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华,考前必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yinyaping 发表于 07-12-30 13:5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刑法总则
总述
刑法分则历来是刑法试题的重点,几乎占了刑法分数的70%,而且考试所涉及到的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刑法总论知识点。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把总论部分弄懂弄透。
这个复习辅导我个人认为最好9月份以后再看。对所有知识点我都没有详细讲解,这里的理解留给大家自己看书解决,当然对于一些相对难的我会做简单的解说。另外,这些不完全包括所有的历年试题,基本都是以选择题为主。至于其他题型我个人认为都是在选择题的基础上一种转化,只要理解了其它题目都是一样做的。
我认为,做这样一种归类主要的目的是要大家掌握每个知识点,了解考试会怎么样出题目,至于大题的解答,更多是一个方法问题。我将另外讲解。
如果大家对这样的归类有什么意见,希望大家提出来,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做这个归类,肯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所有的题目我都没有给出答案,而且所有的选择题都是不定选择题,这样可以加大一些难度。如果有人或者大家一起来作出一个答案或者另外找出答案帖上来,我会很是感激的哦。:)
一、           刑法的基本原则
包括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基本上属于记忆的题目,主要是要注意如何认定题目中给出的例子属于那一项原则。
历年试题:
1、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2000]
   A、罪刑法定原则         B、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2、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001]
罪责自负、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三项基本原则 ()
3、我国刑法所明文规定的刑法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二、刑法的效力(包括空间、时间效力)
刑法的空间效力:指刑法对地和对人的效力,就是刑事管辖权的范围。主要是要看《刑法》第六条至第九条,这四条分别规定了我国刑法的属地、属人、保护管辖原则以及普遍管辖原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第六条规定的我国领域包括领陆、领水以及领空
2、第六条规定的犯罪,实际上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
3、第七条规定的属人原则,中国公民在国外犯罪的,刑法对一般公民和国家工作人员与军人的规定是不一样的。
4、对于第九条规定的普遍管辖原则,实际上和属地、属人、保护管辖原则是存在交叉重叠的地方的。真正意义上的管辖原则是指,外国公民在国外犯罪,此罪也没有危及到我国的国家或者公民的权益,一旦犯罪行为人进入我国领域,我国刑法可以根据相关的国际条约对其进行刑事管辖。
刑法的时间效力:主要是要注意刑法的溯及力问题。我国刑法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就是刑法第十二条所规定的,说白了就是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原则。
历年试题:
1、甲于1997年8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于2004年7月被抓获归案。在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中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对本案(   )。[2005]
A.应适用1997年刑法
B.应适用1979年刑法
C.由审理本案的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D.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下列哪些情形适用属地管辖原则(    )。[2005]
A.外国人甲在中国境外打猎,因疏忽大意击中中国境内的外国公民斯某,致其重伤
B.外国人乙乘坐外国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中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
C.中国人丙乘坐中国民用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外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
D.中国人丁在中国境内打猎,因过于自信的过失造成中国境外外国公民布某重伤
3、中华人民共和国( )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刑法。[2000]
4、我国刑法对溯及力之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是()。[2000]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5、 享有( )和( )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2001]
6、我国刑法关于刑法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2002]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7、下列情形中,属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有()。[2002]
A.犯罪行为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B.犯罪结果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
D.犯罪行为地与结果地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8、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所采用的原则,包含了以下()内容。[2003]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
