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斌《财政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修订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5:1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20930.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录
第1章 中国财政概况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 财政目的:社会福利的增进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3章 中国政府支出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4章 政府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5章 税收原理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6章 流转税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7章 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7.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8章 财产税和行为目的税
 8.1 复习笔记
 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9章 非税收入和公债收入
 9.1 复习笔记
 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0章 财政政策和财政管理
 10.1 复习笔记
 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内容简介                                                                                            


  《国内外经典教材辅导系列?金融类》是一套全面解析当前国内外各大院校金融类权威教科书的辅导资料。我国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国内外通用的权威教科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参考教材,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试(特别是硕士和博士入学考试)和培训项目作为指定参考书。这些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内容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给许多读者在学习专业教材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与国内外教材配套的复习资料,整理了各章的笔记,并对与本书相关的历年考研真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杨斌主编的《财政学》(第2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是我国众多高校采用的财政学优秀教材,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金融类”专业考研参考书目。作为该教材的学习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杨斌主编的《财政学》的课堂笔记基础上,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配套教材的知识精华。
  2.精选名校真题,囊括所有考点。本书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来自指定杨斌主编的《财政学》为考研参考书目的院校,并对每道题(包括概念题)都尽可能给出详细的参考答案,条理分明,便于记忆。
  3.补充难点习题,强化相关知识。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各章知识难点的复习,每章参考了名校题库、众多教材及相关资料,精选了部分难题,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可以说本书的试题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博选众书,取长补短。
  本书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共分10章,每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为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精选近年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
  圣才学习网│金融类(www.100xuexi.com)提供全国各高校金融类专业考研考博辅导班【专业课保过班、一对一辅导(网授)、网授精讲班、真题解析班(网授)等】、多媒体e书、多媒体题库(免费下载,送手机版)、全套资料(免费下载,送手机版)、金融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杨斌主编的《财政学》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财政学的师生参考。
  与传统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四大特色:
1.免费下载:无须注册均可免费下载阅读本书  在购买前,任何人均可以免费下载本书,满意后再购买。下载地址为:http://www.100eshu.com/DigitalLibrary/ajax.aspx?action=Download&id=20930(请复制到浏览器上面打开)。任何人均可无限制的复制下载圣才教育全部1万本多媒体电子书,既可以选择单本下载,也可以选择客户端批量下载。
2.免费升级:更新并完善内容,终身免费升级  如购买本书,可终生使用。免费自动升级指我们一旦获得最新考试真题,系统立即自动提示您免费在线升级您的产品,您将自动获得最新真题及高清视频。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当您的电子书出现升级提示时,请选择立即升级。
3.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本书具有"记录笔记"、"全文检索"、"添加书签"、"查看缩略图"、"全屏看书"、"界面设置"等功能。
  (1)e书阅读器——工具栏丰富实用【为考试教辅量身定做】


  (2)便笺工具——做笔记、写反馈【圣才电子书 独家推出】

  4.多端并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平台同步使用  本书一次购买,多端并用,可以在PC端(在线和下载)、手机(安卓和苹果)、平板(安卓和苹果)等多平台同步使用。同一本书,使用不同终端登录,可实现云同步,即更换不同设备所看的电子书页码是一样的。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是一家为全国各类考试和专业课学习提供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多媒体e书、多媒体题库】的综合性学习型视频学习网站,拥有近100种考试(含418个考试科目)、194种经典教材(含英语、经济、管理、证券、金融等共16大类),合计近万小时的面授班、网授班课程。
  如您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国热线:400-900-8858(8:30-23:00),18001260133(8:30-23:00)
  咨询QQ:4009008858(8:30-23:00)

  详情访问:http://jr.100xuexi.com(圣才学习网|金融类)
            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1章 中国财政概况
1.1 复习笔记
一、政府概述
1.政府的概念
政府是人类社会自然发展的产物,它是拥有广泛的权威和垄断的权力,通过制定并实施法律或规则,对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公民、企业、宗教、社团和其他组织进行管理监督,提供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团体。政府的类型很多,但是它们都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征:
(1)权威的社会性,政府的权力是在它所管辖的地理范围内被广泛承认的。它用这种权力和权威制定有约束力的法律和政策,发布强制性的命令。
(2)成员的当然性,政府治理下的成员除非移民,不能例外地脱离政府的规章和命令的约束,这种当然性是与成员的国籍或居住权相联系的。
(3)暴力的垄断性,政府拥有合法的暴力,而且这种暴力是政府唯一拥有的,其他组织不能获得。
(4)权力的合法性。
(5)服务的非营利性,政府在管理社会过程中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如果要收费,所收取的费用不能多于服务成本。这是政府与企业组织相区别的重要因素。
(6)统治的阶级性,任何政府都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其法律和政策从根本上讲是有利于统治阶级的。
在政府(国家)拥有企业的时候,政府不仅行使政治权力,还是国有企业的产权所有者,还履行国有财产所有权职责。
2.政府模式
政府模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区分。
(1)从权力最终归属角度,可分为独裁模式、寡头模式、民主模式三种。独裁模式即一个人拥有最终权力的政府,包括完全的君主制,也包括最终权力由总统或相当人物拥有的共和专政制。寡头模式就是权力由少数几个人组成的小团体拥有的政府体制。民主模式由人民作为整体拥有政治权力的政府体制,包括由人民通过大选直接选举领导人的直接民主制和由人民通过选举代表,再由代表负责决定和监督领导人的间接民主体制。
(2)按照国家的结构形式以及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关系角度,可以划分为单一制下的中央集权型、单一制下的地方自治型以及联邦制下的地方自治型三种。
①单一制下的中央集权型(以中国为例)
所谓单一制,是指一国的主权权力由中央政府保有,中央政府的权威可直接及于其公民,并且可以变更地方政府的制度。其主要特点在于中央政府可以随时决定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地方政府的立法权限受到中央的约束和监督,行政机构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设置和管理。世界上多数国家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如中国、日本、英国、法国等。中央集权则是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具体权力划分角度来讨论一个国家的政府结构。
②单一制下的地方自治型(以英国为例)
英国采用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但是地方政府拥有较多的自治权,具体表现在地方议会具有较多的管理地方事务的权力,除了有权力制定地方法规(立法权)以外,还具有管理公共事业的建设的权力(行政权),依法决定征收税费的权力,编制预算的权力以及发行地方公债的权力。当然地方政府的自治权也受到一定限制并接受中央政府的监督。
③联邦制下的地方自治型(以美国为例)
所谓联邦制,是指根据宪法的规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由法定契约明确规定,获得永久的承认,中央政府无权随意变更地方政府的制度。美国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其主要特点在于:国家整体和组成部分之间是一种联盟的关系。
3.政府职能
(1)政治学意义上的政府职能
①阶级统治职能,a.构建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制度、政策和环境;b.建立和维护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机器,对内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对外防御外来侵略;c.保障政府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包括工资、福利等;d.向社会和公民征收维持政府正常运转所需要的赋税和规费。
②社会管理职能,a.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b.制定经济、贸易、财政、金融、国防、外交、民政、交通、通讯、环保、体育、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事务的政策并进行管理;c.对国有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d.制定国家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③社会服务职能,a.提供教育、文化、娱乐、保健、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公共服务;b.提供各种市政性服务设施,如住房、道路、水电等。
④社会平衡职能,a.制定社会资源再分配政策并建立相关制度,如建立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制定相关的收入再分配政策;b.建立和维护政治性和社会性的参政议政组织,并从事社会沟通、协商和监督职责,调节社会矛盾。
(2)经济学意义上的政府职能
①维持职能,a.为了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而建立军事、公安、司法等部门;b.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建立经济、贸易、财政、金融、国防、外交、民政、交通、通讯、环保、体育、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事务的基本制度并进行中长期规划;c.为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对国有自然资源的勘测及保护制度。
②经济职能,a.为了保证市场运行的有效性而进行的交通、能源、水利、卫生、环境、信息等经济性基础设施以及文教、医疗、公共管理等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投资;b.为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对国有企业进行投资以保证其固定资产的更新与改造,保证其正常的经营和运转,并给予适当的补贴。
③保险职能,a.为了维持社会各阶层的公平,而对收入分配进行有效的调节,给予社会公众基本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b.为了维护特殊群体的基本权利,给予退伍军人、儿童老人、残疾人、受灾群众一定的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救助等。
(3)影响政府职能的因素
一国政府具体履行怎样的职能、有什么样的特点,取决于许多因素:
①自然条件;
②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
③传统和习惯即社会文化;
③社会经济科技情况的发展变化。
4.中国政府结构
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政府架构有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中央政府。第二个层次为省级层次,包括四种形式,即直辖市、省、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第三个层次为地级层次,包括地级市、专区和自治州。第四个层次是县级,分为县、民族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以及特别区域(如林区、生产建设兵团的团级单位等)。第五个层次是乡镇级。
二、中国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
中国财政收支体系包括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债务预算、预算外收支等。
一般预算就是每年由国财政部及各级财政机关编制并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的财政预算,是中国政府收支体系的主体部分,官方所称财政收入、支出指的就是一般预算的收支。
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国家通过向社会征收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并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收支预算,它是近几年为了加强对土地出让收入、政府性基金等不列入一般预算的财政收入项目的管理而编制的特别预算。
预算外收支,是对预算外资金进行管理的制度,包括建立统一财政专户,制订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1.中国政府收入及其构成
