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南京邮电大学考研历程——给考研的同学一点参考
[打印本页]
作者:
android
时间:
11-7-17 22:00
标题:
南京邮电大学考研历程——给考研的同学一点参考
考研成功两大重要因素:
一.坚持
现在的录取比例大概在1:4左右,当你踏上考场开始考的时候,你已经干掉1/2个了,因为很多人在考前已经放弃了;如果你还能看到数学卷子的话,你又干掉1/2个,因为英语已经让很多人彻底绝望了;考完数学之后,1/2个又自动缴械了。所以,只要你坚持考完四门,你已经成功了一半,只要和剩下的两个半竞争。这么说来,考研其实是挺简单的事。不管情形多么绝望,一定要坚持下去,谁叫你选了考研这条路呢。我自己在考前一个月的时候,做数学模拟卷,基本稳定在40分左右,一个考工科的,150分的数学卷子只得40分,可以想像我有多绝望,当时已经不抱希望了,做好了明年再来的准备。但是绝望归绝望,绝望过了该怎么复习还是怎么复习。
二.信息
正确的信息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比如,专业课的可能比较匮乏,考试范围,考察深度,真题,导师信息,录取潜规则,都要靠你自己去搜集。而对于公共课,除了搜集信息以外,还要筛选过滤掉没用的信息。比如考前政治各个辅导机构所谓的押题卷子满天飞,来头一个比一个唬人,这时候就考验你的判断力,有些是要背的,有些需要有个大概映像,有些直接忽略,考到了认栽,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今年考试前,我真正背下来的政治大题不超过五道,而最终,在我所有看到过的押题资料中,考到的只有一道。
应对考研的方法有各种各样,有些截然相反的最后效果都不错,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的。但是上面的两点应该是对每个人都很重要的。
三月份应该是大部分人开始准备考研的时间,我觉得再早也没有必要。
这时不要急于开始复习,先做一写些外围准备工作。
1.
好好想想到底要不要考研。不是每个人、每个专业都需要、都适合考研,花点时间考虑清楚,给自己一个决定,以后就不要再纠结这个问题,一条道走到黑,哪怕是南墙也要撞到了再回头。我不赞成这样的想法:先开始准备着,根据以后的情况再决定要不要考。如果你现在不想清楚盲目地开始,多半是坚持不到最后的,后面的诱惑太多了。
2.
明确目标,选择一个报考的院校和专业,这应该是和高考很大的不同。你选择的专业、院校不同,复习策略应该也有很大不同,首先专业课考的就完全不一样,而且公共课的要求也不一样。当然,这时候你可能无法完全确定,可以选择不同层次但专业课相近的两到三个作为备选目标。
这些做好之后开始真正进入考研复习的角色了。从现在开始到六月底是前期复习阶段,这时还有学校的课程要应付,不同专业负担不同,根据自己的情况对于制定复习计划,建议将开始阶段的难度降低一些,大学都堕落了三年了,猛地进入高强度的复习状态难免不适应,如果一开始就完不成计划会造成后面习惯性地拖延,对自己的信心也有很大负面影响。
下面对于每门课详细说说怎么复习
作者:
android
时间:
11-7-17 22:00
数学:
参考书:
1. 复习全书,这个必须有,李永乐陈文灯都行,还有一本市面上不大能看到的蔡燧林编的,我看过一点,感觉不错,写的很细致,此人优于陈、李的是出过真题,但好像只能买到08版的旧书,据说后来他到恩波(or海天?)开辅导班,不对外出了。
2. 真题,自然是必备,也是随便谁的都行,可以陈文灯、李永乐的各买一本,反正真题应该是要多做几遍的。
3.
李永乐400题模拟,这个可以有,我自己没做过,不过似乎口碑很好,基本人手一本的。
4.
教材,高数随便谁的都行,线代和概率选个和你考试要求比较匹配的,我用的是学校的课本,华中科大的线代和四川大学的概率,感觉和考试要求的侧重不一样,轻概率重统计。
数学是花功夫最多的(我自己接近一半的精力花在数学上,最后还是这个结果,唉………..)
