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省大家考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sjj石俊杰 发表于 10-1-22 20:0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近代史一、名词解释
1、少年中国学会(五四运动)2、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育)3、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四军(军队)4、官督商办(经济)5、陕甘宁边区(制度)
二、简答题
1、简述湘淮军的崛起及其影响
2、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3、略述晚清政府发展近代工商业的措施
第1章 列强对华侵略
1、简述闭关政策
清政府限制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政策。以乾隆二十二年为界,前期的闭关政策主要是为了防止大陆人民与台湾郑氏联合,聚集于海上;后期的闭关政策主要是为了防止“民夷交错”,只许广州一口通商,对外商来华的货物作严格的数量和种类限制。闭关政策是封建经济内部矛盾和民族矛盾的产物,具有自卫性质,但是严重妨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闭关政策的失败。
2、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改变了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的主要矛盾由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变为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直接地矛盾;第三,是中国文化从古代到近代的一个重要转变;第四,中国开始丧失一些国家主权。
3、子口税、三国干涉还辽、门户开放政策
子口税子口税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产物。当时以海关所在的港口为母口,内地的常关、厘卡为子口。子口税的征收始于1858年的《天津条约》,规定:凡进出口货物,除了照例征收5%的关税,还需要征收2.5%的子口税,以代替货物经过中国内地关卡应该征收的税收。子口税的征收,剥夺了清政府内地关卡对外国货物征税的权力,同时便利了列强加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子口税于1931年废止。
三国干涉还辽甲午中日战争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这一条影响到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利益,俄国联合德国、法国,干涉日本还辽。中国为此支付3千万两的赎辽费。事后,三国以干涉还辽有功,在中国大肆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门户开放政策又称海约翰政策,由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当时美国正在与西班牙争夺菲律宾,无暇东顾。待战事结束,中国已经被瓜分完毕。于是,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于1989年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其主要内容:第一,各国不得干涉他国在中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的既得利益,各国运往中国的货物,按照中国现行关税征税;第二,各国不得在本国租界和势力范围内,征收高于本国的港口税和运输费。1900年,海约翰再次照会各国,提出保证中国的领土完整,维护各国在中国平等贸易的原则,把最初的门户开放政策推广到全中国。1922年,门户开放政策作为一条原则写入了《九国公约》,成为列国侵略中国的保障。直到新中国成立,方才废除。
4、简述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原因、影响
原因:第一,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而本国市场狭小,急需要扩大市场,侵略中、朝成为其政治的必然;第二,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非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已经被瓜分完毕,只有中国还没有被瓜分完毕,瓜分中国符合列强的利益,因此列强默许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径;第三,中国不积极备战,反而将希望寄托在列强的调停上,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第四,日本东学党起义成为导火索。
影响:由于中国政治腐败、战略失当和列强的默许纵容,中国战败,此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降低,同时也促使着中国人的觉醒,开始探索中国的出路,百日维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于日本来说,在战争中获得的大量侵略权益,极大的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并且日本还与在远东地区地位下降的英国结成了同盟。另外,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5、简述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的相关条约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俄国侵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俄国侵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土地;1864年,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俄国割让了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约44万平方公里土地;19世纪80年代,俄国通过与中国先后签订的五个勘界议定书,割让了中国西北部约7万平方公里土地。1892年,俄国侵占帕米尔地区萨雷阔岭以西中国两万多平方公里土地。
中国大片领土被俄国侵占,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刺激了俄国的侵略气焰。
6、简述《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
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于1842年,与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偿英国军费2100万银元;开放厦门、广州、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关税税率,中方须同英方商定。次年,中国又与英国签订《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从中获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永久居住的权利。1843年,美国强迫中国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美国获得了英国除割地赔款外的所有权利,另外还扩大了的侵略权益:第一,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美国人在中国与中国人或他国人发生诉讼,应由美国领事审理;第二,进一步加强关税协定权,中国海关若要改变税率,需要和美国商议;第三,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各港口巡查贸易;第四,美国可以在通商口岸设医院和教堂。1844年,中法两国签订了《黄埔条约》,法国除了获得英美两国的侵略权益,还特别提出在中国通商口岸传教,1846年,法国获得了在中国通商口岸传教的权利,从此传教成为西方侵略势力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进行渗透的重要手段。
