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一、多选题A 型题
1.成人的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A.40% D.70%
B.50% E.80%
C.60%
[答案]C
[题解]正常成人的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60%,其中细胞内液约占40%,细胞外液约占20%。
2.正常成人血浆占体重的
A.4% D.7%
B.5% E.8%
C.6%
[答案]B
[题解]正常成人的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约20%,而细胞外液可分为细胞间液和血浆两部分,前者约占体重的15%,后者约占5%。
3.内环境是指
A.细胞外液 D.体液
B.细胞内液 E.血浆
C.跨细胞液
[答案]A
[题解]浸浴着细胞表面的细胞外液,是细胞摄取所需物质和排除代谢产物必经的运输通道,所以细胞外液被视为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4.新生儿的体液占其体重的
A.50% D.80%
B.60% E.90%
C.70%
[答案]D
[题解]人体体液的含量随着年龄而异,年龄愈小,体液占体重的百分比愈大,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儿童的体液分别占其体重的80%、70%和65%。
5.血浆中主要的阳离子是
A.Na+ D.Mg2+
B.K+ E.Fe2+
C.Ca2+
[答案]A
[题解]血浆中主要阳离子是Na+,其次是K+、Ca2+、Mg2+等。
6.血浆中主要的阴离子是
A.HCO3-
B.HPO42-
C.SO42-
D.Cl-
E.蛋白质
[答案]D
[题解]血浆中主要阴离子是Cl-、其次是HCO3- 、HPO42- 、SO42-及有机酸和蛋白质。
7.细胞内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
A.Na+
B.K+
C.Ca2+
D.Mg2+
E.Fe2+
[答案]B
[题解]细胞内液中K+是最主要的阳离子,其次是Na+、Ca2+、 Mg2+。
8.体液中各部分间渗透压关系是
A.细胞内高于细胞外
B.细胞内低于细胞外
C.血浆低于组织间液
D.组织间液低于细胞内液
E.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
[答案]E
[题解]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成分虽有明显差异,若按毫摩尔浓度表示,细胞内液电解质总量大于细胞外液,但由于细胞内液含二价离子和蛋白质较多,这样细胞内外所产生的离子数目基本上相等,而渗透压大小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以总渗透量压计算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仍基本上相等。
9.组织间液和血浆两者含量的主要差别是
A.Na+
B.K+
C.有机酸
D.蛋白质
E.尿素
[答案]D
[题解]组织间液和血浆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含有较高的蛋白质(7%),而细胞间液含蛋白质仅为0.05%~0.35%,这与蛋白质不易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间液有关。
10.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
A.清蛋白
B.球蛋白
C.Na+
D.K+
E.尿素
[答案]C
[题解]细胞外液中Na+最多,占阳离子总量的90%以上,构成了细胞外液的主要晶体渗透压,而蛋白质产生的胶体渗透压与晶体渗透压数值相比,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细胞外液Na+的浓度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
11.正常成人的每天最低尿量为
A.1000ml
B.800ml
C.500ml
D.300ml
E.100ml
[答案]C
[题解]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每天随尿排出的水量为1500ml左右。尿量的多少受饮水量和经皮肤与粪便两条途径排水量的影响。成人每天须经肾排出35g左右的代谢最终产物,而每克代谢最终产物须溶解于15ml的水才能随尿排出,故成人每天至少要排出500ml,称为最低尿量。
12.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每天出入水量约为
A.3000~4000ml
B.2500~3000ml
C.2000~2500ml
D.1500~2000ml
E.1000~1500ml
[答案]C
[题解]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每天饮水约1000~2000ml,随食物摄入水约为700~900ml,体内产生代谢水约300ml,因此共摄水2000~2500ml。而在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人每天经呼吸道粘膜不感蒸发排水350ml,经皮肤不感蒸发和发汗排水500ml,随粪排水150ml,随尿排水1000~1500ml,因此共排出水2000~2500ml,所以每天出入水量均约为2000~2500ml以保持体内水的平衡。
13.正常成人血清钠浓度范围约为
A.100~120mmol/L
B.120~130 mmol/L
C.130~150 mmol/L
D.150~170 mmol/L
E.170~190 mmol/L
[答案]C
[题解]正常成人血清钠浓度为130~150 mmol/L。
14.正常成人血清钾浓度为
A.1.0~2.5 mmol/L
B.2.0~3.0 mmol/L
C.2.5~3.5 mmol/L
D.3.5~5.0 mmol/L
E.5.0~6.5 mmol/L
[答案]D
[题解]正常成人血清钾浓度为3.5~5.0 mmol/L。
15.抗利尿激素(ADH)的作用部位是
A.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
B.髓袢降支和远曲小管
C.髓袢升支和远曲小管
D.近曲小管和集合管
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答案]E
[题解]ADH能加强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水的排出。
16.正常机体水、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是通过什么作用来调节
A.神经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神经-内分泌系统
D.肾、肺
E.胃肠道
[答案]C
[题解]在正常情况下,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实现,即主要通过下丘脑口渴中枢以及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调节。例如机体失水过多或进食过多食盐时,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视前区渗透压感受器受刺激,引起口渴中枢兴奋,通过饮水补充水分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在肾脏,抗利尿激素是一种最有效的调节水分重吸收的物质,而醛固酮有保钠排钾的作用,同时也增加氯和水的重吸收。
17.促使醛固酮分泌增多的最重要因素是
A.血浆渗透压↓
B.血清[Na+]↑
C.血清[K+]↓
D.血容量↓
E.渗透压感受器敏感性↑
[答案]D
[题解]当血容量减少时,因循环血量减少通过肾动脉压下降,致密斑钠负荷减少,交感神经兴奋等机制,引起肾近球细胞分泌肾素增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而使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多。
18.细胞外液透压增高时首先会引起哪一项变化
A.ADH↑
B.醛固酮↑
C.心钠素↑
D.细胞内外钠交换↑
E.血管内外钠交换↑
[答案]A
[题解]当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有1%~2%的变动),则刺激下丘脑视上核渗透压感受器,促使ADH分泌增多。
19.人体的体液包括
A.细胞外液、细胞内液、透细胞液 D.结合水和游离水
B.血管内液和细胞内液 E.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C.组织间液和血浆
[答案]E
[题解]人体的体液广泛分布于组织细胞内外,由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组成。
20.细胞外液包括
A.血管内液和血管外液
B.组织间液和淋巴液
C.淋巴管内液和血管内液
D.血浆、组织间液和跨细胞液
E.血浆、淋巴液和第三间隙液
[答案]D
[题解]细胞间液与血浆共同构成细胞外液,在组织间液中有极少部分分布于一些密闭的腔隙(如关节囊、腹膜腔等),是由上皮细胞分泌产生的,又称跨细胞液,因此细胞外液应包括血浆、组织间液和跨细胞液。
21.下述有关体液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不同年龄体液占体重都是60% D.和进水量关系十分密切
B.年龄越小,体液越少 E.体瘦者体液含量少
C.因年龄、性别、胖瘦而异
[答案]C
[题解]体液总量的分布因年龄、性别、胖瘦而不同,从婴儿到成年人,体液量占体重的比例逐渐减少;另一方面,随着机体脂肪组织含量增加而体液总量减少。
22.有关心肌组织含水量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含水量可达90%
B.主要为自由水,有润滑作用
C.含水量多,便于舒缩
D.含水量多,有利于生化反应进行
E.主要含结合水,使之坚实柔韧
[答案]E
[题解]各种组织器官含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不同,因而坚实程度各异,心脏含水79%,比血液仅少4%(血液含水83%),但由于心脏主要含结合水,故它的形态坚实柔韧。
23.水通道蛋白AQP 1位于
A.红细胞膜上
B.肾集合管上皮细胞膜上
C.肾集合管主细胞膜上
D.肺泡Ⅰ型上皮细胞膜上
E.泪腺细胞膜上
[答案]A
[题解]水通道蛋白AQP 1位于红细胞膜上,生理状态下有利于红细胞在渗透压变化的情况下(如通过肾髓质高渗区时)得以生存。
24.水通道蛋白AQP 0的作用是
A.维持晶状体水平衡 B.有利于红细胞对渗透压变化的适应
C.提供泪腺分泌泪水通道 E.在产生肺水肿时起一定作用
D.提供颌下腺分泌通道
[答案]A
[题解]水通道蛋白AQP 0是眼晶状体纤维蛋白的主要成分(占60%),现在认为其对水通透的特性是维持晶状体水平衡的重要机制。
25.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低于
A.120mmol/L
B.125mmol/L
C.130mmol/L
D.140mmol/L
E.150mmol/L
[答案]C
[题解]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浓度低于130mmol/L,伴有或不伴有细胞外液容量的改变。
26.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也可称为
A.原发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低渗性脱水
E.慢性脱水
[答案]D
[题解]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也可称为低渗性脱水。因为在这种脱水中水、钠都有丢失,因此细胞外液减少,血容量减少,血清钠浓度降低,且失钠大于失水。
27.大量体液丢失后滴注葡萄糖液会导致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慢性水中毒
E.血清钾升高
[答案]B
[题解]各种原因所致的体液丢失,其丧失的液体中钠浓度都不会显著地高于血浆的钠浓度,因此体液丢失本身并不会导致低渗性脱水,只有大量体液丢失后仅补充水分或滴注葡萄糖液,才会导致低渗性脱水。
28.低渗性脱水时血浆渗透压低于
A.320mmol/L
B.310mmol/L
C.300mmol/L
D.290mmol/L
E.280mmol/L
[答案]E
[题解]低渗性脱水时,因失钠多于失水,血浆渗透压<280mmol/L。
29.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A.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D.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内液
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 E.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
C.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
[答案]A
[题解]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呈低渗,细胞外液中水分向渗透压相对较高的细胞内液转移,故细胞内液并无丢失甚至可超过正常,而仅仅细胞外液量显著减少。
30.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低钾血症
[答案]A
[题解]低渗性脱水时,有大量细胞外液丢失,且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重吸收减少而导致肾脏排水增多,可使细胞外液容量进一步减少。同时因细胞外液低渗,细胞外液中水分向渗透压相对较高的细胞内液转移,故细胞外液也进一步明显减少,血容量亦明显减少,患者容易发生休克,这是本型脱水的主要特点。
31.临床上对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一般首先应用
A.高渗性氯化钠液
B.低渗性氯化钠液
C.等渗性氯化钠液
D.10%葡萄糖液
E.50%葡萄糖液
[答案]C
[题解]对于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患者除去除病因,防治原发疾病外,一般首先应用等渗氯化钠溶液以恢复细胞外液容量。
32.短期内大量丢失小肠液首先常出现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低钠血症
E.高钾血症
[答案]C
[题解]一般情况下,小肠分泌液以及胆汁和胰液的钠浓度都在120~140mmol/L。因此,小肠液在短期内大量丢失,首先常出现等渗性脱水,但若长时期发生,常因机体继续丢失,而出现高渗性脱水。
33.下述哪一情况可引起低渗性脱水
A.大量胃肠液丢失
B.经皮肤大量失液
C.髓袢升支功能受损
D.长期使用速尿、利尿酸
E.大量体液丢失后只补水
[答案]E
[题解]低渗性脱水常见的原因是肾内或肾外丢失大量的液体后处理措施不当所致,如只补水而未补电解质平衡液。
34.下述情况不会引起低钠血症
A.急性肾衰竭
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C.ADH分泌异常增多症
D.支气管肺癌
E.结核病
[答案]B
[题解]急性肾衰竭可因肾排水不足引起急性水中毒而导致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恶性肿瘤(支气管肺癌等)、创伤、感染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肺部疾病(如肺结核病)等原因引起ADH分泌异常增多症而导致等容量性低钠血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由于醛固酮分泌过多,远曲管对钠水重吸收增加,常引起高钠血症。
35.高钠血症是指血清钠浓度大于
A.120mmol/L
B.130mmol/L
C.140mmol/L
D.150mmol/L
E.160mmol/L
[答案]D
[题解]高钠血症是指血清钠浓度>150mmol/L。
36.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又称
A.原发性高钠血症
B.高渗性脱水
C.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D.Cushing综合征
E.Addison病
[答案]B
[题解]低容量性高钠血症也可称为高渗性脱水,其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Cushing综合征时,由于远曲肾小管对于钠、水的重吸收增加,出现高容量性高钠血症。原发性高血钠症时细胞外液无明显减少,而Addison病时出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37.原发性高钠血症产生的机制是
A.渗透压调定点下移
B.渗透压感受器阈值升高
C.摄入钠过多
D.排出钠过少
E.醛固酮分泌减少
[答案]B
[题解]原发性高钠血症患者都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病史,由于下丘脑受损,其渗透压感受器阈值升高,渗透压调定点上移,只有在渗透压明显高于正常时,才能刺激ADH的释放,血清钠须高于正常水平才能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由于其阈值升高,正常渗透压对它来说已属过低,因而ADH释放受抑制,排出水分过多而维持高钠血症。
38.高渗性脱水时体内出现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A. ↓ ↑↑
B. ↓↓ ↓
C. ↓ 正常
D. ↑↑ ↓↓
E. 正常 ↓
[答案]B
[题解]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因丢失而减少,由于失水大于失盐,细胞外液呈高渗,细胞内液中的水分向细胞外液转移,细胞外液量得不到完全补充而细胞内液量明显减少。
39.尿崩症患者易出现
A. 高渗性脱水
B. 低渗性脱水
C. 等渗性脱水
D. 水中毒
E. 低钠血症
[答案]A
[题解]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由于下丘脑病变使抗利尿激素产生和释放不足,肾型尿崩症患者因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抗利尿激素缺乏反应,肾浓缩功能不良,均可排出大量低渗尿,丢失大量水分,易出现高渗性脱水。
40.代谢性酸中毒时过度通气可产生
A. 水肿
B. 水中毒
C.低渗性脱水
D.等渗性脱水
E.高渗性脱水
[答案]E
[题解]代谢性酸中毒时,因过度通气,大量水分经呼吸丢失,可产生高渗性脱水。
41.低渗性脱水时体内出现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A. ↓ ↓↓
B. ↓↓ ↓
C. ↓↓ ↓↓
D. ↑ ↓↓
E. ↓↓ ↑
[答案]D
[题解]低渗性脱水主要是细胞外液明显减少,细胞外液除直接丧失水分外,还可移向渗透压相对较高的细胞内,使细胞内液不减少且可增多,而使细胞外液进一步明显减少。
42.高渗性脱水患者血清钠浓度是
A.>150mmol/L
B.>160mmol/L
C.>170mmol/L
D.>180mmol/L
E.>190mmol/L
[答案]A
[题解]高渗性脱水时,由于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
43.哪一类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可导致脑内出血
A.等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
D.低钠血症
E.低钾血症
[答案]B
[题解]高渗透性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使脑细胞脱水,脑容积因脱水而明显缩小,颅骨与脑皮质之间的血管张力增大,因而可导致静脉破裂而出现局部脑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44.高渗性脱水患者血浆渗透压是
A.>250mmol/L
B.>270mmol/L
C.>290mmol/L
D.>310mmol/L
E.>330mmol/L
[答案]D
[题解]高渗性脱水时,失水多于失钠,血浆渗透压>310mmol/L。
45.盛暑行军时只大量过多饮水可发生
A.等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高渗性脱水
D.等渗性脱水
E.水中毒
[答案]B
[题解]盛暑行军,大汗淋漓,可伴有钠水明显丢失,若只大量补充水分可造成细胞外液低渗,发生低渗性脱水。
46.高渗性脱水患者的处理原则是
A.补0.5%葡萄糖液
B.补0.9%NaCl液
C.先补3%NaCl液,后补5%葡萄糖液
D.先补5%葡萄糖液,后补0.9%NaCl液
E.先补50%葡萄糖液,后补0.9%NaCl液
[答案]D
[题解]高渗性脱水时,因血清钠浓度高于正常,故应先给予5%葡萄糖溶液,以降低血钠浓度。但患者在失水时仍有钠盐丢失,体液内总钠是减少的,故在补葡萄糖后应再补充一定量的含钠溶液。
47.等渗性脱水时,体液变化的特点是
A.
