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单自我介绍 二、报考准备 1.考研的道路实现远方的梦想 2.完全的信息坚定努力的方向 3.积极的心态成就水到渠成的成功 4.充满博弈的专业报考换取不一样的笑容 三、初试策略 1.介绍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关系 2.富有特色的专业课 3.短而精悍的辅导班及注意事项 4.合理的安排得来事半功倍的成效 5.不用苦恼的导师及研究方向 四、复试应对建议 五、结束语 详细体会 一、简单自我介绍 我是12届的某大学二本本科生、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属于非定向即公费研究生。北理考研分数376,专业排第二,其中运筹学132.纵观自己考研的前后,结合上完一年研究生以后的状况,有一些体会,稍微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丝春风,消除心头的疑虑,唤起拼搏的信念,展开梦想的翅膀,去追逐心中的太阳。 二、报考准备 1.考研的道路实现远方的梦想 考研,是对自己命运的一次自我选择与挑战,尤其是在自己对本科大学不满意的情况下。高考时,有多少人对自己做出的大学和专业选择是理智的,是自己了解的?更不用谈是自己意识中所钟爱的。即便是这样,而又有多少人最后真正如愿了呢?答案往往是不如意的,了解之后才知道它不属于我。因此,趁此良机,大家开始了自己新一轮的独木桥抗争。 在我看来,选择考研,就是选择了远方,选择了挑战自我,选择了人生新一轮的较量。因此,应该拿出年轻人的豪迈,拿出人生的激情,积极应对。选择远方,注定要风雨兼程,而风雨兼程比对整个人生又算得了什么呢?选择挑战,肯定要艰苦卓绝,但艰苦卓绝相对未来的前景还值得一说吗?年轻,什么都是刚刚开始,吃苦只能是有好处。因此,我觉得应该对自己的这个决定充满信心,充满热情和力量。毕竟,这是自己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次决定人生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对像我这样的应届毕业生。 这期间,存在一个到底上考研还是找工作的问题,尤其是对那种对自己不是很有信心的人,思想的对抗非常明显。这一点,我算是幸运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去上班,后来考上了想去招聘会看看就业形势,却因非典围困只好作罢。事实上,我完全相信自己能够考上研究生,相信自己四年来的扎实学习能有所收获了,相信自己一年认真努力的专门复习能够换取比较理想的成绩,相信自己第一次做出的决定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成果。我甚至顽固地认为:这是年轻人的进取心的一种表现。因此,我选择了坚持不懈,选择了默默无闻,选择了人应该要有一点精神,在宝贵的青春时代把握好进取的方向,明确坚持的目的,尽情地投入钟意的追求。而对因为这个疑惑儿意志不坚定者,我有一个建议供参考。个人以为,坦白讲,找工作和考研不是非常冲突的,初试结束之后再来找工作一样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应该说经历考研的磨练,你的思想和学识都会得到深化,相信这会转化成对就业很有利的条件,完全可以抵消时间上似乎滞后的劣势。而现实情况往往是,不打算考研而一心一意找工作的人往往在初试结束之后也还没有搞定工作,而两头同时进行者,情况往往是两头都很不爽。个中情况,权衡利弊,相信大家能有一个结果的。 2.完全的信息坚定努力的方向 我打算考研是在大三下学期开学时,并且马上就进入了状态,着手复习了,毕竟时不我待。成年人了,应该为自己的未来作点准备了,就业压力那么大,社会的知识化趋向,我觉得我应该要继续深造,争取一个更高的起点进入社会。尽管专家评论:考研不是成功的惟一途径,良好的社会经验、扎实的工作资历,来源于实践积累的业务知识,同样是获取个人进步发展的方式。但是我觉得就我本身来讲,还是最好争取读研究生。 我把自己的考研目标定位为:北京的好学校+喜欢的专业(热门的、就业情况很好的专业更好了)+公费(即非定向研究生)。因此开始了对北京学校进行了所谓的扫描。第一,选择北京好的学校。其实,选择北京本身就是一个讲究,就是为了增大成功率的一种做法,我本科在北京,到时了解情况方便点,也熟悉周围高校的情况,而且简单的认为这也为初试的后勤、复试的投入作了一个好的伏笔。在北京的高校里,一个公开的事情是,清华,北大和中科院属于最上层,紧接着的就是水平相差不多的人大,北师大,北理,北航,北邮,北科,交大等等,因此就要看自己喜欢哪里以及每个高校的专长了。