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先后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1858年,中国与英法两国签订了《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可以常驻北京;增开牛庄、淡水、营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船只可以自由到长江各口岸航行;允许外国人来中国自由游历、通商。同年,清政府又与英、法、美先后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中国海关须有外国人帮办税务;进出口中国的货物,一律按照5%抽税,另外征收2.5%的子口税;中国赔偿英国军费400万两,法国200万两。1860年,中国又与英、法、俄三国分别签订了《增续条约》,即《北京条约》,其主要内容有: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允许招募华工出国做工;对英法两国军费赔偿增至800万两,英国恤金50万两,法国20万两;准许法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教,赔还没收天主教堂的资产。中国的半殖民地进一步加深了。
中法新约中法战争结束后,中法两国于1885年签订了《中法新约》,主要内容有:承认法国是越南的保护国;在保胜以上,谅山以北增设两处通商地点,允许法国人在此居住,并设领事;削减云南、广西与越南边界的关税税率;中国以后修筑铁路须由法国人帮办;法国退出台湾、澎湖。通过中法新约,法国不仅夺得了越南,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而且首先获得了在华修筑铁路的特权,大大加深了中国西南边疆的危机,也预示着列强在华投资时期即将到来。
马关条约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中日两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内容:承认日本对朝鲜的占领;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割让台湾、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港口;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化的程度。
辛丑条约1901年,清政府与英、法、俄、德、美、意等国签订了《辛丑条约》,内容:赔偿各国军费合计达4.5亿两;清政府向各国道歉;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支持反帝国主义的官吏;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在山海关、天津、北京沿线主要地区驻军;在北京设立“使馆区”;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形成。
二十一条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并且加以扩大,要求延长旅顺、大连、南满铁路、安奉铁路的租借期限为99年;承认日本在东三省南部和内蒙古东部的特权;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割让给他国;聘请日本人做中国政治、经济、军事顾问,中国警政及军械长由中日合办。
第2章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1、厘金、《天朝田亩制》、《资政新篇》、乡官制度、东南互保
厘金这是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军起义,而征收的一种特殊的商业税。1853年,江北大营帮办军务大臣雷以诚首先在扬州仙女庙一带征收厘金。他对坐贾征收交易税,称板厘;对行贾征收通过税,称活厘。税率值百抽一。厘金后来成为清政府经常征收的一种商业税,对于清朝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
天朝田亩制这是太平天国初期颁布的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纲领性文件。按照“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规定满十六岁的男女,皆可以获得以块土地,建立军政合一的地方组织,以达到“有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所规定的平均土地的方案,是对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平均思想的发展,是农民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反映了农民渴望获得土地,建立平等平均社会的愿望,这也是《天朝田亩制》的革命性所在。然而,《天朝田亩制》规定的“通天下皆一式”的方案,是建立在小生产基础上的平均主义,不可能真正获得实行,它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这它的局限性所在。
资政新篇这是太平天国后期,由洪仁向洪秀全提出的一个统筹全局的方案。政治上,主张用人得当,防止“结党营私”;经济上,主张效仿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近代金融业、运输业,主张奖励开矿,制造火车、轮船等西方“器皿技艺”;思想文化风俗习惯上,主张兴建学馆、医院,举办福利事业,破除封建迷信和封建陋俗;对外关系上,主张与西方国家平等交流经济、文化,反对西方国家干涉中国内政。《资政新篇》具有资本主义色彩,超越了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反映了当时中国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先进性,然而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因而也就不可能得到贯彻实施。
东南互保19世纪末,面对义和团运动的高涨和西方列强组织联军武装干涉的历史形势,以英国为首的列强与东南督抚出于自身的考虑,达成了某种妥协和“谅解”。1900年6月26日,在大买办盛宣怀的联络下,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上海领事达成了《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的安全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互不干扰。东南互保的形成,一方面维护了列强在华的利益,破坏了东南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活动,有利于列强集中兵力侵入京津地区;另一方面,在客观上防止了列强对东南的大举侵扰,维护了南方经济免遭战争的破坏。
2、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意义
答:原因:主观上:太平天国始终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起义,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和《资政新篇》,前者流于空想,后者条件不足,均无法得到实施;太平天国在天京建都后,迅速封建化,导致内部变乱,极大的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战略上的错误,偏师北上,犯兵家之大忌,也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客观上则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这是此前历代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的情况。
意义:第一,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革命政权,转战大半个中国,历时十四载,提出了自己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是我国古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化的进程;第三,太平天国起义作为亚洲反封建反殖民主义战争的一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是近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第一次高涨中的主流。
第3章 洋务运动与晚清政局
1、淮军、辛酉政变、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海关税务司、同文馆、北洋水师、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淮军清朝晚期,在曾国藩授意下,由李鸿章按照湘军制度编练起的一支地方武装。1861年,李鸿章在曾国藩的帮助下,赴庐州、六安一带编练团练。1862年,李鸿章率团练奔赴安庆,曾国藩拨湘军数营相助,并且按照湘军制度编练淮军。淮军建成后,成为镇压太平军的又一支反动地方武装,同时也是李鸿章赖以起家的政治资本。淮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过程中不断扩大,其主要将领有潘鼎新、郭松林、叶志超等。
