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笔记] 普通心理学笔记(彭聃龄版-new)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zhangwangxin 发表于 11-4-3 22:5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普通心理学笔记: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
基本的心理现象及其相互关系:

心理过程就是说,这样一些心理现象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结束的阶段性,以过程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心理现象是人人都有的,遵循共同的规律,但在每人表现有各自的特点。心理学要把各个人表现的心理活动特点加以概括、总结,对一个人的心理面貌加以描述,这个领域的研究叫做人格心理学。
人格倾向性研究的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这些都是主导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对人的心理活动起了非常重要的制约作用
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的关系:人格不是独立于心理过程之外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离开了心理过程,人格就无从考察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心理现象是复杂的、主观的
从种族的发展来讲,心理现象从出现到发展,由初级到高级逐渐完善的过程,是发展的;从个体来看,从小到大,也是发展的
人的心理现象又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世界在发展变化,作为客观世界反映的心理现象也在发展变化,应该把人的心理发展联系到客观世界的变化上来考察
心理学的研究要服务于人类的社会实践
2.具体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观察法:自然的观察、现场的观察、准实验的观察、实验
调查法:访谈、问卷、心理量表

(三)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1.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两个方面:思想发展的基础、科学发展的基础
近代哲学的思想发展给心理学的产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7世纪以法国哲学家笛卡儿为代表的唯理论,以英国哲学家洛克为代表的经验论,以及在经验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联想主义,为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19世纪中叶生理学的发展,包括神经生理学(脊髓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发现,神经冲动的电现象的发现,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以及大脑言语运动区、感觉和运动区的发现所产生的大脑功能分区的观点)、感官生理学的发展,又为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奠定了基础。
19世纪中叶,在上述历史背景下,心理学开始运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使心理学的研究有了实证的基础,所发现的规律不仅有严格的因果联系的考察,而且可以加以重复、演示,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德国莱比锡大学的校长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心理现象的实验室,出版了发表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杂志,收罗了大批弟子(这些弟子收到训练后,到了世界各国,对各国心理学发展都起了非常重大的推动作用),为了纪念冯特,心理学家们把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初叶,心理学处在一个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对心理学发展初期,是必不可免的,而且对心理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近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1)构造主义学派
构造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他们的观点认为心理学要研究的是人的意识,用实验内省的方法,目的是分析出来人的意识经验是由什么元素构成的,找到组成人的心理现象的基本元素,心理现象就可以得到解释
有人说,构造主义的观点可以说是一种化学心理学的观点,因为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化合和分解
(2)机能主义学派
机能主义始创于美国(因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注重心理学的运用),创始人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杜威,这一学派的观点是在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思想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这个学派因为注重心理现象的运用,所以对推动运用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缺乏对心理现象基本理论的探讨)
(3)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是直接从反对冯特的观点出发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应该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S—R)之间规律性的关系,了解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就可以预测行为或者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华生夸口说,给他一打健康婴儿,让他在可以完全控制的环境里去培育,他能使任何一个婴儿变成任何一种人物。
否认了心理的内部原因,认为只有环境塑造人的心理
(4)格式塔学派
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克勒和科夫卡是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他们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相加(一般来说,总体总要大于部分的综合),因而反对冯特构造心理学的观点,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格式塔是德文整体一词的音译,所以这一学派又叫完形心理学派。
(5)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他在治疗精神病的过程中,开始运用催眠的方法,后来发现精神病的原因是人的内心失去了平衡。他认为人的心理包含着两个组成部分,即意识和无意识。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就是本能,认为本我是人的心理活动最终的推动力量,本我希望得到充分的满足,而社会道德标准限制其发挥,造成超我和本我的矛盾对立,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调节作用。自我根据社会的行为道德标准,使本我得到适当发挥,而不能得到满足的本我被压制到无意识中,无意识的本能可用通过其他方式发泄。三者发展平衡就是一种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提出了无意识的概念
提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原始动力是本能