9、我国客轮停靠在美国纽约港时,德国人甲在轮船上窃取我国公民乙价值4000元人民币的财物。对本案确立我国刑法效力的依据是()。[2004]
A、 属人原则 B、保护原则 C、普遍管辖原则 D、属地原则
三、犯罪的概念
犯罪的基本特征:
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这是犯罪的本质也是最基本的特征。
2、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具有应受惩罚性。
除了要注意犯罪的本质特征之外,还要注意《刑法》13条的但书规定。
历年试题:
1、下列哪一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    )。[2005]
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2、甲男(15岁)与乙女(13岁)在同一所中学上学,二人在参加校文体活动时相识并成为好友,关系日渐密切。某日二人在公园发生性关系时被发现。据甲交待,二人还曾在自己家中发生过一次性关系。甲、乙均表示是双方自愿。乙的家长要求追究甲的刑事责任。经调查二人确属自愿且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甲的行为(    )。[2005]
A.构成奸淫幼女罪                          B.构成强奸罪
C.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D.构成猥亵儿童罪
3、犯罪的本质特征是[2001]
A、 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B、 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C、 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 犯罪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4、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2002]
A.不认为是犯罪           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
C.可以认定为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D.可以判处刑罚也可以免予刑罚处罚
5、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提示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2004]
A、犯罪客体 B、犯罪客观方面 C、犯罪主体 D、犯罪主观方面
四、犯罪客体
1、犯罪客体的分类: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我国刑法分则是根据同类客体,将犯罪分为十大类的。
2、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
历年试题:
1、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分类的主要根据是(    )。[2005]
A.犯罪的一般客体  B.犯罪的同类客体  C.犯罪的直接客体   D.犯罪的对象
2、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2001]
  A、犯罪的同类客体  B、危害行为的形式   C、犯罪对象的特点   D、行为人的主观心态
3、建立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重要根据是(  )。[2002]
  A.犯罪对象   B.犯罪的同类客体   C.犯罪的一般客体   D.犯罪的直接客体
4、影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因素有()。[2003]
  A.行为侵犯的客体           B.行为手段和方式
  C.行为人的个人情况          D.行为人的心理态度
5、我国刑法分则共有()犯罪,其中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又有()犯罪。[2003]
  A.8大类、8小类             B.9大类、9小类
  C.10大类、9小类            D.10大类、8小类
五、犯罪客观方面
1、危害行为,危害行为是在主观上由人的意志支配下的身体动静,因此,人的无意志和无意识的身体动静,即使客观上造成损害,也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
2、 不作为犯罪:第一要注意不作为构成犯罪的要件及其种类;第二要注意纯正的不作为犯及不纯正的不作为犯。这是04年新增加的考点,这两年都考到了,估计还将会继续考。
3、 如何认定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历年试题:
1、甲因为重男轻女,将妻子刚生下才3天的女婴包裹好放在医院门口,躲在一边观察。见有群众围观、议论,便放心离开。第二天一早,甲又到医院门口察看,见女婴还在,但女婴却因晚间气温过低被冻死。法官据此判决甲构成遗弃罪。甲的行为属于(    )。[2005]
A.纯正的作为犯          B.不纯正的作为犯
C.纯正的不作为犯        D.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1+、下列哪一种犯罪在既遂之后犯罪行为也随之而结束,但由犯罪行为造成的不法状态仍可能继续存在(    )。[2005]
A.诈骗罪    B.故意杀人罪    C.非法拘禁罪    D.非法持有枪支罪
2、无意识的危害社会的动作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2001]
3、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2001]
A、表面联系 B、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C、一般联系D、普遍联系
4、成立不作为犯罪所要求的特定义务来源为()。[2002]
A.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B.职务上、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C.道义上的义务
D.行为人先行行为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时所引起的负有防止         危结果发生的义务
5、在犯罪的客观方面要件中,属于必要要件的有()。[2002]
A.危害行为   B.犯罪的地点   C.犯罪的时间  D.犯罪的方法
6、甲离婚后嫌才三个月的女儿乙累赘,某日将乙一人留在家中,自己锁门外出。甲五天后回家,乙已经死在摇篮里,法院判决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甲属于()[2004]
