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中古史复习系列 专题一(北方游牧民族政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ruby824 发表于 09-8-23 03:3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中古史复习系列 专题一

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及与农耕文明建立的政权的关系

巧记线索:总体而言,古代是朝贡体制(除宋向金称儿)。先匈奴后鲜卑然后柔然再突厥后面回鹘(实则室韦(高车),此系与鲜卑一脉相传)然后契丹再女真再蒙古最后满洲。从少数民族自身而论,可依语系分为两大族群。即蒙古语系和突厥语系。前者在东,后者在西。基本上是交替坐庄。

整理说明:关于资料来源,这个专题主要是采自百度百科、维基中文百科、互动百科、2010海文暑期讲义(最新)、仝晰纲主编《2008年历史学专业基础辅导全书》以及部分网上的一些公开的讲义。关于内容,我尽量在梳理清楚各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将大纲考点融入其中。但是碍于体裁所限,因此这里没有涉及文化史、思想史的内容。主要偏重于历史地理、各个民族的渊源及其政权的建立、发展即灭亡以及制度史方面的东西。此外除了匈奴与汉部分的整理外,其他少数民族与农耕文明政权的关系,介绍的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宋的问题上,我基本上把这部分的知识点都放在了农耕文明宋朝的复习范畴之内。略及宋的介绍,一般都是和少数民族自身政权的沿革有关。另外又鉴于清史和元帝国在历史复习上的特殊性,因此这里也都不再整理。前者知识点过于庞杂以及细致。而后者的学习,我以为是万万离不开世界史的学习。因此,若将元朝放在一个传统意义中国通史的整理框架下,就难免显得有些过于狭隘了。最后,还是无比诚挚的希望大家可以多加斧正,可以使资料进一步完善。


一、匈奴
材料摘自:安徽师范大学古代史讲义及互动百科之东汉与匈奴战争
匈奴自战国开始强大至304年刘渊建汉,这几百年中,其乃南北民族关系主要方面。这是一支强劲的游牧民族,特点是:“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贵壮健,贱老弱。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
(一)秦朝派蒙恬带领30万大军北驻河套,修了长城,迁民充实。秦匈相持于长城一线,由于秦朝采取攻势,迫使匈奴向北退却几百里,“胡不敢南下而牧马”。但BC210年,蒙恬死,随即秦末起义已经楚汉之争,匈奴以强大势力南下。冒顿单于以“控弦之士三十万”,东败东胡,北服丁零,西逐大月氏,使得“引弓之民并于一家”,控制了东自长白山、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的北方广大地域。匈奴分为三个部分:
    东部为左贤王,太子充任(左屠耆王):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
    中部为冒顿单于直辖:云中郡
西部为右贤王(右屠耆王):上郡、小月氏、羌、乌孙等
(二)汉初和亲时期(BC198年刘敬出使匈奴~~BC133年=近70年)
汉初,匈奴利用楚汉之乱,越长城,扰冀北、晋北、陕西、河套一带,成为西汉前期统治的一大社会问题。西汉前期无为而治在对外职能上体现为对民族政策的羁縻政策。BC201年,匈奴围马邑(晋北),驻守马邑的异姓王汉王信投降匈奴。BC200,韩王信与匈奴联兵攻打晋阳(太原),刘邦亲率大军抵抗,冒顿发四十万精兵围平城(大同)白登山,刘邦被围了77夜。内外接应均被截断。后用陈平之计,以厚礼暗中疏通冒顿阏氏,方脱围。此次脱围后,BC199,刘邦采纳娄敬“约之以婚姻,质之以盟誓”建议,采取和亲。BC198年,娄敬使匈,缔结了和亲之约。汉匈达成口头协定:
Ø
决定以宗室之女嫁给匈奴单于;
Ø
每年送大量的缯、酒、食物;
Ø
与匈奴结为兄弟;
Ø
双方以长城为界,北方为“引弓之区”,南方为“冠带之室”,互不侵犯,开通互市。
汉初刘邦甚至要将鲁元公主嫁给匈奴,吕后坚决反对方作罢。汉初和亲政策一直延续到文、景时期未变。这种带有纳贡性质的政治联姻实际上是一种羁縻政策,反映了汉初无为而治的精神。和亲带来了相对和平的局面,有利于汉匈两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刘邦新死,冒顿来书: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后答复: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汉书.匈奴传上》。汉前期,注重发展势力,对边境亦采取一些措施,如移民屯田,国内实行“马复令”等。
(三)武帝反击匈奴
    到了西汉中期武帝时期,国家经过几十年发展,国力殷实富强,对匈奴不再采取屈辱政策,主动反击时机成熟。
1、马邑之谋:BC133,雁门郡马邑有一个土豪,名叫聂壹(或曰聂翁壹),他风尘仆仆地到京都长安,向当时负责民族事物的大行令王恢建议:匈奴目前与我大汉关系不是很僵,可以引诱伏击他们主力。顺匈奴之欲,诱而致之边。(《汉书·韩安国传》)阴使马邑下人聂壹出塞与匈奴贸易,佯为卖马邑城以诱匈奴(《史记·匈奴列传》)。匈奴贪于财物地土,便以十余万骑入武吓塞。汉伏兵三十余万余马邑旁。
王恢将此建议上禀武帝。虽然廷议上御史大夫韩安国反对,但武帝支持。于是BC133年夏,汉派韩安国、李广、公孙贺、王恢率三十万大军埋伏马邑山谷。聂壹按计划入匈奴引诱匈奴出兵攻打马邑,但单于引兵十万到边境,见边塞无一人放牧,为防备遭到伏击,攻打了附件一个汉防守堡垒,雁门守尉和盘托出实情,匈奴十万骑兵遂消失在茫茫草原。马邑之谋失败。捅了马蜂窝,匈奴不断扰边,汉匈和亲中断,从此进入战争阶段。如BC129年,匈奴侵入上谷、渔阳、雁门、代。武帝派四路出击:
卫青(车骑将军)——上谷,取得胜利; 公孙敖(骑将军)——代,败;
公孙贺(车骑将军)——云中,一无所得;李广(骁骑将军)——败;
(李广被俘,受伤,匈奴士兵置其于担架,李广佯死,在匈奴士兵疏于防备时,跃起上马,急驰归汉,此后,有飞将军之誉。)
    BC133BC119年间,汉匈战争不断,大的战争有三次:
2BC127年,卫青取河套,安定京师

BC127
年,匈奴侵上谷、渔阳,汉派卫青率军出云中,卫青沿着黄河岸西进采用避实击虚战略,迂回至陇西,收复了秦蒙恬收复的河套地区。河套是肥美草地,也是控制西部,进攻汉京师的战略地,对匈奴重要。武帝接受郎中主父偃建议,对河套地区作了一系列部署:
Ø
设置朔方郡、五原郡,作为反击匈奴基地,以拱卫京师;
Ø
筑长城要塞和朔方城,耗资巨大;
Ø
10万人实边,务农守卫。
这使得汉开始取得对匈奴战争的主动权,京师亦因此得到有效防备。
3BC121,霍去病与“河西四郡”
   霍去病与他的舅舅相比,主要是从西部瓦解匈奴。西部是匈奴右贤王辖区,下有靠东武威、张掖的休屠王、靠西酒泉、敦煌的浑邪王。他们控制大月氏、羌。BC121年春夏,霍去病两次出击匈奴。
   1BC121春,霍去病率军从陇西出发,过焉支山,深入千余里。这次出击打败了匈奴,俘虏了浑邪王儿子及匈奴相国大小官吏,还缴获了休屠王祭天用的金质佛像(金人)。大获全胜。(可能对西部了解了,很快乘胜再击)
   2BC121夏,霍去病、公孙敖再次从北地郡出兵,深入二千余里,过焉支、祁连二山,俘虏匈奴三万人(其中有五个王,单于阏氏及王子59人,相国将军63人)。匈奴人哀叹:“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河西匈奴受到两次重创。单于归罪浑邪、休屠二王,欲斩之,二王向长安请降。因马邑之谋,武帝怕匈奴也诈降,故派霍去病迎降,浑邪王斩杀了半途反悔的休屠王,火并其部,以几万人降汉,汉武以隆重的礼遇接待。安置他们于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此即“五属国”。并在河西设立四郡——自东至西: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原为浑邪、休屠二王属地),从而打开了西域道路,加强了汉与西域联系。
4、出击匈奴
    两次打败匈奴,匈奴错误估计汉军不能远征,因此对汉侵扰未断,仍袭击右北平、定襄等边塞。BC119年,武帝分兵两路,采取深袭追击战术攻打匈奴。
1)卫青从定襄出击