以上几个学派在19世纪末叶20世纪初叶是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学家发现,各个派别的争论对心理学的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
学派之争的局面到了20世纪30年代就基本上结束了,继之而来的是心理学各学派之间互相吸收和互相融合的新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潮,也出现了研究心理学的新的方向,它们为心理学的发展又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潮,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他们反对把人的行为归结为本能和原始冲动的弗洛伊德主义,也反对不管意识,只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系的行为主义。因为这两派是近代心理学中影响很大的传统流派,所以人本主义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因而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2)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发展起来的心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是信息加工系统,心理学家把人看作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而且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即从信息的编码、输入、转换、储存和提取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丰富了心理学、为计算机发展人工智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构成
1.神经元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和营养单位。
神经元由细胞体(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树突是从细胞体周围发出的分支,短而密,呈树枝状,其功能为接受神经冲动(由刺激引起而沿神经纤维传导的电位活动),再将冲动传至细胞体
轴突是从细胞体发出的一根较长的分支,它是圆柱形的细长突起,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
轴突的周围包以髓鞘,具有绝缘作用,可防止神经冲动向周围扩散,以保证传导的准确性,是个体行为分化的重要物质条件
细胞体、树突为灰色;髓鞘、轴突为白色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神经元分为感觉(传入)、运动(传出)和联络(中间)神经元三种。

2.突触
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
突触包含三个部分:突触前成分(即轴突末梢的球形小体)、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即相邻神经元的树突末梢或胞体内一定部位)。
神经冲动是以化学物质(叫神经递质)为媒介,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与它临近的神经元的,突触的结构保证了神经冲动传递的实现(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
单向:从上一个神经元把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3.神经系统
神经元: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1)感觉神经元,也叫传入神经元,它们接受刺激并将之转变为神经冲动,再将冲动传至中枢神经(脊髓和脑)
(2)运动神经元,也叫传出神经元,它们将中枢发出的冲动传导到效应器(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
(3)联络神经元,也叫中间神经元,是介于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就是大量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周围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它将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联系了起来
从解剖上分,周围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从机能上分,它包括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又叫植物性神经系统,它又可分为机能上相互拮抗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脊神经 共31 对,是由与脊髓相连的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并而成。每对脊神经连于一个脊髓节段。前、后根都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根丝所构成。前根为运动性,后根为感觉 性。根据脊神经穿出椎间孔的情况,将31对脊神经分为5部分,计有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及尾神经1对
躯体神经是到达各个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神经,通过这些神经支配感觉和运动器官
自主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是到达内脏系统的神经
包含功能上互相对抗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构成
灰质在中间,白质在外部
白质:轴突;灰质:细胞体
通道、简单的分析

(二)脑的结构与功能
1.脑的结构
脊髓进入颅腔之后就成为脑
脑由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间脑(包括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小脑和大脑组成。
延脑——和脊髓相连的部分,又叫延髓。作用:是神经的通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神经纤维在经过这里时形成交叉,左半球来的神经到了身体的右半部分,右半球来的神经到了身体的左半部分。——大脑左右半球和身体左右部分是对侧传导的。
延脑——包括呼吸中枢和心跳中枢,所以又叫生命中枢。
桥脑——位于延脑的上侧,起到桥梁的作用,不仅是上下行的神经的通路,还连接着位于其后部的小脑和大脑。
中脑——位于桥脑的上侧。是神经的通路,还包含两个重要中枢:瞳孔反射中枢和眼动中枢。
丘脑——是大脑皮层底下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下丘脑——植物性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下重要的神经中枢所在处。主管内脏器官活动的重要中枢。
小脑——保持身体平衡,调解肌肉紧张的作用。
分布于脑干上的网状结构是控制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大脑——覆盖在以上所讲部分之上,也叫端脑。由大脑白质和灰质组成。大脑白质在大脑的里边,其外边是大脑的灰质(与脊髓相反),大脑灰质又叫大脑皮质或大脑皮层,它是神经细胞体集中的地方,因而是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

2.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中央裂将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小脑和大脑之间的裂缝叫横裂。左半球和右半球外侧的裂缝叫外侧裂。)它们的外面有很多沟,两条沟之间的部分叫回。每个半球的外测面以外侧裂和沟等为界线,把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四个叶。大脑的底面与大脑半球内侧缘的皮层叫边缘叶。
额叶——中央沟之前,外侧裂之上。
顶叶——中央沟之后,顶整沟之上。
枕叶——枕顶沟之后
颞叶——外侧裂之下
大脑皮层的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是倒置的,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也是倒置的,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听觉中枢位于颞叶的颞上回和颞中回。
大脑的最后端叫枕极,最前端叫颞极