(1)中国政府收入总额及其构成
若估计中国政府收入,可以将上述各个预算的收入加总。由于债务收入实际上只是将未来的收入提前使用,以下计算政府收入时不计入国内外债务收入。

图1—1 2009年按管理方式分类的政府收入结构图
(2)中国广义税收总额及其构成
①正税与杂税、暗税的区分
目前以税的名义的征收除了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由人大立法外,均由中央政府或所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以下简称环境保护部)等制定条例或规章、通知。这部分通过正式立法的税收为正税。
除了正税之外,在中国还存在大量的具有税收性质的征收,它们往往以收费、基金等名称出现,由单行法律、中央政府各部门甚至地方各级政府或所属部门通过文件通知的形式决定课征。这些收费、基金有的属于临时性质,有的永久开征,往往形式多样,造成的负担不轻,项目数远远超过正税。这种未通过正式立法的各种具有税收性质的课征为杂税。
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政府还通过价格机制向特定的经济活动主体征集货币或实物。例如在对粮食等主要农作物实行统购统销、对农用工业品实行计划调配的体制下,政府通过人为提高农用工业品的价格,以高于其价值出售给农民;而同时人为降低粮食等农产品价格,让其销售价格低于其价值,从而获得价格“剪刀差”。由于其实质是对农民课征间接税,而“纳税人”并不知觉,将这种课征方式称为“暗税”。
②正税情况
以征税对象为依据,可将正税分类列举如下:
a.流转税(货物与劳务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资源税、城乡维护建设税、烟叶税、车辆购置税。
b.所得税类: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费(即社会保险费征缴收入,下同)。
c.财产和行为税类: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契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船舶吨税、车船税、排污费。
一般预算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正税。社会保险费在正税中的权重已经相当大,但社会保险费不在一般预算中体现。
税收结构:中国的税制结构为典型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双主体特征,见图1—2。从主要税种的构成看,增值税收入最多,见图1—3。



图1—2 2009年正税类别结构图  图1—32009年主要正税占正税总额比例图
③杂税情况
杂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所谓政府性基金和一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这些项目本质上不属于“费”、资本投资报酬、产品或服务购买,而是符合税收的四个基本特征。缴纳基金或费的人(以下简称缴费人)不能免费使用由其投资形成的设施,因此缴费人的贡纳是无偿的;缴费人在纳多少、什么时候纳受制于征收文件,不能自主选择,只要缴费行为发生就必须缴纳,否则面临处罚,强制性明显;缴费人缴纳的比例或数额是预先在文件中规定好的了,确定性清楚;只要缴费人发生了同样的行为,其缴纳的项目同样,数量不二,具有均一性特征。近几年,随着中央政府的治理整顿,政府性基金项目逐年有所减少,但到2009年仍有31项之多,其中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收入总额达到4228.02亿元。
(3)土地出让收入
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收入主要包括两个部分,①具有杂税性质的所谓政府性基金;②土地出让收入。土地出让收入已经构成地方财政重要的收入来源。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情况
中国社会保险目前存在三个体系:①行政事业单位其人员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用由一般预算开支;②除了上述人员以外的城镇居民列入城镇居民社会保险体系;③农村居民参加的农村社会保险。
所谓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实际上是为上述第二类人员即城镇非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而建立的。近几年此项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参保人数和基金规模持续增长。
2.中国政府支出及其构成
(1)中国政府支出及其构成
按管理方式划分,中国政府支出同样可以划分为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外支出和债务预算支出。
(2)一般预算支出结构
一般预算支出开始按照新设置的科目编写,新的支出预算根据政府职能活动和开支的具体用途,将一般预算政府支出划分为功能分类科目和经济分类科目。支出功能分类的类级科目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等17类。支出经济分类的类级科目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12类。
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可以合为一类,它们均属于公共服务与管理的支出,内涵上属于维持社会秩序和安全的开支,包括党政机关、军队、警察和国际事务的开支。
从公共需要的性质划分,可大致将政府支出分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公共服务与安全支出(简称维持性支出)、民生和社会保障性支出(简称民生支出)、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和环境维护支出(简称经济性支出)三大类。
(3)土地出让收入的支出情况
土地出让收入和支出是政府性基金预算的主体。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近几年中国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参保人数和基金规模持续增长,相应支出规模也扩大。
三、中国财政制度和管理
1.财政法律制度
(1)税法
广义的税法,是指中国的税收法律体系,它是指立法机关和有关机关和有关国家机关根据税收立法体制的规定,所制定的一系列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统称,所有调整税收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规章都可以看成税法体系的组成部分。
狭义的税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并颁布实施的调整税收经济关系的法律。
(2)预算法
中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中央政府预算(以下简称中央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组成。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
(3)海关和关税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是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在组织机构上分为3个层次:海关总署;41个直属海关;设立在全国的313个隶属海关。
关税是由海关代表国家,按照国家制定的关税政策和公布实施的税法和进出口税则,对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4)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制度
中国预算外资金或预算外收入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中国法律规定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性资金,国家对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5)政府性基金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制度
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国家通过向社会征收政府性基金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并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基金共43项。
