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闻《国际贸易》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4 21:0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63697.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1章 导 论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 新古典贸易模型:扩展与应用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 进口保护政策:关税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3 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 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8.3 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 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9.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0章 贸易保护的理论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0.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11.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 区域性自由贸易与经济合作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2.3 考研真题详解
第13章 中国对外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3.3 考研真题详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海闻《国际贸易》教材的配套e书,严格按照海闻《国际贸易》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共分十三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海闻教授所著的《国际贸易》为主,并结合国内其他国际贸易经典教材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海闻教授所著的《国际贸易》的所有课后习题(包括“概念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考研真题,补充难点习题。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历年考研真题(含2011、2012、2013年“国际商务硕士”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所选考研真题体现了各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联系实际突现当前热点。
(4)最新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可免费升级获得。本e书每年都会进行修订完善,补充最新的笔记、课后习题和考研真题答案。对于最新补充的笔记、课后习题和考研真题答案,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内容预览
第1章 导 论
1.1 复习笔记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1.国际贸易的产生
(1)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含义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技术和劳务交换活动的总称。有些国家如英国、日本将其称之为海外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商品、技术和劳务的交换,它由各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观察角度不同。其中,对外贸易从国家(或地区)角度出发;国际贸易从国际或世界角度出发。
(2)国际贸易的产生
①国际贸易产生的前提
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a.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b.出现了政治实体。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
2.奴隶社会时期的国际贸易
(1)特点
奴隶社会时期,国际贸易的特点主要有:
①范围狭窄,多为近海贸易。
②商品种类少,比重小,贸易品多为奴隶、奢侈品。
③民间自发,政府较少参与。
(2)作用
奴隶社会时期,国际贸易的作用主要有:
①奴隶买卖,提供了奴隶社会的支撑作用。
②支持了手工业的发展。
③货币作用范围扩大,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3.封建社会时期的国际贸易
(1)贸易范围扩大
封建社会时期,国际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集中体现为:
在欧洲:地中海沿岸→阿拉伯→意大利→北欧,由南向北扩大到整个欧洲。
在亚洲,以中国为中心,与周围国家贸易扩大。
(2)商品结构
封建社会时期,国际贸易交换的商品主要是奢侈品,手工业比重上升。
4.地理大发现与国际贸易
(1)地理大发现的诱因
①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农业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分工,也进一步促进了商品市场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又需要更大规模的贸易。
②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和其对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及埃及的占领,从欧洲通往波斯、印度和中国的商路几乎中断,欧洲国家不得不努力寻找新的贸易通道。
③欧洲的技术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造船及其他航海设备方面。
(2)地理大发现
①哥伦布率领的西班牙船队于1492年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②达·伽马率领的葡萄牙船队于1497年绕过好望角,到达南亚西海岸,打通了欧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③麦哲伦率领的西班牙船队在1519年经过大西洋,经南美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亚洲的菲律宾群岛。
(3)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①使欧洲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商业革命。
②引发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
5.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与国际贸易
(1)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①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促进了生产。
②大大促进了交通的发展,铁路、轮船、汽车以及电报电话的应用将整个世界连接成一体,国际贸易变得更加迅速方便。
③使世界从单一的农业社会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现代经济。
(2)工业革命后国际贸易的特点
①工业革命以后,国际贸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贸易总额迅速增长。
②工业革命使得欧洲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下降,工业比重大大上升。
③工业革命还改变了世界贸易中的产品结构。
6.二次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1)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战后较长的和平时期;
②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20世纪90年代信息产业革命;
③经济发展带来的收入增长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变化;
④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改善。
(2)战后国际贸易的变化
①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大大增加。
②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组成部分。
③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流向,“北北贸易”取代“南北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模式。
④区域性自由贸易迅速发展。
(3)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
①1973年前,国际贸易发展迅速。
②1973年后,滞胀出现,国际贸易发展减缓。
③贸易商品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在:
a.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制成品比重上升;
b.制成品内部,化工产品增长最快,其次是机电产品;
c.初级产品中,粮食、燃料增长速度较快。
④国际经济组织方面,诞生了GATT。
⑤国家干预增强。
二、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1.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重商主义
(2)古典贸易理论(绝对优势学说和比较优势学说)
(3)新古典贸易理论(H-O贸易模型)
(4)国际贸易新理论(产品生命周期论、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贸易理论)
2.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
(1)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①关于国际贸易的基础
从供给方面即生产成本上解释:
a.用技术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基础的斯密模型和李嘉图模型
b.用资源的不同配置来解释贸易基础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c.用市场和生产规模不同来解释贸易基础的规模经济贸易模型
d.解释成本优势动态变动的产品周期理论
从需求方面解释贸易基础的主要有:
a.用偏好不同解释贸易模式的需求模型
b.用收入不同解释贸易模式的林德模型
②关于贸易产生的影响
a.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b.对本国社会福利的影响
c.对国际市场和外国贸易伙伴利益的影响
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分析既有对局部市场的,也有对整体经济的;既有一国总体的,也有全球整体的;既有对短期影响的分析,也包括对长期影响的分析
③国际贸易的动态变动
国际贸易研究的第三个方面是贸易模式和贸易量的动态变化。
表1-1 国际贸易主要理论模型