3.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优势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分工与生活中用手的习惯有关。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言语功能,以及与言语有关的,像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功能。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不需要语言参与的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
1860年法国外科医生布洛卡发现两个右手占优的病人说话十分困难,逐渐不能话,但可以听懂别人说话,声带没有任何毛病。他们死后布洛卡对他们进行解剖发现他们左半球外侧的上面,中央前回的下面,额叶部分损伤了。布洛卡认为这里是管人说话的言语的运动中枢或表达中枢,以后临床证明有些人的语言运动中枢在左半球,有些人在右半球。
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通过割裂脑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他们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
割裂脑手术——大脑两个半球通过胼胝体连接在一起,为了控制癫痫的一个办法就是切断胼胝体
割裂脑实验——斯佩里在割裂脑手术的病人身上做的实验:让两个右手占优的人用各只手都可以画画、写字,但在做割裂脑手术之后右手只能写字,左手只能画画。

(三)脑功能学说
定位说、整体说、机能系统说
1.定位说
定位说认为,人的心理功能是和脑的某一特定部位有关的。定位学说18世纪开始于德国加尔的颅相学——把人的各种特点加以观察,看看某人有某种特点他的大脑结构有相应的什么特点。他将人的大脑分成很多部位,这些部位可以反映到颅骨上,颅骨哪个地方突出相应的大脑的那个部位就发达,而人的对应的机能或特点就突出。
颅相学缺乏科学根据,但却给我们启发:人的大脑是分区的。
后来波伊劳德、布洛卡、威尔尼克发现的失语症是大脑某一部位损伤造成的。加拿大医生潘非尔德用电刺激大脑颞叶发现,能激发人对童年经历的回忆。这些都支持了定位学说。

2.整体说——弗洛伦斯,拉什利提出
在动物身上实验,看看切除大脑皮层的某些部分会对动物的行为产生什么影响。实验证明了功能丧失与切除皮层的部位无关,而与切除皮层的大小有关。
整体说认为人的大脑是一个整体,要通过整体来发挥作用。认为定位说是不科学的。

3.机能系统说——前苏联神经心理学家鲁利亚提出
在治疗二次世界大战脑受伤的伤员,以及对他们进行恢复训练的时候,鲁利亚提出大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主要有三个机能系统即动力系统(起激活的作用),信息的接受、加工和储存系统,以及行为调节系统。
这些学说都有一定的事实根据,都有一定的价值,不能用某一学说否定其他学说
三、感觉

(一)感觉概述


1.感觉的含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一般按照引起感觉的刺激来源于身体的外部还是内部来分类
外部: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
内部: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

2.感觉的编码
编码就是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的过程
缪勒的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缪勒(根据:光线作用于眼睛,产生视觉;声音作用于耳朵,产生听觉。而声音作用于眼睛,却不能产生视觉——每一种感觉器官只能引起某一种感觉)认为感觉器官本身包含某种能量,外界刺激让这种能量释放出来。感觉的性质不取决于外界刺激的性质,而取决于感觉神经的性质,也就是说,人们直接感觉的东西并不是外界的事物,而是人们自己神经的特殊状态,即每种感觉神经所包含的特殊能量
其实,缪勒所说的现象是由于神经系统进化的结果造成的,低等动物身上的神经细胞没有分化的时候,它什么刺激都能接受;后来神经细胞分化了,每种神经细胞就只对一种刺激敏感了,但它仍然保留着对非适宜刺激做出反应的能力。所以,由此得出感觉就是外界刺激激发神经的特殊能量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
对感觉器官最敏感的刺激:适宜刺激
眼睛:适宜刺激:光
不适宜刺激:金星