A、 纯正的不作为犯 B、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C、纯正的作为犯 D、结果加重犯
7、不作为犯罪之行为人的义务来源有哪些?[2001]简答题
六、犯罪主体
1、刑事责任年龄:第一,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第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原则,即从宽处理和不适用死刑。要记住《刑法》十七条的规定。
2、精神障碍,记住《刑法》第18条的规定
3、生理功能丧失,记住《刑法》第19条的规定
以上三点都是考记忆的东西,但是几乎每年都会考到,但是只要记住刑法里面的规定是很容易得分的。
4、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这个考点一般都是结合后面的刑法分则来考察的,要注意刑法分则中所规定的只能由特殊身份的主体才能构成某种罪。
5、单位犯罪,主要理解单位构成犯罪的要件
历年试题:
1、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    )。[2005]
A.不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负完全的刑事责任    D.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盲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000](判断题)
3、背叛国家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2000](判断题)
4、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 ),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2000](填空题)
5、 刑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包括()。[2000]
A、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B、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C、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D、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6、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犯罪,可以( )、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001](填空)]
7、 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001]
A、故意杀人罪    B、抢劫罪      C、贩卖毒品罪   D、放火罪
8、 下列犯罪中,可以由单位构成的有()。[2002]
A.集资诈骗罪 B.贷款诈骗罪   C.信用卡诈骗罪 D.保险诈骗罪
9、 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肓人犯罪()。[2003]
  A.可以从轻处罚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9+、工作人员是指()。[2003]
A.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
B.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C.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D.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10、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2004]
A、走私毒品 B、贩卖毒品 C、决水 D、拐卖妇女、儿童
11、           下列犯罪中,哪几种犯罪可以由单位构成()。[2003]
  A.偷税罪                B.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C.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D.行贿罪
七、犯罪主观方面
1、犯罪故意:主要是区分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直接故意的公式表现为:必然发生、可能发生+希望发生;间接故意的公式表现为:可能发生+放任发生。
2、犯罪过失,这个一般比较容易区分。
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合起来就是罪过
3、认识错误:主要考查事实认识错误,要认定所给出的例子属于什么样类型的错误。如果属于对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情况的错误认识,就要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属于对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事实情况的错误认识,则不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包括以下种类1)客体的认识错误2)对象的认识错误3)行为实际性质的错误4)工具的错误,这里要注意用迷信的方法不够成犯罪5)因果关系的错误。
历年试题:
1、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2005]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对象认识错误  C.手段认识错误  D.客体认识错误
2、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概括起来,有故意犯罪行为和过失犯罪行为两种基本形式。()[2000](判断)
3、甲欲杀乙,误将丙当乙杀死,甲的行为属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之()。[2000]
A、目标的错误认识 B、手段的错误认识 C、因果关系的错误认识D、行为误差
3+、同时实施犯罪而故意内容不同,不构成共同犯罪。[2000]判断
4、在下列犯罪中,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的是[2001]
A、徇私枉法罪 B、枉法裁判罪 C、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D、玩忽职守罪