(2)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国际贸易的政策分析主要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贸易政策的影响和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政治经济学。
①贸易政策的影响
贸易政策影响的内容主要是对各种贸易政策(包括关税、配额、出口补贴等)以及影响贸易的其他经济政策(包括产业政策、消费政策等)的实证分析。
②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政治经济学
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是指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治与经济利益,这是国际贸易政策分析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国际贸易的基本经济分析工具
(1)总体均衡分析
总体均衡分析既包括商品市场上进口与出口两个部门的总体分析,也包括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两种市场的总体分析。在国际贸易总体均衡分析中,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是主要的分析工具。
①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s,简称PPC)表明一个国家在充分和有效地使用其所有资源时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数量的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的是一国在充分使用其有限资源时所能达到的各种生产组合,如图1-1所示。

图1-1 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是一条直线,也可以是一条向外凸或向里凹的曲线,其形状取决于各种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在这里,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多生产某种产品(例如大米)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小麦)的最大数量。

图1-2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机会成本可以是不变的、递增的或递减的。相应地,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就出现了直线的、外凸的或里凹的不同形状,如图1-2所示。
②社会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表示在既定收入与消费偏好下,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程度满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社会无差异曲线(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s,用CIC表示),是指反映平均消费效用的或反映大多数人消费偏好的无差异曲线图。每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都代表一定的社会效用水平,其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都表明社会对一种物品和其他物品的边际替代率。每条曲线上各点代表的是福利水平相等的一种物品和其他物品的各种组合。位置越高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福利水平越高。
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是指消费者在保持相同的满足程度或维持效用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③总体均衡
在总体均衡分析中,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供给,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需求。在市场经济中,人们追求的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即在有限的生产能力上选择能够带来最高福利水平的商品组合。
a.封闭经济的总体均衡点。封闭经济中,总体均衡点为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点,也即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等于产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的点。此时,生产与消费点重合。
b.开放经济的总体均衡点。开放经济中,商品的相对价格是由国际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此时生产点由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相对价格曲线的切点决定,消费点由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相对价格的切点决定。生产点与消费点分离,一国生产量和消费量之间的差距就是进出口,即国际贸易。
(2)局部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要素市场上供求变动或政府政策对本产品价格、产量以及直接涉及到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
①商品供求和封闭经济中的市场均衡
商品市场上的参与方主要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者向市场供给商品,由供给曲线表示。消费者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反映在需求曲线上。
a.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为,供给曲线是生产者的边际成本曲线,也是生产者出售不同数量商品时所要索取的不同的最低价格;第二种解释为,供给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下生产者愿意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数量。在边际成本递增的假设下,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
b.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也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为,需求曲线表示在给定收入或预算约束的情况下,消费者在购买不同数量的商品时愿意支付的价格;第二种解释为,需求曲线反映了不同价格下消费者愿意和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需求曲线的斜率一般为负。
c.封闭经济中的市场均衡
在封闭经济中的市场的均衡完全由本国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供给与需求(即买卖双方)一开始也不一定知道市场均衡价格在哪里,但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会将价格和供求量引向均衡。
市场均衡点用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来表示即为供给与需求曲线相交的点。在这一点上,供求相等,均衡价格被唯一确定。
②开放经济中的市场均衡
以中国大米市场为例,假如中国进口或出口大米,那么中国就不再是封闭经济,而是一个“开放经济”。开放经济中市场的均衡不再只由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决定,而需加入国外的供给与需求。

图1-3 开放经济中的中国市场
如图1-3(a)所示,如果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高于国内均衡价格,则本国将出口大米,需求量由新的均衡价格下的国内需求和出口需求决定。
如图1-3(b)所示,如果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低于国内均衡价格,则本国将进口大米,供给量将由新的均衡价格下的国内供给加进口决定。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6369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2 07:29 , Processed in 0.08706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