辛酉政变1861年,咸丰帝病死在热河,其子载淳即位,由肃顺、载垣等八位“赞襄政务大臣”辅政。载淳生母西太后慈禧,为了夺取权力,与恭亲王奕、掌握兵权的胜保勾结,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由两宫太后共同执政,改元“同治”。辛酉政变后,清政府在内依赖于以曾国藩为首的汉族地主阶级,在外与西方列强相互勾结。辛酉政变成为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的开始。
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又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是清政府为了办理洋务中对外事务而设立的机构。总理大臣由皇帝指派,第一任总理大臣为奕䜣、文祥、桂良。总理衙门主要负责外交、通商、海防、军务、关税等一切洋务活动。总理衙门的成立,标志着清政府对外体制的变化,结束了督抚兼办外交的局面,标志着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勾结,西方列强通过这一机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1901年,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海关税务司中国海关丧失海关行政管理权后,外国人主持中国海关的行政首脑的称谓。1854年,英、法、美三国趁小刀会起义之机,由三国领事与上海道在上海成立了“上海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窃取了上海海关的行政管理权。1858年,外国根据《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要求将上海海关管理办法推行到全国。次年在上海成立了“总税务司署”,由英国人李泰国,担任第一任海关总税务司。1863年,改由英国人赫德担任。1865年,总税务司迁到北京,隶属总理衙门。英国人不仅通过总税务司控制中国的海关税收,还借此将其侵略活动伸到中国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1901年,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提出了著名的江楚三折。第一折,提出强调人才培养,建立新式学校,改革科举制;第二折,提出停止捐纳实官,取消书吏,改进刑狱,裁汰屯卫、绿营;第三折,主张派遣官员出洋考察,编练新军,提倡工艺制造,制定有关矿业、铁路、商业、交涉等法律和货币制度、多译外国书籍等。
同文馆全称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为了适应兴办夷务对外语人才的需要而设立的中国第一所外语学校。1862年,由奕䜣等奏请设立。京师同文馆初设立英文、德文、俄文等馆,后来增设天文算学馆。同文馆初招收14岁以下的八旗子弟入馆学习外语,增设天文算学馆后,开始兼招满汉举人和五品以下官员入馆学习,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外语课,除此之外还有数理化、天文、世界史地、万国公法等课程。培养出的人才主要从事外交事务和在总理衙门各部门任职。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北洋水师北洋水师是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兴建的一支水师,它是由李鸿章一手兴建和控制的。1875年,李鸿章奉命督建北洋水师。1880年在天津建立水师学堂,次年在旅顺和威海卫先后修筑军港。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成立,丁汝昌任提督,有大小船只20余艘,是清政府实力最强的一支海军。甲午中日战争中,与日本激战于黄海,后在威海卫军港,因战略失当,全军覆没。
巡警部清末新政期间所设的中央官署。1905年8月,为举办巡警而设。以署兵部左侍郎徐世昌为尚书,赵秉钧为侍郎,分警政、警法。警保、警学、警务五司,京城内外巡事务均归该部管理。清政府还谕令各省设立巡警,亦归该部督办。1906年,改民政部。
2、简述洋务运动的内容、失败原因和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答: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由清政府洋务派发起的一场旨在通过“自强”“求富”,学习西方科学、生产、管理技术,达到富国强兵,“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的自救运动。其代表人物,在中央有奕,地方上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内容:(1)洋务运动初期以“自强”为旗号,兴建了一大批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运动的重点开始转为民用工业,以官督商办为主要方式兴建起一批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军、开平矿务局等;(2)兴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式海军,至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先后建立起南洋、福建、北洋三支水师,并于1885年设立了海军衙门;(3)培养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建立外语、军事、技术等学校。
失败原因:洋务运动最终还是归于失败,究其原因,根本而言是洋务派只想通过学习西方技术,不改变国体、政体的方式,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是行不通的。客观来说,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打压,给洋务运动造成了障碍;其次,列强垄断技术,不想中国真正富强起来。另外,洋务派在实施洋务运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洋务派所办的企业,多为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式,不计投入产出比,必然难以维系。
对近代化的影响: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在客观上却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洋务运动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中国不存在市民阶级——资产阶级,洋务运动过程中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立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启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发生的先河。第二,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奠定了最初的物质基础,其创办的企业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资本主义企业,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进来技术、设备。第三,洋务运动同时也冲击了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夷夏之防,改变了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促使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
3、清末新政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答:《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采取了以华制华的侵略方式,因此要求清政府加强自身的统治;而《辛丑条约》签订后,统治危机的加深也迫使清政府需要通过改革,加强统治;《辛丑条约》的签订同时也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民众要求清政府改革图强;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说明传统的御侮方式已经无法改变中国现状。正是在这些原因之下,清政府推出了新政。
