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筑老八校介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shuju 发表于 11-8-27 14:5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俗称的建筑老八校,就是那四大:清华、东南、同济、天大;四小:重建工(现并入重庆大学)、哈建工(现并入哈工大)、西冶(现改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前四所院校学术渊源深厚,师资力量强大,后四校一般都是52年院系调整合并出来的学校,主要是为了平衡全国各地区的建筑院校布局。
    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创建于1946年。近60年的时间,名人辈出。治学一向以严谨称著,重视理论,学生基本功扎实。加之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国际交流频繁,而对于学建筑的人而言,交流比课堂上听的、书本上看的重要得多!其建筑藏书量之巨,恐无其它高校能出其之右。

    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于1927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建筑系,至今已有75年的历史,是全国公认的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发源地。中国建筑界四大奠基人其三出自东大(梁思成、杨廷宝、刘敦桢、童寯,后三人都来自东大)。历史之悠久,实力之雄厚,自不用多言,培养出的人才举不胜举(老八校的建筑或多或少都与东大有关,清华的精神领袖吴良镛、同济的领军人物戴复东、天大建筑的鼻祖徐中都是来自东大),但东大建筑近年在中国建筑界的地位在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悠久辉煌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沉重的包袱,人们总是希望她能更好。其次,既无天时地利更缺人和,清华天大占尽天时,同济有上海作为后盾占尽地利,近年来国际交流不断,东大唯一的优势就是人才济济,然一山难容二虎,何况东大何止二虎,加之历史积怨重重,教学方法固步自封,近年来人才流失严重,所以造成今天的不景气。加之,东大建筑系是人事纷争的“战场”:细观东大建筑研究所和建筑设计院都相对稳定,而且屡有佳作,惟独建筑系纷争不断,围绕两次系主任的选举,各派势力互不相让,明眼人都能看出每逢换届,东大就会走人就会出事。而且,东大建筑系等级森严,气氛压抑,弥漫着一种没落贵族的感伤情调,讲究师承关系,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矛盾重重,前两年一批很有才华的年轻教师集体出走南大自立门派就是其中之一。原因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叙之,总之,东大既然既无天时地利又无人和,衰败就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东大有好多年轻有为的教师去了南大,这也并不意味着东大实力的削弱,从另一方面讲是其实力的加强;再说,走了一批,另一批又将浮出水面。有人说清华强,那时因为那个建筑系在清华;同济强,是因为同济在上海。我见过很多同济的毕业生,顶尖的也不过如此,与东大同级的顶尖生没法比。而且我接触的现在的东大在校本科生,他们的学习态度,能力与长进,令师兄师姐们汗颜。东大要解决的问题是南京对上海、北京、广州的问题,是如何在一个相对封闭,落后的城市,挑战大都市建筑系的问题:是在没有天时,地利的情况下在建筑界立稳脚跟的问题。但是,天时地理也是个双刃剑的问题,个人认为南京的确是个非常适合做学问的地方,东大处于南京,也有一定程度的好处。很多学校,例如清华、同济、华南理工等,就是由于地理经济上的原因,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忙于赚钱,东大的老师机会相对少,这样一来埋头做学问的时间就多了,反而容易出成果。看看东大建筑研究所近年佳作不断,可以看出在中国他还是数一数二的!

    同济的建筑,是最难以让人道尽的。想到同济,首先想到的就是建筑。但是,同济最强的,不是建筑而是桥隧与土木。桥隧是中国当仁不让的老大,而土木之强,中国除清华之外恐无人能超越。建筑非同济最强,甚至不如其胞兄城市规划。同济的建筑就如其所在城市-上海一般:海派味十分浓。人们说同济: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老师,三流的设计。的确,由于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同济的学生比其它一些高校建筑系的学生更早接触道实际工程(说白就是当画图工),所以很多人都忙着创收(一般的同学大四以后的学费基本上可以自己挣了)。因此很多人忽略了一些很基本的东西。大家都说同济的学生画的图很漂亮,效果图做得很棒,但是只会画图成不了建筑师!同济的确培养了不少人才,但是就以设计能力而言,真正的大师级的人物,除了是老一辈的戴复东(戴还是东南出来的,郑时龄只算个建筑评论家,罗小未是个建筑理论家)能和清华的马国磬、胡邵学;东大的齐康、钟训正,天大的彭一刚;年轻一代亦没有如东大出来的张永和,天大出来的崔恺一样的明星建筑师。同济的校风已经遭到许多人的批评,包括本校的老师。尤其是研究生的教育,金钱已经充斥其中。但是同济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对外交流频繁,和国外的建筑教育已经接轨;还有就是同济请得动大师,像文丘里,安藤忠雄,马里奥.伯塔等均来同济做过报告;学生个性张扬,作品很有个人主张倾向(这对学建筑的人非常重要!)。