4、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行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可以通过以下形式表现出来[2001]
 A、有认识   B、无认识   C、推定认识    D、认识错误
5、过于自信的过失[2001]名词解释
6、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乙死亡的结果。甲的认识错误属于()。[2001]
  A.法律的认识错误            B.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C.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         D.行为差误
7、某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在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抓住汽车把手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2002]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7+、列犯罪中,以非法占有目的为构成要件的是()。[2002]
A.合同诈骗罪  B.侵占罪   C.挪用资金罪  D.挪用公款罪
7++、以特定目的作为犯罪构成必要要件的犯罪是()。[2002]
  A.走私淫秽物品罪         B.传播淫秽物品罪
  C.集资诈骗罪           D.侵占罪
8、误人为兽加以杀伤的,属于()。[2003]
  A.目标的认识错误      B.手段的认识错误
  C.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D.行为误差
9、关于罪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犯罪故意是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 B、犯罪过失是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
C、罪过的本质在于:行为人对自己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在主观上应受到谴责
D、坚持罪过原则,意味着反对主观归罪
10、下列犯罪中,只能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的是()。[2002]
A.非法拘禁罪 B.招摇撞骗罪  C.玩忽职守罪  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八、犯罪构成
本来犯罪构成是要在前面讲的,但是考虑到一开始就使用犯罪构成,还不如分开先讲犯罪构成的各个要素,然后再总结,这样或许好理解一些。
根据我国刑法,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
直接考这个知识点的题目历年试题都比较少,但是,犯罪构成是分析后面一些制度尤其是刑法分则具体罪名的工具,应当好好理解。它为认定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提供了根据,为划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提供了标准。
历年试题:
1、下列犯罪构成要件中,属于犯罪构成必不可少的要件即必要要件是()。[2000]
   A、犯罪目的   B、犯罪对象   C、危害行为     D、犯罪时间
九、正当行为
1、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2、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过失和间接故意)及其刑事责任
3、紧急避险的禁止,及其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历年试题:
1、甲误认为遭到乙的紧急的不法侵害,而对乙实行防卫行为,致乙死亡。事后证实乙的行为不具有不法侵害的性质。甲的行为(    )。[2005]
A.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        B.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可能属于意外事件          D.可能属于防卫过当
2、紧急避险[2000]名词解释
3、在下列情形中,应视为不法侵害已经终止的是[2001]
  A、不法侵害已经完结      B、不法侵害人自动中止侵害
  C、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     D、不法侵害人已经丧失继续侵害的能力
4、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相同之处包括[2001]
 A、目的相同  B、行为的对象相同 C、前提相同  D、危害来源相同
5、避险过当的,( )。[2002]
  A.应当从轻处罚     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从轻处罚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下列情形中,不成立正当防卫的有()。[2002]
  A.对精神病人的暴力侵害的反击   B.假想防卫
  C.防卫挑战            D.事前防卫
7、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04]
A、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
C、 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
D、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
十、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1、正如标题所说的,以下所有这些犯罪停止形态都是以故意犯罪为前提,并且是直接故意。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直接犯罪都存在犯罪的这些停止形态。
2、犯罪的停止形态是故意犯罪过程中不再发展而固定下来的相对静止的不同结局,它们之间是彼此独立存在的关系,不可能相互转化。各种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应当熟练掌握。
3、犯罪既遂的概念及其种类,危险犯与举动犯是常见的考点,
4、犯罪预备形态,犯罪未遂形态,犯罪中止形态的区别与其处罚原则都是必考的。应当理解到位。一般地说,能犯而不想犯属于犯罪中止;想犯而不能犯或者错误以为不能犯属于犯罪未遂,当然这里要已经着手实施了犯罪,如果还没有实施犯罪,则应当是犯罪预备。尤其要注意,犯罪中止存在于整个犯罪过程当中。