行政的主要内容如下:政治上,裁汰精简合并一些行政机构,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并且设立了商部、民部、学部等部门;经济上,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颁布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并且给兴办实业卓有成效者荣誉头衔;军事上,编练新军,废除武举,创立武备学堂;教育文化上,废除科举制,兴办新式学堂,鼓励出国留学。
清末新政,从形式上看,与百日维新的内容相似,从性质上看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大致是洋务运动的翻版。它并没有达到清政府的预期目的,反而加剧其与一些汉族地主的矛盾,一些措施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客观上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到来。不过,清政府的经济文化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西方民主思想的学习、传播。
第4章 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
1、简述清代晚期到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特点
答: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特点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其特点是:第一,中国的民资资本主义不是产生于于手工作坊,而是由商人、官僚、地主和买办直接投资兴办,其主要分布在通商口岸地区,工业布局极不合理;第二,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下产生的,资本少,技术差,且受打压,企业规模十分狭小,主要是轻工业。第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发展很缓慢。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甲午战争后一段时间。发展原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控制,一些有识之士希望以实业救国;外国资本主义扩大了对华的侵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资资本主义初步形成提供了条件。局限性在于:外国资本主义压榨和本国封建主义桎梏。
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促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新政鼓励工商业发展;爱国主义运动,抵制美货运动和收回权利运动。特点:与国内外政治形势和阶级斗争密切相关,重工业发展缓慢;生产规模狭小,受双重压迫;具有反帝反封建要求,同时具有妥协性。
2、简述晚清时期的教育改革
洋务运动时期:
一、兴办新式学堂。洋务派兴建的学堂主要有外语学堂、军事学堂和技术学堂。外语学堂主要有京师同文馆、上海同文馆等;军事学堂主要有天津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等;技术学堂主要是培养各种技术人才的学堂,包括机器、电讯、采矿、医务、电器等学堂,如上海机器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天津北洋西医学堂等。
二、派遣留学生,主要是派往欧美国家。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出30名幼童前往美国学习,学期十五年。1881年清政府听信留美学生监督陈兰彬、吴子登的建议,以为留美学生沾染洋人恶习,予以撤回。从1876年开始,清政府向欧洲派遣留学生,先后共有三批。洋务运动的教育改革奉行“变器不变道”,依旧强调“中学”的主导地位,但是毕竟将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引进了学堂。
戊戌变法时期:提出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兴办新式学校,建立京师大学堂,各地大小书院兼修中西学。但是由于变法的失败,这些举措并没有得到实施,仅留下一座京师大学堂。
清末新政时期:1901年,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建立文武学堂、停罢科举、奖励游学等。1905年,袁世凯等奏请废除科举制。1906年,科举制正式废除,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兴办新式学堂和出国留学的热潮。
3、钦定学堂章程、奏订学堂章程
钦定学堂章程即《任寅学制》,由京师大学堂管学张百熙拟定,于1902年8月15日,清政府正式颁布。学制规定初等教育10年,中等教育4年,高等教育6—7年,为期20到21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规定学制系统的学堂章程,由于不够完备没有实施。
奏订学堂章程即《重订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由张之洞、荣庆、张百熙在《钦定学堂章程》的基础上增删而成。于1904年1月13日颁布,并饬令全国通行、该学制分3段7级,总长达29到30年,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新式学制,一直到辛亥革命为止。这一章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与教育宗旨的确立。
第5章 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
1、公车上书、应诏统筹全局折、保国会、预备立宪公会、政闻社、宪政公会、钦定宪法大纲、咨议局、资政院、皇族内阁、兴中会、同盟会、南京临时政府、临时约法、二次革命
公车上书1895年春天,康有为、梁启超等各省举子在北京会试期间,传来签订《马关条约》的讯息、各省举子闻之皆惊,他们去都察院请愿,希望清政府不要在条约上签字。5月1日,康有为召集十八省举子会于松筠庵,宣读了他上皇帝的万言书,当时有1300多位举子在宣言书上签字,随后,将宣言书呈交给都察院,史称“公车上书”。康有为在宣言书中建议皇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共和国。公车上书的发生,意味着维新变法由一种思潮变成了政治运动,也是维新变法开始的标志。
应诏统筹全局折这是康有为在1898年1月29日的上皇帝第六书,在这次上书中,康有为提出效法日本明治维新,实行变法,他认为当务之急有三点:第一,大集群臣,以定国是,皇帝宣誓变法,任何人不得违抗;第二,设立对策局,以招贤才,在午门设上书所,允许官民上书,以发现人才;第三,设立制度局,以定宪法,由十数名有才干者主持,皇帝每日亲临议政,决定制度的增删改变,颁布施行。
保国会1898年4月,康有为利用举子参加会试的机会,与御史李胜铎共同倡议成立保国会,由康有为设立保国会章程。保国会成立的目的是“保国、保种、保教”。在北京、上海设立总会,在各省、府、州、县设立分会,并且规定了总会和分会之间的组织机构和权限,领导关系,会员的权利,入会手续等内容,说明保国会已经具备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强学会1895年在康有为、梁启超推动下,由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组织以挽救时局为宗旨的“强学会”,推举户部主事陈炽为会长,梁启超为书记员。强学会每十天集会一次,每次都有人发表演说。同年11月,在上海成立分会。1986年1月,出版《强学报》。
预备立宪公会1906年12月,江浙一带的立宪派郑孝胥、张謇、汤寿潜在上海成立了立宪公会,其人数最多时达到三百余人,以浙江、江苏、福建一带的实业、教育文化界的知名人士为核心。以筹备宪政、推动朝廷立宪,提高人民宪政知识为核心,还出版了大批以宣传宪政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刊物,开设法政讲习所,以推动地方自治。
政闻社1907年10月,由梁启超、徐弗苏、蒋智由在日本成立政闻社。梁启超在《政闻社宣言书》中提出了四大纲领:一、设立国会,确立责任政府;二、厘定法律,保证司法权之独立;三、确立地方自治,正中央地方之权力;四、慎重外交,保持对等权利。同时梁启超表示与清政府合作,推行立宪。
