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山有路——考研数学满分经验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3770538896 发表于 08-6-3 10:4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山有路

——考研数学满分经验谈

     张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报考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数学(四):150,专业课:119,总分:408

                        
   考研战场的硝烟已经渐渐散去,那时的紧张心情亦早已平复。然而回想起每天上午与数学安安静静相伴三个半小时的日子,多多少少还有些怀念。其实,数学只要复习得充分,考高分并不难。那么,数学如何才能复习得充分呢,这正是我想借文登学校给与的这次机会与广大考研战友分享与交流的问题。
    如今,职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考研已经成为广大本科生的选择。我考研是想学到更多的东西,感觉本科学到的东西太肤浅了,当然也是为了将来有一份更好的工作。对于经济类的考生来说,考研数学是拦路虎,一方面是由于一些考生底气不足,还没有开始复习就主观臆断数学很难;另一方面是因为不少经济类考生数学基础的确不是很扎实。因此,“得数学者得天下”这句话对于经济类考生来说还是很有道理的。所以,以下我就要说说作为经济类考生,我复习数学的方法和心路历程。

(一) 复习方法

(1)通读教材
我是跨校跨专业考研的,因此复习得比较早,但考研这一路下来,我觉得数学提早复习是明智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三月份到五月中旬是我选择的通读教材的时间。很多人推荐的教材是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浙江大学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和清华大学的《线性代数》或者同济大学的《线性代数》。其实我觉得并不一定要使用推荐的教材,尤其对于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因为读一本新书需要建立新的逻辑思维,换句话说就是需要时间来熟悉作者的逻辑和内容架构,有些时候这是很浪费时间和耗费精力的。所以我建议对于那些数学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通读自己大学学的教材就可以了,其上的标记和笔记可以使自己较快进入状态,也比较容易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当然对于那些基础好的同学,我还是建议读读推荐教材,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还是很缜密、很经典的。看教材要做到细致,要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有充分的理解,最好还要弄懂每个定理的证明,我认为这些定理的证明过程对培养缜密的思维逻辑和良好的思维习惯非常有帮助,最重要的是要做课后的练习,课后练习题是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最基础的拓展和应用。当然,说到这儿,一本全面细致的教材课后习题答案就成为必备了。这里想插一个小例子,我的一位室友是十月份才开始准备考研的,那时时间已经很紧了,她也没买什么复习资料,只是把她学的教材仔仔细细看了五遍,又看了一遍复习指南就上考场了,结果也考了150,这让我十分佩服,当然她的数学基础很好,而且这种方法是很难效仿的,但起码说明了精读教材真的很重要。

(2)选好基础习题集
经过两个月至三个月的精读教材,相信不少同学对数学已经颇具感觉,这时候需要用做题来巩固这种感觉才能加深对概念定理的理解,使数学解题能力再上一层。在这个阶段,我认为练习题不能过难,否则会极大打击前一个阶段建立的信心,但过于简单又无法领悟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科目的难度。在这个阶段我选择的习题是《复习指南》,也有一些人推荐李永乐老师的《复习大全》,但由于我没有读过所以不敢妄加评论,只说一下对《复习指南》的看法。有些人说《复习指南》的解题方法太注重技巧,我没有此种感觉,反倒觉得书中的一些思维定式或者说固定的思维方向对于应试数学非常有用,一直觉得应试数学相对其他科目比较机械,没有什么可以主观发挥的东西,因此只要学会了那种固定的思维方法,应试数学就很容易了。当然,书中的某些题还是挺难的,有些方法如分部积分法的推广公式对于经济类的考生也不需要掌握,因此对于太难啃的题目可以放过,考研题目不会那么难的。但是,总体来说我觉得这本书还是很好的。
我看第一遍《复习指南》的时间在五月中旬至七月上旬,其实看第一遍还是很费劲和痛苦的,速度很慢,有些题目也想不清楚,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找个学伴,两个人互相督促和交流,效果可能更好些。看第一遍《复习指南》应该注意两点:一是切忌光看不练,书中例题多,习题少,而且习题的答案也不详细,因此最重要的是例题,最好每道例题都动手做一做,对于巩固所有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二是要对不同程度的例题作出标记——有一些很快就能做出来,有些想很久才能做出来,也有些看了答案才恍然大悟,对不同的题要做不同的处理和注释,这样再看第二遍的时候才不至于简单的重复,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巩固基础、熟悉真题
8月份至考研前这段时间,我基本上都是处在不断地通过做题来加强数学解题能力的复习状态中,熟悉真题和大量做模拟题自然必不可少。这里,我想重点说点三个问题:第一,参加考研班的问题。我参加的是文登学校的暑期班,在上课之前,我已经看完了教材和复习指南的大部分,因此在听课时感觉颇为轻松。在此期间,也有些考研的朋友向我诉苦说天气太热,上课发困等等,但我却没有相似的感觉,反而越听课越精神,越有成就感,我想这得益于我看过复习指南的缘故吧。因此我建议朋友们在上课之前至少看完一遍复习指南,它会使听课的效果事半功倍。我参加的那个班级的授课老师是黄先开老师、陈文登老师和曹显兵老师,其中黄先开老师讲授了大部分的高数和全部的线性代数,陈文登老师讲授了一部分高数,概率主要是由曹显兵老师讲的。近来也有些师弟师妹问我哪些老师讲得好,其实我觉得这些老师讲得都非常好,只是哪些老师的授课风格更适合自己而已。我很喜欢我选择的这个组合,因为非常适合我,黄老师的授课风格非常严谨,逻辑性也很强,而且讲课中没有一句与数学无关的话,效率很高,也使我受益匪浅。考研班结束后,我的数学笔记记了满满一厚本,在后来的复习中,数学笔记也是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但让我收获最大的是考研班的学习气氛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和动力,让我在那个炎热的夏天振作起来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考研复习中。所以我建议那些觉得自己在考研中途感到疲惫而产生放弃念头的同学报一个考研班,收获的不只是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动力。第二,关于模拟题的选择问题。现在大家比较推崇的模拟题主要是四百题和陈老师的模拟题,我只做过前者。凭心而论,四百题真的很难(我最后的成绩也只是在120分左右),以至于我在拿到考研试卷的时候都觉得考研题太简单而不敢相信。这也是我的失误——不该拿四百题做后期模拟题,而应择其为前期模拟题。在复习数学的最后阶段,应该选择与真题难度相近的模拟题。而且要保证天天都做题,这样才会在考试时更快的进入状态。第三,总结自己的错题集十分必要。这一点是我和很多考研战友交流之后得出的结论。在复习后期,将数学笔记和错题集常常拿出来温习成为我周围很多人的习惯。事实证明他们在考研中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因此我觉得这种方法也比较值得借鉴。

