投影变形最小。
18.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分为“零一二三”类,其中“一类”优化设计指的是(  )。 
A.网的基准设计
B.网的图形设计
C.观测值的精度设计 
D.网的费用设计
【答案】B 查看答案
【解析】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分为四类:零类设计(基准设计),一类设计(网形设计),二类设计(权设计),三类设计(改进设计或加密设计)。“一类”优化设计指的是网的图形设计。
19.某1:1000地形图幅的左下角坐标为(3000m,1500m),右上角的坐标为(3500m,2000m),按照矩形分幅编号要求,其编号为(  )。
A.3000—1500 
B.3500—2000 
C.3.0—1.5 
D.3.5—2.0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第3.3条规定,地形图图幅按矩形分幅,其规格为40cm×50cm或50cm×50cm。图幅编号按西南角(左下角)图廓点坐标公里数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亦可按测区统一顺序编号。所以本题地形图编号应为3.0—1.5。
20.某附合导线全长为620m,其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分别为



-0.16m,则该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  )。
A.

B.

C.

D.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先计算边长闭合差,

,再计算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21.等高距为h的地形图上,下列关于等高距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邻首曲线间的高差为h
B.首曲线与间曲线的高差为h
C.相邻等高线间水平距离为h
D.相邻计曲线间的高差为h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等高线有以下几类:①首曲线:在同一幅图上,按规定的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首曲线(基本等高线),它是宽度为0.15mm的细实线。②计曲线:凡是高程能被5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称为计曲线。为了读图方便,计曲线要加粗(线宽0.3mm)描绘。③间曲线和助曲线:当首曲线不能很好地显示地貌的特征时,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在图上用长虚线表示;有时为显示局部地貌的需要,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一般用短虚线表示。
22.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进行1:500地形图测绘时,每平方千米图根点个数最少不低于(  )个。
A.50 
B.64
C.100 
D.150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第6.3.3条规定,图根点密度应根据测图比例尺和地形条件确定,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密度宜符合表6.3.3(见题22解表)的规定。地形复杂、隐蔽及城市建筑区,图根点密度应满足测图需要,并宜结合具体情况加密。
题22解表 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点/



对照该表,1:500数字测图,图根点个数应不低于64个。
23.某农场实地面积为

。其图上面积为

,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
A.1:1万 
B.1:2.5万
C.1:5万 
D.1:10万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设该图的比例尺为1:M,依题意则有:

。经计算得:M=50000,该图的比例尺为1:50000。
24.三维激光扫描测量获得的原始数据主要是(  )。
A.点云数据 
B.格网数据
C.纹理数据 
D.影像数据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目前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测绘领域应用很广泛,三维激光扫描测量获得的原始数据主要是点云数据。
25.现行规范规定,等高距为0.5m的1:1000地形图的高程中误差最大不超过(  )m。
A.±0.10 
B.±0.17
C.±0.20 
D.±0.5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1:500 1:1000 1:2000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第3.7.3条(等高线插求点高程中误差)规定,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平地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3,丘陵地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2,山地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2/3,高山地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依据题意,其高程中误差最大不超过1倍的基本等高距,本题应选±0.5m。
26.路线定测阶段中线测量的主要工作内容是(  )。
A.测设路线的中线桩
B.进行路线的纵断面图测绘
C.进行路线的带状地形图测绘
D.进行路线的横断面图测绘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新建线路勘测包括:①线路初测:是线路初步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其工作内容包括线路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②线路定测:其主要任务是将初步设计所定线路测设到实地。其工作内容包括线路中线测量、纵断面测绘、横断面测绘。BCD均不属于中线测量的主要工作内容,“带状地形图测绘”是线路初测的工作内容;“纵断面测绘”、“横断面测绘”主要是为路线纵坡设计、工程土方量概算提供实地资料。
27.隧道施工控制网的主要作用是(  )。
A.控制隧道的长度
B.测量隧道断面尺寸
C.变形监测
D.保证隧道准确贯通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隧道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有:洞外控制测量、进洞测量、洞内控制测量、洞内施工测量、贯通误差调整、竣工测量等。其中,洞外和洞内控制测量构成隧道施工控制网,其主要作用是保证隧道的准确贯通。
28.下列测量中,不属于城镇规划测量内容的是(  )。
A.拨地测量 
B.放样测量
C.规划监督测量 
D.定线测量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城乡规划测量的工作内容包括:定线测量,拨地测量,日照测量,规划监督测量。
29.现行规范规定,房产分幅图采用的图幅是(  )。
A.40cm×50cm 
B.50cm×40cm
C.50cm×50cm 
D.自由分幅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房产测量规范 第1单元:房产测量规定》(GB/T 17986.1—2000)第7.1.2.1条规定,房产分幅图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
30.某套房屋套内建筑面积为

