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8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4 20:2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9308.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三章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八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四部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 论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第八章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第五部分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内容简介                                                                                            
  本书是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科目的配套习题集,与大纲解析(红宝书)相配套。本书严格按照最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的章节编排,共分为五大部分,每部分都精选了与各章节重点难点相关的习题,涵盖了考研大纲的所有命题点,并给出了详细的答案解析。本书每年都会进行修订完善,对于最新更新的考试试题,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  )。
A.马克思本人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B.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C.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D.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项是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是(  )。
A.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
B.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C.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加剧
D.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激化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A项,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的发现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A项,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一个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是(  )。
A.绝对理念思想
B.唯物主义思想
C.辩证法思想
D.人本思想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唯物主义思想是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
5.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被列宁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
A.剩余价值学说
B.政治经济学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C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客体是指(  )。
A.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C.外部自然界
D.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注意区分认识论的客体与客观存在。客观存在并不就是客体,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即只有进入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客观存在才是认识论的客体。
7.判断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的是(  )。
A.把实践当做物质性的活动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第一
C.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D.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C项,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8.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一论断(  )。
A.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B.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对具体实际的指导作用
C.肯定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D.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C项,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着眼于实际,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9.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  )。
A.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B.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C项,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0.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B项,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1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是通过(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20世纪初,列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把握物质,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12.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人的才能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的实践。人的才能的差别是由分工掘成的,就是指由实践的地位、实践的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造成的,而不是天生的。“搬运夫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异”即指人与人之间先天生理素质的差别,它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人的才能高低的决定因素。人与人之间后天才能上的差异(“鸿沟”),主要是后天的实践造成的。
13.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主观是客观的反映,客观被主观所反映。
14.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列宁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这种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15.唯物辩证法认为(  )。
A.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
C.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
D.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没有绝对的偶然,也没有绝对的必然,偶然与必然是相互融合的。
16.“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真理是向前运动发展的,每一代人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限制,对真理的认识也会有局限。
17.“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可能与不可能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备事物发展的客观条件。
18.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
A.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学说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科学的实践观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这一实践观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基础和关键。
19.《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D项,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惠能所说即是精神的运动,属于唯心主义运动观。ABC三项虽然都是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是正确说法,但不符合题意。
20.“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在获奖感言中说道:“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D项,人类正是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
21.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贡献是(  )。
A.辩证唯物主义
B.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C.劳动价值论
D.历史唯物主义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22.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它的以科学性为基础的阶级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它的以科学性为基础的实践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它的以革命性为基础的实践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D.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3.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位列榜首。马克思逝世已100多年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表明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它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B.其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具有广博的知识
C.它是无产阶级解放的锐利的思想武器
D.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D项,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AB两项,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和其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具有广博的知识,涉及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思想来源、创立者的主观条件。C项,无产阶级解放的锐利的思想武器,涉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
24.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其(  )。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C.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
D.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D项,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由新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沉舟”和“病树”、“陈叶”和“后波”都是旧事物的代表,而“千帆过”和“万木春”、“新叶”和“前波”则代表新事物的发展趋势。就本题来说,四个选项全部正确,但最能体现这两首诗的最佳选项是D。
26.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中,最根本的属性是(  )。
A.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B.彻底的科学性
C.坚定的革命性
D.自觉的实践性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B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CD两项,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但不是最根本的。A项,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27.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旬子的这句话说明了(  )。
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规律的平等性
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规律的能动作用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A项,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问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因而社会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荀子的这句话是说,天道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而运动变化的,它不以人世间统治者的好坏而发生改变——存在或消亡。这是一种朴素唯物论观点,具有辩证法思想,充分体现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28.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  )。
A.是否具有客观性
B.是否具有强制性
C.是否具有稳定性
D.是否能够离开人类社会而存在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D项,只要是规律,就有客观性、稳定性和强制性的特点。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之处在于,其必须通过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体现出来,脱离了人类社会,社会规律将无法存在,而自然规律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存在。
29.孟子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知天矣。”这句话(  )。