从现在开始到六月底是前期复习阶段,可以从全书开始,也可以从课本开始,我建议从课本开始。课本不一定要看的很深,(这段时间可能时间还不是很多,要求可以低一些)但是要保证进度。看书要有侧重,对应着大纲看(此时大纲还没出来,但数学的变化不会很大,看上一年的就行),有些实在看不懂的就不要纠结了,比如泰勒级数,我就从来没懂过,但是至少要清楚自己哪里薄弱,下一轮复习有侧重。高数、线代、概率最好滚动复习,穿插着看,以防看了前面忘了后面。看书的时候一定要做题,课后习题,仅仅看书几乎是没有收获的。
七月~十月,强化阶段。这时候刚应付完学校的期末考试,第一阶段的复习也大体完成。如果第一阶段是看课本的,没完成的可以草草收尾了,不要影响下一阶段的复习;如果第一阶段是看全书的,现在应该不会看完,基本到八月底完成第一轮。这一阶段开始看全书,基本要保证一天3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花在数学上,尽量不留盲点,不要指望下一轮再来,基本没有下一轮的机会。当然,全书写的是大而全的,上面有的不一定考,上面没有的基本不考,市面上所有参考书的通病,有些实在不明白的就放弃吧。
十一月~十二月,强化阶段。十一月开始做真题,最好完全模拟考试状况,在相应的时间段一次做一份,然后花两天时间好好看看,找出对应的知识点缺漏。这是最关键的一段,做3~4份真题你就会发现题目有很大的重复性,基本上你对考试的重点也会有个概念。不会的要结合全书把这一类题目都弄清楚,不要孤立地看真题答案。大约三天一份真题,一个月基本搞定十年真题。
十二月开始做模拟题,李永乐的400题或者其他人的。和真题一样的方法,只是模拟终归只是模拟,对结果不要太在意,好或者不好都无所谓,找到缺漏就行。
根据考试时间不同,一月份或许还有将近一个月时间复习,或者已经死到临头了。这时候不要再用什么新的资料了,把以前做的真题再看一遍,有时间的再看看以前的模拟题,查漏补缺。
英语:
参考书:
1.
张剑的真题。必备,人手一本,考研英语黄宝书。个人感觉他05年之前的分析比之后的好,可能是因为那几年是他自己出题的缘故吧。
2.
阅读专项训练的书。市面上的很多,没有看到有很突出的。
3.
张爱卿、王若平的作文模板。05年之前的版本写的很好,之后感觉很马虎,只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做一些修补,没有认真总结,不知道今年的新版会不会好一点,不过还是很有用的。
英语和个人的基础有很大关系,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目标,基础好的争取70+,不好的也没关系,目标定在过线就行,英语不是拉分的项目,没有数学专业课那么厉害。
英语是要尽早开始的科目,但是不一定要花很多时间,只要每天坚持,一点一点的积累。
三月开始做阅读训练,每天两篇,不能间断。英语是得阅读者得天下,从三月到九月主要内容就是阅读训练。这里的阅读主要是篇章阅读,完形、排序什么的可以带着做,也可以到后面找专门的时间突击训练。有人觉得两篇是不是太少了,如果你认认真真地做题琢磨答案,两篇差不多要花一个小时,在加上半小时左右背单词,足够了。阅读最大的问题是很多时候你会觉得答案这么选完全没有道理。碰到这种情况,有人能讨论一下是最好;没有的话把文章拿出来多读几遍,要出声地朗读,不是默读,读书很能增加语感。也许读完你还是没法接受答案,没关系,这样的过程多了你的思路会和答案越来越近。
至于阅读的参考书,前面已经说了,没看到社么突出的。我自己用过的有新东方任建坤的和新航道胡敏的。后一本名气很大,口碑似乎也不错,但是我自己觉得不怎么样,题目和答案的严谨性都一般,不过这可能是参考书的普遍现象,毕竟不能和真题比啊。当然这样名气大的书虽然不一定很好,但是一定不会很坏,毕竟那么多人用过。这本书题量比较大(200篇),可以放在六月以后做强化训练用。任建坤的书号称和真题同源,即文章选材都是Time、Economic一类的杂志,感觉比较简单,可以作为开始的时候练练手,同源的文章对于增加语感也有好处。其他经常看到的还有朱泰祺、石春桢的。朱的书据说比较简单,和任建坤的书一样,入门时练练手。石的书貌似答案写的很多。答案多的不一定好,但是答案少的一定不好。这本书也可以放在后面做强化训练。
这一阶段注意一点,不要做真题,真题留在后面,过早做了效果会打折扣。
八月开始可以着手训练除了作文的其他题型,有了前面阅读的基础,这一部分上手应该简单一些,这时阅读不能丢,也要带着做,保持手感。
这里特别说一下背单词的问题,大概这也是所有学英语的人都会有的问题。如果你想学好英语,不背单词是不可能滴;但是如果你只是想应付好考试,不背单词也不是不行。我自己的词汇量小的可怜,上大学之后就没正经背过单词,不过好在语感比较好,弥补了词汇量的劣势。