,共有面积分摊系数为0.200,则该套房屋的建筑面积为(  )


A.96 
B.100
C.140 
D.144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房屋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系数=120+120×0.200=


31.房产分丘图上某房屋轮廓线中央注记为“12022002”,其中数字“1”表示该房屋的(  )。
A.结构 
B.产别
C.幢号 
D.建成年份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房产测量规范 第1单元:房产测量规定》(GB/T 17986.1—2000)第6.5.2条规定,房屋图形内应标注:房屋产别、结构、层数(分丘图上增注建成年份)代码,第一位数表示产别,第二位数表示结构,第三、四位数表示层数,后四位数表示建成年份。本题注记前两位的“1”表示“国有房产”(房屋产别),“2”表示“钢、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结构)。第三、四位数表示层数,后四位数表示建成年份。
“房屋产别代码”和“房屋结构代码”见题31解表。
题31解表 房屋产别与结构分类表


32.下列建筑部位中,层高达到2.20m以上不应计算建筑面积的是(  )。
A.无顶盖室外楼梯
B.未封闭的阳台
C.可通屋内的有柱走廊
D.以高架路为顶盖的房屋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房产测量规范 第1单元:房产测量规定》(GB/T 17986.1—2000)第8.2.3条规定。层高达到2.20m以上不计算建筑面积的情况包括:①层高小于2.20m以下的夹层、插层、技术层和层高小于2.20m的地下室和半地下室。②突出房屋墙面的构件、配件、装饰柱、装饰性的玻璃幕墙、垛、勒脚、台阶、无柱雨篷等。③房屋之间无上盖的架空通廊。④房屋的天面、挑台、天面上的花园、泳池。⑤利用引桥、高架路、高架桥、路面作为顶盖建造的房屋等。
33.下列地籍要素中,对地籍管理最重要的是(  )。
A.土地权属 
B.土地价格
C.土地质量 
D.土地用途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权属调查”和“土地登记”是地籍管理的主体内容,所以地籍管理中最重要的地籍要素是土地权属。
34.现行规范规定,地籍一级平面控制网中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最大不大于(  )cm。
A.±1.0 
B.±2.0
C.±5.0  
D.±10.0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第5.3.1.1条b款规定,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基本精度应符合下面规定:①四等网或E级网中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不得超过1/45000;②四等网或E级以下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0cm。因此,地籍一级平面控制网中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最大不大于±5.0cm。
35.测定界址点时,利用实地观测数据(角度和距离)按公式计算界址点坐标的方法是(  )。
A.图解法 
B.求积仪法 
C.格网法  
D.解析法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第5.3.2.1条b款规定,界址点测量方法包括解析法和图解法。图解法,是指采用标示界址、绘制宗地草图、说明界址点位和说明权属界线走向等方式描述实地界址点的位置,在正射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地籍图和地形图上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方法。“求积仪法”和 “格网法”是求算图上面积的方法,不是界址点测量方法。
36.地籍图上某宗地编号为

。其中分母“071”表示(  )。
A.宗地号 
B.地籍区号
C.地籍子区号 
D.地类编号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附录M地籍图图式规定,地籍要素图式,将地类编码标注于宗地编号的下方,合成一组分数式。因此,本题分母“071”表示地类编号。
37.界线测绘中常用十六个方位描述边界走向,边界走向角度为10°(以真北方为基准向)的方位是(  )。
A.北 
B.北偏东北
C.东北 
D.东偏东北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B/T 17796—2009)第8.4.3条关于边界线走向方位描述的规定,边界线走向说明中涉及的方向,采用16方位制(以真北方向为基准)描述。16个方位的具体含义可查阅该规范,其中“北”方向是指

