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中 国 古 代 史名词解释
[打印本页]
作者:
heidi87
时间:
08-9-25 10:46
标题:
中 国 古 代 史名词解释
中 国 古 代 史
政 治 史
1、 三皇五帝:三皇,传说中的远古帝王,指天皇、地皇、人皇;还有一说是天皇、地皇、泰皇;五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指黄帝、颛顼、帝 、唐尧、虞舜。
2、 古代 :夏、商、周三个朝代。
3、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还有一说是齐桓公、宋襄公、楚庄王、晋文公和秦穆公。
4、 战国七雄:战国指前475—前221年。七国为:秦、齐、楚、赵、魏、韩、燕。
5、 古代史上的分裂时期为:三国、南北朝、五代、宋—辽—西夏—金。
三国:继东汉后出现的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历史时期。自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始,到280年晋灭吴止。
南北朝:从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到589年隋统一的一百七十年间,我国历史上形成的南北对峙的局面,称为南北朝。南朝从420年刘裕代晋到589年陈亡,经历宋、齐、梁、陈四代。北朝从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开始,到534年分裂为东魏西魏。后来北齐代东魏,北周代代西魏,北周又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北周为隋所代,隋灭陈和后梁,结束南北对峙。
五代:公元907年朱温灭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占有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后相继出现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称为五代。960年赵匡胤代后周称帝,建宋。
6、 两汉:朝代名,我国历史上强大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6年刘邦(即汉高祖)灭秦,后来又打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国号汉,建都长安。史称西汉或前汉。汉承秦制,推行法家路线,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统一。自汉元帝起尊儒反法,地主阶级转向保守。西汉后期,土地集中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公元8年,外戚王莽代汉称帝,国号新,进复古倒退的改制。25年,刘秀窃夺赤眉绿林起义的胜利果实,重建汉朝,建都洛阳,史称东汉或后汉。东汉末年由于宦官掌握政权,横征暴敛,地主强取豪夺,184年爆发黄巾起义。在起义农民的打击下,东汉王朝名存实亡。220年曹丕称帝,东汉灭亡汉共历24帝,统治两百零六年。
7、 两晋:朝代名。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吴统一全国。316年,匈奴贵族建立的汉国灭西晋,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317年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朝,都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402年,刘裕代晋,东晋亡。两晋共历十五帝,统治一百五十六年。
8、 两宋:朝代名。从公元960年赵匡胤称帝起至1126年金攻入开封止,史称北宋,都开封。从1127年赵构在南京称帝至1279年被元灭亡止,史称南宋。两宋共历十八帝,统治三百二十年。
历史事件
9、 商鞅变法:春秋战国时,奴隶起义连绵不断,沉重打击了没落的奴隶制度,促使了新兴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各国先后出现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变法斗争。秦孝公任用商鞅,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下实行变法。(1)采用李惺的《法经》为法律,编造以“伍”、“什”为编制的户籍,实行连坐法,互相监督。一人犯法,同一什、伍之人不告发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告发者有赏;(2)用法令力量迫使大家族向个体家庭转换;(3)禁私斗,鼓励秦民杀敌立功;(4)贯彻重农抑末的政策;(5)要求宗室也立军功。新法推行几年后,秦国百姓家给人足,臣民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国势日上。故实行第二次变法:(1)推行县制,并各乡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管理;(2)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确认封建土地所有制;(3)统一度量衡制度。商鞅变法加速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和集权政权的形成,成为秦朝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转折点,并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变法得罪了秦贵族,孝公卒后,商鞅被惠王车裂,并被灭族。
10、 三家分晋:春秋战国之际,晋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贵族之间、各新兴地主阶级之间互相斗争。前453年,晋被赵、韩、魏三家所分,形成三家分晋的局面,晋君成为附庸。奴隶制的晋国也转化为封建制的赵、韩、魏三国。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候。
11、 初税亩:按地亩征租税,春秋时期实行,用以代替井田制,从而使长期以来实行的力役租被履亩而税的实物税所取代。
12、 合纵连横:三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进攻其它弱国,称为连横,也叫合横、连衡。战国后期,秦国最强大,合纵就指其它国联合起来抗秦;连横就指这些国家中的某个或某几个跟从秦国进攻其它国家。张仪、苏秦是当时著名的纵横家。
13、 焚书坑儒:秦统一中国后为统治思想而采取的两项重大措施。由于当时奴隶主仍在意识形态领域为复辟旧制度制造舆论,前213年,秦始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除《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焚书对于古代文化典籍是一个极大的破坏。次年,由于卢生、候生期骗始皇能得长生不老之药,败露后始皇大怒,认为儒生多以妖言惑乱,于是将四百六十多名儒生活埋于咸阳,引起了儒生的普遍反抗。焚书坑儒暴露了秦政的暴虐以及当时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离心离德。秦始皇想利用严历的手段巩固自己的统治,强制推行思想的统一,只会锢守思想,摧残学术文化的发展,激起人民的普遍反抗。焚书坑儒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14、 楚汉战争:继秦末农民大起义后,刘邦战胜以项羽,重新统一中国的战争。公元前206年,秦亡后,项羽自称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后来刘邦占领项羽的根据地彭城。项羽大败刘邦夺回彭城。刘邦联合反对项羽的力量和项在荥阳成皋相恃。后约定以鸿沟为界,东属楚西属汉。次年,刘趁项撤兵全力追击,项兵败垓下。刘邦重新统一国,建汉。楚汉战争前后进行了四年,虽然对经济生产和广大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但它换来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因而是有积极意义的。
15、 文景之治:西汉文帝、景帝两代四十年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历来被称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16、 吴楚七国之乱:西汉景帝时吴楚七国的叛乱。汉初,诸候在国内征收租赋煮盐铸钱,勾结工商奴隶主,与中央政权尖锐对立。景帝前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和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七国以“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汉朝中央三个月内将七国击败,地方割据势力受到沉重打击,为汉武帝的“推恩令”的实行创造了条件。此后,诸候王国经过武帝进一步削弱,从此名存实亡。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强大的王国势力与专制皇权之间的矛盾。