5、犯罪未遂形态的类型,这个考点相对比较难一些,理解起来不容易,不过还好,历年也不太考到。
历年试题:
1、甲前往乙住所杀乙,到达乙居住地附近,发现周围停有多辆警车,并有警察在活动,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甲的行为属于(    )。[2005]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没有犯罪行为
2、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 )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 )处罚。[2000](填空题)
3、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2000]
A、从轻处罚 B、从轻、减轻处罚 C、免除处罚 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我国刑法分则对各种直接故意犯罪规定的既遂形态具体包括()。[2000]
   A、结果犯   B、危险犯    C、行为犯    D、举动犯
5、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2002]
 A.犯罪结果没有发生       B.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
 C.犯罪目的没有达到      D.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5+、属于危险犯的犯罪有()。[2002]
  A.破坏交通设施罪  B.爆炸罪   C.绑架罪   D.杀人罪
5++、试根据刑法规定,论述犯罪未遂的特征和处罚原则,以及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既遂的关键区别[2002]
6、某甲在一胡同口抢抢劫一女青年钱包。抢到钱包后,突然发现该女青年是自己的邻居,于是将钱包当面送还给女青年,声称刚才的行为是开玩笑。某甲的行为是()。[2003]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7、在犯罪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其停止犯罪的情况是()。[2003]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8、下列行为应当认定为犯罪未遂的是()。[2003]
  A.张三持刀前往李四家杀人,走到半路因身体不适而返回
  B.甲欲前往乙处行窃,甲不知乙已将保险箱中的钱款存入了银行。甲在撬窃         保险箱过程中因良心发现而罢手
  C.丙欲杀丁,连击数枪而未击中,因子弹用光,只得悻悻回家
  D.王五正在赵六家行窃,忽闻屋外有人经过,便慌忙逃离
9、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2003]
  A.提刀在剧院里寻找他人        B.为盗窃财物而进行实地考察
  C.守候在被害人必经之处意图杀害    D.将毒药投入被害人饭碗中
10、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2004]
A、 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
B、 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
C、 只有在造成法定损害结果时才处罚过失行为
D、未完成罪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
11、甲为投身恐怖主义活动而参加了某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法院认定甲构成参加恐怖组织罪。甲的行为属于()。[2004]
A、 预备犯 B、实行犯 C、帮助犯 D、未遂犯
11、甲因为男友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某日把乙引到家中将一瓶安眠药(50片)掺入咖啡让乙喝下。乙在床上昏睡,甲离家到附近一座山上打算自杀。甲在山上犹豫徘徊一昼夜,心生悔意急回家,发现乙已被人送医院抢救,未死。甲大喜过望。对甲()。[2004]
A、 按既遂犯处罚 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免除处罚。
十一、共同犯罪
这个知识点不仅仅体现在分则当中,一般都会与分则的罪名结合起来考查,不仅仅出现在选择题,各个类型的都会考到,而这两年的案例分析都涉及到这个知识点。主要在于共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比较大,向来是打击重点。
1、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以及认定,共同犯罪的认定是必考知识点
2、注意必要的共同犯罪与复杂的共同犯罪
3、各共同犯罪人的特征及其刑事责任,尤其要注意教唆犯,这也是每年都要考的。
历年试题:
1、请对“凡教唆他人犯罪的一律以共犯论处”进行辨论。[2005](辩析题)
2、首要分子是指在( )或者( )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2000]
3、在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分为()。[2000]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教唆犯
4、必要的共犯,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以三人以上的共同犯罪行为作为犯罪构成的犯罪[2001](判断题)
5、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甲负责望风,乙入室行窃,丙负责接应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2002]
A.简单的共同犯罪B.复杂的共同犯罪C.必要的共同犯罪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
6、以下情况不能成立共同犯罪()。[2003]
A.一方为故意而另一方为过失      B.缺乏共同意思联络的同时犯  C.同时实施犯罪而故意内容不同     D.事前通谋的事后窝藏、包庇行为
7、李某(22岁)伙同其弟(15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取大量财物,则()。[2003]
  A.二人构成共同犯罪          B.李某单独构成诈骗罪
  C.李弟不构成犯罪           D.李弟构成犯罪
8、根据共同犯罪人的分工情况,可将共同犯罪人分为()。[2003]
