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三国法(含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复习全书【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4 19:5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5403.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篇 核心讲义
 第一部分 国际公法
  第一章 国际法基本理论与国际法主体
  第二章 海洋法
  第三章 空间法
  第四章 国际环境法
  第五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
  第六章 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第七章 条约法
  第八章 国际争端解决
 第二部分 国际私法
  第一章 国际私法的概念、范围和渊源
  第二章 国际私法的主体
  第三章 冲突规范及其适用制度
  第四章 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法律适用
  第五章 国际商事仲裁
  第六章 国际民事诉讼
 第三部分 国际经济法
  第一章 国际货物买卖
  第二章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支付
  第四章 对外贸易管理制度
  第五章 世界贸易组织制度
  第六章 国际经济法领域的其他制度
第二篇 历年真题详解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三国法(含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真题及详解
 2015年国家司法考试《三国法(含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真题及详解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三国法(含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真题及详解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三国法(含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真题及详解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我们根据司法部制定并公布的最新《国家司法考试大纲》、教材和相关考试用书编写了国家司法考试辅导资料:国家司法考试《三国法(含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
本书是国家司法考试《三国法(含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的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本书根据最新国家司法考试大纲、相关考试用书和法律法规编写而成,具体包括两篇:第一篇为核心讲义,严格按照“考试大纲”中所列的考试内容,全面讲解考试重点、难点内容;第二篇为历年真题详解,根据最新考试大纲的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历年真题的每道试题从难易程度、考察知识点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解析。
??圣才学习网│法学类(http://fl.100xuexi.com/)提供国家司法考试辅导方案【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的考生,也适用于各大院校法学专业的师生参考。

内容预览
第一篇 核心讲义
第一部分 国际公法
第一章 国际法基本理论与国际法主体
考查小贴士
本章年均考查2分左右,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国际法基本原则:常以简单的案例考查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内容、特征、违反基本原则的行为表现等知识点。
(2)国家:综合考查国家领土的取得方式及领土主权的内容、国家主权的内容、承担国家责任的理由、排除国家行为不当性的事由、国家豁免、国家承认的方式及效力。值得注意的是,国家领土制度的考查还可能会结合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展开。
(3)国际组织:主要涉及联合国的组织机构及职能、国际法院的管辖权,结合国际争端解决进行考查,即将国际组织的争端管辖权与行使管辖权的前提和程序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一、国际法的概念、特征及其与国内法关系
国际法是在国家间交往中形成的、主要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