17、 推恩令:汉武帝刘彻为削弱诸候王势力而颁行的一项重要法令。由主父偃提出建议,令诸候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候,这样名义上是施德慧,实际上上是割分其国以削弱诸候王的势力。推恩令既迎合了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引起诸候王武装反抗的可能。
18、 盐铁之议:汉昭帝时,中央政府召开的一次由盐铁官营问题所引起的有关国家政策的辩论。为保证”与民休息”的政策实行,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下令丞相田千秋和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贤良文学询问民间疾苦,贤桑意见不一,就汉王朝的内外政策进行了辩论,这就是有名的盐铁之议。盐铁之议后,虽然没有废止盐铁官营,但桑在政治上受到一定挫折,贤良文学活跃一时,酒类专卖废止,“与民休息”的政策进一步得到肯定,对昭帝、宣帝时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 党锢:东汉桓、灵二帝统治时期官僚士大夫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遭禁锢的政治事件。所谓“锢”,就是终身不得做官。党锢前后延续了十几年,至黄巾起义爆发后,灵帝下昭赦免党人,党锢至此才告结束。
20、 赤壁之战:东汉建安十三年曹操与刘备、孙权联军之间的一次交战于赤壁的重大战役。黄盖诈降以火攻曹军,大败曹操。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刘备占据荆州大部和益州,孙权据有江东,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割据局面。
21、 肥水之战:383年东晋击败前秦的重大战役,因为战役主要发生在淮水去流肥水一带,故得名。肥水之战后,前秦分裂,迅速走向衰落和瓦解,北部中国再度陷于分裂。
22、 魏孝文帝改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北魏孝文帝实行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包括(1)颁布俸禄制,统一财政收支;(2)颁布均田制;(3)建立三长制,责成邻、里、党三长征收租调;(4)493年迁都洛阳后,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允许鲜卑与汉通婚,禁止在朝廷讲鲜卑语,改易服装。这些改革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对于巩固北方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与民族融合,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3、 贞观之治: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实行法治路线,唐贞观年间,封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人口有所增长,社会安定,粮马充裕,被誉为贞观之治。唐太宗实行的政策和措施虽有进步性,但均服务于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劳动人民仍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贞观后期,唐太宗逐渐走向奢靡,东征高丽的战争给中国朝人民带来苦难。这说明贞观之治有一定的局限性。
24、 开元之治:由于隋末农民起义沉重打击士族门阀势力,为唐前期推行法治开辟道路,使封建经济得以很快发展,至唐玄宗统治初期,政策开明,海内富实,社会稳定,民富国安,誉为“开元之治”。
25、 安史之乱:唐玄宗李隆基末年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时八年的叛乱。由于唐玄宗尊孔崇儒,中央集权力量得以削弱,藩镇割据势力兴起。公元755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今北京)叛乱,攻下洛阳。次年称帝,攻下长安。后757年被其子安庆绪所杀。759年安部将史思杀安庆绪,再攻洛阳。两年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763年史朝义自杀。前后历时近八年,始告平定。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虽平,但安史部将势力并未消灭,藩镇割据局面由此形成,中原战乱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吐藩对唐的侵扰也是益频繁,唐朝国力大为削弱,其全盛时代也就从此结束了。
26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大为削弱,唐王朝被迫以魏博、成德、幽州镇分授安史旧将为节度史。他们在辖区内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形成河朔三镇的割据形势。节度使职位往往父子相继,或为部将承袭。其后,山东、江淮也多仿效,列镇相望。九世纪初叶,藩镇发展到四十几个,形成“天下尽裂于方镇”的局面。藩镇间或互相攻战,或联合反唐。唐王朝虽屡欲削弱藩镇,但收效甚微。割据局面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直到北宋统一方结束,将近两个世纪,人民遭受兵祸和剥削,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害。
27、 王安石变法:北宋神宗时的政治改革。北宋中叶,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尖锐,国家出现财政危机。王安石为富国强兵,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因此在这次改革中,王安石把发展生产当作当务之急。认为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来发展生产。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定了诸如青苗、免役、均输、市场、农田、水利等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改革军事制度,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并改革教育制度,亲自撰写了《周礼义》《书义》《诗义》,即《三经新义》,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这些措施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要求,具法宗的革新精神,改善了国家财政,但由于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王安石被迫辞职,新法被废,不久,王安石也郁然病逝。
28、 张居正吏治改革:张居正,明朝政治家。明神宗即位后,张居正自任首辅,开始进行改革。(1)他提出以”考成法”整顿官僚机构,同时决意任用支持改革的才俊人士。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提高了行政效率;(2)张居正加强内阁职权,抑制宦官势力;(3)整饬学政,禁止讲学,查禁私立书院。这一系列的改革巩固了中央集权。随后他陆续实施清通欠、省驿递、惩贪墨、汰冗官、省支出等改革措施,在此基础上,开始改革赋役制度,实行一条鞭法。改革虽然是地主阶级内部的改良运动,但对去除积弊、澄清吏治,抑制豪强,减轻农民痛苦,安定人民有一定好处。由于清丈土地和一条鞭法的实行,使国家财政收入大为好转。便改革受到大地主势力顽强阻挠,张居正病卒后,除一条鞭法外,改革失败。
29、 阉党:明代依附宦官权势的官僚结成的政治派别。魏忠贤专权时,内外官僚奔走门下,自称儿孙,为之建造生祠。思宗即位后,穷查党羽,定为逆案。
30、 东林党:晚明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他们反对矿监、税使、掠夺,提出减轻赋役负担,发展东南地区经济,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遭到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的迫害和打击。
31、 城市民变:明朝万历、天启年间(1573—1627),广大城镇、市民、生员、乡绅反对矿监税使与封建权贵的斗争。参加者主要是商人、工匠、乡绅等。民变多起因于矿监税使的疯狂动夺。成市民变与农民起义不同,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正在兴起的城市社会力量反对腐朽的封建统治,要求改革政治,保护工商业发展的愿望,但他们缺乏长远目标,也没有同广大农民或其他被统治势力相结合,斗争孤立分散,因而斗争成果并不显著。
32、 明、清文字狱:明清时因文字犯禁或借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弄狱。是统治者推行文化专制所采取的极端手段,桎梏了学术的发展。
33、 收复台湾: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中国台湾西南海岸平安湾一带,后来进一步侵占了整个台湾。殖民者对当地人民征收沉重的赋役,并把大批台湾人运到海外当奴隶。1661年,一直坚持抗清的郑成功从金门出发,带领战舰,横渡台湾海峡登录,在当地人民的支持下,收复台湾,隶属福建省。