BC119
,卫青、李广率大军北征,越过大漠,克服狂风大作,尘沙扑面的恶劣天气,行军百余里。单于主力被歼。单于只带数万马骑远遁,这次一直打到杭爱山南面余脉寘(zhi)颜山下的赵信城。60余岁的李广因迷路,未跟上大军,误战机,悲壮自刎。
2)霍去病从代郡出击

BC119
,霍去病出击二千余里,越过大漠,打败了左贤王,直至狼居胥山(今外蒙肯特山)。“封狼居胥”。代表汉天子进行封禅礼,进一步打到北海(贝加尔湖),凯旋而归。
    这次两路出击匈奴,克服了中、左部匈奴。深入腹地。“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北部边境暂时安宁。
5、卫青、霍去病小传
    在汉匈关系中,汉初的韩王信、异姓王相国陈豨、参与陈豨谋反燕王绾被迫逃往匈奴,被单于封为东胡卢王。李陵等投降匈奴。也涌现驰骋(chen)疆场的卫青、霍去病、飞将军李广、身创伤二十余处,无一块完肉的赵充国,李广利等将领,持节北海牧羊19年的苏武,回汉时武帝已死,已是昭帝了。今天,我们从大民族的角度看待,虽不能曰之民族英雄,但他们在反击落后文明对农业文明破坏上的不屈不挠气节值得赞许。匈奴问题并未因武帝北击而彻底消除后患,东汉经过反击尤其是匈奴自身分裂而消除。到了魏晋南北朝,刘渊建汉,以外甥为号建汉,反映他们开始融合于汉。
6、南匈奴内服与昭君出塞


匈奴失去河套、阴山、祁连、焉支等游牧胜地,“过阴山未尝不哭也”,势力锐减;
游牧民族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除了水旱虫灾,就是气候变化。据历史地理学研究,秦至西汉,气温相对寒冷。这也是匈奴势力衰落一个重要方面(气温高雨水丰沛,河流容易决口)。
冒顿单于死后,匈奴发生了五单于争位的内部斗争,继而又分裂为南北两部,BC51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降汉。汉则宠以殊礼,赐以厚币。在政治上肯定了君臣的名分,呼韩邪助汉守边。但位在诸侯王上,自请留居光禄塞下。
北单于郅支被迫西迁。后被西域都护所杀,呼韩邪单于在汉帮助下,重新统一了匈奴。
    昭君出塞:BC33年,汉匈之间长达近百年的战争又暂时结束,汉匈和亲开始。昭君出塞。BC36年,西域都护甘延寿斩了北单于郅支头颅入长安,悬于长安后宫之人皆视之,王嫱对匈奴早有耳闻,BC33年,呼韩邪单于入朝长安,要求做汉外甥,王嫱主动要求出塞,王氏作为“和蕃使者”,轰动了朝廷。《后汉书》上记载,昭君是南郡秭归人,是良家子女身份入宫者。两千年前,这样一位慷慨大度,气魄不凡的宫人,值得称许,她在匈奴忍受着异族生活差异的痛苦,而且为汉匈和睦做了很大贡献。如武帝时期,为了联合乌孙,武帝曾把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嫁给乌孙王昆莫,细君没有昭君适应能力,过不惯异族生活。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zhan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无奈思绪之流露)
    呼韩邪单于死后,昭君从胡俗的“收继婚”—— 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昭君嫁给了大阏氏之子复株累单于。呼韩邪单于称昭君为“宁胡阏氏”。汉元帝也以BC33年为“竟宁元年”。从此,匈奴汉化大大加快。昭君死后,其女须卜居次云,女婿须卜当仍为汉匈和好奔走,王莽时期,汉匈交流大多通过与昭君有关系人物进行,如须卜当、须卜居次云,以及昭君外孙,昭君弟王歙、王飒等。今内蒙古包头汉墓出土瓦当有“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字样,是汉匈和睦的见证。在今天呼和浩特市南有一个青冢,是为昭君墓。
(四)王莽时期汉匈关系恶化
汉匈和睦期,匈奴势力恢复,其奴隶主贵族侵扰势力抬头,但王莽新政权间,其改制是托古改制,在“夷夏之防”、“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思想下,对匈奴以落后夷狄蔑视之,如收回“匈奴单于玺”,改发“新匈奴单于章”。以降低其地位。改“匈奴单于”——“降奴服于”。改“匈奴”——“恭奴”等等。从此,汉匈关系又日趋恶化,这种对立王莽来不及解决,其新政权就灭亡了。匈奴问题又留给了东汉。
(五)东汉初防御战略
东汉初年,因长期内战,无暇对外,东汉王朝对匈奴的南掠和袭扰被迫实行防御战略。建武六年,刘秀曾遣使匈奴,赠送金帛,以通旧好,但未能制止匈奴南掠。九年,以大司马吴汉击匈奴经岁无功。而匈奴入边掳掠日增。十三年,匈奴深入至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具西北禹王城),州郡不敌,乃将代郡(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曾移治高柳,后复还故治代县)、雁门(郡治阴馆,今山西朔县东南夏关城)、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三郡人民迁于常山关(又名鸿卜关,今河北唐县西北太行山东麓倒马关)、居甫关(今北京昌平西北居庸关)以东,匈奴左部转徙居塞内。汉廷患之,于是增加边郡兵力,郡至数千人,大筑亭侯,修烽火台。其后,匈奴怨卢芳归降永赏。南掠尤深,二十年,匈奴南掠至上党(郡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扶风(治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等地。二十一年冬,又掠上谷、中山(治卢奴,今河北定县)。由于东汉政府采取被动、消极防御战略,不能制止匈奴南下,故边患越加严重。
(六)东汉匈奴之战
1、战争背景。二十二年,匈奴单于舆死。左贤王乌达革是侯、蒲奴兄弟先后继立。右?鞬日逐王比不得立,深怀怨恨。时匈奴境内连年灾害,人畜死伤大半。乌桓(我国北部游牧民族)又乘机进攻,匈奴北徙数千里,漠南地空。二十三年,单于蒲奴欲诛比,未果。二十四年,日逐王比自立为呼韩邪单于,匈奴遂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单于呼韩邪附汉。二十五年,南匈奴击败北匈奴,北匈奴北退千里。此后,南、北匈奴不断攻伐,东汉北部边患减轻,云中(郡治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五原(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北地(郡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朔方(郡治临戎,今内蒙古磴口北)、定襄(郡治善无,今山西右玉东南)、雁门、上谷、代郡等八郡南徙之民众逐渐归回本郡。
明帝时,北匈奴挟西域诸国,屡犯河西诸郡,致使城门昼闭。永平十五年(72),为打开通西域道路,东汉王朝开始对匈奴实施战略反击。