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管理原则是“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使用”。基金支出根据基金收入情况安排,自求平衡,不编制赤字预算。当年基金预算收入不足的,可使用以前年度结余资金安排支出;当年基金预算收入超出预算支出的,结余资金结转下年继续安排使用。各项基金按规定用途安排,不调剂使用。
(6)政府收费制度
中国收费项目实行中央和省两级审批制度。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省级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权限审批、管理收费项目。除国务院和省级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外,其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省级以下(包括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人民政府,均无权审批收费项目。
中国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实行中央和省两级审批制度。
(7)国债制度
自2006年起,中国已开始参照国际通行做法,采取国债余额管理方式管理国债发行活动,以科学管理国债规模,有效防范财政风险。
国债余额,是指中央政府历年的预算差额,即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相互冲抵后的赤字累计额和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特别国债的累计额。
(8)国库制度
国库制度是国家预算收支的收纳、拨付制度。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预算资金的收纳、划分、留解和拨付业务,由国家金库(简称国库或金库)负责办理。
中国实行由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制。目前中国正在进行以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的,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9)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的形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购买。
《政府采购法》规定,中国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
(10)财政制度和方案的确定过程
财政制度是指国家为了正确管理财政收入和支出等财政行为,调节经济活动,在高度总结财政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一系列行为准则。财政制度最后都是以财政法律、法规、规章等形式来表现的。
我们国家的财政法律法规等立法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完善财政法律制度的要求,区分轻重缓急,制定中长期财政立法规划、年度财政立法计划和立法项目。
②根据立法计划的安排或有关方面的建议(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组织财政立法项目的调查、研究、论证、起草工作。
③对起草的财政法规或者修订草案,征求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有关专家的意见,对草案进行审核后,上报有关领导和权力机关审批、审议。
④定期对已经颁布的财政法规进行清理,对一些不能适应形势的财政法规,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修改或废止。
⑤将一定时期的财政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具有法规、规章效力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汇集、整理、编纂、出版。
2.中国财政主管机关及其职责
(1)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
通过中央全会或政治局会议或常委会,提出涉及财政问题的决定、决议或建议,决定全国理财治税的基本原则和大政方针,确定财政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改革重点,决定重点建设项目和大宗财力的配置方向,审查决定预算的编制原则,讨论重大财政立法方案和其他重大财政事项,提名并实际上决定高级(部级)财政管理官员的人选。
地方党委按照中央的部署和政策精神以及上级要求,讨论决定本地区重大财政事项,决定本级政府有权决定的财政税务机构负责人人选。
(2)全国和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财政方面的职责,是审查和批准国务院提出的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国家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决定各项财政税收法律;批准对外财政条约;根据中央提名和决定任命国务院及其组成机构的领导人,以及其他中国宪法规定的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负责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财政法律以外的其他财政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财政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解释财政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央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以及其他中国宪法所规定的行使的职权。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按照法律规定的职责,听取本级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审查和批准本级政府预算,发布不与法律和上级政府规章抵触的地方性财政法规,根据党委的提名和决定任命财政机构主要负责人。
(3)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国务院通过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法律,发布有关财政事项的决定、命令和行政法规;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提出财政立法议案;提出拟提交中央讨论的预算初案,在中央原则同意后,提出拟提交人大批准的预算草案并向人大报告,经过批准后,负责实施;决定重大财政政策的变动;决定国库券发行办法和规模;决定财政改革的具体方案;决定财政体制。
地方政府通过政府全体会议或常务会议,按照上级部署和法律法规,发布本地区财政事项的决定、命令和行政规章,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提出地方性财政法规的议案;提出拟提交党委讨论的预算初案,并负责制定预算草案向人大报告,人大通过后负责组织实施;决定地方财政管理和改革的重要事项。
(4)财政部及各级财政厅(局)
财政部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是国家主管财政收支、财税政策、国有资本金基础工作的宏观调控部门。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地方相应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和地方类似机构(各地名称不同),作为政府综合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调控部门,也履行着一些重要的财政职责。
(6)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对全国国税系统实行垂直管理,协同省级人民政府对省级地方税务局实行双重领导。
(7)中国海关
中国海关的基本职能是: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编制海关统计;办理其他海关业务。
(8)财政部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财政部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是财政部在地方设立为就地履行中央财政监督职能的专门机构,是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机构。