34、 统一台湾:康熙初年,抗清运动基本结束,唯郑氏据台湾。清以剿抚并用之策,由施琅率水师攻克澎湖,招降郑克爽。清开始在台湾驻军,台湾至此统一于清朝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35、 改土归流:清雍正年间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一种政治措施。在滇、黔、桂、川、湘、鄂六省积极推行。改汉之后,政府收缴土司印信,设府、厅、州、县,委派有任期的官员进行统治,实施和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丰积极意义。但过程中曾对某些地区进行军事镇压,给若干地区的少数民族带来灾难。
36、 闭关政策: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中所执行的控制贸易及隔绝与外国交往的政策。以乾隆二十二年为界,分两个时期,前期禁海,后期限制对外贸易。闭关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前进起了很大的阴碍作用。
农民起义
37、 陈胜、吴广起义: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秦二世元年,秦朝政府征发闾左贫民九百多人屯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途中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因过期要斩首,陈胜、吴广即组织群众,举行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起义推翻了秦朝的黑暗统治,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显示了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伟大力量。陈胜和吴广在起义后不久即先后牺牲,但秦朝的灭亡和他们首创起义的功绩是分不开的。
38、 赤眉、绿林起义:爆发于新莽末年的农民大起义。由于赤眉军将眉毛染红而得名。其基本队伍是贫苦农民,他们随处打击地主豪富,没收财物,没有攻城略地的意图;绿林军以王匡、王凤为首,聚集饥民,以绿林山为基地,故称绿林军。绿林军攻入长安,推翻了王莽的统治。后绿林军腐化,赤眉军被刘秀所灭,刘秀建东汉。
39、 黄巾起义: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因起义军头戴黄巾为标志而得名。东汉末年,宦官专政,横征暴敛,豪族大地主疯狂兼并土地,农民大量破产逃亡。太平首领张角秘密进行组织活动。十余年间,集数十万人遍布八州,并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政治口号,从根本上否定了孔孟儒家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天命论。中平四年,各地同进举行起义,他们焚烧官府,捕杀官吏,旬日之间天下响应。由于起义军缺乏经验,在东汉政府和豪强地主的联合镇压下,黄巾起义最终失败。黄巾军共经历了七个月的英勇斗争,沉重打击了豪族大地主阶级,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失败后的黄巾军仍继续战斗。
40、 隋末农民起义:七世纪初年推翻隋王朝的农民大起义。隋炀帝时,剥削残酷,兵役徭役繁重,田地荒芜,农民家破人亡。终于在公元611年邹平南首先爆发了王薄起义,此后起义军日益增多,斗争地区也日趋广阔,形成了全国规模的起义高潮。公元616年以后,逐渐形成了三大起义军,即翟让领导的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的杜伏威军。起义军打击地主阶级,歼灭隋军主力,使隋朝统治土崩瓦解。地主官僚李渊也趁机割据一方。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唐。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地主阶级,特别是士族大地主,削弱了他们对农民的人身束缚,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经济比较繁荣的时期。
41、 唐末农民战争:由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唐末政治黑暗,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水旱灾频繁。875年,王仙芝领导山东、河南农民数千人在长垣起义,同年黄巢起义响应。后王仙芝战死,黄巢领导起义军,在全国展开流动作战。880年起义军占领洛阳,第二年占领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齐。但起义军并没有乘胜追击唐朝残余军队,统治者又纠集军队和地主武装,向农民军反击。883年农民军撤出长安。884年,黄巢在泰山附近战败自杀。唐末农民起义瓦解了唐朝的反动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42、 明末农民起义:明末陕北地区连年灾荒。1628年旱灾严重,但官府仍照旧催逼租税,农民忍无可忍而起义,涌现出高迎祥等十几支农民军。高迎祥称闯王,死后,起义军拥李自成为闯王。主力分成两支,一支由李自成率领,一支由张献忠率领。1640年,李自成军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受到民众欢迎。1641年,李率军攻占洛阳,没收官府和富户的粮仓分给饥民。李军控制了河南全境和河北大片地区。1643年,占领西安,次年建立政权,国号大顺。大顺政权控制着长城以南、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1644年攻入北京,崇祯死。李自成进军北京,沿途宣布“五年不征,一民不杀”、“平买平卖”,又宣布凡被地主侵占的田地农民都可以认回耕种。农民军纪律严明,禁止私藏金银、占住民房和踏坏田苗,受到民众的欢迎。起义军占领北京后,李自成率军在山海关欲招降吴三桂,但吴三桂降清,与多尔衮发兵夹击,兵力过于悬殊,起义军败,回师北京,撤退至西安,欲以陕西为基地再起。李自成辗转至湖北九宫山时,遭地主袭击而身亡。张献忠的农民军在长江中下游作战,后占领成都。清军入关后,张牺牲。农民军余部继续同清作战,坚持斗争20余年。
社会经济
43、 秦始皇: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名政。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帝,在位共三十七年。法家代表人物。前221年,消灭割据称雄的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废分封制,普遍实行郡县制;(2)确立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国家一切重大事务由皇帝决定,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直接由皇帝任免;(3)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文字;(4)根据占田数量按亩纳税,使封建土地所有制全国合法化;(5)加强全国陆路、交通,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定百越,设桂林、南海等郡;(6)焚书坑儒。这些措施对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镇压奴隶主贵族的复辟活动起到重要作用,但对劳动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加深了人民的苦难。
44、 汉武帝刘彻:汉朝第六代皇帝,景帝子,十六岁即皇帝位。汉武帝为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和加强中央集权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他实行推恩令,削弱诸候王的势力;将重要工商业归国营,充实封建国家的经济力量,打击工商奴隶主;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派张骞前往西域联络大月氏;派卫青、霍去病为大将抗击匈奴;他立太学,治黄河。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封建政治家,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民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了巩固,中国开始以高度文明和富强的国家闻名于世。
45、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代皇帝,唐高宗李渊的次子。策动其父反秦,统一全国。后通过“玄武门事变”,杀死与之争位的建成和元吉,逼李渊退位,自己称帝,为唐太宗。即位后,他居安思危,任用贤良,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加强汉藏交流,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时代最著名的“治世”。但其晚年亲征高丽的战争给中朝两国人民带来了灾难,最后无功而还。