B.
C.
D.
E.
细胞内液
↓
↓
↓
↑
变化不大
细胞外液
↓
↑
变化不大
↓
↓
[答案]E
[题解]等渗性脱水,因为水与钠按正常血浆中的浓度比例丢失,细胞外渗透压仍保持在280~310mmol/L正常范围内,与细胞内渗透压基本相等。此时,细胞内外没有明显的水分移动,所以细胞内液既不增多,亦不减少,变化不大,而主要丢失细胞外液。
48.等渗性脱水如末经处理可转变为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低钠血症
D.低钾血症
E.水中毒
[答案]B
[题解]等渗性脱水如果未经任何处理,则患者可通过不感蒸发、呼吸等途径不断丢失水分,从而因失水多于失盐而转为高渗性脱水。
49.下列哪一种情况的早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急性水中毒
E.慢性水中毒
[答案]D
[题解]急性水中毒时,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细胞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脑脊液压力也增加,故神经精神症状出现最早而且突出,严重病例可发生脑疝而导致呼吸心跳停止。
50.下述有关高渗性、低渗性、等渗性三类脱水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临床上最常见的是高渗性脱水
B.分别由不同的原因引起,其病生变化相同
C.均有明显口渴、尿少症状
D.细胞内、外液量都会减少
E.严重时都可因血容量明显减少而导致循环障碍
[答案]E
[题解]高渗性、低渗性与等渗性三类不同类型脱水,有不同的病因和发病条件,其病生改变是不相同的。低渗性脱水主要是细胞外液明显减少而细胞内液不但不减少反而可比正常略增多。低渗性脱水时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早期病人无口渴、尿少症状。临床上常见的是等渗性脱水。不管是哪一类脱水,当发展到严重阶段均可出现细胞外液明显减少,血容量明显减少而导致循环衰竭。
51.水肿的概念是指
A.组织间液或体腔中液体过多
B.体内体液含量过多
C.细胞内液含量过多
D.细胞外液含量过多
E.血管内液体过多
[答案]A
[题解]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
52.下述哪一类水肿不属于全身性水肿
A.心性水肿
B.炎性水肿
C.肾性水肿
D.肝性水肿
E.营养不良性水肿
[答案]B
[题解]全身性水肿多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性水肿),肾病综合征和肾炎(肾性水肿)以及肝脏疾病(肝性水肿),也见于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水肿)。局部性水肿常见于器官组织的局部炎症(炎性水肿)、静脉阻塞及淋巴管阻塞等情况。
53.下述哪一项不是引起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的因素?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B.微血管壁通透性
C.淋巴回流
D.血浆晶体渗透压
E.血浆胶体渗透压
[答案]D
[题解]血浆中晶体物质可自由出入血管壁,所以对血管内外液体交换无影响,上述其他因素的异常均对血管内外液体交换产生影响,而导致平衡失调。
54.水肿时出现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A.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B.淋巴回流受阻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E.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
[答案]D
[题解]肾脏在调节正常机体水、钠的摄入和排出处于动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其调节作用主要依赖于肾脏内的球-管平衡,即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管重吸收也随之增加;反之,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管重吸收也随之减少。如果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正常;或肾小管滤过率正常,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功能增高,或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增高,均可引起球-管失衡,导致钠水潴留而产生水肿。
55.驱使血管内液体向外滤出的力量即平均有效流体静压是
A.动脉端毛细血管平均血压与组织间液流体静压之差
B.静脉端毛细血管平均血压与组织间液流体静压之差
C.静脉端毛细血管平均血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之差
D.毛细血管平均血压与组织间隙的流体静压之差
E.动脉端毛细血管平均血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之差
[答案]D
[题解]驱使血管内液体向外滤出的力量是平均有效流体静压即毛细血管的平均血压与组织间隙的流体静压之差。
56.促使液体回流至毛细血管内的有效胶体渗透压是
A.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去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C.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液流体静压
D.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去组织液流体静压
E.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
[答案]B
[题解]促使液体回流至毛细血管内的有效胶体渗透压,即正常人体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去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的差值。
57.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哪一血浆蛋白的含量
A.糖蛋白
B.脂蛋白
C.纤维蛋白
D.清蛋白
E.球蛋白
[答案]D
[题解]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血浆清蛋白的含量。
58.全身体循环静脉压增高最主要的原因是
A.静脉血栓形成
B.左心衰竭
C.右心衰竭
D.纵隔肿瘤
E.淋巴回流受阻
[答案]C
[题解]右心衰竭时,右心室不能将血液充分搏出,导致右心房淤血和全身体循环静脉淤血,全身静脉压升高。
59.炎性水肿产生的主要机制是
A.局部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C.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D.组织间液流体静压增高
E.淋巴回流障碍
[答案]C
[题解]炎症时,某些毒性物质可直接损伤微血管壁或通过组胺、激肽等炎症介质的作用而使微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从毛细血管和微静脉壁滤出。于是,毛细血管静脉端和微静脉内的胶体渗透压下降,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上升,促使血管内溶质及水分滤出,而导致炎性水肿的产生。
60.使肾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的因素是
A.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增高 D.醛固酮分泌增多
B.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E.心房肽分泌增多
C.ADH分泌增多
[答案]A
[题解]当各种因素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时,肾血流量随之下降,由于出球小动脉收缩比入球小动脉收缩明显,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增高,因此肾小球滤过分数(FF)增加。此时由于无蛋白滤液相对增多,通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后,流入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液的血浆胶体渗透压相应增高,而流体静压下降,于是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61.下列哪一因素使肾近曲小管钠水重吸收增多
A.肾素分泌增多
B.肾上腺素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D.心房肽分泌减少
E.醛固酮分泌增多
[答案]D
[题解]各种因素使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时,心房牵张感受器兴奋性降低,致使心房肽分泌减少,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加。
62.肾小球滤过分数的含义是指
A.肾小球滤过率与肾小管重吸收率之比值
B.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流量之比值
C.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之比值
D.肾小球滤过钠量与肾小管重吸收钠量之比值
E.肾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之比例
[答案]C
[题解]肾小球滤过分数(FF)=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
63.肾脏能分泌肾素的细胞是
A.近球细胞
B.集合管上皮细胞
C.肾髓质间质细胞
D.远曲小管上皮细胞
E.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答案]A
[题解]肾素是由肾脏的近球细胞分泌产生的。
64.下列哪一种激素病理性分泌增多可导致钠在体内潴留
A.甲状旁腺素
B.甲状腺素
C.醛固酮
D.抗利尿激素
E.肾上腺素
[答案]C
[题解]病理情况下,由于醛固酮分泌增多,可促进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对钠的重吸收增加,从而可导致钠在体内潴留。
65.漏出液的相对密度是
A.高于1.015
B.低于1.015
C.高于1.018
D.低于1.018
E.在1.015~1.018
[答案]B
[题解]漏出液的特点是水肿液蛋白含量低,相对密度低于1.015。
66.渗出液的相对密度是
A.高于1.015
B.低于1.015
C.高于1.018
D.低于1.018
E.在1.015~1.018
[答案]C
[题解]渗出液的特点是水肿液中蛋白含量高,相对密度高于1.018。
67.全身或躯体局部水肿的重要体征是
A.腹壁水肿
B.皮肤肿胀
C.足踝部水肿
D.皮下水肿
E.眼睑浮肿
[答案]D
[题解]皮下水肿是全身或躯体局部水肿的重要特征。
68.心性水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
A.四肢
B.面部
C.眼睑
D.下垂部位
E.腹腔
[答案]D
[题解]右心衰竭时,全身体循环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因受重力影响,距心脏水平面垂直距离越远的部位的外周静脉压与毛细血管静脉压增高越明显,因此首先在下垂部位出现水肿。
69.肾性水肿首先出现的部位是
A.上肢
B.下肢
C.腹腔
D.眼睑
E.下垂部位
[答案]D
[题解]肾性水肿患者体内钠水潴留明显,在组织结构疏松,皮肤伸展度大的部位(如眼睑等)容易容纳水肿液,组织结构致密的部位(如手指和足趾等),因皮肤较厚而伸展度小不易发生水肿。因此,肾性水肿不受重力的影响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眼睑部。
70.肝性水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
A.上肢
B.下肢
C.下垂部
D.面部
E.腹腔
[答案]E
[题解]肝硬化时由于肝内广泛的结缔组织增生与收缩,以及再生肝细胞结节的压迫,肝静脉回流受阻,进而使静脉压和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由于局部血液动力的因素参与,故肝性水肿常最先出现部位是腹腔而形成腹水。
71.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全身性水肿的主要环节是
A.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B.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C.醛固酮增多
D.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E.肾小管重吸收增多
[答案]A
[题解]急性肾小球肾炎时,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炎性渗出物和内皮细胞增生肿胀以致管腔变窄,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而导致体内钠水潴留而产生全身性水肿。
72.有关水肿液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所有水肿液均含有血浆的全部成分
B.根据蛋白含量不同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
C.漏出液蛋白质的含量低于2.5g%
D.渗出液蛋白质的含量可达3g%~5g%
E.渗出液多见于炎性水肿
[答案]A
[题解]水肿液含有血浆的全部晶体成分,根据蛋白含量的不同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漏出液蛋白压含量低于2.5g%,而渗出液蛋白质含量可达3g%~5g%,渗出液是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多见于炎性水肿。
73.淋巴性水肿液蛋白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局部毛细淋巴管通透性高 D.局部组织蛋白分解多
B.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高 E.水和晶体物质透过血管壁回收
C.局部微静脉通透性高
[答案]E
[题解]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当淋巴干道被堵塞,淋巴回流受阻或不能代偿性加强回流时,含蛋白水肿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其蛋白含量较高可达4g%~5g%,其原因是水和晶体物质透过血管壁回收到血管内导致水肿液浓缩,蛋白含量较高。
74.机体对钾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
A.肠的调节和钾的跨细胞转移 D.肾的调节和皮肤的调节
B.肾的调节和钾的跨细胞转移 E.皮肤的调节和钾的跨细胞转移
C.肾的调节和肠的调节
[答案]B
[题解]机体对钾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两大机制,即肾的调节和钾的跨细胞转移。
75.下述有关钾平衡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体内的钾主要从食盐中摄入
B.肠道不易吸收故肠道中钾浓度高
C.细胞外钾浓度明显高于细胞内钾浓度
D.多吃肾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E.主要靠远曲管集合管对钾的分泌和重吸收来调节
[答案]E
[题解]体内的钾主要靠食物中提供,肠道中K+很容易吸收。体内钾90%存在细胞内,其浓度约为140 ~ 160mmol/L,而细胞外液钾浓度约为4.2±0.3mmol/L,多吃肾多排钾,不吃也排。钾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不论机体缺钾或钾过多,在近曲小管和髓袢保持滤过钾的90%~95%被重吸收,因此机体主要依靠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对钾的分泌和重吸收来调节,从而维持体内钾的平衡。
76.调节钾跨细胞转移的基本机制是
A.各种钾的通道
B.细胞膜上钠-钾泵
C.泵-漏机制
D.钾离子电压门控通道
E.钾离子化学门控通道
[答案]C
[题解]调节钾跨细胞转移的基本机制被称为泵-漏机制。泵是指钠-钾泵,即Na+-K+-ATP酶,将钾逆浓度差泵入细胞内;漏指钾离子顺浓度差通过各种钾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外液。
77.影响钾的跨细胞转移的主要激素是
A.胰岛素
B.肾素
C.生长素
D.甲状腺素
E.甲状旁腺素
[答案]A
[题解]胰岛素可直接刺激Na+-K+-ATP酶的活性,促进细胞摄钾,且该作用可不依赖葡萄糖的摄取,血清钾浓度的升高也可直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促进细胞摄钾。所以,胰岛素是影响钾的跨细胞转移的主要激素。
78.有关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调节钾平衡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向小管液中分泌排出钾
B.重吸收小管液中的钾
C.钾的分泌主要由该段肾小管上皮的主细胞完成
D.主细胞基底膜面有Na+-K+泵
E.主细胞管腔面胞膜对K+有低度通透性
[答案]E
[题解]远曲小管、集合小管可向小管液中分泌排出钾,在极端高钾膳食的情况下,分泌排泄的钾量甚至可超过肾小球滤过的排钾量,也可重吸收小管液中的钾,使经尿中的钾排出量降至肾小球滤过量的1%以下。钾的分泌由该段小管上皮的主细胞完成,主细胞基底膜面Na+-K+泵将Na+泵入小管间液,而将小管间液的K+泵入主细胞内。主细胞的管腔面胞膜对K+具有高度的通透性,将钾排入管腔中。
79.促使肾排钾增多的因素是
A.醛固酮分泌减少
B.细胞外液钾浓度降低
C.远曲小管的原尿流速减慢
D.急性酸中毒
E.慢性酸中毒
[答案]E
[题解]醛固酮增多、细胞外液钾浓度增多、原尿流速增大均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排钾作用;反之,醛固酮分泌减少、细胞外液钾浓度降低、管腔内原尿流速减慢均会减少钾的排出。酸中毒时由于H+浓度升高,通过抑制主细胞Na+-K+泵,使其泌K+功能受阻碍,因此急性酸中毒肾排钾减少;但慢性酸中毒时由于使近曲小管的水钠重吸收受抑制,从而使远曲小管的原液中钠浓度增大,该作用可超过H+对主细胞Na+-K+泵的抑制作用,从而出现慢性酸中毒时肾排钾反而增多的现象。
80.下述有关钾的生理功能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钾与糖原和蛋白质的合成关系密切
B.钾参与调节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
C.钾参与细胞内外酸碱平衡的调节
D.钾对神经-肌肉组织兴奋性维持是不可缺少的
E.细胞外液钾含量少且浓度变动影响不大
[答案]E
[题解]钾参与多种新陈代谢过程,与糖原和蛋白质合成有密切关系,钾是维持细胞膜静息电位的物质基础,而静息电位对神经-肌肉组织的兴奋性是必不可少的;钾能调节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虽然细胞外液钾含量少,浓度低,但浓度发生变动后,可出现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均会对机体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对神经-肌肉和心肌可出现严重功能障碍,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81.细胞静息膜电位主要决定于
A.膜对钾的通透性 D.膜对钠的通透性
B.膜内外钾浓度差 E.膜内外钠浓度差
C.膜对钾的通透性和膜内外钾浓度差
[答案]C
[题解]钾是维持细胞膜静息电位的物质基础,静息膜电位主要决定细胞膜对钾的通透性和膜内外钾浓度差。由于安静时细胞膜只对钾有通透性,随着细胞内钾向膜外的被动扩散,造成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形成了静息电位。