  A.主犯、从犯、胁从犯         B.首犯、教唆犯、帮助犯
  C.组织犯、教唆犯、实行犯、帮助犯   D.教唆犯、主犯、从犯
9、甲请乙为其在丙家盗窃时望风,乙同意。某日晚,甲乙按约定前往丙家,乙在屋外望风,甲进入丙家,见丙女一人在家,就对丙女实施了强奸行为,对本案应如何处理?()[2003]
 A.甲、乙都构成强奸罪的共犯      B.甲、乙在盗窃范围内成为共犯、
 C.甲、乙分别构成强奸罪的单独犯    D.甲成立强奸罪
10、甲唆使乙杀丙,乙将丙杀死。甲和乙属于()。[2004]
A、 必要共犯 B、任意共犯 C、简单共犯 D、复杂共犯
11、甲唆使乙盗窃丙的财物,乙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致丙死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04]
A、 甲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 B、甲构成盗窃罪
C、乙构成抢劫罪 D、对甲而言,被教唆人乙没有犯被教唆的罪
12、简述教唆犯的概念和我国刑法对教唆犯规定的原则。[2004]
13、请对”所有的教唆犯都是主犯”进行辨析。
十二、罪数形态
结合刑法分则对继续犯、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连续犯、牵连犯、吸收犯进行区别认定及其处罚原则。
历年试题:
1、甲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用于实施诈骗活动,分别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和诈骗罪,这种情形属于罪数论中的(    )。[2005]
A.牵连犯   B.想象竞合犯   C.继续犯   D.连续犯
2、非法拘禁罪属于()。[2000]
   A、继续犯   B、牵连犯   C、结合犯     D、连续犯
3、在下列犯罪形态中,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予以论处的是()。[2000]
   A、结果加重犯    B、继续犯    C、想象竞合犯    D、吸收犯
4、我国刑法学普遍公认的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2001]
A、行为    B、犯罪构成      C、法益      D、因果关系
5、处断的一罪包括[2001]
A、结果加重犯    B、吸收犯     C、牵连犯     D、连续犯
6、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叫()。[2002]
A.牵连犯     B.吸收犯    C.想象竞合犯   D.异种数罪
7、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下列犯罪形态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2002]
  A.继续犯   B。吸收犯    C.牵连犯    D.想象竞合犯
8、下列犯罪形态中,属于实质的一罪的有()。[2002]
  A.继续犯   B.结果加重犯    C.连续犯    D.吸收犯
9、刑法理论上所说的处断的一罪是指()。[2003]
  A.想象竞合犯              B.牵连犯
  C.连续犯                D.吸收犯
10、下列情形中属于连续犯的有()。[2003]
  A.某甲和村民有仇,在三天之内先后杀死了村长的妻子、儿子和儿媳
  B.某乙在连续半年的时间内,持续对丈夫与其前妻所生孩子以打骂、冻饿、不让吃饭等方式进行虐待
  C.某丙系国家工作人员,在一个月之内,先后实施了贪污和受贿行为
  D.某丁以妻子快要生小孩为由,将其年迈的父亲赶出家门,使父亲沿门乞讨;一周后又将妻子生下的女婴溺死
11、想象竞合犯之所以被认为是实质的一罪,是因为()[2004]
A、 只触犯一个罪名 B、只造成一个危害的结果
C、只侵犯一个客体 D、只有一个行为
12、如果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不法状态存在,则犯罪行为仍然存在。具备这一特征的是()[2004]
A、 连续犯 B、想象竞合犯 C、牵连犯 D、继续犯
十三、刑罚概述
刑罚的目的,记住就可以了
历年试题:
1、我国刑罚的目的是()。[2000]
A、报应犯罪    B、特殊预防    C、惩罚犯罪    D、一般预防
2、我国刑罚的目的包括[2001]
A、惩罚犯罪     B、特殊预防      C、一般预防    D、罪刑等价
十四、刑罚的体系与种类
1、管制、拘役的特点
2、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死缓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的要件。
3、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适用方式及期限和期限起算
历年试题
1、使罪犯在有关人士帮助、监督、辅导下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自由生活,减少该罪犯再次犯罪的机率。下列选项中较能体现这一观念的制度是(    )。[2005]
A.缓刑      B.管制      C.假释        D.减刑
2、赵某犯A罪,依法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合议庭提出以下四种量刑意见,其中必定错误的意见是(    )。[2005]
A.判处有期徒刑2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B.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C.判处管制2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D.判处拘役6个月,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2+、甲武装掩护走私毒品,法院判决其构成走私毒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甲的下列哪些财产可纳入适用没收财产刑予以没收的范围(    )。[2005]
A.甲在走私毒品中使用的枪支        B.甲被查获的毒品和贩毒资金
C.甲在银行帐户上的500万元存款    D.甲所有的2辆豪华轿车
3、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判断题)[2000]
4、罚金刑的适用方式是()。[2000]
A、只能独立适用   B、只能附加适用   
C、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D、只能并科适用
5、下列刑罚方法中,()是主刑。[2000]
   A、罚金     B、管制     C、拘役     D、没收财产
6、管制的期限,为( )以上()以下。[2001]
7、犯罪时怀孕的妇女,无论犯了多么严重的罪,最高可以判处()。[2003]