46、 宋太祖赵匡胤:宋代开国皇帝。公元960—976年在位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即帝位,国号宋,都开封。他用各个击破的战略,先后攻灭后蜀、南汉、南唐等诸国,加强对契丹的防御;杯酒释兵权,削弱禁军将领和藩镇兵权;派文臣代军人掌握地方行政,遣使臣掌握地方财政;分散宰相权力;兴修水利等。他的政治措施加强了专政主义集权的统治,基本上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巩固了赵王朝的统治,具有进步意义。但是,他用“分化事权”的方法来防止大臣专擅,结果形成叠床架屋的官僚结构;他用兵无常帅,将从中驭的办法来防止军队叛变,结果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但其重文轻武、偏重防内的方针,对形成宋代“积贫积弱”的局面有所影响。
47、 元太祖成吉思汗:蒙古开国君主,名铁木真,著名军事统帅。1206年被推为大汗,建立统一的蒙古贵族政权。制定军事、政治、法律等制度,改变诸部长期争战的局面。即位后,展开大规模军事活动。1211至1215年攻金,并占领中都(今北京),1219西征,版图扩至中亚和南俄。1226年,南下攻西夏,次年在西夏病死。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攻灭西夏,曲折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各族交往日益密切的客观趋势,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成吉思汗军事才能卓越,但破坏性极大,给中亚人民带来极大灾难。
48、 汉高祖刘邦: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公元前202年称帝,在位七年。前209年,陈胜起义,他起兵响应,称沛公。与项羽起兵反秦。前206年战胜项羽,建汉。在位期间,继秦制,实行中央集权制,消灭异姓诸候王的叛乱,迁六国旧贵族和地方豪强到关中加强控制;实行重本抑末的政策,发展农业,打击工商业奴隶主;以秦律为据,制定《汉律》崇法治。这些措施保护新兴封建统治阶级利益,为西汉王朝的发展奠定基础。
49、 明太祖朱元璋:即朱元璋,明开国皇帝。1368年至1398年在位,安徽凤阳人。后参加郭子兴的红巾军,任吴国公后击败陈友谅为吴王。1366年发布文告,称红巾军为“妖”,转化为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1368年称帝,定国号为明,推翻元朝统治,统一中国。在改革期间,(1)普查户口,丈量土地、兴修水利、推行屯田;(2)废除宰相,加强皇权;(3)分封诸子为王,对功臣大量赏赐;(4)加强土地兼并。朱元璋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影响深远,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并奠定了明朝二百多年的统治基础。但他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发展到空前的程度,以及由此对社会经济产生的阴碍作用,也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转入后期的历史特色。
50、 吕后:汉高祖皇后,名雉。为人谋略而性残忍。其子惠帝即位,她掌握实际的权,继续实行法治。推行重本抑末的政策,发展农业生产,与民休息,奖励农耕,废除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因此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残破的社会经济也得以恢复。惠帝死后,吕后临朝称帝,分封吕氏亲属为王候。吕后死后,诸吕意图作乱,被迅速翦灭。
51、 武则天:唐太宗李世民的支委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后为周则天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690—705年在位。则天素多智计,兼涉文史,她乘高宗体弱多病之机,遂专国柄,威势日重。高宗去世后,中宗即位,则天临朝称制,于690年夺权称帝,国号周。执政期间,他继续推行法治,开创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亲自考试贡士;修《姓氏录》,列武氏为一等;重视农业,抵抗吐蕃的攻扰,收复西安。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但由于大修庙宇,增强人民负担。705年中宗复位不久后病死。
52、 魏武帝曹操:东汉末权臣,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孟德。自官渡之战大破世族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208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败于赤壁,由此转向巩固北方的统治,封为魏王。曹丕代汉称帝后,追尊其为武帝。他(1)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对家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2)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阀观念,网罗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3)崇尚刑名,积极主张实行法治。曹操使所统治的地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还精兵法善诗歌,形成了建安风骨;散文具有鲜明的法家思想和反儒精神,对当时文学发展很有影响。对曹操的评价历史上一直是毁誉参半,但史学界倾向于认为曹操是一个在历史上做出多方面贡献的杰出人物。
53、 魏孝文帝元宏:即拓跋宏。北魏皇帝,鲜卑族。471—499年在位。他的汉文化修养很深,十分器重出身江南名门的王肃。认为鲜卑族必须汉化才能巩固政权,统一南北。他改变鲜卑姓氏,如改拓跋为元,禁止使用鲜卑语言和服饰,迁拔人才时专重人望。他的改革,适应了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封建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
54、 岳飞:字鹏举,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北宋末年投军,1129年金兀术渡江南进,他坚持抵抗,收复失地,成为宋内部抵抗派的代表人物,但由于高宗、秦桧一心求和,下令岳飞退兵,并解除岳的兵权。1142年,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并提出许多战略方针,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
55、 文天祥:南宋末大臣,民族英雄。元入侵宋时,他主张抗元。被元俘后,他拒绝元将的诱降,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他认为自己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必须一死以尽“忠”。后被元杀害。遗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56、 戚继光:明抗倭名将,军事家。1555年调浙江,任参将,抗击倭寇。他见旧军素质不良,至义务招蓦农民矿工,编练新军,严明纪律,赏罚必信,配以精良战船和机械,精心训练,创造了攻防兼“鸳鸯阵”战术。其军每战多捷,世人誉为“戚家军”。他领军多次战胜倭寇,时人称之为“足称振古之将,无愧万里长城”。戚继光对练兵、治械、陈图都有创见。但张居正死后,受到排挤,后谢职回家。著有《纪效新书》和《练兵实记》两部军事名著和《止止堂集》。
57、 郑成功:明清之际抗清名将,民族英雄,郑芝龙之子。隆武帝赐宋,号“国姓爷”。永历帝时被封为延平郡王。1646年反对其父降清,曾在南澳起兵,从事抗清活动。当时台湾被荷兰所侵占,人民不断反抗。他于1661年率领将士数万人,自夏门登陆台湾。在台湾人民的积极支持下,历时八个月,收回台湾。他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推行屯田,发展对外贸易和民间贸易,鼓励大陆人民迁台定居,以推广先进农耕技术。郑成功收复台湾四个多月后,于康熙元年(1662)年去世。他在台湾的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为收复台湾、建设台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58、 施琅:清福建晋江人。初为郑芝龙部将,降清后隶汉军镶黄旗,任水师提督。康熙二十二年(1683),攻灭台湾的郑氏政权,他建议在台湾驻兵屯守,以备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为清政府所采纳,台湾至此统一于清朝中央政府的统辖之下。封靖海候。
社会经济
59、 屯田:中国历代封建政府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因参加垦种者不同而有军屯和民屯之分,以军屯为主,其剥削形式有三种,一是劳役地租,二是分成制实物地租,三是定额实物租;屯田保证了边防军的粮饷需要,对于边疆可耕地的开拓和边防的巩固以及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有积极意义。但因统治者剥削日益严重,屯田劳动者大批死亡或逃散,屯田也就逐渐变质瓦解。屯田有时也称营田,原意是屯田以兵,营田以民。