82.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
A.1.5mmol/L
B.2.5mmol/L
C.3.5mmol/L
D.4.5mmol/L
E.5.5mmol/L
[答案]C
[题解]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
83.小儿失钾的最重要原因是
A.严重腹泻呕吐
B.利尿药用量过多
C.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
D.某些肾脏疾病
E.经皮肤失钾
[答案]A
[题解]小儿失钾最重要的原因是经胃肠道失钾,常见于严重腹泻呕吐造成的大量消化液丧失,腹泻时粪便中K+的浓度可达30~50mmol/L。此时随粪丢失可比正常时多10~20倍。剧烈呕吐时,胃液的丢失也可失钾,因呕吐所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可使肾排钾增多,大量的钾也可经尿丧失,呕吐引起的血容量减少也可通过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而促使肾排钾。
84.成人失钾最重要的途径是
A.经胃失钾
B.经小肠失钾
C.经结肠失钾
D.经肾失钾
E.经皮肤失钾
[答案]D
[题解]经肾失钾是成人失钾最重要的途径,常见于排钾类利尿药的长期连续使用或用量过多,某些肾脏实质疾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或应用过多及远曲小管中不易重吸收的阴离子增多等情况;此外,镁缺失或碱中毒时,也能导致肾排钾增多。
85.过量胰岛素产生低钾血症的机制是
A.大量出汗导致钾丧失
B.酮固酮分泌过多
C.肾小管重吸收钾障碍
D.结肠分泌钾加强
E.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
[答案]E
[题解]过量胰岛素(如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发生低钾血症的机制是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其原因:一方面是胰岛素可直接刺激骨骼肌细胞膜上Na+-K+-ATP酶,从而使肌细胞内Na+排出增多,同时细胞外K+进入肌细胞也增多,且该作用可不依赖于葡萄糖的摄取;另一方面是胰岛素促进细胞内糖原合成,糖原合成需要钾,血浆钾就随葡萄糖进入细胞内。
86.“软病”的病因与下述哪一项物质摄入有关
A.粗制糠油
B.粗制棉油
C.粗制菜油
D.有机磷农药
E.重金属盐
[答案]B
[题解]在我国某些产棉区曾出现一种低血钾麻痹症,称它为“软病”。其病因与食用粗制生棉籽油密切相关。粗制生棉油是农村一些小型油厂和榨坊生产的,棉籽未经充分蒸炒,甚至未脱壳就用来榨油,榨出的油又未按规定进行加碱精炼,含许多毒性物质,与“软病”发生有关的成分是粗制棉油中的棉酚。
87.钡中毒引起低钾血症的机制是
A.小肠对钾的吸收减少 D.钾从细胞内流出的通道被阻断
B.剧烈呕吐失钾 E.细胞外钾大量向细胞内转移
C.结肠分泌钾的作用加强
[答案]D
[题解]钡中毒时,细胞膜上的Na+-K+-ATP酶继续活动,故细胞外液中的钾不断进入细胞内,但钾从细胞内流出的通道却被特异阻断,因而发生低钾血症
88.急性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组织电生理的影响是
静息电位(负值) 阈值 静息电位与阈电位间差值
A. ↑ 不变 ↑
B. ↓ 不变 ↓
C. 不变 ↑ ↑
D. 不变 ↓ ↓
E. ↑ ↑ ↑
[答案]A
[题解]急性低钾血症时,细胞外液钾急剧降低而细胞内液钾浓度变化不大,故细胞内外钾浓度差值增大,钾流出量增多,导致静息电位负值增大而阈值电位不变,因静息电位与阈值电位间差值增大,使神经-肌肉组织兴奋性降低。
89.某患者消化道手术后禁食3天,仅静脉输入大量5%葡萄糖液,此患者最容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
A.低钠血症
B.低钙血症
C.低镁血症
D.低磷血症
E.低钾血症
[答案]E
[题解]手术后禁食患者,没有钾摄入,而肾脏仍排钾,加上输入大量葡萄糖,在合成糖原时,细胞外钾进入细胞内,故患者最容易发生低钾血症。
90.低钾血症患者可出现
A.反常性酸性尿 D.正常性酸性尿
B.反常性碱性尿 E.正常性碱性尿
C.中性尿
[答案]A
[题解]当血清钾浓度降低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内钾移到细胞外,细胞外液的H+移到细胞内,以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内钾浓度降低,H+浓度升高,故向管腔中排钾减少而排氢增多,HCO3- 回收增多,此时,尿液呈酸性 ,出现酸性尿。由于低钾血症可产生碱中毒,碱中毒时一般应出现碱性尿,而此时出现的为酸性尿,故称为反常性酸性尿。
91.急性低钾血症时心肌电生理特点是
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值 兴奋性
A. ↑ ↑
B. ↓ ↑
C. ↓ ↓
D. ↑ ↓
E. 不变 ↑
[答案]B
[题解]当急性细胞外钾浓度明显降低时,心肌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降低,K+随化学浓度差移向胞外减少,使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减少,与阈电位的差距减少,兴奋性升高。
92.低钾血症时心电图的特点是
T波 U波 QRS波
A. 低平 有 增宽
B. 低平 无 增宽
C. 低平 有 变窄
D. 高尖 有 增宽
E. 高尖 有 变窄
[答案]A
[题解]急性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膜的电导(即对钾的通透性)降低,造成钾外流减慢,可使复极化3相延长,心电图T波低平,(因为复极化3相的快慢决定T波的高低)。U波与浦肯野(Purkinje)纤维的3相复极位有关,一般情况下被心室肌的复极化波掩盖而不明显,低钾血症对浦肯野纤维的复极化过程延长大于心室肌的复极化过程,所以出现U波增高。低钾血症时心肌静息电位负值减小,使除极时钠内流速度减慢,0相除极的速度减慢,幅度变小,故心肌传导性降低,心电图上QRS波增宽。
93.急性低钾血症对心肌生理特征的影响是
兴奋性
A. ↑
B. ↑
C. ↑
D. ↑
E. ↓
传导性
↑
↑
↑
↓
↑
自律性
↓
↑
↓
↑
↑
收缩性
↓
↑
↑
↑
↑
[答案] D
[题解]急性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膜对钾的通透性降低,钾外流减少,静息膜电位值绝对值减少,接近阈电位,故兴奋性增高;低钾血症时,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减少,0相去极化速度、幅度变小,传导性降低;低钾血症时,膜对钾的通透性下降,自律性细胞4相钾外流减少,而相对的Na+内向电流增大,自动除极化速度加快,自律性升高;低钾血症时,对钙内流抑制作用减弱,Ca+内流加速使兴奋-收缩耦联增强,收缩性升高。
94.缺钾对肾的影响有
尿浓缩功能 肾血流量 肾小球滤过率
A. 不变 不变 ↓
B. 不变 ↓ ↓
C. ↓ ↓ ↓
D. ↓ 不变 不变
E. ↓ 不变 不变
[答案]C
[题解]在慢性缺钾伴有低钾血症时,常因远曲小管对ADH的反应性低下和髓袢升支的NaCl重吸收不足,以致髓质渗透压梯度形成发生障碍,而导致尿浓缩功能障碍。缺钾时由于肾内血管收缩性的前列腺素生成不成比例地增多和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增高,以致肾血流量减少,肾血流量的减少,又可引起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95.严重低钾血症患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肾(功能)衰竭 D.肠麻痹
B.心肌收缩性减弱 E.心肌自律性增高
C.呼吸肌麻痹
[答案]C
[题解]通常在血清钾低于3mmol/L时会出现明显的肌肉松弛无力,当低于2.65mmol/L可出现麻痹,以下肢肌肉最为常见,严重时能累及躯干,上肢肌肉,甚至发生呼吸肌麻痹,后者是低钾血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96.低钾血症可出现呼吸衰竭的原因是
A.中枢神经功能障碍 D.引起阻塞性通气不足
B.左心衰竭导致肺水肿 E.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
C.引起V(。)­A/Q(。)失调
[答案]E
[题解]低钾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可出现明显的松驰弛无力,当累及呼吸肌时,胸廓的扩张受到限制,可出现通气功能不足,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严重时可引起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性呼吸衰竭。
97.低钾血症促成横纹肌溶解主要原因是
A.运动时肌肉缺血 D.碱中毒
B.代谢障碍 E.肌肉麻痹少活动
C.尿毒症
[答案]A
[题解]当血清钾低于3mmol/L时,即可见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升高,提示肌细胞受损;低于2mmol/L时,则会出现明显的肌细胞坏死,称为横纹肌溶解,特别容易发生于缺钾病人伴有较剧烈的肌肉活动时,其机制主要与缺钾时运动所诱发的舒血管反应丧失,造成肌肉缺血有关。
98.缺钾对肾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
A.蛋白尿、管型尿 D.集合管对ADH的反应增高
B.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E.尿浓缩功能障碍
C.髓袢升支粗段重吸收NaCl障碍
[答案]E
[题解]缺钾对肾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尿浓缩功能障碍,出现多尿,集合管对ADH缺乏反应,其机制可能主要与缺钾时ADH介导cAMP生成障碍有关。
99.低钾血症时补钾时应遵守
A.一般口服,严重病人必要时可静脉推注
B.血清钾<4mmol/L时应静脉补钾
C.如血清钾恢复慢,应加大剂量加快滴注速度
D.每日尿量>500ml以上时才允许静脉滴注补钾
E.补钾3天应停止以免发生高钾血症
[答案]D
[题解]补钾最好口服,因恶心呕吐等原因不能口服者或病情严重时,才考虑静脉内滴注补钾;静脉内补钾时,切勿使血钾浓度骤然升得很高,以避免发生高钾血症;一般只有当每日尿量在500ml以上时才允许静脉滴注补钾,而且应注意浓度要低,速度要慢。
100.低钾血症时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
A.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 D.细胞内外均碱中毒
B.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正常 E.细胞内外均酸中毒
C.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
[答案]C
[题解]当血清钾浓度降低时,细胞内K+转移到细胞外,细胞外液中H+移入细胞内,从而使细胞内液[H+]增高而细胞外液[H+]降低,导致细胞内酸中毒和细胞外碱中毒。
101.高钾血症是血清钾大于
A.4.5mmol/L D.7.5mmol/L
B.5.5mmol/L E.8.5mmol/L
C.6.5mmol/L
[答案]B
[题解]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大于5.5mmol/L。
102.引起高钾血症的最主要原因是
A.急性酸中毒引起细胞内K+释放至细胞外液
B.血管内溶血使K+从细胞内释放至血浆
C.缺氧时细胞K+释放至细胞外液
D.肾脏排钾减少
E.大量使用保钾性利尿剂
[答案]D
[题解]因为肾脏是机体排钾的最主要器官,其基本的排钾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远曲小管集合管的分泌,因此肾脏有较强的排钾功能,所以在肾功能良好的情况下不容易发生高钾血症,只有当肾脏排钾减少时,才容易发生高钾血症。如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或远曲小管、集合管泌K+功能障碍时均可使肾脏排K+减少,导致钾在体内潴留,故肾脏排钾减少是引起高钾血症的最主要原因。
103.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导致
A.高钠血症
B.低钠血症
C.低钾血症
D.高钾血症
E.低镁血症
[答案]D
[题解]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导致血钾升高,因为血液即使保存在2~6℃的低温下,钾仍可从红细胞进入血浆,这种血液含钾量的增长速率约为每天1mmol/L。当库存21天,血浆钾浓度可增至30mmol/L。
104.高钾血症对心肌生理特征的影响是
兴奋性
传导性
自律性
收缩性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E.
↓→↑
↓
↓
↓
[答案]A
[题解]在血清钾浓度迅速轻度升高时,心肌细胞静息电位也轻度减小,引起兴奋所需的阈刺激也减小,即心肌兴奋性增高。当血钾浓度迅速显著升高,大于7mmol/L时,由于静息电位过小,达到–55至–60mV时,快Na+通道失活,心肌兴奋性也将降低,甚至消失。高钾血症时由于静息电位减小,故动作电位0相除极化的幅度变小,速度减慢,因而兴奋的扩布减慢,即传导性降低。高钾血症时,心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高,复极化4相钾外流加快而持续性钠内流相对减慢,以致房室束-浦肯野纤维系统等组织的快反应细胞在4相自动除极化减慢,故自律性降低。高钾血症时,细胞外高钾可抑制动作电位2相Ca2+内流,心肌细胞内[Ca2+]降低,兴奋-收缩耦联减弱,故心肌收缩性降低。
105.高钾血症时心电图的特点是
A.T波高尖,QRS波群增宽
B.T波低平,Q-T间期缩短
C.T波低平,Q-T间期延长
D.T波低平,Q-T间期延长
E.T波低平,出现U波
[答案]A
[题解]高钾血症时心肌细胞膜的通透性明显增高,钾外流加速,复极化3相加速,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均缩短。心电图显示相当于心室肌复极化的T波狭窄高尖。由于传导性明显下降,心室去极化的QRS波群则压低,变宽。
106.高钾血症时骨骼肌的电生理特点是
静息电位(负值) 阈电值 静息电位与阈电位间差值
A. ↓ 不变 ↓
B. ↓ ↓ ↓
C. ↑ 不变 ↑
D. 不变 ↑ ↑
E. 不变 ↓ ↓
[答案]A
[题解]高钾血症时,由于血清钾浓度升高,使细胞内液钾浓度与细胞外液钾浓度差变小,静息电位负值下降,这时阈电位变化不大。因此,静息电位与阈电位间差值减小。若静息电位负值下降尚未达到使快钠通道失活时,骨骼肌兴奋性增高;若静息电位负值下降到使快钠通道失活时,则使心肌细胞处于除极化阻滞状态而不能引起兴奋。
107.高钾血症时,可使酸碱平衡状况出现
A.细胞内外均酸中毒 D.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
B.细胞内外均碱中毒 E.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
C.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正常
[答案]D
[题解]高钾血症时,由于血清钾浓度升高,细胞外K+向细胞内转移,而同时使细胞内H+移至细胞外,引起细胞内[K+]降低而细胞外[H­+]增高而导致细胞内碱中毒和细胞外酸中毒。
108.高钾血症对机体的最大危害是
A.低血糖
B.心肌收缩性降低
C.骨骼肌麻痹
D.酸中毒
E.心室纤颤和停跳
[答案]E
[题解]高钾血症时由于心肌传导性降低,出现各类型的传导阻滞,如房室、房内、室内传导阻滞等;又因传导性、兴奋性异常等的共同影响产生折返激动导致室颤。因此高钾血症时可出现各种各样的心律失常,特别是一些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如心室纤颤,心脏停搏。
109.下述有关高钾血症的治疗原则,哪项是错误的
A.治疗原发病
B.促进钾从肠道排出
C.降低血清钠浓度
D.注射葡萄糖和胰岛素
E.注射钙剂和钠盐
[答案]C
[题解]治疗高钾血症可采用治疗原发病、促进钾从肠道排出、注射葡萄糖和胰岛素均有降低血清钾的作用。在严重高钾血症时可采用静脉注射钙剂和钠盐来拮抗K+对心肌毒性作用。注射钠盐能提高细胞外液Na+的浓度,能使0相除极Na+内流增多,使0相除极幅度增大,速度加快,能改善心肌的传导性,所以降低血清钠浓度是错误的。
110.采用钙剂治疗高钾血症的机制是
A.增快心肌的传导性 D.使血钾向细胞内转移
B.促进钾在肠道排出 E.提高心肌阈电位和加速Ca2+内流
C.改变血液pH使钾降低
[答案]E
[题解]常注射钙剂和钠盐来作为高钾血症的急救措施之一。其应用钙剂的作用机制是提高细胞外液Ca2+的浓度,提高心肌阈电位和加速2相钙内流,使心肌的收缩性增强,起拮抗K+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111.低镁血症是指血清镁低于
A.0.25mmol/L
B.0.50mmol/L
C.0.75mmol/L
D.1.0mmol/L
E.1.25mmol/L
[答案]C
[题解]血清镁低于0.75mmol/L时,称为低镁血症。
112.细胞内液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阳离子是
A.K+
B.Na+
C.Ca+
D.Mg2+
E.Zn2+
[答案]D
[题解]细胞内液镁浓度为13mmol/L,仅次于钾,占细胞内阳离子总量的13%以上,是细胞内液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阳离子。
113.下述有关镁代谢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大部分食物中含有镁
B. 肾是调节体内镁平衡的重要器官
C. 尿镁排泄与血清镁相平衡
D. 体内镁有53%存在于骨骼
E. 细胞内镁大部分呈游离形式而具有生物活性
[答案]E
[题解]细胞内镁80%~90%为结合形式存在,其中镁在细胞核中主要与DNA结合,在细胞浆中主要与ATP结合,血浆中有游离型镁、复合物的镁和与蛋白结合的镁三种形式,其中游离镁有生物活性。
114.下述哪一因素既能减少肠道对镁的吸收,又能减少肾对镁的重吸收
A.维生素D3
B.1,25-(OH)2D3
C.醛固酮
D.甲状腺素
E.甲状旁腺激素
[答案]C
[题解]甲状旁激素可促进肠道镁吸收,并促进远曲小管对镁的重吸收。大剂量的1,25-(OH)2D3和维生素D3只增加肠道对镁的吸收;甲状腺素虽可促进肠道吸收镁,但又可直接抑制肾小管重吸收镁;醛固酮可使肠道吸收镁减少,也可使肾脏近曲小管、髓袢重吸收镁减少。
115.高钙血症患者出现低镁血症的机制是
A. 影响食欲而镁摄入减少
B. 镁向细胞内转移
C. 镁从汗液排出增多
D. 镁随尿排出增多
E. 镁从粪便排出增多
[答案]D
[题解]高钙血症时原尿中钙浓度增高,钙在髓袢竞争性抑制镁的重吸收,使尿镁排出增多而导致低镁血症。
116.低镁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产生的机制是
A.膜电位升高
B.阈电位降低
C.γ-氨基丁酸释放增多
D.乙酰胆碱释放增多
E.ATP生成增多
[答案]D
[题解]Mg2+ 与Ca2+竞争进入神经轴突,低镁血症时Ca2+进入增多,使含乙酰胆碱的囊泡向轴突移动及出泡作用增强,释放乙酰胆碱增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
117.低镁血症引起的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是
A.心肌兴奋性增高 D.Ca2+、Na+进入心肌细胞加快
B.通过高钾血症 E.心肌缺血
C.通过低钾血症
[答案]D
[题解]低镁血症可引起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严重者可引起室颤导致猝死,其机制是由于低镁时使Ca2+和Na+经慢通道进入心肌细胞加快,平台期缩短,致有效不应期缩短,以及自律细胞自动去极化加速等导致心律失常。
118.产生高镁血症的主要原因是
A.肾脏排镁减少
B.严重挤压伤
C.严重糖尿病
D.严重酸中毒
E.摄入镁过多
[答案]A
[题解]正常肾脏有很强的排镁能力,是排镁的主要器官。肾功能正常的病人即使摄入过多的镁也不会引起高镁血症。肾脏排镁减少是高镁血症的主要原因,可见于肾衰竭、严重脱水伴有少尿等情况。严重挤压伤、糖尿病、酸中毒等原因可使细胞内镁向细胞外转移,但只有在肾脏排镁减少时,才会产生明显高镁血症。
119.急性高镁血症的紧急治疗措施是
A.静脉输入葡萄糖 D.静脉输入生理盐水
B.静脉输入葡萄糖酸钙 E.静脉输入乳酸钠
C.应用利尿剂加速镁的排出
[答案]B
[题解]镁对心血管具有抑制作用,高镁血症表现为心动过慢,严重时可发生传导阻滞,甚至发生心跳停止。因此钙、镁对心肌的作用相互拮抗,即钙能对抗高镁对心肌的抑制作用。所以急性高镁血症时的紧急治疗措施是静脉输入葡萄糖酸钙。