  A.死刑立即执行       B.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C.无期徒刑         D.有期徒刑15年
8、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2004]
A、 按照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先执行罚金,剩余部分再支付民事赔偿
B、 应当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剩余部分再执行罚金
C、 以犯罪分子的财产为限,民事赔偿和罚金各占50%
D、先执行罚金,民事赔偿部分暂缓支付
9、下列行为可以判处死刑的有()。[2004]
A、 故意伤害他人造成伤害结果的 B、以残忍的手段故意伤害他人但没有造成他人残疾的
C、过失伤害他人,并致人残疾的 D、以特别残忍的手段故意伤害他人并造成严重残疾的
10、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条件是()。[2002]
A.没有故意犯罪 B.遵守监规  C.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D.接受劳动改造
11、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期满,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条件是()。[2003]
  A.确有认罪表现            B.确有悔改表现
  C.确有立功表现            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十五、刑罚裁量
   主要是要记住一些法定的量刑情节,考试的时候这个考点基本都是大跨度的考察。只要记住其他知识点的规定就可以,没有必要特地背这些法定情节。不过案例分析肯定会结合这些来考。
历年试题:
1、据刑法的规定,应当从重处罚的情节有()。[2002]
  A.共同犯罪中的主犯            B.累犯
  C.教唆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     D.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罪
2、根据刑法规定,适用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有:()。[2003]
  A.中止犯               B.教唆未遂的教唆犯
  C.犯罪以后自首的           D.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现的
十六、刑罚裁量制度
我国刑法规定的量刑制度包括[2001]
A、累犯 B、立功  C、减刑   D、自首
分点知识:
一、累犯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及刑事责任。尤其要注意,缓刑考验其间或者结束后犯罪的不构成累犯;假释其间犯罪的同样不构成累犯。
历年试题:
1、刑法规定的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及累犯的法律后果(2005年简答26)
2、对于累犯,不适用减刑。[2001判断]
3、下列( )等情形不应当成立累犯。[2003]
A.甲被处一年拘役,刑罚执行完毕后3年内又犯可判三年有期徒刑的盗窃罪
B.乙在缓刑考验期间,又犯可判5年有期徒刑的抢劫罪
C.丙在假释考验期间,又犯可判无期徒刑的强奸罪
D.丁在3年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又犯可判6个月拘役的侮辱罪
4、纪某因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禁不住朋友的再三请求,帮助朋友贩卖了30克毒品。纪某的行为()。[2004]
A、 属于毒品犯罪的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B、属于毒犯罪的惯犯,应当从重处罚
C、属于毒品犯罪的再犯,应当从重处罚 D、定贩卖毒品罪,加重处罚
二、一般自首的成立要件及刑事责任,注意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刑事责任
历年试题:
1、一般自首的概念与成立条件。[2000]简答
2、具有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2001判断]
3、犯罪分子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2003]  
A.应当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处罚
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数罪并罚的原则及适用,尤其是具体情况的适用,比如发现漏罪或犯新罪,假释、缓刑情况下的处罚。
1、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其计算方法简单说就是“先并后减”;
2、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其计算方法简单说就是“先减后并”;
3、假释其间犯罪的,撤销假释,按照“先减后并”计算;发现漏罪的,不管是其间发现还是考验期满后发现,同样要撤消假释,按照“先并后减”计算。
4、缓刑考验期内犯罪或者发现漏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对其进行数罪并。由于缓刑并没有实际执行,所以不存在刑期的计算问题。
5、另外,尤其要注意刑法分则当中的那些特别规定,虽然属于牵连犯或者其他类型的犯罪,然而分则规定按数罪定罪处罚,这些每年肯定都要考。
历年试题:
1、下列情形中,应当数罪并罚的有(    )。[2005]
A.判决宣告前,查明甲分别实施了三次受贿行为,数额分别为2万、3万、5万元
B.乙因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查明其另外一起受贿2万元的罪行
C.丙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在服刑期间又犯故意伤害罪
D.丁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执行完毕后,又发现其在该次盗窃以前还有一起重大盗窃犯罪行为
2、我国刑法采取的数罪并罚原则是()。[2000]
   A、并罚原则   B、吸收原则   C、限制加重原则   D、折中原则
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在下列情形中,应当采用限制加重原则实行并罚的是[2001]
  A、 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者最重刑为死刑的
