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好东西 法制史表格
[打印本页]
作者:
oyobaobao123
时间:
07-8-21 23: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angsongchuan
时间:
07-8-22 00: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ui_w.
时间:
07-8-22 09: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eijing2014
时间:
07-11-18 10: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everpasta
时间:
07-11-18 23: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iandan090909
时间:
08-8-1 18:56
标题:
制史复习资料
制史复习资料 下
转载自:
http://bbs.free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170643
(一)西周的所有权制度主要是契约关系,包括买卖契约(质剂)、债务契约 (傅别)、损害赔偿、租赁契约。
(二)唐的民法制度的内容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内容:
1、 关于物权的规定
(1)唐律严格保护所有人对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严格禁止他人侵犯。
(2)唐律规定了物权取得条件。除了买卖、继承的方式取得物权外,还通过以下方式取得物权:无主物的占有、埋藏物的发现、孳息物的归属。
2、 关于债权的规定
(1)买卖关系:买卖要订立契约,尤其是买卖土地、房产。
(2)借贷关系:唐律中的“借”指非代替物的借用,一般系无偿借用;“贷”指以代替物为标的物的借用,有偿借用。
(3)租庸关系:房屋、船、邸店的租赁称“赁”或“租”;土地的租赁称为“佃”;人、畜及车的租赁称为“庸”。
(4)债务担保:债务人原则上负给付的责任,先以“财产负责”,次以“人身折酬”,若违契不偿,债主可以“牵制”,告官者官府“强制履行”。
宋朝的典卖制度比较重要,注意区分典卖和一般买卖 。
婚姻家庭制度:课本中谈到了很少婚姻家庭制度,所提到内容需要我们掌握。
商朝时期的婚姻制度(商朝王室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当时的继承制度是我国历史上继承制度的一个缩影。商初,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并行,但以弟及为主;商末,又逐渐实行了嫡长继承制。
西周的婚姻关系比较重要。婚姻关系的缔结和解除都需要一定的程序。婚姻关系的缔结:按周礼规定,同姓不婚,目的是附远厚别。西周缔结婚姻要经过六礼。婚姻关系的解除:七出(七去)和三不去。
经济法制度:课本中对经济法制度方面的介绍比较少,主要讲了秦和唐的经济法制度。其中秦朝的内容相对重要。
(一)秦朝主要是关于自然资源保护方面;关于农业生产管理方面;关于官营手工业方面;关于产品规格和关于产品定额、劳动力计算方法;关于市场贸易管理方面,如出售商品要明码标价、货币的比价与使用、 关于度量衡的使用与管理。
(二)唐朝主要是土地立法和财政立法。土地立法,继续推行均田制。一方面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另一方面维护了自耕农的小土地经济。财政立法,主要有“租庸调法“和“两税法”。这两种法律都是为了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和徭役,从而保障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司法制度: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司法制度是较重要的内容。通过学习历朝历代的司法机关的设置、监狱的设置、审判程序、以及对司法机关的监督等问题,我们可以了解古代司法的演变过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法律的发展程度。使我们能够更深刻 地认识我国的传统法律 。
(一)夏朝的监狱名称有“圜土”、“均台”或“夏台”。
(二)商朝的监狱名称有“圜土“、“牖里“、“羑里”、“囹圄”。
(三)西周的司法机关有(1)大司寇 (2)小司寇 (3)士师 (4)乡士 (5)遂士 (6)司刑、司刺、司约、司圜、掌囚、掌戮