120.正常人血清总钙量浓度为
A.1.25~1.75mmol/L
B.2.25~2.75mmol/L
C.3.25~3.75mmol/L
D.4.25~4.75mmol/L
E.5.25~5.75mmol/L
[答案]B
[题解]正常血清总钙量相当恒定,为2.25~2.75mmol/L。
121.肠道吸收钙的主要部位是
A.十二指肠
B.空肠上段
C.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D.空肠下段
E.十二指肠和空肠下段
[答案]C
[题解] 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的酸度较强。
122.甲状旁腺素(PTH)不具有下述哪一项作用
A,影响肠对磷的吸收 D.促进小肠中钙的吸收
B.增强远曲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E.动员骨钙释放入血
C.抑制近曲小管对磷的重吸收
[答案]A
[题解]PTH可激活骨组织中各种细胞,释放骨钙入血,使血钙升高;PTH能增强远曲小管对Ca2+的重吸收,抑制近曲小管对磷的重吸收,起保钙排磷的作用;PTH也能促进小肠中Ca2+的吸收,但对肠吸收磷无明显影响。
123.血钙中的哪一形式钙具有直接生理作用
A.蛋白结合钙
B.可扩散结合钙
C.柠檬酸钙
D.乳酸钙
E.游离钙
[答案]E
[题解]血钙有三种形式:即蛋白结合钙、可扩散结合钙和血清游离钙,其中只有游离钙即Ca2+才起直接生理作用。
124.下述哪一形式的钙属于血浆中可扩散结合钙
A.蛋白结合钙
B.离子钙
C.除Ca2+以外的其他形式钙
D.柠檬酸钙
E.游离钙
[答案]D
[题解]血浆中可扩散结合钙,是指与有机酸结合的钙如柠檬酸钙、乳酸钙、磷酸钙等,它们可通过生物膜(如肾小球滤过膜)扩散,故称为可扩散结合钙,约占血钙总量的13%。
125.下述有关血磷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指血清中以无机磷酸盐形式存在的磷
B.指血清磷脂和无机磷酸盐中含的磷
C.指血细胞膜的磷脂以及无机磷酸中含的磷
D.血磷浓度非常稳定,一天中很少波动
E.新生儿、婴幼儿与成人水平很相似
[答案]A
[题解]临床上所测的血磷通常指血清中的无机磷酸盐形式存在的磷,红细胞和血清磷脂中所含的磷一般不把它包含在血磷之中。血磷浓度不如血钙浓度稳定,波动较大,且不同年龄变动也大。新生儿血磷约为1.66mmol/L,6个月婴儿可达2 .10mmol/L,15岁左右才降至成人水平,即约为0.8~1.3 mmol/L。
126.降钙素的作用不包括下述哪一项
A.抑制破骨细胞形成 D.阻碍肾羟化25(OH)-D3
B.促进破骨细胞转变为成骨细胞 E.直接抑制钙磷在肠道的吸收
C.抑制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答案]E
[题解]降钙素(CT)对骨组织的作用与PTH相反,主要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活性,并促进破骨细胞转变为成骨细胞,从而降低血钙,促进骨质钙化。CT能抑制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增加钙磷的排泄。CT能阻碍25(OH)-D3在肾内进一步羟化,从而间接影响钙磷在肠的吸收,但CT对肠无直接作用。
127.下述哪一因素不是引起低钙血症的原因
A.维生素D代谢障碍
B.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C.慢性肾衰竭
D.急性胰腺炎
E.甲状腺功能亢进
[答案]E
[题解]引起低钙血症的常见原因有维生素D代谢障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衰竭、急性胰腺炎等,而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氨酸(T3)合成增多,可促进骨质吸收而使血钙升高。
128.低钙血症时可常出现
A.心肌兴奋性降低
B.心肌传导性降低
C.骨骼肌麻痹
D.心肌收缩性增强
E.手足抽搐
[答案]E
[题解]Ca2+与其他几种阳离子的平衡控制着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其关系是:神经-肌肉应激性∝[Na+][K+] /([Ca2+][H+])。低血钙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可出现手足抽搐,肌痉挛等。
129.低血钙对心肌的影响是使
A.心肌兴奋性下降
B.心肌传导性降低
C.不应期相应延长
D.心电图Q-T时间缩短
E.T波高尖,ST段延长
[答案]C
[题解]低钙血症时,由于细胞外液钙离子浓度降低,对Na+内流膜屏障作用减少,心肌的兴奋性、传导性升高。但由于膜内外Ca2+浓度差减少,Ca2+内流减慢,从而使动作电位平台期延长,不应期相应延长。心电图上表现为Q-T时间延长,ST段延长及T波平坦或倒置。
130.低钙血症不会引起
A.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
B.骨质钙化障碍
C.心肌传导性升高
D.心肌兴奋性升高
E.心肌收缩性增强
[答案]E
[题解]由于细胞外液钙离子浓度降低,对Na+内流的膜屏障作用减少,使心肌的兴奋性、传导性升高。同时,钙内流减慢,使心肌收缩力下降,而不是增强。低血钙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可出现手足抽搐、肌痉挛等。若低钙血症伴有钙缺乏时,可引起骨质钙化障碍而产生骨病,小儿表现为佝偻病,成人常出现骨质疏松等现象。
131.引起高钙血症的主要原因是
A.维生素D中毒
B.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E.肿瘤坏死因子的作用
[答案]D
[题解]甲状旁腺肿瘤和甲状旁腺增生引起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高血钙的主要原因。因为甲状旁腺素的异常升高使骨钙释放增加,同时又使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还能使肾转化维生素D3为活性型1,25(OH)2 D3的量增强,从而使肠钙吸收也增多。这些因素共同的作用导致血钙升高。
132.高钙血症时心肌生理特性可出现
A.传导性增高
B.兴奋性升高
C.房室传导阻滞
D.动作电位平台期延长
E.心电图Q-T间期延长
[答案]C
[题解]Ca2+对心肌细胞膜的钠内流有竞争性抑制作用。高血钙时,此抑制作用加大,钠内流受抑制,使心肌的兴奋性、传导性均降低。高血钙时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钙内流加速,平台期缩短,复极加速。心电图上可示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缩短。
133.引起低磷血症和缺磷的主要病因是
A.磷摄入不足
B.维生素D缺乏
C.经胃肠失磷过多
D.从肾过度失磷
E.磷酸盐转移入细胞内
[答案]B
[题解]磷摄入不足,经胃肠道失磷过多,大量无机磷从肾排出以及磷酸盐转入细胞内等因素均可引起低磷血症,而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肠道磷吸收障碍,是低磷血症和缺磷的主要病因。
134.下述哪一因素不会引起高磷血症?
A.急性肾衰竭
B.慢性肾衰竭
C.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D.维生素D中毒
E.Fanconi综合征
[答案]E
[题解]血磷主要靠肾脏排出,当急性或慢性肾衰竭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排磷减少,而使血磷升高;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时,由于甲状旁腺素分泌不足使尿磷排出减少,导致血磷升高;维生素D能促进小肠的磷吸收和肾小管对磷重吸收,过量的维生素D可使血磷升高。Fanconi综合征时由于近曲小管的重吸收障碍,导致包括磷酸盐在内的多种物质随尿丢失,引起缺磷和低磷血症。
二、多选题B型题
A.Na+
B.K+
C.Mg2+
D.Ca2+
E.Fe2+
135.凝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子是
136.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阳离子是
137.决定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阳离子是
[答案]135 D
[题解]Ca2+是凝血过程必不可少的因子。
[答案]136 A
[题解]细胞外液中Na+占阳离子数量的90%以上,所以Na+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阳离子。
[答案]137 B
[题解]细胞内液的钾浓度约为140~160mmol/L,是细胞内最主要的阳离子,所以,K+是决定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阳离子。
A. 肾素
B. 血管紧张素
C. 醛固酮
D. 抗利尿激素
E. 心房肽
138.促进肾小管重吸收水的是
139.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钠的是
140.抑制肾小管重吸收钠水的是
[答案]138 D
[题解]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增多能加强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水的排出;同时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减弱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增加Na+的排出。
[答案]139 C
[题解]醛固酮分泌增多,能促进远曲小管对Na+的重吸收,减少Na+的排出。
[答案]140 E
[题解]心房肽(ANP)分泌增多能抑制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
A. 高渗性脱水
B. 低渗性脱水
C. 等渗性脱水
D. Cushing综合征
E. 急性水中毒
141.低容量性低钠血症见于
142.高容量性低钠血症见于
143.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见于
144.高容量性高钠血症见于
[答案]141 B
[题解]低渗性脱水时,失钠多于失水,出现细胞外液减少及血清钠浓度降低,因此出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答案]142 E
[题解]急性水中毒有水潴留使体液明显增多,且细胞内液、外液均增多,由于水潴留使血钠稀释而降低,因此出现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答案]143 A
[题解]高渗性脱水时,失水多于失钠,出现细胞外液减少而血清钠浓度增高,因此出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答案]144 D
[题解] Cushing综合征时,由于醛固酮的持续超常分泌,导致远曲小管对Na+、水的重吸收增加,引起体钠总量和血钠含量的增加,同时伴有细胞外液量的扩张,因此出现高容量性高钠血症。
A.尿量减少而尿钠偏高
B.尿量减少而尿钠降低
C.尿量增加而尿钠偏高
D.尿量增加而尿钠正常
E.尿量不减少而尿钠降低
145.高渗性脱水早期
146.高渗性脱水晚期
147.肾外原因引起的低渗性脱水早期
148.肾性原因引起的低渗性脱水晚期
[答案]145 A
[题解]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高渗,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刺激而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使肾脏集合管和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增多而使尿量减少。但在高渗性脱水的早期,由于血容量减少并不显著,肾血流量改变不大,醛固酮分泌也不增多,故肾脏仍排出一部分钠,且因水分重吸收增加使尿钠浓度增高。
[答案]146 B
[题解] 高渗性脱水晚期,血容量和肾血流量均减少,尿量进一步减少,且此时醛固酮分泌增多,因而尿钠排出减少,尿钠浓度降低。
[答案]147 E
[题解] 低渗性脱水早期,细胞外液低渗,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减少,使尿量并不减少。但若是肾外原因引起的低渗性脱水,此时流经致密斑的肾小管液中的钠离子负荷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多,肾小管对钠重吸收增加,尿钠浓度降低。
[答案]148 A
[题解]低渗性脱水时,若细胞外液的低渗状态得不到及时纠正,则水分可不断地从细胞外液转向渗透压相对较高的细胞内液,从而使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血容量进一步减少,尿量明显减少。但若是因肾性原因引起的低渗性脱水,肾脏排钠增多,患者尿内钠含量偏高,大于20mmol/L。
A. 高渗性脱水
B. 低渗性脱水
C. 等渗性脱水
D. 水中毒
E. 水肿
149.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发生
150.急性肾衰少尿期摄入水分过多可发生
151.大量呕吐未加处理短期内常发生
152.麻痹性肠梗阻时短期内常发生
[答案]149 E
[题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功能降低,心输出量减少,循环血量减少,导致钠水潴留,加上全身体静脉淤血,毛细血管静脉压明显增高而常发生全身性水肿。
[答案]150 D
[题解]急性肾衰少尿期,因肾脏排水功能急剧降低,如果入水量不加限制,则可引起水在体内潴留而产生水中毒。
[答案]151 C
[题解]大量呕吐,大量等渗性体液在短期内丢失,又不加处理,常发生等渗性脱水。
[答案]152 C
[题解]麻痹性肠梗阻时,大量体液潴留于肠腔内,即在短期内有大量等渗的细胞外液丢失,可发生等渗性脱水。
A. 高渗性脱水
B. 低渗性脱水
C. 等渗性脱水
D. 全身性水肿
E. 水中毒
153.最容易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是
154.小儿严重腹泻数日后未经处理可发生
155.肾球-管失衡可引起
[答案]153 B
[题解]低渗性脱水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外液量明显减少,以致血容量严重减少,容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答案]154 A
[题解]小儿严重腹泻,大量等渗或含钠量低的消化液丢失,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再由于呼吸和皮肤蒸发丢失单纯水分,体内水的丢失就大于钠的丢失,造成高渗性脱水。
[答案]155 D
[题解]在某些病理情况下,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肾小管重吸收增加,造成球-管失衡,可导致钠水潴留,成为全身性水肿发生的重要原因。
A.应滴注足量的5%葡萄糖液
B.滴注5%葡萄糖液后适量补钠
C.补充足量等渗氯化钠液
D.一般应补高渗氯化钠液
E.选择渗透压偏低的氯化钠液
156.低渗性脱水的处理原则是
157.因腹泻引起的高渗性脱水的处理原则是
158.等渗性脱水的处理原则是
[答案]156 C
[题解]对于低渗性脱水患者原则上给予等渗液以恢复外液量。
[答案]157 B
[题解]腹泻引起的高渗性脱水患者因为腹泻有大量肠液丢失,既失水又失钠,加之呼吸和皮肤蒸发继续失水,往往造成失水大于失钠,细胞外液呈高渗,因此应滴注5%葡萄糖液补充血容量和使渗透压恢复正常,然后再补充丢失的钠盐。
[答案]158 E
[题解]等渗性脱水患者水钠按比例丢失,但考虑患者有水分经呼吸道和皮肤蒸发继续丢失,因此治疗是选择渗透压偏低的氯化钠液。
A.骨骼肌静息电位负值增大
B.骨骼肌静息电位负值减少
C.骨骼肌阈电位负值减少
D.骨骼肌阈电位负值增大
E.骨骼肌静息电位和阈电位负值均减少
159.急性低钾血症
160.高钙血症
161.低钙血症
[答案]159 A
[题解]在急性低钾血症时,细胞外钾浓度已经显著降低,而细胞内钾在短时间内尚来不及较多地外逸,故细胞内外钾的浓度差明显增大,根据Nernst方程,细胞膜静息电位(Em)约等于钾平衡电位,即Em≈59.5 Ig[K+]e∕[K+]i; 因此[K+]e急剧下降,Em负值增大,所以,骨骼肌静息电位负值增大。
[答案]160 C
[题解]所谓阈电位,它是一切可兴奋细胞的一个重要特性参数,是造成膜的钠通道激活开放的临界膜电位数值。细胞外钙离子对可兴奋细胞膜上钠离子的内流有竞争性抑制,称膜屏障作用。当细胞膜外钙离子增高时,对钠离子内流的膜屏障作用加大,即可能有较多的钙离子被膜表面的负性基团所吸引而向钠通道靠近,使钠通道附近的中和电位增加,使钠内流受抑制,触发钠离子快速内流产生0相去极就比较困难。故出现阈电位上移而负值减少,因而与静息电位差距增大,兴奋性降低。
[答案]161 D
[题解]低钙血症时,细胞外钙离子浓度降低,细胞膜对Na+内流的抑制作用减弱,钠内流增强,触发钠离子快速内流产生0相去极就比较容易,即出现阈电位下移而负值增大,因与静息电位差距减少,兴奋性增高。
A.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B.微血管通透性增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D.淋巴回流受阻
E.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162.丝虫病引起下肢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163.炎性水肿的发生主要是由于
164.肾炎性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165.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水肿是由于
[答案]162 D
[题解]丝虫病时,主要的淋巴管道被成虫堵塞,可引起下肢或阴囊的慢性水肿。
[答案]163 B
[题解]各种炎症,包括感染、烧伤、冰冻、化学伤以及昆虫咬伤等,可直接损伤微血管壁或通过组胺、激肽等炎性介质的作用使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导致水肿产生。
[答案]164 E
[题解]急性肾小球肾炎时,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以及炎性渗出物形成,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产生水肿。
[答案]165 D
[题解]乳腺癌根治术摘除主要的淋巴管,可导致相应部位水肿。
A.先出现于下垂部位
B.先出现于面部和眼睑
C.常伴有腹水形成
D..水肿部位压之不凹陷
E.晨起眼睑浮肿,面部和手指发紧
166.肾性水肿
167.肝性水肿
168.心性水肿
[答案]166 B
[题解]肾性水肿首先出现在组织流松的眼睑和面部。
[答案]167 C
[题解]肝硬化时,由于肝静脉回流受阻,肝静脉压和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常伴有腹水形成。
[答案]168 A
[题解]右心衰时,距心脏水平垂直距离越远的部位的外周静脉压与毛细血管流体静压越高,因此水肿首先出现于下垂部位。
三、多选题C型题
A.胶体渗透压
B.晶体渗透压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169.血浆总渗透压是指
170.血浆总渗透压中仅占很少部分的是
171.具有维持血管内外液体交换作用的因素是
[答案]169 C
[题解]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两部分组成。
[答案]170 A
[题解]血浆蛋白质所产生的胶体渗透压极小,仅占血浆总量渗透压的1/200。
[答案]171 A
[题解]血浆蛋白不能自由通过毛细血管壁,所以由它产生的胶体渗透压,对于维持血管内外液体的交换和血容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A.尿少
B.早期出现外周循环衰竭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72.低渗性脱水的主要症状是
173.高渗性脱水的主要症状是
174.等渗性脱水的主要症状是
[答案]172 B
[题解]低渗性脱水以丢失细胞外液为主,在早期就可引起血容量减少、心率加速、血压降低、脉细速、四肢厥冷等外周循环衰竭的症状。但在此时,由于细胞外液低渗,故患者无口渴、尿少。
[答案]173 A
