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7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3 12:1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28798.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业
 【大纲要求】
 【要点详解】
 【通关练习】
第二章 中国的历史文化
 【大纲要求】
 【要点详解】
 【通关练习】
第三章 中国的旅游地理
 【大纲要求】
 【要点详解】
 【通关练习】
第四章 中国的民族民俗
 【大纲要求】
 【要点详解】
 【通关练习】
第五章 中国的宗教文化
 【大纲要求】
 【要点详解】
 【通关练习】
第六章 中国的古代建筑
 【大纲要求】
 【要点详解】
 【通关练习】
第七章 中国的古代园林
 【大纲要求】
 【要点详解】
 【通关练习】
第八章 中国的饮食文化
 【大纲要求】
 【要点详解】
 【通关练习】
第九章 中国的风物特产
 【大纲要求】
 【要点详解】
 【通关练习】
第十章 中国的旅游文化
 【大纲要求】
 【要点详解】
 【通关练习】
第十一章 港澳台地区和客源国概况
 【大纲要求】
 【要点详解】
 【通关练习】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业
【大纲要求】
1.了解旅游活动的类型、主体和客体;
2.熟悉中国旅游业的构成及发展概况;
3.了解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和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特点;
4.了解中国旅游业的标识、主要国际性旅游组织的名称与标识;
5.了解世界旅游日、中国旅游日的由来及意义。
【要点详解】
一、旅游活动的类型、主体和客体(了解)
1.旅游活动的类型
表1-1 旅游活动的类型
  分类标准    类型及含义  
  按地理范围划分    国际旅游    国际旅游是指跨越国界的旅游活动。它分为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前者是外国居民到本国的旅游活动,后者是本国居民去他国的旅游活动。  
  国内旅游    国内旅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其常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外国侨民和常住该国的外国人在其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均属该国的国内旅游。  
  按旅行距离划分    远程旅游    远程旅游通常是指远距离的国际旅游活动,尤其是指到1000公里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去旅游。  
  近程旅游    近程旅游又称短程旅游,通常是指在240公里以内的旅游活动。  
  按组织形式划分    团体旅游    团体旅游又称团队旅游,是指以有组织的集体形式开展的旅游活动,尤指以包价形式组织的团体旅游。  
  散客旅游(自助游)    散客旅游是指个人的独自旅游或9人以下以结伴方式开展的旅游活动。  
      按旅游目的划分    消遣性旅游    观光旅游    观光旅游是世界上开展得最为普遍的消遣性旅游活动类型,也是目前我国接待量最大的市场类型。  
  度假旅游    度假旅游活动方式逍遥自在,活动内容随意自由。  
  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是指以体验异乡社会风情、了解他乡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  
  宗教旅游    宗教旅游虽是一种古老的旅游形式,然而在今天世界各地仍普遍可见。  
  探险旅游    探险旅游是指人们到人迹罕至的地方,以探险猎奇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目前这类旅游活动在世界上比较常见。  
  专业旅游    专业旅游是指以前往旅游目的地考察和交流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而开展的旅游活动。这类旅游实际上属特殊兴趣旅游。  
              事务性旅游    公务旅游    公务旅游通常是指政府部门(部长以上除外)、党派组织和社会团体人员因公出访异国他乡的差旅性访问活动。  
  商务旅游    商务旅游是指工商界人士因商务需要而出访异国他乡的访问活动。它被纳入旅游活动的原因与公务旅游相同。  
  会议旅游    会议旅游是指因参加会议而前往异国他乡的访问活动。被纳入旅游活动的原因同上。  
  家庭和个人事务旅游    包括探亲访友、出外参加亲友婚礼、出席在外求学子女的开学或毕业典礼、外出参加某种培训班或短期修学等。  
2.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
(1)旅游活动的主体
表1-2 旅游活动的主体
  旅游活动的主体    具体内容  
  旅行者、游客、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    旅行者    旅行者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地点进行旅行的人,包括游客和非游客。  
  游客    游客包括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  
  旅游者    旅游者是指任何一个到他(她)惯常环境以外的地方去旅行,其停留时间在24小时以上、一年以内,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的人,是游客的一部分,即游客中那些在访问地或访问国的住宿设施中过夜的人,也称过夜游客。  
  一日游游客    一日游游客是指那些不在访问地或访问国住宿设施中过夜的游客。  
  国际旅行者、国际游客、国际旅游者和国际一日游游客    国际游客(我国称之为入境游客)    国际游客包括国际旅游者和国际一日游游客两类;我国旅游统计中则分别称之为入境过夜旅游者和入境一日游游客。  
  国际旅游者(我国称之为入境旅游者)    国际旅游者是指在访问国的住宿设施中至少住宿一个晚上的外国人。我国规定,入境旅游者不仅包括外国人,而且还有华侨、港澳台同胞。  
  国际一日游游客(我国称之为入境一日游游客)    国际一日游游客是指不在访问国的住宿设施中过夜的外国人。  
  国内旅行者、国内游客、国内旅游者和国内一日游游客    国内游客    国内(过夜)旅游者    国内(过夜)旅游者是指国内居民离开常住地到国内其他地区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12个月的国内游客。  
  国内一日游游客    国内一日游游客是指国内居民离开惯常居住地10公里以上,出游时间超过6小时,不足24小时,并未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中过夜的国内游客。  
(2)旅游活动的客体
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指旅游吸引物,即游客进行旅游活动的对象物,主要表现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