(四)秦的最高司法审判机关是“廷尉”,它的主要任务是:a负责皇帝诏令审理的案件 b审理地方送来的疑难案例以及重大案例的复审。秦朝的诉讼程序中的一个特色是区分“公事告” 和“非公事告”。
(五)汉的诉讼环节是一个重点,(1)告劾,即现代的起诉。“告”指当事人亲自到官府告诉;“劾”指官吏代表 国家告发犯罪。(2)逮捕和羁押(3)审理和判决,汉朝把审理案件叫“鞠狱”,作出判决称“断狱”,三日之内的复审称“传复”,最后把判决结果宣读给当事人叫做“读鞠”。(4)上书复审,相当于上诉,称做“乞鞠”。 (5)执行,除谋反和大逆决不待时外,死刑的处决在秋天霜降以后立冬之前执行。
(六)唐朝的司法机关有:(1)大理寺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与京师徒以上案件,和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2)刑部为中央司法行政机关,犯罪审核大理寺及州县审判的案件。(3)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动。还要注意唐朝的“三司推事”: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大案。
(七)宋朝要注意有一个审刑院,宋代特设的复核刑事案件的机构。全国奏报的重大案件,先送审刑院收,交大理寺审判,刑部复核后,再由审刑院评议,上中书省送请皇帝决定。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审刑院归刑部,不复独立存在。
(八)元初,中央审判机关是宗正府。监察机关:中央为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
(九)明朝的司法机关有:(1)大理寺,不主管审判,专管复核,凡刑部、都察院审判的案件,均由大理寺复核。(2)刑部,主管审判,受理地方上诉案件和重案,也审理中央百官的案件。(3)都察院,为监察机关,监督刑部、大理寺的司法活动,也握有一定的审判权。特别要注意明朝的诉讼程序与审判制度(1)小三法司会审 (2) 大三法司会审 (3)九卿会审 (4)秋审 (5)朝审 (6)热审
(十)前清确立领事裁判权和会审公廨制度。二者是清末司法制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标志。
(十一)北洋军阀政府的审判机构大体分三种:一为特别法院,二为普通法院,三为监理司法法院。
(十二)南京国民政府的普通法院的审判制度很重要。
(十三)抗日民主时期的马锡武审判方式和党鸿奎经验
具体来说法制史的重点集中在秦朝、隋唐、明、清、民国还有建国初期等年代的法制思想,刑事法律制度,重要的法典等等内容,最好的帮助记忆的办法是做表格,按照朝代顺序把重点内容列出来,做个比较。每个朝代的民事经济法律制度不是重点,只是其中一些比较重要的名词要记住,如:七出,三不去。
欢迎来到免费考研网
www.freekaoyan.com
制史复习资料 下
转载自:
http://bbs.free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170643
(一)西周的所有权制度主要是契约关系,包括买卖契约(质剂)、债务契约 (傅别)、损害赔偿、租赁契约。
(二)唐的民法制度的内容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内容:
1、 关于物权的规定
(1)唐律严格保护所有人对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严格禁止他人侵犯。
(2)唐律规定了物权取得条件。除了买卖、继承的方式取得物权外,还通过以下方式取得物权:无主物的占有、埋藏物的发现、孳息物的归属。
2、 关于债权的规定
(1)买卖关系:买卖要订立契约,尤其是买卖土地、房产。
(2)借贷关系:唐律中的“借”指非代替物的借用,一般系无偿借用;“贷”指以代替物为标的物的借用,有偿借用。
(3)租庸关系:房屋、船、邸店的租赁称“赁”或“租”;土地的租赁称为“佃”;人、畜及车的租赁称为“庸”。
(4)债务担保:债务人原则上负给付的责任,先以“财产负责”,次以“人身折酬”,若违契不偿,债主可以“牵制”,告官者官府“强制履行”。
宋朝的典卖制度比较重要,注意区分典卖和一般买卖 。
婚姻家庭制度:课本中谈到了很少婚姻家庭制度,所提到内容需要我们掌握。
商朝时期的婚姻制度(商朝王室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当时的继承制度是我国历史上继承制度的一个缩影。商初,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并行,但以弟及为主;商末,又逐渐实行了嫡长继承制。
西周的婚姻关系比较重要。婚姻关系的缔结和解除都需要一定的程序。婚姻关系的缔结:按周礼规定,同姓不婚,目的是附远厚别。西周缔结婚姻要经过六礼。婚姻关系的解除:七出(七去)和三不去。