1.国际法的特点
(1)国际社会是由平等的主权国家组成的,这种客观现实决定了国际法与国内法相比有自身特点,对比见下表:

(2)除了国际法自身的特点外,与国内法一样,国际法具有明显的法律性。
理解小贴士
在国际社会,确实有一些违背国际法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法律追究,但是正如国内法中也有未被追究的违法行为一样,这种逍遥法外的事实不能排除该行为的违法性,也不能否认国际法应有的约束力。
2.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1)理论层面
国际法与国内法两个体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互相渗透、互相依赖、互相补充、互相制约的关系。
(2)实践层面
①国际层面
a.国内立法不能改变国际法的原则和规则;
b.国家不得以其国内法对抗其承担的国际义务,或以国内法规定作为违背国际义务的理由来逃避其国际责任;
c.国际法不得干预一国国内法的制定,除非该国承担相关的特殊义务。
②国内层面(主要指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
a.对于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和地位,目前我国宪法没有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
b.也没有形成关于国内法与国际法关系的具体、统一、完整的规则;
c.一般认为,在民商事范围内,中国缔结的条约与国内法有不同规定的部分,在国内可以优先适用。
二、国际法的渊源
国际法的渊源一般是指它的形式渊源,即国际法规则作为有效的法律规则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国际法的主要渊源为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和一般法律原则。
1.国际条约
2.国际习惯
国际习惯是指在国际交往中由各国前后一致地不断重复所形成,并被广泛接受为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则或制度。
(1)构成
国际习惯构成要素:
①客观要素,即存在各国反复一致地从事某种行为的实践,这形成所谓惯例或通例;
②主观要素,它要求上述行为惯例被各国认为具有法律拘束力,即存在所谓法律确信。
(2)特征
①不成文性
国际习惯是不成文的,它是国际法最古老、最原始的渊源。
②普遍约束力
国际习惯具有普遍性,对所有国家具有法律约束力;国际习惯被编纂进条约后,条约并不能代替国际习惯在效力上的普遍性,非条约的缔约国不受条约约束,但是依然受国际习惯的约束。
③与国际惯例的区别
国际惯例并不是国际习惯。国际惯例多见于国际私法或者国际经济法领域,供当事人选择适用。
3.一般法律原则
一般法律原则指各国法律体系中所共有的一些原则,如善意、禁止反言等。它在国际司法实践中处于补充和辅助地位,主要作用是填补法律空白,很少被单独适用。
4.非国际法渊源
(1)司法判例只能作为确立法律规则的辅助材料或证据。
(2)各国国际法权威学者的学说是确证国际法原则存在的有力方法和证据。
(3)国际组织的决议,特别是联合国大会的决议,可以和司法判例及国际法学家著作一起,列为确立国际法原则的辅助资料,并且其作用和地位高于学者学说。但它们不是国际法的渊源,被列为确立法律原则的辅助资料,只是在辨认证明国际法原则时使用的辅助方法。
三、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国际法庞大规则体系中最核心和基础的规范。基本特征有4点:各国公认;适用于国际法律关系的所有领域;构成国际法体系的基础:具有强行法性质。
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1)含义
①由于现代国际社会奉行主权平等的原则,“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因此在国际社会没有凌驾于国家之上的世界政府,任何国家、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欧盟等政府间国际组织)不得以国际法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
②以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为基础,衍化出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不得使用武力或者以武力威胁、民族自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其他国际公法基本原则。
(2)国家主权的主要体现
①对内最高权
国家在国内行使最高统治权,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各个方面。管辖权是国家行使对内最高统治权的具体形式。
②对外独立权
国家在与他国的交往和国际关系中,不受任何外国意志的左右。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内外事务,包括选择社会制度、确定国家形式和法律、制定对外政策等。