表1-3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概念    旅游资源是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历史遗存和社会文化现象。  
  特点    ①数量众多,种类齐全;  ②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紧密结合;  ③很多地区旅游资源在表现特征上形成了区域性的典型主题。  
  特征    可观赏性    可观赏性是指旅游资源能满足人们的感官享受、心理愉悦和精神升华的需要,使人们获得内心的体验和感受。  
  区域性    区域性是指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  
  自在性    自在性是指旅游资源是那些客观上已经自然或社会地存在着的,或因其他功用被创造出来的事与物,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在物象,旅游企业只能对它进行开发利用而不能生产。  
  不可转移性    不可转移性是指旅游资源一般在地域上是固定的,不可移动的。  
  时代性和民族性    时代性和民族性是指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民族对旅游资源的构成及其价值判断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分类    从旅游资源的内容属性分    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亿万年来在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之中形成的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是指人类创造的,反映各时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民情状况而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资源。  
  社会旅游资源    社会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反映和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面貌而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资源。  
  从旅游资源再生性分    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可再生性旅游资源是指那些在使用过程中因某些因素造成较大损坏而可通过适当的途径进行自然恢复或人工再造的资源。  
  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是指那些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并保留至今为旅游所利用的难以恢复本来面貌的自然遗存和文化遗存。  
  从旅游资源利用状态分    现实的旅游资源    现实的旅游资源是指不仅本身具有吸引魅力,而且有条件并正在接待大批游客来访的旅游资源。  
  潜在的旅游资源    潜在的旅游资源是指本身具有吸引功能,但由于受交通和接待条件的影响,目前尚不大为外界所认知,暂时来访游客很少的旅游资源。  
              从旅游资源管理级别分    世界级旅游资源    世界级旅游资源是指那些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和已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自然保护区。这类旅游资源的品位和知名度最高,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  
  国家级旅游资源    国家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林业部门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  
  省级旅游资源    省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或名镇、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森林公园等。  
  市(县)级旅游资源    市(县)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市(县)级风景名胜区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功能    ①旅游资源是旅游者游览观赏的对象,是旅游业的基础;  ②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  
二、中国旅游业的构成及发展概况(熟悉)
1.中国旅游业的构成
表1-4 中国旅游业的构成
  中国旅游业的构成    旅游观赏娱乐业    旅游观赏娱乐业包括旅游景区、景点和特色娱乐场所,是旅游业的核心部分  
  旅行社业    旅行社业由各个向旅游者提供产品组合、信息、导游、陪同和预订等服务的企业组织构成,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行社业是一个典型的中介服务型产业,是整个旅游产业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部分  
  餐饮住宿业    餐饮住宿业包括餐饮部门和住宿接待部门  
  交通和通信业    交通和通信业是旅游产业实现旅游者和旅游信息的空间位移的基本凭借,在旅游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旅游购物品    旅游购物品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购买的各种物品,是旅游产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
(1)中国旅游业的产生
①标志
1923年8月,主持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工作的陈光甫,在该行成立了“旅行部”,为出游者安排行程及办理各种手续事宜。
②中国第一家旅行社
1927年6月,上海商业银行旅行部单独挂牌注册,更名为“中国旅行社”。
(2)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①第一个时期(1949年~1977年):这个时期旅游业并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只能说是我国旅游业的初始阶段。
②第二个时期(1978年~至今):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进入了真正的发展时期。从经济角度看,它分为初创和发展两个阶段:
a.初创阶段(1978年~1990年)
这一阶段,我国旅游业的显著特点是高投入、高速度、低质量、低效益,呈现的是一种典型的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的速度型发展模式。
b.发展阶段(1991年~至今)
这一阶段,我国旅游业的主要特征是中投入、中速度、中质量、中效益,旅游业发展从速度型向效益型逐步转变。