2
、战争过程。①明帝时,北匈奴又侵扰边郡,汉联合南匈奴和乌桓兵击破北匈奴。②章和元年,北匈奴被鲜卑所破,北单于被杀,北匈奴五十八部降汉③永元元年,汉以车骑将军窦、征西将军耿秉发汉和南匈奴击北匈奴于会稽山,单于逃遁,北匈奴八十一部投降。此后,北匈奴有的降于汉或南匈奴,有一部分随北单于逐步西迁。
3、战争结果。公元48年,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两部,呼韩邪单于之孙日逐王比率4万多人南下附汉称为南匈奴,被汉朝安置在河套地区。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89年到91年南匈奴与汉联合夹击北匈奴,先后败之于漠北和阿尔泰山,迫使其西迁,从此北匈奴就从中国古书中消失。 187年,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董卓专权之际,南匈奴发生内讧。195年,南匈奴参与了中原混战,东汉蔡邕之女蔡文姬被掳掠去匈奴。202年,南匈奴首领归附汉丞相曹操,蔡文姬归汉。曹操将南匈奴分成五部。
(七)西晋灭亡与永嘉之乱及五胡时代开启
永兴元年(304),匈奴刘渊在左国城(山西离石北)起兵,不到20天,便发展到5万人。他一面称汉王、建国号汉、定都离石(山西离石),一面又称大单于,故“胡汉各族归附者甚众,队伍不断壮大。多次,打败司马腾的进攻,攻占太原、泫氏、屯留、长子、平阳,徙都蒲子(山西隰县)。刘渊称汉王时,石勒与马牧汲桑也在河北攻打郡县,释放囚徒,招集逃亡,并攻下邺城,杀司马腾和晋军万余。后汲桑战死,石勒投奔了刘渊。刘渊起兵第三年,骸县(山东黄县)令刘伯根以宗教作号召,举兵反晋。东莱 (山东掖县)士族王弥率家僮响应。后刘伯根战死;王弥进攻洛阳失败,也投奔了刘渊。刘渊势力迅速壮大,发展到山东、河北等地。308年,刘渊称帝,迁都平阳(山西临汾)310年,刘渊死,子刘聪杀兄刘和自立。311年四月,石勒在苦县(河南鹿邑)消灭晋军10余万;六月,王弥、刘曜攻下洛阳,杀王公以下3万余人,俘获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至316年,刘曜围长安,晋愍帝出降,西晋亡。

[ 本帖最后由 ruby824 于 2009-8-23 03:50 编辑 ]
沙发
 楼主| ruby824 发表于 09-8-23 03:43:40 | 只看该作者
二、鲜卑
(一)
北魏统治。
386年,鲜卑拓拔部建立了北魏。439年,灭北凉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长期战乱的局面。
1、
北魏前期。
(1)
道武帝

A
:政治上,依汉族官制设官分职,解散部落组织。
B:经济上,将中原百姓迁至平城,计口授田。
C: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承认汉族宗主在当地的势力和特权(《简史》第121页)。
D;文化上,收集儒家经典,置五经博士,设太学。
反映北方民族向小农变化的历史趋势,宏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2)
民族矛盾严重

A
:与少数族的矛盾:统一战争又是民族征服战争。与柔然的战争。盖吴起兵。

B
:与汉族的矛盾
(3)
太武帝

A
:政治上,任用汉族士族:崔宏、崔浩;神四年(431年)征召中原士族。北凉士人,汉族势力增长。

B
:经济上,与民休息,减轻农民负担。

C
:文化上,以道教为国教,寇谦之为天师,接受“太平真君皇帝”称号;倡儒学;禁佛教(灭佛)。

D
:鲜汉冲突:450年崔浩国史之狱(《简史》第121页)。
2、
北魏孝文帝。
(1)
政治方面

A
:吏治改革:官吏任职年限按治绩;颁行俸禄制。
B:三长制:废宗主都护制,设邻、里、党三长,控制基层
(2)
经济方面

A
:均田制(内容):推动垦荒,稳定土地关系。
B:新户调制:
(3)
迁都洛阳
(4)
改官制
(5)
禁胡服
(6)
断北语

30
岁以下者在朝廷上讲汉语
(7)
改姓氏
       将鲜卑复姓改为汉人所用单姓,促进鲜汉融合
(8)
定族姓

    仿照汉族门阀制度定鲜卑族姓,胡、汉贵族合流,民族矛盾缓和。
(9)
影响和作用(朱著363365页)

A
:民族融合
B:经济发展
C:为统一奠定基础
D:激化了鲜卑族的内部矛盾
3、
北魏末年。
(1)
政治腐败
A.
霸占良田
B.
卖官鬻爵
C.
比阔斗富
D.
崇尚佛教
(2)
自耕农破产
A.
租调繁重
B.
兵役、徭役频繁
(3)
鲜卑族的内部矛盾
A.
北方六镇
B.
六镇兵将地位的变化
l
镇户:与罪犯同伍,受镇将欺压。
l
镇将:朝廷南迁,重文轻武。张彝事件。

C.
六镇设立的目的:以夷治夷
(4)
各地的起兵
A.
六镇起兵
l
起兵经过: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破六韩拔陵在沃野镇起兵。葛荣在河北起兵。
l
尔朱荣掌权:528年“河阴之变”。
B.
关陇起兵
    胡琛在高平镇;莫折大提在秦州。
C.
起兵的作用
具有反汉化倾向,最终导致民族融合。
(二)
西魏、北周
1、改革内政
A:宇文泰采苏绰之议,制定计账和户籍制度。
B:颁布六条诏书。
C:用人不限门资,对门阀势力进行限制。
2、改革均田制度


3、创立府兵制

A
:性质:与周礼六官结合。
B:机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将军。
C:兵源:由豪强充任扩至富家子弟,最后一般贫下户均可入兵。府兵不入户籍,另立军籍。
D:意义:使中央集权在军事上有了进展,政府在编户外控制了一些农民,对北周实力的加强及统一有作用,也为隋唐府兵奠定了基础。
“初,魏孝庄帝以尔朱荣有翊戴之功,拜荣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上。荣败后,此官遂废。大统三年,魏文帝复以周文帝建中兴之业,始命为之。其后功参佐命,望实俱重者亦居此职。自大统十六年已前,任者凡有八人。周文帝位总百揆,〔三六〕都督中外军事。魏广陵王欣,元氏懿戚,从容禁闼而已。此外六人,各督二大将军,分掌禁旅,当爪牙御侮之寄。当时荣盛,莫与为比。故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每大将军督二开府,凡为二十四员,分团统领,是二十四军。每一团,仪同二人。自相督率,不编户贯。都十二大将军。十五日上,则门栏陛戟,警昼巡夜;十五日下,则教旗习战。无他赋役。每兵唯办弓刀一具,月简阅之。甲槊戈弩,并资官给。”(《北史》卷60《李弼等传》附录)
“(魏大统)九年(543年),太祖以邙山之战,诸将失律,上表请自贬。……于是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周书》卷2《文帝纪》下)
“建德二年(573年)……改军士为侍官,募百姓充之,除其县籍。是后,夏人半为兵矣。”(《隋书》头子4《食货志》)
4、周武帝灭佛
574年周武帝下诏禁断佛、道两教。
5、释放奴婢