有人由于高考不利的原因或者一些私人原因,几乎毫无理由的钟爱某所高校,有人着眼于未来,看中了某所高校的一项突出地方,而又正好是自己一心追求的专业。就我来说,按照自己的定位原则,公费,意味着报考北大清华的话上个公费风险有点大(当时居然不知道中科院全部是公费的,否则有可能就报它了,这应该算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失误),因此把高校降到了所谓的二流。接下来,由于有同学在北理上本科,期间也来过几次,初步感觉还可以,气氛不错,历史悠久,像一所好的大学(大楼、大师都有)。然后是专业,我觉得自己喜欢最重要了,热门是个plus,毕竟以后的几年间,你要在这个领域做出点东西来,而未来的就业中,你也有可能要在这个方向有所建树的,更重要的,这一次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因此选择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专业是放眼于未来的做法。我本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相应的研究生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对这个,我有一定的兴趣,希望能得到深造,刚好这又是个热门学科。就北理的这个专业来说,他们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有博士点还有博士后流动站,而且还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可见结构比较合理,体系比较齐全。就整个管理学院来说,博士生导师12名,教授、研究员23人,副教授及相当职称人员38名,可见师资力量很雄厚,对比其他高校的商学院,一样可以看出一定的优势。至于就业情况,听同学了解后告诉我说很不错的,所有这些都坚定了我要选择北理的信念。当然,竞争力大是肯定的,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实力,毕竟要不是冲着公费、敢冒点险就报北大了,因此打算拼一把。就这样,我选择了北理。 这期间,可以看出,完全的信息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首先,对整个高校的实力的了解,特点的掌握,对自己报考专业的理解,对就业情景,尤其是自己关心的专业的就业情景的了解。我当时是一方面看校园网上的介绍,看他们就业论坛的招聘单位情况。另外,通过同学了解到一些过去的师兄师姐们的就业去向。就管理科学与工程来说,有去民航结算中心的,国家信息中心的,大型的管理咨询公司的等等。感觉不错,因此更加坚定了信心。其次,一定要有自己的报考想法。比如定位原则,到底是能上就行,还是一定要上公费,我想两种心态下作出的决定是不一样的。第三,应该充分认识自己的实力。大家知道,考研的报考分四种情况,本校本专业,本校跨专业,跨校本专业,跨校跨专业。第一种相对最简单,从信息占有度、人脉、地利等各方面都占优势。而最后一种最难,每个条件都要付出更多。因此,把他们与自己的定位原则一结合,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了。比如我,属于跨校本专业,有一定难度,但是应该不大,三条原则实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第四,要充分发挥同学、朋友的便利来收集充足的信息。有人甚至自己亲自去办公室的宣传橱窗看课程安排表,然后到教室找高年级的人了解情况,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是过来人,知道努力一回不简单,因此能帮忙的尽量会指点一下,其实往往也是举手之劳,但是成效却是了人心愿,鼓人信心,这时再次看出了选择北京的好处。由此看来,我应该特别感谢我的同学,是他们给了我一个真正面貌的北理,我的考研成功离不开他们的努力。一点遗憾,但是对人很有意义的是,我居然当时没有及时了解到中科院都是公费生,尽管科研院所有它不及大学的地方,但我想我还是有点遗憾的。 3.积极的心态成就水到渠成的成功 获取了充足的信息,确定了报考的高校,坚定了努力的方向,接下来就是要放平心态,针对特点,安安静静地上自习了。毕竟最终是要拿出成绩来的,否则再怎么了解那所高校也是白搭,为别人准备而已。 不要急于求成,没有什么事情是几天就可以做好的。何况这么伟大的工程,人生的丰碑式建筑。时常想起一句话,好像是当时考研政治的时事要点: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扎扎实实做学问。好好体会,很有道理,很能激励自己。时刻告诉自己,我选择了考研,选择了与众不同,我自己选择的,因此我要负责,我要坚持到底。