2009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文件,确立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岛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4年8月9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提出了“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20条: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旅游进一步引起重视。
这一切标志着我国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许多地区的支柱产业。
三、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和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特点(了解)


表1-5 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和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特点
  市场组成    构成    特点  
  入境旅游市场    外国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①港澳台同胞一直占我国入境游客的绝大部分  ②外国人来华市场即我国的国际客源市场,日本是我国亚太地区第一大国际旅游客源国;俄罗斯是我国欧洲地区第一大国际旅游客源国;美国是我国美洲地区第一大国际旅游客源国  
  国内旅游市场    国内旅游市场是我国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部分    ①规模大,发展潜力足  ②短程旅游比重大  ③旅游活动形式以散客为主  ④旅游消费水平低  
  我国出境旅游市场    出国旅游、边境旅游和港澳台旅游    ①出境旅游规模持续增长  ②因私出境旅游者比例不断增大  ③亚太地区一直是我国居民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  ④出境旅游消费增长速度快,人均消费支出额大  
四、中国旅游业的标识、主要国际性旅游组织的名称与标识(了解)
1.中国旅游业
(1)中国旅游业标识
马踏飞燕,又称马超龙雀,1985年被选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其涵义为:
①天马行空,逸兴腾飞,无所羁缚,象征前程似锦的中国旅游业;
②马是古今旅游的重要工具,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国尽兴旅游;
③马超龙雀的青铜制品,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显示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
(2)我国旅游行业组织
目前我国全国性的旅游行业组织主要有: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中国旅行社协会、中国旅游教育协会、中国旅游车船协会和中国旅游报刊协会。
2.国际性旅游组织
(1)世界旅游组织(UNWTO)
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旅游组织,隶属于联合国。1975年1月2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西班牙的马德里。
(2)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TA)
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是一个地区性的非政府组织。成立于1951年,原名为太平洋地区旅游协会,1986年起改为现名。其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市。此外还设有两个分部:一个设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分管该协会东亚地区事务;另一个设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分管该协会南太平洋地区事务。
(3)国际民航组织(ICAO)
国际民航组织(ICAO)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成立于1947年4月4日,总部设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该组织以1944年12月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为准绳,确定其宗旨是:发展安全而有效的国际航空运输事业,使之用于和平目的;制定国际空中航行原则;促进各国民航事业的安全化、正规化和高效化;鼓励民航业的发展,满足世界人民对空中运输的要求;保证缔约国的权利充分受到尊重,使各缔约国享有经营国际航线的均等机会。我国于1974年12月15日正式加入该组织,并于同年大会上被选为理事。
(4)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UFTAA)
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由1919年成立的欧洲旅行社组织和1964年成立的美洲旅行社组织于1966年11月22日在罗马会议上合并而成,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该会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间性国际旅游组织之一,其正式会员是各国的全国性旅行社协会。
五、世界旅游日、中国旅游日的由来及意义(了解)
1.世界旅游日
(1)由来
世界旅游日是由世界旅游组织确定的旅游工作者和旅游者的节日。选定这一天为世界旅游日,一是因为世界旅游组织的前身“国际官方旅游联盟”,于1970年的这一天在墨西哥城的特别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世界旅游组织的章程。此外,这一天又恰好是北半球的旅游高峰刚过去,南半球的旅游旺季刚到来的相互交接时间。
(2)意义
创立世界旅游日的目的在于给旅游宣传提供一个机会,引起人们对旅游的重视,促进各国在旅游领域的合作。
2.中国旅游日
(1)由来
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2011年4月,在国家旅游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旅游日”的批复》(国函[2011]42号),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2)意义
设立“中国旅游日”,标志着我国旅游业正迈入一个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的新时代。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2879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8-6 07:09 , Processed in 0.10965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