60、 均田制:北魏中期到唐前期的一种土地制度。面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统治者拓拔宏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进行的改革之一。485年,为保证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魏孝文帝拓拔宏颁布了均田令,规定北魏的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以种植谷物和桑麻。受田的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粟、调帛或麻,还必须服徭役和兵役。均田制实行后,北方农民的生产、生活比较稳定,开垦土地增多,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了。
先秦
61、 井田制:周朝实行的一种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周朝一切土地归周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候臣下,但臣只有世代享用权,不得转注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贡赋。奴隶主贵族则强迫奴隶集体耕种。耕地阡陌纵横,成井字形状,故称为“井田”。奴隶社会利用井田制来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
三国两晋南北朝
62、 曹魏屯田:曹操政权利用士兵或招募百姓耕种土地以保证军粮供应的一种措施。曹操的屯田制度,不但解决了军粮问题,打下了统一北方的经济基础,也使土地和劳动力重新结合,解决了两汉以来的流民问题,恢复了农业生产。
63、 户调:魏晋时期按户征收的赋税制度。产生于东汉末年,曹操首次颁布。户调对于贫弱农户和少数民族有所照顾,表现了一定的灵活性,有积极意义。
隋唐五代
64、 租庸调:北魏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的赋税制度。规定一夫一妇作为纳租的单位。唐时,租庸调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和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票,这是建立在唐初自耕农大量存在,并且都占有一定量土地的基础上的赋税制度。但后期土地兼并发展后,农民失去土地,租庸调日益成为农民沉重的负担。
65、 两税法:唐后期用以代替租庸调的赋税制度。其实行,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发展,均田制遭到破坏的必然结果。唐朝中叶,土买卖频繁,政府手中无田可分配,均田制受到破坏,随之租庸调也无法维持。为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接受宰相杨炎的,实行两税法。以户为征收单位,按各户资产多少确实纳税户税额,按土地多少片收田亩税,没有固定住处的商人,于所在州县按其收入征收1/30的税。按田亩税纳古米外,其余一率折合成银两交纳,每年分夏秋两季征税。此法改变了以人本为主的征税标准,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项变革。实行的一段时间内,唐政府财政收入增多。但地主阶级千方百计把新增的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民所受的剥削依然很重,阶级矛盾仍未解决。
66、 (元)元代海运:由于元大都人口众多,粮食供应主要依赖南方,为解决运输困难,元代创办规模空前的海运。粮船由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到达直沽再转往大都。海运成为元朝重要的粮食运输线,为开发中国东部海域的航运,对元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
67、 (明)一条鞭法:明代中叶后赋役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1581年,大学士张居正为增加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叫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获得较多自由。因其较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商品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赋役的货币化,使较多的农村产品投入市场,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为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一条鞭法受到了大地主的阻挠反对,实行不久后就停止了,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了。赋役的货币化由一条鞭法为转折点。
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条鞭法的出现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1)由于明代中叶后,官僚地主土地兼并剧烈,各里之间土地多寡日益悬殊,农民负担日益严重,实行一条鞭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沉重的负担,使由赋役问题产生的阶级矛盾暂时缓解,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使农民获得较多的人身自由。
(3)相对明初赋役制度而言,一条鞭法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商品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68、 (清)摊丁入亩:康熙末年,由于下令“永不加赋”,导致全国丁银形成了固定不变的数额,导致了赋税制度的进一步变化。雍正帝时,正式颁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当中,征收统一赋税,叫作“地丁银”。地丁合一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最后形态,是对一条鞭法的重大发展。摊丁入亩制度的实行,废除了延续千年单独征收的人头税,使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依附有所减轻,人中有了大幅增长,客观上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土地兼并。
典章制度
69、 分封制:中国奴隶制社会的政权组织形式。西周奴隶制国家建立时,分封贵族到各地为诸候,诸候在封地内享有世袭统治区,对周天子仅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因面在全国形成分裂割据的场面。后在春秋战国时逐渐被郡县制所代替。儒家维护分封制。
70、 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由春秋战国至秦汉逐渐新形成。春秋时,秦、晋、楚等国在边地设县,后在内地推行。春秋末年以后,各国在边地设郡,面积较县为大。战国时,在边郡分设县,逐渐形成了以县统郡的两级制。秦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下设县,郡县长官均为中央政府任免,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一部分。
71、 爵制: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的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制与先秦的性质有所不同,分赐爵与封爵。爵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帝、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
72、 六部:特指明清中央行政机构中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后由于添新部,六部之名被废。
73、 御史台:东汉至元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西汉时史称御史府,长官为御史大夫,后改为大司空。东汉光武帝时改称御史台,又名兰台寺。成为封建国家的监察机关。历代多相沿不改。明初一度设置,后改为都察院。清因之,御史台之名遂废。
74、 翰林院:唐代开始设立的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机构。自唐玄宗李隆基选擅长文词的朝臣入居翰林以起草诏制后,演变为草拟诏制的重要机构,任职者称翰林学士。
75、 太学: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汉光武帝刘秀兴建。到宋代太学形成比较完整的学制。宋代太学为统治者培养出大批官员和学者,还成为传播理学和各派政治力量竞争角逐的场所,对后代有很大影响。