[ 本帖最后由 ruby824 于 2009-8-23 03:49 编辑 ]
板凳
 楼主| ruby824 发表于 09-8-23 03:44:31 | 只看该作者
(三)隋朝
(多摘自湖州师范学院讲义)
隋的创立者是杨坚,华阴(陕西华阴)人,其父杨忠系北周的开国功臣,是北周十二大将之一。关陇贵族。杨坚的女儿杨丽华是北周宣帝的皇后,周宣帝只统治了二年,579年传位于子,第二年死。580年周静帝立,年仅8岁,杨坚以社会声望与才能势力入朝执政,把持了政、军大权。杨坚为了收搅人心、巩固地位,入朝后即进行一系列改革,《隋书·高祖纪》载:宣帝时刑政苛酷,群心崩骇,莫有固志。……至是,高祖大崇惠政,法令精简,躬履节俭,天下悦之。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政治集团。
杨坚执政后,北周王族还有一定势力,先后在相州(河南安阳)、益州(四川成都)等地起兵,但不到70天,即都被杨坚很快削平。接着,杨坚又镇压了一批北周的宗室,如宇文氏赵王招、陈王纯、越王盛、代王达……等,腐朽的宇文氏被完全孤立,代周条件已成熟。
5812月,杨坚迫使周静帝退位,用禅让的形式让位于他。因父杨忠曾封()国公,故国号,改元开皇,杨坚即历史上的隋文帝。他仍以长安为都城,但次年(582年)在长安东南龙首原建筑大兴城,第三年迁到大兴城,即新长安城。
5883月,隋文帝出兵,下诏列举陈后主二十条罪状,以晋王杨广(炀帝)为行台尚书令,率领五十万大军,沿长江分十路同时进兵。
1、隋统一原因
(1)政治上的因素
(2)民族融合的结果
(3)经济交流的要求。
北方从北魏后战争相对减少,经济有了发展。而南方在西晋未年时,大量北方内迁者把先进的生产工具与技术带到南方。南方战争相对较少,经济也较繁荣。南、北两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也要求统一。统一由隋完成,也与隋文帝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措施有关。
2、隋文帝巩固封建统治的措施
l
确立三省六部制
汉时期的中央官制是三公九卿制,后来三公成为虚衔,尚书台成为中央决策机关。隋文帝加予改革,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内史省,主管草拟诏令,长官为内史令。(后内史省改称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主管审议诏令,长官为纳言,后改侍中。尚书省,主管执行政令,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长官均为宰相,三省互相牵制。
尚书省下设六部,也叫六曹。各部长官称尚书,副的称侍郎。具体分工:
吏部:管官吏的选拔、考核。
礼部:礼仪、教育、科举。
兵部:军政事务。
都官:后改刑部,管刑法。
度支:后改民部、户部、管户口、钱粮。
工部:掌管营造工程事项
l
中央任免州县属吏
隋以前,州县属吏来源一是征聘、二是官吏推荐,这样做地方官可以为所欲为,同时容易培植私人势力。隋文帝规定九品以上(最小的官)的官员,一律由中央政府任免。同时,加强对地方官考核(有时故意派人行贿),还规定地方官三年一换地方,不能重任,不许用本地人。并且合并郡县,压缩官员数字。这样既打击了地方世族特权,也节省了国家开支。
l
创立科举制
隋以前的九品中正制,是按门弟、靠推荐的,对世族地主有利。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把各州县的学生与推荐者送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进士考试,优异者任命作官。科举制度的建立,适应了世族地主衰落与庶族地主兴起这样的历史趋势,有利于没有政治特权的庶族地主子弟通过读书来作官,从而扩大了地主阶级政权的基础。

l
改革法律
隋以前,各国法律不一,但都很苛重。隋文帝即位后,命大臣杨素等十余人参与修改,制订了《开皇律》。《开皇律》对旧律作了许多减轻,如去掉枭首(音肖,悬头于木上)、宫刑、车裂等酷刑。除了谋叛,不可灭族,死刑也只有绞、斩二种。审讯犯人时刑杖不能超过二百下,中途不能换人。并简化刑法条文,从原来二千多条简化到五百条,分十二卷。史称刑纲简要,疏而不失(《隋书·刑法制》),为以后《唐律》修订打下了基础。
l
立租庸调制
582年(开皇二年),隋文帝颁布了关于土地与租调的新令。基本上沿袭后齐制度,也有一些改革。一夫受田百亩,其中二十亩为永业田(死了不上缴),八十亩为露田,死后还给国家。妇女受露田四十亩,奴仆受田与常人同,丁牛一头受田六十亩。
关于租调,一夫一女叫一床,每年交粟三石、调绢四丈。丁男每年服役一月,后来提高丁男年龄,从十八岁到二十岁,又到二十二岁。服役减为每年二十天,五十岁后不服役。若不能服役,用三尺绢顶一日役,叫庸。三者即为租、庸、调制度。
这种土地制度,名为均田,但农民实际受田达不到此数。同时,又规定官吏永业田可有40——100亩,还有职分田1——5顷,所以还是有利于地主阶级的。但与前朝相比,毕竟负担减轻了些,对农民也有一定好处。
l
大貌索阅与输籍法
585年,隋政府为了加强对人民控制,准确地掌握全国户口数,并且增加赋税收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的年龄与本人外貌相核对,看是否年龄故意报大报小,以逃避赋役。同时也清查没有报入户籍的人,不实者加以处罚,并鼓励互相检举。585年,一次清查出443千人。后来又进行过几次,大索貌阅,把164万遗漏户口编入户籍。
输籍法是大索貌阅的补充,即按人民财产多少,定出不同的纳税标准,编入政府的户籍册子。把户籍与纳税结合一起,地方官不能作弊,人民也不能逃税,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l
改革府兵制(见仝本P90
l
营建东都和开凿大运河(同上)
3 隋朝灭亡
三支主力义军互为呼应,起义浪潮席卷全国。617年未,大部份地区隋已无法控制,隋的兵力只余20多万,分别控制洛阳、江都等几座孤城。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批大地主大官僚看到隋的灭亡已成定局,纷纷起兵割据,主要的有:
李渊,隋的唐国公,镇守太原。615年起兵,61711月攻下长安,立隋炀帝孙杨侑为帝,第二年废杨侑自立为帝,国号唐。
罗艺,据涿郡,自称幽州总管。
梁师都,据朔方(内蒙),国号梁。
刘武周,据马邑(山东朔县),称皇帝。
薛举,据金城(甘肃兰州),称西秦霸王。
李轨,据武威,称大凉皇帝。
肖铣(音任),据巴陵(湖南岳阳),称梁帝。
沈法兴,据吴兴(浙江湖州),称梁王。
6183月,他的禁军将领宇文化及带领禁军在江都(扬州)发动政变,杀死隋炀帝,隋王朝基本上已灭亡(还有残余势力被唐建国后铲除)。
(四)唐朝
1 唐朝的建立与统一中国
在隋未农民大起义中,一些大地主阶级武装集团,看到隋的灭亡已成定局,纷纷起兵,割据一方,伺机窃取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李渊就在这样的情况下,6175月在晋阳(山西太原)起兵反隋。
李渊起兵后,采用次子李世民的计谋,写信给李密极力恭雄,使李密的瓦岗军在洛阳攻引了隋的主力,以便他直取长安。在进军长安途中,开仓济民,争取民心。当年十一月占领长安,立即宣布与民约法十二章,把隋的苛刻禁令废除,争取百姓支援。同时,以自己亲信、宗族为核心,招降大批隋朝官将,所以也得到地主阶级广泛的支援,势力迅速扩大。
李渊进入长安时,天下未定,所以他从政治需要出发,没有马上称帝,而是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音优)为帝,自为大丞相、唐王。公元6183月,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死后,他就废去杨侑,正式称帝,改元武德。因他袭承了唐国公封爵,故国号
李渊在长安建立根据地后,站稳了脚跟,开始镇压农民起义。他最先消灭力量最大的瓦岗军,李密投降唐朝。窦建德的河北义军,也被李世民消灭。江淮义军首领杜伏威也投唐,辅公袥被镇压,三支义军主力被消灭的同时,小股的义军也先后被镇压下去。
在镇压农民起义军的同时,唐朝开始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到公元624年,唐朝完成了统一全国,建立起一个比隋朝更为强大的封建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626
年玄武门之变。
1)贞观之治的原因:
l
对隋朝覆亡的反思:君臣论证,提出两条政治原则:第一、“为君之道,先存百姓”;第二、保证百姓的基本生存条件。《贞观政要》
l
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l
不问门第,任人唯贤。
l
从谏如流,集思广益。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l
重视地方吏治,慎择刺史。
l
法令严肃,信赏必罚。
l
民族政策开明。
2)贞观之治的表现:
l
经济发展。贞观四年,米粟每斗不过三四钱。
l
社会秩序安定。
l
民族矛盾缓和。“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
l
君臣和睦,政治清明
3、武则天与唐玄宗的统治
1)
高宗统治
l
立武则天为皇后。
l
打击关陇集团
l
打击山东旧族
《氏族志》:唐太宗为刊定姓氏而修撰。《姓氏录》(勋格)。
l
边疆政策
西北擒沙钵罗可汗,灭西突厥,统治西域;东北平百济、灭高丽。
l
后期政策的转变
边疆防守,内地无为而治。
2)
武则天统治
690年,武则天即位称帝,建号周。
l
打击李唐拥护者
684年徐敬业起兵;688年李冲起兵。
l
求访人才
A:发展科举:首创皇帝亲自策问举人的殿试;扩大科举录取人数;“南选”成为经常制度,使岭南、福建等边远地区的人才得到入仕机会。
B:设立“自荐”与“试官”制度。(正额无法安置者)。狄仁杰、姚、宋、张九龄
l
奖励臣民言事
设铜匦(音軌);周兴、来俊臣、索元礼。
l
继续推行屯田,劝课农桑。
l
西部边疆屯田
l
击败吐蕃,夺回安西四镇
l
评价(张著第157页)
3)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l
唐玄宗登基
A:武则天以后的政治斗争:斜封官造成官员冗滥。
B:玄宗发即位:712
l
开元初年的政治经济措施(姚崇、宋的作用)
A:矫正官员冗滥现象:罢斜封官,严格控制官吏的铨选,特别重视县令选任。颁布《整饬吏治诏》,开元末修订《大唐六典》作为行政法典,规定各级机构的建制、职权范围及编制,实行官员定额制,从法律上杜绝冗官滥吏,以保证行政效率。。