[题解]高渗性脱水时,由于失水多于失盐,细胞外液电解质浓度和渗透压增高,下丘脑口渴中枢受刺激而引起口渴。当细胞外渗透压增高时,因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可使肾脏集合管和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增多而少尿。但细胞外液可通过饮水、排尿减少和细胞内液转移而得到补充,故一般情况下,血容量减少不明显,不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
[答案]174 C
[题解]等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的大量丢失造成细胞外液容量缩减,血容量明显减少,类似低渗性脱水,易出现外周循环衰竭症状。同时机体借助调节系统使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分泌增多,肾脏对钠、水重吸收加强,患者尿量减少,而且等渗性脱水如果未经任何处理,则患者可通过不感蒸发,呼吸等途径失水转变为高渗性脱水而出现口渴、尿少。所以两者均是等渗性脱水的主要症状。
A. 细胞外液增加
B.细胞内液增加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75.水中毒
176.高渗性脱水
177.低渗性脱水
[答案]175 C
[题解]水中毒时,水分潴留在体内,首先使细胞外液容量增加而渗透压降低。由于过多水分不能经肾脏排出,细胞外液中的水分仍向渗透压相对较高的细胞内转移,直至细胞内、外渗透压达到新的平衡为止,所以细胞内、外液容量均增加。
[答案]176 D
[题解]高渗性脱水时,首先是细胞外液减少,但此时失水多于失盐,故细胞外液高渗,以致细胞内液转移到细胞外,使细胞内液也明显减少,所以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外液都减少,而不是均增加。
[答案]177 B
[题解]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明显减少,同时由于细胞外液低渗,水分可从细胞外液向渗透压相对较高的细胞内转移,细胞内液可比正常增加。
A.细胞外液减少
B.细胞内液减少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78.高渗性脱水
179.低渗性脱水
[答案]178 C
[题解]高渗性脱水时,由于细胞外液丢失,会引起细胞外液容量减少,且因细胞外液高渗,可使渗透压相对较低的细胞内液水分向细胞外转移,也会引起细胞内液容量减少。
[答案]179 A
[题解]见177题解。
A. 体内钠潴留
B. 体内水潴留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
180.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时
181.营养不良性水肿时
182.低渗性脱水时
[答案]180 B
[题解]由于抗利尿激素具有促进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的作用,故各种原因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导致肾脏排水减少,体内水潴留,这时所潴留的水分中2/3分布在细胞内液,其余的1/3分布在细胞外液。
[答案]181 C
[题解]营养不良性水肿时,由于血浆清蛋白浓度明显降低,血浆胶渗压明显降低,大量液体滤出血管外。由于继发性血容量减少,导致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而引起体内钠水潴留。
[答案]182 D
[题解]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明显丢失,虽失盐多于失水,但体内钠、水均有丢失。
A. 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B. 心肌兴奋性降低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
183.急性低钾血症时
184.血清钾迅速轻度升高时
185.血清钾迅速显著升高时
[答案]183 A
[题解]急性低钾血症时,细胞外液钾急剧降低,而细胞内液钾浓度变化不大,神经-肌肉内的钾外流增多,导致静息电位负值增大,与阈电位差距增大,故神经-肌肉细胞兴奋性降低;而此时由于心肌细胞对钾的通透性降低,K+随化学浓度差移向细胞外的力受膜的阻挡,达到电化学平衡所需的电位差相应减少,即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减少,与阈电位的差距减少,故心肌兴奋性升高。
[答案]184 D
[题解]血清钾迅速轻度升高,如为5~7mmol/L时,细胞内、外钾浓度差减少,静息电位与阈电位之差值减少,因而神经-肌肉和心肌的兴奋性均无降低而是均增高。
[答案]185 C
[题解]血清钾的迅速显著升高,如>7~9mmol/L时,由于静息电位过于接近阈电位水平,神经-肌肉和心肌细胞均处于除极化阻滞状态,钠通道失活,动作电位和扩布均发生障碍,所以两者的兴奋性均降低。
A.低钾血症
B.低镁血症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86.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易伴发
187.长期使用利尿酸时易发生
188.Addison病患者表现有
[答案]186 C
[题解]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由于细胞内合成糖原需钾,血浆钾随葡萄糖进入细胞内,此外胰岛素还能直接刺激骨骼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也促使细胞外K+进入肌细胞,所以此时可出现低钾血症;由于糖原合成时还需要镁,使细胞外液中的镁过多地转向细胞内液,故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不但可出现低钾血症,而且还可有低镁血症。
[答案]187 C
[题解]利尿酸能抑制髓袢升支粗段Cl-和Na+重吸收,使到达远端肾单位的原尿流量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钾分泌增多,利尿酸还能使到达远曲小管的Na+增多,可通过Na+-K+交换加强而导致失钾,所以长期使用利尿酸可出现低钾血症。与此同时利尿酸还可抑制髓袢对镁的重吸收而致失镁,长期使用还可引起低镁血症。
[答案]188 D
[题解]Addison病患者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都不足而使肾排钾减少,易导致高钾血症;同时,由于醛固酮可使肠道吸收镁减少,还能抑制肾小管重吸收镁而促进尿镁排出,故Addison病患者也可发生高镁血症。
A.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C.两者均有
B.远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D.两者均无
189.醛固酮分泌增多可引起
190.心房肽分泌减少可引起
[答案]189 B
[题解]醛固酮分泌增多,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重吸收增多,同时伴有水重吸收增多。
[答案]190 C
[题解]心房肽分泌减少,使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加;且由于心房肽有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和拮抗醛固酮的潴Na+作用,当心房肽分泌减少时这种抑制和拮抗作用减弱,可促进远曲小管对钠的重吸收,此时,血浆渗透压增高又使ADH释放增加,也会使远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多。
A.心律失常
B.T波高尖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91.低钾血症可出现
192.高钾血症可出现
[答案]191 C
[题解]低钾血症时,由于心肌的自律性增加和兴奋性升高常诱发心律失常。低钾血症时由于复极化3相K+外流减慢,使该相延缓,则T波降低,平坦,不会出现T波高尖。
[答案]192 C
[题解]高钾血症时,由于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降低以及兴奋性异常,因此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心律失常。高钾血症时心肌细胞对K+的通透性增高,动作电位中与心电图T波对应的3相钾外向电流加速使T波突出而呈高尖状。
四、多选题X型题
193.跨细胞液包括
A.血浆
B.关节液
C.脑脊液
D.胸膜腔液
E.腹膜腔液
[答案]B C D E
[题解]组织间液中有极少的一部分分布于体内一些密闭的腔隙(如关节囊、颅腔、胸膜腔、腹膜腔)中,这一部分由上皮细胞分泌产生,称为跨细胞液。
194.水的生理功能是
A.参与重要的生化反应
B.良好的溶剂
C.调节体温
D.有润滑作用
E.增加组织坚实柔韧性
[答案]A B C D E
[题解]水的生理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是一切生化反应的必需物;又是良好的溶剂,使物质溶解,加速化学反应;能调节体温;有润滑作用;体内的水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发挥其复杂的生理功能,如心肌主要含结合水,对增加心肌组织坚实柔韧性起重要作用。
195.正常机体排出水分的途径有
A.肺
B.脾
C.肾
D.皮肤
E.消化道
[答案]A C D E
[题解]正常机体排出水分的途径有4个:即消化道(粪)、皮肤(显性汗和非显性汗)、肺(呼吸蒸发)和肾(尿)。
196.正常机体内水的来源有
A.自由水
B.结合水
C.饮水
D.食物水
E.代谢水
[答案]C D E
[题解]正常人体体内水的来源有饮水、食物水和代谢水。
197.影响抗利尿激素分泌释放的主要因素有
A.血压变化
B.血糖浓度降低
C.血管紧张素Ⅱ减少
D.循环血量减少
E.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
[答案]A D E
[题解]当细胞外液渗透压有1%~2%变动时,渗透压感受器受刺激,就可影响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非渗透性刺激即血容量和血压的变化可通过左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处的容量感受器和颈动脉窦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而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198.机体无机电解质的主要功能有
A.维持体液的渗透平衡 D.参与新陈代谢
B.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E.调节生理功能活动
C.维持神经-肌肉、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
[答案]A B C D E
[题解]无机电解质主要功能:①维持体液的渗透平衡和酸碱平衡;②维持神经-肌肉、心肌细胞静息电位,并参与其动作电位的形成;③参与新陈代谢和调节生理功能活动。
199.醛固酮的作用有
A.排氯
B.排氢
C.排钾
D.保水
E.保钠
[答案]B C D E
[题解]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且通过Na+-K+和Na+-H+交换促使K+和H+的排出,故醛固酮有保钠、排钾、排氢的作用;随着Na+主动重吸收的增加,Cl-和水的重吸收也增多。因此,醛固酮还有保水的作用。
200.心房肽影响水钠代谢的机制有
A.减少肾素的分泌 D.拮抗醛固酮的潴Na+作用
B.抑制醛固酮的分泌 E.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
C.对抗血管紧张素的缩血管效应
[答案]A B C D
[题解]心房肽主要从4个方面影响水钠代谢:①减少肾素的分泌;②抑制醛固酮的分泌;③对抗血管紧张素的缩血管效应;④拮抗醛固酮的潴Na+作用。
201.水通道蛋白(AQP)的生物学特征有
A.是一组构成水通道与水通透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
B.是一组构成水通道与水通透有关的细胞浆转运蛋白
C.哺乳动物组织中有六种不同的水通道蛋白
D.AQP2发生功能缺陷,将导致尿崩症
E.拮抗AQP3可产生利尿作用
[答案]A C D E
[题解]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 AQP)是一组构成水通道与水通透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目前在哺乳动物组织鉴定的AQP有六种,AQP 2和AQP 3 位于集合管,在肾浓缩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当AQP 2发生功能缺陷时,将导致尿崩症,拮抗AQP 3可产生利尿作用。
202.下述哪些细胞分布有水通道蛋白 5(AQP 5)
A.泪腺细胞
B.颌下腺细胞
C.Ⅰ型肺泡上皮细胞
D.集合管上皮细胞
E.红细胞
[答案]A B C
[题解]AQP 5主要分布于泪腺和颌下腺,可能的作用是提供分泌通道;在Ⅰ型肺泡上皮细胞也有AQP 5分布,对肺水肿的发生有一定作用。在红细胞膜上分布有AQP 1,在集合管上皮细胞分布有AQP 2、3、4。
203.水通道蛋白1(AQP 1)分布在下述哪些细胞
A.红细胞
B.髓袢降支上皮细胞
C.降支直小血管内皮细胞
D.集合管主细胞
E.Ⅰ型肺泡上皮细胞
[答案]A B C
[题解]目前,在哺乳动物组织鉴定的AQP有六种,各有其特异组织分布,发挥不同的作用。AQP 1位于红细胞膜上,生理状态下有利于红细胞在渗透压变化的情况下如通过髓质高渗区时得以生存。此外,AQP 1也位于髓袢降支管腔膜和基膜以及直小血管降支管腔膜和基膜,对水的运输和通透发挥调节作用。
204.水钠代谢障碍表现形式有
A.正常血钠性水过多
B.血钠浓度增高
C.血钠浓度降低
D.细胞外液增多
E.细胞外液减少
[答案]A B C D E
[题解]水、钠代谢障碍往往是同时或相继发生,并且相互影响,关系密切。临床上常将两者同时考虑,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正常血钠性水过多(水肿)、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后两者分别有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外液增多和细胞外液正常三种形式。
205.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有
A.直立性眩晕
B.血压下降
C.脉搏细速
D.皮肤弹性减弱
E.尿比重增高
[答案]A B C D
[题解]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患者由于细胞外液明显减少,易较早出现外周循环衰竭,表现有直立性眩晕、血压下降、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等症状。且由于组织间液减少明显,常出现明显的失水体征如皮肤弹性减退,同时由于血浆渗透压降低,ADH分泌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也相应减少,导致尿量较多和低比重尿。
206.肾外因素引起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患者晚期
A.低血容量性休克
B.少尿
C.尿钠含量减少
D.口渴
E.细胞皱缩
[答案]A B C
[题解]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患者由于细胞外液严重减少,容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早期患者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ADH分泌减少,尿量较多;但晚期患者由于血容量进一步减少,ADH释放增多,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可出现少尿。如果是肾外因素所致,则因低血容量所致的肾血流量减少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肾小管对钠重吸收增加,导致尿钠含量减少。至于口渴、细胞皱缩,均是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的临床表现。
207.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表现为
A.细胞外液增加
B.细胞外液低渗
C.早期出现凹陷性水肿
D.脑组织水肿
E.红细胞压积降低
[答案]A B D E
[题解]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又称水中毒。主要表现为细胞外液增加,血液稀释,红细胞压积降低。由于细胞外液呈低渗,过多的水分大都聚集在细胞内,因此早期潴留在细胞间液中的水分尚不足以产生凹陷性水肿,在晚期或重度病人方可出现凹陷性水肿。由于细胞内外液容量增大,常可导致脑组织水肿而出现颅高压的许多症状。
208.ADH分泌异常综合征可见于
A.恶性肿瘤
B.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C.肺结核病
D.肺炎
E.肺脓肿
[答案]A B C D E
[题解]ADH分泌异常增多症可见于恶性肿瘤(如支气管、胰腺、前列腺等的癌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部创伤、感染等)、肺部疾病(如结核病、肺炎、肺脓肿、正压人工呼吸等)。
209.糖尿病患者出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的机制有
A.经呼吸道失水过多
B.经皮肤失水过多
C.经肾失水过多
D.经胃肠道失水过多
E.代谢水产生过多
[答案]A C
[题解]糖尿病患者常因代谢性酸中毒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导致经呼吸道失水过多;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过高而出现糖尿,尿中含糖多而导致溶质性利尿,也经肾丢失水分过多。
210.大汗后未经处理可能出现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低钾血症
E.高镁血症
[答案]A D
[题解]汗液是低渗液,大量出汗时可使大量水分丢失而产生高渗性脱水,同时汗液中含有钾,故大汗后也可出现低钾血症。
211.高容量性高钠血症可见于
A.医源性盐摄入过多
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C.Cushing综合征
D.水肿
E.长期连续使用利尿酸
[答案]A B C
[题解]医源性盐摄入过多主要是指给予了过多高渗盐溶液,这样可导致高血容量性高钠血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Cushing综合征患者,由于醛固酮的持续超常分泌,导致远曲小管对Na+、水重吸收增加,常引起体钠总量和血钠含量增加,导致高容量性高钠血症。水肿是属正常血钠性水过多;长期连续使用利尿酸能抑制髓袢升支对Na+的重吸收,不会导致高钠血症。
212.经肾大量失水可见于
A.急性肾衰竭
B.中枢性尿崩症
C.肾性尿崩症
D.大量滴注甘露醇
E.大量滴注高渗葡萄糖液
[答案]B C D E
[题解]中枢性尿崩症时ADH产生和释放不足,肾型尿崩症时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ADH反应缺乏及肾浓缩功能不良,均可经肾排出大量水分;使用大量脱水剂如甘露醇、高渗葡萄糖等溶液均可产生溶质性利尿而导致失水。而急性肾衰竭往往因肾排水障碍造成体内水潴留。
213. 高渗性脱水患者常出现
A.口渴
B.尿少
C.休克
D.尿比重增高
E.早期尿钠浓度增多
[答案]A B D E
[题解]高渗性脱水患者由于细胞外液高渗,通过渗透压感受器刺激中枢,引起口渴,同时由于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和渗透压升高,引起ADH分泌增加,使尿量减少且比重增高;由于细胞外液高渗,使细胞内液向细胞外转移,有助于循环血量恢复,一般不常出现休克,且早期血容量变化不明显,醛固酮分泌不增多,尿中仍有钠排出,其浓度还可因水重吸收增多而增高。
214. 下述哪些水肿属于全身性水肿
A.心性水肿
B.肾性水肿
C.肝性水肿
D.营养不良性水肿
E.炎性水肿
[答案]A B C D
[题解]全身性水肿多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性水肿)、肾病综合征和肾炎(肾性水肿)以及肝脏疾病(肝性水肿),也见于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水肿)和某些内分泌疾病。
215. 下述哪些水肿属局部性水肿?