76、国子监:简称“国学”,封建王朝的中央教育机构。276年建国子学,为教育三品以上官僚子弟的贵族学校。以后称国学或太学,隶属太常。北齐始立专署称国子寺。唐代改为国子监。唐国子监辖国子、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等学;国子学招收三品以上的官僚子弟。宋元以后加以合并,仅存国子一学。
77、 书院:始于唐代。开元六年(718)设丽正修书院,置学士,掌校刊经籍征集遗书,辨明典章,以备顾河应对。宋代书院为盛,有白鹿、石鼓、应天、岳麓为四大书院。创办者或为私人或为官府。一般选山林名胜之地为院址,研习儒家经籍,传播孔孟之道。元代各路、州、府皆设书院。明清多数成为准备科学的场所。清末废除科举,书院改为学校。
78、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丞相等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始于武帝时。有孝廉、秀才等科,为汉重要出仕途径之一。至唐初,王朝规定参加科目考试者可以自由报名,这样察举制就由一种地方长官推荐制度演变成了中央设科招考的科举制度。
79、 征辟:汉代高级官吏任用属员的制度。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和地方官都可自行征聘僚属,然后向朝廷推荐,与后代大小官吏都由吏部铨选不同。隋统一后,征辟制度消失。
80、 明经:汉代出现的选举科目之一,至宋神宗时废。被推举者须明习经文,故以明经为名。
81、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保证世族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220年,曹丕采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推选各地有“声望”的人,出任“中正”,将当地人按才能分别评为九等,政府按等选用。司马懿当政,于各州设大中正,选取原则以“家世”为重。九品中正制成为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至隋废除。
82、 进士科:隋以后各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隋炀帝。至唐被重视。宋以后其它科目多仅存空名,无足轻重,进士科成为科举制度的唯一科目。
83、 科举制:是指官府经过定期举行的科目考试,根据成绩的优劣来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它和以前的选举制度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凡普通的读书人均有参加官府考试,从而被选拔作官的机会,这就使封建王朝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先拔官员。
我国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一般认为以隋炀帝创置进士科为标科,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多数情况是有才能的士通过游说、上书、自荐获得官职,也有是根据对国家功劳的大小来选拔,再有是由郡县长官在一年一度的上计时向国君推荐。这时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制度。
两汉时实行察举和征辟的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
隋代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吸收汉代察举制的某些合理因素,采取朝廷公开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这种不问出身门第,无须州郡推荐,由朝廷公开考试选士的制度,才是我国古代科举制真正的开端。
唐代继承并发展了隋代设的科举制,使我国古代科举制进入鼎盛时期。唐代科举考试分“常科”和“制科”两种。
宋朝在革除唐科举制的弊处之后,建立起一套相当完整和严密的科举制度,实行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
元朝科举分乡试、府试和会试。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分开考试,分别登榜。明代分乡试、会试,廷试(即殿试)。
清朝的科举制既承明制,又有所发展,具有最完备的形式。包括文科、武科、制科和翻译科。文科和武科都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种;制科由皇帝特诏举行;翻译科分满洲翻译和蒙古翻译。
84、 府州县学:明代设于府、州、县的学校。
85、 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西魏大统年间(535—551)宇文泰所建。共二十四军。
86、 募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自唐五代以后,取代征兵制。是宋朝一项传统国策。统治者认为,募兵制可以防止灾年爆发农民起义。兵源枯竭时会强行抓夫,给民间带来很大的骚扰和痛苦。
87、 乡兵:由居民自动组织或政府组成的不脱产的武装力量,又称民兵,五代后晋开始征集,镇压过大小起义。
88、 秦汉烽燧:秦汉时期边塞观敌报警系统。西汉时已有。
89、 厂卫:明朝内廷的侦察机构,厂指东厂、西厂、内行厂,卫指锦衣卫,厂卫是合称。其性质同为特务机构,用刑残酷。
90、 锦衣卫:明官署名。原为内廷亲军,皇帝的护卫。洪武十五年(1382)是皇帝的耳目与爪牙。指挥史由皇帝的心腹担任。
91、 军机处:官署名,清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雍正七年(1729)设军机房,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任职者无定员,由京王、大学士等充任,俗称军机大臣。其僚属为小军机,分满、汉四班。军机处职掌每日晋见皇帝,商讨处理军国要务,以奉谕旨的名义对各部门各地方负责官员发布指示。
92理藩院:清代管理蒙、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初掌握蒙古事,后发展至蒙、回、藏、新疆等。
93、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晚清主管外交事务,派出驻外国使节,并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同文馆、派遣留学生等事务的中央机构,初称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或译署。《北京条约》后设接管以往礼部和理藩院的事务。1862。3成立。1900年,北京被八国联军攻占,次年《辛丑条约》签订,依约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列为六部之首。
94、 八旗制度:清代满族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1601年,努尔哈赤初建黄、白、红、蓝四旗,1615年增建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为八旗,下设佐领。满人分隶各佐领,平时生产,战时从征。皇太极时,又编“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以后因人口增加,佐领数也增加,但旗数不变。
八旗制度在建立初期,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个方面的职能,与当时满族社会经济基础是相适应的。入关后,满族统治阶级利用八旗制度加强对各族人民的控制,其生产意义缩小。以军事组织而言,八旗军队与绿营兵共同构成清代统治阶级统治全国的工具;以行政机构而言,八旗的衙署与州县系统并存。
直至清末,凡八旗成员称“旗人”,与州、县所属的“民人”以不同形式受清政府统治阶级的奴使。直至辛亥革命后,八旗制度才全部瓦解。
文 化
先秦
95、 稷下学宫:战国时齐的学官。齐鲁一带自西周以来一直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春秋战国之际儒墨两家都发源于此,战国早期在此出现稷下这样的文化学术中心实非偶然。稷下聚集了大批的知名学者,不担任具体官职,而是专门议论政事得失。稷下不主一家,对各派兼容并包,因而能网罗到许多的知名人物,形成稷下学派。由于“不治而议论”,稷下成为学术交流的中心,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96、 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鲁国人。孔子通过讲《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使濒临灭绝的官学通过私家讲学而流传开来,并发扬光大,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光辉开端。
97、 墨子: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家创始人,名翟。春秋末战国初鲁国人,出身低贱,一生中除著书立说和教授门徒外,还参加过一些政治活动。墨子有著作传世,较能代表墨子学说和思想的有《尚贤》、《兼爱》、《非攻》。学说思想主要包括: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同尚贤,节用,生活上奉行“以自苦为极”。墨家在战国时是一重要学派,和儒家一道被初为显学,其徒遍天下。