③自保权
包括国家在遭受外来侵略和武力攻击时进行单独或集体反击的自卫权,以及为防止侵略和武装攻击而建设国防的权利。
(3)国家主权的限制
①面对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国家主权也相应受到一定限制,违背了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国家要承担相应的国家责任。
②这些原则贯穿国际公法始终,如国家领土部分的领土主权与主权限,海洋法中的海洋主权与无害通过,公海自由,空间法中的领空主权与和平利用国际空间,条约法中条约的效力条件,外交关系法中的外交特权与豁免,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中国际法院判决的效力。无不是国家主权与主权限制的具体体现。
2.不干涉内政原则
(1)内政是国家基于其管辖的领土而行使主权的表现,包括建立国家政权体制和建立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制度,处理其立法、行政、司法事务以及制定对外政策、开展对外交往所有的措施和行动。
(2)某一事项属于内政事项,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本质上属于国内管辖的事项;
②该事项中的行为没有违背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
3.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原则
(1)不得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不仅包括禁止非法进行武装攻击,还包括禁止从事武力威胁和进行侵略战争的宣传。
(2)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并不是禁止一切武力的使用,凡是符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规则的武力使用是被允许的。
4.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1)国家间在发生争端时,各国都必须采取和平方式予以解决,禁止将武力或武力威胁的方式付诸任何争端的解决过程。
(2)国际争端可以分为政治性争端、法律性争端和事实性争端。其中政治性争端因为很难用法律方法解决,也被称为“不可法律裁判”的争端;法律性争端也称为“可法律裁判的争端”。
5.民族自决原则
民族自决原则中独立权的范围,只严格适用于殖民地民族的独立。对于一国国内的民族分离主义活动,民族自决原则没有为其提供任何国际法根据。
6.善意履行条约义务原则
四、国际法主体
国际法主体主要包括三类: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及其他特定民族解放组织。主权国家是最完全、最重要的国际法主体,是国际法的主要调整对象。政府间国际组织及其他特定民族解放组织都是权利能力有限的国际法主体。国际法上的法律责任也主要指国家的国际法责任。
1.国家
(1)国家构成的四要素
在国际法中,国家的构成必须具备四个要素。
①定居的居民
定居的居民是构成国家的基本条件。只有存在居民才能构成社会进而形成国家,而不论居民的数量成分。
②确定的领土
领土是形成国家的物质基础,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构成国家必须有确实的领土,不论领土的大小及边界是否完全确定。
③政府
政府是代表国家进行对内统治和对外交往的机构,不论其名称、组成和形式。
④主权
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是国家区别于其他国际法主体的根本标志。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只有民族自决权。
(2)国家的类型
国家的类型分为单一国和复合国。
①单一国是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统一的主权国家。单一国由其中央政府行使最高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力,统一处理国家的内外事务。单一制国家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依法享有某些对外交往的职权,也可以实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法律制度,但仍旧是单一制的国家。
②复合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组成的国家或国家联合体,目前有联邦和邦联两种形式。
a.联邦国家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单位根据联邦宪法组成的国家。联邦国家有统一的联邦宪法,并设立联邦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联邦国家的对外权力主要由联邦政府行使。联邦国家本身是国际法主体,其各成员单位没有国际法的主体地位。