A.炎性水肿
B.肝性水肿
C.淋巴性水肿
D.血管神经性水肿
E.营养不良性水肿
[答案]A C D
[题解]局部性水肿常见于器官组织的局部炎症(炎性水肿)、静脉阻塞及淋巴管阻塞(淋巴性水肿)等情况,比较少见的血管神经性水肿也属局部水肿。
216.引起组织液生成过多的因素有
A.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降低
B.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E.淋巴回流受阻
[答案]B C D E
[题解]组织液生成过多,既有全身性因素,又有局部因素。从局部因素来考虑,主要是从血管内流出的液体大于回收的液体,其产生因素主要是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以及淋巴回流受阻。
217.导致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因素有
A.醛固醇分泌增多
B.心房肽分泌减少
C.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D.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E.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答案]C D E
[题解]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会引起驱使血管内液体向外滤出的有效流体静压升高,使滤出的液体过多;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会使液体回流至毛细血管内的有效胶体渗透压降低而导致回流毛细血管的液体减少;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也可漏出,既可使滤出液增多,又可使回流减少。上述三个因素均会导致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至于醛固酮分泌增多和心房肽分泌减少,则可导致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而引起钠水潴留。
218.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的直接因素有
A.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B.肿瘤压迫
C.静脉血栓形成
D.淋巴回流受阻
E.动脉充血
[答案]B C E
[题解]肿瘤压迫局部静脉或静脉血栓形成可使局部毛细血管的流体静压增高,引起局部水肿;动脉充血也可引起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成为炎性水肿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于血浆蛋白含量下降和淋巴回流受阻均不会直接引起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219.导致血浆清蛋白下降的原因有
A.肝硬化
B.严重营养不良
C.肾病综合征
D.慢性感染
E.恶性肿瘤
[答案]A B C D E
[题解]引起血浆清蛋白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①蛋白质合成障碍,见于肝硬化和严重的营养不良;②蛋白质丧失过多,见于肾病综合征时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丧失;③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等。
220.导致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的因素是
A.蛋白质丢失增多
B.恶性肿瘤
C.大量钠水潴留
D.淋巴回流受阻
E.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答案]A B C D E
[题解]有效胶体渗透压是等于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去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凡属能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和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增高的因素均会使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蛋白质丢失过多、大量钠水潴留可将血浆蛋白稀释、恶性肿瘤可使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这三个因素均会使血浆清蛋白含量下降而导致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而淋巴回流受阻,可使组织液蛋白含量增高;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可使血浆蛋白大量滤出到组织间液,引起组织液蛋白含量增高。这二个因素可使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而导致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
221.烧伤导致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因素有
A.直接损伤微血管壁
B.血栓素A2的作用
C.组胺的作用
D.激肽的作用
E.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
[答案]A C D
[题解]各种炎症,包括感染、烧伤、冻伤、化学伤以及昆虫咬伤等,这些因素可直接损伤微血管壁或通过组胺、激肽类等炎症介质的作用而使微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
222.引起淋巴性水肿的常见原因有
A.恶性肿瘤
B.充血性心力衰竭
C.乳腺癌根治术
D.肾病综合征
E.丝虫病
[答案]A C E
[题解]引起淋巴性水肿常见的原因有:恶性肿瘤侵入并堵塞淋巴管、乳腺癌根治术等摘除主要的淋巴管,可致相应部位水肿;丝虫病时,主要的淋巴管道被成虫堵塞,可引起下肢或阴囊的慢性水肿。
223.导致体内钠水潴留的因素是
A.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B.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
C.远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
D.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
E.心房肽分泌增多
[答案]A B C D
[题解]正常机体钠水的摄入量与排出量处于动态平衡。肾在调节钠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均因肾排钠水减少而导致体内钠水潴留。心房肽有利钠利水作用,分泌增多,不会引起钠水潴留。
224.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原因有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慢性肾小球肾炎
C.充血性心力衰竭
D.贫血
E.肾病综合征
[答案]A B C E
[题解]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常见原因有:①广泛的肾小球病变,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肿胀,加上炎性渗出物,使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减少;慢性肾小球肾炎,由于肾单位进行性破坏,残留的肾单位太少,以致肾小球滤过率也会明显减少。②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等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下降,与此同时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激活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使入球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进一步减少,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贫血时一般不会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225.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引起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的机制是
A.醛固酮分泌增多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心房肽分泌增多
D.近曲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流体静压下降
E.近曲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答案]D E
[题解]当肾小球滤过分数增高时,由于无蛋白滤液相对增多,而通过肾小球后再流入近曲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其蛋白含量和血浆胶体渗透压也相应增高;同时由于再流入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流量减少,流体静压下降,从而使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226.参与调节远曲小管重吸收钠水的激素有
A.抗利尿激素
B.醛固酮
C.肾素
D.心房肽
E.血管紧张素Ⅱ
[答案]A B C D E
[题解]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是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水重吸收的两种重要激素。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时,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进而导致醛固酮分泌增加,并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多,血浆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ADH的分泌与释放增加。心房肽有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和拮抗醛固酮的作用,从而也间接参与调节远曲小管重吸收钠水。
227.能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的因素是
A.前列腺素
B.血浆渗透压升高
C.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D.缓激肽
E.血管紧张素Ⅱ
[答案] B C E
[题解]当血浆渗透压升高1%~2%时,可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释放增多。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使右心房和胸腔大血管的容量感受器所受的刺激减弱,反射性的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同时还能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促使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引起血浆渗透压增高,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释放增多。肾内前列腺素及激肽系统具有扩血管和促进水钠排出的作用,不会促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228.直接影响全身性水肿出现部位的因素有
A.重力效应
B.组织器官的大小
C.组织结构特点
D.组织代谢水平
E.局部血流动力学
[答案]A C E
[题解]全身性水肿出现的部位各不相同,心性水肿由于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受重力影响,首先出现在下垂部位;肾性水肿由于受组织结构的影响,使钠水潴留首先出现在组织结构疏松的眼睑和面部;肝性水肿由于受局部动力学因素影响,首先出现在腹腔形成腹水。至于细胞器官大小和组织代谢水平一般不会影响水肿部位的发生。
229.有关对钾代谢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钾是体内最重要的无机盐阳离子之一
B.体内钾90%分布在细胞内
C.钾离子是细胞内最主要的阳离子
D.成人每天钾摄入量常大于细胞外液的总钾量
E.钾摄入过少一般不会很快引起缺钾
[答案]A B C D
[题解]钾是体内最重要的无机盐阳离子之一,正常人体内的钾90%存在于细胞内,钾离子是细胞内最主要的阳离子。正常膳食中通常都含有较丰富的钾,成人每天钾摄入量大于其细胞外液的总钾量;机体每天最低的排钾量在10mmol以上,占细胞外液总钾量的1/4左右,因此,钾摄入的停止或过少也会很快导致缺钾和低钾血症。
230.机体对钾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
A.肾的调节
B.皮肤的调节
C.胃肠道的调节
D.钾的跨细胞转换
E.摄入量的控制
[答案]A D
[题解]机体对钾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两大机制:即肾的调节和钾的跨细胞转移。
231.影响钾的跨细胞转移的主要因素包括
A.胰岛素
B.儿茶酚胺
C.细胞外液的钾离子浓度
D.酸碱平衡状态
E.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答案]A B C D E
[题解]胰岛素、细胞外液的钾离子浓度升高均可直接激活Na+-K+泵活性,促进细胞摄钾;β-肾上腺能神经的激活通过cAMP机制激活Na+-K+泵促进细胞摄钾,而α-肾上腺能神经的激活则促进钾离子自细胞内移出;酸中毒促进钾离子移出细胞,而碱中毒作用正好相反;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急性升高促进钾离子自细胞内移出。
232.酸碱平衡状态影响血浆钾浓度的机制有
A.H+-K+的跨细胞交换
B.肾排钾的变动
C.膜对钾的通透性改变
D.影响肠道对钾的吸收
E.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答案]A B C
[题解]据大致计算,pH变动0.1,大约可引起0.6mmol/L血浆钾变动,其发生机制除了H+-K+的跨细胞交换和肾排钾的变动外,其主要的机制是酸碱失衡引起膜对钾通透性的改变,如酸中毒时,H+浓度增高,可引起细胞膜对钾离子通透性明显增大,以致细胞外液钾浓度明显增高。
233.肾对钾平衡的调节包括
A.肾小球的滤过
B.近曲小管的重吸收
C.髓袢的重吸收
D.远曲小管的排泄
E.集合小管的排泄
[答案]A B C D E
[题解]肾排钾可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近曲小管和髓袢对钾的重吸收、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对钾排泄的调节。
234.促使远端肾单位主细胞分泌钾的因素有
A.主细胞基底膜面的Na+-K+泵活性增强
B.肾小管重吸收Na+减少
C.主细胞管腔面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
D.血液与小管腔液的钾电化学梯度增大
E.远端肾单位小管液流速减慢
[答案]A C D
[题解]影响主细胞分泌钾的因素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调节钾的分泌:影响主细胞基底膜的Na+-K+泵活性;影响管腔面胞膜对K+的通透性;改变血液与小管腔液的钾的电化学梯度。当上述的Na+-K+泵活性增强、膜对K+通透性增加、钾的电化学梯度增大时均可使主细胞分泌钾增加。
235.由于钾的跨细胞分布异常导致低钾血症可见于
A.急性碱中毒
B.剧烈运动
C.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D.大剂量胰岛素
E.细胞外液渗透压急剧升高
[答案]A D
[题解]胰岛素可直接刺激Na+-K+-ATP酶的活性,促进细胞摄钾;急性碱中毒通过H+-K+的跨细胞交换以及改变细胞膜对钾的通透性,促使钾进入细胞内或滞留在细胞内。上述两个因素均会导致低钾血症的产生。而肌肉剧烈运动、α-肾上腺能神经的激活以及细胞外液渗透压急剧升高均促使钾离子自细胞内移出而出现高钾血症。
236.细胞外液钾浓度升高促使远端肾单位主细胞泌钾,其机制是
A.激活Na+-K+泵的活性
B.增大管腔面胞膜对钾的通透性
C.降低肾间质钾浓度与小管细胞内液钾浓度差
D.使远端流速减慢
E.使小管内液负电性减小
[答案] A B C
[题解]细胞外液的钾浓度升高通过如下三方面机制,可明显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主细胞的泌钾速率,即细胞外液钾浓度升高可刺激Na+-K+泵的活性,增大管腔面胞膜对钾的通透性,降低肾间质钾浓度与小管细胞内液钾浓度差,从而减少小管细胞内液钾离子向肾间质的返流。
237.醛固酮促进远端肾单位排钾的机制在于
A.小管对Na+重吸收增加,管腔内负电性增大
B.激活小管细胞基膜Na+-K+泵活动
C.减少小管细胞基膜Na+-K+的跨细胞交换
D.使小管主细胞管腔面胞膜钾通道开放数增多
E.小管对Na+水重吸收增加,远端流速减慢
[答案]A B D
[题解]醛固酮具有显著的促进远端肾单位排钾功效,它可使Na+-K+泵的活性升高,将间质钾泵入小管上皮细胞内,并增加主细胞腔面胞膜对钾的通透性,同时还通过对Na+重吸收增加,使管腔内负电性增大,均有利于钾的分泌。远端流速减慢不利于钾的分泌排泄,醛固酮不会使小管细胞基膜Na+-K+的跨细胞交换减少。
238.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因有
A.碱中毒
B.钾摄入不足
C.长期使用利尿酸
D.镁缺失
E.盐皮质激素过多
[答案]A B C D E
[题解]碱中毒时可使细胞外钾向细胞转移,引起钾的跨细胞分布异常而出现低钾血症;钾摄入不足或者长期使用利尿酸、镁缺失、盐皮质激素过多等原因引起肾排钾过多,均会引起低钾血症的产生。
239.剧烈呕吐导致低钾血症的机制是
A.促进肾排钾
B.碱中毒