98、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的儒学大师。孟子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德。因而他要求人们重视内省的作用。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他是仅次于孔子的儒家宗师,被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取得儒家经典的地位。
99、荀子:名况,战国末期的儒家大师。荀子学识渊博,继承了儒学并有所发展,还能吸收一些别家之长,故在儒学中自成一派。在人性问题,荀子主张性恶论,人性善是教化的结果。在天道观方面,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荀子对礼很重视,宣扬儒家的王道思想,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00、《黄帝内经》:是中国医学的完整体系,编撰于战国时期,成于西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
秦汉
101、 罢黜百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刘彻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秦汉之际,遭秦始皇焚书坑儒政策摧残的儒家逐渐抬头,武帝即位时,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再加上武帝好大喜功,在思想领域,儒家取代了道家居统治地位。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其时代特点,他推崇的儒术,实际上已经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种不同学派的思想,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汉武帝把儒术与刑名法术相糅合,形成了“霸五道杂之”的统治手段,对后世影响颇深。
102、 经古今文学:西汉末期形成的经学研究中的两派别,汉初的经济学家原无所谓今、古之分。哀帝、平帝之际,刘歆争立古文经传于学官,才有派别含义的“古文”名称。“今文”则是由于古文家独树一帜,迫使原来的经师结成一派之后,到东汉时才出现的名称。它是古文经师对立于学官的经书、经说和经师的别称。
103白虎观会议:东汉章帝时召开的一次讨论儒家经典的学术会议。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家学与谶纬之学进一步结合起来。章帝建初四年,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班固将讨论结果缉成了《白虎道德论》,又称《白虎通议》,这次会议肯定了“三纲六纪”,也使儒家思想进一步神学化。
104、 《九章算术》:现存的中国古代最早的数学著作,出于众人之手,迭经修补,最后的编修人已不可考。九章共汇集了二百六十个应用问题及其解算方法。系统总结了先秦至东汉初期的数学成就,为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105、 《汜胜之书》: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汜胜之书》是后世的通称,作者汜胜之,汉成帝时人。该书是他对西汉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的总结。
106、 《神农百草经》: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成于东汉。收药物365种。
107、 张衡:东汉著名的天文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在科学上的卓越贡献是天文学,是古代浑天说代表人物之一。著有《灵宪》,解释天地起源及天体演化的一些问题,改进了浑天仪,制造了候风地动仪。数学上著《算罔论》
108、 张仲景:东汉后期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后人得此书改编为《伤寒率》和《金匮要略》两书。前者论伤寒,后者论杂病。他在医学上的成就主要是奠定了辩证论治的基础,即根据病变的表里阴阳虚实寒热八纲,决定治病原则的一些理论,称八纲辩证。《伤》《金》二书开后世方剂学的先河。
109华伦:东汉前期的著名医学家。擅长内外妇儿针炙各科尤其精于外科,反映了中国2世纪时在外科手术和麻醉术方面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他创有五禽戏,模仿虎、鹰、熊、猿、鸟的动作和姿态进行肢体活动,是一种很好的体育疗法。授弟子三人,樊阿善针炙,吴普著本草,李当之著药录。他本人著作未传世。
三国两晋南北朝
110、 玄学: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糅合儒家经义以代替繁琐的两汉经学的一种哲学思潮。其讨论的中心问题本末有无,即宇宙的最终存在的根据问题。亦本体论的问题,分贵天、崇有两派。
111、 范缜:南朝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家。著有《神灭论》。《神》在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是划时代的作品。范缜对形神关系的论证,把古代无神论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12、 祖冲之和《缀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数学方面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的不足近似值;在天文历法方面,经过长期观测、精确计算和对历史文献常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创制了《大明历》;在机械制造方面曾设计制造成水碓磨、铜制机件转动的指南车等;所著《缀术》一书,是著名的《算经十书》之一,曾被唐代国子监和朝鲜、日本用作算学课本,但后失传。
113、 齐民要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农书,东魏贾思勰撰。是《汜胜之书》以后内容更为丰富的一部农书,也是研究北朝时期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隋唐五代
114、 禅宗:中国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传统说法认为它创始于北朝,始祖为菩提达摩,以《楞伽经》为教材,以简易的禅法代替当时流行的比较复杂的禅法。禅宗真正形成宗派,是从唐代开始的。曾传入朝鲜、日本,至今流行于欧美。
115、 雕版印刷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径行印刷的技术。它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几个阶段。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文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制版和印刷的程序是:先把字写在薄而透明的绵纸上,字面朝下贴到版上,用刻刀按字形把字刻出,然后在刻成的版上加墨,把纸张覆盖在板上,用刷子轻匀揩试,揭下来,文字就转印到纸上并成为正字。雕版印刷的年代已不可知,1966年南朝鲜发现雕版陀罗尼经,刻印于704—751年之间,为目前所知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116、 李春:隋朝工匠,建赵州桥,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大石桥,也称安济桥。
117、 孙思邈:随唐之际的医学家,对医学有很深研究。尤其重视对妇女和小儿疾病治疗。由于他在中医中药学方面军的重大贡献,后世尊之为“药王”。著有《千金方》。
宋
118、 火药武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代炼丹家治药时,逐渐发现硫磺、焰硝和木碳的混合物具有燃烧和爆炸的能力。唐末,战争中开始出现火药箭;宋朝开始用生产火药的部门,生产火药已达相当规模。宋神宗时,边防军中已在量配备火药弓箭、火药火炮箭等兵器;辽神宗时也有火炮,是期火药兵器威力有限,不可能取代冷兵器。但自南宋中期以后,火药兵器占兵器的比重越来越大。金朝攻宋之初,已使用火炮。此后,在宋、金、元之间的战争中,火药的使用日益频繁。辽、宋、金是人类使用火炮的奠基阶段。到元、明又发明铜铁铸造的管状火器——铳和炮。
119、 活字印刷:四大发明之一。唐已发展。宋代毕升在雕版印刷普及的的基础上,又发明了活字印刷。用胶泥刻字,使字画突出,用火烧硬,制成字印。另用铁板,上敷松脂、蜡和纸灰合制的药品。当印刷是,将一颗一颗字印排列,镶嵌于铁板,以火烤之,药稍熔化,再用一平字板压在字印上,使板面平整,药品凝固后,便可印刷。在毕升的发明中,已具备了制造活字、排版和印刷三道基本工序。元代出现木活字,后代又出现金属活字,活字印刷便得到推广了。
120、指南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有多种形体。初时用于罗盘,至宋时用于航海,对海上交通的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都起了极大的作用。