b.邦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家由于特殊的目的根据条约组成的国家联合体。邦联的各成员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分别是国际法的主体,而邦联本身不是国际法主体。
(3)国家的主权
①独立权
独立权是指国家依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外事务并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独立权是国家主权在对外关系中的集中体现,它包含自主性和排他性两重含义。
②平等性
平等权是指国家在参与国际法律关系时,具有平等的地位和法律人格。
③自保权
自保权是指国家保卫自己存在和独立的权利。它分为国防权和自卫权两方面。
④管辖权
a.含义
管辖权是指国家基于主权的行使而采取立法、行政、司法等方式,对于特定的人、物和事件进行管理和处置的权利。管辖权是国家主权在法律方面的物化。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
b.种类
第一,属地管辖权
属地管辖权指国家对于其领土及领土内的一切人、物和事件,都有进行管辖的权利,除非国际法另有规定。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其一是以领土为对象,国家对其领土各个部分及其资源的管辖权利;
其二是以领土为范围,强调国家对其领土范围内的一切人、物或事件的管辖权利。
注意:属地管辖权又称属地优越权,是现代国家行使管辖权的普遍形式和首要依据,在与其他类型的管辖权冲突时优先行使。
第二,属人管辖权
又称国籍管辖权,是指国家对于具有其国籍的人具有管辖的权利,无论他们是在其领土范围内还是领土范围外。
第三,保护性管辖权
保护性管辖权指国家对于在其领土范围以外从事严重侵害该国或其公民重大利益行为的外国人进行管辖的权利。这种管辖权的行使一般基于两个条件:
一是外国人在领土外的行为侵害了该国或其公民的重大利益,构成该国刑法规定之罪行或规定应处一定刑罚以上的罪行;
二是该行为根据行为地的法律同样构成应处刑罚的罪行。
第四,普遍性管辖权
普遍性管辖权指根据国际法的规定,对于危害国际安全与和平及全人类利益的某些国际犯罪行为,不论行为人国籍及行为发生地,各国都有进行管辖的权力。目前,战争罪、破坏和平罪、违反人道罪、海盗罪等已被公认为国家普遍管辖权的对象。
(4)国际法上的承认
国际法上的承认一般是指既存国家对于新国家、新政府或其他事态的出现,以一定的方式表示接受或同时表明愿意与其发展正常关系的政治法律行为。
①就表示方式而言,国家承认的大体可以分为明示的承认和默示的承认两类。
a.明示的承认是指通过通知、声明等语言文字直接表达承认的意思。
b.默示的承认是通过有关行为来表达承认的意思。通常包括正式建交、正式缔结政治性条约、正式接受领事、正式投票支持参加政府间国际组织等。但是,共同参加国际多边会议或者国际条约,建立非官方的机构一般不被认为是承认。
②根据承认对象由承认者所认定的地位和性质,承认还有“法律承认”与“事实承认”之分,但它们并不是承认本身的形式。
a.“法律承认”是认定被承认者作为法律的正式人格的存在,表明承认者愿意与被承认者发展全面正常的关系,带来全面而广泛的法律效果;同时,这种承认是正式和不可撤销的。
b.事实承认主要存在于英美的外交实践中,它是需要与某个对象进行某种交往又不愿或不宜与其进行全面正式交往时的一种权宜做法;事实承认是不完全、非正式和暂时性的。
③对国家的承认与对政府的承认。
a.对新国家的承认只有在新国家产生的情况下发生。新国家产生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独立,即殖民地独立而建立起自己的新国家;
第二,合并;
第三,分立;
第四,分离。
b.对新政府的承认只有在新政府产生的情况下发生。新政府产生通常是一国由于剧烈的社会革命或政变而产生的,正常的政府换届不产生新政府承认的问题。
④承认与建交的区别。
a.承认是建交的前提,但是承认不一定必须建交,即建交表示已经正式承认;
b.建交是可以撤销的,而一旦正式承认是不可以撤销的,即外交关系破裂并不能影响到国家的承认。
(5)国际法上的继承
国际法上的继承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国际法上的权利义务由一个承受者转移给另一个承受者所发生的法律关系。
①国际法上继承包括国家继承、政府继承和国际组织的继承,其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是国家的继承。
②国家继承是指由于领土变更的事实。导致国际法上的权利义务在相关国家之间的转移而发生的法律关系。
a.领土变更是发生国家继承的前提,也是区分国家继承和政府继承的关键。
b.国家继承的对象是国家在国际法上的权利义务,一般分为两大类:关于条约方面的继承和非条约事项的继承。
第一,条约的继承。
第二,对于条约以外事项的继承。这又包括以下三方面:对国家财产的继承、对国家档案的继承、对国家债务的继承。
理解小贴士
国家债务可以分为国债和地方化债务。国债是指以国家名义负担并且用于整个国家的债务,而地方化债务是指虽以国家名义负担但仅用于该国某一部分领土的债务。国家债务是应当继承的。某一地方当局以自身名义负担且仅用于地方的债务,即地方债务,不属于国家债务的范围。一国私人团体的债务不是国家财政义务。因此不是国家债务。对于地方债务和私人债务,国家不负赔偿责任,也不属于国家继承的范围。