B
:重视地方官人选:地方官有业绩者可调任京官,规定“不历州县不拟台省”,强调地方官员的政治和文化素质。

C
:抑制食封贵族:封户租调由封家征收改为政府统一征收,封家不得向封户催索或放高利贷;子孙承袭实封的,户数减十分之二。

D
:兴修水利,保护和发展农业生产。

E
:检田括户,限制土地兼并。
F:重视教育文化的发展。学校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学生增多;整理、编纂图书;优待文学之士。
l
开元之治(张著第158页)
4、“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1)
背景
l
唐玄宗后期,荒于朝政,将政事委任给渐成李林甫、杨国忠,政治一片黑暗。
l
边镇节度使掌握重病、京师和中原地区军备空虚,形成“外重内轻”局面。
l
府兵制瓦解,募兵制形成。在募兵制下,士兵是雇佣的职业病,长期为边将统领,变成了他们的私人武装。
2)
经过
   天宝14年(755年)起兵;次年正月,称帝洛阳,号大燕,攻陷长安。马嵬驛之变。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张巡、许远。763年被平定。
3)
影响
安史之乱始于755年,到763年平叛,前后8年,时间上不算长,地区也并不大。但是,对唐代社会的影响非常大。安史之乱成为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给北方经济带来巨大损失,促进了封建社会各类矛盾的尖锐。唐初那种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l
经济上:给北方的经济带来破坏,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
l
政治上:安史之乱削弱了唐帝国的实力,打乱了它的政权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宦官势力又开始抬头。
l
军事上: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但是并不意味着地方割据势力的消灭。
l
民族关系上:在镇压安史之乱中,唐政府曾二次向回纥借兵,但回纥兵攻占城市后大加抢掠,加深了民族矛盾。
总之,安史之乱在各个方面造成的严重影响,远远超出了这场战争的本身。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线,唐朝开始一步步走向没落、衰败和腐朽,最后被农民起义所推翻。
4)
藩(方)镇割据(参考张著P171
l
割据的原因:
         由平叛力量与反叛力量及唐王朝维持均衡导致。即安史之乱评定后,唐朝无力消灭“安史”余部,只得任命“安史”降将为节度使。在平叛过程中,内地掌兵的刺史也被加以节度使称号,从而增设了大批节度使。
l
割据的类型:

A
:河北地区型:河朔三镇(成德、魏博、卢龙),独立性最强。

B
:中原、西北型:依附和游离,半独立。

C
:东南、西南型:基本忠于朝廷。
l
藩镇与部署的关系:牙兵
l
唐末中央政权对割据者的战争:德宗朝泾原兵变。宪宗朝获得较大成果,淄青、淮西藩镇平定,河朔纳地归命,称“元和中兴”。
l
影响:藩镇割据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连续不断的战争,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阻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生产遭受严重破坏,进一步加深了唐后期的阶级矛盾。
5、唐后期
1)
中央反割据斗争(见仝本P97~98
2)
宦官专权
l
宦官专权的表现

A.
典掌军权
玄宗时宦官高力士管小事,不掌军权。肃、代时李辅国(尚父)、程元振、鱼朝恩典禁军;代宗曾诛杀后者,不令宦官典兵。德宗时任宦官为“左右神策护军中尉”,典神策军,此后形成定制,控制了中央军事力量。
B.参与机要
       宪宗任宦官为“左右枢密使”,与“左右神策中尉”合称“四贵”。

