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宏观部分PPT 高鸿业 |
《宏观经济学》_简明笔记_201408.rtf 535.4 KB 10-08-2014 19:09
《宏观经济学》_教学进度表_2014-2015.1.doc 92.5 KB 10-08-2014 15:29 宏观经济学_第二十一章_宏观经济学争论和共识.ppt 6.5 MB 10-08-2014 14:47 宏观经济学_第二十章_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ppt 6.9 MB 10-08-2014 18:54 宏观经济学_第十八章_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ppt 7.6 MB 10-08-2014 19:09 宏观经济学_第十二章_基本指标及其衡量.ppt 7.4 MB 10-08-2014 15:48 宏观经济学_第十九章_经济增长.ppt 7.8 MB 10-08-2014 14:47 宏观经济学_第十六章_失业与通货膨胀.ppt 8.2 MB 10-08-2014 14:46 宏观经济学_第十七章_宏观经济政策.ppt 12.6 MB 10-08-2014 14:46 宏观经济学_第十三章_收入-支出模型.ppt 8.3 MB 10-08-2014 14:45 宏观经济学_第十四章_IS-LM模型.ppt 7.1 MB 10-08-2014 14:45 宏观经济学_第十五章_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 6.6 MB 10-08-2014 14:45 宏观经济学_封面.ppt 22.0 MB 10-08-2014 14:34 宏观经济学_前言.ppt 5.5 MB 10-08-2014 15:19 宏观经济学_选讲.ppt 7.6 MB 10-08-2014 19:06 部分内容预览 ========================================== 第十二章 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 “宏观”一词为“μακρο”,来源于希腊文;“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Ragnar Frisch)在1933年提出来的。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来说明资源的利用问题。 现代宏观经济学是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1936)出版之后才迅速发展起来。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二、宏观经济学的加总法 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经济行为,“经济加总”是用以描述某些经济生活的简单抽象。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三、对宏观经济学的鸟瞰 宏观经济学的最终目标是寻找并保持国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对策:第一,必须探寻哪些市场?第二,制定怎样的政策?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 一、GDP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市场价值的概念;是流量而不是存量;地域概念;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产出指的是增值,等于新增价值;产出总是等于收入,产出总是等于支出。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 二、核算的支出法 支出法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 三、核算的收入法 收入法是从要素收入(企业生产成本)的角度出发,把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与支出法计算结果从理论上讲是相等的。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 四、核算的其他总量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一、两部门经济恒等式 在宏观经济均衡时,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二、三部门经济恒等式 除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要素市场均衡外,必须保证政府收支平衡,即政府收支大体相等。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三、四部门经济恒等式 经济体系要正常循环,除保证商品市场、金融市场、要素市场和政府收支均衡外,还必须保证国际收支均衡即国际收支大体相等。 第四节 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 一、名义GDP和实际GDP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根据专家的分析结果统计,环境污染损失约占GDP的3%~8%。 绿色GDP = GDP - 环境成本 - 自然资源成本 第四节 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 二、失业的衡量 失业率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它与居民福利和社会稳定最为密切。 第四节 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 三、物价水平的衡量 价格指数是用来描述整个经济中的各种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总体平均数,经常涉及的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IPD)。 第十二章 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本章作业 教材,392~393 页,第 5、12 题。 指南,第十二单元,分析:第 2、7 题;计算:第 2、6 题。 =============================================================== 第十三章 收入-支出模型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凯恩斯定律: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而使供求相等,但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一原理适用于短期分析。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二、均衡产出的概念 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是社会收入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三、投资等于储蓄 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是E=y, 也可以用i=s来表示,因为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投资。 计划投资不一定等于计划储蓄,只有在二者相等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一、消费函数 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称为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指在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二、储蓄函数 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这种关系就是储蓄函数。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三、函数间的关系 如果有 APC和 MPC 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是APC>MPC,则有 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APS<MPS。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四、家庭和社会消费函数 社会消费函数不是家庭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社会消费曲线并非家庭消费曲线的简单加总。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五、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利率:。 价格水平:。 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节 两部门收入决定与乘数 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用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的方法求均衡收入。 第三节 两部门收入决定与乘数 二、乘数概念与公式 乘数大小和边际消费倾向有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边际储蓄倾向越小,乘数越大。 第三节 两部门收入决定与乘数 三、乘数效应的图示 乘数效应需要条件,只有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时,总需求增加才会产生乘数作用。 第四节 多部门收入决定与乘数 一、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税收包括两种情况:定量税和比例所得税。 第四节 多部门收入决定与乘数 二、三部门经济的各种乘数 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将原来由政府直接举办的、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并根据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评估后支付服务费用。 税收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 第四节 多部门收入决定与乘数 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开放经济一国均衡的国民收入不仅取决于国内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还取决于净出口。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gP7INlnq1FfOsMqrZQ-pQ
购买主题
已有 1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100 个金币 才能浏览
|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6 07:43 , Processed in 0.08149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