(6)国家豁免
①国家豁免有绝对豁免主义和相对豁免主义之分。
②国家在外国领土范围内从事商业活动本身并不意味着放弃豁免。
③除非国家以明示方式表示放弃某类案件的豁免权,国家或其授权的代表为主张或者重申国家的豁免权,对外国法院的管辖做出反应,出庭阐述立场或者作证,或者要求法院宣布判决无效,都不构成豁免的默示放弃。
④放弃豁免的行为是单独的,分阶段的。一案中放弃豁免不意味着另案中也放弃豁免,放弃管辖豁免出庭应诉也不意味着放弃执行豁免。
2.国际组织
作为国际法主体的国际组织一般是指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即通过政府间协议成立的、旨在进行国际合作、具有常设机构的国家间的联合体。
(1)国际组织的成员
国际组织的成员一般可分为正式成员和非正式成员两种。
①正式成员通常参加组织的全部活动并拥有完全的权利。国际组织的正式成员一般是国家,但在个别情况下,经特别约定,也可以是某些特定的非主权实体或其他国际组织。
②非正式成员包括准成员和观察员。
a.准成员也称为联系会员,是被接受参加组织的活动,但因某些条件或原因,部分权利受到限制的成员。
b.观察员是有条件地被邀请或接受出席有关会议或参加某些活动者,其主要职能是了解和咨询,不享有正式成员享有的表决权等权利。
(2)目前最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联合国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作为国际组织,与国家一样也是国际法的主体,是具有享受国际法上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上义务的国际法律关系参加者。联合国由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经济与社会理事会、国际法院与秘书处六个主要机构组成。
①联合国大会
a.联合国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具有广泛的职权。可以讨论《联合国宪章》范围内或联合国任何机关的任何问题,但安理会正在审议的除外。大会不是一个立法机关,而主要是一个审议和建议机关。
b.根据宪章,大会就联合国组织内部事务通过的决议对于会员国具有拘束力;就其他一般事项做出的决议属于建议性质,不具有法律拘束力。
②安理会
a.安理会是联合国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负主要责任的机关,也是联合国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的机关。
b.安理会的重要职权包括:促使争端和平解决、制止侵略行为。安理会为制止对和平的破坏、威胁和侵略行为而做出的决定,以及依《联合国宪章》规定在其他职能上做出的决定,对于当事国和所有的成员国都具有拘束力。
③经社理事会
a.协调联合国及各专门机构的经济和社会工作;
b.研究有关国际间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教育、卫生及有关问;
c.就其职权范围内的事务,召开国际会议并起草公约草案提交联合国大会审议。
此外,经社理事会还同14个有关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联合国专门机构建立工作关系,以及与非政府组织、各国议会联盟建立咨询关系。
④托管理事会
托管理事会是在大会权力下负责监督托管领土行政管理的机关。联合国成立以来,其托管的11块领土已经先后独立,托管理事会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任务有待进一步解决。
⑤国际法院
国际法院有诉讼管辖和咨询管辖两项职权。其中诉讼管辖是其主要的职权。
a.国际法院的诉讼管辖
国际法院的诉讼管辖分为对人管辖和对事管辖。
第一,对人管辖
国际法院的对人管辖是指谁可以作为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方。有三类国家可以作为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国:
其一,联合国的会员国(当然的《国际法院规约》当事国);
其二,非联合国的会员国但为《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
其三,特别声明当事国:非联合国的会员国也非《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但根据安理会决定的条件。预先向国际法院书记处交存一份声明,表示愿意接受国际法院管辖、保证执行法院判决及履行相关其他义务的国家。
第二,对事管辖
国际法院管辖案件的范围有三个方面,或者说国际法院的对事管辖权可由以下方式建立:
其一,自愿管辖
对于任何争端,当事国都可以在争端发生后,达成协议,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法院根据当事国各方的同意进行管辖。
其二,协定管辖
在现行条约或协定中,缔约各方同意将有关的争端提交国际法院解决。
其三,任择强制管辖
对于条约的解释、违反国际义务的任何事实、违反国际义务而产生的赔偿的性质和范围等争端,《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发表声明,在某些性质的争端方面,对于本国与接受同样义务的其他当事国,国际法院的管辖有当然强制性。而不需要再就每一个争端临时订立接受管辖的特别协定。