C.
监军
l
官僚士大夫与宦官的斗争
A.永贞革新(二王八司马事件)

805
年;顺宗时;王叔文、王伓。
B.甘露之变
l
宦官专权的影响
宦官专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在政治上,他们分帮结派,营私舞弊,以至废立皇帝,使政治更加黑暗混乱。在军事上,各镇和出征军队中,都有宦官监军,破坏了军队的统一智慧,大大削弱饿了军队的战斗力。在经济上,宦官大肆掠夺百姓的田产,又通过“宫市”,强买货物,敲诈勒索。总之,宦官专权家中了人民的痛苦,使唐后期的政治和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3)
朋党之争
l
首领
牛党:牛僧孺、李宗闵。李党:李德裕。
l
原因
并非基于不同政见,主要是争权夺利。
l
持续时间:40年。
翰林院的出现:武则天令“北门学士”居中用事,参决百司表奏。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玄宗以中书省不能及时完成众多的诏令起草任务,成立翰林学士院,负责一部分诏书的起草工作。德宗泾原兵变避难外地,中枢机务委命翰林学士陆贽,一日诏书数百,皆由他斟酌起草,称“内相”。但此时其组织机构尚不严密,决策权还不固定。永贞元年(805年)唐宪宗即位,对翰林院进行强化和改革:在诸学士之上置翰林学士承旨,为首脑,成为法定的“内相”。由于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都有草诏权,分工不明,宪宗将其分为两制,各置六员。翰林院在宫禁之内,故称翰林学士为“内制”;唐后期中书省在皇城,故称舍人为“外制”。内制重于外制,朝廷制诏、诏令、赦文等都由翰林学士执笔,舍人只能起草一些不太重要的文书。这样,翰林学士的草诏权就被固定下来,翰林院成为设置于内廷的正式决策机构。
4)
唐末社会危机
l
赋税问题
A:杂徭、差役恢复。
B:地主逃两税。衣冠户的产生
l
吏治败坏
l
地主兼并土地的苛刻方式
土地被兼并,但两税由农民完纳。
l
榷盐税提高了茶盐价格。
5)
唐末农民起义
l
裘甫、庞勋起义
859年,浙东裘甫起兵,868年桂林戍卒庞勋起兵。
l
王仙芝、黄巢大起义
A.王仙芝起兵
B.黄巢起义经过
在长安建立大齐政权。朱温降唐。郑畋(音田)、李克用。
C.特点
时间长、规模大;第一次提出“均平”口号;流动作战。
D.教训
    没有建立根据地;没有乘胜追击;内部人员不坚定。
地板
 楼主| ruby824 发表于 09-8-23 03:45:08 | 只看该作者
三、柔然
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我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主要是柔然和敕勒。当时,正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十六国南北朝纷争对峙时期。
柔然,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等。北朝的碑志、杂曲中,往往泛称之为匈奴鬼方凶奴猃狁北虏北狄等。柔然名号始于车鹿会之自称。而蠕蠕之名则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认为柔然智力低下,败多胜少,所以嘲讽他们是不会思考的虫子,所以下令,全国军民对柔然侮辱性的改称蠕蠕。北魏后期,柔然又以茹茹作为自称或姓氏。柔然一词,有认为是聪明、贤明之意,或认为含有礼义、法则之义,或认为源于阿尔泰语的异国人艾草等。
(一)北魏与柔然的战争
     就北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来看,北魏与柔然的关系最为紧张,其次是与高车(后世铁勒)。从学者的统计看,柔然与北魏的战争大体情况为:(次)
道武帝时代 柔然入寇 2 北魏还击 3 柔然朝贡0 柔然诈降 1
明元帝时代 蠕蠕入寇 3 北魏还击 4 蠕蠕朝贡 0 柔然诈降 1
太武帝时代 蠕蠕入寇 4 北魏还击 13 蠕蠕朝贡 6 蠕蠕诈降 4
文成帝时代 蠕蠕入寇 0 北魏还击 3 蠕蠕朝贡 0 蠕蠕诈降 1
     详细内容,可参看山东大学张金龙老师的《北魏政治史》
(二)高车等部落对柔然政权统治的反抗
公元5世纪后半叶,柔然内部的被奴役部落连续反抗和逃亡,大大削弱柔然的力量。487年(北魏太和十一年),原属柔然的敕勒副伏罗部阿伏至罗率10余万落西迁,脱离柔然的统治,至车师前部西北,建立高车国,自立为王。柔然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彼此间展开了30来年的争战,柔然由盛转衰了。
(三)柔然雄踞北方
     随着鲜卑政权的入住中原,柔然占领了原鲜卑政权说占领的边疆区域。阿那环可汗。
(三)突厥的“愤怒”与柔然的覆亡
6世纪中叶,居住在今阿尔泰山南麓的原柔然锻工——突厥部日益强大。522年(北齐天保三年),突厥首领土门(伊利可汗)因求婚于阿那瓌被拒绝,联合高车,发兵击柔然,瓌兵败自杀。柔然王室庵罗辰等逃至北齐,而留在漠北的亦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余众立铁伐为主;西部余众则拥立邓叔子为主。东部柔然复为突厥击败投奔北齐,被安置于马邑川(今山西省朔县)一带。次年,庵罗辰等叛北齐返回漠北。经北齐追击,东部柔然基本上为之瓦解,庵罗辰下落不明。555年(北齐天保六年),突厥木杆可汗俟斤率军击溃西部柔然,邓叔子领余众数千投奔西魏。西魏虽优遇邓叔子,“给前后部羽葆鼓吹,赐杂彩六千段”,但在突厥使者一再威逼下,遂将邓叔子以下3000余人交与突厥使者,惨杀之于长安青门外,中男以下免,并配王公家。柔然汗国灭亡,余众辗转西迁。有的学者认为拜占庭历史上的阿瓦尔(阿哇尔)人,即是被突厥灭亡后西迁的柔然人。而留在漠北的柔然余众逐渐融合于突厥、契丹部落之中。
5#
 楼主| ruby824 发表于 09-8-23 03:45:51 | 只看该作者
四、突厥
(文献摘自周镳:突厥汗国和67世纪的中东亚政治态势
汗国的缔造者阿史那土门原是突厥部落的酋长(土门,Tümän,万人长之意),他的部族经常为柔然汗国提供铁器制品。546年,高车国残余欲击柔然,被阿史那土门率众打败,土门自恃有功于柔然,向柔然求婚。柔然主阿那环怒言辱骂土门:“尔乃我锻奴,何敢发是言耶?”(见我国《周书》50卷,突厥传)土门便转向西魏政权(鲜卑血统)求婚,西魏把长乐公主嫁给了他,从此,突厥部落便开始对柔然的战争,并于552年颠复了柔然汗国。
阿那环自杀后,土门自称“伊利可汗”(Il qagan ,盟主或国王之意)。553年,伊利可汗死,两儿科罗、燕都相继立,其中燕都号木杆可汗,“勇而多智,遂击茹茹(柔然)灭之”(指灭柔然残余),“又西破囐哒,东走契丹,北并契骨,威服塞外诸国。”(《周书·突厥传》和《隋书·突厥传》)。他的工作主要是征服了金山以东蒙古草原诸族。而他们的叔叔,莫贺咄叶护(叶护为突厥高爵),即在突厥汗国分裂后被尊为室密点可汗(瑟帝米可汗Istämi qagan )的伊利可汗的弟弟,则开拓了西域和中亚。这样,突厥汗国的疆域“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五六千里皆属焉”。(西海即里海,沙漠疑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或中亚沙漠,北海指贝加尔湖,因此沙漠也可能指漠南戈壁)。汗国的牙庭设在于鄂尔浑河上游的于都斤山(Ütükän)。
公元583年,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二汗国,西突厥汗国为牙庭设在应娑,其址约在焉耆西北300公里。可汗是室密点可汗的子孙;东突厥汗国牙庭为原汗国牙庭,可汗则为创立者伊利可汗的子孙。
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间,突厥人就建立了一个疆域超过1 万华里的国家。这是现在的讲突厥语的人颇自豪的一段历史。由于处在这样的地理位置,这个汗国在整个亚洲和东南欧洲的政治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如在室密点可汗管辖西域时就离间拜占庭帝国和波斯的关系,并怂恿他们战争,结果,东罗马帝国和波斯在571 年起进行20 多年的战争。而在东亚,利用北周和北齐之间的矛盾,就不断极尽纵横之能事,或出兵北齐谋北周,或联合北周攻打北齐,从中渔利,干扰中原的统一进程。
隋帝国581年统一后,对突厥汗国采取分化离间兼以军事进攻等政策。583 年,隋分军八路反攻突厥。突厥本是一个靠军事力量在很短时间内建立起来的多民族国家,部落之间、民族之间经济文化强弱参差不齐,矛盾在铁腕政策下被压抑下来,随着对隋的军事行动的失利及隋的分化离间政策成功,突厥汗国最终分裂了(583 年)。此后,东西突厥的相继复兴,也没能恢复西到里海,东至小兴安岭的广阔疆土。

599年,东突厥南下降隋,隋文帝册封其突可汗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隋政府并迁其属于河套等地。
    603年,西突厥达头可汗在内乱中流亡中国青海,不知所终,至此,名震中亚、东罗马各国的西突厥也走向分解。
但是,政治势力的影响总是此消彼长,隋末年,炀帝治国穷兵黩武,东西两突厥便有东山再起之势。特别是东突厥,其始毕可汗竟把视察边防的隋炀帝围在雁门,幸得可贺敦(可汗妻的称号)义城公主(隋帝室女)说好话,得归。史称雁门 事变。此后到唐统一,(东)突厥一直是北踞蒙古 草原的强势军事集团。以致隋末乱世时的军阀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王世充,甚至李渊,这帮人为夺取中央政权都先后向(东)突厥始毕可汗称臣,以求其军事援助。并且有人打着其名号招摇。
唐统一后,629年(贞观三年)唐太宗便着手解决突厥,派李靖与张公谨领军北击。历二年(在630年),东突厥再次衰亡,直至679年的五十年间,沦为唐帝国的属国。
西突厥在603年分解后,在611年由达头可汗之孙射匮可汗乘中华大乱而组合起来,占有准噶尔盆地,东北至阿尔泰,东南到玉门,西北到里海,西南至兴都库什山的大片中亚土地。从太宗贞观十四年(640 年)起,太宗高宗父子二帝悉心经理西域。唐军在659年斩真珠叶护于双河(新疆博乐),西突厥灭亡。
6#
 楼主| ruby824 发表于 09-8-23 03:46:19 | 只看该作者
五、回鹘
  