    天津大学建筑系在52年院系调整后,来自中央大学(东大的前身)建筑系的徐中走马上任,大刀霍斧进行改革,带来了中大严谨治学的校风,后辈人才不断。天大的学生手头工夫出色,所以相对比较守旧。而且,近年学校的教师忙于出书赚钱(近年的出版建筑书除了建工社之外,就数天大第一),无法潜心教学,质量每况日下,加之一批老教授如彭一刚、聂兰生等渐渐退出一线,而中青的教师又一时难以补上,所以天大的建筑走下坡路在所难免。

    重建工曾经很辉煌过。一度是教育部唯一一所建筑类专门高校。但是,今日早已辉煌不再。重建工,她处于祖国的大西部,坐落于山城重庆,在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教为落后的城市,能支撑起一片天,是相当不容易的,尤其是不能与其他的外地的学术机构构筑起良好的学术氛围,但重建仍然为祖国的建筑平衡建立了支点,这是难能可贵的。今日的重建工的领导都是建筑史出身的,相对设计能力薄弱,随着一批老教师的退休,年轻老师又显得稚嫩,所以重建工现在属于青黄不接的一代。任何一个建筑院校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学科,或受于传统,或由于地域因素。重建工的山坡建筑和高层建筑就颇具特色。而且重建工的毕业生不是做设计的,更多的是做设计师的领导(很多地方的建设局、规划局的领导都来自重建工)。

    哈建工和同济有点像,它最为强大的土木工程、建筑设备和给排水专业,都可以位居前三名。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其建筑风格一直深受前苏联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一些毕业于日、韩的建筑师陆续来校任教,使学校的建筑实力有所提升。但是,学校却并不工于设计,一直没有出产过一位真正的建筑大师一直是该校的一块心病。地域的原因,学校和国际上的交流相对较小,同样陷入了重建工和西冶的尴尬。

    西冶,唉~,如果不客气得说已经没落到八校的最末了,甚至给一些后起之秀赶上,例如:深大、合工大、浙大等。明显的失去了当年的霸气。虽然西冶的学生还保留着过去老牌土建院校的一些基本功,学生近年在国际上的一些比赛中获奖不少,就像古都西安一样,设计风格过于守旧、中庸,缺乏大胆前卫的构思,鲜明的个性。

    华南理工建筑近几年在国内冒升得很快,得益于一批年轻富于才华的建筑师从外国归来,频繁的对外交流。中国现代建筑史上,不少大师级的人物都是诞生于广东,例如夏世昌、陈伯齐、莫伯治、佘畯南等。华工偏于南隅,似有与世无争的鹤骨仙风,不如中原之院校,浮躁、好争斗。

    总体来说,中国的建筑教学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建筑学的老师基本都把教学当副业。这不能不说是个危险的信号!但是谁都知道建筑设计是一块金砖,穷教书匠在学校一年的教学还不够外面一桩工程的报酬高。所以,老师在外面淘金,跟着学生也在外面淘金。如此循环,深陷怪圈。同样如此,有水平的建筑师都不愿意回到校园做教书匠,因此中国建筑教育水平一直徘徊不前。

    建筑(Architectures)=艺术+技术。技术大家都能学到,但是对建筑艺术理解,却会因人而异。有一位老师曾偏激得说过:中国所有建筑高校的水平都是一样!因为中国的建筑水平也就是那个样!哑然!但不无道理。所以,成为一名建筑大师,更多靠是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学习、交流、吸收,而不是沉浸于一些教学的条条框框,什么流派什么风格,以及谁好谁差的无聊争论之中。这点在其他土建类专业也是一样。像现代建筑四大奠基人中的勒柯布西耶、密斯,还有当代的大师安腾忠雄都不是学建筑科班出身的,但是他们都是通过自己不断努力获得了成功
沙发
jinlu19901020 发表于 11-9-16 10:38:47 | 只看该作者
有些道理 可是我该如何选择考研的学校呢
板凳
梦境破了 发表于 11-9-29 13:03:57 | 只看该作者
太精辟了!分析的很透彻
地板
garlord 发表于 12-3-7 23:03:07 | 只看该作者
好透彻 好刻骨的分析
5#
人世采神药 发表于 12-3-9 15:16:39 | 只看该作者
还不错  那么东大的土木怎么样
6#
意呆利 发表于 12-3-28 18:56:26 | 只看该作者
[a:33]很清晰,,,,谢谢
7#
新兵 发表于 12-3-29 22:11:4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强大,膜拜....[a:40]
8#
新兵 发表于 12-4-3 18:56:37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分数都那么高啊....[t:32]
9#
56Edward 发表于 12-4-7 18:32:4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很Obvious 的事啦
10#
拾夕少年 发表于 12-5-24 09:47:49 | 只看该作者
分析的好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2 11:35 , Processed in 0.098836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