宪政公会1907年,杨度在日本成立宪政公会,后来在国内发展。1908年杨度在北京设立宪政公会总会,并发表宣言,阐述其宗旨,主要是促进设立国会,颁布宪法,建立责任政府,以达到消除暴乱之祸,建立君主立宪制的目的。宪政公会后来在北京、天津、上海、安徽、河南等地设立国会,在国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9月,清政府下令“预备立宪”,为期九年,并且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仍然享有行政、立法、司法、军事、外交等各项大权,但是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皇帝不能再以诏令变更法律,这就使君主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在大纲中规定,臣民享有言论、出版、著作、集会和结社等各项政治自由。人民的合法权利和政治地位第一次以宪法大纲的形式得到一定程度的确认。
咨议局1907年,清政府督令各巡抚设立咨议局,从咨议局章程来看,咨议局只是一个咨询机构,并不具备立法权,其议决的方案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不能强制地方执行。但是它有议决监督财政的权力,有议决地方兴革大政的权力,有监督行政的权力。其议长、议员由民选产生,但是对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严格限制。至1909年10月,除新疆缓办外,其余二十一个省,均设有咨议局。咨议局主要有资产阶级立宪派构成,也有革命党参与。它的设立为资产阶级立宪派提供了一个合法的发表政见的场所。
资政院1907年,清政府宣布筹备资政院,1910年,正式成立。资政院的设立主要是为建立国会作准备。其议员分钦选和民选,各一百人,另设钦选总裁两人。资政院的主要职责是:议决国家财政预、决算;议决税法及公债;新定及修改法典,但是无权修改宪法,其议决的法案,需要“请旨裁定”。可见资政院具有一定的立法权,但还不是完全的立法机构。
皇族内阁1911年5月8日,清政府发布内阁官制和任命内阁总理、协理以及各部大臣的上谕,裁撤军机处、旧内阁和会议政务处,由奕劻为内阁总理,那桐和徐世昌为内阁协理大臣,组成了第一任责任内阁。在第一任责任内阁中,满族九人,汉族四人,其中皇族又占了7人,是名副其实的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形成,标志着立宪运动的彻底失败。
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兴中会,提出兴中会的宗旨为“振兴中5华,维持国体”,并在会员入会誓词中明确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次年,孙中山在香港联合当地进步团体辅仁文社,建立兴中会总部,重订《兴中会章程》,将入会誓词中的“恢复中国”改为“恢复中华”,并且建立了各级组织。兴中会及其总部的建立,标志着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健全,从此走上了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道路。
同盟会1905年,孙中山联合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人,在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基础上于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其革命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总部设在东京,中国国内社东、南、西、北、中五个支部,支部下按各省设立分会;国外按南洋、欧洲、美洲、檀香山设立支部,以下按国别和地区设立分会。根据三权分立原则,同盟会设总理一人,总理下设执行、评议、司法三部。其中执行部可以代行总理职权。同盟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科总干事。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基本结束了各革命团体分散斗争的局面,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核心和明确的革命奋斗目标。
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政府成立后,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措施,并且颁布了《中国民国临时约法》。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领导的政权,它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是对资产阶级共和制的一次伟大尝试。
临时约法《临时约法》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具有宪法性质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典。分总则、人民、参议院、总统和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附则七章五十六条。其主要内容:第一,确立中国的国体,确认了以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和主权在民的原则,从根本上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第二,国家体制实施内阁制;第三,确认三权分立原则,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为行政机构;法院为司法机构,独立行使审判权;参议院为立法机构,制定法律,有权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第四,规定中华民国国民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言论、出版、著作、集社、居住、迁徙、信仰等自由,陈诉、考试、选举和被选举等民主权利。临时约法虽然着重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帝反封建不够坚决,没有明确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仍然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二次革命袁世凯窃权后,宋教仁改组同盟会,联合几个小党派,建立了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试图借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然而此举却遭到了袁世凯的忌恨。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遇刺,从而引发了二次革命。“宋案”后,袁世凯的独裁本质暴露无遗,孙中山主张兴师讨袁,然而革命党人对武力讨袁多信心不足,主张以国会的力量“法律讨袁”。袁世凯却以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总督胡汉民、安徽总督柏文蔚曾经通电反对善后大借款,是与中央对抗,派兵南下。革命党被迫反抗,李烈钧在江西湖口兴师讨袁,黄兴也迫使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讨袁。此后,湖南、四川、安徽、福建、上海、重庆等省市也相继讨袁。战争的结果是,革命党在南方的力量被消灭殆尽,北洋军阀的势力渗入南方,辛亥革命至此无可挽回的失败了。
2、简述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百日维新的内容、失败原因和意义
答:论战的焦点:要不要变革“祖宗之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员,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兴西学,改革教育制度。其中要不要兴民权,设议员,实行君主立宪是争论的核心问题。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下令变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变法宣告失败,因变法只持续了103天,故称百日维新。
变法的主要内容如下:
政治上,删定则例,改革旧制,裁汰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等衙门;取消湖北、广东、云南三地巡抚,澄清吏治;鼓励办报,提倡上书言事;取消旗人的特权,允许其自谋生路。
经济上:鼓励发展工商业,在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铁路矿务总局,在各省设立商务局,在上海、汉口等大城市,设立商会、商学、商报,改革财政,制定预决算;发展农业,效法西法垦殖,建立新式农场;兴办邮政,修筑铁路。
文化教育上:废除八股,改试策论,设经济特科;在京设立京师大学堂,改各省书院为高等学堂,在各地设中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设立译馆;奖励发明,允许自由设立学会。
