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钱穆国史大纲边读边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墨树瑰花 发表于 10-2-19 12:1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先说一下这篇贴子。我并不考历史系的研究生,我考哲学系。但是如钱穆所说:国民应该对本国的历史有所了解。而且文史哲三家不分。我现在有时间,我也读点好的历史书。然后和朋友们分享下。我水平很低,写得不好的地方让大家见笑了。。。。
沙发
 楼主| 墨树瑰花 发表于 10-2-19 12:11:18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很长,我们一点点地来:



这一段主要是谈,人只有知道了自己国家的历史,才能很好地做到爱国。就好像我们只有了解我们身边的人,我们才能爱他们。学史贵在鉴于古而知今,但是“历史知识”与“历史资料”不同。历史资料是前人写的,他们写的时候并不知道后人需要什么。但是历史知识是从前人的资料中发见的,对现在有用的道理。这本书就是要从前人的资料中发现今人可用的知识。
板凳
 楼主| 墨树瑰花 发表于 10-2-19 12:35:22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真难呀,我看得头大。。。。。。



第二节主要分析了钱穆当时治史的几个派别。一种传统派(记诵派),这一派主要是承前清中叶以来西洋势力未入中国时之旧规模者,偏于历史材料方面,不是很博洽,但是精密又过了。缺乏系统,没有意义。一种科学派,是想“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和传统的差不多,但是更差一些,往往割裂史实,为局部狭窄之追究。传统的有时候因为通前人史料,对社会没好处,对自己还是有好处的。再还有一个是革新派,有以史鉴今的想法,但是他们急于急知识,怠于问材料,在材料的掌握方面还不如前两个。他们的结论都是出于激情而不是出于知识。

这三个派别离我们今天很远了。但是根据钱老的描述,我们也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到这种人。比如那个革新派,大概和我们现在叫唤孔孟之道已过时的人是很像的。。。。。。。。。
地板
5306208 发表于 10-2-19 13:00:4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支持楼主,等有空我也要把国史大纲拿出来看看啦~
5#
 楼主| 墨树瑰花 发表于 10-2-19 13:44: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5306208 于 2010-2-19 13:00 发表
呵呵,支持楼主,等有空我也要把国史大纲拿出来看看啦~


很好看的,就是要费很多功夫。。。。。。。
6#
 楼主| 墨树瑰花 发表于 10-2-19 13:52:01 | 只看该作者


这一段是批评革新派,只想革新,没有继承。说什么:“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思想停滞无进步,而一切事态因亦相随停滞不进。”。。。。。。。。。。。但是,对于我国历史,其实没有研究。

这段话现实意义很大。我们忘记国学已经很久了,现在是到了要拣起来的时候了。

[ 本帖最后由 墨树瑰花 于 2010-2-19 14:03 编辑 ]
7#
 楼主| 墨树瑰花 发表于 10-2-19 14:03:01 | 只看该作者


这一段告诉我们,作者写这本通史,是为了掌握我国历史文化之精髓,而为当前我国的困难找出解决办法的依据。一方面有所继承,一方面能鉴今。

[ 本帖最后由 墨树瑰花 于 2010-2-20 19:56 编辑 ]
8#
 楼主| 墨树瑰花 发表于 10-2-20 19:51:26 | 只看该作者



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很多人,在中国求一如马丁路德,明揭“信仰自由”之旗帜,以与罗马教皇力抗,轩然兴起全欧“宗教革命”之巨波,无有。则谓“自秦以来二千年,皆束缚于一家思想之下”。求一如葛马、如哥伦布 空海外,发现新殖民地之伟迹而渺不可得;求如今日欧、美社会之光怪陆离,穷富极华之景象,而更不可得。则谓“自秦以来二千年,皆沉眠于封建社会之下,长夜漫漫,永无旦日”。。。。。。。。。但是,人家有人家的天堂,我们有我们的春天。所以,这本书在于发现我国的个性,和个性之美。

[ 本帖最后由 墨树瑰花 于 2010-2-20 19:56 编辑 ]
9#
 楼主| 墨树瑰花 发表于 10-2-20 20:14:29 | 只看该作者


这一段,讲异与同。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社会经济,是治史主要关注的三方面。每个时代都有变动,但贯穿其中的又有中华不变的精神。要在有实证的情况下做出结论。若某一时代之变动在“学术思想”,(例如战国先秦。)即著眼于当时之学术思想而看其如何为变。若某一时代之变动在“社会经济”,(例如三国魏晋。)即著眼于当时之社会经济而看其如何为变。革新派言史,每曰“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云云,是无异谓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无变,即不啻谓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历史无精神、民族无文化?
10#
 楼主| 墨树瑰花 发表于 10-2-21 19:26:55 | 只看该作者



这一段该是作者的创见,作者认为,中国史如诗,中国史之进展,常在和平形态下,以舒齐步骤得之。中国的起义,都破坏了社会,没有进步。外国史如剧,常在剧烈变革,战争中前进。正好诗在中国受重视,剧在外国受重视。作者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了。我不好评论。很难把中国人喜诗和中国人的历史像诗联系在一起。我是学过科学的,我总觉得这话没什么科学道理。。。。。。。。。。。。。但是又不能说完全没道理。。。。。。。。留待我以后研究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8 11:03 , Processed in 0.200228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