121、 水运仪象台和假天仪:北宋科学家苏颂主持建造的两件有机械操纵的大型天文仪器。
122、 沈括《梦溪笔谈》:沈括,著名科学家。他资质聪颖,见多识广,勤于思考,能够向各行各业能者学习。他在物理、数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和贡献。在化学、工程技术等方面也有相当成就,在文学、艺术、史学等方面都有一定造诣。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期,而沈括则是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北宋时期许多科学发明,如指南针、活字印刷等,都是借助沈括的记载流传下来的,《梦》是他的科学名著。
123、 (元)王祯《农书》:元代总结中国农业生产经验的一部农学著作。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农业的总论,第二部论述农作物的种植方法,第三部记述各种农具。《农书》中充满了王祯的忧民悯发的思想。
明
124、 皇史成:明、清时期档案库。
125、 天一阁: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阁。
126、 汲古阁:明代私人藏书和印书的工场。
127、 《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其全部考察日记经友人整理,按地区辑录成帙,考察记述了中国西南石灰岩地形,辨明怒江、澜沧江、红河等江河的水源流向,详细描述了地形、气候对植物的影响,是世界科学史上最早出现的关于岩溶地貌研究的宝贵文献。既是科学著作,又是文学游记。
128、 《本草纲目》: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记载药物品种比前人多三百七十四种,药方比前人增加四倍。同时绘制插图,形象表明了药物的复杂形态。《本》总结了中国两千多年药物知识和经验,纠正澄清了许多前人的错误和含混的地方,增加了不少新发现的药物或药物功能,并用比较科学的方法重新作了分类,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成为近代药物研究的重要文献。
129、 《农政全书》:明徐光启著,是一本农业科学的巨著。
130、 《天工开物》:明末宋应星著。从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出发,总结了工农业生产方面和期积累的经验和知识。
清
131、 乾嘉学派:清代的一个主要学术流派,亦称汉学、朴学。考据学派。因其在乾隆、嘉庆两朝达于极盛,故名。代表人物有惠栋、王引之。有吴、皖二派之分。
132、 清今文经学:清朝中叶兴起的一个经学流派。清代复兴今文经学。利用《春秋》公羊学以闻发其政治主张,故又称作公羊学派。其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而迅速衰败。
史学
133、 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他始于司马迁的《史记》。纪传体突出以帝王将相为历史的主人,因此历代封建王朝所记“正史”均以此为典范。纪传体的优点是便于考见各类人物的活动状况,并分门别类叙述典章制度,但偏于叙述人物事迹,常无法照顾时间顺序和事件联系。
134、 编年体:按年月日为顺序编写史书的体裁。编年体以年月为径,以事实为纬,容易看到同时期各事件之间的联系,但记事前后割裂,首尾不能联贯,历史人物和典章制度等也无从详其源委是其缺点。
135、 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的史书体裁。创始于南宋袁枚的《通鉴纪事本末》。将重要史事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再按年月顺序编写。缺点在于同时期各事件的联系无法照顾。
136、 纲目体:中国编年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创始于宋朱熹的《通鉴纲目》。此体以大字提要称纲,小字叙事为目,每事有一提纲,颇便查阅。
137、 会要:中国历代所修的各项经济、政治制度的汇编。始创于《唐会要》。这类书籍所记典章制度,远较各史书志为详,是其优点。《元典章》和明清两代的会典专重制度法令,不详叙史实,为会要的别体。后人修补的《西汉会要》等资料不出旧史范围,但经分门别类的排比整理,也便于查验。
138、 通史:通贯古今的史书。司马迁的《史记》、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都是通史性质的著作。近人更不限于一国范围,有以全世界的历史编为世界通史的。
139、 断代史: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始于东汉班固的《汉书》。二十五史中除《史记》之外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
140、 通考:汇集考核典章制的书常以通考为名。如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徐乾学的《读礼通考》。
141、 典志:记载典章制度的文章和书籍。古书中如《礼记》中的《王荆》和《脍》等,史记《八书》及会要等。
史学家
142、 左丘明: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生平不详,或与孔丘同进或在其前。传曾任鲁国太史。据《春秋》说其著《左传》,又传《国语》也出于其手。
143、 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春秋末鲁国人。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渡压迫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弄杀。他的学说成为我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他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生达三千人,贤良72人。他主张“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都曾是孔子讲学的材料。他自称“述而不著”,因此真正由他亲手编写的可能没有。便他使得这些濒临灭绝的官学通过私家讲学流传发扬光大,从而哺育战国百家诸子,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光辉开端,这是孔子重大的历史功绩。
144、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父职,任太史令。前104年与唐者、落下宏等共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叙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流武帝时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成为我国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语言生动。其对儒家不完全尊奉,而对当时的道表法里的黄老思想予以肯定。所撰《报任少卿书》对下狱受刑过程经过和著书的志愿记叙颇详。
145、 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孟坚。初继续完成其父班彪所著《史记后传》,被人告发私改国史,入狱。其弟超上书申辩,得释,奉诏完成其父所著书。历二十余年,修成《汉书》。继司马迁之后,整齐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并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他尊崇儒学,在书中宣扬天命论,对法家代表人物多诋毁,表现了尊儒反法的立场。班固善作赋,有《两都赋》、《幽通赋》等。又著有《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道德论》),是对白虎观会议的总结。鼓吹尊孔复孔。公元89年从大将军窦宪攻匈奴,为中护军。后窦宪擅权被杀,固受牵连,死于狱中。
146、 刘知己:唐史学家。著史学理论著作《通史》,认为史家须具备“史才”、“史学”、“史实”三长,尤以史识为重要,对著史强调“不掩恶、不虚美”。
147、 杜佑:唐史学家。著《通典》二百卷,为我国第一部记叙典章制度的通史。开“政书”一体。
148、 司马光:北宋大臣,史学家。编撰《资治通鉴》,反对王安石变法。
149、 谈迁:明清之际史学家。著《国榷》。
作者:
7740910
时间:
08-9-26 09:37
很好, 谢谢, 整理
作者:
19851213
时间:
08-9-27 21: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iantian0908
时间:
09-10-28 14:54
还是很不错的。辛苦了,谢谢了
作者:
猪头阿不
时间:
09-11-3 22:44
哇,感谢楼主。
作者:
亮佳于
时间:
09-11-4 16:41
谢谢楼主
作者:
larry_zj
时间:
09-11-20 09: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落叶雪
时间:
09-11-21 20: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bbs.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