C.肠内Na+-K+交换增多
D.消化液大量丢失
E.钾通道阻塞
[答案] A B D
[题解]因消化液含钾,大量消化液丢失,可引起低钾血症;大量消化液丢失还可引起血容量减少导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促进肾排钾;剧烈呕吐造成大量胃酸丢失而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也可使细胞外钾进入细胞内引起低钾血症。呕吐不会产生肠内Na+-K+交换增多和钾通道阻塞。
240.低钾血症可使骨骼肌出现
A.兴奋性增加
B.静息电位负值减少
C.肌麻痹
D.肌细胞超极化阻滞
E.松弛无力
[答案]C D E
[题解]轻度低钾血症可使骨骼肌松弛无力,严重低钾血症时可出现肌麻痹。由于细胞外[K+]减小,使静息电位负值增大,即出现超极化,重者称为超极化阻滞,因静息电位与阈电位距离加大,兴奋性降低。
241.低钾血症对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有
A.心肌兴奋性降低
B.骨骼肌松弛无力
C.平滑肌蠕动增强
D.横纹肌溶解
E.多尿
[答案]B D E
[题解]低钾血症时,细胞外[K+]降低,骨骼肌静息电位负值增大,兴奋性降低,表现为骨骼肌松弛无力,严重患者可出现肌麻痹。缺钾时肌肉运动所诱发的舒血管反应丧失,造成肌肉缺血,以致横纹肌溶解。缺钾时ADH介导的cAMP生成障碍,致集合管对ADH缺乏反应,表现为尿浓缩功能障碍而多尿。低钾血症时心肌兴奋性升高,而平滑肌和骨骼肌一样松弛无力,不会出现蠕动增强。
242.低钾血症和缺钾时的补钾原则是
A.尽量口服补钾
B.病人每日尿量大于500ml才能静脉补钾
C.静脉补钾浓度要低
D.静脉补钾速度要慢
E.严重缺钾时需要短时间内快速补钾
[答案]A B C D
[题解]低钾血症和缺钾时的补钾原则是:①口服补钾能奏效时尽量口服;②必须静脉补钾时须避免引起高钾血症,须每日尿量大于500ml才能补钾,补钾浓度要低,速度要慢;③严重缺钾(细胞内K+明显不足)须持续补钾一段时间,由于细胞内外钾完全恢复平衡较慢,补钾若操之过急易引起高钾血症。
243.高钾血症可见于
A.急性肾衰竭
B.慢性肾衰竭
C.Addison病
D.糖尿病
E.经胃肠摄钾过多
[答案]A B C D
[题解]急性肾衰竭的早期、慢性肾功能的晚期,因GFR明显下降以致钾滤出受阻而血清K+升高;Addison病时醛固酮分泌不足,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泌K+减少而血清K+升高;糖尿病时,胰岛素缺乏,血糖升高引起高渗和糖尿病常伴有酮症酸中毒均可促进K+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使血清K+升高。若经胃肠道摄钾过多,只要肾功能完好,一般不会引起高钾血症。
244.由于钾的跨细胞分布异常而导致高钾血症可见于
A.急性酸中毒
B.钡剂中毒
C.使用氯化琥珀胆碱
D.洋地黄类药物中毒
E.血管内溶血
[答案]A C D E
[题解]急性酸中毒时可使细胞内钾漏出增多。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等通过干扰Na+-K+泵功能妨碍细胞摄钾;肌肉松弛剂氯化琥珀胆碱则可增大骨骼肌膜的K+通透性,钾外漏增多;血管内溶血时,红细胞内的K+大量释出。上述因素均可出现细胞内钾释放到细胞外液而导致高钾血症。而钡剂中毒是因引起钾通道阻滞而出现低钾血症。
245.假性高钾血症出现可由于
A.细胞内低钾
B.采血样时溶血
C.血小板过多
D.白细胞过多
E.血液浓缩
[答案]B C D
[题解]假性高钾血症是指测得的血清钾浓度增高而实际的血浆钾或血清钾并未增高。最常见的原因为采集血样时发生溶血,红细胞内的K+大量释放所致。此外,血小板超过1012/L时,在形成血栓过程中血小板释放的钾可使血清钾明显超过血浆钾;而当白细胞计数超过2×1011/L时,也可因取血后血样放置期间白细胞的K+释放使血清K+或血浆钾浓度升高。至于细胞内低钾和血液浓缩,引起的钾代谢紊乱不属假性高钾血症。
246.高钾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可表现为
A.心肌收缩性下降
B.心电图T波高尖
C.窦性心动过缓
D.心肌传导阻滞
E.骨骼肌兴奋性先降低后增高
[答案]A B C D
[题解]高钾血症时,细胞外液K+浓度升高干扰Ca2+内流,心肌兴奋-收缩耦联受影响,心肌收缩性下降;高钾血症时心肌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升高,动作电位中与心电图T波对应的3相钾外向电流加速使T波高尖;高钾血症时由于心肌传导性降低,可出现各类型传导阻滞。高钾血症时骨骼肌的兴奋性是随血清钾浓度逐渐升高而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表现。
247.降低血清钾的措施有
A.静滴葡萄糖液
B.应用胰岛素
C.胰岛素葡萄糖同时应用
D.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
E.腹膜透析
[答案]A B C D E
[题解]通过使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或者向体外排出可降低血清钾,如给胰岛素、葡萄糖可促进K+移入细胞内;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能增加经肠道排K+;腹膜透析则能经腹膜排钾。
248.低镁血症可见于
A.严重腹泻
B.胰腺脂肪痢
C.肠瘘
D.肾盂肾炎
E.肾小管酸中毒
[答案]A B C D E
[题解]严重腹泻、胰腺脂肪痢、肠瘘等可引起大量含镁的消化液丢失,或者镁与未吸收的脂肪酸结合,形成不溶性镁脂肪酸盐,使粪镁排出增多而导致低镁血症。肾小管酸中毒等可因肾小管功能受损,使尿镁排出增多,导致低镁血症。
249.慢性酒精中毒是常见的低镁血症原因,其产生机制有
A.肠吸收镁减少
B.肠道丢失镁增多
C.肾小管对镁的重吸收减少
D.细胞外镁向细胞内转移
E.醛固酮分泌减少
[答案]A B C
[题解]慢性酒精中毒引起低镁血症的机制是:由于长期饮酒常合并有肝、胰等损害使肠吸收镁减少;或因常呕吐、腹泻使肠道丢失镁增多,酒精也可抑制肾小管对镁的重吸收使肾排镁增多,导致低镁血症。
250.低镁血症患者引起心律失常的机制是
A.有效不应期缩短
B.高钾血症
C.自律性增高
D.心动过缓
E.传导加速
[答案]A C
[题解]低镁血症可引起心律失常,其机制可能与Mg2+直接作用有关。即低镁使Ca2+和Na+经慢通道进入心肌细胞加快,平台期缩短,以致有效不应期缩短,以及自律细胞自动去极化加速等导致心律失常。
251.低镁血症导致低钙血症的原因有
A. 钙摄入减少
B.PTH分泌减少
C.肾小管重吸收Ca2+减少
D.Ca2+进入骨内
E.游离钙减少
[答案]B C D E
[题解]低镁血症引起低钙血症的原因有:①缺镁时,骨镁释放而Ca2+进入骨内;②低镁使腺苷酸环化酶活性降低;cAMP减少,PTH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Ca2+减少;③Mg2+可置换血浆中与蛋白及阴离子结合的Ca2+;④低镁可使游离钙减少。
252.高镁血症患者临床表现可出现
A.骨骼肌麻痹
B.嗜睡、昏迷
C.高血压
D.心肌传导阻滞
E.心动过缓
[答案]A B D E
[题解]镁过多可使神经-肌肉接头处释放乙酰胆碱减少,抑制神经骨骼肌兴奋的传导,常表现为骨骼肌迟缓性麻痹、嗜睡、精神萎靡、昏迷等。镁过多可延长窦房结、房室结传导及不应期,出现传导阻滞和心动过缓等。高镁血症常伴有低血压,不会使血压升高。
253.钙的生理功能是
A.骨骼和牙的主要成分
B.调节细胞功能的信使
C.参与凝血过程
D.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
E.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答案]A B C D E
[题解]钙有成骨作用,是构成骨骼和牙的主要成分;Ca2+是调节细胞功能的信使;Ca2+是凝血过程必不可少的因子;Ca2+与Mg2+、Na+、K+等共同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Ca2+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防止渗出,有控制炎症和水肿的作用。
254.调节钙磷代谢的主要激素是
A.PTH
B.降钙素
C.生长素
D.雌激素
E.维生素D
[答案]A B E
[题解]机体对钙磷代谢有相当完善的调节机制,主要由PTH、维生素D和降钙素三种激素通过三个靶器官(肾、骨和肠)来调节。生长素、雌激素虽然也是参与调节钙磷的激素,但不是主要的激素。
255.PTH对钙磷代谢的调节作用表现为
A.动员骨钙入血 D.促进小肠对Ca2+的吸收
B. 增强远曲小管对Ca2+的重吸收 E.促进小肠对磷的吸收
C. 增强近曲小管对磷的重吸收
[答案]A B D
[题解]PTH可激活骨组织中的各种细胞,迅速释放骨钙入血;PTH能增强远曲小管对Ca2+的重吸收,抑制近曲小管对磷的重吸收;PTH能促进小肠中Ca2+的吸收,但对肠吸收磷无明显影响。
256.引起低钙血症的原因有
A.甲状腺功能亢进 D.维生素D3代谢障碍
B.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E.急性胰腺炎
C.慢性肾衰竭
[答案]B C D E
[题解]引起低钙血症的原因有维生素D代谢障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衰竭、急性胰腺炎、低镁血症等。至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常引起高钙血症。
257.维生素D代谢障碍可见于
A.慢性腹泻 D.肝硬化
B.阻塞性黄疸 E.肺功能衰竭
C.肾衰竭
[答案]A B C D
[题解]慢性腹泻、脂肪泻、阻塞性黄疸等,可使维生素D吸收发生障碍;肝硬化、肾衰竭可由于肝细胞功能障碍和肾实质细胞破坏而使维生素D羟化发生障碍,不能在体内生成活性型维生素D3。至于肺的功能一般与维生素D代谢关系不大。
258.急性胰腺炎引起低钙血症的机制是
A.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C.脂肪酸与钙结合形成钙皂
B.维生素D3羟化障碍 D.降钙素分泌增多
E.PTH缺乏
[答案]C D
[题解]胰腺因炎症、坏死释放脂肪酸与钙结合形成钙皂,可引起血钙暂时性降低。此外,胰腺炎可引起胰高血糖素过多分泌,后者刺激降钙素分泌,也可引起低血钙的发生。
259.低钙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可出现
A.手足抽搐 D.皮肤干燥
B.佝偻病 E.毛发稀疏
C.骨质疏松
[答案]A B C D E
[题解]低钙血症时由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可出现手足抽搐等症状;又由于骨质钙化障碍,可表现为骨质软化、纤维性骨炎、骨质疏松,小儿多表现为佝偻病;少数慢性缺钙患者可有皮肤干燥、毛发稀疏等表现。
260.引起高钙血症的原因有
A.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D.维生素D中毒
B.骨转移性肿瘤 E.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C.甲状腺功能亢进
[答案]A B C D E
[题解]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因PTH异常分泌使骨钙释放增多;转移至骨的肿瘤细胞可引起骨质破坏,骨钙释放,血钙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氨酸增多可促进骨质吸收,使血钙升高;维生素D中毒可因过量的维生素D造成肠钙吸收增加和骨钙溶解致高血钙;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本来发生低钙血症,但由于长期低血钙的刺激引起甲状旁腺代偿性增生,有时过度增生,使PTH分泌增多反而出现高血钙症。
261.低磷血症可见于
A.慢性酒精中毒 D.Fanconi综合征
B.维生素D缺乏 E.急性酸中毒
C.长时间腹泻
[答案]A B C D
[题解]慢性酒精中毒可造成长时间的磷摄入不足,而维生素D缺乏则导致肠道磷吸收障碍;长时间腹泻可从胃肠道过度失磷而引起低磷血症;Fanconi综合征由于近曲小管的重吸收障碍,引起失磷过多以致缺磷和低磷血症。急性酸中毒时因磷从细胞内大量释放反而造成高磷血症。
262.高磷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可表现为
A.低钙血症 D.维生素D代谢障碍
B.异位钙化 E.抑制骨重吸收
C.皮肤瘙痒
[答案]A B C D E
[题解]高磷血症可导致低钙血症和异位钙化,如皮肤钙化可引起皮肤顽固瘙痒;高磷血症能抑制肾近曲小管的羟化酶,使维生素D代谢障碍;同时抑制骨的重吸收,在肾性骨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五、名词解释题
1.跨细胞液(transcellular fluid)
[答案]由上皮细胞分泌产生的、分布在一些密闭腔隙内的极少一部分细胞外液。
2.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 AQP)
[答案]是一组构成水通道与水通透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
3.低钠血症(hyponatremia)
[答案]指血清Na+浓度<130mmol/L。
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
[答案]特点是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
5.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答案]见第4题
6.高容量性低钠血症(hypervolemic hyponatremia)
[答案]特点是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
7.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
[答案]见第6题题解
8.高钠血症(hypernatremia)
[答案]指血清钠浓度>150mmol/L。
9.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
[答案]特点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均减少。
10.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答案]见第9题题解
11.水肿(edema)
[答案]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12.积水(hydrops)
[答案]水肿发生于体腔内,体腔内水过多。
13.心性水肿(cardiac edema)
[答案]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全身性水肿。
14.肾性水肿(renal edema)
[答案]肾病综合征或肾炎引起的全身性水肿。
15.肝性水肿(hepatic edema)
[答案]肝脏疾病引起的全身性水肿。
16.漏出液(transudate)
[答案]相对密度(比重)低于1.015、蛋白质含量低于2.5g%的水肿液。
17.渗出液(exudate)
[答案]相对密度(比重)高于1.018、蛋白质含量可达3g%~5g%的水肿液。
18.凹陷性水肿(pitting edema)
[答案]皮下组织内有过多的游离液体积聚时,用手指按压出现凹陷的水肿。
19.显性水肿(frank edema)
[答案]见第18题题解
20.隐性水肿(recessive edema)
[答案]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但未出现凹陷特征的水肿,此时组织液明显增多,可达体重的10%。
21.泵-漏机制(pump-leak mechanism)
[答案]是调节钾跨细胞转移的基本机制。泵是指钠-钾泵,即Na+-K+-ATP酶,漏是指钾离子顺浓度差通过各种钾离子通道由细胞内液进入细胞外液。
22.低钾血症(hypokalemia)
[答案]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23.缺钾(potassium depletion)
[答案]指细胞内钾的缺失。
24.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答案]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作时出现低钾血症和骨骼肌瘫痪。
25.超极化阻滞(hyperdepolization block)
[答案]因静息电位负值增大与阈电位距离增大以致肌细胞兴奋性降低。
26.高钾血症(hyperkalemia)
[答案]指血清钾浓度大于5.5mmol/L。
27.假性高钾血症(pseudo hyperkalemia)
[答案]指测得的血清钾浓度增高而实际的体内血浆钾或血清钾浓度并未增高。
28.低镁血症(hypomagnesemia)
[答案]指血清镁含量低于0.75mmol/L。
29.高镁血症(hypermagnesemia)
[答案]指血清镁含量高于1.25mmol/L。
30.蛋白结合钙(protein-combined calcium)
[答案]与白蛋白结合的钙。
31.可扩散结合钙(diffusible bound calcium)
[答案]与有机酸结合的钙,它们可通过生物膜扩散。
32.血清游离钙(serum free calcium)
[答案]即钙离子(Ca2+)。
33.低钙血症(hypocalcemia)
[答案]指血清离子钙浓度低于1mmol/L(或血清钙低于2.2mmol/L)。
34.高钙血症(hypercalcamia)
[答案]指血清离子钙浓度大于1.25mmo/L(或血清钙大于2.75mmol/L)。
六、填空题
1.溶液的渗透压取决于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_____ ,体液中起渗透作用的溶质主要是_____。
[答案]数目 电解质
2.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离子主要是_____,其次是_____。
[答案]K+ HPO42-
3.通常血浆渗透压在_____mmol/L,在此范围内称_____。
[答案]280~310 等渗
4.机体的电解质分为_____和_____两部分。
[答案]有机电解质 无机电解质
5.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浓度_____,高钠血症是指血清钠浓度_____。
[答案]<130mmol/L >150mmol/L
6.有效流体静压是指_____和_____之差。
[答案]毛细血管平均血压 组织间隙流体静压
7.有效胶体渗透压是指_____和_____之差。
[答案]血浆胶体渗透压 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
8.低渗性脱水的特点是失Na+_____失水,伴有细胞外液量_____。
[答案]多于 减少
9.水中毒患者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但体钠总量_____或_____。