军事上:设厂制造军火,运用西法操练海陆军,裁汰旧军。
失败原因:第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本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其对内只能依靠毫无实权的皇帝,与封建势力妥协合作;对外不敢提出反帝纲领,妄图西方列强支持中国的变法图强;第二,资产阶级维新派实力过于弱小,封建守旧势力极为强大。
变法的意义:第一,百日维新作为一个爱国图存的救亡运动,将永远彪炳史册;第二,百日维新种的某些措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第三,百日维新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3、简述三民主义
答:1905年,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刊,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也就是推翻以满清贵族为主的清政府统治,建立汉民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因为当时中国所面临的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之间两对矛盾,集中反映在人民大众与清政府腐败统治之间的矛盾,因此推翻清政府,本身就包含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倾向。
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也就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由于民族革命只是推翻清政府,而不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因此还必须实施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说的社会革命,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
三民主义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它明确提出了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设计了一个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的土地方案。本质上来说,它是积极的,革命的,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发展的,但是是一个不完整的革命纲领。它提出民族主义,却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国主义的方案,甚至还幻想帝国主义国家支持中国的革命;它提出民权主义,却不敢发动人民大众;它提出民生主义,却没有促使纲领实施的土地的内容,也没有号召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度。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4、简述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意义和局限性
答:论战的焦点: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要不要推翻封建土地制度。
意义:通过论战,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纲领深入人心,进一步划清了革命派和立宪派的界限,使得立宪派处于极端孤立的状态,而更多的知识分子冲破君主立宪的障碍,投入资产阶级革命的事业中,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高潮提供了思想上和人员上的准备。
局限性:在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的问题上,革命派不敢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甚至妄图西方列强可以理解、支持中国的革命;在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问题上,革命派不敢承认革命是被压迫阶级反对压迫阶级的斗争,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革命,因而也就不可能将革命进行到底;在要不要推翻封建土地制度上,革命派面对改良派指责“平均地权”就是“夺富予贫”,不敢进行有力回击,甚至竭力否认土地国有是“夺富人之有”,不敢断然宣布夺取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归资产阶级共和国所有,反映了革命派对地主阶级的妥协态度。
5、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推行的一系列的促进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政策。
答;政治方面:根据资产阶级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宣布人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公权和居住、言论、出版、集社等私权;通令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禁止买卖人口;禁止蓄奴,解放“昼户”和“惰民”;焚毁刑具,禁止刑讯;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的称呼;禁止缠足、蓄辫、赌博等恶习;禁止种植和吸食鸦片等。
经济方面:颁布鼓励和保障工商业发展的章程;鼓励民间兴办实业,华侨在华投资;设立实业部,在各省设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一些苛捐杂税。
教育文化方面:规定学堂改称学校,监督和堂长一律改称校长;各种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的宗旨,禁止使用清政府学部颁布的教科书;一律废除中小学经科,初等小学男女分校。
6、简述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答:原因: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方案,对外,幻想帝国主义的同情和支持革命;对内,没有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反而被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第二,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而在革命过程中不能够发动群众,得到人民的支持,尤其是失去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阶级的支持;第三,革命党内部组织涣散,内部派系纷杂;第四,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真正建立和掌握自己的武装力量,面对掌握反动武装的袁世凯,革命派不得不选择妥协,退让。
意义:第一,推翻了统治中国两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和在中国实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第二,沉重的打击了封建主义,使得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第三,辛亥革命给了西方帝国主义沉重的一击,使其再也无法在中国找到一个可以控制全局的代理人;第四,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些便利条件,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第五,辛亥革命对亚洲各国的反帝反殖民主义斗争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对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反帝反殖民主义斗争,有着明显的影响。
第6章 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1、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好人政府主义、省自治、联省自治、新青年、新三民主义、中华革命党