方位区问,本题边界走向角度为10°,属于“北”方向。
38.湖北省行政区域代码为420000,湖南省行政区域代码为430000,则湖北湖南省级界线的编号为(  )。
A.4243 
B.4342
C.420000430000 
D.430000420000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B/T 17796—2009)第5.3.9条规定,省级界线的编号使用4位数字,由相邻两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行政区代码的前两位(简称省筒码)组成,数字小的省简码排在前。省级界线的名称,由相邻两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加“线”字组成,省简码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排列在前。所以本题应为“鄂湘线”,对应编号4243。
39.下列要素对象中,属于二维对象的是(  )。
A.点 
B.线
C.面 
D.体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三维GIS中,基本要素对象包括点、线、面、体,分别称为零维对象、一维对象、二维对象和三维对象。空间实体对象都是由基本要素对象所构成,例如空间曲线由多个一维要素构成,空间曲面由多个二维要素构成。因此,面要素对象属于二维对象。
40.定位定姿系统(POS)在航空摄影测量中的主要用途是(  )。
A.稳定航摄仪 
B.提高航摄效率
C.传输数据 
D.获取外方位元素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定位定姿系统(POS)由GPS和IMU(惯性测量单元)组成,GPS提供摄影点的位置,IMU提供摄影瞬间摄影机的空间姿态。POS系统提供了摄影点的位置和摄影机的空间姿态共6个参数,即外方位元素。
41.制定航摄计划时需考虑季节因素,其主要原因是考虑(  )。
A.太阳高度角对航摄的影响
B.地表覆盖对航摄的影响
C.太阳光照强度对航摄的影响
D.大气透明度对航摄的影响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航空摄影应充分拍摄地面的原始状态,不同的季节地面植被的覆盖程度不同,地面原始状态表现程度也不同。因此,制定航摄计划时考虑季节因素,其主要原因是考虑“地表覆盖对航摄的影响。选项ACD,主要考虑的是不同天气、每天不同时问段对航摄的影响。
42.下图为像片旋偏角K检查示意图,点①和②分别为两张像片上用于测算像片旋偏角的一对点,则点①和②为(  )。