语感除了天生的因素外,我觉得多读书也是可以提高的,尤其是出声地朗读。当然考研的时候还是要背单词的。对于那些从四级开始就抱着单词书一路背过来并且效果不错的人,随便找本考研词汇背就行了。不过我觉得这样的人还是少数,反正我自己绝对不是,很多人还是今天背了明天忘,一本单词书买回来翻过的不会超过三分之一。我的方法是背阅读里遇到的生词,做完阅读后用专门的本子把生词记下来,不要太多,优先记那些有些眼熟但是不认识的“半生词”。这样一是有针对性,二是有背景,方便记忆,三是重要词汇反复出现,相当于你自己总结了高频词,比别人总结好了给你去背效果好。
九月开始可以做真题了,可以完全模拟考试的状态,也可以每天做一部分,但是要注意时间的分配,严格按照预定时间进行,考研的时间基本是够的,不像四六级,不过也不是很宽裕,也许紧张起来某些题目纠结一下就不够了。真题要争取做到文章里的每个词都认识,不留生词。
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做完十年真题。这时候把所有题目拿出来好好分析一下,对自己的情况做个总结。如果分数比较低,在下面的一个月里针对薄弱环节找专项练习的书做,集中突破;如果情况还可以,没有明显弱项,那可以把真题再做一遍。
十月中旬开始可以准备作文,再晚一点也行。找一本作文模本,着手开始背。我用的是张爱卿、王若平的那本,感觉很好,最大的优点是他都是用简单的词汇写出漂亮的句子,不像其他作文书满篇生词。这样的的模板很容易背下来。模板也不用完全死背,需要自己总结。尽管那本书本身就不厚,但是你还是可以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比如他一种类型会有4~6篇模板,你可以综合起来浓缩成一篇,只有通过自己总结才能用的好。模板不要很多,不要追求面面俱到,我在考试前只准备了四篇小作文的模板和一篇大作文的模板(大作文模板是我自己很得意的一样东西,纯原创,关键是只要图画或者图标作文都能套的上去,考前一天一起住宾馆的同学把我的模板借过去背,第二天原封不动的用上了),有了模板还要学会变通。这次小作文没背到现成的,但是我把其他模板上能用的句子都用上了,效果也凑合。
背模板的同时也要自己写,写的多了才能活用模板。
这样基本上到十二月,你的英语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这时候不需要在英语上花过多的精力,每天做一点,保持手感就行,真题模拟题穿插着做。如果这时候情况还很不理想,希望有所突破的,把功夫花在翻译、排序、作文上,这些题型短期内比较容易见成效,你做不好可能不是基础不行,而是对题型不熟悉,没有掌握特点。至于阅读什么的,再挣扎意义也不大了,这不是一两天可以搞定的事。
作者:
android
时间:
11-7-17 22:00
政治
辅导班:一般政治都会报一个辅导班,人脉强大的也可以不报,把别人的信息综合总结一下照样可以。辅导班也没有看到哪个一枝独秀的。我上的是领航,说不上好也谈不上坏。周围人报的比较多的还有文登,讲的怎么样不知道,但貌似沈伯平、赵宇是江苏阅卷组的,考江苏院校的可以考虑。其实各个辅导班差别不大,对比一下讲义都是大同小异,照着大纲缩编出来的。唯一有差别的是最后的押题。不过从今年的情况看,也没谁押的特别准的。建议一起考研的几个同学可以分别报不同的辅导班,到时资源共享。
参考书:如果你报了辅导班,基本不用另外买书了,买了也没时间看,除了一本——王锁明的《核心考案》。以前有很多人推荐的,薄薄的一本,知识点都概括了,背起来比较有信心。
不过今年没看到,据说是考纲大改,来不及出,不知道明年会不会有。
政治不要太早复习,八月开始足够了。各大辅导机构三月份开始就有所谓的春季强化班,基本属于扯淡性质的,你去了也不会听,听了也不会背,背了也是白背,过四个月忘得干干净净,八月还要从头再来。
八月中旬,秋季基础班陆续开始开课了,这时候开始复习政治,主要是把辅导班的讲义或者大纲解析认真的浏览两遍,只是浏览,不用强记。看书的同时开始做题,看完一章内容就接着做对应的题目,只做客观题,要努力达到小题狂练的境界,通过做题强化知识点。会有一些一千题、两千题之类的配套辅导书,争取做完75%。我用的是领航的1200题,除了史春林编的近代史那部分相当垃圾之外其他的都还好。另外用任之二的人也比较多。
强化班一般在十月初开课,强化班的老师也就是把基础班的讲义缩编一下,缩小范围。这时可以开始背了,把强化班上强调过的重点背下来,同时继续小题狂做,有精力的开始做大题,不是要去背大题的内容,而是了解大题的答题方式,可以从真题着手,毕竟真题的答案比较严谨。这里插一句,几门课中政治的真题是最不重要的,其他课真题一定要做,而且要做不止一遍,政治的真题个人感觉做不做都行,反正我没做过。
十二月初会有冲刺班,是初步押题,也许这时候出题的人还没进去,押题不会太明晰。而辅导班的老师会给你一个范围更小的重点,玩命的背吧,没啥好说的了。十二月底还有押题班,而这时段学校的书店里也会冒出来不少押题卷。押题这种事情就像春哥一样,不要不信,也不要全信。押题卷可以适当的买几份做做。比较有名的是肖秀荣和任汝芬,还有其他一些合编的。曾经有过一个说法,肖秀荣的客观题,任汝芬的主观题。不过今年考纲大改,改的谁都找不着北,任汝芬老头子的四套押题卷竟然搞出来六十多道大题,这还押个屁啊。事实证明,今年我看到的所有资料里真正押到的只有一条。
