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都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5306208 发表于 08-1-22 15:0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都正即中正。
州都是州大中正的别称。 三国 魏 曹丕 时行九品中正制,郡置中正,州置大中正,掌管地方选拔官吏事宜。 隋 时避讳,改大中正为州都,常以重臣兼任,如 炀帝 为 晋王 时,即曾任州都。 开皇 后罢九品中正制,改行科举,州都遂废。《晋书·刘毅传》:“置州都者,取州里清议,咸所归服,将以镇异同,一言议。”《宋书·恩倖传序》:“州都郡正,以才品人。” 陈垣 《史讳举例》卷六:“ 魏 晋 以后,诸州皆置大中正,以甄别流品。 隋 时避讳,改为州都,而去中正之名。”
隋朝统一中国以后,曾一度实行“九品中正”制。因为隋文帝杨坚的父亲名忠,为了避讳,将中正改名州都。
《通典·职官》说:中正魏置……北齐郡县皆有之……隋初有,后罢而有州都。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16《北史》说:魏晋以后,诸州皆置大中正,以甄别流品,隋时避杨忠讳,改为州都,而去中正之名。

中正,古代官名,负责品评人才,曹丕当政时始设,隋唐时期“举选不本乡曲”,遂罢废。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资治通鉴》卷69)根据九品中正制(即九品官人法)的规定,各州郡分别推举一名中正,由司徒府确认,中正都是由本州郡在中央政府机构里任职的官僚来担任。曹魏末年以后,各州郡的中正都是“上品”(九品中正制把人才分成九个等级,但是实际上一品从来没有人被评上过,因此二品就是最高等级了,即上品),士族逐渐把持选官。后来,州一级的大中正又称为“州都”,郡一级的中正,又称为“郡正”,所以,中正又被称为“都正”。中正下设“访问”,作为其属员。  

西晋时,中正考评士人,主要看重门第和家世

西晋时期,士族势力迅速膨胀,中正品评人物以被评者家族的当时政治地位为唯一标准,九品中正制完全成了培植士族门阀势力的工具。豪门子弟无才无德,也被定为上品,而且中正定品有很大随意性。刘毅认为实行九品中正制,“未见得人,而有八损(八大危害)”,他向晋武帝上疏直陈其弊,《晋书·刘毅传》记载,刘毅“九品八损疏”指出九品中正制的第一大危害就是:“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务随爱憎。所欲兴者,获虚而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家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暨时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时,实为乱源。损政之道一也。”另据《晋书·段灼传》记载,段灼也认为:九品中正制使士族垄断政权,堵塞了寒门俊才参与政事的门路。他给晋武帝的奏章说:“宜畴咨博采,广开贡士之路,荐岩穴,举贤才,征命考试,匪俊莫用。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居要职掌大权的人)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筚(bì)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哉!”  


[ 本帖最后由 5306208 于 2008-1-22 15:14 编辑 ]
沙发
wyqltt 发表于 08-1-23 09:50:3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板凳
亚洲象 发表于 08-1-23 13:15:28 | 只看该作者
俺答错了,2分又没了
地板
 楼主| 5306208 发表于 08-1-25 18:54:44 | 只看该作者
没人回我的贴啊,都沉底了,伤心啊[s:2]
5#
yinchaow 发表于 08-3-7 21:20:01 | 只看该作者
差不多[s:9]
6#
fff1789 发表于 08-3-7 22:27:55 | 只看该作者
中正官啊   当时成都在下雪 好冷哦 反正我没想起那三个字

我写的  古代的一种官职 (类似于今日的中央组织部)
7#
86.0 发表于 08-3-8 01:50:2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相信09不会再考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6 03:02 , Processed in 0.08445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