题42图
A.像主点 
B.像底点
C.中心点 
D.同名点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像片旋偏角的检查,是在立体像片拼接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拼接需要同名像点来进行。因此,本题两张像片上的点①和②应为同名点。
43.下列关于像片调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调绘像片的比例尺应小于成图比例尺
B.像片调绘可采用综合判调法
C.调绘面积的划分不能产生漏洞
D.调绘像片应分色清绘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像片调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内容:①像片调绘可采用综合判调法;②调绘面积的划分不能产生漏洞;③调绘像片应分色清绘;④调绘像片的比例尺一般不小于成图比例尺的1.5倍。
44.地形图数据拓扑检查是对(  )的检查。
A.空间数据精度
B.属性数据完整性
C.空间数据关系
D.属性数据的准确性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地形图数据拓扑检查,是针对空间坐标数据进行的;同时,拓扑检查主要是对构成空间实体的点、线、面之空间关系进行检查,所以地形图数据的拓扑检查与空间数据精度、属性数据完整性、属性数据的准确性没有关系。
45.数字三维地形景观一般由DEM与(  )组合而成。 
A.DLG 
B.DOM 
C.DRG 
D.DSM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DLG是数字线划图,DOM是正射影像图,DRG是数字栅格图、DSM是数字表面模型。数字三维地形景观的构建需要“地形高度数据”和“地面纹理数据”。DEM可提供地面高度数据,而DOM可提供地面纹理数据。
46.现行规范规定,经济发达地区1:5000~1:10000地形图的全面更新周期一般为(  )年。
A.1~2 
B.4~5
C.6~8 
D.9~10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更新规范》(GB/T 14268—2008)附录A表A.1规定,经济发达地区1:5000~1:10000地形图的全面更新周期一般为4~5年。
47.航空摄影测量相对定向完成后,下列关于其成果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模型比例尺是无约束
B.模型坐标系为地面坐标系
C.同名光线对对相交
D.投影光线满足共线方程要求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相对定向不需要地面控制点,模型点坐标都是相对于左投影中心为原点的空间辅助坐标系统。所以模型坐标系为“空间辅助坐标系”,而不是“地面坐标系”。
48.规则格网的数字高程模型行列号表示的是格网点的(  )。
A.平面坐标 
B.高程
C.坡度 
D.坡向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规则格网就是按固定的间隔将地面划分为相等的网格,格网点的坐标可以用行列号来表示,规则格网数字高程模型的行列号与地面平面坐标相对应。
49.下列要素中,当其符号与地类界符号重合时,地类界符号应移位表示的是(  )。
A.道路 
B.陡坎
C.水系 
D.电力线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1:500 1:1 000 1:2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第8.9.2条规定,地类界与地面上有实物的线状要素符号(如道路、陡坎、水系等)重合,或接近平行且间隔小于图上2mm时,地类界应省略不绘;当与境界、管线符号(如电力线等)重合时,地类界符号应移位0.2mm绘出。
50.下列工作内容中,不属于数字高程模型生产内容的是(  )。
A.绝对定向 
B.特征点线采集
C.影像纠正 
D.数据编辑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数字高程模型生产内容包括:空三、立体建模(含绝对定向)、采集特征点、数据检查编辑、DEM插值、DEM分幅裁剪等。
51.现行规范规定,相同比例尺、相同地形类别的数字高程模型成果按精度可划分为(  )级。
A.1 
B.2 
C.3 
D.4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第7.1.3条规定,DEM的精度等级宜划分为一、二、三级。
52.航摄影像投影差是由(  )引起的像点位移。
A.镜头畸变 
B.像片倾斜
C.大气折光 
D.地形起伏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由于地球表面起伏(地形起伏)所引起的像点位移称为像片上的投影差。投影差的存在使得地面目标物体在航摄像片上的构像偏离了其正射投影的正确位置。
53.现行规范规定,同比例尺、不同地形类别空三加密网接边工作中,接边差满足要求后,最终成果坐标的处理方法是(  )。
A.按接边处坐标平均数取值 
B.按中误差比例配赋接边差 
C.按各自坐标取值
D.按高精度区域坐标取值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1:25 000 1:50 000 1:100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12340—2008)第5.6.2条规定,同比例尺、不同地形类别空三加密网接边工作中,接边差满足要求后,按中误差比例配赋接边差。
54.像片调绘中,低等级公路进入城区时,其符号的处理方式是(  )。
A.用公路符号代替街道线
B.公路符号与街道线重合表示
C.用街道线代替公路符号
D.公路符号与街道线交替表示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1:500 1:1 000 1:2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第8.5.2条规定,像片调绘中,低等级公路进入城区时,其符号的处理方式是用街道线代替公路符号。
55.我国标准分幅1:25万地貌图上表示的主要专题要素是(  )。
A.地貌形态成因类型
B.地貌构造类型
C.地貌起伏形态变化
D.地貌结构与地形变化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地貌图显示的是地表的外部形态、形态的数量指标、地貌的成因与年龄、地貌形成的过程及其强度等。地貌图的编制是在地形图基础上进行的,是将地形图上所反映的地貌现象,利用地质资料(特别是第四纪地质资料),运用专门符号编制而成。
56.1:25万地形图丘陵地区的基本等高距是(  )m。