护国运动1915年,袁世凯伪造民意,重建帝制,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蔡锷、李烈钧、唐继尧通电反袁,宣布云南独立,成立了护国军;贵州、广西、广东等省也通电反袁。袁世凯派军入川,镇压护国运动,遭到失败;北洋军阀冯国璋拥兵观望,不愿出兵助袁。帝国主义列强也警告袁世凯暂缓称帝。袁世凯不得不于1916年3月被迫宣布放弃帝制,仍居大总统之职,号召各方停战,但遭到拒绝。6月份,袁世凯忧郁而死。进步党乘机勾结西南各省实力派,与北洋军阀段祺瑞合作,以拥立黎元洪为总统,恢复国会为条件,结束护国战争。
护法运动孙中山领导的以拥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为标志的革命运动。1917年5月,张勋复辟,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号召护法。段祺瑞重任北京政府国务院总理后,拒绝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孙中山发出拥护国会,恢复约法的号召,在广州成立了护法军政府。孙中山被推举为大元帅,领导滇军、粤军以及少量的黔军、桂军,抗击北洋军阀的军事行动,曾经打败入湘、川的北洋军。后来孙中山被桂系军阀陆荣廷排挤,辞职离开,奔赴上海。护法军政府成为南方军阀的政权,并向北洋军阀靠拢,酝酿南北议和,护法运动宣告失败。
“好人政府主义”1922年5月,蔡元培、胡适、梁漱溟等人发表了《我们的政治主张》一文,认为中国之所以军阀混战,国无宁日,是因为知识分子中的好人不愿意出来参与政治,导致坏人当道,政治腐败,应该由好人组成政府,努力使政治清明。好人政府主义中体现出的独立精神,体现了中国独立知识分子干涉政治的理想。1922年9月,在吴佩孚的支持下,王宠惠等人入阁,王宠惠担任内阁总理,他们都属于英美派,被认为无党无派的好人。然而,所谓的好人政府只不过是听命于吴佩孚的傀儡,遭到军阀曹锟的反对,仅三个多月,即宣告失败。
省自治和联省自治民国初年的一种政治思潮。早在清朝晚期就有人提出在中国建立联邦制国家。1920年至1923年,在中国涌起了一股省自治和联省自治的浪潮,其代表人物是章太炎和胡适。他们认为中国的乱源是中央政府权力太大,导致地方争夺,军阀混战,因而主张扩大地方和民众权力,实行“省民自决主义”,建立“联省自治共和国”,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民主气息和进步性,但是他们没有看到中国时局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这种思潮被一些地方军阀用来作为巩固地盘,对抗中央政权的理论基础,在大部分省份根本未得到实施。
《新青年》《新青年》于1919年创刊于上海,陈独秀任主编。《新青年》第一期名为《青年杂志》,从第二期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一开始,即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提倡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十月革命后,《新青年》开始宣传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青年》的宣传,在中国近代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五四运动的到来,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新青年》一度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到1926年停刊,前后十余年,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向。
新三民主义孙中山在1924年的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发展了三民主义思想,称为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上,对外“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对内主张“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上,主张直接的、普遍的、革命的民权;在民生主义上,规定了平均土地和节制资本的原则。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民主义,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尤其是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它与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中华革命党“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日本,于1914年成立中华革命党,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力图第三次革命。然而由于无明确提出民主革命纲领,加之入会困难,脱离了群众,没有产生大的影响。1919年10月,改为中国国民党。
2、简述五四运动的爆发和意义
答:五四运动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主要参战国在巴黎召开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也参加了巴黎和会,并且提出取消德国在山东的权利,收回胶济铁路,废除势力范围、领事裁判权等内容。然而非但中国的合理要求被拒绝,和会还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了日本、消息传回中国,国人愤慨,北京三千多名大学生展开了游行示威,痛打卖国贼章宗祥,烧毁了曹汝霖的住宅。军警逮捕了三十余名学生,引发北京学生罢课。随着运动的发展,于6月3、4日,军阀政府逮捕了1000余名大学生,引起了全国人民更大的愤慨,运动扩展的到全国。运动的中心开始转移到了上海,上海、南京等地的工人阶级举行政治罢工,商人也先后罢市。运动由学生扩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全民爱国运动。6月6日到10日,军阀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撤消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五四运动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第一,它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第二,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具体原因在于:一、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二、中国的工人阶级正式独立的登上了政治舞台;三、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成为运动的领导力量;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组织上和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准备。
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答:原因:政治原因:辛亥革命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起中华民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提供了一些发展的有利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西方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给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空间。思想原因: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思想是这一时期并存的两大社会思潮,有利于促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原因:辛亥革命后,反帝爱国主义运动此起彼伏,特别是二十一条签订后,在中国掀起了抵制日货,抵制外货,实业救国等运动,有力的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特点:时间短,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工业布局不合理,多为沿海地区,广大内地分布很少;工业结构不合理,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发展严重滞后。