理解小贴士
国家在做出声明时,可以选择接受其中一类或几类。而一旦做出此类声明,在声明的范围内,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就是强制性的,不需要征得被诉国同意就可管辖。
第三,法官的选举
国际法院由15名法官构成,其中不得有2人为同一国家居民。根据《国际法院规约》,国际法院法官由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从候选名单中分别选举。只有同时获得绝对多数票才能当选。安理会投票时,无一票否决权。
第四,法官的回避
对涉及法官本国的案件,不适用回避制度。但法官曾以当事国一造之代理人、律师,或辅佐人,或以国内法院或国际法院或调查委员会委员。或以其他资格参加任何案件者,不得参与该案件之裁决。
b.国际法院的咨询管辖
国际法院除诉讼活动外,还有提供法律咨询的重要职能。称为法院的咨询管辖权。
第一,有权咨询主体
联合国大会及大会临时委员会、安理会、经社理事会、托管理事会、要求复核行政法庭所作判决的申请委员会以及经大会授权的联合国专门机构或其他机构,可以就执行其职务中的任何法律问题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其他任何国家、机构无权向国际法院咨询。
第二,咨询意见的效力
国际法院发表的咨询意见没有法律拘束力,但对有关问题的解决及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c.国际法院的判决
国际法院的判决是终局性的。判决一经作出,即对本案及本案当事国产生拘束力,当事国必须履行。如有一方拒不履行判决,他方得向安理会提出申诉。
⑥秘书处
秘书处是联合国的常设行政管理机关,为联合国的其他机关提供服务,不是决议机构。
现将联合国大会与安理会的职权、投票权列表对照,仅供参考:

⑦联合国专门机构
联合国专门机构是指根据特别协定同联合国建立固定关系,或根据联合国决定成立的负责特定领域事务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它们具有以下特征:
a.它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b.专门机构是成员具有普遍性的全球性组织,而不包括区域性组织。
c.专门机构与联合国具有法律联系。它们通过与经社理事会签订并经大会核准的关系协定成为专门机构。
d.它们具有独立的国际法律人格。
(3)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①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是指两个以上的民间团体或个人基于特定目的,按照共同的协议以一定形式设立的跨国性社会团体。
②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与政府间国际组织最显著的区别在于: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成员一般是民间团体,如国际奥委会、国际红十字会。而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成员一般是一国政府。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不是国际法的主体。
3.国家领土、边界、南北极
(1)领土
①概念
国家领土是指国家主权支配和管辖下的地球的特定部分及附属的特定上空。国家边界是确定国家领土范围的界限,与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相适应。
②构成
国家领土由领陆、领水、领空和底土四部分组成。
a.领陆是国家领土中最基本的部分,是领土其他部分的依附。
b.领水是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全部水域,包括内水和领海。
c.领空是领陆和领水上方一定高度的空间。
d.底土是领陆和领水下面的全部底土,理论上一直延伸到地心。
相应地,国家边界也分为陆地边界、水域边界、空中边界和地下层边界。
(2)领土的取得方式
①传统方式:先占;时效;添附;征服;割让。
国家领土的取得方式在传统国际法上和现代国际法上的规定有较大差异,传统国际法承认先占、时效、征服、割让和添附。
a.先占。先占是国家有意识地取得不在其他任何国家主权下土地的主权的行为。先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先占的对象必须为无主地,即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土地,或被原属国家明确放弃。
第二,先占应为“有效占领”,即国家应具有取得该无主地主权的意思,公开地表现出来,并且国家须对该地采取实际的控制。
b.时效。时效指由于国家公开地、不受干扰地、长期持续地占有他国领土从而获得该领土的主权。
c.添附。添附是指由于自然形成或人造的新土地出现而使得国家领土增加,包括河口三角洲、涨滩等自然添附,也包括围海造田等人工添附。