3.感觉的测量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是用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强度,即感觉阈限来表示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成反比的关系
绝对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感觉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又叫差别阈限,或叫最小可觉差,其英文缩写为j.n.d。差别阈限表示的是差别感受性
都是度量感觉能力的指标
1840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测量了人的重量的差别阈限
发现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差别阈限与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却是一个常数,这就是韦伯定律。韦伯定律用公式表示就是:ΔI/I = K,(ΔI是差别阈限,I是刺激强度,K是一个常数)
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1860年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受韦伯定律的启发,用实验测量了刺激强度和它所引起来的感觉大小之间的关系。结果得到了一个经验公式(费希纳定律),即S=K㏒R(R是物理量——刺激的强度;S为心理量——感觉的大小;K是修正值——常数),也就是,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费希纳定律开创了心理物理学的领域
美国心理学家斯蒂文斯发现,心理量与刺激的物理量的乘方成正比,这就是斯蒂文斯定律。用公式表示就是:S=bI  (I为刺激的物理量,S为心理量,a和b都是常数)
斯蒂文斯定律又叫做幂定律
(二)视觉
1.视觉刺激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nm(纳米)~780nm的电磁波,这一段的电磁波又叫光波

2.视觉的生理机制
眼睛的构造。
眼球后面的视网膜是由视觉神经细胞组成的。视网膜的最外层叫视细胞层(直接接受光刺激,把光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它由两种视觉细胞,即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组成。
中央:主要是锥体细胞
边缘:主要是杆体细胞
锥体细胞呈锥状,主要集中在视网膜的中央窝,它在强光下起作用,是明视觉器官,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杆体细胞呈杆状,在弱光下起作用,是暗视觉器官,它只能分辨物体的轮廓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只能分辨明暗不能分辨颜色