A.10 
B.25
C.50 
D.100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 第2部分:1:250 000 地形图编绘规范》(GB/T 12343.2—2008)第4.3条规定,基本等高距一般为50m,在中山、高山区等高线过密时,可采用100m,但一幅图内只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本题为丘陵地区,基本等高距应选50m。
57.现行规范规定,下列公开版地图的质量特性中,属于一般差错的是(  )。
A.个别等高线、等深线及高程注记的差错
B.重要居民地的符号、注记差错
C.高速公路表示为一般公路
D.重要要素间的关系处理不当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公开版地图质量评定标准》(GB/T 19996—2005)第3.1~3.3条,定义了地图产品的严重差错、大差错、一般差错,其中一般差错,是指地图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内容如下:①境界线综合不当,描绘变形超限,较低级别境界线及区域注记的差错;②普通居民地符号、注记的差错;③交通线的性质、等级、坡向、附属物的符号和注记的差错;④一般河流、湖泊、岛屿及各种水文符号和注记的差错;⑤等高线、等深线及高程注记的差错;⑥一般地理名称的差错;⑦非科学性专题内容的差错;⑧其他一般技术性、常识性的差错。
58.编制矿产分布图时,将表示矿井位置及储存量的符号绘制在井口位置,该方法属于专题地图表示方法中的(  )。
A.分区统计图法 
B.分级统计图法
C.范围法 
D.定点符号法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专题地图表示方法包括:①分区统计图表法,是把制图区域分成若干个区划单位(一般以行政区划为单位),根据各区划单位的统计资料制成不同的统计图表绘在相应的区划单位内。②分级比值法(分级统计图法),是按照各区划单位的统计资料,根据现象的相对指标(密度、强度或发展水平)划分等级,然后依据级别的高低,在地图上按区域分别填绘深浅不同的颜色。③范围法,是地图上对间断呈片分布现象常用的表示方法,表示某种现象在制图区域一定范围内的分布状况。④定点符号法,用各种不同图形、尺寸和颜色的符号表示现象的分布及其数量和质量特征,尽可能将符号绘制于现象所在的位置上。
59.现行规范规定,纸质印刷的地图上,线划的最小宽度是(  )cm。
A.0.05 
B.0.08
C.0.15 
D.2.0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地图印刷规范》(GB/T 14511—2008)第5.2.1.2条b款规定,纸质印刷的地图上,线划光滑实在,精细均匀,最细不小于0.08mm,相邻两条线划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2mm。
60.小比例尺地图缩编时,根据居民地的人口数或行政等级来确定居民地取舍的方法是(  )。
A.质底法 
B.资格法 
C.符号法 
D.点值法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制图综合”包括取舍和概括。“取舍”是指选择那些对制图目的有用的信息,把它们保留在地图上,不需要的信息则被舍弃。为了保证同类地图所表达的内容得到基本统一,全地图具有适当的载负量,需要拟定出用数量术语确定的选取标准,通常用“资格法”和“定额法”来实现这一标准。
61.地图图面配置设计时,为节约纸张。扩大主图的比例尺和充分利用地图版面,对于一些特殊形状的制图区域,通常采用两种方法表示超出内图轮廓线以外的局部区域:一种是破图廓,另一种是(  )。
A.插图 
B.略图
C.附图 
D.移图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地图设计过程中,在考虑主题区域的大小和形状、纸张规格及比例尺数值尽可能完整的情况下,对特殊形状的制图区域超过内图廓线以外的局部地区可采取灵活的处理方法,其处理方法有两种:破图廓和移图。“移图”是把局部地区移到图幅“空白”处。
62.下列地图中,不属于自然地图的是(  )。
A.农业地图 
B.海洋地图
C.动物图 
D.土壤图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专题地图按内容性质分类可分为三类:①自然地图,是显示制图区域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特征、成图、地理分布及其与有关因素相互联系的一类专题地图。主要包括:地势图、地质图、地球物理图、地貌图、气候图、陆地水文图、土壤图、植被图、动物地理图、海洋图等。②社会经济(人文)地图,是反映制图区中的社会、经济等人文要素的地理分布、区域特征和相互关系的地图。主要包括:人口图、城镇图、行政区划图、交通图、文化建设图、历史图、科技教育图、工业图、农业图、经济图等。③其他专题地图,是不宜直接划归自然或社会经济地图,而有专门用途的专题地图。主要包括:航海图、宇宙图、规划图、工程设计图、军用图、环境图、教学图、旅游图等。A项,农业地图属于社会经济人文地图。
63.下列系统功能项中,不属于GIS系统安全设计考虑范畴的是(  )。
A.用户管理 
B.数据备份
C.结点检错 
D.信息认证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GIS系统安全设计考虑的范畴包括:用户管理、数据备份、信息认证等。C项,结点检错属于功能设计考虑的范畴。
64.实施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时,第一步要做的工作一般是(  )。
A.方案设计 
B.数据采集
C.系统开发 
D.需求调研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实施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时,第一步要做的工作一般是需求调研。
65.下列地理信息系统采集方法中,不属于野外采集方法的是(  )。
A.平板测量 
B.扫描矢量化
C.GPS测量 
D.像片调绘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平板测量、GPS测量、像片外业调绘等属于外业采集数据方法,而“扫描矢量化”属于内业数据采集方法。
66.下列数据库操作项中,属于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应考虑的是(  )。
A.确定E-R模型
B.确定各实体主键
C.分析时间效率
D.数据字典设计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应考虑的内容有:形成独立于机器特点,独立于各个DBMS产品的概念模式(E-R图),见题66解图。