d.征服。征服也称兼并,是指一国直接以武力占有他国领土的全部或一部,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从而取得该土地的主权。征服已被现代国际法所废弃。
e.割让。一国根据条约将部分领土转移给另一国。强制割让已随着战争在现代国际法中被废止而失去其合法性。非强制割让仍然是合法有效的。
②现代国际实践中的新方式:殖民地独立方式,公民投票。
(3)领土主权及其限制
①国家的领土主权是指国家对领土的最高的排他的权利,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但在国际社会,人类总有一些共同的利益,国家权利与义务也是统一的。
②因此领土主权不能不有所限制。国家领土主权的限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一般性限制,如无害通过、外交特权与豁免;另一种是适用于特定国家的根据条约对其领土主权施加的特殊限制,如共管、租借、国际地役等。
(4)边界和边境制度
①概念。边界也称国界,是确定一国领土范围的界限。
②划定。以条约划定边界,通常包括三个步骤:签订边界条约——立界标——制定标界文件(边界地图、议定书、证书)。
③边境制度。通常包括:边界标志的维护;边界资源的利用;边境居民的交往;边境事件的处理等。
(5)南极地区的法律制度
目前南极地区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
②科学考察自由和科学合作;
③冻结对南极的领土要求;
④维持南极地区水域的公海制度;
⑤保护南极环境与资源。
五、国家责任
国家责任的承担前提是存在国家不当行为。
(1)国家不当行为的两个要件
①可归因于国家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a.国家机关的行为。
b.经授权行使政府权利的其他实体的行为。
c.实际上代表国家行事的人的行为。
理解小贴士
对于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在国外以私人身份从事不法行为,国家承担相关的责任。但是,普通私人的行为或者国家机关的人员以私人身份从事的行为,一般不应视为国家行为。也就是说,因个人损害他国利益的私人行为,不应归责于国家。
d.别国或国际组织交与一国支配的机关的行为。
e.上述可归因于国家行为的国家机关和国家授权人员的行为,一般也包括他们以此种资格执行职务内事项时的越权或不法行为。
f.一个行为可以归因于几个国家时,相关国家对于其各自相关的行为承担单独或共同责任。
理解小贴士
国家本身的行为主要指国家机关的行为,不论该国家机关是属于制宪、立法、行政、司法或其他权力所属机关,不论该国家机关担任职务的性质是国际性的还是国内性的。也不论其在国家组织中处于上级或下级地位,只要在有关事件中做出行为,其行为即应视为该国国家行为。一国不得以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因而政府不干涉立法和司法为托词,拒不承担由立法或司法机关的国际不当行为所引起的国家责任。
②违背国际义务。
一国违背国际义务是指一国行为不符合对其有效的国际义务的要求,不论其所承担的该国际义务来源于条约、国际习惯或国际法的其他渊源。
(2)排除不当性的情况
某些国家行为表面上是违背国际义务的行为,但其不当性可以被排除,一般有以下情况:
①同意;
②对抗与自卫;
③不可抗力和偶然事故;
④危难或紧急状态。
(3)国家责任的承担形式
在国际实践中,行为国承担的国家责任依其不当行为的程度和其他具体情况,一般方式有:终止不当行为;恢复原状;赔偿;道歉;保证不再重犯;限制主权。这些方式既可能被单独采用,也可能同时采用。
(4)国家责任的新发展
国家责任的新发展是相对于传统国际法中国家责任而言:
①传统国际法中对国家刑事责任基本持否定态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发展出了“双罚原则”,即在国家承担国家责任的同时,也对责任国家的领导人追究个人刑事责任。
②传统国家责任是国家违背其国际义务的行为引起的。
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从事的某些开发或试验性活动,如核能利用等,其危害具有跨国性,一旦发生事故,常常波及其他国家乃至全球。这些活动本身是国际法不禁止的.对这些活动造成的损害,一般规定只采取恢复原状和赔偿的方式,因此它们又被称为国际赔偿责任制度,以区别于一般的国家责任制度。
在国家赔偿责任中,以赔偿责任的主体为分类标准,一般分为三类:
a.国家责任制度
即由国家承担对外国的损害的责任。如《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中的规定。
b.双重责任制度
即国家与营运人共同承担对外国损害的赔偿责任。如《关于核损害的民事责任的维也纳公约》及《核动力船舶经营人公约》规定,国家保证营运人的赔偿责任,并在营运人不足赔偿的情况下,对规定的限额进行赔偿。
c.营运人赔偿
无论营运人是国家或私人企业,都由营运人直接承担赔偿责任。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540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5 13:01 , Processed in 0.07812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