3.视觉的基本现象
(1)色觉
颜色包括彩色和非彩色。彩色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或叫浓度)三种特性。色调取决于光波的波长;明度取决于光波的物理强度;饱和度是颜色的纯净程度,它取决于彩色中灰色所占的比例(灰的比例越大,饱和度越低)。非彩色只有明度一种特性
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而产生一种新的颜色的现象叫颜色混合。颜色混合分为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两种,前者是相加的混合;后者是相减的混合。色光混合和颜料的混合所得的结果是不同的
光线的混合:色光混合
颜料的混合:颜料混合
颜色混合遵循补色率、中间色律和代替律三个定律。
补色率:对任意颜色A都有颜色B,使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变为灰色(互补色)
中间色律:非互补的两个颜色混合得到的是在光谱上处于两者之间的颜色
代替律:A、B得到C,X、Y得到A’ (A'和A看起来效果一样),A和A’可互相代替。X、Y、B混合得到的C’,和C是一样的
色觉异常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包括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全色盲三种。色觉异常主要是通过遗传获得的(男多女少,一般为10:1)
1.色弱:可见所有的颜色,但感受性低
2.部分色盲:某些颜色不可见(包括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
3.全色盲:不可见所有颜色
(2)视觉对比
不同刺激同时作用于视觉器官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视觉对比。包括明度对比和颜色对比两种。同样明度的灰纸,分别放在白背景和黑背景上,白背景上的灰看起来暗了;黑背景上的灰看起来亮了,这就是明度对比。红背景上的灰看起来绿了;绿背景上的灰看起来红了,这就是颜色对比
(3)马赫带
马赫带是一种明度对比的现象。
白纸、黑纸邻近的地方
相邻的两个明度不同的光带,虽然每个光带上的光的强度是一样的,但是看起来亮区里临近暗区的地方更亮;暗区里临近亮区的地方更暗。这个更亮和更暗的区域叫马赫带。马赫带是由于相邻的细胞之间发生侧抑制的作用形成的
(4)视觉适应
在视觉刺激的持续作用下,视觉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视觉适应。它包括对光适应和暗适应。
从暗处到亮处,开始有炫目的感觉,睁不开眼,但这种炫目的感觉很快就能消失,这叫对光适应。对光适应是感受性降低的过程,只要一两分钟就能完成
从亮处到暗处,开始什么也看不到,渐渐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这个过程叫对暗适应。对暗适应是感受性提高的过程。完成对暗适应一般需要半个小时以上
对光适应是视网膜上视紫红质分解的过程;对暗适应是视网膜上视紫红质合成的过程。由于视紫红质分解的速度快,合成的速度慢,所以对光适应的时间短而对暗适应的时间长。在620nm以上的红光作用下视紫红质不分解,所以戴上红色的眼镜可以保护对暗适应
620nm以上的红光作用于眼睛,相当于处于黑暗环境中——红光能保护对暗适应
(5)后象
光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很短一段时间的视觉形象叫视觉后象。和刺激物性质相同的后象叫正后象;和刺激物性质相反的后象叫负后象。彩色的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
(6)闪光融合
明暗交替的光刺激,当明暗交替的速度比较慢的时候看到的是闪烁的光,当明暗交替的速度加快的时候,闪烁的光就变成了连续的光,这就是闪光融合了。刚看到连续的光的时候明暗交替的频率叫闪光融合频率,也叫闪光临界频率
(三)听觉
1.听觉刺激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这一频率范围的空气振动又叫声波。
16Hz以下的叫做次声;;20000Hz以上的叫做超声
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特性。音调取决于声波振动的频率;响度取决于声波的振幅;音色取决于声波的波形。
声音是混合波(倍音)
音色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取决于振动形式的不同,或者说主要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声音按其振动是否具有周期性而分为乐音和噪音
在听觉阈限范围内,人们对1000Hz-4000Hz声音的感受性和耐受性都比较高
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叫声音的掩蔽
2.听觉的生理基础
听觉器官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内耳又由前庭器官和耳蜗组成。耳蜗中的科蒂氏器官是听觉的感受器
3.听觉理论
(1)频率理论
频率理论1886年由罗•费尔德提出,又叫电话说,即外界声音的振动会引起耳蜗基底膜相同频率的振动,听神经所发放的神经脉冲可以复制外界声音的频率,就像电话的收话机与接话机的关系
(2)共鸣说
黑姆霍兹提出,基底膜上有长短不同的横纤维,它们分别与外界不同频率的振动发生共鸣,并引起不同神经细胞的兴奋,使人产生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
(3)行波说
冯•贝克西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行波说认为,不同频率的振动达到基底膜的不同部位后便停止下来。低频可达耳蜗顶部,高频只能达到耳蜗的底部,从而实现基底膜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分辨
(四)其他感觉
1.皮肤感觉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压觉、冷觉、温觉和痛觉。皮下有各种神经末梢,分别接受不同的刺激。皮肤下有四种不同的感受器(收纳器)——触点、冷点、温点、痛点。在身体不同部位,皮肤上这四种感觉的收纳器的密度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身体不同部位皮肤感觉的感受性有很大的区别。
触觉是外界物体接触皮肤使皮肤略有变形时的感觉;如果有明显的变形就成了压觉。
皮肤触觉感受性的大小可以用两点阈的大小来表示
2.嗅觉和味觉
嗅觉的适宜刺激是有挥发性,有气味的物质。嗅觉的感受器是鼻腔上部粘膜中的嗅细胞。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液体的有味道的物质。分布在舌面各种乳突内的味蕾是味觉的感受器。基本的味觉有四种:甜酸苦咸。舌头的不同部位对这四种味觉的感受性是不同的,饿的时候对甜和咸的感受性高,对酸和苦的感受性低;饱胀的时候则相反
3.动觉
动觉又叫运动感觉,它反映的是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它的感受器是分布于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中的肌梭、腱梭和关节小体
4.平衡觉
平衡觉又叫静觉,是对人体做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的反映。其感受器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包括前庭和半规管)
5.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又叫机体觉,它能分辨的有饥饿、饱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痛等几种感觉。内脏感觉的感受器分布于内脏器官的壁上。
内脏感觉常常性质不太清楚,又没有明确的定位,所以叫“黑暗”感觉。内脏器官在正常工作的条件下往往引不起内脏的感觉,只有在内脏感觉非常强烈时,它才能成为鲜明的、占优势的感觉
痛觉的产生说明机体的部位受到伤害,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痛觉遍布所有组织
现在的研究结果,痛觉的感受性找不到组织学上的依据(和性格、对痛的认识和态度有关系)
四、知觉
(一)知觉概述
1.知觉的含义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知觉和感觉都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感觉只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加以认识的
知觉把事物的各种属性集合在一起
知觉和感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都是由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则是事物的整体。但知觉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它已经将把各种感觉信息整合成一种结构,并融合了人们的经验。
同样一个事物对不同人来讲,感觉是一样的,知觉是不同的(参杂了知识和经验)同样一个事物对不同人来讲,感觉是一样的。