经济法制度:课本中对经济法制度方面的介绍比较少,主要讲了秦和唐的经济法制度。其中秦朝的内容相对重要。
(一)秦朝主要是关于自然资源保护方面;关于农业生产管理方面;关于官营手工业方面;关于产品规格和关于产品定额、劳动力计算方法;关于市场贸易管理方面,如出售商品要明码标价、货币的比价与使用、 关于度量衡的使用与管理。
(二)唐朝主要是土地立法和财政立法。土地立法,继续推行均田制。一方面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另一方面维护了自耕农的小土地经济。财政立法,主要有“租庸调法“和“两税法”。这两种法律都是为了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和徭役,从而保障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司法制度: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司法制度是较重要的内容。通过学习历朝历代的司法机关的设置、监狱的设置、审判程序、以及对司法机关的监督等问题,我们可以了解古代司法的演变过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法律的发展程度。使我们能够更深刻 地认识我国的传统法律 。
(一)夏朝的监狱名称有“圜土”、“均台”或“夏台”。
(二)商朝的监狱名称有“圜土“、“牖里“、“羑里”、“囹圄”。
(三)西周的司法机关有(1)大司寇 (2)小司寇 (3)士师 (4)乡士 (5)遂士 (6)司刑、司刺、司约、司圜、掌囚、掌戮
(四)秦的最高司法审判机关是“廷尉”,它的主要任务是:a负责皇帝诏令审理的案件 b审理地方送来的疑难案例以及重大案例的复审。秦朝的诉讼程序中的一个特色是区分“公事告” 和“非公事告”。
(五)汉的诉讼环节是一个重点,(1)告劾,即现代的起诉。“告”指当事人亲自到官府告诉;“劾”指官吏代表 国家告发犯罪。(2)逮捕和羁押(3)审理和判决,汉朝把审理案件叫“鞠狱”,作出判决称“断狱”,三日之内的复审称“传复”,最后把判决结果宣读给当事人叫做“读鞠”。(4)上书复审,相当于上诉,称做“乞鞠”。 (5)执行,除谋反和大逆决不待时外,死刑的处决在秋天霜降以后立冬之前执行。
(六)唐朝的司法机关有:(1)大理寺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与京师徒以上案件,和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2)刑部为中央司法行政机关,犯罪审核大理寺及州县审判的案件。(3)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动。还要注意唐朝的“三司推事”: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大案。
(七)宋朝要注意有一个审刑院,宋代特设的复核刑事案件的机构。全国奏报的重大案件,先送审刑院收,交大理寺审判,刑部复核后,再由审刑院评议,上中书省送请皇帝决定。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审刑院归刑部,不复独立存在。
(八)元初,中央审判机关是宗正府。监察机关:中央为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
(九)明朝的司法机关有:(1)大理寺,不主管审判,专管复核,凡刑部、都察院审判的案件,均由大理寺复核。(2)刑部,主管审判,受理地方上诉案件和重案,也审理中央百官的案件。(3)都察院,为监察机关,监督刑部、大理寺的司法活动,也握有一定的审判权。特别要注意明朝的诉讼程序与审判制度(1)小三法司会审 (2) 大三法司会审 (3)九卿会审 (4)秋审 (5)朝审 (6)热审
(十)前清确立领事裁判权和会审公廨制度。二者是清末司法制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标志。
(十一)北洋军阀政府的审判机构大体分三种:一为特别法院,二为普通法院,三为监理司法法院。
(十二)南京国民政府的普通法院的审判制度很重要。
(十三)抗日民主时期的马锡武审判方式和党鸿奎经验
具体来说法制史的重点集中在秦朝、隋唐、明、清、民国还有建国初期等年代的法制思想,刑事法律制度,重要的法典等等内容,最好的帮助记忆的办法是做表格,按照朝代顺序把重点内容列出来,做个比较。每个朝代的民事经济法律制度不是重点,只是其中一些比较重要的名词要记住,如:七出,三不去。
欢迎来到免费考研网
www.freekaoyan.com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bbs.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