总结起来,政治真正拉分的是多选题,所以要花功夫在客观题上,即前面讲到的小题狂做;至于大题,一是基本知识点要背牢,其次是答题方法。五道大题,押中两道就很不错了,剩下的大家都不会,都是瞎忽悠,得分高低就看你忽悠的好坏了。如果你平时看的时政新闻比较多,这时候会有些优势,假大空的话信手拈来。所以平时多看看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社论这种东西,学学我党是怎么扯淡的,这不是开玩笑,就和英语的语感一个道理。另外答大题有些技巧,比如问到“为什么”的时候,都可以答“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这是人民利益的根本体现”“这是党的先进性的要求”“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问道“怎么样”的时候,都可以答“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等等,自己去体会吧。反正只要小胡还在台上,就要每题都涉及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这一类的东西。
另外,除非你背到了原题,否则答案一定要往多了写,把空间填满,字写的工整一些,没有方向性的错误得分就不会太低。
政治这东西有时真的是看了没看一个样,一般不会拉分的项目,合理分配好精力。
以上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计划,下面来说说我自己的复习过程。
没有过多犹豫,很早就决定了要考研,也很早就定下了学校和专业。大约三月开始准备看书,从英语和数学着手。英语是真的坚持下来的,每天两篇阅读。数学从教材看起,同时抱着答案书看课后习题,进度很慢,六月的时候才看完上册。暑假的时候忙了一阵电子竞赛,上了个政治基础班,在学校的时候时不时还去各处腐b一下,总之是没怎么系统的看书。
九月开始想要认真准备了。数学匆匆把高数下册收尾,开始看李永乐的全书,高数部分还能坚持做做后面的习题,后面到线代和概率连习题都顾不上做了。
英语的情况还好,也是唯一比较放心的,阅读正确率在七成左右,开始做真题,作文什么的还没接触。
政治开始浏览讲义,真的只是浏览,没怎么背过,因为实在记不住。一边看一边做题。
专业课比较失误,这个时候还没定考哪一门,还在通信原理和微机原理之间徘徊着,两门课都没有系统地开始复习。
十月的时候开始紧张了。
数学进度缓慢,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啃李永乐的全书,同时忍受着对自信的不断摧残。
政治前面也好不到哪去,只看完了马哲、近现代史和一部分政经。十月上了强化班,然后抱着强化班的缩编讲义继续背。
英语还好,真题做完了之后开始练阅读之外的其他题型,当然,作文还没开始准备。然后开始把真题再做一遍。
专业基本选定了微原,借来南邮的课本开始看。
十一月是最黑暗的时候。周围已经有人开始找到工作了,最爽的人签已经好了协议,等明年拿了毕业证再去报到,现在开始就专心享受生活。而自己还在起早贪黑的泡自习室,漫漫长路看不到尽头。这些人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也是考研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不够坚定的这时候就放弃了。
数学的进度依旧缓慢,刚把高数看完,开始看线代和概率,只是草草的看,没时间认真钻研了,很多不会的就放弃了。
政治还是一边看讲义一边做题,进度还好,做题的正确率一般。
英语倒是按计划进行的,做第二遍真题,做完之后回头去看胡敏那本书上没做完的题目,正确率还可以,就是起伏比较大。
专业课看完课本开始研究真题,心里很没底,不知道要考什么,怎么考。
十二月接到通知考试时间提前了,开始抓狂。
数学草草看完全书,练了两套模拟题,惨不忍睹,开始啃真题。
政治开始花心思背大题了,同时继续训练客观题。
英语着手准备作文,整理模板,同时阅读继续练着。
专业课做完了几套真题,对考试有了大致的把握,基本就是围绕几个主要芯片出大题,开始查漏补缺。
考试前我基本是抱着明年再来的心态上考场的,最终考下来数学76,政治75,英语69,专业128,其中数学、英语、专业应该都是正常发挥,政治是人品爆发,比预想的多了不少,这种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
总结下来考研最关键的还是坚持,不管多么绝望,只要你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只有坚持下去。能坚持到最后的结果基本都不错。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bbs.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