题66解图 数据库E-R图
67.用户需要计算某水库周边海拔5000m以下区域内居民地数量,下列空间分析方法中,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是(  )。
A.缓冲分析 
B.叠加分析 
C.临近分析 
D.网络分析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用户需要计算某水库周边海拔5000m以下区域内居民地数量,可以采用叠加分析方法:将“水库周边地形图”与“水库周边居民地图”进行叠加分析,找出满足条件的居民地数量。
68.下列关于属性数据入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数据库表中每一列的属性名必须是唯一的
B.数据库表中每一列必须有相同的数据类型 
C.数据库表中不能有完全相同的行
D.数据库表中的属性值是可再分的单元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属性数据入库必须满足以下条件:①表中的每一个属性值都是不可再分的基本单元;②表中每一列的属性名必须是唯一的;③表中每一列必须有相同的数据类型;④表中不能有完全相同的行。
69.下列GIS软件测试方法中,也可称为功能测试的是(  )。
A.白盒测试 
B.黑盒测试
C.集成测试 
D.系统测试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基本的确认测试策略包括:①白盒测试:是通过程序的源代码进行测试而不使用用户界面。这种类型的测试需要从代码句法发现内部代码在算法、溢出、路径、条件等中的缺点或者错误,进而加以修正。②黑盒测试:又被称为功能测试,是通过使用整个软件或某种软件功能来严格地测试。测试人员通过输入他们的数据然后看输出的结果从而了解软件工作情况。
70.下列系统需求中,GIS系统功能设计需考虑的是(  )。
A.空间分析 
B.网络速度
C.操作系统 
D.数据备份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地理信息工程除具有软件应用系统的基础功能外,还具有其特有功能。一般具有如下功能:①数据输入模块;②数据编辑模块;③数据处理模块;④数据查询模块;⑤空间分析模块;⑥数据输出与制图模块。所以,GIS系统功能设计需考虑空间分析。
71.若要求专题地理信息数据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能重叠显示,两者的(  )必须保持一致。
A.坐标系统 
B.数据格式
C.拓扑关系 
D.比例尺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若要求专题地理信息数据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能重叠显示,两者的坐标系统必须保持一致。
72.下列GIS系统维护措施中,属于适应性维护措施的是(  )。
A.软件bug纠正 
B.操作系统升级
C.数据更新 
D.服务器维修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软件维护的性质不同,软件维护一般分为四种:纠错性维护(更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B项,操作系统升级属于适应性维护措施。
73.下列数据类型中,适合制作地貌晕渲图的是(  )。
A.DLG 
B.DOM
C.DEM 
D.DRG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DLG是数字线划图,DOM是正射影像图,DRG是数字栅格图、DEM是数字高程模型。DEM适合制作地貌晕渲图,其他的三种数据都不可以。
74.下列数据检查项中,不属于入库数据检查内容的是(  )。
A.数学基础 
B.数学精度
C.数据格式 
D.数据项的完整性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入库前数据检查,主要是在矢量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对空间数据进行入库前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①检查矢量数据的格式是否正确;②数学基础是否正确;③数据项的完整性检查(是否有要素丢漏、拓扑错误、属性错误等);④逻辑一致性检查等。
75.现行规范规定,车载导航电子地图数据集中重要内容的更新周期最长不超过(  )。
A.1个月 
B.3个月 
C.1年 
D.2年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车载导航地理数据采集处理技术规程》(GB/T 20268—2006)第10.2.3条规定,数据集应最大可能地保证现势性,重要内容的更新周期应不超过一年。
76.车载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的道路要素一般包含道路LINK和节点,道路交叉点是节点之一,它的直接功能是(  )。
A.路径计算 
B.连接道路 
C.辅助导航 
D.拓扑描述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车载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的道路要素一般包括:①“道路LINK要素”,其类别有:高速公路、城市高速、国道、省道、县道、乡镇公路、内部道路和轮渡(车渡);LINK要素属于“线要素”,其功能是路径计算。②“节点要素”,其类别有:道路交叉点和图廓点;节点属“点要素”,其功能是拓扑描述。道路交叉点属于节点要素,所以它的直接功能是拓扑描述。
77.逻辑一致性是导航电子地图数据质量元素之一,其质量子元素不包括(  )。
A.概念一致性 
B.格式一致性
C.拓扑一致性 
D.表达一致性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导航电子地图的质量元素包括:位置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完整性与正确性、图面质量和附件质量。其中,“逻辑一致性”质量子元素包括:①概念一致性,即对概念模式规则的遵循程度;②格式一致性,即物理存储结构、格式的符合程度;③拓扑一致性,即对拓扑关系反映的准确程度。其质量子元素中不包括表达一致性。
78.下列数据格式中,符合现行规范规定的互联网电子地图瓦片的数据格式是(  )。
A.PNG 
B.GIF 
C.TIF 
D.PCX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地图瓦片就是为了加快地图的网络显示速度,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一整幅地图切割成不同级别的系列图片。瓦片分块大小为256像素×256像素,采用PNG或JPG格式。
79.现行规范规定,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布的影像数据分辨率最高不能高于(  )m。
A.5 
B.2
C.0.5 
D.0.2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遥感影像公开使用管理规定(试行)》(国测成发[2011]9号)第四条规定,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布的影像数据分辨率最高不能高于0.5m。对等高线进行重采样,使其等高距不小于50m;对数字高程模型进行重采样,使其格网间距不小于100m。
80.现行规范规定,我国网络电子地图瓦片数据分为(  )级。
A.15 
B.17
C.20 
D.25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电子地图数据规范》(CH/Z 9011—2011)第6条规定,我国网络电子地图瓦片数据分为20级。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81.经纬仪的主要三轴指的是(  )。
A.横水准器轴 
B.垂直轴
C.水平轴 
D.圆水准器轴
E.视准轴
【答案】BCE查看答案
【解析】经纬仪的三轴是指:视准轴、水平轴(又称横轴)、垂直轴(又称竖轴)。
82.三角高程测量中,能有效减弱大气垂直折光影响的方法有(  )。
A.照准目标打回光
B.上、下午对称观测
C.选择最佳观测时间
D.对向观测
E.提高观测视线高度
【答案】CD查看答案
【解析】由于视线受大气垂直折光影响而成为一条向上凸的曲线,使视线的切线方向向上抬高,测得竖直角偏大。大气垂直折光影响随气温、气压、日照、时间、地面情况和视线高度等因素而改变,其影响值具有不确定性。能有效减弱大气垂直折光影响的方法包括:①在阴天或者光照不强的时间段,其影响值较小;②避开日出后与日落前30min左右、太阳中天前后各l.5h左右;③如果在两点问进行(同时)对向观测,则大气垂直折光影响值可以得到消除或减弱。
83.下列参数中,属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参数的有(  )。
A.椭球长半径 
B.参考历元
C.中央子午线 
D.大地水准面
E.扁率
【答案】AE查看答案
【解析】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 2000)是我国新一代的地心坐标系统基础框架。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参数有四个:①长半轴,a=6378137m;②扁率,f=1/298.257222101;③地心引力常数,