当别人在追求另样的事情时,我告诉自己,我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一样的青春不一样的人生”是我最喜欢的话语之一。 4.充满博弈的专业报考换取不一样的笑容 在报考阶段最后一个重点就是专业的选择。在北理管理学院,报考时只填写专业的,方向填了也没用,而我们当时根本就没要求填,这个后面会讲到。这里着重讲专业选择的博弈技巧。学校的大致情况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竞争最激烈,应该说,学校在这个专业上实力最强,投入的资金最多,公费名额也最多,因此每年都是异常激烈也可想而知,比如2004年,该专业360多分还是自费的。因此每年都有好多人由于总分不够或者总分超出了但单科不足而被迫调剂到本院其他专业,比如运筹学与控制论,系统工程等。在调剂的情况下,一般就是自费了。而拿系统工程来说,报考的人一般是偏少的,分数线自然偏低,但公费名额一样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考上以后学的东西跟管理科学与工程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至于具体的研究方向是由导师定的,跟专业更几乎没有直接关系了,这一点是一般同学所疏忽但是确实非常重要的,因此成了博弈的重点。讲究的地方在于,比如估计自己的实力不是很强,而又想读个公费,强烈建议报考系统工程,2004年有个很好的例子,有位同学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因此避开了管理科学与工程激烈的竞争,报考时选择了系统工程。事实证明,他做出了一个英明的决断。果然,最后他只有340多分,但是他上了公费,人家360多的报考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却是自费,没有办法,那边激烈些嘛。 三、初试策略 1.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关系 初试中,北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专业课只有运筹学一门课,这对考生来说是一个福音。所以一定要在公共课上下功夫,争取拉开别人。在公共课上,数学考数一,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好多人就是因为数学单科不足而只好遗憾一回了。还有英语,我们当时好几个同学因为英语分数偏低,总分很高,最后也只能选择调剂。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关注专业课是一个方面,注重公共课的提高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往往是更重要的。因为经过对信息的几乎完全掌握,经过新祥旭高硕考研专业课辅导班的培训,加上自己的大量练习,运筹学在最后彼此拉开的程度相对数学和英语来说要小一点。 2.富有特色的专业课 上面已经讲到,我们的专业课只有一门课运筹学,而且运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科的运筹学教材一般可以看出,知识和解题方法都是分成一块一块的,彼此的关联度不是很大,而且总的内容也不多,因此很好复习,很好掌握。而且,在我们管理学院,一般的做法是,研究生招生宽进严出,因此运筹学在考试时不会挑很难的地方考,相反一般挑很活的地方,挑那些能看出你思考问题的思路和角度的地方考,挑那些你要是知道某个重要的注意点就能轻易拿下的地方,挑那些能看出你对知识点掌握是否深刻而全面的地方考。这种种形势都非常利于考生。但是,最后考试时,拼的东西除了知识更多的是速度,是准确性。没有非常熟练的技能,没有透彻的理解,是不可能顺利挑战高分的。然而做到这一步,个人认为,最好还是上个专业课的辅导班。 3.短而精悍的新祥旭高硕考研辅导班及注意事项 每年举办两次,暑期一次,11月份一次,一样的老师,一样的讲义。我当时上的是暑期的,刚好之前按照自己原来学运筹时的理解方式看了一遍,回忆起了大多数东西,然后来上辅导班,回去之后按照辅导班上老师的嘱咐,开始新一轮的复习。 客观来讲,考研辅导班还是很有用的,不仅仅是心理上。第一,高水平的老师讲出来的运筹学就是不一样,字字珠玑,一针见血,短短几句话让你茅塞顿开。第二,老师的讲解侧重点是一笔财富,是直接针对考试的指南,值得琢磨。第三,老师会大致指出考试中侧重的地方,比如我们不会考什么!!这对回去之后的复习很有帮助。第四,我个人的“偏见”,在运筹学里,特定的方法应该会有特殊的作用。