[答案]正常 增多
10.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患者血清Na+浓度_____,血浆渗透压_____。
[答案] <130mmol/L <280mmol/L
11.高渗性脱水时血清钠浓度_____,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又称_____。
[答案]>150mmol/L 高渗性脱水
12.高渗性脱水的特点是失水_____失钠,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量是_____。
[答案]多于 均减少
13.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的常见原因是_____,动脉充血也可引起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成为_____水肿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答案]静脉压增高 炎性
14.驱使血管内液体向外滤出的力量是_____,促使液体回流至毛细血管内的力量是_____。
[答案]平均有效流体静压 有效胶体渗透压
15.蛋白质合成障碍主要见于_____和_____。
[答案]肝硬化 严重营养不良
16.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主要见于_____和_____。
[答案]慢性感染 恶性肿瘤
17.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可引起近曲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液胶体渗透压_____,而流体静压_____。
[答案]增高 下降
18.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的二种重要激素是_____和_____。
[答案]醛固酮 抗利尿激素
19.血中醛固酮含量增高的原因是_____和_____。
[答案]分泌增多 灭活减少
20.水肿液含有血浆的全部晶体成分,根据蛋白含量的不同分为_____和_____。
[答案]漏出液 渗出液
21.漏出液的相对密度低于_____,蛋白质含量低于_____。
[答案]1.015 2.5g%
22.渗出液的相对密度高于_____,蛋白质含量可达_____。
[答案]1.018 3g%~5g%
23.最常见的全身性水肿是_____、_____和肝性水肿。
[答案]心性水肿 肾性水肿
24.水肿对器官组织功能活动的影响取决于水肿发生的_____和_____。
[答案]速度 程度
25.心性水肿首先出现在_____部位,而肝性水肿以_____为多见。
[答案]下垂 腹水
26.静息电位主要决定于细胞膜对钾的_____和膜内外钾_____。
[答案]通透性 浓度差
27.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_____,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大于_____。
[答案]3.5mmol/L 5.5mmol/L
28.腹泻、呕吐引起低钾血症除了经胃肠道大量失钾外,还可因继发性_____增多,促进_____排钾增多。
[答案]醛固酮 肾
29.缺钾和低钾血症易诱发代谢性碱中毒,主要机制是_____和_____。
[答案]H+向细胞外转移 肾排H+增多
30.低钾血症时心肌兴奋性_____,传导性_____。
[答案]升高 下降
31.低钾血症时心肌自律性_____,收缩性_____。
[答案]升高 升高
32.低钾血症时心电图的典型表现为_____波低平,_____波增高。
[答案]T U
33.低钾血症使心肌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_____。低钾血症时动作电位2相平台期Ca2+内向电流相对_____,使ST段不能回到基线而呈下移斜线性。
[答案]下降 增大
34.低钾血症时,使骨骼肌的静息膜电位负值_____,使膜电位与阈电位距离_____,兴奋性降低。
[答案]增大 加大
35.轻度高钾血症时,心肌兴奋性_____,而严重高钾血症时心肌兴奋性_____。
[答案]升高 下降
36.高钾血症时,心肌自律性_____,收缩性_____。
[答案]下降 下降
37.高钾血症可出现各种各样的心律失常,特别是可出现一些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如_____、_____。
[答案]心脏停搏 心室纤颤
38.高钾血症时骨骼肌的兴奋性随血清钾浓度逐步升高可经历先_____后_____的过程。
[答案]升高 降低
39.必须采用静脉补钾时,要注意浓度要_____,速度要_____。
[答案]低 慢
40.在治疗高钾血症时为了对抗高K+的心肌毒性作用,可注射含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
[答案]Na+ Ca2+
41.血清镁含量低于_____,称为低镁血症;血清镁含量高于_____,称为高镁血症。
[答案]0.75mmol/L 1.25mmol/L
42.血浆和细胞外液中的钙有三种方式存在:即①蛋白结合钙;②_____;③_____。
[答案]可扩散结合钙 血清游离钙
43.钙的吸收部位主要在酸度较强的_____和_____。
[答案]十二指肠 空肠上段
44.机体对钙磷代谢有相当完善的调节机制,主要由PTH、_____和_____三种激素来调节。
[答案]维生素D 降钙素
45.PTH对骨组织的作用表现为能激活_____后迅速释放_____入血。
[答案]骨细胞 骨钙
46.维生素D在体内肝、肾羟化后生成_____才能发挥作用,其基本作用为促进_____的吸收。
[答案]1,25(OH)2D3 钙与磷
47.低钙血症指血清离子钙浓度低于_____,而高钙血症指血清钙浓度大于_____。
[答案]1mmol/L 2.75mmol/L
48.急性胰腺炎因胰腺炎症、坏死,释放_____与钙结合形成_____,可引起血钙暂时性降低。
[答案]脂肪酸 钙皂
49.低血钙时神经-肌肉兴奋性_____,于是可出现手足_____。
[答案]增高 抽搐
50.血清磷浓度小于_____,称为低磷血症;小于_____时为重度低磷血症。
[答案]0.8mmol/L 0.5mmol/L
51.低磷血症对机体的影响最主要为_____生成不足和红细胞中_____减少。
[答案]ATP 2,3 –DPG
七、简答题
1.水有哪些生理功能?
[答题要点]①促进物质代谢(良好溶剂、生化反应场所);②调节体温(比热大,蒸发热大);③润滑作用;④结合水增强器官组织坚韧性。
2.无机电解质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题要点]①维持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②维持细胞静息电位和参与动作电位形成;③参与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3.有哪些因素可刺激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
[答题要点]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升高,以及非渗透压性刺激,即血容量和血压的变化、精神紧张、疼痛等因素。
4.高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水对机体的最主要危害有何不同。
[答题要点]高渗性脱水:细胞外液严重高渗→脑细胞脱水、脑体积缩小→颅骨与脑皮质之间的血管张力增大→静脉破裂、脑内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低渗性脱水:①大量细胞外液丢失
②细胞外液低渗、大量细胞外水分进细胞内
→低血容量性休克
5.高渗性脱水机体可通过哪些措施使细胞外液高渗有所回降?
[答题要点]①口渴,增加饮水;②少尿,减少水分排出;③细胞内水向细胞外转移,起“自我输液”作用。
6.某病人高热昏迷三天,未进食,可能发生哪些主要的水电解质紊乱?为什么?
[答题要点] 高渗性脱水:主要因经呼吸道和皮肤失水过多又未饮食水
低钾血症:因未摄入钾、肾照样排钾
低镁血症:因未摄入镁
高钾血症:组织细胞分解代谢↑,细胞内K+释放。
7.什么叫水肿?全身性水肿多见于哪些情况?
[答题要点]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全身性水肿多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性水肿)、肾病综合征或肾炎(肾性水肿)以及肝脏疾病(肝性水肿等)。
8.引起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因素有哪些?试各举一例说明。
[答题要点]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如充血性心衰时,全身毛细血管流体静压↑;②血浆胶体渗透压↓,如肝硬化时,蛋白合成↓;③微血管通透性↑,如炎性水肿时,炎症介质使微血管通透性↑;④淋巴回流受阻,如丝虫病,可引起阻塞性淋巴性水肿。
9.球-管失衡有哪几种形式,常见于哪些病理情况?
[答题要点]有三种形式:①GFR↓,肾小管重吸收水钠正常;②GFR正常,肾小管重吸收钠水↑;③GFR↓,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常见于充血性心衰、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等。
10.什么叫肾小球滤过分数,它的增加为什么会引起近曲小管重吸收增加?
[答题要点]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滤过分数↑,无蛋白滤液↑→近曲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流体静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重吸收↑。
11.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因有哪些?这些原因为什么会引起低钾血症?
[答题要点]有三类:①钾的跨细胞分布异常,因细胞外的钾进入细胞内,导致低钾血症;②钾摄入不足,摄入↓,而肾照样排K+;③钾丢失过多,是引起低钾血症的最常见的一类原因,可经肾、胃肠道、皮肤丢失过多。
12.给病人大量滴注葡萄糖液为什么会出现腹胀?
[答题要点]大量滴注葡萄糖→糖原合成↑,细胞外K+进入细胞内→低钾血症;此外血液稀释→肾排K+↑→低钾血症。低钾血症时,因平滑肌兴奋性↓,胃肠蠕动↓,产生大量气体→腹胀。
13.什么叫假性高钾血症?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题要点]指测得的血清钾浓度增高而体内实际的血清钾浓度并不增高的情况。常见原因①采血时溶血;②当血小板超过1012/L,形成血清时血小板释放钾;③白细胞超过2×1011/L,采血后血浆放置期间白细胞释放K+。
14.为什么低钾血症时心肌兴奋性升高?
[答题要点]血清钾↓→心肌细胞膜对K+通透性↓→电化学平衡所需电位差↓→静息电位绝对值小→与阈电位距离缩小→兴奋性↑。
15.为什么低钾血症时心电图出现T波低平和U波增高?
[答题要点]血清钾浓度↓→心肌细胞膜对K+ 通透性↓→3相复极化K+外流↓→3相复极化过程延缓而T波低平。
U波是浦肯野(Purkinje)纤维3相复极化形成,正常时被心室肌复极化波掩盖,低钾血症时,浦肯野纤维复极化延长大于心室肌复极化过程→出现增高的U波。
16.严重高钾血症时为什么可导致心跳骤停,临床上常用什么措施对抗高K+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答题要点]严重高钾血症时,因心肌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可导致心跳骤停。临床上常可注射含Na+、Ca2+溶液以对抗高K+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17.为什么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均能引起心肌传导性降低?
[答题要点]均引起静息膜电位与阈电位之间距离减小,以致动作电位0相去极化速度和幅度降低→传导性↓。
18.高钾血症时为什么心肌自律性和收缩性会下降?
[答题要点]高钾血症时,心肌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复极化4相K+外流↑,Na+内流↓→自动除极慢而自律性↓。
高钾血症时,K+浓度↑干扰Ca2+内流→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障碍→收缩性↓。
19.治疗高钾血症常采用哪些措施使血清钾浓度降低?
[答题要点]①促进K+移入细胞内,如给胰岛素、葡萄糖;②加速K+排出,如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使K+从肠道排出;经腹腔透析或血液透析排出体外。
20.镁有哪些重要生理功能?
[答题要点]①参与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镁是325种酶的激活剂);②稳定细胞内DNA、RNA和核糖体,且是核糖体组成成分,③参与细胞膜及离子转运。
21.引起低镁血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题要点]①摄入↓(如禁食或某些地区饮水中镁含量低);②排出↑(如经消化道、肾排镁过多)。
22.机体调节钙磷代谢最主要有哪三种激素?它们是通过哪些靶器官来调节的?
[答题要点]三种主要激素即PTH、维生素D3和降钙素。
三个主要靶器官即肾、骨和肠。
23.PTH是如何调节钙磷代谢的?
[答题要点]①激活骨组织各种细胞,,释放钙入血;②增强远曲小管对Ca2+的重吸收,抑制近曲小管对磷的重吸收,起保钙排磷作用;③促进维生素D3的激活,促进肠钙的吸收。
八、论述题
1.有哪些主要激素可影响水电解质在体内代谢或分布?各有何主要作用?
[答题要点]①醛固酮: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加钾排出。②抗利尿激素: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③心房肽:促进肾排水排钠。④甲状旁腺激素:升高血钙,降低血磷,促进Mg2+ 重吸收。⑤甲状腺素:抑制肾小管重吸收镁。⑥胰岛素:促进细胞外钾入细胞内。⑦肾上腺素:有激活α和β两种受体的活性:α受体激活促进K+从细胞内移出,β受体激活促进K+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⑧降钙素:促进骨钙化和抑制肾小管和肠对钙磷吸收,从而降血钙。
2.何谓水通道蛋白,共有几种类型?各种类型有何生理功能?
[答题要点]是一组构成水通道与水通透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AQP),目前已鉴定有如下六种类型。AQP 1:有利于红细胞、肾髓袢降支以及降支直小血管对水的通透性发挥调节作用;AQP 2、3:有利于肾集合管浓缩作用;AQP 4:有利于集合管细胞提供水流出通道;AQP 5:有利于泪腺和颌下腺分泌;AQP 0:有利于晶状体水平衡。
3.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和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在原因、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和治疗上有哪些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上的差别?
[答题要点]
病理生理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原因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
大量体液丢失后只补水
血清Na+
>150mmol/L
<130mmol/L
细胞外液渗透压
>310mmol/L
<280mmol/L
主要失水部位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口渴
明显
早期:轻度、无
*脱水征
无
明显
外周循环衰竭
早期:轻度、无
早期可发生
尿量
减少
早期不减少,中晚期减少
尿钠
早期较高,严重时降低
极低
治疗
补水为主,补钠为辅
补生理盐水为主
*脱水征:皮肤弹性↓,眼窝及婴幼儿囱门下陷等特征。
4.急性低钾血症和急性重度高钾血症时均可出现肌肉无力,其发生机制有何异同?
[答题要点]
相同:骨骼肌兴奋性降低。
不同:低钾血症时出现超极化阻滞:即血清钾↓→细胞内外浓度差↑→静息电位负值增大→与阈电位差距增大→兴奋性降低。
严重高钾血症时出现除极化阻滞,即血清钾↑→细胞内外[K+]比值↓→静息电位太小(负值小)→钠通道失活→动作电位形成障碍→兴奋性降低。
5.试述引起肾脏排出钠水障碍的主要因素及其产生机制?
[答题要点]主要由于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以致排钠水障碍。(1)GFR↓: ①肾内原因 广泛肾小球病变,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前者由于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后者由于肾单位进行性破坏,均会明显引起GFR↓;②有效循环血量↓,如心衰、肾病综合征等因素引起肾血流↓,加之肾血管收缩均引起GFR↓。(2)肾小管重吸收↑:①由于心房肽分泌↓和肾小球滤过分数↑→近曲小管重吸收↑;②肾内血液重新分配→流经皮质肾单位血流↓而流经近髓肾单位血液↑→髓袢重吸收↑;③ADS、ADH分泌↑和灭活↓→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
6.试述水肿的发病机制。
[答题要点]水肿发病的基本机制是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和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前者包括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以及淋巴回流受阻,这些因素均会导致血管内胶体滤出大于回收而使组织液生成过多;另一方面是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包括GFR↓和近曲小管、髓袢以及远曲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增多,导致体内钠水潴留。
7.试述低钾血症、高钙血症和高镁血症时均引起骨骼肌兴奋性降低的电生理机制。
[答题要点]低钾血症时,骨骼肌细胞的膜电位负值增大,处于超极化阻滞状态,膜电位与阈电位间距离过大,导致其兴奋性↓;高钙血症时,Ca2+抑制Na+内流,去极化受影响,阈电位上移,增大膜电位与阈电位间距离,使骨骼肌兴奋性↓;高镁血症时,Mg2+与Ca2+竞争性地进入神经轴突,对抗Ca2+的作用,抑制神经-肌肉连接点释放乙酰胆碱,抑制神经-肌肉兴奋性传递,导致其兴奋性↓。
(文冬生) |