2.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知觉的产生依赖于感觉器官提供的信息,即客观事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
叫自下而上的加工,或叫数据驱动加工。
知觉的产生还依赖于主体的知识经验和他的兴趣、爱好、心理准备状态,即还需
要加工自己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这种加工叫自上而下的加工,或叫概念驱动
加工。
(二)知觉的特征
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1.知觉的选择性
由于感觉通道的限制,我们只能感觉到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事物的一部分。
任何知觉产生都有知觉对象,其背后就是知觉的背景。——知觉产生的必要条件。
我们可以清晰的知觉到知觉选择对象的事物,对于背景却只有模模糊糊的知觉。
这种有选择的知觉外界事物的知觉的这种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外界物体时总要把一些物体当作知觉的对象,对它们知觉的非常清晰,
而把其他一些物体当作知觉的背景,对它们只有模模糊糊的知觉,知觉的这种特
性叫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对象和背景的结构是一切知觉都具有的特性,但知觉
的对象和背景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2.知觉的整体性
我们可以通过知觉把感觉到的事物的个个属性结合起来,当作一个整体加以认识。
这种能够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一个整体的这种特性叫知觉
的整体性——知觉就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具有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和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
为一个整体的特性,这种特性便是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外界事物过程中,利用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对其加以理解(能用过去的知识
和经验把事物辨别出来)。——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的过程中,人们总要根据知觉提供的线索,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最后做
出合理的解释,从而使知觉的对象具有一定的意义,知觉的这种特性叫知觉的理
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在知觉外界事物时条件是变化的。尽管知觉条件发生变化,知觉的映像可以不变——知觉的恒常性,简称知觉的常性。
知觉的常性可以有多种。比如形状、大小、明度和颜色等
恒常性有限定范围——超出范围恒常性可能就不存在了。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们对它的知觉映像却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不
变,知觉的这种特性叫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形状恒常性、大小
恒常性、明度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等多种。
知觉的种类:四大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空间知觉——对客观事物空间特性的认识。
空间知觉包括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和距离知觉、方位知觉等几种。
1.形状知觉——对物体形状的认识。
格式塔心理学派——在知觉的研究中强调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提出图形组织原则:临近性原则——比较接近的事物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相似性原则——相似的事物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连续性原则——连续的事物容易知
觉成为整体、封闭性原则——可以把事物知觉成一个整体,把缺少的部分补充上来。
2.大小知觉
取决于物体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像的大小,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以及物体周围的参
照物等等
3.深度的知觉——物体不是平面的,是立体的,有三维的空间——又叫物体远近的知觉,距离的知觉。
深度和距离知觉产生的线索
肌肉线索:眼睛的调节(水晶体曲度的变化,保证物体通过水晶体投射的视象正
好聚焦到视网膜上)和双眼视轴的辐合(越看的近两眼负荷的角度就越大越费力,
越看远则相反)。
单眼线索:对象的重叠、明暗与阴影、线条透视、空气透视、运动视差。
对象的重叠——被挡的东西离你远
明暗与阴影——通过明暗与阴影分辨出远近
线条透视——离的宽的离我们就近,靠的近的离我们就远,稀的宽的离我们就近,密的集中的离我们就远,空气中既有灰尘也有蒸汽,因此近的东西就清晰,远的就模糊。
运动视差——当我们和外界物体发生相对位移时,远近的物体是不同的,远和近的物体在我们视觉上造成的视像是有差别的
双眼线索:双眼视差。两眼相距大约65毫米,因此,同一物体落在两眼视网膜上
视像就有了差异,两眼上略有差异的视像叫双眼视差,它是产生深度知觉的最主
要的线索。
比较起来看
肌肉线索和单眼线索都是需要条件的,在某些情况下并不存在。
双眼视差是产生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的线索。
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1.时间知觉——对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时间知觉。
物质是以时间、空间为特性存在的。
时间知觉产生的依据:自然界周期性的变化、计时器提供的信息、人体生理和心
理周期性的变化(例如早晨精力旺盛,晚上就疲倦了;中午吃晚饭不饿,五六小
时后就饿了)。
2.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所产生的知觉叫运动知觉。又叫真动。
产生物体运动的知觉所要的条件:速度要有一定范围
似动: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叫似动,又叫动景现
象,或叫ф现象(例如建筑的装饰灯光,电影,瀑布错觉)。
似动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
沙发
cxds5201314 发表于 11-5-12 10:28:4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相当巴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1 05:53 , Processed in 0.10570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