影响:第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扩大了中国民族财产阶级的队伍,促进了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思潮的发展,并在思想意识方面要求打破封建束缚,掀起了新文化主义运动;第二,促进了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条件。
4、简述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答: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政治上,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混战,政治腐败,帝国主义列强趁中国政局动荡,加紧侵略中国。经济上,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从而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新文化运动的到来奠定了经济基础;思想文化上,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潮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是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可容忍的,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内容:初期:提倡科学民主,反对专制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即提倡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思想,反对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观;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大力提倡使用白话文。新文化运动后期,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始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了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新文化运动后期,社会主义得到了传播,为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使他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是新文化运动中一个最重要的成果;提倡了新文化,由于大力提倡白话文,使得语言和文字之间联系更为紧密,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5、简述中国近代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19世纪末,中国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就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现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展开了一次激烈的交锋,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1905年到1907年,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就要不要以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进行了辩论,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1915年新文化运动,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以民主共和为主要内容,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中国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6、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引起的三次思想争论
问题和主义之争:从1919年到1921年,实验主义在中国风行一时,这种思想反对社会主义革命,主张以点滴和改良的方式改造中国。其代表人物是胡适,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文章《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提出“多提些实际的问题,少谈一些纸上的主义”,主张应研究中国具体的社会问题,而不要空谈主义。李大钊发表了《再谈问题与主义》予以反驳,认为问题与主义不能分离,研究实际问题和宣传主义必须相结合,改造社会必须“根本解决”,才能解决具体问题。问题和主义之争实质上是社会改良思想和社会改造思想的争论,其意义在于说明要改造中国的问题,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彻底解决。
关于社会主义的辩论:1919年9月,张东荪等创办了《解放与改造》杂志,宣扬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1920年3月,梁启超创办讲学社,聘请英国学者来华讲学,批评十月革命,反对阶级革命,主张只有兴办实业才能救中国。共产主义者批判了这种言论,认为社会主义并不反对实业,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并不适合中国,在中国应该以社会主义发展实业。其争论的实质是以社会改良道路,还是以社会革命道路改造中国。
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辩论:20世纪初,无政府主义进入中国,无政府主义者宣扬绝对的个人自由,反对一切强权,希望无政府的共产主义。然而马克思主义者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批判了无政府主义。通过这次辩论,反驳了无政府主义的谬论,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以后确立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纲领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五四后的三次争论,核心是如何改造中国社会的问题,通过争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认识不断深化,找到了救国的真理,摸索到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正确道路。





沙发
 楼主| sjj石俊杰 发表于 10-1-22 20:22: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资源共享
板凳
minist 发表于 10-1-22 21:39:1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的支持
要是能够多写一点那就更加理想了
地板
 楼主| sjj石俊杰 发表于 10-1-23 09:3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minist 的帖子

可是有字数的限制啊。。。。
5#
司马易天 发表于 10-1-27 18:05: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了,支持楼主
6#
1980s 发表于 10-1-27 19:35:4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想的太周到了,非常感谢
7#
冷月风华 发表于 10-1-28 00:44:01 | 只看该作者
善解人意的楼主
8#
王芳 发表于 10-6-27 15:09:1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s:2]
9#
addidas123 发表于 10-8-18 09:22:1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正的很善解人意啊 这个总结的很好 名解写的很不错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8 09:06 , Processed in 0.13162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