拿线性规划中的单纯形来说,不同的老师画出来的表格的风格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优缺点,但是上过新祥旭高硕考研辅导班的同学看过了讲解老师(其实就是出题或判卷老师或与他们极其相关,虽然他往往会说不知道)的风格之后,按照他的风格来,他在判卷时是否会赏心悦目呢?是否会因英雄所见略同而情绪不错呢?想来应是人之常情,因此我改变了以前自己学校老师的表格风格,选择了这边的,这个工作做起来并不是那么苦难。 4.合理的安排得来事半功倍的成效 专业课只有一门课,还有辅导班,内容还不多,难度又不大。因此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对付公共课,这相对别的专业来说是有优势的。个人认为,对在职人员来说这一点尤其突出。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时间和精力的安排,在专业课上,能够上辅导班是最好的选择,针对老师着重指出的地方,尤其是课上补充的地方,在后续复习时找来习题进行一遍又一遍的实战。记得当时讲课的吴老师讲得好,不要想着找多少题来做,你只要把这一两道题做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轻车熟路,信手拈来了,那就行了。就我个人的体会来说,暑假上完新祥旭高硕考研辅导班以后,大四上学期,先抓紧时间按照吴老师的嘱咐对全部章节疏通了一遍,进行中顺带做了几道题,加深了理解。完了以后,从头开始做题,大量做题,巩固方法,总结知识点,总结经验,提高速度。一般是2周一个轮回,复习一两章运筹,然后再去看公共课,2周以后再来看运筹。目的简单来看有二,一是不要忘记了常见的方法技巧和整个知识体系,另外不要丧失了快速的计算能力和敏捷的反应速度。这样一来,在最后就能充分发挥优势,轻松拿下目标。 5.不用苦恼的导师及研究方向 初试准备中,甚至复试通过准备上学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好多同学对导师和研究方向非常敏感而又没有把握,因此颇为苦恼。其实,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首先,我们的导师不是在报考时确定的,而是在上课3周以后,学院开师生双选会,才开始导师的确定。当然,你可以事先了解甚至联系,但最终的结果你基本上是不知道的,况且,在你没来之前你对每个导师真的又能了解多少呢,所以不用管这个。其次,也是事先最没有必要关心的是研究方向问题。尽管在招生简章上,管理科学与工程下边列出的研究方向已经很多了,但是请你相信,事实上,最后确定的研究方向比那些更多。因为研究方向是导师帮你确定的,根据你们双方商量的结果,结合导师的强项和我们自己的兴趣,最后帮我们确定一个研究方向。而这个工作,在毕业论文开题之前,也就是研二第一学期开学一段时间以后才进行。 四、复试应对建议 我们属于34高校内的,因此提前复试招生。复试分为面试和笔试,在总分中的比重每年有一点小的变动,我们当时是初试90%,复试10%.然后每一种考试都要及格,就是说你初试再高,但是复试没有及格的话,也不能录取,但是好像最后这种情况还是很小的,复试刷下去的往往是初试分数比较夸张的人。复试中面试和笔试各占50%.在面试中,需要提醒的,幸好当时我还比较注意,事后了解确实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对以后的研究方向应该有点想法,有个设想哪怕很不合理总比毫无想法强,要是能有所高见那当然最好了。在专业领域,也许你了解的并不多,但是你能有所见解,老师是非常看重,非常高兴的。笔试我们当时是第一次考试改革,一张卷子,一个小时,5道题,5门课的知识,因此很大程度上是在拼速度了。很不幸的是,我们是在复试前几天才得知要这么考,要考这几门课的,因此准备非常仓促,但是未来几年这种方式就不变了,因此以后的同学就可以提前复习了,相信考试结果会更好,自己的信心会更大了。 五、结束语 写出来这个东西的目的在于尽量消除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一些不良后果,让大家能够坚定奋斗的信念,坚守努力的阵地,成就心中的梦想。有的东西还不够详细,有的甚至是个人很不成熟的看法和见解,希望提供参考。我所希望奉献给大家的是,一种渠道,一种思路,一种诠释,一种透明,一种公平,一种捷径,一种成功。 北京理工大学考研辅导联系方式 联系人:邓老师 北理考研交流群: 3364342286 手机:13366254592 QQ:336434228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长远天地大厦B1座505. 北京理工大学考研在线咨询答疑邓老师微信
http://lishuotang.xxxedu.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