  B、 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者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
  C、 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
  D、 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
4、数罪并罚的原则包括()。[2002]
  A.吸收原则              B.相加并科原则
  C.先减后加原则            D.先加后减原则
5、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缓刑,前罪和后罪实行数罪并罚()。[2003]
  A.再犯故意犯罪            B.再犯过失犯罪
  C.发现遗漏了其他故意犯罪       D.发现遗漏了其他过失犯罪
6、连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的数罪并罚时应当采用()[2004]
A、 限制加重原则 B、并科原则 C、吸收原则 D、相加原则
四、缓刑的适用条件,考验期,考察机关,至于缓刑的法律后果一般都是与数罪并罚结合考察,这里就不再解释了。
十七、刑罚执行制度
1、减刑,减刑的对象
2、假释的对象及限制条件(主要是哪些情况是不得假释的),至于假释的法律后果一般都是和数罪并罚一起考察,前面已经分析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历年试题:
1、假释考验期限,从()起计算。[2000]
 A、判决宣告之日  B、判决执行之日  C、判决确定之日   D、假释之日
2、下列罪犯中,可以依法获得假释的是()。[2002]
  A.甲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B.乙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C.丙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D.丁刑满释放后又犯诈骗罪,构成累犯,依法被从重处罚判处有期10年
3、减刑的对象包括()。[2003]
  A.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        B.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
  C.被判处拘役的罪犯          D.被判处管制的罪犯
4、下列人员中,不适用假释的有()。[2003]
  A.累犯           B.因杀人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D.盗窃惯犯
5、按照刑法的规定,不得假释的犯罪分子包括()[2004]
A、 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的某甲 B、因受贿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同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的某乙
C、因贩卖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某丙 D、因构成累犯而被从重处罚判处有期徒刑7年的某丁
十八、刑罚的消灭
1、我国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的期限,及追诉时效的延长(指哪些情况下不存在时效问题)。
2、特赦,这个知识点近两年都没有考,也没有什么好理解的,大概知道就可以了。
历年试题:
1、在我国,特赦由()。[2000]
A、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B、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 
C、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D、国务院决定
2、追诉期限从( )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起计算。[2001]
3、特赦是对于受罪刑宣告的特定犯罪分子免除其刑罚的全部或部分的执行,所以,特赦后再犯罪的,不构成累犯。[2001判断]
4、甲犯诈骗罪,因法定刑为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在公安机关立案以后逃避侦查,此案的追诉期限为()。[2003]
  A.5年                 B.10年
  C.15年                D.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5、按照刑法的规定,追诉时效中断的条件之一是的追诉期限内()。[2004]
A、 犯罪分子还有其他违法行为 B、犯罪分子又犯新罪
C、犯罪分子逃避侦查或者审判 D、犯罪分子阻止被害人向公、检、法机关提出控告
沙发
法硕信任 发表于 07-12-31 21:42:5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板凳
tangqun530 发表于 08-1-3 00:21:0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s:9] [s:9] [s:9] [s:9]
地板
lihangyujo 发表于 08-1-3 11:06:57 | 只看该作者
好啊,谢谢楼主,太感谢了!
5#
cpuljp 发表于 08-1-5 21:31:1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非常谢谢楼主
6#
kaoyansj369 发表于 08-1-8 23:37:1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热心
7#
davidzh 发表于 08-1-9 16:17:24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非常谢谢楼主
8#
微笑的阳光雨露 发表于 08-2-5 19:28:0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热心
9#
侯瀚霖考研 发表于 08-3-16 02:47:29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精化阿,呵呵,谢谢楼主
10#
沙萱 发表于 08-3-16 10:26:0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顶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5 08:36 , Processed in 0.10673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