回纥的前身敕勒是最早在公元前三世纪为分布于贝加尔湖以南的部落联合体。该部落群有狄历、敕勒、铁勒、丁零等名称,都是相同发音的音译。由于使用一种“车轮高大,辐数至多”的大车,又被称为高车。这些部落共有袁纥、薛延陀、契苾等十五部。
  北魏时,东铁勒袁纥游牧于鄂尔浑河和色楞格河流域,且为突厥汗国的统治之下。 隋朝称韦纥,隋大业元年,袁纥部因反抗突厥的压迫,与仆固、同罗、拔野古等成立联盟,总称回纥。
时期,回鹘受突厥政权统治。公元605年(大业元年),回鹘联合仆骨等部族起来反抗,
终于摆脱突厥的统治,逐渐强大起来。公元646年(唐贞观二十年),回鹘配合唐军攻灭了薛延陀政权,首领吐迷度自称可汗,接受唐朝的管辖,唐在其地分置六府、七州。公元744年(天宝三年),回鹘首领骨力裴罗自立为可汗,建立回鹘政权。这时回鹘控制的地区,东起今额尔古纳河,西至今阿尔泰山,势力日益强盛。换言之,唐天宝三年(西元744年),以骨力裴罗为领袖的回纥联盟在唐朝大军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国,并建立起漠北回纥汗国,王庭(牙帐)设于鄂尔浑河流域,居民仍以游牧为主。 唐朝时,回纥取“迅捷如鹘然”的意思,改作回鹘。
公元840年回鹘政权被黠嘎斯推翻后,大部分回鹘人向西迁徙。一支迁到葱岭以西,一支迁到河西走廊,一支迁到西州(今新疆吐鲁番)。西州回鹘又向西发展,以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鹘政权。西州回鹘后来改称为\"畏兀儿\",也就是今天维吾尔族的先人。
7#
 楼主| ruby824 发表于 09-8-23 03:47:00 | 只看该作者
六、契丹
  
契丹本属东胡族系,是鲜卑的一支,4世纪中从鲜卑族中分离出来,游牧于潢水(今内蒙古赤峰市境内的锡拉木伦河)。土河(今赤峰市境内的老哈河)一带。6世纪前期,契丹族尚处在部落阶段,唐初形成部落联盟,曾臣服于漠北的突厥汗国。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契丹部落联盟背弃突厥,归附唐朝。契丹与唐朝之间,既有朝贡、入仕和贸易,也有战争和掳掠。907年,契丹建立了政权,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强大势力。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947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成为中国北方统一的政权。契丹王国强盛,其疆域东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长城,北绝大漠。1125年,辽为所灭,此后契丹逐渐被融合。
(一)鲜卑政权期
魏时,始见契丹族名。原分八部,居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之南,黄龙(今辽宁朝阳)之北。常以名马文皮贡献北魏,并进行贸易。628年(唐贞观二年)契丹首领摩会率其部落背突厥附唐。此时,契丹已形成部落联盟,君长出自大贺氏。
648年,契丹诸部皆请内属,唐廷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南),以其首领窟哥为都督,封无极县男,赐姓李氏。又置羁縻州十,各以其部落首领为刺史。契丹有别部酋领孙敖曹,621年(唐武德四年)附唐。其曾孙万荣,武周垂拱(685~688)中为归诚州刺史,万岁通天(696~697)中,与其妹婿松漠都督李尽忠(窟哥之后)并为唐营州都督赵文翙所侵侮,遂举兵杀文翙,据营州反,进攻河北地区,屡败唐军。武则天征发大兵讨之,借奚及突厥之助,始得平定。是后,契丹附于后突厥。715年(唐开元三年),其首领李失活来附,唐廷复置松漠都督府,以失活为都督,封松漠郡王,玄宗又以甥女杨氏为永乐公主妻之。其后,契丹首领可突干再次叛唐,唐为防御契丹,加强东北边防兵力,建立范阳、平卢两节度,重用胡人安禄山,结果酿成安史之乱。唐至德(756~758)年间,契丹与唐保持朝贡贸易关系, 但亦受崛起于漠北的回鹘控制。9世纪中叶回鹘破亡,契丹又归顺唐,唐赐以\"奉国契丹之印\"。
(二)辽政权

1
、辽的建立与发展
8世纪中叶后,当时盘踞燕州一带的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更为暴虐,所到之处“无少长皆屠之,清水为之不流”。刘仁恭穷兵黩武,规定男15岁以上,70岁以下,皆得自备兵粮从军,“闾里为之一空”,使“幽、涿之人多亡入契丹”,而契丹西北面的两个强邻突厥、回纥,早已分别在8世纪中叶和9世纪中叶衰落。在契丹社会内部,如前所述,由于生产的发展,阶级分化也伴随着愈趋激烈,国家机制的一些因素已因时萌生。
(10世纪前后的契丹社会发展到了一个转折时刻,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把契丹社会推向更高发展阶段。然而,当时作为联盟盟主的痕德堇可汗却“不任事”,在与刘守光父子争夺中,其子被俘,在“纳马五千以赎之”遭拒绝后,只好“乞盟纳赂以求之”,从此不敢南进。痕德堇对刘氏每岁秋霜落后烧其牧地草场,牲畜多饥死的暴行,反而“以良马赂仁恭求市牧地”。按契丹俗,为盟主者必须有“德行功业”,否则应由他人替代。智勇善射的耶律阿保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登上了契丹诸部盟主的舞台。)
907年,契丹迭刺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取代痕德堇即可汗位。他先后镇压了契丹贵族的叛乱和征服奚、室韦、阻卜等部落,声势浩大不同凡响。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契丹国。公元925年辽太祖率兵亲征服渤海国,改渤海国名为东丹国,册立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国王。926年,耶律阿保机回师途中病倒,其妻述律平摄政,耶律德光总揽朝政。927年(天显二年)十一月,在述律氏的支持下即位。930年(天显六年),割据原渤海国疆域的东丹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耶律德光统一了契丹。

938年,后晋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的土地和人民割让给契丹。

辽世宗(耶律阮)定国号为大辽,辽朝建立。
经过世宗,穆宗,景宗,一再发生争夺皇权战争。上层不稳,迫使穆宗停止了辽太宗、辽世宗一贯执行的南伐中原政策,以恢复因长期战事而消损的国力,与南唐、北汉联合对抗遂渐兴旺的后周政权

宋太宗赵光义统一江南后,于979年亲征北汉,辽派数万兵支援北汉。三月,辽军在白马岭与宋军交战,被击溃,辽将耶律敌烈等人战死。六月,北汉主刘继元降宋。辽朝改变战略,把主要力量用以固守幽蓟。赵光义乘胜进攻幽州,辽派耶律沙、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名将率军与宋军大战于高梁河(今北京),宋军大败,赵光义仅以身免。

乾亨四年(982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摄政。时萧绰30岁,圣宗12岁,。萧绰摄政二十七年,后改嫁给韩德让。萧太后执政期间,进行了改革,并且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少赋税,整顿吏治,训练军队,使辽国百姓富裕,国势强盛。1009年圣宗亲政后,辽朝已进入鼎盛,基本上延续萧太后执政时的辽国风貌,并且还反对严刑峻法,不给贪官可乘之机。实行科举,编修佛经,佛教极为盛行。在位其间四方征战,进入辽国疆域的顶峰。对宋战争屡屡获胜,俘获号称杨无敌的宋朝名将杨继业。进一步的看,统和二十二年(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萧太后与圣宗(耶律隆绪)亲率大军深入宋境。宋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坚持,无奈亲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击败辽军前峰,辽将萧闼凛战死。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辽与宋朝订立澶渊之盟,并与西夏结好,从而形成辽、宋、西夏三足鼎立的政治割据局面。与宋订立澶渊之盟后,两国各守旧界,此后不再有大的战事。辽共有九个帝王,政权统治时间长达210年。其疆域幅员辽阔,东至于日本海,南到天津市、河北省霸县、陕西省雁门关一线,北达今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西到阿尔泰山。辽在与中原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融汇众长,卓有成效地促进了契丹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的迅速发展。到兴宗,道宗时期皇室内部政变频繁,各族人民反抗辽朝的起义连绵不断,辽王朝日见衰败。
2、辽的政治制度
A:胡汉分治:北面官(官署设于皇帝牙帐之北)与南面官(设于牙帐南)。
B:地方官,草原民族实行部族制,设节度使;汉人和渤海人设州县。
C:头下军州(斡鲁杂):由宗室、外戚、大臣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的人,以其所分得或所俘获的人口设置。从事农耕者,既向头下军州的贵族交纳实物地租,亦须向政府交纳课税。
D:四时捺钵制。四时各有行在之所,成为国家政治中心,又称“行朝”。