;④自转角速度,


84.海水中影响声波传播速度的主要因素有(  )。
A.潮汐 
B.盐度
C.温度 
D.波浪
E.压力
【答案】BC查看答案
【解析】《海道测量规范》(GB 12327—1998)规定,各水层声速实际值

,由测得各层温度、盐度计算求得,单位为m/s。
85.下列准则中,属于工程控制网质量准则的有(  )。
A.灵敏度准则 
B.平衡准则
C.精度准则 
D.多样性准则
E.费用准则
【答案】ACE查看答案
【解析】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有:精度准则、可靠性准则、灵敏度准则和费用准则。
86.下列测图方法中,可用全站仪采集数据来完成的有(  )。
A.编码法 
B.扫描法
C.草图法 
D.摄影法
E.电子平板法
【答案】ACE查看答案
【解析】采用全站仪采集数据来完成的测图方法有:编码法、草图法、电子平板法等。B项,机载激光三维扫描适用于扫描法;D项,航空摄影测量适用于摄影法。
87.下列定位方法中,可用于水下地形图测绘的有(  )。
A.全站仪定位
B.经纬仪后方交会定位
C.GPS定位
D.水下声学定位
E.无线电定位
【答案】CDE查看答案
【解析】可用于水下地形图测绘的定位方法有:GPS定位、水下声学定位、无线电定位等。水上作业,船会晃动,全站仪定位与经纬仪后方交会定位均不能满足此作业条件。
88.下列因素中,用于确定动态变形测量精度指标的有(  )。
A.变形速率 
B.测量要求
C.变形图特性 
D.经济因素
E.变形幅度
【答案】AE查看答案
【解析】动态变形监测方法包括:实时动态GPS测量方法、近景摄影测量方法、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方法等。而确定动态变形测量精度指标的因素有两个:变形幅度(变形量的大小)、变形速率。
89.下列关于房产测绘幢号编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幢号应以丘或宗地为单位编立
B.幢号应自进大门起从左至右、从前至后编立
C.幢号应反S形编号
D.幢号注在房廓线内右下角
E.幢号应加括号表示
【答案】BE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房产测量规范 第1单位:房产测量规定》(GB/T 179861—2000)第5.4.2条关于幢号的编立规定,幢号以丘为单位,自进大门起,从左至右、从前至后,用数字1,2,…顺序按S形编号。幢号注在房廓线内左下角,并加括号表示。
90.下列空间对象中,属于地籍要素测量对象的有(  )。
A.界址点 
B.高程点
C.行政区域界线 
D.建筑物
E.永久构筑物
【答案】ACDE查看答案
【解析】《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第5.3.3.2.2条规定,地籍要素包括:各级行政区域界线、宗地界址点、土地权属界址线、地类号、地籍号、土地的坐落、面积、用途和等级、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等。地籍要素测量,包括界址点测量和地形要素测量(建筑物、构筑物均属于地形要素)。
91.下列关于界线测绘界桩埋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界桩埋设的密度要能控制边界走向,尽量多埋设
B.界线走向实地明显且无道路通过地段,必须埋设
C.有天然或人工标志地段,可不埋设
D.界河两岸应设置同号双立界桩
E.界河交叉口岸应设置同号三立界桩
【答案】CDE查看答案
【解析】《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B/T 17796—2009)第5.3.5条规定,界桩的埋设密度的规定如下:①各级行政区域界桩埋设的密度,以能控制边界线的基本走向,尽量少埋设为原则;②界线走向实地明显,且无道路通过地段,一般不埋设界桩;③有天然或人工标志地段,可不埋设界桩;④界河两岸应设置同号双立界桩;⑤界河交叉口岸应设置同号三立界桩。
92.下列航摄参数中,影响航摄比例尺的有(  )。
A.相对航高 
B.绝对航高
C.摄影仪主距 
D.摄影仪框幅尺寸
E.像片重叠度
【答案】AC查看答案
【解析】航摄比例尺的基本公式为:

。式中,f为摄影仪主距;H为相对航高。因此,影响航摄比例尺的航摄参数有:摄影仪主距、相对航高。
93.下列测绘方法中,可用于三维城市建模的有(  )。
A.激光扫描 
B.倾斜摄影测量
C.卫星遥感解译 
D.水准测量
E.野外实地测量
【答案】ABE查看答案
【解析】三维城市建模,需要测量建筑物的三维坐标,目前采用的测绘方法有:野外实地测量(全站仪、GPS接收机等),激光三维扫描和倾斜摄影测量等。C项,卫星遥感解译只能测量平面坐标;D项,水准测量只能测量高程。
94.下列质量检查项中,属于DLG成果质量检查内容的有(  )。
A.位置精度 
B.格网参数
C.属性精度 
D.逻辑一致性
E.完整性
【答案】ACDE查看答案
【解析】数字线划图(DLG)的质量检查内容包括七项:基本要求检查、数学精度检查(含位置精度)、属性精度检查、逻辑一致性检查、要素完整性检查和附件质量检查。B项,格网参数是数字高程模型(DEM)成果质量的检查内容。
95.下列地形图中,高程注记应注记至整米的有(  )。
A.1:5000地形图 
B.1:10000地形图
C.1:25000地形图 
D.1:50000地形图
E.1:100000地形图
【答案】DE查看答案
【解析】《1:25 000,1:50 000,1:100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12340—2008)第3.1.5条规定,地形图高程注记,1:5000、1:10000、1:25000应注记至分米,1:50000、1:100000应注记至整米。
96.下列因素中,影响专题地图投影选择的有(  )。
A.地图用途 
B.区域位置
C.区域大小 
D.区域形状
E.区域地形
【答案】ABCD查看答案
【解析】要为各种制图目的选择适宜的投影,应该了解地图投影的性质,知道由各种不同投影产生的变形类型、变形值和变形分布。要恰当地选择投影就必须顾及以下因素:①地图的用途和性质;②制图区域的形状和地理位置;③制图区域的大小等。
97.1:10000地形图上,下列独立地物中,其符号属于几何中心定位的有(  )。
A.移动通信塔 
B.水车
C.石油井 
D.贮油罐
E.发电厂
【答案】BCDE查看答案
【解析】《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2部分:1:5000 1:10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2—2006)第3.3条,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规定: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符号,在其几何图形中心。水车、石油井、贮油罐、发电厂符号分别为







,这些符号的定位点在几何中心。
98.下列工作中,属于地理信息数据库输入设计工作的有(  )。
A.确定数据采集方式
B.选择符号库系统
C.空间参照选择
D.文本与表格设计
E.数据更新的方法设计
【答案】AD查看答案
【解析】地理信息数据库输入设计工作主要是数据资料获取,其包括:确定数据采集方式、文本与表格设计。
99.下列需求中,属于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应考虑的有(  )。
A.人员需求 
B.管理需求
C.数据需求 
D.安全需求
E.设备需求
【答案】CDE查看答案
【解析】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应考虑的内容有:数据需求、安全需求、设备需求等。
100.下列检测项中,属于车载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属性精度检测项的有(  )。
A.要素分类正确性
B.要素代码正确性
C.要素属性值正确性
D.几何位置接边正确性
E.要素表达正确性
【答案】ABC查看答案
【解析】导航电子地图属性精度主要检查:属性结构(包括要素分类、要素代码等)的正确性、属性值的正确性。D项,几何位置接边属于空间数据;E项,要素表达不在此检测项之列。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26878.html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ool.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