(二) 心路历程

   考研,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坚定信念。其实,在考研过程中,我们会失去一些东西,比如大三暑期一般要去实习的,但如果选择了考研,就有可能不得不放弃实习机会以及错过很多知名企业的宣讲会。但是,我们也会得到许多东西,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与支持,得到了宝贵的磨练意志的机会,更重要的,得到了未来的发展机会和前途。因此,在权衡是否考研的利弊得失之后,如果你做出了和我一样的决定,那么就勇往直前吧,不回头也不后悔!
曾经一位师姐对我说她考研的时候,有一天突发奇想,“地球是如何自转起来的呢”,牛顿说过“是上帝踢了地球一脚”,于是她就想“要是上帝踢我一脚该多好啊”。那时她对我说起上面这段话时,我十分不理解她的意思。后来自己成为考研大军中的一员时,才体会了她的心境——无助,还是无助。其实,在考研中,有时候心情是很不平静的,甚至是波涛汹涌的,会因做不出题而沮丧,会因做错题而苦恼,会因效率低而郁闷,会因很多小事甚至是道听途说的传言而彷徨无助。我想对大家说的是,每个人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而非某一个人心理素质不好或是其他。无论怎样的荆棘道路,我们都一起走过;无论怎样的郁闷心情,我们都一起经历;只是我们不曾相识。因此,朋友,不要理会那些不平静的心情,矢志不渝地走下去,成功属于每个为之不懈努力追求的人!
    希望以上冗杂的文字能给那些正在斟酌是否要考研的朋友们一点启示,更希望能给已经准备考研的朋友些许帮助。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相信只要全力付出,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沙发
issomething 发表于 08-6-3 14:18:39 | 只看该作者
LZ说的很对,顶一个!!!
板凳
文峰郑 发表于 08-6-3 18:05:51 | 只看该作者
太感谢了啊!
地板
sunnygaorong 发表于 08-6-3 20:57:30 | 只看该作者
很感谢楼主分享的经验,之前还觉得自己数学挺好的,基础不错,看来是错了,其实复习的基础阶段最忌浮夸,要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楼主提到了要多练习,这个我赞同,我觉得题海战术真的是有用的,但是不能太泛,要做好总结.
5#
xingyuegu 发表于 08-6-4 15:22:36 | 只看该作者
xiexie
6#
aihujing 发表于 08-6-4 19:07:51 | 只看该作者
我只是觉得自己复习的好乱,呵呵
7#
zagi123 发表于 08-6-4 19:47:05 | 只看该作者
都是牛人啊
8#
ylgwhjy 发表于 08-6-4 20:14:1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分享的经验[s:2]
9#
wohu 发表于 08-6-4 23:0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13770538896 的帖子

顶!!!!!!
10#
zuzhiyun 发表于 08-6-6 00:42:01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很有哲理。我现在也正在看着陈老师的指南,和你看一遍的感觉一样,我就是因为做的不大好,很受打击,因为我没有看教材,直接看的这本书。我本科是数学专业的,也准备跨专业。请问师姐,陈老师的书您看了几遍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 11:30 , Processed in 0.10588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