E
:世选与科举制并行,但以前者为主。后者仅针对汉人,前者包括契丹贵族和汉人大姓。
(三)女真的起兵与辽的亡国
从1112年9月开始女真的完颜阿骨打不再奉诏,并开始对其他不服从他的女真部落用兵。1114年春,完颜阿骨打正式起兵反辽。一开始天祚帝不将阿骨打当作大的威胁,但是此年所有他派去镇压阿骨打的军队全部被战败。

1115年天祚帝开始觉察到女真的威胁,下令亲征,但是辽军到处被女真战败,与此同时辽朝国内也发生叛乱,耶律章奴在上京叛乱,虽然这场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但是这场叛乱分裂了辽朝内部。此后位于原渤海国的东京也发生高永昌叛乱自立。这场叛乱一直到1116年四月才被平定。但是在五月女真就借机占领了东京和沈州。1117年女真攻春州,辽军不战自败。1125年2月,天祚帝在应州被俘,八月被解送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被降为海滨王。

(四)西辽
在辽朝即将灭亡之际,契丹贵族耶律大石,在回鹘族的帮助下,率领一部分人向北进入漠北地区,后向西发展,征服了今天新疆和中亚的广大地区。其疆域西到阿姆河,东到和州,为西域大国。1132年,耶律大石称帝,建立西辽政权(即黑契丹Karakitai),又称“哈喇契丹”,成为当时中亚地区的强国。西辽传5代,于1218年亡于蒙古帝国。
8#
 楼主| ruby824 发表于 09-8-23 03:47:46 | 只看该作者
七、女真
(一)辽统治时期
女真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据《金史•文艺传》云:“金用武得国,无以异于辽;而一代制作能自树立唐、宋之间,有非辽世所及--以文而不以武也。”在11世纪,在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的土地上生活着从黑水靺鞨遗留下来的通古斯族群的女真族。女真族在这一时期部落众多,分布也相对分散。并在11世纪向契丹人(见辽)称臣。
在辽代,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有七十二部落”,地方数千里,人口超过10万户,散居山谷之间。渐渐地,女真族由分散的氏族部落统一起来。部是从部落发展来的,族由氏族血缘关系改组而成。不相统一的部落,发展到“远近相服”而推举了“酋领”的部族,酋领必然派出自己家族成员,到那些归附的部落取代原来首领的职权,于是出现了以氏代姓、统属其部的新的社会组织形式。
  辽代女真族分布范围较广:南起鸭绿江、长白山一带,北至黑龙江中游,东抵日本海。居于咸州(今辽宁开原)东北至束沫江(今第二松花江)之间,以辉发河流域为中心的称之为“回跋”(回霸);居于松花江以北、宁江州(今吉林夫余石头城子)东北,直至黑龙江中下游的称之为“生女真”;居乌苏里江以东而近东海 (日本海)的称之为“东海女真”。
契丹人对女真族的政策,是实行“分而治之”。此外,辽国还特别设了一些王府,目的在于以女真治女真。他们把强宗大姓骗至辽东半岛,编入契丹国籍,称为“合苏馆”,又作曷苏馆、合苏衮、是女真语“藩篱”的意思。这些人就是“熟女真”。另一部分留居粟末水(松花江北流段)之北、宁江州(今吉林扶余县)之东,这些人就是“生女真”。黑水靺鞨后裔,是生女真的主体。后来建立了金朝的完颜部,就是生女真的一支,亦是黑水靺鞨的直系后裔。
(二)生女真与金政权
1、金政权的建立与灭亡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于1115年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黑龙江阿城县南),称上京。随后便于1125年,领导当时东北的汉族、渤海族、契丹族、室韦族、铁骊族、兀惹族人民共同反辽、灭辽。继而,进一步入侵并占领了原北宋统治的区域。于1126年,占领北宋的首都开封,将宋朝赶到了长江以南。
1189年之后,金朝面对于北方的蒙古人和南方的宋朝两面作战,在蒙古人的攻击下,在1215年不得不把自己的首都(现代北京)迁移到了开封。1234年,蒙古人摧毁了金朝。在元朝,彭大雅稱呼女真為水韃靼女真。
2、金朝的制度
A:初期制度:中央为勃极烈辅政体制(中央辅政会议成员);地方为猛安谋克制。
a)        勃极烈辅政制:金朝初期实行此制度。该名源于女真部落联盟中设有辅政的“国相”,女真语称“国论勃极烈”。金初曾在皇帝周围设勃极烈四职:谙版勃极烈、国论勃极烈、阿买勃极烈和昃(音仄)勃极烈。四人职责不同,共同辅佐国政,成员皆由皇室贵族担任,但是人数并无定额。以后又有移赉勃极烈和管理对外事务的乙室勃极烈。金熙宗即位后,废除此制度,改为设置太师、太傅、太保三师,分领三省(尚书、中书、门下)。
b)          猛安谋克制:完颜阿古打称帝后,为了夺取抗辽斗争的最后胜利和巩固政权,扩充和整顿了金朝的军队,确立了猛安谋克制。这是金朝特有的一种军事和行政制度。猛安谋克原是女真人在氏族社会末期的部落组织,阿骨打加以发展,对归附部落的首领,一律给以猛安谋克的称号,对其部众这和女真本部战士一样进行军事编制。规定300户为一谋克,10谋克为一猛安。各户壮丁均是士兵,战时应征出战,平时从事生产。这样不仅能节约财政开支,而且能够保证较强的战斗力。猛安谋克制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这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对金的经济发展和军事胜利起了重大的作用。
B:熙宗改制:学习北宋,在中央建立三省六部制。天眷元年(1138年),改燕京枢密院为行台尚书省,又改定官制,史称“天眷新制”。
C:海陵王改制(正隆官制):1153年,海陵王迁都于燕京,称为中都大兴府。标志统治重心的转移。废罢中书、门下二省,仅保留尚书省为最高机构,总理全国政务。尚书省下设六部,六部长官为尚书、侍郎;置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又废都元帅府,设枢密院,由枢密使、副使主管军事,但规定“枢密院虽主兵,而节制在尚书省”。//此外将猛安谋克移入中原、华北、陕西、陇右之地,名之为“屯田军”(翦著第414——415页)。
D.通检推排:金世宗时,以“均赋税”为名,勘查民产。执行官吏“往往以苛酷多得物力为功”,每次通检推排之后,赋税都大幅增长。
E.南北选与策论进士:金仿照宋,开设科举制,实行科举取士。1127年,金太宗下诏南北士人“各以所业试之”,称为“南北选”。金章帝时科举制已经相当完备,有专为女真人开设的进士科,试策和论,称“策论进士”。  
(二)熟女真与满洲政权(略,见清史通览专题)
9#
 楼主| ruby824 发表于 09-8-23 03:48:25 | 只看该作者
八、蒙古(略,见世界通史系列之大帝国专题)

[ 本帖最后由 ruby824 于 2009-8-23 04:2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0#
kywangtao 发表于 09-8-23 03:59:0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7 21:45 , Processed in 1.76625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