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英语翻译中的英汉五大区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saww 发表于 08-8-22 10:2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从别处看到的,拿来与大家分享。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卷的翻译部分往往是广大考生薄弱的环节,根据统计,考生的得分大部分都在3分到5分之间,能考到6分以上,就是很不得了的事情了。考研翻译究竟难在哪里? 是结构复杂? 句子太长?生词太多?根本不懂?没法表达?这几点绝对是考生在考试中感受最为明显的, 大多数考生拿到翻译的题一看,第一感觉是看不懂,第二感觉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就是看懂了也不知道如何准确的表达。要么在翻译处空白,什么也不写,要么胡言乱语胡说八道胡说一通,  为什么会有这么样的一种感觉呢?
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是考研翻译题本身的特点,考研大纲明确规定,考研翻译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准确理解概念或是结构比较复杂的英语文字的材料的能力,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大纲就给你明说了,要求考生翻译的句子本随身就是概念或是结构比较复杂,这些句子本身理解就有困难;在理解的同时,还要求考生在2530分钟的时间内准确完整通顺地用汉语表达出来。那么句子结构和意义都很复杂,又要求那么短的时间准确的表达出来,这就会造成一些基础比较差又没有什么做题技巧的同学要么是看不懂,即使在看得懂的情况下也无法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
第二点,是由英语和汉语的几个重大的差别引起的。正是这几个差别使得我们在理解上有困难,在表达上更有困难。有哪几个重大差别呢,第一,形合和意合,第二,繁复和简洁,第三,被动与主动,第四,抽象与具体,第五是变化和反复。英语和汉语的这几点区别,同样决定了考生在三十分钟的时间内如果没有一定的做题技巧和翻译知识,既无法准确理解,又无法完整表达。
那么如何解决即看不懂,又不会准确表达的问题呢?笔者认为我们首先要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英语和汉语的五点区别,在了解和掌握了这些区别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考研翻译的基本技巧,同时辅以适当的练习,大家一定能够在今年的考试中获得高分。
一、形合和意合
    不同的语言中句子内部或外部连接几乎都使用句法、词汇、词义这三种手段。用前两种手段连接称为形合,用后一种手段连接称为意合。就英语和汉语来说,英语是强调形式上紧密结合,汉语是强调意义上结合紧密。具体来讲,英语的句子是通过一整套完整系统的语法结构和连接词将单词和词组组合在一起,强调结构上正确,逻辑上严密,思维上严谨。而汉语则不然,就是说一个汉语句子的分句与分句之间,或是短语与短语之间,在意思上有联系,但很少用关联词。使用每一个分句或是短语的意思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的。大家在从高中考大学的时候也一定做过语文中有一种题让我们根据意思来为一篇文言文断句,那么断句的基础是什么呢?是不是通过每个文字的意思以及整个文章的意思来断句的,那么就是说汉语是通过意义来紧密结合起来的,表面上可以看起来是一些毫不相干的汉子,但是组合在一起却意义深刻。
请看下面这个句子,是美国林肯总统《盖茨堡演讲》结尾的一句。
    We here highly resolve that these dead should not die in vain-that t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new birth of freedom--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world. (译文:我们在此立志誓愿,不能让他们白白死去——要使这个国家在上帝庇佑之下,得到新生的自由——要使那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不致从地球上消失。)
    在本句中,“We here highly resolve......”是整个句子的主句,作者通过“that”引导“that these dead should not die in vain”“that t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new birth of freedom”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world.”等三个从句,那么在最后一个从句之前还用了“and”这个连接词将几个从句连接起来。 而如果没有 “that”, “ and”这几个连接词,句子就会松散不堪。
    而汉语的意合呢,就是说汉语造句少用或是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事理顺序,功能意义,以神统形。即汉语句子意连形不连。
    举一个例子,王朔在《千万别把我当人》中,用夸张的意合手法,把60年代和70年代的政治口号、俗语来个跨时空的组合,这些词本身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放在句中则夸张地展现了汉语意合的特点。有一段是小说中的人物元豹妈的一段颇为典型的致词。

敬爱的英明的亲爱的导师领袖舵手引路人先驱者设计师明灯火炬照妖镜打狗棍爹妈爷爷奶奶老祖宗老猿猴太上老君玉皇大帝观音菩萨总司令,您日理万机千辛万苦积重难返积劳成疾积习成癖肩挑重担腾云驾雾天马行空扶危济贫匡扶正义去恶除邪壮阳补肾大便不通还百忙之中亲身……”
    再比如汉语说他不来,我不走。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完全通过意义联系起来,两分句之间不用任何连词。而如果翻译成因为则必须用连接词语,即:I won’t go unless he comes. 或者我们说:I will stay until he comes.