(9)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地方相应部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地方相应部门所承担的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及管理工作也属于财政职责。
3.中国近期财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1)税制改革
新一轮的税制改革体现了“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接下来的赖制改革仍应以公平税负、规范政府分配方式、促进和谐社会建立、促进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提高税收征管效能为目标。
其具体内容应包括:进一步完善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制度,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健全个人所得税制度,增强调节收入分配作用;推进资源税制度改革,强化税收促进资源节约、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作用;统一内外资企业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制度,促进城市建设和教育发展,公平税收负担等。
(2)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①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从2001年开始,中国开始了以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确立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在财政财务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初步实现了预算执行管理体制的根本变革,中央70多个有非税收入的部门全部纳入改革范围。同时,全国有十几个省市区通过使用中央非税收入收缴系统进行了改革,实施改革的收入项目也逐步扩大到所有非税收入。
②部门预算
目前,中央各部门按照新的要求编制部门预算,各省(区、市)、地市、县级政府也正在稳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各级人大也加强了对部门预算的审查监督工作。由于部门预算编制改革起步较晚,时间较短,仍存在不够全面、规范和科学的问题,未来一段时间中国部门预算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完善基本支出定额管理体系;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清理工作,推动项目支出预算滚动管理;推进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深化收支两条线的改革,推进综合预算编制,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等。
③预算外管理
中国规定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性资金,国家对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部2002年出台了《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是:财政部门设立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取消主管部门和执收单位设立的收入过渡性账户;规范收入收缴程序;健全票据管理体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的监督管理。
④收支两条线
今后财政管理方面的改革重点是,进一步完善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更加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全面编制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细化预算编制内容;逐步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范围,推动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在积极稳妥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编制社会保障预算。
(3)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的调整
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以及地方各级财政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经历了多次调整,其表现是中国预算管理体制进行了多次调整。
今后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是:①按照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原则,在保持分税制财政体制框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②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明确政府和市场作用边界的基础上,按照法律规定、受益范围、成本效率、基层优先等原则,界定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③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科学设置、合理搭配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分类规范专项转移支付,提高资金分配透明度和使用效益;④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加快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减少财政管理层次,在注意处理好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等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提高管理效率。
4.中国近期财政政策变化
2005年起,中国政府开始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其实质上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中性财政政策,即指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既不扩张也不收缩的情形,是介于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在经济总量基本平衡、物价比较稳定、结构性问题相对突出情况下实行的一种财政政策。
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健增长产生了严重影响,中国政府再次明确及时地提出,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同199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相比,这一次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力度更大、范围更宽泛,包括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等方面。
迄今为止,在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调控措施的共同作用下,中国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态势,未来几年内积极财政政策还将继续实施和推进。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2093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9 03:34 , Processed in 0.10900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