A.揭示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B.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夸大了人本性的作用
D.表明物质决定意识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B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唯心主义则把意识的能动作用绝对化。孟子的这句话认为“尽其心”就能“知其性”,“知其性”就能“知天矣”,从认识论上来说,就是主张精神决定一切,精神万能。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  )。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B.列宁主义
C.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D.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
【答案】ABC查看答案
【解析】ABC三项,马克思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在实践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从广义上讲的,但不包括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
2.恩格斯说:“如果说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那么梯叶里、米涅、基佐以及1850年以前英国所有的历史学家就证明,已经有人力求做到这一点,而摩尔根对于同一观点的发现表明,做到这一点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这一观点必将被发现。”这段话说明(  )。
A.唯物史观不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
B.马克思主义和前人的思想文化成果没有任何差别
C.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D.马克思主义和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是一脉相承的
【答案】CD查看答案
【解析】CD两项,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AB两项,承认马克思恩格斯对前人成果的继承,但并未否定其对前人的发展,也并没有否认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创立的。
3.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  )。
A.阶级斗争学说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理论
【答案】CD查看答案
【解析】CD两项,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4.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让欧洲人患上了“资本主义恐慌症”。很多人走进书店,重新捧起马克思的《资本论》。“马克思又成了时尚”这一现象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它是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B.它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它属于传统文化
D.它具有实践性、正确性、开放性和人民性
【答案】BD查看答案
【解析】B项,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其强大生命力的根源。D项是B项内容的具体展开。
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
【答案】ABCD查看答案
【解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ABC三项与D项意思相同,仅表述方式不同而已。
6.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
A.一元论和多元论的统一
B.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C.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D.阶级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答案】BCD查看答案
【解析】BCD三项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其中B项是最本质的特征。A项,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
7.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是(  )。
A.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C.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答案】ABD查看答案
【解析】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8.马克思主义有丰富的科学内容,但主要的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阶级斗争学说
【答案】ABC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9.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其表现有(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C.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活动
D.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
【答案】ABCD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条件;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③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0.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主要是欧洲文明发展的继承和创新,其直接的思想理论渊源是(  )。
A.古希腊文明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政治学
D.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BCD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11.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  )。
A.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B.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C.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D.包含肯定的否定
【答案】ABCD查看答案
【解析】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  )。
A.彻底的科学性
B.坚定的革命性
C.广泛的群众性
D.自觉的实践性
【答案】ABD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C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
1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
A.鲜明的阶级性
B.鲜明的实践性
C.鲜明的系统性
D.鲜明的完整性
【答案】AB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①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14.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工作(  )。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富于创造性
D.符合目的性
【答案】ABC查看答案
【解析】ABC三项,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坚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15.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
【答案】ABCD查看答案
【解析】A项“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说一切事物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属于辩证法思想;B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包含了任何事物都向其反面转化(矛盾转化)的思想;C项“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发展变化的思想;D项“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表达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相互过渡的思想。
16.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答案】ABD查看答案
【解析】ABD三项,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由于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且社会规律是存在和实现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中,所以说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性的规律”。C项,历史的发展方向不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而是有其自身的规律。
17.2009年全球发生了甲型H1N1流感,经过科研人员的连续攻关,最终生产出了疫苗,并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一事实说明(  )。
A.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B.规律是可以认识、把握与创造的
C.人的意识不仅可以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可以创造客观世界
D.通过实践,实现了意识自身的“物化”
【答案】ACD查看答案
【解析】A项,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C项,人不能创造或消灭规律,但通过实践,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认识和把握规律的过程也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D项,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客观的、物质的东西,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
18.“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说明(  )。
A.认识过程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B.非理性因素是人的重要认识能力
C.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D.积极的情感、情绪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
【答案】ACD查看答案
【解析】A项,在认识活动中,实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无论是实践活动还是认识活动,都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的理智、情感和意志是融合在一起的。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B项,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CD项,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人总是在一定的情感、意志的影响下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积极的情感、情绪给认识活动注入活力,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
三、材料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科回答问题。)
材料1
伯恩斯坦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材料2
这一理论(指马克思主义——引者注)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
——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
材料3
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位列榜首。马克思逝世已100多年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表明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材料4
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请回答:
(1)结合材料2评析材料1的观点。
(2)说明材料3所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
(3)结合材料4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说明我们今天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参考答案】
(1)结合材料2评析材料1的观点。
答:材料1关于阶级性与科学性不相容的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是:
①马克思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最根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得出的,严格以事实为依据,不带任何主观随意性,而且与时俱进,因而具有科学性;
②马克思的理论又是以实现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政治立场的,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因而具有革命性。这两者是统一的。
(2)说明材料3所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
答: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具体表现为:
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结合材料4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说明我们今天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答: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告诉我们,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对待马克思主义应做到:
①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③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而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④做到自觉地把思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⑤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930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4 08:02 , Processed in 0.08669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