举一个2001年考研的题目来看一下。
    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computers with in-built 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这就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汉语的这个特点就要求我们在拿到翻译题的时候,要首先分析整个句子的结构,根据汉语意合的特点和规律去翻译,而不是看一个单词翻译一个单词。
二、英语多繁杂,汉语多简短
    正因为英语是通过一整套完整的系统的语法结构组合在一起的,那么一个英语句子只要结构完整,作者通过增加限制成分、修饰语以及补充成分可以使得一个句子变得非常长。比如在往年的考研英语翻译题中,最长的一句话竟然达到了58个单词。而正是因为汉语是强调意义上的完整,一个汉语句子可以简短而意义深刻,言简而意赅。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就一定要将繁杂的英语句子翻译成简短的汉语,就要破句重组,化英语长句为汉语的短句,不可拘泥于原文的层次结构。
    比如说:“Mr.Song is my English teacher who is fat, short ,bold but still attractive.”这个句子的主句是He is my teacher,后面的部分是一个定语从句,来修饰teacher这个单词。我们用了一个定语从句将其变为一个较长的句子,汉语我们如果说成宋先生是我的那个体态肥胖、身材矮小、头发掉光但仍魅力无限的英语老师,就会显得很累赘臃肿,应该怎么说呢,我们把主句和定语从句分开来翻译,即:他是我们的英语教师,体态肥胖,身材矮小,头发掉光,但仍魅力四射。
    我们看99年的一道考题。
         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 (参考译文:人们对历史研究方法产生了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外部对历史作为一门学问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还不如说是因为历史学家内部发生了争吵。)
    英文原句是个典型的长句,由27个词组成,中间没有使用任何标点符号,完全靠语法结构使整个句子的意思化零为整:less through…and more from构成一个复杂的状语修饰动词arisen。在中文翻译中,产生兴趣这一重要内容通过一个独立的句子表达,两个不同的原因则分别由不同的句子表达,整个句子被化整为零“…产生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还不如说是因为…”  
         三、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英语比较喜欢被动,科技英语或是论文中尤其如此,而我们的考研翻译中的翻译题大都是科普知识的文章,被动句就更多了。而汉语又是比较喜欢用主动句的,一般都是我怎么怎么样,他怎么怎么样,你怎么怎么样。知道了这么一个特点的话,我们在拿到一个英译汉翻译题的时候,如果这个句子是被动句,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在汉语译文中调整为主动形式。
    比如99年的73题,“During this transfer, traditional historical methods were augmented by additional methodologies designed to interpret the new forms of evidence in the historical study.”
    试译: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被增加了附加的方法论,这些附加的方法论是用来解释历史研究中的新的证据形式的。
这个翻译没有把英语的被动结构变为主动结构,而还是沿用了被动结构,那么译文就显得有点生硬了。那么我们试着把它调整一下看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中增加了新的(研究)方法,这些新方法是用来解释历史研究中一些新的证据的。
四、抽象与具体
    英语中多使用抽象的单词,而汉语则多用具体的形象的词汇。
         比如02年的第63题。“The role of natural selection in evolution was formulated only a little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ago, and the selective role of the environment in shaping and maintaining the behavior of the individual is only beginning to be recognized and studied.”(自然选择在进化中的作用仅在一百多年前得以阐明,而环境在塑造和保持个体行为时的选择作用则刚刚开始得到认识和研究。)
    我们看这个句子中的The role of natural selection in evolution. Role 这个词大家都知道是角色的意思,natural selection 的意思大家也都能耳熟能详,即自然选择,那么in evolution 呢,我们有的同学认识evolution进化的意思,那么知道了每一个词的意思是不是就可以翻译了呢? 我们试译:进化中的自然选择的角色(功能),是不是感觉特别别扭?好像是缺了什么东西。别扭的原因是因为进化这个词本身就是很抽象的,我们看到这个词并没有什么概念,如果想具体一点, 应该翻译成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的功能这样比较符合汉语的习惯。所以大家在翻译的过程中碰到一些抽象的词的时候,我们要根据汉语的习惯,在译文中增加表示范畴和概念的词来使抽象的词汇变得具体。
    再比如,98年第71题,“But even more important, it was the farthest that scientists had been able to look into the past, for what they were seeing were the patterns and structures that existed 15 billion years ago.”(译文:但更为重要的是,这是科学家们所能观测到的最遥远的过去的景象,因为他们看到的是150亿年前宇宙云的形状和结构。)
    这个句子中的look into the past. 我们简单翻译就是看到过去,那么还是觉得别扭,那么在过去的后面加上,景象或是东西,就显得具体多了。就是看到过去的景象或是东西
五、英语多变化,汉语多重复
         英语的习惯是尽量在同一个句子中用不同的单词或是词组来表达同一个意思。而汉语就不同,汉语喜欢用同一个词汇来增强自己说话的语气或是强调。
    比如99年的75题。“It applies equally to traditional historians who view history as only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criticism of sources, and to social science historians who equate their activity with specific techniques.” 译文:这种谬误同样存在于历史传统派和历史社科派,前者认为历史就是史学界内部和外部人士对各种史料来源的评论,后者认为历史的研究就是具体方法的研究。
    本句中,view…as 看作 equate…with …….等同于。这两个词组汉语的意思基本一致。但是用了不同的英语词组来表达,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可以采用重复的用法来表达。
     这就是考研翻译中我们应该注意的英语和汉语的五大区别,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仔细体会、细心揣摩,在做题实践中同学们要不断地深化这些概念,真正熟悉和掌握这些区别,以便能够在考试中灵活运用。

[ 本帖最后由 saww 于 2008-8-22 10:21 编辑 ]
沙发
liwang53 发表于 08-8-22 14:20:04 | 只看该作者
xiexi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2 20:53 , Processed in 0.12052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